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朗诵(歌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觅得浮生半日闲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水乡灯火的倒影投在河中,被水波漾得格外生动。
两岸的阁楼上飘来婉转的唱腔,伴着丝竹声,一丝一缕地缠绕在镂空雕花的窗棂边。
这是两百年前沈三白生活过的苏州城,那万家灯火里,有一盏是属于沈复和陈芸的。
“他年当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
君画我绣,以为诗酒之需。
布衣饭菜,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
漫长的时光里,陈芸终于还是和沈复将清贫单调的生活,过出了清雅温暖的意味。
只不过,这半生的锦绣年光,尽在一句“芸竟以之死”里收束,从此三白只身天涯,风露满肩。
旧年的六七月,她曾身着男装同他观神诞花照。
游遍庙中,无人识出她是女子。
花开在头顶身侧,一路行来是人潮熙攘和喧闹的盛世烟火,
沈复和陈芸并肩驻足于一盏画着白首鸳鸯图的精致宫灯下,
灯火从他们头顶温柔地倾泻,照出两双误以为能共彼此相偕白首的眉眼。
嘉庆八年三月,扬州城的柳枝上抽了新芽。
陈芸旧疾复发,药石无力,殒在了料峭的春寒里。
又七十年,清人杨引传于苏州一僻静冷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
至此《浮生六记》得以刊行,传于后世。
两百年前的最初,因“天之厚我可谓至矣,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便有了沈三白六种迥异的生平记述,便有了《浮生六记》,
便有如今隔了百年的人间此世,你我诗意的相聚。
闺房记乐
东坡有云:“事如春梦了无痕”,
如若不以笔墨相记,怕是“未免有辜彼苍之厚”。
这蘸满墨汁的第一笔,
则温柔地勾出一句:“天之厚我可谓至矣。”
而陈芸,是此生苍天对他最丰厚的恩赐。
淑姐陈芸与沈复两小无嫌,她生而颖慧,才思隽秀,十七岁的年华里,她嫁给了沈复,
‘淑姐’从此成为了‘芸娘’。
自此耳鬓相磨,亲同形影。
若分别数日,便是风生竹院月上蕉窗,
对景怀人之际,便梦魂颠倒。
即便成婚数年之后,二人依旧恩爱不疑,
拜月老画像而期许来生。
陈芸更易女为男与沈复同赴庙会、共游沧浪。
“布衣饭菜,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
夫妻二人虽然清贫度日,食清粥小菜,
却可你耕我织,举案齐眉,
如此可爱的芸娘,三白又如何能舍下远游呢?
沈复曾叹能得陈芸为妻
“是上苍的厚待,更要以笔墨相留,且莫负彼苍之厚。
中山记历
但始终囿于方隅之见,未曾走过域外境地,
看过异乡风土,所以随同父亲前往琉球。
途中祥飙送风,神鱼扶舳,
经过六个日升月落之后,沈三白终于踏入琉球。
从游彭家山的时候,极目处水天一色,近舟身白鸟相送。
夜替昼更,而见“阴火潜然”之景。
其间妙处,怕是非如沈三白身临,不可言之。
若能随同沈复同游,必将是人生中最绚烂的一笔。
沈三白一路多见琉球风物,多闻琉人习性。
笔走龙蛇间,便是一处好景色,
亦或是风俗习惯,可见三白对游历之事如数家珍。
琉球之人善观风向,驾船如履平地,深崇孔圣人之道;
琉球之景山多瘠硗,水入江海,地气多暖;
琉球之食海味甚多,果腹药用均可……
沈复此生见过美景无数,其中琉球独得一记。
分明是最简单的文字,却也有别样风采,
其间似有海风拂面而来,携着负舟大鱼,稳稳占据了三白心中一隅。“瀛海曾乘汉使槎,中山风土记皇华。
春云偶住留痕室,夜半涛声听煮茶。”
浪游记快
也将脚下山川江河,尽入胸怀,好不乐哉、快哉。
人生苦短,多有坎坷烦愁,罕遇倾心相知之人。
沈复无疑是幸运的,得一同心人芸娘,遇一相知鸿干,就连笔触,都温柔了不少。
而他们,也从单薄的纸上,一一鲜活了起来。
鸿干是一个妙人,襟怀高旷,不求闻达,时常与沈复的想法不谋而合。
二人曾共登寒山,寻求隐居灵地。
又巧得舟子相引,游历于隐士之地。
兴起与舟子同饮,或歌或啸,大畅胸怀。
何等的快哉惬意,叫人酣畅淋漓。
癸卯年春,沈三白亲见“绿杨城郭是扬州”,
叹园林是“奇思幻想,点缀天然,即阆苑瑶池、琼楼玉宇”,
又荡一叶轻舟,驶过长堤春柳,过虹桥而见高阁。
而后于姑苏城过着一种趁着年少豪兴,与朋友畅怀游览,高歌纵酒的生活。三白曾十分庆幸,他虽然生于盛世,但仍安居僻壤,乘物以游心,悠然于世间。
沈复一生清风朗月,此心已与天地同。
坎坷记愁
“人生坎坷何为乎来哉?”许是在一个静谧的夜晚,沈复伏案提笔,
在‘坎坷记愁’四个字下,写了这样一句话。
他以笔代舟,于舟上回首,以溯往事。
而那只笔顿在空中片刻后,才缓缓吻上薄纸:
“往往皆自作孽耳,余则非也,多重情诺,爽直不羁,转因之为累。”
沈三白与陈芸一生耿直待人,是世间少有的风月客。
然所交并非真心,所得并非富贵。
曾与憨园女相交,熟料其薄情乃尔也;曾为友人担保,熟知其携款逃去。
贫困落魄,又逢芸大病,二人安置子女,去往锡山。
从此圆月有缺,再无团聚。
那一日,是嘉庆庚申腊月廿五,天正拂晓,风寒难御。
至嘉庆葵亥三月三十日,三白与芸举案齐眉二十三年余,
芸道:“人生百年,终归一死。”而后长辞于人世。
“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绵绵此恨,曷其有极!”短短二十七字,却是三白声嘶力竭的哭诉。
而后回煞之期,与芸魂魄相通,情深入痴。
该是如何的情深伉俪,才叫苍天嫉妒至此,狠将风月亲手折煞,铺以满面风霜。陈芸走后,沈三白形容枯槁,身在客乡,闻得两次讣告,先是父亲撒手人寰,后是儿子逢森夭折。沈复“一生坦直,胸无私心杂念”,最后却孑然一身,历尽人间坎坷生死之事。
来时风月多,去时霜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