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业物流土地流转对策【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农业物流土地流转对策
1广西农业物流与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1.1广西农业物流现状
1.1.1物流基础设施较完善,区位优势突出。广西位于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的西南端,是中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区内有邕江、左江、右江、柳江、桂江等江河,主要铁路干线有南昆、湘桂、南防、黎湛、黔桂等线路。拥有桂海、桂梧、南梧等多条高速公路及以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为代表的便捷的空中走廊。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将为农业物流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1.1.2农产品较丰富,农产品物流配送发展迅速。广西是我国农产品比较丰富的省区,据不完全统计,广西拥有各类名特优农产品1200多种,区内各地享有“中国龙眼之乡”、“中国香蕉之乡”、“中国茉莉花之乡”、“中国荔枝之乡”和“中国奶水牛之乡”等多种称号,丰富的农产品赢得了国内外的青睐。2009年在上海举行的农产品展销会上,广西500t各种名特优农产品两天就销售一空,2009年
底广西举办的名特优农产品网上展销洽谈会吸引了国内外l0万客商上网浏览采购[1]。同时,广西防城港、南宁、柳州等独特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条件也为广西农产品物流配送的飞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1.3农业物流技术较落后,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导致广西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不能快速转化为市场优势。与发达地区相比,广西农业物流技术有以下特点:第一,除国家投资或扶持建设了一批较先进的农业物流设施(如桂林兴安等县的农产品交易系统,全州、恭城等县的果品冷库等)外,仍以传统的低档次设施设备为主,如接近农村市场终端的物流主要是以拖拉机、农用车、摩托车甚至脚踏三轮车和自行车为运输载体。第二,农业物流技术的系统性集约优势因组织程度低而难以发挥。第三,农业物流设施设备及管理技术的改善速度相对缓慢[2]。
1.2广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1.2.1广西农村土地流转概况。广西在地域上属于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过渡地带,全区土地面积236万km2,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广西农村人口4026万,在全国排第9位,耕地总面积为26142万hm2,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
11.04%,人均耕地面积534m2,仅为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70%左右,具有农村人口多、耕地少、耕作条件不及平原的特点[3]。广西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已取得初步成效。根据广西农业厅的统计,2010年6月广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2.33万hm2,占全区农户承包地总面积的11%;涉及农户120.05万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14%。
1.2.2广西农村土地流转特点。广西农村经济总体欠发达,其土地流转存在以下特点:一是土地利用效率较低。绝大部分属于传统农业耕种方式,较困难家庭仍采用耕牛和人力来耕种,实行粗放式生产。土地的分割仍然保留国家家庭承包制时的地形地貌,小块分配、小块耕种、独立收割。很多农户原来是种两季水稻,现在基本上都只种一季,这种单季作业直接导致粮食减产,间接导致土地抛荒,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二是土地抛荒现象没有根除。20世纪90年代以来土地抛荒现象一直没有停止过,国家实施相关惠农政策之后,抛荒现象虽有所好转,但是至今没有彻底改变。不少农户多年未种自己的承包地,导致土地闲置。三是土地流转层次较低。在国家农业税取消之前,许多农民都想把抛荒的土地转租给他人,却很难找到承租对象。因为承租人也要面临风险,一方面要承担农业税和相关农业成本,另一方面土地用途有一定限制。国家取消农业税实施农业补贴等政策后,
这种现象有所改观,开始有农民专职从事农业生产,规模化承租土地,但是土地流转的低层次性没有根本改变,客观上也限制了农村土地的流转[3]。
2农村土地流转对广西农业物流产生的影响
2.1正面影响
2.1.1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扩大了农业物流需求。以广西玉林市为例,据了解,玉林市在农村实行土地经营流转,以专业大户集中连片租用为主,多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形成了香蕉、果蔗、中药材、蚕桑、荔枝、剑麻、速生桉、糖蔗等连片生产基地。目前,该市农户共流转出租土地3.56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8.95%,流转后形成产业基地497个,其中以果蔗生产最多,形成123个产业基地。农业产业化程度得到大幅提高,农业物流需求也随之增加。
2.1.2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有2种形式:一是转包,即一些外出打工或无力耕种的农户,通过私下协商或口头协议等方式将自家承包地转包给亲朋好友耕种;二是出租,即在不改变土地用途前提下
以租赁合同形式出租给农业经济组织开展农业集约化经营。后者的规模经济效益明显,承租者为了实现经营的良性循环,往往把所获部分利润投入到道路、仓储设施、交通工具以及计算机通讯设备等方面,促进了当地农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2.1.3土地流转有效缓解了农业物流发展中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技术落后等一系列难题。土地流转后,随着城市土地价格不断攀升以及国家对“三农”支持力度的逐年加大,农村市场越来越被看好,大量的非农资金进入农村,有效缓解了农业物流的资金短缺问题。同时,土地流转一方面使部分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但另一方面也吸引了大批的农业专门人才加入到农业及农业物流经营行列,特别是在国家相关惠农政策支持以及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双重背景下,大量农业相关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很多直接从事与农业物流相关的行业,如生态养殖、农产品代销、农贸代理等。此外,土地流转加速了农业集约化发展,改变了农村经济增长完全依靠粗放式经营的现状,越来越多的农业相关企业开始注重技术开发与应用,在农业物流领域,条形码技术、POS 系统、GPS系统等物流信息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土地流转有效促进了城乡之间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缓解了农业物流发展壮大过程中的一系列难题。
2.1.4土地流转缩短了农业物流供应链,提高了农业物流效率。传统的农业物流主要从基层批发、零售市场开始逐级流通,中间环节多、供应链长,供应链中各成员间是简单的买卖竞争关系,物流需求较分散,物流效率较低。土地流转后,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农业物流需求变得较为集中,加上物流信息技术的日益完善,农业物流特别是农产品物流配送产生了很多新模式,如“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校对接”等,大大缩短了农业物流供应链,提高了物流效率。
2.2负面影响
2.2.1土地流转加大了农业物流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广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较好的大多集中在交通便利、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根据广西农业厅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广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比例列前3位的依次是南宁市(广西省会)4.85%、防城港市(广西最大的港口)4.80%及柳州市(广西工业中心)4.71%。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范围较广,很多是与外来企业、科研机构或个人流转,而落后地区土地流转多发生在同村内亲戚、乡邻之间,由此造成不同地区农业物流需求不平衡。土地流转较好的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发展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