第二章电催化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H2O 2e H2 2OH (碱性溶液中)
或中性溶液中
目前普遍认为,该反应由如下基元步骤组成:
(1)质子放电步骤——电化学步骤(Volmer反应)
2H3O M e M H H 2O H2O M e M H OH
(2)复合脱附步骤(Tafel反应)
M H M H 2M H2 (3)电化学脱附步骤(Heyrovsky反应)
面状态、溶液组成、实验温度有关。氢的超电势基本取决于a,a越 小, η越小,可逆程度越高,电极材料对氢的催化活性越高。
电极材料的分类(a的大小):
用;已知的电催化剂有过渡金属及其合金、半导体化合物和过渡金 属配合物;活性中心电子构型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甲醇在贵金属 表面氧化。
2、催化剂的氧化还原电势:催化剂的活性与其氧化还原电势
密切相关。特别是媒介体催化,催化反应是在媒介体的氧化还原电 势附近发生。
3、催化剂的载体对电催化活性也有很大的影响:载体分基
§2.2 典型的电催化反应
一、析氢反应 二、分子氢的氧化 三、氧的电还原 四、氧析出反应 五、有机小分子的电催化氧化
一、析氢反应
氢能是一种高效、洁净和理想的二次能源。电催 化析氢反应是电能向化学能转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析氢反应在电化学工业、金属腐蚀和防腐蚀等领 域也具有重要意义。
1.反应机理 2H3O 2e H2 2H2O(酸性溶液中)
NADH+GCE Nile蓝+GCE
NADH+ Nile 蓝+GCE
+ClO3和BrO3
以上两例为CV法进行媒介体电催化研究的实例,用 CV法进行非氧化还原电催化研究的例子——Pt对甲 醇的电催化氧化:甲醇在铂电极上的氧化存在较大的超电
势,且氧化电流也不是很大。
甲醇在Pt-WO3电极上的峰电势: 0.45V,较Pt电极上负移了0.2V。
第二章 电催化过程
2.1、电催化原理 2.2、氢电极反应的电催化 2.3、氧电极反应的电催化 2.4、有机小分子的电催化氧化
2.1 电催化原理
热力学有利 研究电催化的目的:
不良的动力学特征
寻求提供其他具有较低能量的活化途径,从而使这类 电极反应在平衡电势附近以高的电流密度发生。
电催化的类型及一般原理
催化作用体现:1.电极反应氧化还原超电势的降低;
2. 在某一给定的电势下氧化还原电流增加。
研究电催化的方法:循环伏安法;旋转圆盘电极伏安 法;计时电位法;稳态极化曲线法。
循环伏安法: 最常用、最直观的方法
催化剂对电极反应起催 化作用的表现:
1.氧化峰电位的负移 (超电势的降低);
2.峰电位不变,峰电流 增加。
镀Pt的金电极很 短时间电极性能就 会衰退。
Pt修饰TiOx/Ti复合电极对甲醇氧化呈现了高的电催化活性 和稳定性:复合电极表面毒化物种的减少。
•稳态极化曲线法
研究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测定:通过施加一定的电势(或电流)于催化电极上,然后观测电流(或电 势)随时间的变化,直到电流(或电势)不随时间变化或者随时间变化很小 时,记录下电势-电流曲线。
旋转圆盘(环盘)电极伏安法: 研究电催化反应动力学的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
微过氧化物酶(MP-11) 催化氧气还原。
直线:由Levich方程计 算得到的氧气经历4电 子和2电子还原。
实验曲线
•计时电位法
评价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
Pt修饰TiOx/Ti复 合电极对甲醇氧化 呈现了高的电催化 活性:70min极化 后超电势增加2030mV。
总的活化能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电催化反应的 电势与媒介体的电位会有所差别——外壳层催化:这类
催化剂主要包括金属及其合金,金属氧化物。
影响电催化性能的因素
对于复杂电极过程电催化剂的选择,必须同时兼顾催化 剂的导电性、稳定性和催化活性。
影响电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
1、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决定催化剂和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
M H H3O e H 2 H 2O M
M H H 2O e H 2 OH M
❖ 基本实验规律:阴极析氢超电势 η=a+blgi——Tafel公式
b:经验常数 100-140mV(>140mV时,所涉及的电势范围内电 极表面状态发生了变化)。
a的物理意义:电流密度为1时超电势的数值。与电极材料、电极表
电极反应的催化作用根据电催化剂的性质可以分成氧 化还原电催化和非氧化还原电催化两种。
氧化还原电催化:在催化过程中, 固定在电极表面或存在于电解液中 的催化剂本身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成为Hale Waihona Puke Baidu物的电荷传递的媒介体,促
进底物的电子传递——媒介体催化
氧化还原电催化过程示意图
A:底物;B:产物;O和R分别代 表催化剂的氧化态和还原态
光谱电化学
➢ 光谱电化学是将光谱技术原位或非原位地用于研究电极/ 溶液界面的一种电化学方法。
➢ 通常,以电化学为激发信号,而体系对电激发信号的响应 则以光谱技术进行监测。
➢ 用电化学方法容易控制调节物质的状态,而用光谱方法则 有利于识别物质.这样,多种信息可同时就地获得。
➢ 对于研究电极过程机理,电极表面特性,鉴定参与反应的 中间体,瞬间状态和产物性质,测量式电极电势和电子转 移数,电极反应速率常数以及扩散系数等等,提供了十分 有力的研究手段.
电极的催化作用方式: 吸附在电极表面——异相催化 溶解在电解液中——均相催化
电极反应可逆性的判断
-
对于媒介体作用下的电催化,大多数情况是通过电极表面修饰。 好处:降低超电势;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灵敏度;拓宽线性范围。
非氧化还原催化反应:固定在电极表面 的催化剂本身在催化过程中并不发生氧 化还原反应,当发生的总电化学反应中 包括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时,发生 在电子转移步骤的前、后或其中,而产 生了某种化学加成物或某些其他的电活 性中间体。
体电极和固定在电极表面的载体。载体要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和抗电 解液腐蚀性能。其作用分两种情况:仅仅作为惰性支撑物催化剂; 载体和活性组分存在某种相互作用。
研究电催化性能的方法:
电催化作用是指在电场作用下,存在于电极表面或 溶液相中的修饰物能促进在电极上发生的电子转移反 应,而电极表面或溶液相中的修饰物本身并不发生变 化的一类化学作用。
或中性溶液中
目前普遍认为,该反应由如下基元步骤组成:
(1)质子放电步骤——电化学步骤(Volmer反应)
2H3O M e M H H 2O H2O M e M H OH
(2)复合脱附步骤(Tafel反应)
M H M H 2M H2 (3)电化学脱附步骤(Heyrovsky反应)
面状态、溶液组成、实验温度有关。氢的超电势基本取决于a,a越 小, η越小,可逆程度越高,电极材料对氢的催化活性越高。
电极材料的分类(a的大小):
用;已知的电催化剂有过渡金属及其合金、半导体化合物和过渡金 属配合物;活性中心电子构型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甲醇在贵金属 表面氧化。
2、催化剂的氧化还原电势:催化剂的活性与其氧化还原电势
密切相关。特别是媒介体催化,催化反应是在媒介体的氧化还原电 势附近发生。
3、催化剂的载体对电催化活性也有很大的影响:载体分基
§2.2 典型的电催化反应
一、析氢反应 二、分子氢的氧化 三、氧的电还原 四、氧析出反应 五、有机小分子的电催化氧化
一、析氢反应
氢能是一种高效、洁净和理想的二次能源。电催 化析氢反应是电能向化学能转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析氢反应在电化学工业、金属腐蚀和防腐蚀等领 域也具有重要意义。
1.反应机理 2H3O 2e H2 2H2O(酸性溶液中)
NADH+GCE Nile蓝+GCE
NADH+ Nile 蓝+GCE
+ClO3和BrO3
以上两例为CV法进行媒介体电催化研究的实例,用 CV法进行非氧化还原电催化研究的例子——Pt对甲 醇的电催化氧化:甲醇在铂电极上的氧化存在较大的超电
势,且氧化电流也不是很大。
甲醇在Pt-WO3电极上的峰电势: 0.45V,较Pt电极上负移了0.2V。
第二章 电催化过程
2.1、电催化原理 2.2、氢电极反应的电催化 2.3、氧电极反应的电催化 2.4、有机小分子的电催化氧化
2.1 电催化原理
热力学有利 研究电催化的目的:
不良的动力学特征
寻求提供其他具有较低能量的活化途径,从而使这类 电极反应在平衡电势附近以高的电流密度发生。
电催化的类型及一般原理
催化作用体现:1.电极反应氧化还原超电势的降低;
2. 在某一给定的电势下氧化还原电流增加。
研究电催化的方法:循环伏安法;旋转圆盘电极伏安 法;计时电位法;稳态极化曲线法。
循环伏安法: 最常用、最直观的方法
催化剂对电极反应起催 化作用的表现:
1.氧化峰电位的负移 (超电势的降低);
2.峰电位不变,峰电流 增加。
镀Pt的金电极很 短时间电极性能就 会衰退。
Pt修饰TiOx/Ti复合电极对甲醇氧化呈现了高的电催化活性 和稳定性:复合电极表面毒化物种的减少。
•稳态极化曲线法
研究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测定:通过施加一定的电势(或电流)于催化电极上,然后观测电流(或电 势)随时间的变化,直到电流(或电势)不随时间变化或者随时间变化很小 时,记录下电势-电流曲线。
旋转圆盘(环盘)电极伏安法: 研究电催化反应动力学的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
微过氧化物酶(MP-11) 催化氧气还原。
直线:由Levich方程计 算得到的氧气经历4电 子和2电子还原。
实验曲线
•计时电位法
评价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
Pt修饰TiOx/Ti复 合电极对甲醇氧化 呈现了高的电催化 活性:70min极化 后超电势增加2030mV。
总的活化能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电催化反应的 电势与媒介体的电位会有所差别——外壳层催化:这类
催化剂主要包括金属及其合金,金属氧化物。
影响电催化性能的因素
对于复杂电极过程电催化剂的选择,必须同时兼顾催化 剂的导电性、稳定性和催化活性。
影响电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
1、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决定催化剂和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
M H H3O e H 2 H 2O M
M H H 2O e H 2 OH M
❖ 基本实验规律:阴极析氢超电势 η=a+blgi——Tafel公式
b:经验常数 100-140mV(>140mV时,所涉及的电势范围内电 极表面状态发生了变化)。
a的物理意义:电流密度为1时超电势的数值。与电极材料、电极表
电极反应的催化作用根据电催化剂的性质可以分成氧 化还原电催化和非氧化还原电催化两种。
氧化还原电催化:在催化过程中, 固定在电极表面或存在于电解液中 的催化剂本身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成为Hale Waihona Puke Baidu物的电荷传递的媒介体,促
进底物的电子传递——媒介体催化
氧化还原电催化过程示意图
A:底物;B:产物;O和R分别代 表催化剂的氧化态和还原态
光谱电化学
➢ 光谱电化学是将光谱技术原位或非原位地用于研究电极/ 溶液界面的一种电化学方法。
➢ 通常,以电化学为激发信号,而体系对电激发信号的响应 则以光谱技术进行监测。
➢ 用电化学方法容易控制调节物质的状态,而用光谱方法则 有利于识别物质.这样,多种信息可同时就地获得。
➢ 对于研究电极过程机理,电极表面特性,鉴定参与反应的 中间体,瞬间状态和产物性质,测量式电极电势和电子转 移数,电极反应速率常数以及扩散系数等等,提供了十分 有力的研究手段.
电极的催化作用方式: 吸附在电极表面——异相催化 溶解在电解液中——均相催化
电极反应可逆性的判断
-
对于媒介体作用下的电催化,大多数情况是通过电极表面修饰。 好处:降低超电势;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灵敏度;拓宽线性范围。
非氧化还原催化反应:固定在电极表面 的催化剂本身在催化过程中并不发生氧 化还原反应,当发生的总电化学反应中 包括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时,发生 在电子转移步骤的前、后或其中,而产 生了某种化学加成物或某些其他的电活 性中间体。
体电极和固定在电极表面的载体。载体要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和抗电 解液腐蚀性能。其作用分两种情况:仅仅作为惰性支撑物催化剂; 载体和活性组分存在某种相互作用。
研究电催化性能的方法:
电催化作用是指在电场作用下,存在于电极表面或 溶液相中的修饰物能促进在电极上发生的电子转移反 应,而电极表面或溶液相中的修饰物本身并不发生变 化的一类化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