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尚贤主张的政治意义之实政的根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子尚贤主张的政治意义之实政的根本
从洞穴文明迈向广场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应该组成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结构?什么样的社会治理结构更适合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我们知道,中国西周初年的宗法等级制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其历史局限性越来越明显,“礼坏乐崩”的现实让人们对宗法制下的用人之道产生了怀疑,社会危机空前加剧。
究竟应该是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对此,墨子提出了系统的“尚贤”论,即主张打破等级制度,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选贤任能,其方式是一种全民化的制度设计。
平等、民主、竞争是墨子尚贤论的基本原则。平等是全民化的基础,全民化是民主化的前提,全民化的平等竞争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可靠保证。没有平等,就没有真正的全民化;没有全民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没有竞争,社会就没有真正的进步。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墨子主张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授贤者以“利”,给贤者以适当的待遇,从而让贤者愿意成为贤者,并且对贤者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墨子认为这是“进贤”的方法,实际上,这种方法在一定意义可以说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文明进化论”。
在王权专制主义时代,人是被分为若干等级的,墨子能够提出完全平等的全民化任人唯贤的思想,可谓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方力量----一切为了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这在等级制度盛行的年代,确实需要极大的理论勇气。
所谓“尚贤”,就是任人唯贤。墨翟提出尚贤思想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春秋末战国初,社会急剧变革,奴隶制将要被封建制所取代,诸侯间的攻伐、家族间的斗争、大夫间的残杀,达到白炽化的程度,各诸侯国虽拥有重兵和大量社会财富,但他们并不满足,对邻国虎视眈眈,不断发动战争。连年的战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统治者靠搜刮民财来维持局面。社会财富的高度集中,小生产者深受其害,不少人失去家园和财产。墨翟就是一个小生产者,他做过工匠,
长期生活在底层,生活在劳动者之间,战争使他们的生产生活得不到保障。墨家主张社会各成员的利益应得到保护,保护好各阶层的利益,国家的统治才能稳定,天下才能振兴。靠什么来实现这种理想的局面,墨翟认为,尚贤是最为根本的。
“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墨子·尚贤中》。墨子说:“大凡高贵且智慧的人去管理愚笨而低贱的人,国家就能管理好;然而,用愚笨而低贱的人管理高贵而智慧的人,就会出乱子。因此知道,尚贤是为政之本。”
关于墨子尚贤的意义,目前多数研究者均予以肯定。例如侯外庐等人认为:“所谓‘尚贤’,即尚国民阶级的资格,并坚持着国民阶级的立场以反对氏族贵族。”侯氏所谓“国民阶级”,指的是自由民、奴隶、手工业者以及公社农民和百工商贾等等。他说:“墨子的尚贤论富有科学精神,富有破坏氏族遗制的威力。”但是也有不同意见。例如刘泽华说:“墨子的尚贤主张有其进步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人民的要求。但是墨子的尚贤是由‘上’来尚贤,而不是由人民来选贤。因此它在本质上不会是劳动人民的思想。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尚贤主张在很多情况下还会束缚人民的行动。因为把社会问题归结为几个人的问题,把社会问题的希望全寄托在几个贤人身上,这就会转移人民对统治阶级的斗争,这显然是一种改良主义思想。”
尚贤作为施政的根本,并不是墨家一家之言,这是历史的经验,许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有些人才,普通老百姓都认为该提拔,可就是提不上来;有的人老百姓认为是个小人,可偏偏被提拔重用了。真正的人才不是某个政治集团培养出来的,而是在艰难困苦的自然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举一个例子,毛主席没上过黄埔军校,没留过学,但那些留过学、黄埔军校毕业的一些人,无论是打仗还是写文章都不是毛主席的对手。毛主席就是一个在艰苦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人才。大贤大德的人,能施恩于百姓,振兴国家。
墨翟引用《周颂》的话说:“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其有昭于天下也。若地之固,若山之承,不坼不崩;若日之光,若月之明,与天地同常。”(《墨子·尚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