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的饲养技术

合集下载

鹅怎么养 鹅的养殖技术

鹅怎么养 鹅的养殖技术

鹅怎么养鹅的养殖技术【常见问题】鹅怎么养?【专家解答】鹅的利用价值很高,既可以产生鹅肉也可以生产出鹅蛋,饲养的方法简单,鹅的适应能力极强,所以在养殖鹅的话一定能够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鹅怎么养呢?接下来就由本人来说鹅的样子技术。

1、饲料分类能量饲料:谷实类包括玉米、稻谷、大麦、小麦及麦秕,糠麸类包括米糠,麸皮、玉米糠等,块根、块茎和瓜类如马铃薯、南瓜、胡罗卜、红薯等。

蛋白质饲料:蛋白质饲料是指粗蛋白质的含量在20%的饲料,可分为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和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包括豆类,豆饼类和油饼等,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包括鱼、虾、骨肉粉和羽毛粉等。

矿物质饲料:包括骨粉、贝壳粉、蛋壳粉、石灰石(不含氟)、食盐等。

维生素饲料:青饲料包括幼嫩的青草、水草、白菜、青菜、苦荬菜、包菜,以及无毒的野菜,藻草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有虾藻(柳叶藻)、金鱼藻、水青草、稗草、此外还有水浮莲、水葫芦以及人工栽培的牧草等,叶粉类如红薯叶、松针叶等。

其它饲料:刺激性饲料如葱、姜、蒜、辣椒等,有增进血液循环,改善消化,增进食欲以及驱虫杀菌等作用,添加剂包括多种不同用途的饲料添加剂,如维生素添加剂、矿物质添加剂、氨基酸添加剂、抗生素添加剂。

2、饲料的加工调制除了放牧时让鹅觅食外,其余饲料都应根据实际情况粉碎、切碎、浸泡及蒸煮等加过调制,粉碎不宜过碎,太碎的饲料鹅不易采食和吞咽,一般粉碎成小碎粒即可。

切碎后的青绿饲料不易堆积久放,以免腐败变质,鹅食后容易生病或中毒,较坚硬的谷粒,如玉米、小麦等,经浸泡后可增大体积,增加柔软度,鹅易于喜食也易于消化,但不是浸泡过久,好发酵变质,降低适口性。

蒸煮后可提高适口性和消化率,但在蒸煮过程中也会破坏一些营养成分。

3、鹅的饲粮配合一般0-6周龄喂全价颗料配合饲料,但要加喂青绿饲料,与配合饲料比例最少应1:1。

生长鹅进行放牧饲养适当补喂配合饲料。

目前大部分农村养鹅不喂全价配合饲料,初生后即喂碎玉米加蛋黄,3日龄后用各种青嫩草、菜叶(切细算)加碎玉米。

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鹅的饲养管理技术鹅是经济价值很高的大型草食水禽,一般在江河堤岸及滩涂放牧。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不同阶段的鹅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1、肉用仔鹅的饲养肉用仔鹅是指20-90日龄的幼鹅。

当仔鹅养到60-70日龄,体重达2公斤左右,并完成了第一次换羽,不留种有一定肥度,就可进行肥育饲养。

2、中鹅的饲养管理从5周龄到30周龄为中鹅。

中鹅的特点是消化力强,食量大,耐粗饲,每天能增重120克,正在长大毛,骨、肉仍迅速生长,因此仍需要一定精料。

中鹅以放牧为主。

放牧时,于早晚吃草较多,而以下午最多。

这时每天仍喂4-6次,每头小型鹅每日用精料60-90克,每头大型鹅每日用精料150-180克,并加大量粗料,以锻炼其消化能力。

3、蛋鹅的饲养管理蛋鹅即种鹅,鹅的开产期一般为57月龄,产蛋期8-9个月,所以,饲养管理分非产蛋期与产蛋期两期。

4、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从当年9月至第二年4月为产蛋期。

因母鹅产蛋先后不一致,因此,在产蛋期间有三种母鹅,一种是产蛋母鹅,二种是抱窝孵蛋母鹅,第三种是抱窝完毕母鹅。

在产蛋期除放牧外,每天喂料2-3次,第一次在上午9时,喂早了影响种鹅多吃草。

大型鹅每日每头给精料0.25公斤,小型鹅每日每头给精料0.1-0.15公斤。

在不放牧时间内,大量喂用青菜与牧草,每2小时1次。

放牧条件较好的,可节省精料。

鹅一般白天配种,以早上较多,中午较少,下午黄昏时也多。

公鹅可按1:4-5分批放出配种,以提高种蛋受精率。

初产母鹅有的不回栏产蛋,如在草丛中产蛋,则连鹅带蛋一齐放回栏中,经过1-2次,便习惯回栏产蛋了。

放牧时,母鹅往鹅舍走,且呜叫是产蛋表现,应及时赶回栏中产蛋。

大鹅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大鹅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大鹅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大鹅养殖是一项具有潜力的养殖项目,由于其肉质鲜美、脂肪含量低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大鹅的养殖也存在着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介绍大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养殖者更好地开展大鹅养殖业务。

正文:一、大鹅养殖方法1.选购优质种鹅:选择健康、种性强、抗病力强的优质种鹅,以提高养殖效益。

2.合理规划圈舍:圈舍应保证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预防疾病的发生。

同时要注意圈舍的大小,确保每只大鹅有足够的生活空间。

3.科学饲养管理:大鹅以草类为主要饲料,可适量添加谷类饲料等。

应合理安排饲料供应,控制饲养密度,营养充足,防止过度饲养或饥饿,保证大鹅的健康成长。

4.防寒保温:大鹅喜欢在开阔的水面活动,但对低温环境不太适应。

冬季来临时,要加强保温措施,确保大鹅的正常生长和产蛋。

5.定期检疫防病:及时清理圈舍,保持干净卫生。

定期对大鹅进行检疫,发现疾病应及时进行治疗,以免影响养殖效益。

二、大鹅养殖注意事项1.合理饲养大鹅:大鹅是杂食性动物,饲料种类较多,但不宜过度饲养。

鹅苗期应适量喂养高蛋白饲料,促进生长发育;后期则以优质草料为主,补充适量谷物等。

2.注意饮水和洗浴:大鹅喜欢清洁的水源,饮水设备要保持清洁,并定期更换水源。

此外,提供合适的洗浴环境,能促进大鹅的健康成长。

5周龄以上的大鹅每日可提供一次浅水盆供其洗浴。

3.加强环境卫生:保持饲养环境的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和死亡动物,防止疾病蔓延。

同时要注意线路的敷设,以避免鹅群搏斗导致伤亡。

4.合理养殖密度:在选择圈舍时要考虑到鹅群的规模和养殖密度,避免过高的养殖密度。

过高的密度会导致疾病传播,影响大鹅的生长和养殖效益。

5.灵活调整饲养方式:应根据鹅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市场需求,合理调整饲养方式和投放数量。

灵活的调整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养殖效益。

结论:大鹅养殖是一项潜力巨大的养殖项目,但也需要养殖者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

养殖者应采取科学的养殖方法,合理管理饲养过程中的各项细节,以保障大鹅的健康成长和养殖效益。

养鹅的技术和方法

养鹅的技术和方法

养鹅的技术和方法
养鹅是一项需要技术和方法的工作,以下是一些关于养鹅的技术和方法:
1. 圈养和放养
养鹅可以选择圈养或者放养的方法。

圈养需要建立适合鹅群生活的围栏和饲养场所,而放养则需要选择合适的放养地点和进行定期的监督和管理。

2. 饲养管理
鹅的饲养管理包括饲料的选择和投喂,水源的保证,卫生条件的维护等。

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鹅的健康状况和生长速度。

3. 疾病防治
养鹅过程中,要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鹅群中的疾病问题。

4. 繁殖技术
如果是养殖鹅的话,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繁殖技术,包括选种、配种、孵化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5. 计划和管理
养鹅要制定合理的养殖计划和管理方案,包括鹅群规模、生产目标、销售计划等,以确保养殖的经济效益。

总之,养鹅是一项需要技术和方法的工作,只有掌握了养鹅的相关技术和方法,才能保证鹅群的健康生长和养殖的顺利进行。

鹅的养殖技术及方法

鹅的养殖技术及方法

鹅的养殖技术及方法鹅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其肉质鲜美,脂肪含量较低,深受人们喜爱。

鹅的养殖技术及方法对于养殖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鹅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下面将从鹅的选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选种。

选种是鹅的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好的种鹅能够保证鹅群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在选种过程中,应选择健康、外形匀称、活泼好动的种鹅,避免选择有遗传缺陷或疾病的种鹅。

同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养殖规模选择合适的品种,以保证鹅的生长适应性和养殖效益。

二、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是影响鹅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合理的饲养管理能够提高鹅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首先,要合理配制饲料,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满足鹅的生长需求。

其次,要注意饲养环境的卫生和通风,保持饲舍的干燥清洁,避免饲养密度过大导致的粪便积聚和疾病传播。

此外,要定期对鹅群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及时发现和防治疾病,保证鹅群的健康生长。

三、疾病防控。

疾病防控是鹅养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合理的疾病防控能够减少鹅的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

在疾病防控方面,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饲料的卫生和饮水的清洁,避免因此引起的消化道疾病。

其次,要定期对鹅群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鹅,避免疾病传播。

同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疫情情况,合理选择疫苗接种时间和种类,提高鹅群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鹅的养殖技术及方法对于养殖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养殖规模,合理选种、科学饲养管理和加强疾病防控,以提高鹅群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养殖户更好地掌握鹅的养殖技术及方法,提高养殖效益。

养鹅的技术和方法

养鹅的技术和方法

养鹅的技术和方法进鹅苗前两天,在鹅棚里铺好细刨花、碎鲜秸秆等铺垫材料。

准备250瓦红外灯、煤炉等取暖设备,检查屋内是否有贼进风口,在墙上安装排气扇通风。

为了有效利用鹅棚设施,雏鹅的饲养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20~25只。

最好用35厘米高的围栏把小鹅分群。

棚内湿度应控制在60%~65%。

如果湿度过高或过低,雏鹅的体质会下降,生长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秦英要加被褥,通风除湿,降低湿度。

具体实施操作如下:1、育雏密度及湿度。

为有效利用鹅舍设施,一般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25只,最好用高为35cm的围栏将雏鹅分群,舍内湿度控制在60%~65%,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鹅的体质下降,影响生长,所以应勤添垫草,换气排湿,降低湿度。

2、挑选雏鹅。

挑选健壮的鹅苗,健鹅苗的特征是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完全,腹部松软,腿部粗壮有力,体重适中,精神活泼,眼睛有神,用力一抓感到其挣扎有力,有弹性。

如发现卵黄吸收不完全,可用25瓦灯泡放在雏鹅腹部烘5~10分钟,促进卵黄吸收。

3、鹅的饮水和开食。

水盘中备好2%的葡萄糖水,0.03%高锰酸钾水溶液和复合维生素水溶液,为缓解运输过程中带来的应激,可在水中加入抗菌素、恩诺沙星等。

鹅苗进舍后,1~2小时内应先饮水,身体弱不会饮水的,应人工驯饮。

4、饲喂方法。

雏鹅的消化系统发育未完全,体积较小,雏鹅从食入到排出经过消化道的时间为2小时左右。

因此饲喂雏鹅要做到少食多餐。

1周龄前,每天可喂8~10次,其中2~3次在晚上喂,这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关键;2周龄时每天可喂6~8次,其中晚上一定要喂1~2次。

5、饲料和牧草。

根据雏鹅的生理特点,应选用优质小鹅专用饲料(特殊情况下可用小鸡料代替),这样不仅可以满足雏鹅的生长需要,而且可以提高育雏成活率,从而增加养鹅的经济效益。

牧草可选用嫩黑麦草、苦荬菜等多汁青绿饲料,切碎后与精料拌和饲喂,供雏鹅自由采食。

6、光照和温度。

观察雏鹅的叫声和在舍内分布情况,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适当调整温度和光照。

鹅的养殖方法

鹅的养殖方法

鹅的养殖方法
鹅是一种常见的农场家禽,其养殖方法如下:
1. 圈养环境:选择一个适宜的场地,建造鹅舍或者圈舍。

确保鹅舍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所有的鹅。

鹅舍的地面应该铺设干燥、清洁的材料,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同时,设置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来促进鹅的生长和繁殖。

2. 饲养管理:给鹅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

鹅的主要饲料是青草、玉米、大豆等植物性饲料。

在饲喂中避免过量或者过少的饲料,保持合理的饲喂量。

保证鹅舍的清洁,定期清理粪便和病菌,防止疾病传播。

3. 定期扑杀:鹅可通过定期扑杀来控制数量。

通常在秋季进行扑杀,以适应市场需求。

4. 疾病预防:鹅常见的疾病有禽流感、鸭瘟等。

为了预防疾病的传播,可进行疫苗接种,并定期检查鹅的健康状况。

5. 孵化和育雏:如果你计划扩大养殖规模,可以进行孵化和育雏。

鹅蛋通常在35-40天左右孵化。

孵化期间保持恒定的温度
和湿度,以确保雏鹅的健康。

6. 销售渠道:可以选择和当地的鹅肉加工厂、农贸市场、超市等合作,建立销售渠道。

同时也可以开设自己的销售网店,将鹅肉和其他鹅产品进行网络销售。

鹅的养殖需要耐心和经验,合理的养殖管理和科学的饲养方法,能够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户的收入。

同时,也需要持续关注养殖行业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偏好。

鹅的饲养技术与管理

鹅的饲养技术与管理

鹅的饲养技术与管理鹅是非常适应性强的家禽,其饲养技术和管理方法对于鹅的生长、健康和繁殖都十分重要。

以下是鹅的饲养技术和管理的一些方面。

1. 温度管理在鹅的生长过程中,保持合适的温度对于其健康和生长至关重要。

新生雏鹅需要干燥、温暖、通风良好的环境,通常需要在32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下生长。

成鸟的鹅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生存,但在寒冷的季节和夜间仍需要适当的保暖,以保持其健康和生产力。

2. 饲料和营养管理鹅的饲料需求随其不同的生长阶段而变化。

通常饲料包含粮食、麦麸、油饼等,同时要注意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合理配比。

此外,鹅还需要充足的清水和洁净的饮水器。

3. 生长环境管理鹅需要舒适的生长环境,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饲养密度:不同阶段的鹅饲养密度不同,太过拥挤会造成鸟群中互相踩踏、打架等现象,影响群体健康和生长。

(2)消毒和清洁:脏、杂、乱的饲养环境会影响鹅的健康,同时很容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

饲养区域需要定期消毒和清理,保持干燥和通风良好。

(3)换羽数量:鹅群需要经常更换,以避免传染病的传播和环境粪便过多的问题。

4. 疾病预防和控制预防和控制鹅的疾病是非常重要的饲养管理措施。

以下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一些方法:(1)饲养健康的鸟群:购买健康的鸟苗或鸭雏,并且要定期做完全面检查和疫苗预防。

(2)消毒和清洁:饲养环境要保持干燥、干净和消毒,同时应该避免和其他农场或家禽接触。

(3)及时治疗和隔离:一旦发现鸟群中出现疾病,应该及时隔离患病鸟群并给予合理的治疗。

总之,鹅的饲养技术和管理需要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需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来实施。

定期检查、格外关注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将有助于促进饲养效益和鹅的健康。

养鹅技术和疾病预防

养鹅技术和疾病预防

养鹅技术和疾病预防鹅是一种重要的畜禽,不仅可以提供肉食,还能为人类提供蛋、羽绒等物质资源。

但是养殖鹅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同时也需要注意预防和治疗鹅的疾病。

本文将介绍鹅的养殖技术和常见鹅病的预防措施。

一、养殖技术1. 地点选择:鹅舍宜选在气候温和、风向较好、土壤肥沃的地方,远离垃圾、污水和化工厂等有害物质。

2. 鹅舍建设:鹅舍应该保持干燥通风,鹅舍内部应该铺设松木屑或稻壳等吸水性好的物质,以便吸收鹅粪和饮水时的水分。

鹅舍的面积、高度和母鹅的数量需匹配,保持合理的密度,目前常用的密度为每平方米2-3只。

3. 饲养管理:幼鹅出壳后应立即给予清水饮料,一日龄鹅若有吃料的反应,应适量提供饲料,每日喂食4-5次。

断奶后,应每天将饲料和饮水分别放置,每只鹅每天应喂3-4次。

晚期的鹅需要高蛋白质和高能量饲料,如玉米、豆饼等。

母鹅需要在生产前段时间每天增加喂食一些高营养的饲料,如硫酸镁、海藻粉等。

4. 基础保健:定期给鹅进行测虫、打疫苗等基本保健操作,以防止鹅出现疾病的后果。

二、常见疾病预防1. 急性粘膜炎:该病由链球菌引起,表现为呼吸急促、喉头红肿等急性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清洁卫生、合理密度养殖、定期测病、使用防病药物等。

2. 鹅疫:该病以高热、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四肢抽搐等为主要症状。

预防措施为加强鹅的免疫力,定期接种鹅疫疫苗。

3. 肝脏病:该病一般由寄生虫引起,表现为鹅腹部水肿、腹部鼓胀、腹部皮下出血等症状。

预防措施为加强饲养环境的卫生,注意饲料的质量和清洁度,及时进行消毒操作。

4. 眼炎:该病主要由细菌引起,表现为鹅的眼部出现红肿、流泪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消毒、掌握饲养技术、注意饲养密度等。

养殖鹅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同时也需要注意预防和治疗鹅的疾病。

只有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才能保证鹅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5. 中耳炎:该病也是由细菌引起,主要表现为鹅头部反复晃动及失衡。

预防措施为定期消毒、控制饲料的质量和清洁度、避免拥挤等。

饲养小鹅的技术及相关要求

饲养小鹅的技术及相关要求

饲养小鹅的技术及相关要求有很多的养殖户都会在一定的士气里饲养鹅,那么小鹅的饲养方法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小鹅饲养的技术,一起来看看。

小鹅饲养的技术精心喂养小鹅最开始吃食时最好先调教喂水,随后喂青菜或者牧草、萝卜叶拌米饭之类的食物。

5至10日龄日喂3至4次,夜间2次,日粮中米饭占20%—30%,青饲料占70%—80%;11—20日龄逐渐喂配合饲料。

饲料配方:玉米50%,米糠20%,优质草粉10%,鱼粉8%,生长素1%,骨粉0.5%,抗生素及各种微量元素0.5%,豆粕10%。

30日龄后至主翼羽长出前以粗料为主,适当补充精料,使其充分运动。

冬天的鹅经过40到50天的饲养,主羽已长出,体重达2.5公斤时,即可用高能量、低蛋白的日粮进行强度育肥20至30天,鹅个体重可达5公斤。

参考饲料配方:玉米35%,粉渣30%,米糠或优质草粉20%,高粱6.5%,贝壳粉3%,食盐0.5%,沙子1%,豆粕4%。

精细管护进鹅前要用2%的福尔马林或20%的石灰水对鹅舍、用具消毒。

一定要选购免疫过的鹅苗,买回后将小鹅摊放在竹筛内注射小鹅瘟血清或小鹅瘟疫苗,每只用注射器灌服0.02%的痢特灵水液0.5毫升,用低度酒浸脚均能有效预防鹅白痢等疾病。

还要勤扫鹅舍,勤换垫草,定期对饲槽、饮水器具清洗消毒。

严禁用被农药污染的农作物秸秆、草、菜喂鹅,严防农药中毒。

早晨摘回和洗过的青菜、草料要晾干后饲喂,拌喂的米饭不要沾油盐荤腥。

当冬鹅的主翼羽长出后,选择光线较暗、环境安静、避风保暖、干燥清洁的房屋作圈舍,条件允许的话要安排隔天下水20分钟左右,以清洁鹅体。

对少数不贪食的冬鹅可进行强制育肥。

将配合饲料加适量水搓捏成粗1—1.5厘米、长约6厘米的条状饲料,进行填喂,每次每只填3—4条,以后逐渐增加到5—6条甚至更多,每天填3—5次,并供给充足的饮水。

合理分群一周龄后每平方米养小鹅20只,2周龄后减少至15只,以此递减。

使鹅群密度合理,防止出现挤压、堆叠,影响鹅的正常生长。

养鹅技术知识大全

养鹅技术知识大全

养鹅技术知识大全
养鹅技术知识大全
注重饲养环境:
1. 鹅群密度控制在4-5只/平方米;
2. 保持饲养场地的清洁卫生,每日要拖洒干净;
3. 保持饲料的新鲜,避免变质;
4. 给鹅提供充足的清水,保持水质的清洁;
5. 制定合理的饲喂计划,鹅只需饱食即可。

科学的饲养技术:
1. 利用合理的营养成分和规律饲喂,达到合理生长;
2. 配制出合适的饲料,可采用秸秆、青贮、玉米、麦麸等;
3. 青饲料应占一定比例,可提高鹅的食欲,促进饲料消化;
4. 配饲料时应考虑到不同生长阶段鹅需要的营养物质不同。

防治疾病:
1. 做好鹅栏的消毒工作,新鹅进栏前也要做好消毒;
2. 鹅病应及时诊断和治疗,避免疾病的扩散;
3. 鹅群中发现疾病死亡的鹅,立即处理掉,以避免其他鹅的感染。

注意掌握鹅的生长规律:
1. 鹅从出壳到成熟呈现出生长速度越来越慢的特点;
2. 鹅的生长和体重与饲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掌握好饲养环境,将利于鹅的成长发育。

鹅怎么养殖技术及方法

鹅怎么养殖技术及方法

鹅怎么养殖技术及方法
鹅是一种肉食性动物,肉质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因此,鹅的
养殖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

那么,鹅怎么养殖呢?下面我
们就来介绍一下鹅的养殖技术及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场地。

鹅的养殖场地应当选择在离水源较近、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

同时,场地的土壤应当肥沃、排水性好,以便于鹅的生长和繁殖。

其次,选择优质的鹅苗。

优质的鹅苗是鹅养殖成功的关键。


选择鹅苗时,应当选择外形健康、毛色光泽、活泼好动的鹅苗,避
免选择生病或畸形的鹅苗,以确保后期的养殖效果。

接着,科学的饲养管理。

鹅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

饲料的选择
应当科学合理,包括玉米、麦麸、豆饼等,要保证饲料的充足和营
养均衡。

同时,要定时给鹅喂水,保证鹅的饮水量充足,以保持鹅
的健康生长。

此外,合理的养殖密度和环境控制也是关键。

鹅的养殖密度不
宜过大,一般每亩地不宜超过100只。

同时,要合理控制饲养环境
的温度、湿度和通风,保持鹅舍内空气清新,避免疾病的传播。

最后,定期的疫病防治和健康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给鹅
进行疫苗接种,定期做好饲料和饮水的消毒工作,定期对鹅进行健
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以保证鹅群的健康和生长。

总之,鹅的养殖技术及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场地选择、鹅苗选择、饲养管理、环境控制和疫病防治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做到科学合理
的养殖管理,才能保证鹅的健康生长和产出优质的肉制品。

希望以
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鹅的养殖事业蒸蒸日上!。

鹅养殖技术和方法

鹅养殖技术和方法

鹅养殖技术和方法
鹅养殖技术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圈养环境:鹅的养殖环境应该选择在空气清新、水源充足的地方。

圈养鹅的场地应该建立在离水源不远的地方,并且要做好灌溉和排水系统。

2. 圈舍设计:鹅的圈舍应该有宜人的温度和湿度。

可以根据养殖规模选择适当的圈舍类型,一般可以选择平房式圈舍或室内供养式圈舍。

圈舍内部应该设置合适的鹅拱棚、鹅窝和饮水设备。

3. 品种选择:鹅的品种可根据环境条件和市场需求来选择。

目前常见的鹅品种有长阳鹅、白鹅和豪华鹅等。

4. 饲养管理:要根据鹅的生长特点和需求,制定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

主要包括饲料供给、定时定量喂养、及时清理饲料残渣、合理添加饲料添加剂等。

5. 防疫措施:鹅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因此要定期进行防疫工作。

包括定期疫苗接种、消毒、隔离患病鹅等。

6. 育雏技术:鹅的育雏阶段需要特别关注,包括孵化、温度控制、喂养及生长管理等。

7. 市场销售:要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如直接
销售给餐馆、超市或批发市场等,或者通过代理商进行销售。

总之,鹅养殖技术和方法的关键在于合理的养殖环境、适宜的饲养管理、科学的防疫措施和有效的市场销售策略。

通过科学的养殖方式,可以提高鹅的养殖效益。

大鹅的养殖方法与技术

大鹅的养殖方法与技术

大鹅的养殖方法与技术大鹅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养殖大鹅可以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大鹅的养殖方法与技术。

1. 场地选择与准备大鹅养殖需要选择一个适宜的场地。

一般来说,大鹅喜欢在水边栖息,因此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是比较理想的。

同时,场地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以防止积水。

另外,搭建鹅舍时要保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2. 种苗选择与育雏选择优质的大鹅种苗是成功养殖的关键。

种苗应该具备生长快、体型大、耐寒耐热等特点。

育雏期间,要给予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饲养高营养的饲料,保证幼鹅的健康成长。

3. 饲养管理大鹅是杂食性动物,饲养时应注意合理搭配饲料。

一般来说,青饲料如青草、青菜等可以占总饲料量的60%左右,精饲料如玉米、豆饼等可以占总饲料量的30%左右,剩下的10%是蛋白质饲料如鱼粉、虾粉等。

此外,要保证饮水的清洁和充足,以及定时清理鹅舍,维持干净的环境。

4. 疾病防控大鹅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疾病的防控。

定期给大鹅进行预防性的疫苗接种,定期检查大鹅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治疗。

同时,要注意饲养环境的卫生,避免疾病传播。

5. 繁殖与孵化大鹅通常在每年的3月到4月开始产蛋,一般每只母鹅一年能产蛋60-100枚。

为了提高孵化率,可以使用孵化机进行孵化,也可以选择自然孵化。

孵化期为28-30天,孵化后的雏鹅需要特别的照顾和饲养。

6. 销售与市场大鹅养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销售,所以要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

可以直接与批发市场或超市合作,也可以选择线上销售渠道进行推广。

同时要关注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及时调整销售策略。

总结一下,养殖大鹅需要选择适宜的场地,选择优质的种苗,合理饲养管理,注意疾病防控,合理繁殖与孵化,以及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使大鹅养殖取得更好的效益。

希望以上介绍的养殖方法与技术对有意养殖大鹅的农民朋友们有所帮助。

雏鹅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

雏鹅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

雏鹅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一、饲养环境雏鹅对饲养环境要求较高,首先要确保饲养场所的通风良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积聚的氨气对雏鹅的危害。

其次,保持温度适宜,雏鹅在0-2周龄时,温度应保持在32-34摄氏度,之后每周递减1-2摄氏度,直到27摄氏度。

饲养场所还应保持干燥,避免雏鹅受潮,引发疾病。

二、饲料管理雏鹅的饲料要求会随着生长阶段的不同而变化。

在雏鹅刚孵化出来的前两天,可以提供蛋黄、砂糖和水的混合物作为饲料。

之后,可以逐渐转换到专用的雏鹅饲料,其中蛋白质含量应在20%以上,脂肪含量应在5%以上。

同时,需要确保饲料的新鲜度,避免变质或霉变,以免影响雏鹅的食欲和健康。

三、健康检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是雏鹅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

可以观察雏鹅的精神状态、食欲和排泄情况来判断其健康状况。

同时,还应定期检查雏鹅的体温、体重和羽毛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也是保障雏鹅健康的重要措施。

四、行为管理雏鹅的行为管理也是饲养管理的重要一环。

要保证雏鹅有充足的活动空间,避免过度拥挤导致发生争斗。

此外,要注意提供足够的饮水设施,确保雏鹅随时能够饮水。

雏鹅还需要适当的游泳环境,可以放置水盆或浅水池供其活动和清洁羽毛。

此外,定期进行群体活动,如放风放草,有利于雏鹅的健康成长。

科学的饲养管理对于雏鹅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饲养环境、饲料管理、健康检查和行为管理,可以提高雏鹅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保证养殖效益。

在饲养过程中,还要注重观察和记录,及时调整饲养措施,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确保雏鹅的健康和福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鹅的饲养与管理一、养鹅业的发展前景鹅产业是世界范围内一项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朝阳工程。

目前鹅肉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

我国对鹅的年需求量为8-9亿羽,而饲养量仅6亿羽左右。

据预测,上海年需要鹅2000万羽,广州年需要7000-8000万羽,广西也在7000万羽左右,香港每天就需要10万羽。

在国际市场上,鹅肉的需求量也呈明显增长趋势,预测缺口在2亿羽左右。

市场需求是一个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买方市场条件下,鹅产业近些年发展的如此迅猛,在肉类市场消费份额中,鹅肉已经从10年前的1%上升到4%,且仍呈上升趋势。

鹅肉消费量的增加给养殖户带来了丰厚收益。

鹅业的快速发展有其客观的内在因素,鹅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食草水禽。

在畜牧业养殖中,养鹅具有短、平、快的特点。

一是投入少,产出多;养鹅以放牧为主,养鹅的基本建设与设备所需较少(在只养肉鹅、不养种鹅的情况下),在鹅的整个生产周期内,除育雏期间需要一些房舍与保温设施外,脱温后开始放牧的仔鹅及成鹅一般随水草而居,耗粮少,属节粮型家禽。

二是生长快,饲料报酬高。

养鹅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青绿饲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所以放牧就可以生长,大大的降低了饲养成本。

60-90天就可以达到体重3-4公斤,(在我们当地的实际生产中,90-120天就可以体重可到5公斤以上,主要原因是放牧时间长投入精饲料少,加之季节过早没有商贩进行大批的收购,所以人为的时间稍微延长一些,但是放牧成本也很低的)。

三是鹅全身都是宝,其经济价值高。

鹅肉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较鸡鸭肉高达17.6-18.2%,肉嫩味美,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人体的胆固醇含量,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

鹅的羽绒保暖性强,是加工羽绒制品的优质填充料,而我们黑龙江处于我国的最寒区,生产的鹅绒质量最佳,最受市场欢迎。

还有鹅蹼、鹅掌、鹅头、鹅脖、鹅眕、鹅肥肝、等等都是饮食中的尚好食品。

四是鹅耐粗饲,适应性强,饲料来源广泛,易饲养。

例如农户少量饲养可以利用田间地头等幼嫩绿草。

鹅可以从青绿饲料中获取80%以上的营养。

尤其是现在的市场对千家万户的散养鹅需求量越来越大,具有耗粮低、投入少、产出多、易饲养、效益高和适合农户饲养等特点,非常适宜在我们地区饲养,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养鹅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农民致富的首选项目。

二、经济效益分析鹅是食草禽类,耐粗饲、消化能力强,适应性广,以食草为主,饲料消耗少,尤其是东北大白鹅、籽鹅,特别耐寒,饲养设施简单,投资少,规模可大可小,适合千家万户饲养。

鹅的产品市场潜力大、价格高。

鹅产品属于绿色食品,鹅以食草为主,鹅产品基本没有污染;因为鹅的疾病较少,用药量也就较少。

(现在的人们饮食习惯喜欢吃农户自家散养的鸡、鸭、鹅、猪、羊等以及各户房前屋后种植的青菜等习惯一样,就是污染少的原因)因此鹅产品属绿色食品,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由于鹅的生理特点,饲料利用率高生长快,饲养周期短,决定了鹅的经济效益很好,一般在70天鹅的体重就可以达到3.5公斤—4公斤,销售价格按18元/公斤计算,成本在20.00元左右,每只鹅效益也在50.00元以上,甚至会更高。

其直接饲养成本不超过21.00元。

(鹅的成本计算如下)鹅成本预算:(1)精饲料:4公斤×2.6元= 10.40元(2)疫苗费: 1.00元(3)药费: 1.00元(4)人工费:自家少量养殖人工费可以不计(5)水电低值易耗等费用0.50元(6)鹅雏成本:随市场价格变化而变化。

8.00元合计成本为:20.90元三、鹅的品种:南方的品种不讲(如太湖鹅、豁眼鹅、伊利鹅、皖西白鹅、四川白鹅等等很多)。

提一下大雁情况。

讲四个适应我们地区的品种,其中国内品种两个(东北大白鹅和籽鹅),引进国外品种两个(莱茵鹅和朗德鹅)。

1、当地杂种鹅:有白色,有雁色。

主要东北大白鹅2、籽鹅,属小型蛋用鹅品种。

籽鹅中心产区在绥化地区和松花江地区(肇东、肇源、肇州等县最多)。

母鹅年产蛋100枚—(180枚)。

10周龄公鹅体重可达3275克,母鹅2860克。

3、莱茵鹅:(进口品种)属肉用型品种,白色。

原产于德国莱茵河流域,目前广泛分布在欧洲等地,以其产蛋量高、繁殖力强而著称。

出生雏背部羽毛为灰褐色,2周龄后逐渐变为白色。

体形中等,成年公鹅体重5-6千克,母鹅4.5-5千克,210天-240天开产,年产蛋50-60枚。

莱茵鹅生长速度快,8周龄仔鹅活重4-4.5千克,料肉比2.5:1-3:1,。

莱茵鹅引入我国后多作为父本与国内鹅种杂交,后代8周龄时体重可达3-3.5千克,是理想的肉用鹅杂交父本。

4、朗德鹅:(进口肉用品种)、褐色、原产于法国西南部的郎德省。

后于其它鹅种杂交用于生产鹅肥肝,经长期选育,生产性能逐渐提高,目前专门用于生产鹅肥肝。

羽毛灰褐色,颈背部羽色较深,接近黑色,腹部呈银灰色,腹下部呈白色。

主要特点是体形较大,产肉多、成年公鹅体重7-8千克,母鹅体重6-7千克,仔鹅生长速度快,8周龄活重可达4.5千克左右。

性成熟,180日龄左右,年产蛋35-40枚,平均每只母鹅年提供商品鹅16-20只。

四、鹅雏的选择1.品种选择:各地应根据本地区的自然习惯、饲养条件、消费者要求和市场销售情况,选择适合本地饲养的品种,或选择杂交鹅饲养。

实践证明,不同鹅种之间的杂种,其后代生活力强弱,生长速度快慢,饲料转化率高低,都有一定的差距。

选择外来品种首先要了解其产品特性、生产性能、饲养要求,然后才能引进饲养。

2.来源选择:肉用仔鹅必须来自于健康无病、生产性能高的鹅群,并在适宜的采种期内。

最好不要购买南方的鹅雏、或不知来源的鹅雏,必须就近知情购买鹅雏。

3.品质选择:健康的鹅雏应按正常孵化日期出壳,提前和延迟出雏的都是体弱的鹅。

健康鹅雏毛色光亮,眼睛明亮有神,活泼,用手握住颈部把它提起时,两脚能迅速收缩,并挣扎有力,叫声响亮。

脐部收缩完全,无脐钉,脐部周围无血斑和水肿。

雏鹅个体大,体躯长而阔,这种雏鹅都能很快自行采食。

所选择雏鹅应具有该品种的特征。

如所选择的肉用仔鹅需长途运输时,应采用经消毒的专用工具,途中应经常检查雏鹅动态,及时增减覆盖物来调节温度,要避免曝晒、雨淋。

一定要完成抗小鹅瘟血清的预防注射,以免小鹅瘟疾病的发生,给我们饲养带来损失。

五、育雏前准备1.育雏舍:面积按饲养至30日龄,10只/㎡准备。

要求保温好或有取暖设施准备。

2、饲养工具及物品的准备:如饮水器、食槽、水槽、垫料等。

3.育雏舍和用具消毒:育雏室内外在接雏前5~7天应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

墙壁可用20%的石灰乳刷新。

地面、天花板可用20%的漂白粉溶液或0.1%消毒王溶液喷洒消毒,喷洒后关闭门窗24小时,然后敞开门窗,让空气流动,吹干室内。

或者室内采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

熏蒸后彻底通风后待用。

育雏用具如食槽、饮水器、竹篱等可用5%的热火碱溶液洗涤,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防止腐蚀雏鹅粘膜。

垫料应用干燥、松软、无霉烂的稻草、锯屑或其他秸秆。

保温覆盖用的棉絮、棉毯、麻袋等,使用前须经阳光曝晒1~2天。

育雏室出入处应设有消毒池,进入育雏舍人员必须进行消毒,严防病源进入,使雏鹅遭受病害侵袭。

4.饲料、药品等:进雏前应准备好开食饲料或补饲饲料及相关药品。

5.记录表格:大、中型养鹅场,必须准备好记录表格,用于记录生产情况和管理工作情况,以便分析、总结。

六、养好鹅必须把好育雏关(鹅能否养好赚钱就是这一关、成活率高低就是关键)(一)、0~21日龄肉用仔鹅的饲养管理1.雏鹅的生理特点(1)初生雏鹅个体小,绒毛稀少,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完全建立,对外界温度的变化等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特别是怕冷、怕热、怕潮湿、怕外界环境突然变化,所以要必须采取人工保温。

(2)雏鹅的消化系统非常娇嫩,体积较小,机能较弱,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少喂勤喂,喂给易消化,全价配合饲料。

(3)雏鹅的新陈代谢非常旺盛,雏鹅体温高,呼吸快,体内新陈代谢旺盛,需水较多,所以水槽不可以断水的;生长速度很快,到21日龄时的体重可达初生体重的(6-12倍)10倍左右。

(4)鹅雏易扎堆,饲养密度要适当;当温度低的时候易出现扎堆现象,发生死亡,即使不死生长发育也慢。

(5)胆小怕惊吓;惊吓容易产生应激反应。

(6)鹅雏个体小,抗病能力差,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如果是大群饲养,一旦发生疫病损失严重,一定要做好防疫工作。

根据鹅雏的以上生理特点,做好育雏准备工作。

2.0~21日龄雏鹅的饲养(1)雏鹅的潮口与开食:雏鹅出壳后的第一次饮水俗称潮口,第一次吃料俗称开食。

开食时间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

雏鹅出壳24小时左右,当大多数雏鹅站立走动、伸颈张嘴、有啄食欲望时,就可进行潮口。

饲养少量的可将雏鹅放人篮中,将鹅篮浸入清洁的浅水中(以不淹到雏鹅的胫部为合适),让雏鹅自由活动和饮水3~5分钟,然后,将鹅篮提出水面放到温暖的地方,让鹅理干绒毛;还可以用手抓住小鹅直接让鹅的嘴接触水去喝的方法训练饮水。

大群饲养的可在育雏室内用饮水器或小盆盛水潮口。

经几次调教,便可以自由饮水。

天气炎热、雏鹅数量多时,可人工喷水于雏鹅身上,让其互相吮吸绒毛上的水珠,或用饮水器直接给雏鹅初饮;初次饮水可以刺激雏鹅的食欲,促使胎粪排出。

(第一次饮水中,6斤水加入高锰酸钾3克,即1/3000;有利于预防白痢病的发生。

还可以加入5%葡萄糖和维生素C,有利于蛋黄的吸收;加入黄芪多糖可以提高鹅雏的免疫力)。

潮口后即可开食。

开食的精料多为淘洗干净、并用清水浸泡约2小时的碎米。

喂前将水沥干,或是煮得半生半熟,经水淘过不粘不烂的碎米、小米饭(开食后最好使用鹅的专用配合饲料)。

青饲料要求新鲜,幼嫩多汁,以婆婆丁、苦荬菜为最佳(青菜切丝或粉碎的宽度要求:1-10日龄为1-3毫米;11-20日龄为3-5毫米;21-30日龄为5-10毫米)。

青料也应清洗干净后沥干,再切成细丝。

开食时可先把碎米撒在草席或塑料布上或饲槽上,任雏鹅啄食,然后再喂青料。

这样可保证雏鹅食入的精饲料量,防止因吃食青料过量,精料不足而引起拉稀粪。

开食后每天给料一般分6~8次饲喂(夜间喂2~3次)。

(2)雏鹅的日粮配制与饲喂:雏鹅日粮的配制可随着日龄的增长及当地的饲料来源,配合成营养水平较合理的配合饲料,与青绿饲料拌喂。

饲喂方法应采取先饮后喂,定时定量,少给勤添,防止暴食。

雏鹅以开食后的第二天起便可按时饲喂。

3日龄后开始可以适当补饲砂砾,以帮助消化(可设一专用放有细沙的槽子)。

根据当时的气温情况从11日龄起可开始适当放牧,饲料以青绿饲料为主,精料逐步从熟喂过渡为生喂,最好饲喂雏鹅期专用料。

大群饲养的必须饲喂雏鹅期专用饲料。

0~21日龄饲料消耗量及饲喂方法见表1、表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