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领导力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https://img.taocdn.com/s3/m/426f8ca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1.png)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目录导语曾国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领导力一、“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二、大道至拙:以理念而非权谋为核心的领导力三、一生三变:一个领导者的成长轨迹四、内圣外王:本土领导力的典型案例第一讲重一、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二、谋定后动,审定而行三、端庄厚重是贵相第二讲耐一、做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二、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三、能下人,斯能上人;能忍人,斯能胜人四、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必不能妥善五、存其倔强,而去其忿激第三讲浑一、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二、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三、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四、“浑”则无往不宜第四讲明一、莅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二、处人处事所以不当者,以其知之不明也三、明有二:曰高明,曰精明四、当局则迷,旁观则醒五、事前易暗,事后易明第五讲辣一、殊为眼明手辣二、以霹雳手段,行菩萨心肠三、合之以文,齐之以武四、雷霆与雨露,一例是春风第六讲慎一、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二、常存敬畏之心,才是惜福之道三、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而来四、常怀愧对之意,便是载福之器五、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第七讲勤一、“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二、当为餐冰茹蘖之劳臣,不为脑满肠肥之达官三、五到: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四、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得来,而可大可久者也第八讲实一、观人之道,以朴实廉介为质二、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三、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四、惟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五、不自欺,不欺人第九讲暇一、此心必常有休暇之致二、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三、凡遇事须安详和缓以处之四、留一分自在,方可容得大事第十讲裕一、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二、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三、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四、有活泼泼之胸襟,有坦荡荡之意境第十一讲恕一、须从“恕”字痛下功夫二、一言可以终生行三、舍己从人,大贤之量四、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五、“恕”则不蔽于私第十二讲强一、男儿自立,须有倔强之气二、打脱牙,和血吞三、天下事果能坚忍不懈,总可有志竟成四、以“硬”字法冬藏之德五、在自修处求“强”结语而困而知,而勉而行附录曾文正公嘉言钞后记。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读后感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d77064f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32.png)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读后感曾国藩这人啊,以前就像个传说中的大佬。
读了这本书才知道,他的领导力可不是什么天生就有的超能力,而是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积累起来的。
第一讲里就感觉像是被人敲了一闷棍提醒了我,领导力可不是光会指挥别人就行。
曾国藩那种以身作则的劲儿,就像是队伍里的旗帜,他站得直,走得正,别人才愿意跟着他走。
这让我想到我以前遇到的一些小领导,自己天天迟到早退,还想让手下的人拼命干活,那谁能服气呢?就像你想让马跑,自己却不往前带带路,马都得迷糊,不知道往哪儿跑。
说到用人那几讲,我都忍不住想给曾国藩点赞。
他就像个超级鉴宝师,什么样的人到他手里,他都能看出个一二三四来。
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地方,这就像把钥匙插进对应的锁里,“咔哒”一声,门就开了,事情就顺利运转起来了。
不像有些领导,闭着眼睛瞎安排,把搞技术的安排去做销售,把会社交的扔到仓库管东西,那不是乱套了嘛。
还有他的那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就像个打不死的小强。
在他的故事里,不管是打仗还是处理那些复杂的官场事务,就没有轻易放弃这一说。
这让我想起自己减肥的时候,稍微有点累就放弃了,真是惭愧。
人家曾国藩面临的可是生死攸关、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儿,都能咬牙坚持,我这减肥的小事儿还坚持不了,简直弱爆了。
他在团队管理方面也很有一套。
他把团队弄得像个大家庭一样,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扶持。
这就好比一群大雁南飞,如果各自飞各自的,肯定有很多飞不到目的地。
但要是排成整齐的队伍,相互照顾,那就能一起到达温暖的南方。
这一点我觉得现在很多公司都该学学,现在有些公司里,同事之间勾心斗角的,像一群乌眼鸡似的,这样的团队怎么能做出大事儿呢?这本书里的十二讲,就像十二把钥匙,打开了我理解领导力的大门。
我感觉自己以前对领导力的理解就像盲人摸象,只摸到了一点边边角角。
现在呢,虽然不敢说完全明白了,但也像是站在一个小山坡上,能看到比较全面的风景了。
我想,要是我以后有机会当领导,或者哪怕就是在一个小团队里做个小组长,我也得像曾国藩那样,先从自己做起,然后慧眼识珠地用人,带着大家一起朝着目标坚定地走下去。
大道至拙: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
![大道至拙: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https://img.taocdn.com/s3/m/46cb0cdd4028915f814dc214.png)
大道至拙: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导语“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清末民初学者徐珂所编的《清稗类钞》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湘军名将刘长佑担任直隶总督时,在“剿捻”的方案上主张的是“合剿”;而湘军统帅、奉命主持全盘“剿捻”事务的曾国藩主张的则是“分堵”。
二人意见不合,然而曾国藩却对刘长佑极力称道。
刘长佑感慨地说:“涤翁于此乃毫无芥蒂,良由做过圣贤工夫来也。
”曾国藩老先生在这件事上竟然毫无芥蒂,实在是因为做过圣贤工夫呀。
每一个领导者都会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社会文化的情境下,究竟什么样的领导力才会使领导者走向成功?对于这个问题,曾国藩无疑是揭开答案的线索之一。
无论是毛泽东曾经说过的“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还是蒋介石所说的曾国藩为人行事“足为吾人之师资”,都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曾国藩的身上,一定有某些与中国情境下成功的领导行为相契合的要素。
中国古人对于一个人的最高评价,是所谓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个可以达到“三不朽”的人物。
所谓的“立德”,就是道德的提升与德性的修炼。
中国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人看来,“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自我管理是组织管理的前提。
曾国藩一生以“圣贤”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所谓的“圣贤”,就是德性成熟与道德完美的人。
曾国藩的座右铭是“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成圣成贤的理念,使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卓越,而不向自我妥协,他的“立功、立言”,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出了德性与品格的修炼对于一个人领导力成长的至关重要的价值。
所谓的“立功”,就是建功立业。
曾国藩做的最大的事情是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挽救了大清王朝。
从政治的角度来说,人们当然可以对这件事情有不同的评价,但是所有的人都会承认,这件事情的做成,是非常不容易的。
曾国藩是一个文人,没有学过军事指挥;曾国藩所率领的军队是湘军,湘军最早就是团练,也就是民兵、地方武装,它不是国家的正规军,它得不到国家资源的支持。
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及其启示
![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78c62c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d.png)
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及其启示曾国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提出了许多独特的领导力思想,对于现代领导者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曾国藩强调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他认为领导者必须不断地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的素养和道德修养。
他在《孟子读后》中写道:“首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鞭辫师傅推出性命要好,难以杜绝;名声口碑推出钱貌貌说亡,日他三大好更怎大好,不必限人论辫。
”他的这种观点表明,领导者如果不能首先树立良好的榜样,就很难言行一致,影响他人。
曾国藩注重人才培养和选拔。
他非常重视人才,在选拔干部时,擅长发现人才的潜能,并且全力培养他们的能力。
他认为,优秀的领导者需要善于发现和培养能力,善于调动和发挥团队的超强能力。
在《曾文正公宴赠自将旅武官文给》中,他写道:“有所刻意者定然有成,以致风雷之士,猛于孤竹之矛。
”这句话传达了曾国藩对培养人才的重视和对他们高度期望的信念。
曾国藩提倡务实和创新。
他认为领导者应该是勇于尝试新事物,提出新观点和新方法的人。
在《曾文正公言行录》中,他写道:“吾带兵七年,不问契丹利名,马皮而进者甚多。
”这体现了曾国藩对创新的重视,他认为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只要能够为民族和国家带来实际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就应该勇于尝试。
曾国藩强调谦虚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他认为领导者应该虚心谦和,勇于学习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在《曾国藩文集》中,他写道:“道也,不长人,长无使人,使人者不其自调。
”这表明曾国藩看重团队协作,认为只有与团队成员和谐合作,才能够达到奇迹般的成就。
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对于现代领导者有着重要的启示。
通过不断修身养性,领导者可以成为良好的榜样,影响他人。
培养和选拔人才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只有团结和发挥团队的能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领导者应该不断地创新,善于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观点和新方法。
最重要的是,领导者应该虚心谦和,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积极修身养性,培养人才,创新思维,以及与他人和谐合作,现代领导者可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取得更好的成果。
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及其启示
![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296750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7.png)
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及其启示曾国藩,是清朝的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很深的影响。
曾国藩一生注重领导力思想的实践和总结,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领导经验和智慧。
他的领导力思想不仅在军事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政治、教育和人际关系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本文将从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入手,分析其对当代领导者的启示。
一、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1. 忠诚与担当曾国藩在领导下属时,始终秉持忠诚与担当的态度。
他在待人接物的时候,始终以忠诚敬业的态度对待上级,以信守承诺的态度对待下属,以责任担当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曾国藩深知,只有忠诚于事业和责任,才能够取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也才能够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这种忠诚与担当的思想,对当代领导者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对待工作和团队,才能够赢得团队的拥护和支持,也才能够取得更好的领导效果。
2. 厚德载物曾国藩在领导下属时,始终强调“厚德载物”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领导者不仅要具备才能与智慧,更要有着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只有具备了厚德载物的品质,才能够在处理事务和处理人际关系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这种“厚德载物”的领导力思想,对当代领导者来说同样具有启示意义,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才能够更好地发挥领导者的作用。
3. 以德服人曾国藩在领导下属时,始终倡导以德服人的理念。
他认为,一个领导者不应该仅仅凭借权力和地位来约束下属,更应该通过自身的品德和行为来感化和感召下属。
只有以德服人,才能够赢得下属的尊重和拥护,也才能够取得更好的领导效果。
这种以德服人的领导力思想,对当代领导者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自身的榜样和行为来感化和感召下属,才能够赢得更多的支持和协助。
4. 因时而变曾国藩在领导下属时,始终倡导“因时而变”的理念。
他深知,世事变幻,环境不断地发生变化,作为领导者,不能僵化于原有的思维和做法,而是应该不断地根据时势和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策略和方法。
大道至拙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
![大道至拙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https://img.taocdn.com/s3/m/cc20e126011ca300a6c39064.png)
大道至拙: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导语“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清末民初学者徐珂所编的《清稗类钞》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湘军名将刘长佑担任直隶总督时,在“剿捻”的方案上主张的是“合剿”;而湘军统帅、奉命主持全盘“剿捻”事务的曾国藩主张的则是“分堵”。
二人意见不合,然而曾国藩却对刘长佑极力称道。
刘长佑感慨地说:“涤翁于此乃毫无芥蒂,良由做过圣贤工夫来也。
”曾国藩老先生在这件事上竟然毫无芥蒂,实在是因为做过圣贤工夫呀。
每一个领导者都会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社会文化的情境下,究竟什么样的领导力才会使领导者走向成功?对于这个问题,曾国藩无疑是揭开答案的线索之一。
无论是毛泽东曾经说过的“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还是蒋介石所说的曾国藩为人行事“足为吾人之师资”,都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曾国藩的身上,一定有某些与中国情境下成功的领导行为相契合的要素。
中国古人对于一个人的最高评价,是所谓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个可以达到“三不朽”的人物。
所谓的“立德”,就是道德的提升与德性的修炼。
中国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人看来,“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自我管理是组织管理的前提。
曾国藩一生以“圣贤”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所谓的“圣贤”,就是德性成熟与道德完美的人。
曾国藩的座右铭是“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成圣成贤的理念,使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卓越,而不向自我妥协,他的“立功、立言”,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出了德性与品格的修炼对于一个人领导力成长的至关重要的价值。
所谓的“立功”,就是建功立业。
曾国藩做的最大的事情是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挽救了大清王朝。
从政治的角度来说,人们当然可以对这件事情有不同的评价,但是所有的人都会承认,这件事情的做成,是非常不容易的。
曾国藩是一个文人,没有学过军事指挥;曾国藩所率领的军队是湘军,湘军最早就是团练,也就是民兵、地方武装,它不是国家的正规军,它得不到国家资源的支持。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英语读后感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英语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3485dd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d.png)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英语读后感After reading "Twelve Lectures on Leadership by Zeng Guofan", I am deeply impressed by the profound insights and practical wisdom shared by this influential historical figure. Zeng Guofan's leadership principles are not only relevant in the past, but also provide valuable guidance for leaders in today's world.First and foremost, Zeng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self-cultivation and moral integrity as the foundation of effective leadership. He advocates for leaders to cultivate a strong character, uphold ethical principles, and lead by example in order to earn the trust and respect of others.Furthermore, Zeng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ce ofstrategic thinking and decision-making in leadership. He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leaders to adopt a long-term perspective, anticipate challenges, and make prudentdecisions that align with the overall goals and mission of the organization.In addition, Zeng emphasizes the value of fostering a harmonious and cohesive team. He encourages leaders to nurture a supportive and inclusive work environment, cultivate the talents of others, and promote collaboration and unity among team members.Moreover, Zeng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and self-improvement for leaders. He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leaders to be open-minded, receptive to new ideas, and willing to adapt to changing circumstances in order to stay ahead in a rapidly evolving world.Overall, Zeng Guofan's lectures on leadership offer timeless wisdom and practical advice for leaders at all levels. His emphasis on moral integrity, strategic thinking, team building, and continuous learning provides a solid framework for effective leadership in any context. I believethat his teachings will continue to inspire and empower leaders for generations to come.。
课件名称: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上)
![课件名称: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上)](https://img.taocdn.com/s3/m/3d70b1d2700abb68a982fba4.png)
B. 错
第3题、曾国藩:“做官以耐烦为第一要务,若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工夫”。(是否题)(分值:3)
A. 对
B. 错
第4题、曾国藩用人:“不轻进人,即异日不轻退人之本,不妄亲人,即异日不妄疏人之本。”(是否题)(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
A. 对
B. 错
第5题、陈云对曾国藩的评价:“这是古今第一完人”。(是否题)(分值:3)
D. 活力
第28题、打第一仗的心态?( )(多选题)(分值:5)
A. 小心谨慎
B. 永远保持一种归零的心态
C. 保持打第一仗的心态
D. 继而无往而不胜
A. 情
B. 义
C. 轻
D. 重
第10题、( )是领导力的前提。(单选题)(分值:3)
A. 言语
B. 信任
C. 行为
D. 用兵
第11题、曾国藩最大特点:行步极厚重,( )迟缓。(单选题)(分值:3)
A. 心情
B. 言语
C. 行为
D. 用兵
第12题、( )是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下作为一个领导应该具备的内在涵养和外在形象。(单选题)(分值:3)
A. 情
B. 心
C. 人
D. 钱
第16题、曾国藩最大的特点:“( )”字。(单选题)(分值:3)
A. 情
B. 义
C. 重
D. 轻
第17题、( ):品德的修为、修养。(单选题)(分值:3)
A. 立德
B. 立人
C. 立功
D. 立修
第18题、咄咄逼人的特点:伤人、( )。(单选题)(分值:3)
A. 利己
B. 伤己
D. 端重
第25题、领导者的具备?( )(多选题)(分值:5)
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及其启示
![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80a9bb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b.png)
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及其启示曾国藩是中国清朝晚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领袖人物之一。
他在领导和管理方面的思想和实践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领导力方面,其思想和实践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启示。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及其启示。
一、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曾国藩主张“用民为本、以德为先”,他认为只有得到民心,才能真正地领导和治理好一个地方。
他十分重视以身作则,善待百姓,倡导清查贪污,任人唯贤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从而赢得了人心,建立了强大的政治力量。
他还主张用人唯贤,他不问一个人是否有功名,只要这个人能够胜任工作,就会委以重任,并且善于引导团队的成员协调合作,形成了严密的管理体系。
他的军事理论也颇有见地,提出了“八思想”和“三绪士”等一系列军事思想,这些不仅对于军队管理有指导作用,也对于企业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曾国藩领导力思想的启示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不但在当时对政治、军事领域有着重大的影响,对于今天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用民为本,以德为先。
曾国藩认为,一个领导者要获取人心,就需要善待百姓,以德服人。
这不仅仅是在理论上,更要有实际的行动,例如打击贪污腐败等,展现自己的廉洁形象。
今天的领导者同样需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真诚的为人民群众服务,才能够赢得人民的信任和爱戴,形成强大的领导力。
以身作则,重构品德。
曾国藩在领导中强调了以身作则,他先要求自己做到仁爱和廉洁,然后才能要求别人做到。
这为企业领导者树立了一个榜样,一个企业领导者首先要求自己做到,才能够要求员工做到,这样才能赢得员工的尊重和信任。
用人唯贤,善于培养团队。
曾国藩善于用人,他重视用人的才能和资质,而非凭借后台关系。
他能够将那些有才能的人才善加任用,并且能够善加引导他们,使他们成为一个团队,形成一个紧密合作的组织。
这对于企业领导者同样具有借鉴意义,现代企业领导者同样需要善于发现和重视人才,组建一个高效的团队,从而实现组织的各项目标。
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及其启示
![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4c82373969eae009591bec08.png)
曾国藩的领导力思想及其启示作者:蒋成军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11期【摘要】在军事史上,曾国藩的湘军算得上是一个奇迹,他将一群来自草根的散兵游勇打造成一支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极强的队伍。
在治理湘军过程中,曾国藩展现出极其卓越的领导力,时至今日仍发人深省。
【关键词】曾国藩;领导力;启示清朝末年,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太平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半壁江山。
为遏制太平军,清廷命曾国藩在湖南搞团练,闻名天下的“湘军”就此横空出世。
曾国藩不孚众望率领湘军镇压了太平军起义,成为闻名天下的中兴名臣。
在湘军崛起过程中,曾国藩的领导力获得了充分的展现,他以超凡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个人能力,作为“湘军”的核心领导和精神领袖始终屹立不倒,其中国式的领导艺术不仅在清代被文臣武将效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也具有着非凡的借鉴意义。
一、曾国藩的卓越领导力曾国藩并非天赋奇才,左宗棠评曾国藩其人迂腐木讷,戊戌斗士梁启超更直接认为曾国藩是晚清名臣中最愚钝的一个。
曾国藩对此也深以为然,他自评秉质愚柔、生平短于才。
他认为“天道忌巧”,提出了“拙诚”的领导哲学,他认为领导者如果能够坚持“拙诚”的诚信原则,自然会增加自身的信誉和口碑,而信誉和口碑则是领导力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关键环节。
纵观曾国藩精彩的一生,他为官和治军的领导思想经历了从“儒”到“法”再到“道”的理念变迁。
他以儒为骨,追求儒家的忠义和血性;他以法为心,崇尚法家的厉法和利益;他以道为骨,醉心道家的无为与圆通。
曾国藩很好的融会贯通了儒法道三家思想,并以其强烈的救世意识和强大的感召力,形成了独特的曾氏领导力思想。
(一)以“忠义血性”的儒家领导理念来改变人心儒学自孔子创立以来,冠绝诸子百家,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
儒学在领导力方面主要体现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领导思维。
人若要实现大志,必先修身养性,在此层面,曾国藩当为楷模。
曾国藩仕途坎坷,曾七次科举皆名落孙山,后以书生从戎,又面临险恶困境。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解读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3f4bea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4.png)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解读曾国藩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以其出色的领导力和治理能力而闻名于世。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曾国藩的领导力进行解读。
首先,曾国藩具备坚定的目标和远见。
他深刻理解国家的现实情况和面临的挑战,因此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战略来实现这些目标。
他积极推动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旨在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曾国藩展现了卓越的组织能力。
他善于制定有效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使得各级官员能够高效地协同工作。
他注重选拔人才,重用有才干的官员,使得整个政府机构充满活力和效率。
他还注重培养下属的能力,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第三,曾国藩体现了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他善于与各级官员和下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作出决策。
他注重与民众的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诉求,并采取措施解决他们的问题。
他还善于协调各方利益,处理复杂的政治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第四,曾国藩展现了出色的领导魅力和影响力。
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使得他的下属和民众愿意跟随他的领导。
他善于激励和鼓舞他人,激发他们的潜力和动力,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他还善于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和信任。
第五,曾国藩展现了智慧和决策能力。
他能够准确地分析问题,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做出明智的决策。
他善于权衡利弊,寻找最优解决方案,并勇于承担责任。
他的决策往往能够带来积极的结果,推动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曾国藩的领导力体现在他的目标远见、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领导魅力和影响力以及智慧和决策能力上。
他的领导风格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对于今天的领导者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领导力——曾国藩管理方略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领导力——曾国藩管理方略](https://img.taocdn.com/s3/m/350f4ba27fd5360cbb1adb87.png)
曾国藩管理方略之一:重
n 我曾经仔细观察我祖父的仪表绝人,全 在一“重”字。我走路举止也很重厚, 这是取法于我祖父。你的举止太轻,是 一大弊病,以后要时时留心。无论行坐 ,都需要重、厚。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领导力——曾国藩管理方略
曾国藩管理方略之一:重
n 你语言太快,举止太轻。最近能坚持用 “迟、重”二字来补救吗?
n 厚爱士卒却不能使用,溺爱下属却不能听令 ,违法乱纪而不能惩治,这样的军队就像惯 坏了的孩子一样,是不能用来同敌人作战的 。
n 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领导力——曾国藩管理方略
曾国藩管理方略之六:慎
n 自古以来凶德致败者大约有二端:一是傲慢 ,一是多言。我看历代那些著名的大官,大 多数是因为这两个原因而败家丧身的。
阁下志迈识正,不难力追古人。但愿于众醉 独醒之际,仍以“浑”字出之;于效验迟缓 之时,更以“耐”字贞之。——致丁日昌
扬善于公庭,而规过于私室。庶几人服其明 ,而感其宽。 ——致吴竹庄
察见渊中鱼者不祥。愿阁下为璞玉之浑含, 不为水晶之光明,则有以自全而亦不失己。
“浑”则无往不宜。大约与人忿争,不可自求 万全处;白人是非,不可过于武断,此“浑” 字之最切于实用者耳。——同治三年日记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领导力——曾国藩管理方略
曾国藩管理方略之二:耐
近日因沈葆桢截留军饷,心中 很愤懑。然而细心想来,古人办 事,被牵制、遇抵触的情况很多 ,每个朝代都有。人的天性不免 会厌恶别人的抵触。我正可以用 别人的抵触,来磨砺我的品德修 养,这也许才差不多吧。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读书心得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98e9ee5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3.png)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读书心得书中内容一、一生三变:一个领导者的成长轨迹:曾国藩的朋友欧阳兆熊曾说,曾国藩“一生三变”:做京官时以程朱为依归,办理军务一变而为申韩,咸丰八年再出而以黄老处世。
程朱,即程颗、程颐兄弟与朱熹,是理学的大师;申韩,即申不害与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黄老,即黄帝与老子,是道家的别称。
欧阳兆熊的这段话,很好地点出了曾国藩的领导力是从“儒家”到“法家”再到“道家”——实际上反映了一个领导者从理想到现实再到成熟的螺旋式成长轨迹。
1、如果说儒家给了曾国藩理想的追求,法家给了曾国藩现实的眼光,那么道家就给了曾国藩真正成熟的心态。
道家展现出了一种包容,一种耐烦,一种沉着,一种恬淡,一种灵活,一种弹性,一种圆融,一种更高的人生智慧。
欧阳兆熊说曾国藩“一生三变”,其实曾国藩是把儒、法、道三家的精髓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他既有儒家的理想与追求,又有法家的清醒与现实,同时还有道家的成熟与灵活,从而到达了真正圆通无碍的境界。
2、对于领导者来说,仅有做事的激情是不行的,还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仅有对价值的执着是不行的,还要有与现实妥协的智慧。
一个伟大的领导者,既需要有对理想的坚守,又需要有清醒的现实取向。
要在理想中关注现实,也要在现实中追求理想。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这种平衡,是曾国藩领导力的最大特色,也是他最终能够成就事业的根本原因。
我的心得与应用:每一位领导者的成长轨迹都不不尽相同的,都是以理想作为支撑,经过现实的打磨才会体会到实力的重要性。
社会上经常说的一句话:“理想很饱满,现实很骨感。
”确实是我们这群刚迈入社会两三年的“初生牛犊”的写照。
儒家相信人性本善,确实我们确实未曾体会过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会出现怎样的现实主义。
法家信奉的实力,提倡的利益,无非就是我们离开保护伞,看到人性和社会的另一个层面。
曾国藩先生的人生有三变,而我现在才刚刚开始这第二变,刚开始拥有一种现实的眼光,也希望通过这本书,吸取曾国藩先生一生三变的经验。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读书笔记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c6d33c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0.png)
内容介绍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有较大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领导力,可以说是 中国式领导力的典范,用“仰之弥高”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宫玉振教授以 深厚的学术底蕴,从领导力的角度,将曾国藩总结出来的为人处世之道提炼 为“重、耐、浑、明、辣、慎、勤、实、暇、裕、恕、强”十二个字,并结 合相关事例及现代管理实践展开论述,揭示了曾国藩对于中国情境下领导行 为的启发意义。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
作者:宫玉振
字数:15.8万
笔记:予齐 类型:人物传记-军政领袖
曾国藩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 家、文学家、书法家,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
道光进士,曾任内阁学士,道光末年官至侍郎。善于讲“道德”说“仁 义”,对程朱理学推崇备至。
他曾鼓吹并推进洋务运动,主张对外坚守“以羁縻为上”;对内修明政 事,急求贤才,引进西方的军事和技术。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 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思考
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老年经不得逆境。 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如何在张扬自我的个性和稳重历练的内涵之间找到平衡点, 是今天的领导者在领导力上所必须接受的挑战。 成熟的领导力,除了理想的追求,一定还需要清醒的现实取 向,需要有在现实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俾斯麦曾经说过:“真正伟大的领袖有三个重要的标志,谋 略上的大度、行动中的仁爱和胜利后的节制。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 皆以一“傲”字致败。 而管理学的研究结论是,沟通的效果,百分之三十取决于沟 通的内容,百分之七十取决于沟通时的情绪。如果沟通时引起 了情绪上的对立,沟通的内容往往就会因情绪化的反应而被扭 曲,从而导致沟通失败。所以在沟通的过程中,你自己见解的 正确性固然重要,沟通的方式可能更为关键。 在领导者的身上,最稀缺的往往不再是自信。失败的领导者 所真正稀缺的是什么?是清醒、节制、谦虚、不张扬,是敬畏 之心,是清醒的危机意识。 有时候多说不如少说,甚至在有的场合下,少说还不如不说, 无形的力量才是无限的。我们出生以后,老天爷给了我们两年 左右的时间,让我们学会如何说话,但是我们可能要用一生的 时间,去学会控制自己说话的冲动,这是一个领导者必备的基 本素养之一。
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91分答案
![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91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fbb3156137ee06eef918c2.png)
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A. 清贫B. 升迁 C 耐烦 D.隐忍我的答案:C "答对A. 重B. 明C. 慎D. 强我的答案:B 2答对A. 不与B. 不争C. 不终D. 不胜1.曾国藩讲“做官”以()为第一要务。
(5.0分)3.以下不属于曾国藩的)。
(5.0 分)2.曾国藩认为办事以)为第一要义。
(5.0分)我的答案:B 2答对4.():品德的修为、修养。
(5.0分)A.立德B.立言C.立功D.立行我的答案:A 2答对5.“浑”不是真糊涂,而是难得糊涂。
“浑”一定要建立在()的基础之上。
(5.0 分)A.重B.明D.慎我的答案:B 2答对1.中国人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是()。
(3.0分))A.立德B.立言C.立功D.立行我的答案:ABC "答对2.以下属于“慎”的含义的有()。
(3.0分))A.谨慎B.小心C.节制D.谦卑我的答案:ABCD "答对3.曾国藩认为“明”有()和()两种。
(3.0分))A.高明B.精明C严明D.英明我的答案:AB 2答对)。
(3.0 4.曾国藩曾经给李鸿章写信,说要带好淮军,有两条准则,分别是(分))A.忍辱耐烦B.打理关系C.贵得人和D.天时地利我的答案:AC "答对5.曾国藩一生有三畏,分别是()。
(3.0分))B.畏人言C.畏官僚D.畏君父我的答案:ABD "答对6.曾国藩说“重”,包括的含义有()。
(3.0分))A.稳重B.厚重C.庄重D.负重我的答案:ABCD 2答对7.“耐”所包含的内容有(ABD )。
( 3.0分))A.耐得住烦躁B.控制住情绪C.守得住清贫D.调整好心态我的答案:ACD X答错8.在西方文化里,作为一个领导人,讲究的形象是()。
(3.0分))B.平等CMD.活力我的答案:ABCD "答对9.曾国藩讲,想要做到“明”要做到两点,即()和()。
(3.0分))A.出局B.出世C入世D.入局我的答案:BC X答错10.曾国藩论“重”,是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的。
曾国藩领导力心得体会
![曾国藩领导力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473441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b.png)
曾国藩领导力心得体会曾国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领导力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曾国藩的领导力体现在他的威严、忠诚、实干和爱民等方面。
他的领导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首先,曾国藩的威严引领了他的领导风范。
他是一个身材高大、面貌威严的人物,他的威严让人们对他心生敬畏。
他充满自信的外表传达出他的权威和认真对待工作的态度。
他在处理事务时相当有分寸,坚定而果断。
这种威严的领导风范激发了他手下人的敬意和忠诚。
其次,忠诚是曾国藩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对国家、家庭和他效力的朝廷都表现出了高度的忠诚。
他对清朝朝廷的效忠从未动摇,一直竭尽全力为其效力。
同时,他对他的家族也表现出忠诚,不辜负自己的先祖和家人的期望。
他对家族成员的帮助和关心使得他的家族在他的领导下得到了繁荣和发展。
曾国藩的实干精神也是他的领导力的重要特点。
他是一个能言善辩、懂经书的知识分子,但与许多知识分子不同,他注重实际行动。
他将自己的思想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努力落实计划和完成任务。
他积极参与军事和政治事务,亲自指挥作战和制定政策。
他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从不推卸责任。
最后,曾国藩给予人们深刻印象的是他的爱民精神。
在他执政的地区,他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政策来改善人民的生活。
他积极投资于教育、农田水利、医疗等领域,为民众提供了更好的社会服务。
他鼓励人民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他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尽力满足人民的需求,为人民谋福利。
曾国藩的领导力体现出威严、忠诚、实干和爱民等特点,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的领导者来说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权威和自信是领导者必备的品质之一。
一个领导者应该展现出自身的威严和权威,让人们对其有所敬畏和信任。
其次,忠诚是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品质。
一个领导者应该忠于组织,忠于自己的职责,为组织的利益而努力工作。
再次,实干是领导者最基本的素质之一。
领导者不仅要有过硬的理论基础,更要将理论贯彻到实际行动中,亲力亲为,主动作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辣
“辣”不可不用,也不可多用。在中国这样一个讲究人情的社会里, 如 果一个领导被认为没有人情味的话,那么他的领导一定是失败的。
记入元戎幕,吴西又皖东。 追随忧患日,生死笑谈中。 末路时多故,前期我负公。 雷霆与雨露,一例是春风。
耐
曾国藩总结:“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必不能妥善。”
柳传志曾说过一句话:“做企业要有理想而不理想化。”
在西方管理学中,愤怒管理已经成为领导者的必修课 程。确实,在很多情况下,为了组织的成功,领导者必 须明白一条,这就是并不完美的结果也是可以接受的。 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控制自己的心态,反映的是领导者 德性的成熟程度,反映的是领导者修养水平和度量的大 小,并最终会决定领导者的事业成败。情绪化的反应是 领导力不成熟的表现。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 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 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 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湘军 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战略家、理学家、政治 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 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 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胡官曾林文国翼(荃(1(178192841—-211年889701月)),1王字4日佳沅-氏浦1,86字号1年秀叔9峰纯月,30满又日洲名)正子,白字 贶旗植生人,,湖号道南润光双之初峰,由县晚拜荷清堂叶中阿镇兴补人名蓝,臣翎湘之侍军一卫主,要湘擢将军荆领重州之要将一首军。、 领湖,广汉总族督,。湖南益阳县泉交河人。
大道至拙
重耐 辣慎 暇裕
浑明 勤实 恕强
浑
浑是什么?
“浑”是浑含、内敛、包容、大度。“浑”字所着眼的是领 导者的为人之道、修养之道、处世之道和沟通之道。
自家的优点,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的缺 点,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曾国藩
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惟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惟天下之之拙,能胜 天下之至巧。
实
杰克.韦尔奇看来,坦诚之所以能够引导企业走向成功,主要通过以下三 种途径:
首先,坦诚能把更多的人吸引到对话当中。 其次,坦诚可以推动速度的加快。 最后,坦诚可以解决成本,而且是节约许多成本。
在管理中,真实是一种大德,聪明则只能是一种小技。
五到: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
身到:就是遇到事情一定要亲自到位,要到现场,不要偷懒。
勤
心到:只是身子到了,不用心还不行,一定要用心地去想,用心地去做,真 正一心一意地扑上去,事情才能做好。
眼到:一定要随时留心,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 手到:手要勤快,有什么事要随时记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口到:交代任务一定要到位,工作沟通一定要到位,甚至不惜反复的叮嘱。
现代管理学也认为:“增加宽容度也是提升领导力的一个 重要因素,一个真正的领军人物必须能够团结多数人,跟差 异很大的形形色色的人一块儿工作。”君子以厚德载物。善 于包容别人,才能成就自己。
大道至拙
重耐 辣慎 暇裕
浑明 勤实 恕强
明
“明”就是明白、清楚。真正的“浑”是必须以“明”为基础的。
曾国藩给曾国有做事的激情是不行的,还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光有对价值的追求是不行的,还要有与现实妥协的智慧。一个伟大的领导 者,既需要对理想的坚守,有需要清醒的现实取向,要在理想中关注现实, 也要在现实中追求理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这种平衡,是曾国藩领导力的 最大特色,也是他最终能够成就事业的根本原因。
从根本上说,“辣”与“情”的结合,就是中国人所讲的“人情与义 理兼顾”,优秀的领导者,往往可以在严明果断的管理风格和富有人情的 关怀之间,取得恰如其分的平衡。这种平衡的能力,本身就是高明领导力 的一种表现。
大道至拙
重耐 辣慎 暇裕
浑明 勤实 恕强
慎
慎是什么? “慎”就是谨慎、小心、节制、谦卑、低调,就是控制自己的能力。 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历观名公巨卿,多以此
在曾国藩的提议下,清王朝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 船,开办了第一所兵工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 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就是第一批留美学人.
大道至拙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立德”就是道德的提升与德性的修炼。
“立功”就是建功立业。曾国藩做的最大的事情就是镇压了太 平天国起义,挽救了大清王朝。
二端败家丧生。
妙曼娥眉侧, 红蓝大顶旁, 尔心都不动, 只想见中堂。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 字致败。
慎
常存敬畏之心,才是惜福之道。
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 三不:不与,不终,不胜。
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而来
优秀的企业家必须要学会敬畏,包括对市场的敬畏,对客户的 敬畏,对资本的敬畏,对员工的敬畏,对同事的敬畏,对合作伙伴 的敬畏。任何企业都没有绝对的安全状态,危机却是永恒的。
虑的形式和领导风格。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 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谈到用人时,曾国藩说:不轻进人,即异日不轻退人之本;不妄 亲人,即异日不妄疏人之本。
领导者伤害自己权威最好的办法就是朝令夕改、反复 无常。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大道至拙
重耐 辣慎 暇裕
不少人心中的曾国藩是“权谋”的形象,事实上,曾国藩领导 力的核心并非权谋,而是理念。
大道至拙
一生三变:一个领导者的成长轨迹
曾国藩的朋友欧阳兆熊曾说:“做京官时以程朱为归依,办理军务一 变而为申韩,咸丰八年在出而以黄老处世。”
曾国藩既有儒家的理想与追求,又有法家的清醒和现实,同事还有道 家的成熟与灵活,从而达到了真正的圆通无碍的境界。
重
端庄厚重是贵相 端庄厚重是大贵之相,谦卑包容是大贵之相。做事沉稳是大富之相,心
存济物是大富之相。
“周没有架子,但却很沉着坚强。他通过 优雅的举止和挺立而又轻松的姿态显示出巨大 的魅力和稳健……他的深入人心在中国政治中是 一种无与伦比的力量”----------尼克松
重
谋定后动,审定而行 “重”不但是一种外在的仪容,也是一种内在的涵养,还是一种深思熟
处人、处事,所以不当着,以其知不明也。若巨细周知,表 里洞彻,则处之自有方术矣。
明有二:曰高明,曰精明
明
别人只能看到近处,我却看到长远,这就叫高明;别人看到 大略,我却看得清细微,这就叫精明。
高明是一种战略的视野。
精明就是战术与执行层面的精准。
天下事:当局则迷,旁观则醒;事前易暗,事后易明。
明
领导力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在实践中进行学习的过 程,在实践中一步步地反思和总结是领导者成功的唯 一途径,而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总结自己的 经验教训。结合自己的经验教训来学习,比什么都重 要。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力成长的关键在于反思和 总结的能力。
匪类解到,重则立决,轻则毙之杖下,又轻则鞭之千百。敝处所为,止 此三科。
有时候为了全局的利益,必须牺牲局部的利益才可以,这就需要领导者 分清大道大义与小仁小爱的区别,关键时刻必须有一种硬的心肠,一种辣的 手段。
辣
康多莉扎.赖斯的信条:“人们可能会反对你,但 是当他们意思到你可以伤害他们时,他们就会加入到 你这一边。”
大道至拙
重耐 辣慎 暇裕
浑明 勤实 恕强
暇
暇是什么?
暇是安详、从容、自如、不慌不忙、不急不躁。这是做大事的人必须拥有的一 种心态。
在成功的领导者身上,人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品质:他们 对于事业有着不可思议的动力和激情。他们会花大量的精力 去打拼,而且他们非常享受这一过程。
大道至拙
重耐 辣慎 暇裕
浑明 勤实 恕强
实
实是什么?“实”就是朴实、扎实、真实、脚踏实地、实实在在的意思。
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管理是非常实在的事情,管理的特点就是把那些关键的细节一遍遍地做到扎 实的地步。当你把所有的细节都反复做到完美地步的时候,也就奠定了走向卓越 的基础。管理最忌讳的就是全无实际而空谈误事。
浑明 勤实 恕强
耐
耐是什么? “耐”就是“耐烦”,就是耐得住烦躁,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就是管
理者所说的情绪管理,保持一种良好的情绪和心态。
“做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时光。
耐
观古今来成大功享全名者,非必才盖一世。大抵能下人,斯能上人;能 忍人,斯能胜人。若径情一往,则所向动成荆棘,何能有济于事?
浑
爱新觉罗·奕訢(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 号乐道堂主人,满洲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六子,咸丰 帝同父异母兄弟,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道 光帝遗诏封“和硕恭亲王”。
恭邸极聪明,而晃荡不能立足。 举止轻浮,聪明太露,多谋多改。恐日久亦难惬人意。
浑
曾国藩日记中有一段话:
“浑”则无往不宜。大约与人忿争,不可自求完全处;白 人是非,不可过于武断。此“浑”字最切于实用者耳。
大道至拙
重耐 辣慎 暇裕
浑明 勤实 恕强
勤
勤是什么?“勤”就是勤奋、勤恳、勤劳、勤快、勤苦。 领导力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激发起下属对工作的热情与投入。然而
在大多数的组织中,大部分人只是服从而已,对工作远远没有达到全力 以赴的地步。要让组织成员全力以赴,管理者自己首先要全力以赴。这 就是“勤”字的价值。
大道至拙
重耐 辣慎 暇裕
浑明 勤实 恕强
重
重是什么?
“重”就是稳重、厚重、庄重。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重”字讲的是 一名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外在形象以及内在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