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毒
梅毒的历史
认识过程
1514年,Juan de Vigo描述了梅毒的分期,包括梅毒树胶肿,不包括 心脏梅毒和神经梅毒。 1530年,Fracastro发现梅毒母婴传播。 1532年,Niccolo Massa认识到梅毒对神经的影响。 1767年,John Hunter在自己身上进行接种研究,感染梅毒,在1793 年死于梅毒心脏病。 1793年,Benjamin Bell(1749—1805年)证明梅毒和淋病是不同的疾病。 1882年,Fournier提出先天梅毒的概念。 1905年,德国微生物学家Fritz Schaudinn(1871—1906年)和Eric Hoffmann(1868—1959年)共同发现并分离了引起梅毒的微生物,他们 将它命名为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 1906年,Wassermann(1896—1925年)、Neisser及Bruck等人建立血 清检查诊断梅毒的方法。 1906年,Reuter在梅毒患者动脉壁发现梅毒螺旋体。
梅毒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即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 传播疾病。 可以侵犯皮肤、粘膜及其他多种组织器官,可有多种 多样的临床表现,病程中有时呈无症状的潜伏状态。 病原体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而发生胎传梅毒。 绝大多数是通过性途径传播。 临床上可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和潜 伏梅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 为乙类防治管理的病种。
梅毒
梅毒的历史
起源
对梅毒起源一直存在争议。普遍认为梅毒起源于美洲,是哥伦布1493年远航美洲返回时, 由跟随他航行的水手和带回来的当地土著人将梅毒传入欧洲大陆。 梅毒在欧洲传播和流行同1494年,法国国王查理八世(Charles Ⅷ)发动了收复那不勒斯的战 争有关 ,因为哥伦布船队解散的探险队队员大部分投靠了法国,另有一些投靠那不勒斯,参 加查理八世那不勒斯战役的士兵中,有法国人、西班牙人、德国人、瑞士人、英国人、匈牙 利人、波兰人等。这些来自各国的雇佣兵在战后返回自己的家乡,也将梅毒带回各自的国家。 1495年,梅毒出现在法国和德国,同年晚些时候出现在瑞士。 1496年出现在荷兰和希腊。 1497年出现在英格兰和苏格兰。 1498年,梅毒出现在印度。 1499年出现在匈牙利、波兰和俄国。 1505年,伴随葡萄牙商人进入广州,在华南一带出现梅毒,以后从南至北蔓延,遍及中国各 地。发病率居高不下,居性病之首。 在李时珍(1518—1593年)的著作中记载,梅毒在中国的流行次序是“自南而北,遍及海宇” 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有效地取缔了妓院,禁止卖淫活动,对性病进行广泛的普查普治,经 过十年的努力,已于1959年基本上消灭了梅毒。 1964年我国向全世界宣布基本消灭了性病,这一举动震惊了世界,轰动了全国。
梅毒
梅毒的历史
治疗方面
应用汞剂治疗梅毒开始于15世纪,在16、17世纪汞剂是治疗梅毒的最主要的 方法,至19世纪,汞剂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被用于治疗各种溃疡。 19世纪40年代,碘化钾的发现和使用成为治疗梅毒的一个重大进步,它不但能 治疗汞剂无效的晚期梅毒,而且为发现更有效的新治疗办法铺平了道路。 1908年开始,德国免疫学领域的专家Paul Ehrlich(1854—1915年)着手研究 一种更好的对付梅毒的药物。经过数百次的试验,1910年,他终于成功地合成 了治疗梅毒的新药剂,即第606种化合物。他将其命名为“606”(Salvarsan), 该药成为医学史上治疗梅毒等病菌感染的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药物,被人们赞誉 为“梅毒的克星”、“神奇子弹”。使用“606”治疗梅毒,可以说是现代医学 开始的一个里程碑,它鼓舞着Ehrlich和其他研究者们继续进行探索。 1928年,在“606”问世后不久,Alexander Fleming(1881—1955年)发现青霉 素具有抗菌作用。 1 943年Mahoney等把青霉素用于治疗梅毒,产生了梅毒研究史上划时代贡献, 直到现在,梅毒螺旋体对青霉素仍十分敏感,可以高效快速地治疗梅毒,是最 理想的药物。在美国,1947年发生梅毒大流行时,青霉素的使用有效地控制了 疾病的蔓延。
梅毒
梅毒螺旋体,因其透明,不易着色,故又称苍
白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只感染人类,分获得性梅毒与胎传梅毒。 获得性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 胎传梅毒由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从脐带血循环传给 胎儿,可引起胎儿全身感染。螺旋体在胎儿内脏及组 织中大量繁殖,可引起胎儿死亡或流产。
梅毒
梅毒螺旋体细长,5-15×0.1-0.2um,形似细密
的弹簧,螺旋弯曲规则,平均8-14个,两外膜 (主要由蛋白质、糖及类脂组成)、轴丝(主要由蛋白质 组成)、圆柱形菌体(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及胞浆内容 物),一般染料不易着色。 梅毒螺旋体有生活发育周期,分为颗粒期、球形体期 及螺旋体期,平均约30小时增殖一代,发育周期与所 致疾病周期、隐伏发作及慢性病程有关。 梅素螺旋体对温度、干燥均特别敏感,离体干燥1-2 小时死亡,41℃中1小时死亡,对化学消毒剂敏感, 1-2%石炭酸中数分钟死亡,对青霉素、四环素、砷剂 等敏感。
梅毒
梅毒的历史
命名 到1520年,整个欧亚大陆连同周围岛屿凡有人处无一 幸免。从各种称呼就能看出来这种病的传播路线:法 国人叫它“那不勒斯病”,德国人和波兰人叫它“法 国病”,俄罗斯人叫它“波兰病”,土耳其人和阿拉 伯人叫它“基督徒病”,印度人叫他“葡萄牙病”, 中国人叫他“广东疮”,日本人叫他“中国疮”—— 而到了1530年,它获得了今天通用的拉丁语名字 “Syphilis”,汉语则最终以病状叫它“梅毒”。 直到2011年,人类体质学和流行病学家比对诸多考古 遗骸后,才将我们需要的答案指向了后者:就是当年 那个新成立的西班牙从美洲大陆引进了这位瘟神。
梅毒
梅毒的历史
影响
在历史上,梅毒(syphilis)影响英国的政治和宗教是及 其深远的。15世纪末,梅毒曾在全欧洲肆虐。英王亨 利八世恰好在和凯瑟琳结婚之前传染上了梅毒。凯瑟 琳给英王亨利生了4个儿子,但他们都患了先天性梅 毒,要么夭折,要么有致命的畸形。只有他们的女儿 伊丽莎白幸免于病,并继承了王位。国王把这个灾难 归咎于凯瑟琳,而且向天主教会寻求离婚许可。当离 婚要求被驳回后,国王为了能达到离婚再娶的目的就 与天主教决裂,从那时以后,英国就开始信奉新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