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土地的誓言》试题(含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步检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挚.痛(zhì)胸膛.(tǎng)喷涌.(yǒnɡ)

B.仰.望(yánɡ)白桦.(huā)呻吟.(yīn)

C.斑斓.(lán)召.唤(zhào)缠.绕(chán)

D.默契.(qiè)山涧.(jiàn)浆.液(jiānɡ)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汇合燃烧喷涌 B.泛滥惊醒跳跃

C.嗥鸣孤仙碧绿 D.呼唤皮鞭土壤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炽痛:热烈而深切。标直:笔直。

B.嗥鸣:(野兽)大声嚎叫。亘古:远古。

C.谰语:没有根据的话。污秽:肮脏的东西。

D.怪诞:鬼怪的诞生。默契:双方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4.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

5.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A.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B.“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C.题目“土地的誓言”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D.本文的写作时间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之时。

6.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7.将下列句子改为肯定的陈述句,并谈谈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唤我回去。

8.作者为什么要选取“白桦林”“蒙古驹”“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作为描写对象?其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9.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10.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土地的誓言》节选,回答问题。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_____________。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起。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_____________。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是我的家乡。我向那边注视着,

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_____________。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11.为文中横线处补写课文原句。

12.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句中“她”指的是土地,隐含将土地做“母亲”的意思。

B.这句话运用了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土地抒情。

C.这句话将倾诉对象拟人化。

D.“我答应过她”是指“她”曾经请求过我。

13.概括本段文字的内容。

14.有人认为文中有些词语排列过多,可以删除,你的看法如何呢?

(二)阅读秦牧的《土地》,回答问题。

当你坐在飞机上,看着我们无边无际的像覆盖上一张绿色地毯的大地的时候;当你坐在汽车上,倚着车窗看万里平畴的时候;或者,在农村里,看到一个老农捏起一把泥土,仔细_____________(端详、鉴别、鉴赏)它究竟适宜于种植什么谷物和蔬菜的时候;或者,当你自己随着大伙在田野插yānɡ,黑油油的泥土吱吱地_____________(冒出、流出、挤出)脚缝的时候,不知道你曾否为土地涌现过许许多多的遐想?想起它的过去,它的未来,想起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为要成为土地的主人,怎样斗争和流血,想起在miǎn长的历史中,我们每一块土地上面曾经出现过的人物和事迹,他的苦难、愤恨、希望、期待的心情?

有时,望着莽莽苍苍的土地,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才又收住缰绳,缓步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中来。

15.依据拼音写出汉字。

插yānɡ() miǎn()长

16.解释下面的词语。

倚着:

平畴:

17.为文中横线上选填合适的词。

18.文末“灿烂的现实”你认为指的是什么?

19.如何理解第1段最后几句话?

三、综合运用

20.学校开展“爱我南京”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小雨和小晴等组成合作小组,推选“南京青年联合会”标志,要求从下面三幅图标中推选一幅,并说明理由。

小雨说:“我推选第一幅图标,因为它用南京、青联两个词的英文字母NY组合成了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既代表了南京青年联合会,又显示出南京青年在建设南京中的活力和朝气。”

你说:“我推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幅图标(第一幅除外),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A项中“炽”应读chì,B项中“膛”应读tánɡ,D项中“契”应读qì。

2.C

解析:“孤仙”应该是“狐仙”。

3.D

解析:“怪诞”是奇怪、古怪的意思,不要望文生义。

4.作者列举了白桦林、红高粱、马群、黑土地等景色物产来体会了东北的地域特征。

5.D

提示:本文是端木蕻良在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十周年写的一篇抒情散文。

6.这一标题是比较独特的,其要点在于“誓言”。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情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觉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7.我时时刻刻都能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时时刻刻都能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双重否定句加强了肯定的语气,强调了作者那种强烈的思乡之情。

8.因为这些景物都是东北所特有的,展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感情。

9.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的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做“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10.“泛滥”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又引申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细细品味这一词语会觉得十分贴切:作者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制地向四下泛滥奔流,作者那激愤狂欢的心情用了“泛滥”来形容,较之“澎湃”“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昔日的快乐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已经“死”了,它已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所以,“埋葬”一词更能表达作者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情绪。解析:着眼于词语的搭配关系和语境来思考。

11.我不能离开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