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课程思政

合集下载

课程思政的素材挖掘、内容组织与教学实践——以《系统可靠性分析

课程思政的素材挖掘、内容组织与教学实践——以《系统可靠性分析

2019年12月第21卷增刊㊀㊀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outheast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㊀㊀Dec.2019Vol 21Supplement课程思政的素材挖掘㊁内容组织与教学实践以‘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课程为例苏㊀春,陈㊀斌(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89)㊀㊀[摘㊀要]结合 课程思政 示范课程建设,从立德树人的视角分析‘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组织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㊂以 系统可靠性 为关键词,提炼该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梳理教学活动中应关注的知识点和思政教育切入点㊂从可靠性学科发展历程㊁可靠性与制造强国关系㊁可靠性与科技创新关系㊁可靠性与工匠精神培养㊁可靠性领域知名专家贡献㊁高可靠产品典型特征㊁因可靠性问题引发的重大事故和带来的社会危害等层面,分析可靠性工程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探讨可靠性工程师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的培养途径㊂在此基础上,构建兼顾可靠性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新教学体系㊂[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可靠性;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TP80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1X(2019)S2⁃0145⁃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面向客户化定制的多部件产品柔性延长质保理论研究 (71671035);东南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课程思政 示范课程建设试点项目阶段性成果㊂[作者简介]苏春(1970 ),男,安徽全椒人,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可靠性工程㊁生产系统工程㊂①㊀ElsayedAElsayed:Reliabilityengineering(2ndEdition),JohnWiley&Sons,Inc.,Hoboken,NewJersey,USA,2012,p3.㊀㊀人才培养㊁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项基本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㊂我国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在不同时期提出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㊂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首次将 立德树人 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㊂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㊁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㊂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 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㊁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㊁政治觉悟㊁道德品质㊁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㊁守公德㊁严私德 ㊂中共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系列讲话为高等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㊂在遵循课程自身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挖掘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将思政元素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㊂本文以‘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研究生课程为对象,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剖析该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分析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的可行途径,探讨建立融合可靠性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全新的课程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㊂一㊁可靠性学科溯源可靠性(reliability)是指产品(或系统)在规定条件下㊁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①㊂可靠性研究可以追溯到二战期间,当时交战双方投入大量兵力和武器装备,包括飞机㊁雷达㊁火箭等,但是武器装备在使用过程中故障频出,严重影响战斗力㊂为此,德国㊁美国等国率先开展可靠性研究㊂德国火箭专家Lusser采用概率乘积法则,建立V1火箭可靠度定量表达式,得出该型火箭可靠度为0.75,并给出系统可靠度等于各子系统可靠度乘积的结论㊂此即串联系统可靠度评估方法,被公认为可靠性学科的起源㊂此外,美国针对雷达㊁飞机等武器装备开展可靠性研究,重点解决因电子元件㊁尤其是电子管频发故障导致雷达系统可靠性偏低问题,带动了电子元件抗振㊁耐冲击等研究工作㊂1939年,美国航空委员会出版的DOI:10.13916/ki.issn1671-511x.2019.s2.031‘适航性统计学注释“中提出:飞机因各种失效造成的事故率不应超过0 00001/h,即要求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可靠度不低于0.99999㊂1943年美国成立电子管研究委员会,专门研究电子管可靠性问题㊂显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㊁美国表现出强大的军事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开展可靠性研究㊂1952年,美国无线电工程学会成立电子设备可靠性咨询组(AdvisoryGrouponReliabilityofElectronicEquip⁃ment,AGREE),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靠性专业学术组织㊂1957年6月14日,该咨询组发布‘军用电子设备的可靠性“,提出在研制及生产过程中对产品可靠性指标进行试验㊁验证和鉴定的方法,电子产品在生产㊁包装㊁储存和运输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及要求等,即著名的A⁃GREE报告㊂该报告被视为可靠性工程成为独立学科的里程碑㊂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于军事和工业领域需求,美国广泛开展电子设备和机械产品可靠性研究㊂苏联㊁日本㊁瑞典等国也开始重视可靠性研究工作㊂1956年之后,日本引进美国的可靠性和经济管理技术,成立了质量管理委员会,将美国在航空㊁航天以及军事领域的可靠性研究成果应用于民用工业中㊂1961年,苏联发射第一艘有人驾驶的宇宙飞船时,对宇宙飞船安全飞行和安全返回地面的可靠度提出了0.999的概率要求㊂可靠性研究人员将宇宙飞船系统的可靠性要求转化为各元器件的可靠性加以研究,推动了苏联对可靠性的全面深入研究㊂20世纪60年代,随着航空航天㊁核电㊁电子等工业的发展,可靠性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发展迅速,可靠性试验㊁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ailureModeandEffectAanlysis,FMEA)㊁故障树分析(FaultTreeAnalysis,FTA)等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趋于成熟①㊂20世纪70年代,可靠性工程进入快速发展和应用阶段,研究领域从电子产品扩展到机械产品㊁从硬件可靠性扩展到软件可靠性㊂20世纪80年代,可靠性的应用范围和对象更加广泛㊂1981年,英国发布可靠性和维修性管理防务标准㊂同年,英国标准协会发布系统㊁设备和零部件可靠性指南(BS5760)㊂1985年,美国军方提出2000年实现 可靠性加倍,维修时间减半 的目标㊂在美国质量管理专家约瑟夫㊃朱兰(JosephMJuran)和威廉㊃爱德华兹㊃戴明(WilliamEdwardsDeming)等人帮助下,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提出 全面质量管理(TQM) 和持续改进思想,工业和民用产品可靠性有了长足进步,逐步成为全球制造业强国㊂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开展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试验研究㊂60年代,周恩来总理对尚在初创期的我国航天事业提出 严肃认真㊁周到细致㊁稳妥可靠㊁万无一失 的16字方针;在钱学森教授等人的倡导下,我国在航天㊁机械㊁电子㊁仪表等部门开展产品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研究与试验,对产品设计㊁原材料㊁工艺及技术管理等采取可靠性设计和控制㊂60至70年代,原子弹㊁氢弹㊁人造卫星和火箭研制成功,显示我国可靠性管理水平取得的进步㊂1978年以后,可靠性管理技术开始应于民品领域㊂20世纪80年代,电子工业以提高 三机(电视机㊁录音机㊁收音机) 可靠性为目标,促进了电子产品可靠性的提高㊂1985年10月,国防科工委颁发‘航空技术装备寿命与可靠性工作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可靠性进入工程实践和系统发展阶段㊂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可靠性工程第2次快速发展阶段,可靠性研究由机电产品拓展到核电等领域㊂与美国㊁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可靠性研究起步晚㊁理论研究及其工程应用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②㊂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 要重点突破基于高可靠性的大型复杂系统和装备的系统设计技术 ㊁ 研究重大产品㊁复杂系统和重大设施的可靠性㊁安全性和寿命预测技术 ㊂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可靠性学科源于战争和军事需求,并逐步延伸到各工业门类和产品㊂(2)经过近百年发展,可靠性已成为各类产品和系统重要的性能指标,可靠性也成为一门涵盖可靠性基础理论㊁可靠性专业技术和可靠性管理方法的综合性学科㊂(3)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靠性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产品之间㊁企业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竞争的重要内容㊂(4)可靠性的发展史表明:要成为制造强国,必须高度重视产品可靠性㊂上述结论是本课程思政建设的切入点,也是教学组织的抓手㊂二、可靠性课程思政元素分析鉴于可靠性在机电产品和工程系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2005年起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面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开设‘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课程㊂该课程重点讲授机电产品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的理论方法,包括系统可靠性建模理论(可靠性框图㊁故障树分析㊁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等)㊁可靠性预计与分配㊁可靠性试验㊁零件可靠性设计㊁维修理论㊁质保理论等;结合主流系统可靠性建模与分析软件,帮助学生掌握系统可641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1卷①②VermaAjitKumar,AjitSrividya,KarankiDurgaRao,Reliabilityandsafetyengineering(2ndEdition),Springer-VerlagLondon,2016,pp10-12㊂陶俊勇,任志乾,陈循:‘美国马里兰大学可靠性工程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浅析“,‘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年第1期㊂靠性分析与设计基本流程①㊂在之前的教学活动中,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提炼还不够充分㊁缺少系统规划㊂从立德树人和思政育人的视角,本课程拟从下列层面建立可靠性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联系㊂(1)可靠性与制造强国的关系㊂可靠性学科源于二次世界大战,并在大国军事博弈㊁国家竞争和科学技术进步中走向成熟,通过军转民惠及普通百姓㊂本课程将结合德国㊁美国㊁苏联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发展历程,阐述产品质量㊁可靠性与制造强国的内在关系,启迪学生思考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㊂(2)可靠性与创新意识的关系㊂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方法,如可靠性框图(reliabilityblockdiagram,RBD)㊁故障树分析(faulttreeanalysis,FFA)㊁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ailuremodeandeffectanalysis,FMEA)以及各种维修理论等,均源于航空㊁电子㊁航天㊁核电等重大工程或产品研发需求,最终形成各具特色和创新的理论方法,通过工程应用推动社会进步㊂因此,可靠性工程学科与创新意识密不可分㊂社会进步对可靠性学科提出新的要求,现有的理论方法及其工程应用还存在不足,创新仍然是可靠性学科进步的内在动力㊂(3)可靠性与工匠精神的关系㊂德国㊁美国㊁苏联㊁瑞士㊁日本等国历史和社会制度不尽相同,但是它们均成为制造强国和世界强国㊂究其原因,与这些国家崇尚爱岗敬业和严谨的工匠精神不无关系,形成了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社会氛围㊂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的关键阶段,培养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㊁切实提升产品可靠性水平是必由之路㊂(4)可靠性与职业伦理㊁工程师社会责任的关系㊂可靠性的对立面是不可靠(unreliable)㊁故障(failure)㊁失效(fault)㊁事故(accident)㊁灾难(disaster)和经济损失(economicloss)㊂显然,若产品不可靠将会造成重大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严重危害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㊂本课程将通过梳理典型案例,分析因工程师职业伦理缺失㊁责任感不强等原因导致的灾难,培养学生严谨㊁规范㊁合规㊁守法等意识,认识到可靠性工程师肩负的责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成为高素质公民㊂(5)可靠性与家国情怀的培养㊂近年来,我国在载人航天㊁FAST天文望远镜㊁登月工程㊁蛟龙号载人潜水器㊁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中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制造的可靠性经受了严酷环境的考验,极大地振奋了民族自豪感㊁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声望㊂此外,以华为㊁格力㊁海尔等公司为代表,国产机电产品性能及其可靠性有了显著提升,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㊂本课程将分析提升国产机电装备可靠性的有效途径,激发学生爱国热情㊁弘扬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㊂(6)增强机电产品可靠性分析与设计本领㊂课程将围绕机电产品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系统讲授开展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流程㊁理论与方法,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应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㊂三、课程思政内容和教学素材挖掘本课程除讲授系统可靠性建模理论㊁可靠性预计与分配㊁可靠性试验㊁零件可靠性设计㊁维修理论㊁质保理论等理论之外,将围绕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从下列层面收集㊁整理思想政治教育素材:(1)从可靠性学科起源和发展历程中提炼素材㊂分析可靠性学科在不同发展阶段(如第二次世界大战㊁冷战期间以及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经典案例和重要事件,结合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主流方法(如RBD㊁FTA㊁FMEA㊁动态可靠性理论等)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工程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可靠性学科在提升装备性能㊁增强国家竞争实力不可或缺的功用,激发学生对可靠性学科的学习兴趣㊂(2)从可靠性领域知名专家㊁企业的层面汲取营养㊂可靠性学科近百年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众多知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如德国火箭专家Lusser㊁美国质量专家朱兰和戴明㊁我国钱学森教授等,他们不仅为可靠性和质量学科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他们的爱岗敬业㊁家国情怀和人格魅力也值得世人学习㊂近年来,在国内也涌现出不少重视质量和可靠性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良好口碑的产品和企业,如长征火箭和神舟飞船等航天工程㊁海尔电器㊁华为公司,它们为我国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㊂(3)从重大可靠性事故和负面案例中总结经验教训㊂近百年来,因系统可靠性设计和运维管理中存在缺陷,曾发生过多起严重的灾难和事故,包括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事故㊁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第四号反应堆爆炸事故㊁2009年日本丰田汽车刹车门事件㊁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事故㊁2011年7月23日温州动车追尾事故㊁2013年11月22日青岛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㊁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特大爆炸事故㊁2019年3月21日江苏响水特大爆炸事故等㊂上述事件均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其中核电站爆炸事件的影响将长达数千年㊂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系统可靠性来不得半点马虎,科学严谨的态度和严密规范的管理流程至关重要,可靠性工程师在741增刊苏㊀春,等㊀课程思政的素材挖掘㊁内容组织与教学实践①宋保维:‘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分析“,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20页㊂此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㊂(4)工程师职业精神和工程伦理(engineeringethics)养成㊂美国挑战者号爆炸㊁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㊁丰田汽车刹车门事件㊁温州动车追尾脱轨事故㊁黄岛输油管道爆炸等事故均与工程师工程伦理的缺失密切相关㊂因此,良好的职业精神和工程伦理是优秀工程师必备的素质,缺少职业道德的工程师是不合格的工程师①㊂对可靠性工程师来说更是如此㊂除科学的可靠性设计外,规范的可靠性管理和人的可靠性也至关重要㊂美国㊁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学生工程伦理养成和工程师责任训练㊂本课程将会把可靠性工程师的工程伦理和职业精神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中㊂(5)培养学生家国情怀㊁强化学生团队合作意识㊂近年来,我国在载人航天㊁FAST天文望远镜㊁登月工程㊁深海探索等重大工程中取得巨大成就,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声望㊂上述项目的成功是项目团队精诚合作的结果,也是爱国主义的集中展现,并涌现出孙家栋㊁戚发韧㊁南仁东㊁林鸣等爱国奉献的科学家和工程师㊂本课程将精心选择专题,让学生查阅资料㊁做专题汇报等形式,分析我国在重大工程项目中开展可靠性工程应用的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分析提升国产机电装备可靠性的有效途径㊂四㊁课程思政内容的组织实施本课程将以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理论教学为主线㊁以课程思政元素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通过更新教学内容㊁创新教学手段,实现专业理论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㊂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1)课堂授课㊂课堂教学是讲授基础理论的基本手段㊂对于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核心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㊁采用以英文为主的双语教学方式完成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可靠性工程学科全貌㊁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㊂(2)文献选读㊂经过近百年发展,可靠性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方法,中英文教材㊁参考书㊁论文和资料种类众多㊂课程将推荐经典的可靠性教材和参考书,布置与本课程主干内容相关的前沿和综述性论文阅读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可靠性工程学科发展前沿领域和发展动态,学会分析和辨别可靠性学科的思政元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㊁世界观和价值观㊂(3)专题研究与学生汇报㊂结合之前提炼的课程思政元素和教学素材,课内选择若干主题进行讲解㊂此外,设置若干专题,由学生独立查阅文献㊁组织材料,撰写研究报告并制作PPT,汇报所选专题中系统可靠性知识点及其思政元素;通过教师点评和课堂讨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㊁价值观和世界观②㊂(4)选择与产品可靠性相关的视频资料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开展系统可靠性研究的基本途径㊁产品不可靠带来的负面影响,认知可靠性工程学科蕴含的人文情怀㊁社会责任㊁职业伦理㊁创新精神㊁工匠精神等思政价值㊂(5)改革课程考核方式㊂本着全方位育人㊁全过程考核的理念,课程成绩将由多部分构成㊁涵盖教学全过程,包括课堂表现㊁作业㊁期中考试㊁专题汇报和期末考试等㊂通过科学设题和有机融合,思政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其知识点将集中体现在课堂互动㊁专题汇报㊁考试等环节中㊂五㊁结语可靠性与产品性能㊁制造业发展以及国家综合竞争力息息相关,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诸多可相互融合之处,为本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发力点㊂本课程在认真梳理课程知识点的基础上,将相关思政教育知识点有机融合到教学环节中,通过科学设题㊁主动引导㊁互动交流㊁多方论证等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修养㊂后续将根据教学反馈,并借鉴其它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本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素材㊁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㊂(责任编辑㊀刘㊀英)841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1卷①②苏春:‘工程导论类课程建设目标与思路辨析 美国部分高校的案例分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增刊㊂何菁,丛杭青:‘工程伦理案例教学的价值设计 兼论场景叙事法的课堂引入“,‘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2期㊂。

本科院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现状及路径研究

本科院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现状及路径研究

本科院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现状及路径研究作者:舒敏萍王蔷馨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4年第05期摘要教育数字化战略转型助推了教研室的变革,而虚拟教研室的出现对构建协同教研的新形态、协同育人的新机制有着重大的意义。

以2021年和2022年教育部公布的两批虚拟教研室试点名单为统计对象,对来自全国270所高校的657个虚拟教研室进行状态数据分析,并通过研究虚拟教研室建设案例归纳虚拟教研室建设路径,分析推进虚拟教研室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研讨交流,深化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虚拟教研室;教学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24)05-0076-050 引言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

2023年2月,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重点探讨教育数字化转型、师生数字素养提升、数字学习资源开发等主题。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创新路径,而虚拟教研室是我国实施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新探索和新模式。

在线课程、智慧教学、数字课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线上书院、在线教研以及虚拟教研室建设支撑了数字教育体系的建设发展。

“智能+教研的新范式和新体系”即虚拟教研室体系的建立推动了新时代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数字化转型,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要“推进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

2021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布,拉开了高校互联网+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序幕。

《通知》将虚拟教研室按照建设类别分为课程(群)教学类、专业建设类、教学研究改革专题类,按建设范围分为校内、区域性、全国性教研室。

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协作共享、分类探索三项原则和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研究、共建优质资源、开展教师培训四项试点建设任务,并将在试点探索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各学科领域推广使用虚拟教研室信息平台,构建全国虚拟教研室体系[1]。

全面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全面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东南大学党建工作特色材料之二以党建工作为龙头全面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期以来,我校继承和弘扬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良传统,坚持“以学生党建工作为龙头,以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两翼,以培养国家高层次可靠接班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治党治国治军的精英人才为核心”的指导思想,不断创新学生党建工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和谐校园、履行社会主义大学的神圣使命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明确目标,准确定位,建立合理有序的组织机制,不断完善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我校始终把学生党建放在培养高素质精英人才的首要地位,确立了学生党建工作的龙头地位,努力在两个层次上实现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一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二是把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力量培养成为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的可靠接班人。

在工作体系设计上,按照由上而下、纵向管理、横向交流的思路,大力加强校、院(系)党建工作的体系建设,建立了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学工部、研工部、宣传部、武装部、团委等各相关职能部门统筹指导,各院(系)党委、党支部具体实施的三级网络式的组织机构。

形成了学校党委整体规划,各职能部门具体部署,院(系)党委、党支部深入实践的工作机制。

二、以“四大体系”的建设为重点,搭建平台、创新手段,立体化、全方位开展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建设完备的学生党团文化体系,培养学生的组织意识、党员意识、先进意识。

各学生党支部积极探索,自主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尤其是学生党员干部在组织工作中的作用,让学生党员作为支部工作的对象,更是支部开展工作的骨干和依靠力量。

学校建立了“先声网站”、校园广播台、“虎踞龙蟠”BBS、《东大青年》等校内学生媒体和文化载体,在促进信息沟通、加强思政教育的同时,锻炼和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骨干。

学校现有70余个学生社团,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社团活动中发挥了骨干和先锋作用。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作者:郭艳华戴国庆孙中刚齐芳娟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2年第24期[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课程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教育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为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传授有效融合,需要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途径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

应该尽可能地将传授专业知识和塑造价值观念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晶体结构、晶体缺陷、材料相变等传统知识点,实现全方位立体化教育,提升教学质量。

并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让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得到提高,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 材料科学;课程思政;课程改革[基金项目] 2019年度江苏教育厅课题项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二期项目(二批)省品牌130号—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年度南京工业大学校级教改项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材料科学基础教学改革研究”(20191067);2020年度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一般项目“‘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2011JG202010)[作者简介] 郭艳华(1983—),女,江苏南京人,博士,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高强韧钛合金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4-0104-04 [收稿日期] 2021-08-11引言在高校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应仅存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更应当与专业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作为引领学生价值观的灯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

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同时更需要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2-4]。

论“以人为本”思想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论“以人为本”思想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论“以人为本”思想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作者:毛连军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45期毛连军(东南大学,江苏南京210096;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摘要:“以人为本”思想是人类精神解放过程中经历了两次深刻的思想革命发展而来的,即“人本主义”取代“神本主义”和“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

“以人为本”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学说一脉相承,体现了人类合理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三个方面的关系。

“以人为本”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既有本体论意义,也有价值观导向,应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三个方面展开工作视角,由此导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以人为本;思政教育管理;应用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032-02作者简介:毛连军(1975-),男,汉族,江苏建湖人,讲师职称,东南大学博士生,扬州大学校长办公室接待办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既是一个新的价值取向,也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在教育领域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对象,如何正确认识和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对于高校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从人类精神解放或人的精神发展过程来看,以人为本思想是经历了两次深刻的思想革命发展而来的,即以神权为中心的神本主义被以人权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所取代和以人为本思想取代了人本主义思想。

1“. 人本主义”取代“神本主义”。

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这是西方早期的一种人本主义思想,人的价值由自然转向了人本身。

当然,这一思想在中世纪发生了倒退。

到了近代,这一思想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反对神权统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又被称作“人文主义”思想,把颠倒的历史又重新恢复过来,推倒了神权,确立了人权,把人对神的崇尚,转向对人自身的崇尚,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为中心,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

东南大学“课程思政”校级示范课改革试点立项建设项目验收表

东南大学“课程思政”校级示范课改革试点立项建设项目验收表
东南大学“课程思政”
校级示范课改革试点立项建设项目
验收表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施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七、经费使用情况说明
已获资助经费
已使用经费
经费使用明细
八、课程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核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九、教务处审核意见
审核人(签名)______________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二、含思政元素的新课程教学大纲(提供附件)
三、紧扣“课程思政”主题,列举3-5项较为详细的典型案例(条文列述)
四、2-3个教学微视频,每个时长8-10分钟(提供附件)
五、课程考核评价办法与学生反馈(条文列述)
(该考核评价办法是否有效体现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六、目前存在问题以及持续改进机制
课程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mai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南大学教务处制
一、课程思政试点建设开展情况说明(条文列述)
(包括课程思政教学环节设计理念、建设目标;如何将思政元素合理融入教学内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难点)

大学生思政课程学习心理期待及满足情况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大学生思政课程学习心理期待及满足情况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大学生思政课程学习心理期待及满足情况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杨琴【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自由访谈方式从教师期待、课程期待和学习满足三个角度十个方面研究大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心理期待及学习满足情况.研究认为:学生对思政课学习心理期待有很多共性,也显示出不同性别、专业、家庭和来源地上显著差异.学生希望授课教师是有心理学和教育学学科背景的年轻教师.学生对思政课价值期待较高,希望教学内容能够与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联系紧密,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需求与困难;期待平时学习评价在总评价中比例提升并细化;学习后收获丰富且多层次,个别项目上有较高心理期待但心理满足程度较低.【期刊名称】《济南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00)006【总页数】4页(P68-71)【关键词】思政课;心理期待;学习满足【作者】杨琴【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11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42研究对象为南京地区在读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

所选被试为南京地区4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程学院、金陵科技学院)本科一年级学生。

遵循分层和整群抽样原则,千分之一比例为抽样量。

被试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专业分布较合理。

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3份,占发放总数的 94.6%。

采用问卷法、个别和群体访谈法。

问卷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试社会统计学基本资料。

第二部分为调查主体内容,希望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心理期待与期待满足程度,从而调整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成长和发展。

访谈人数约为120人,主要来自金陵科技学院。

数据采用SPSS for windows 21.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

通过信度(可靠性)分析检测、试测与实测结果对比和总体平均数显著性检验,问卷科学性良好。

以学校区分:东南大学123人(26.0%),南京大学104人(22.0%),南京理工大学124人(26.2%)、金陵科技学院122人(25.8%);以性别区分:男生287人(60.7%),女生186人(39.3%);以政治面貌区分:中共党员2人(0.4%),共青团员461人(97.5%),其它10人(2.1%);以来源地区区分:省会城市或直辖市109人(23.0%),其它大中城市77人(16.3%),县城乡镇193人(40.8%),农村地区94人(19.9%);以专业区分:理学96人(20.3%),工学274人(57.9%),文学32人(6.8%),经济学26人(5.5%),艺术学45人(9.5%);以家庭情况区分:双亲家庭435人(92.0%),单亲家庭38人(8.0%)。

东南大学课程思政

东南大学课程思政

东南大学“课程思政”校级示范课改革试点立项建设申报书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院系:手机:邮箱:填表日期:年月日东南大学教务处二 0 一八年三月制填表说明1.通识类:即通识教育课、公共基础课等,着重在培养人的综合修养过程中根植理想信念。

3.专业类:即专业教育课程,详细包含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着重发挥深入和拓展作用,在知识教授中重申主流价值引领;依据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自然科学课程的不一样特征,分别发掘课程中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应要点加强政治导向和育人功能,自然科学专业课程应要点加强创新意识、科学修养、人文情怀和工匠精神教育。

4.每个项目限报负责人一人。

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应是该课程的主讲教师,并在课题研究中肩负本质性工作。

5.项目负责人有责任齐集课程的全部任课教师(包含跨专业、跨部门的教师)共同参加课程建设项目并共享项目成就。

6.项目参加人(包含负责人)在表中应按肩负项目工作的内容先后排序,一般不多于 5人。

1.基本状况课程名称课课程种类程信息讲课学时开课学期姓名出生年代所学专业通识类:□ 通识教育课□ 公共基础课专业类:□ 学科基础课□ 专业骨干课□ 专业方向课面向专业2018-2019-2 开课:是□否□性别学历现任职称电话邮箱1-1 教课状况:(近 5 年肩负课程教课状况,包含:课程名称、年份、讲课年级、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学分数、讲课人数 / 年;)课程负1-2 学术研究:(近 5 年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状况,包含:项目名称、根源、责级别、主持 / 参加、时间;)人1-3 获奖状况:(教课与科研获奖状况:奖赏名称、级别、排名、年份)姓名性别出生年代学历职称在教课中肩负的工作教学团队结构2.建设规划2-1 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与方案(要点环绕思想政治资源发掘、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教课内容和环节、教课方法、查核方式以及在课程内容中设计与爱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情怀、工程伦理、工匠精神等有关知识的若干典型事例等内容进行详尽论述。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学生思想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学生思想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条件(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条件适用于本院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具有相应教学和研究能力的在职在岗人员。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分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第二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授、副教授的资格条件见“江苏省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

第二章讲师资格条件第三条申报条件(一)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要求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教书育人,敬业爱岗。

任现职期间每年年度综合考核均在“合格”及以上。

任现职期间,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申报或延迟申报:1.年度考核“基本合格”及以下或受警告处分者,延迟1年以上申报。

2.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延迟2年以上申报。

3.谎报学历、资历、业绩或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行为者,延迟3年以上申报。

对伪造学历、学位等情节特别严重者,取消其现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二)学历、资历要求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报讲师资格:1.具有学士学位,取得助教资格4年以上。

2.具有第二学士学位,取得助教资格3年以上。

3.获得硕士学位后,取得助教资格2年以上。

(三)外语要求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取得国家或全省统一组织的中级职称外语考试合格证书,并在有效期内。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试:1.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

2.具有外语专业专科以上学历。

3.因公出国,出国前通过国家出国人员外语水平考试,并在国外学习或工作1年以上。

(四)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取得省人事、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合格证书或全国职称计算机考试合格证书。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免考:1.具有计算机专业专科以上学历。

2.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成绩合格。

(五)证书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岗前培训合格证书”。

研究生培养中“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

研究生培养中“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

[收稿时间]2020-03-08[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Z1808)、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和2019年课程思政建设《管理经济学》项目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方(1987-),男,陕西商洛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决策分析。

通信作者:安翔(1989-),男,陕西永寿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课程思政”贯通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学生是“课程思政”的核心对象,其满意度是评价“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核心指标。

项目组以研究生为对象,对研究生关于“课程思政”的认知程度、关切的主要需求及教师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77.41%的研究生认为开展“课程思政”很有必要、有92.10%的研究生认为“课程思政”有助于实现对学生的“价值观引领”、有85.78%的研究生希望在“课程思政”中教师能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

最后,从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力度、完善研究生“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创新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思政;问卷调查[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1)04-0116-032021年4University Education“课程思政”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具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特点[1-2]。

自全国高校思政会议召开以来,“课程思政”已经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理念和创新实践[3-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基于“新工科建设”的教学过程化研究

基于“新工科建设”的教学过程化研究

基金项目: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教学改革与课程过程化考核改革项目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yjgc2109)㊂作者简介:杨红静(1976-),女,汉族,辽宁辽阳人,硕士,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㊂对于RH 阴性血,因为极其罕见,俗称熊猫血,因为这个专有名词的概念大家都清楚,该句的翻译采用了异化策略中的直译法,简单明了㊂例12:在这儿热热吃上些饭了,喧喧呢 to come for some food and a chat 喧喧,就唠嗑聊天,采用异化策略的直译法,让大家都通俗易懂㊂例13:哎呀!我们家的那个老倔驴Oh,he s a stubborn old donkey这里说话人就只是单纯吐槽,自家老公性格比较犟,用了倔驴的比喻手法,而这句翻译时采用了异化策略的直译法,stubborn old donkey 就很形象生动,国外观众理解起来也很容易㊂4 结语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使电影字幕的翻译成为一个新兴发展的行业,在电影中,字幕翻译对于传达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㊂字幕翻译不仅可以让海外观众了解和感受中国文化,也能够加深外国人对中国历史㊁社会和人民的理解和认知㊂因此,电影字幕翻译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意义㊂尤其是以方言为表达形式的影片,就需要译者在有限能力范围之内将方言背后所代表的含义也准确传达给国外的观众㊂通过观察电影‘隐入尘烟“的字幕翻译可以发现,译者更倾向于采用归化翻译策略,这种策略旨在让国外观众快速准确地理解电影情节和方言所反映的文化内涵㊂但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文化意象的词语或句子,译者会采用异化策略作为补充㊂综上所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更多地采用归化策略,并在必要时使用异化策略作为辅助㊂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翻译中,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都是重要的,并不应该执着于其中的任何一种㊂译者需要不断地权衡和选择,才能源源不断产出更多优秀的电影字幕翻译作品㊂参考文献[1]鲍志坤.从归化与异化的角度审视电影字幕翻译[J ].电影文学,2012,(24):160-161.[2]Venuti 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ress ,2004.[3]金萍.文化传播的翻译策略[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4,(02):33-35.[4]陈栀.浅析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J ].当代教育论坛,2005,(02):123-124.[5]郑振隆.语义视角下‘布兰“的翻译研究[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1,23(04):79-82.基于 新工科建设 的教学过程化研究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为例杨红静㊀摄小雪(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江苏南京210088)摘㊀要:针对 新工科建设 要求,制定了教学目标㊂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拓展了课程内容㊂增加课程互动环节,展开讨论㊁案例分析㊁阶段检测等教学过程环节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制定多时段多方位全面考核机制㊂经过三个学期的过程考核教学管理模式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㊁增强学生专业素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㊂该课程过程化改革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借鉴㊂关键词: 新工科建设 ;过程化;继电保护中图分类号:TB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3.15.086㊀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㊁开放性㊁实践性等特点,并与电气专业的其他课程和就业高度关联㊂随着高等教育新工科建设㊁课程思政等新思维㊁新要求的提出,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成现阶段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㊂迫切需要解决课程考核指标单一,平时考核依据不充分,末考定成绩,忽略了学生平时学习成果和实践能力等问题㊂为积极推进专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科基础扎实,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㊂结合高校教育考核多元化要求和学院教学部教学改革指导思想要求,对本课程采用过程化考核模式㊂通过树立新工科建设理念㊁深度挖掘思政元素㊁细化考核项目,多角度考核学生学习情况㊁评价课程教学效果,反馈课程教学信息㊂教与学㊃152㊃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㊁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㊂通过实践证明,教学过程化考核对大学阶段的教学管理模式较传统模式相比更为合适,值得推广㊂1㊀以 新工科建设 为理念的教学目标为培养造就一大批引领未来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我国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教育部提出 新工科建设理念 ㊂从问题出发,总结了 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改内容,问学校主体推改革,问学生志趣变方法,问内外资源创条件,问国际前沿立标准 的新工科建设六大理念㊂结合新工科建设理念,高等教育需要调整教学目标㊁教学方法㊁教学内容㊂面对技术发展改革教学内容,更新工程人才知识体系;面对学生志向兴趣改变教学方法,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面对学校学生主体推行教学改革,探索新工科自主发展㊁自我激励机制㊁制定考核方法;面向内外资源创造学习条件,打造工程教育开放融合新生态,增强校企结合;面向国际前沿立标准,增加学生学习内容深度和广度,增强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㊂教师利用假期到南瑞继保㊁长园深瑞等继电保护企业进行专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求㊂通过问卷的方式收集毕业生的专业反馈,了解他们所在企业对电力专业的需求㊂面对在校学生采用班会㊁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学生毕业就业意向㊁学习中的困难等㊂根据调研结果调整本门课程的教学计划㊁教学目标㊁教学内容课时分配,以适应新工科建设要求㊂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1)理论教学过程中增加案例分析环节㊁教学内容深度拓展㊂(2)课程设计环节按照实际项目进行课程设计内容设计,熟悉电力设计行业标准㊂(3)校内实验操作方面改进实验内容,规范实验操作等,增强校企合作力度㊂(4)变单一考核为过程化考核管理模式,增加阶段化考核环节㊂2㊀深度挖掘思政元素㊁丰富课程内容为推进以 学科德育 为核心理念的课程改革,把德育的核心内容有机分解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这门课程中来㊂充分体现课程的育人功能和教师的育人责任㊂根据本门学科的知识特点及其所蕴涵的德育资源,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促进知识与技能㊁过程与方法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统一,为课程实施学科德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操作建议㊂为挖掘的思政元素,教师大量浏览网站,查阅相关资料,搜集素材㊂依据教学内容,将资料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自然衔接㊁突出内容,使教学内容简单易懂㊁拓展知识面㊂同时通过教学能够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㊁培养哲学辩证思维能力㊁树立爱国主义思想㊁培养家国情怀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融入思政元素,如表1所示㊂思政内容紧贴行业前沿㊁学生日常㊁耳熟能详㊁谈古论今㊁旁征博引,提炼思政信息㊂表1㊀课程思政要点序号章节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衔接方式12第一章继电保护原理的发展以沈国荣院士为代表的继保人的研究成果新闻视频㊁新闻图片等继电器的结构与型号继电保护设备的历程,突出我国大国工匠地位㊂图片对比㊁引入案例3第二章三相短路和单相短路引入MATLAB 仿真技术APP 仿真软件4第三章阻抗继电器工作特性国内装置发展的现状㊁知名企业发展现状介绍㊂视频图片5第四章纵联保护的概述保护通道的发展历程介绍视频引入㊁图片6第七章变压器概述国内制造工艺的高端引入教学动画3㊀ 多时段全方位 的考核模式传统的考核模式通常包含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个方面,而过程化考核模式既在时间上贯穿课程始末,又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考核细则如表2所示㊂表2㊀过程化考核细则序号环节内容比例内容时间1理论环节考勤5%出勤考核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表现5%回答问题整个教学过程中笔记㊁作业10%作业完成质量整个教学过程中2阶段化测试环节第一㊁二单元7%电流㊁接地保护第6周第三㊁四㊁六单元7%距离㊁纵联保护第10周实验内容考核6%实验与理论相互验证第15周3实验环节实验操作与表现10%实验操作㊁数据分析㊁报告第11-16周4理论总评考核期末考试50%本门课程的知识点考核第17周㊀㊀(1)理论环节方面㊂主要从考勤㊁笔记或作业㊁课堂表现三个方面进行评价㊂考核过程贯穿课程始终,反映学生出勤情况,笔记和作业的完成质量和课堂的精神面貌等方面㊂上课记笔记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引导学生紧跟教师节奏,加深对知识点的框架深入认识,通过课后作业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点㊂㊃252㊃(2)阶段化测试环节㊂通过课堂测试的方式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㊂调整后期教学安排㊂三次阶段化测试中,两次是对理论课的测试,一次是对实验环节的测试㊂特别是实验课的考核,使学生的实践得到理论升华,学生能力有很大提高,深受企业认可㊂(3)实验环节㊂主要检查学生识图能力㊁接线能力㊁实验分析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㊂实验采用分组形式,结束后对每个学生进行随机实验项目㊂杜绝同学钻空子,大锅饭现象㊂(4)理论总评考核㊂通过闭卷考试方式进行理论内容考评㊂在试卷设计方面,设计多种题型,比如填空题㊁选择题㊁名词解释㊁问答题㊁分析题㊁计算题等㊂知识点覆盖本门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把握得当,能够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㊂4㊀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本门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学习通㊁慕课等平台为教学提供便利,提高上课效率㊂(1)线上教学内容㊂根据教学大纲的难点㊁重点,教师通过开会研讨确定典型保护回路介绍㊁保护原理㊁三段式电流保护㊁中性点接地方式等二十几个知识点作为微课内容,进行视频制作㊂本课程教师提前制作了二十几个微课理论视频以及4个实验视频文件,具体内容分布如表3所示㊂微课内容相对独立完整,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布置相应练习题目㊂学生通过手机端进行自主学习,完成练习㊂实验微课主要介绍实验设备使用方法,保护原理,接线方式㊁实验操作步骤等内容㊂观看视频时间比较灵活,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回看进行研读㊂实验结束后,还可以再次观看视频资料,重现实验过程,便于学生做实验报告数据分析㊂表3㊀线上教学内容分布表章节视频个数(时长)实验视频个数(时长)第一章基础知识3(15分钟)第二章电流保护10(50分钟)2(30分钟)第三章距离保护2(10分钟)1(15分钟)第四章纵联保护4(20分钟)第六章线路保护1(5分钟)1(18分钟)第七章主设备保护4(20分钟)总计24(120分钟)4(63分钟)㊀㊀(2)线下教学内容㊂除了线上微课内容外,整个课程的知识体系还需要线下教学活动进行穿插衔接㊂依据 新工科 目标下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以工程项目为切入点,以项目建设为主线开展教学工作㊂将线上线下内容进行整合链接,融为一体㊂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既可以通过PPT㊁板书或课堂讨论等形式开展教学工作㊂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实时了解学生学习状态㊂可以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实现师生共同进步㊂5㊀结语自立项起,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方向和继电保护方向实施过程化教学管理模式,学生成绩有明显提高㊂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实施过程化考核以后电力方向学生成绩在80分以上的比例由57%提高到77%㊂图2为继电保护方向学生的成绩对比图,学生成绩在80分以上的比例稍有增加㊂70分到80分的分数段人数增加显著,由原来的29%增加到40%㊂面向学校进行校园招聘的继电保护方向企业增加5个,招聘人数增加了30多人,企业认可度比较高㊂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中实施过程化教学是必要的㊁可行的㊁值得推广㊂图1㊀2018级和2019级电力方向成绩百分比对比图图2㊀2018级和2019级继电方向成绩百分比对比图参考文献[1]张琴,方建士. 新工科 背景下工科院校工程力学课程过程化考核[J].中国冶金教育,2021,(06).[2]周林.混合式教学场景下的全过程化考核要素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21,(14).[3]贾文静.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动机原理与汽车汽车理论“课程过程化考核机制改革与实践[J].时代汽车,2022,(09).[4]魏金花,张凤,张微,等.工程应用背景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多元化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J].应用能源技术, 2022,(12).㊃352㊃。

基于应用系统能力培养的Java_程序设计“金课”建设

基于应用系统能力培养的Java_程序设计“金课”建设

第 22卷第 11期2023年 11月Vol.22 No.11Nov.2023软件导刊Software Guide基于应用系统能力培养的Java程序设计“金课”建设李香菊,操凤萍,谢修娟,王梦晓(东南大学成贤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88)摘要:按照“金课”建设标准,对Java程序设计课程进行改革,构造“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资源,以达成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应用系统能力的培养目标。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选择恰当的切入点,融入课程思政,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注重学生计算思维的训练,使其奠定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通过设计贯穿全课程的实践案例,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理解,使其具备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以提升学生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关键词:Java程序设计;金课;课程思政;应用系统能力;计算思维DOI:10.11907/rjdk.23165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中图分类号:G642.3;TP311.5-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23)011-0226-05"Golden Course" Construction of Java Programming Based onApplication System Ability TrainingLI Xiangju, CAO Fengping, XIE Xiujuan, WANG Mengxiao(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 Southeast University Chengxian College, Nanjing 210088, China)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standards of the "golden course", reform the Java programming course and construct a teaching re‑source that integrates "value shaping, knowledge transmission, and ability cultivation"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the application system ability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mputer major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reform, selecting appropriate entry points,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curriculum, and providing value guidance to students; Emphasize the training of computational thinking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y designing practical cases that run through the entire course, students can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systems, equip them with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bilities, and enhance their analytical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for 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s.Key Words:Java programming; golden cours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pplication system ability; computational thinking0 引言作为应用型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计算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复杂计算机系统的认知、设计、开发、应用和优化能力,跨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能力和领域快速变化的适应能力,成为具有系统观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建设刍议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建设刍议

On the Collaborative Construction of Course-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作者: 强飙[1];陈明胜[2]
作者机构: [1]南京审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1815;[2]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出版物刊名: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页码: 61-67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5期
主题词: 高校;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建设
摘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交集于思政,但功能明显不同,它们互不形成主从关系.二者协同建设的必要性在于符合系统论的一般规律,是知行合一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当下思政教育困境的现实需求;可行性在于目标相同、价值取向一致、功能互补.二者协同建设的具体路径可以从教师、课程、学生、管理者等不同角度来探索:教师方面,要使所有教师树立协同育人的理念,提高所有教师的综合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课程方面,思政课程通过彰显专业特色提升针对性与亲和力,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促进专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学生方面,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提供相应
的思政教育套餐;研究学生的专业特征,设计不同的思政教学方案.学校管理者方面,树立高度的政
治责任感与时代担当意识,积极协调各种资源,促进非思政课与思政课的同向同行.。

在知行合一中协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

在知行合一中协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

在知行合一中协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作者:陈履伟来源:《江苏教育·班主任》2021年第10期【摘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话题。

从实践的角度看,学校要从思维方式的转换中寻找新思路,基于身体哲学的思考,从身与心的关系建构校本课程,从知与行的关系探索育人方式,从心与物的关系营造育人环境,从而增强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课程思政;身体哲学;知行合一;教育实践【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75-0012-04【作者简介】陈履伟,南京市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南京,210019)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话题。

外在地看,这是思想政治课与其他课程德育功能的关系;深入地思,它隐含着教育与教学、显性与隐性教育的关系;具体地做,则是心与身、知与行、心与物的关系。

本文从做的角度,以学校行动为主体,基于身体哲学的理论,谈谈如何在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中增强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

一、从思维范式的转换中寻找新思路——身体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又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两者统一于社会历史性之中。

这个观点具有极大的理论阐释空间。

它表明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既不是单纯物质的,也不是单纯精神的,而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实践概念运用于认识论和社会历史领域,提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论。

当代西方哲学经历了从传统的意识哲学向身体哲学的转换,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从思的哲学转向行的哲学。

这是西方哲学思维范式的重大转化。

当笛卡尔提出著名的“我思故我在”时,他的思想积极的一面是弘扬了个人的自主精神和理性精神。

但是他的不足在于心身二元论,他把身体归为物质,并与精神对立,自然身体受到贬斥。

高校《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高校《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高校《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摘要: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旅游学概论》的课程思政建设近年来备受关注。

本文总结了高等教育领域《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了依托项目教学、融入案例教学、设计情景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为高等教育院校《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的发展和旅游专业学生思政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有益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一《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背景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做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调效应”的重要指示。

党中央、国务院随后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要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健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

在此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课程必须积极寻求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内容的关联性,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有效融合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提升思政教育的工作质量。

2018年教育部颁布《旅游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将《旅游学概论》指定为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

《旅游学概论》是建立旅游管理专业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基本专业知识的基础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担负着基础性、系统性及理论性的作用。

探讨《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引导学生实现人文知识的内化和道德情操的提升,有助于培养爱党爱国,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业知识、有职业技能、有健康身心的新时代旅游人才。

二《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和问题当前,《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主要在高职院校中开展。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对《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探讨;(2)对《旅游学概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意义的讨论;(3)对课程思政目标与《旅游学概论》教学内容融合途径的探索;(4)对《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教育方法的研讨[1]。

基于“课程思政+知识图谱”的材料专业高质量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基于“课程思政+知识图谱”的材料专业高质量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基于“课程思政+知识图谱”的材料专业高质量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作者:卢艳丽王洪强高峰叶奇来源:《高教学刊》2024年第20期摘要:该研究基于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全国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线课程建设项目,和西北工业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以及知识图谱,面向材料专业学生,针对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金属材料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课程思政进行探索与实践,有望从基于知识图谱的新形态课程内容建设、思政内容的挖掘、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几方面,为探索“课程思政+知识图谱”在高等学校工科类材料专业课程中的实现途径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知识图谱;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探索与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20-0038-04Abstract: Based on the national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courses, the national engineering master's degree online course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Curriculum Thinking and Politics" demonstration cours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and the Knowledge map, this study explores and practices the curriculum thinking and politic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high-performance metal materials for aerospac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materials. 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exploring the realization way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 knowledge graph" in engineering materi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new form of curriculum content construc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 mining, teaching mode and assessment method.Keywords: first-clas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nowledge graph;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立德樹人是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1]。

融入思政元素的“振动力学”课程全英文教学探索与实践

融入思政元素的“振动力学”课程全英文教学探索与实践

融入思政元素的“振动力学”课程全英文教学探索与实践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服务国家新工科建设,实现工程力学领域国际化领军人才需求迫在眉睫。

针对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对部分课程开展全英文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手段之一[1]。

为了提升本科生的专业英语能力,有针对性地选择1~2门专业课程进行全英文教学非常重要[2]。

既需要学习振动理论知识及其在各学科中的应用,又需要时刻关注国际上的最新相关研究进展,以保证前沿知识的更新。

基于“振动力学”课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2019年进行东南大学工程力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时,将“振动力学”课程首次设为全英文课程,旨在使学生能同时在力学专业知识和国际化方面有显著提升,为国家输出和引进人才提供基础。

当前,全国高校正全面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最新的工程力学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对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振动力学”作为专业必修的全英文课程,除了提升学生的专业英语知识听说读写能力和国际视野,也需要科学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不断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心系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奉献精神[3]。

一、国内外知名高校“振动力学”相关课程调研本文以国内外知名高校为例,对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中国的上海交通大学和天津大学等四所高校的相关课程进行调研分析,为东南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工程力学专业的“振动力学”全英文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提供参考。

综合分析国内外调研情况,有如下几点总结:(1)课程的开设时间一般为第二或第三学年,主要考虑到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力学、物理等基础知识,课程的主要内容均围绕振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展开。

(2)从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分析,多数院校都以多媒体授课为主,且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

CDIO理念下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CDIO理念下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体 因素对 思想政 治教 育效 果的 影响 [ J ] . 思想政 治教 育研 究,2 0 0 9( 1 2) :
4 7 —_ 4 9 .
方 式 ,注重考核学生对 于知识的理解与 实际运用能力 ,可 以采取 闭卷考试与开
卷 考试 相结合 的方式 ,给学 生一个全过
程 的、综合 的、动态 的考核 。 总而言之 ,高职 院校思想道 德修 养 与法律基础课 程的教学关系重大 ,我 们 要改变传统 的教学模式 , 更新教学观念 ,
完善考核机制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 养 与法律基础课程 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 整
个 教学过程 中的关 键性环节 ,其直接关
作者简介 :王
卉 ( 1 9 8 2 一 ),女 ,江苏南京人 ,东南大学成贤学 院土木工程系辅导员

研究方 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构思 ( C)

设计 ( D) 实现 ( I ) 运 行 : O)
实践 中去 ,注意检查监督 ,让学生 的实
式学习 ,及时将知识转 化为 自身 的行 为
理念 ,让该 门基础课 教学具有开放性 、
以情感激发 出学生 的学习热情 。我们要 依靠教师 良好 的教学 品质 、教 学行为和 教学技能 以及恰 当的教学 策略来切实提 高该 门基础课 的教学有效 性 ,进而在该
思想 政治素质 ,把他们 培养 成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事业 的建设者 和接班人 ,对于 全 面实施 科教兴 国和人 才强国战略 ,具
有重 大而深远 的战略意义。”思修课是

在C D I O理 念的指导 下构建 思修课 实践模式 ,对 于改 变思 修课实践教学 的 现状 ,加强思修课 的针 对性和实效性 , 推动思修课教学改革 和发展具有重要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
课 程
课程类型
通识类: 专业类:
□ 通识教育课 □ 学科基础课
□ 专业主干课
□ 公共基础课 □ 专业方开课学期
2018-2019-2 开课:是 □ 否 □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所学专业
现任职称
电话
邮箱
1-1 教学情况:(近 5 年承担课程教学情况,包括:课程名称、年份、授课 年级、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学分数、授课人数 / 年;)
东南大学“课程思政” 校级示范课改革试点立项建设申报书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院 系: 手 机: 邮 箱: 填表日期:
年月

东南大学教务处 二 0 一八年三月制
填表说明
1. 通识类: 即通识教育课、 公共基础课等, 注重在培育人的综合素养过程中 根植理想信念。
3. 专业类: 即专业教育课程,具体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 注重发挥深化和拓展作用, 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主流价值引领; 根据哲学社会科学 课程与自然科学课程的不同特性, 分别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哲 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应重点强化政治导向和育人功能, 自然科学专业课程应重点 强化创新意识、科学素养、人文情怀和工匠精神教育。
节、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在课程内容中设计与爱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
人文情怀、工程伦理、工匠精神等相关知识的若干典型案例等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2-2 课程建设实施计划进度及阶段目标
3.预期成果
根据验收指标逐条填写能否顺利完成。 3-1. 在原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体现“思政元素”的新大纲能否完成修订? 3-2. 根据新的教学大纲,体现“课程思政”新特点的教案能否制作完毕? 3-3. 紧扣“课程思政”主题,设计 3-5 项较为详细的典型案例,制作 2-3 个教学微视频,同时 制定对应典型案例和教学微视频的教学效果考核方法以及学生对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反馈等能否 完成 3-4. 其它方面(如有可以补充)
4. 每个项目限报负责人一人。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应是该课程的主讲教师, 并在课题研究中承担实质性工作。
5. 项目负责人有责任聚集课程的所有任课教师 (包括跨专业、跨部门的教师) 共同参与课程建设项目并共享项目成果。
6. 项目参与人 (包括负责人) 在表中应按承担项目工作的内容先后排序, 一 般不多于 5人。
4.经费预算
序号
科目
1. 差旅费
2. 资料费
3. 教材建设费
4. 材料费
5. 视频录制费
6. 网站建设费
7.
8.


5.审核意见
预算经费(万元) 备 注(计算依据与说明)
院系负责人(签字): 年月 日
学校意见(签章) 年 月日
课 程 负 1-2 学术研究:(近 5 年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情况,包括:项目名称、来源、 责 级别、主持 / 参与、时间;) 人
1-3 获奖情况:(教学与科研获奖情况:奖励名称、级别、排名、年份)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教 学 团 队 结 构
职称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2.建设规划
2-1 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与方案(重点围绕思想政治资源挖掘、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教学内容和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