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国论人才管理
【议论文】品读三国 论用人之道_900字
【议论文】品读三国论用人之道_900字用人是管理者必备的一项能力,而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称为“万人之上”,在用人之道上可以说独步一时。
本文将从曹操的用人之道中,探讨出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在用人之道上,曹操善于观察、选拔和培养人才。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曹操招纳夏侯惇、许褚等部下的情节,曹操通过一场百人斗将比赛,选择了一支出色的部队。
这表明曹操对人才的选拔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辨别能力。
曹操还会通过与部下的接触和交流,了解他们的性格和才能,为他们提供发挥的机会,并积极培养他们的能力。
这种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的能力,是曹操在用人之道上的重要优势。
在用人之道上,曹操注重实际表现和成绩。
曹操对部下的评价和提拔是以实际表现为基础的。
无论是许褚的个头高大,力大无比,还是夏侯惇机智勇猛,曹操都能够在实际战场上看出他们的能力,并给予相应的赏识和提拔。
曹操不仅注重部下的军事才能,还注重他们的政治智慧和行事能力。
在对待张辽、贾诩等人时,曹操都能够看到他们的优秀之处,并给予适当的重用。
这种以实际表现为基础的用人原则,使得曹操能够选用和提拔出一大批能力出色的人才。
在用人之道上,曹操注重权衡和选择。
曹操在选拔人才时,不仅注重个人的能力,还会权衡他们的家世和背景。
这在《三国演义》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曹操对刘备的评价是“汉中之虚名”,而对袁绍的评价则是“豪杰多而群雄争”。
通过这样的权衡和选择,曹操能够确保自己的部下能够效忠于他,并为他所用。
这种考虑个人能力和家世背景的权衡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一个人,从而更好地用人和发展人才。
曹操在用人之道上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他往往注重个人的英勇和能力,而忽略了团队合作和协调的重要性。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将部下分派到不同的地方管辖,这使得他们之间相互猜忌和争斗,最终导致了曹操的威望和势力的衰落。
这给我们提醒,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注重整体团队的协作和配合,而不仅仅关注个人的能力和表现。
看三国群雄争霸、论企业人才管理
看三国群雄争霸,论企业人才管理———三国人才观念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窦斐(湖北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1201,湖北·武汉)《三国演义》是一部优秀的的历史小说,更是一部包含着丰富的智慧和谋略的杰作,是一部内涵十分丰富的古典名著。
有人从其中读争霸于乱世的谋略,有人从中寻找朝代兴衰更替的规律,有人从中读指点江山的用兵之道,也有人从中读古代文学的经典韵味。
今年暑假,在湖北大学暑期全民阅读活动的影响之下,我再次翻起了《三国演义》,我感觉三国不过是三个利益集团的一次激烈竞争,实际上也是一场激烈的人才战,“人才”才是三国时代的竞争核心。
不止是三国时代,无论在哪个时代,人才,都是大业的栋梁,是创业的中坚,时代的骄子。
熟话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人心者得天下”,“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些至理名言都说明了一个观点:能否拥有人才,使用人才是胜败的关键、实力的体现。
现代社会虽然环境与三国的战乱时期不一样,但人类竞争依然十分激烈,无论政治、文化、经济、战争,每个领域都处于各种各样复杂的竞争之中,《三国演义》所提及的用兵之道、用人之道尤其对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营与市场竞争有着相当高的实用价值。
对于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来说,读《三国演义》不但可以把攻战谋略之道用于商战之中,更可以把三国时期领导者们不同的用人之道用于经营管理之中。
市场竞争与争夺天下一样,要依靠人才,而且不仅要得其人,更要收其心,尽其能,用其才。
借鉴三国时期对待人才、使用人才的一些观念和做法,对现代企业经营与市场竞争有很大帮助。
一.重视人才、得道者多助正是因为人才对争霸天下十分重要,曹操提出“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并曾三次发布“求贤令”;孙权“广纳贤士,开宾馆于吴会,命顾雍、张纮延接四方宾客”;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卧龙凤雏”尽收旗下,各方势力都招兵买马,加强对人才的争夺以壮大自己,留下了一段又一段千古佳话:曹操盛情留关羽、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爱才设计招降姜维等等。
人才战略决定三国生死存亡——品三国、话人才
人才战略决定三国生死存亡——品三国、话人才最近,电视台热播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1800年前的故事,今天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我忍不住从书架里翻出《三国演义》,秉烛夜读,颇有感慨。
三国时期,群雄四起,逐鹿中原,是我国历史上动乱纷争的一大奇局。
三大政治集团时而杯酒言欢,时而兵戎相见,关系错综复杂。
透过纵横裨阖的军事较量,看到的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正如清代史家赵翼所说:“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
”重用人才是魏、蜀、吴三国共同的施政方针,但具体措施各有千秋,仔细推敲,三国时期的人才战略,当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用人以才——曹操的用人策略曹操用人,讲究“唯才是举”。
曹操曾三次发布求贤令,向天下求贤。
赤壁之战,曹操宴饮长江,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脯,天下归心”的诗句来倾述自己渴望人才的心情。
在选人原则上,曹操抛弃等级门第观念,用人不计前嫌、不论贵贱、把傲然出众的才华作为选用人才的前提。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操发布第一道《求贤令》:“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从中看出,曹操选人不需要一定是全才,也不论是否廉洁或品德好坏,只要有一技之长,曹操都会爱之、信之、任之、用之。
南阳张绣与曹操是宿敌,投降曹操后却降而复叛,杀了曹操的儿子曹昂。
但当张绣再次投降时,曹操仍能接纳他。
《三国志》中记载:“绣至,太祖执其手,与欢宴,为子均娶绣女,拜扬武将军”。
随后,张绣为曹魏训练了一支精锐骑兵,在官渡之战中力下大功。
曹操的几大谋士中,荀彧、郭嘉来自袁绍集团,贾翊则来自张绣集团。
几大名将中,乐进和于禁是曹操从行伍提拔,张辽来自吕布集团,张郃来自袁绍集团,而徐晃来自杨奉集团。
曹操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方针,使很多寒门中的优秀人才得到重用,也使曹操靡下聚集了当时最庞大、最优秀的人才队伍。
借助他们的文智武功,曹操得以完成统一北方的大业。
【议论文】品读三国 论用人之道_900字
【议论文】品读三国论用人之道_900字第一,身披板甲但必先了解人心《三国演义》中诸位名将在征战中展示出了各自的卓越能力,有的英勇顽强、有的谋略过人,但都有一项共同的要求:具备洞察人心的能力。
著名的许褚,为曹魏立下汗马功劳,但在《三国演义》中被描述得十分粗鄙愚钝。
虽然被视为一个门外汉,许褚却熟悉士兵的心理,能够在战场上激励士气、稳定局面。
在这一点上,他的能力比许多有才华的将领更加得心应手,因为他了解的是人性。
因此,无论是对于军事领域还是商业领域,了解人心乃是用人之道的根本。
第二,视实绩为唯一标准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用人之道是最值得借鉴的。
在他看来,任何人才都必须先走上动手做的道路,只有在经过实践,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之后,才能获得重用。
而这种用人法则,最终使得曹魏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成为当时金戈铁马的强国。
若在用人上,只看重学历背景、职称头衔,而忽略了实际表现,那么用人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如今,只有在企业、政府等各个领域坚持考察人才实际表现,才能真正解决用人之道的难题。
第三,以德为本,尤其不能失了信义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一个以信义为本、崇尚“仁、义、礼、智、信”的人,他的招才收人秉持着这份原则,最后成功建立了蜀汉政权。
历来强调“人以信为本”,实际上便是在传递这一信息: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机构,人之间的交流都需要信任的基础,而且任何一种“短视行为”都可能严重损害用人信誉。
无论是多么优秀的人才,如果一旦失去信份,便难以在用人市场立足。
因此,以道德、尊重、信任作为用人之道的核心准则,是任何企业、国家、机构应牢记的智慧。
总之,《三国演义》中的用人之道虽然是历史书上的故事,但随时间推移却愈发证明了它的价值。
综合来看,《三国演义》共传达出三条精髓的思想:了解人心,视实绩为唯一标准,以德为本,尤其不能失了信义。
对于今天的社会,这仍然是值得倡导的原则。
品三国论人才管理10页word文档
再品三国,论人才管理之道从三国学驾驭人才孙权可谓三国中第一位能授权的行家。
这是有其内在原因的。
孙权的父亲孙坚,其兄孙策都有好勇斗狠,孤身犯险的气质。
他们二人在沙场的名号一为“破虏”,一为“讨逆”,可谓名不虚传,其骁勇的名声在战场上天然就是一只响亮的号角。
二人每有战事,必亲临前线指挥,以一国之任而犯重险,结果都年仅壮年便遭横死 (孙坚过江夏时遭刘表部将乱箭射死;孙策在攻袭许昌之前,在孤身打猎时被仇家的刺客刺死)。
孙权后来也想仿效乃父乃兄,至有合肥一役亲征。
然而这一战张辽八百勇士破了十万吴军,孙权本人也差点让势若疯虎的张辽生擒。
此役之后,孙权绝足于疆场,只在后方选贤任能。
每当大战来临,他先是召集群臣廷议,然后毅然决断,选派大将,赐以假节(朝廷特授的权力,可对犯军法者先斩后奏);自己则退居二线,督运粮草,任由前线主将发挥,绝不遥控指挥。
《三国演义》中周瑜阻止蒋干劝降的话是对孙权充分信任属下的良好注解,也是臣属对信任自己的君主一个掷地有声的回答:“瑜执干手曰:‘大丈夫处世,遇知遇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
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有君主的充分信任,前方的帅才就能大展拳脚,屡立大功。
三国的三大战役之二: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东吴都是大赢家;而这两场战役都是东吴的两个小辈英雄:周瑜和陆逊一手导出。
孙权安坐银鞍殿,前方高唱凯歌还,可见善于授权的用人者有福了。
韩信对汉高祖的称谓也非常适合孙权:“臣善将兵,陛下善将将。
”惜权如命的君主不会明白,君主的才能和权力不是体现在亲领大军,耀武扬威于疆场;君主的才能和权力体现在战前庙堂选将,战后论功行赏。
此即为“垂拱而治”。
孙权用人之时固然善于授权,然而他却是一个可以共患难,不可共安乐的人。
每当用人之际,唯恐施恩不厚,荣宠已极;而当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国无外忧之时,他对于贤臣的劝谏则不大听得进去。
陆逊是东吴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第四任大都督,对孙权的三分天下可谓有韩信、乐毅之功。
《三国演义》中体现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浅析
漫谈《三国演义》中体现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摘要】:一部《三国演义》,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一个沧海横流、战火纷飞的英雄时代,更是一部蕴涵丰富的管理思想、管理智慧和管理艺术的人力资源管理学经典。
本文将从《三国演义》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总体用人思想入手,进一步分析三国管理者的用人哲学和用人艺术,力求对我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有所启示。
主要论述了三点。
第一点以人为本,通过分析三国故事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启发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信任人才和爱惜人才。
提出建立现代以人为本的人才观要从依靠人、培养人、关心人、激励人四个方面入手。
第二点用人哲学,分析三国用人思想得到三点启示:充分了解人才的能力、个性和德行;尊重人才的需要,并不断满足人才的需求;倡导感情管理,营造朴素真诚的情感氛围。
第三点忠诚文化,分析从三国中传统忠诚的思想和行为到现代忠诚的演变,深化忠诚的核心概念,提出时代变了、文化变了,但人性不变。
忠诚的形式变了,标准变了,但忠诚的内涵不变,灵魂不变。
正所谓“巨变的时代,不变的驭人之道"。
进而针对现今司空见惯的裁员、跳槽和人才流失等现象以及严重的“忠诚”问题的困惑提出了以古为鉴的解决办法。
从选人、用人和留人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向忠诚。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用人以人为本忠诚【正文】:一、以人为本《三国演戏》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所描述的时代更是一个风云迭起,人才辈出的时代。
忠、义、情、武、略,真个是跌宕起伏,群龙乱舞,而小说始终围绕着一个鲜明的主题,那这个主题是什么呢?黎叔一针见血的指出:“是人才”。
且让我们从这部历史巨著中一窥先人的人力资源管理之道。
三国时期的人才流动《三国演义》第29回写道,孙权听到周瑜的推荐,非常敬慕鲁肃,命周瑜前往聘请,而鲁肃当时正打算到别处谋事。
周瑜见状,引用了东汉初年马援对刘秀说过的一段话:“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其中的“君择臣"在人们看来是天经地义,不足为奇的。
三国之中看管理
三国之中看人才管理我们这门课叫三国演义和现代管理。
我想之所以能从三国的故事中引伸到现代管理,大概源于,打仗时的各类计谋或是把握人心或是结合时机都与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有着相像之处。
打仗争夺的是天下领土,企业竞争的是市场份额。
两者之间人才的把握都是不可缺少的。
我想初步涉略的就是从三国之争中得出现代企业人才的把握与应用。
就拿三国中典型的两个人物:曹操和刘备来看。
他们两者在人才的选择和运用上就值得我们借鉴。
曹操举大德,赦小过,甚至重用其才而不计其过,’从而延揽不少有用人才,不仅从出身寒族的社会下层选拔出郭嘉、辛毗、赵俨等人,还“拔于禁、乐进于行......曹操对专才的把握让我想到了,孔子对管仲的评价。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孔子的意思是,他认为管仲尊攘是保卫华夏民族,是大仁,其他都是小节问题。
大的仁义可以盖过小的过失。
曹操在举用人才的时候便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这样的观念有什么好处呢——显然,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德才兼备的也少之又少,企业在竞争的时候涉及到诸多方面。
我们不能指望一个人去把握每一处细节,一来他没这个能力,再者也没这个精力。
我常想的问题就是,人只有一个脑子,每天却只有24小时,不多不少。
既然深究了武学成了一名骁勇善战的武将,那么在谋划施计方面定然比不上能将史书了然于胸的文官。
这尚且是在古代。
纵观而今的信息化时代,科技迅速发展,学术种类不断扩张,知识总量成几何倍数爆炸的时代。
此时的企业竞争,更是找不到一个通晓一切的全才了。
那么,我们就要把眼光投向专才了。
所谓能者多怪,就是说有能力的人总有些不同与常人的怪脾气。
作为领导者在选取人才的时候,应当尽量不受情感类因素影响,把目光集中在此人能否在某一方面做出超常的贡献。
然后,即便这个员工生性懒散,好吃懒做又有何妨。
《品三国论管理》课程大纲 胡水木老师
《品三国论管理》主讲老师:胡水木(俞晴焱工作室)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课程目标】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三国演义》确实蕴含丰富的谋略大智慧、领导大智慧、管理大智慧。
本课程将和企业管理者们以“一壶浊酒喜相逢”,借大家的“笑声浪花”,来“淘尽英雄”。
【课程形式】知识性、故事性、穿越性、趣味性。
【课程大纲】一、商战谋略尽显峥嵘;《三国演义》是一部战争谋略的百科全书,对商战也很有借鉴意义。
《三国演义》演绎了“36计”中四种谋略——阳谋、阴谋、中谋、和谋。
阳谋“以强攻弱”,阴谋“保存实力”,中谋“争取主动”,和谋“反败为胜”。
1、中国谋略始祖《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
”——“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
”——“36计”包括“阴、阳、中、和”四种谋略;2、《三国演义》中的“36计”谋略赏析;阳谋:以强攻弱——“打草惊蛇”徐庶以马试探刘备;——“擒贼先擒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釜底抽薪”官渡之战曹操烧粮大败袁绍;——“关门捉贼”曹操下邳困吕布;——“上屋抽梯”刘琦问计诸葛亮;——“美人计”王允施计献貂蝉;阴谋:保存实力——“假痴不癫”司马懿装病免猜忌;——“空城计”诸葛亮吓退司马懿;——“苦肉计”黄盖诈降曹操;中谋:争取主动——“以逸待劳”陆逊耐心破刘备;——“笑里藏刀”陆逊施计夺回荆州;——“调虎离山”陈登设计调吕布;——“欲擒故纵”诸葛亮七擒孟获;——“抛砖引玉”吕布利诱曹操上当;和谋:反败为胜——“借刀杀人”周瑜借蒋干杀敌将;——“无中生有”诸葛亮草船借箭;——“李代桃僵”曹冲巧计救官吏;——“借尸还魂”诸葛亮死后蜀军安全撤离;——“树上开花”长坂坡张飞退曹军;——“连环计”赤壁之战庞统设计连环;3、现代战争谋略:毛泽东《论持久战》;——统一战线(和谋);——以空间换时间(中谋);——集小胜为大胜(阴谋);——农村包围城市(阳谋);4、迈克尔·波特的三大营销战略,PK《三国演义》的四大谋略;——格兰仕的总成本领先战略;——万科的专一化战略;——比亚迪汽车的差异化战略;——跨国集团的全球化战略;二、团队建设优势互补;《三国演义》里面揭示了完美团队建设之道,团队成员个性鲜明,但是可以和谐共生,优势互补,极大地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执行力,刘备团队自“桃园结义”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绝非偶然。
论三国人物品管理之道
论三国人物品管理之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人间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东汉末年的三国,是一个天下分崩、群雄并起的时代。
在那个时候,凡有志之士,不论文武,都待价而沽,或毛遂自荐,无不欲攀龙附凤,一显身手,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真正甘心终老山林,‚苟全性命于乱世‛的人真是凤毛麟角,‚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确实是那时现实的写照。
而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代表的魏、蜀、吴三家,为争夺天下,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搏斗。
‚若建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三国的创立者都知道人才对他们功业的极端重要,他们在争夺人才中争夺天下,在争夺天下中争夺人才。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三国的纵横捭阖,军事较量,是一场争夺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的大战。
很多人认为三国之中,使用人才方面做得最为出色,效果最显著的,乃魏国的曹操,他的政策,裨益魏国,使其迅速强盛起来,傲视天下。
其实不然,蜀国、吴国能够与魏国三足鼎立那么长的时间,在用人方面是各有千秋的,他们都也有不少经验值得后人借鉴,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以论述。
知人善任,唯才所宜知人善任、唯才所宜就要做到人尽其职,要求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比方说曹操手下的崔琰和毛玠,他们的特点是什么呢?作风正派,清正廉明,曹操就让他们去主持组织部和干部部的工作,选拔官员,果然他们两个选拔推荐上来的人才都是德才兼备。
再比方说枣祗和任峻这两个人,他们任劳任怨,曹操就让他们去屯田,结果曹操的屯田制得到了贯彻和落实,曹操获得了丰厚的粮草和经济基础。
所以他不管安排什么人做什么事都非常地合适,这些人也都非常地称职。
刘备也能取人之长,优势互补。
蜀国的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都是勇冠三军之辈,但要是论起谋略和用兵之道他们就比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诸葛亮逊色多了,他们都是个性非常鲜明之人,能攻能守。
刘备注重平衡,岗位设臵互不重叠,权责明晰,让诸葛亮做军师,掌握全盘,五虎上将作先锋,照旨行事。
读三国――说人力资源管理
自得者,不是自满自得,是思考自己有什么所得。
自乐者,则是自在自得而其乐。
今天,加上一个众乐,所谓自乐乐,不如众乐乐是也。
我读三国不是专读,皆偶尔读之。志不畅达时,读读;心不甚解时,看看;皆有所感触而发。入厕无他事,想起来打发一下时间,拿来瞄瞄,仅此而已。绝非专业、专门研究三国者。想我等普通民生,读三国,无非是品故事,品做人,品世故,品道理而已。随意就行。
企业也是这样,所以,老总头头们,这里给你们提个醒。
刘备就犯了这么一个错误,所以,后来损失了这么一员人才,我看他痛苦也好,悔恨也好,还是没有明白这个道理,今天好多老总、头头们也没有明白这个道理,使得自己的企业老是人才更换,好象不是在做企业,而是在做找人才的事,可能为找人才,几乎成了老总头头们的心头大事,怎不影响企业的发展。
刘备还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只重龙先生,不光是他只重,他的团队也只重龙先生,如果说团队只重龙先生,那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意识;但刘备你是要开疆劈土建大业的头头,老总,就不能这样了。
(6)真人才与一般人才,你可要看仔细了?
真人才总是把不公平。公平放在心底最深处,从不说出来;
一般人才总是叫叫嚷嚷说这不公平了,那也不满意了等等。
真人才总是用实际行动来表现不服输不服气
一般人才可能只是口头而已,最多只是一个附和者。
真人才持才自傲总是不拘一格,
理解错误也不打紧,理解高妙也不自满。品得乱七八糟,也无非博得众人逸乐,相比之下,专业人士就不如这么随意得多了。
好了,言归正传,今而个跟你们聊聊三国中的“人才与公平”话题。
(2)什么是公平?
公平就是因人而异,合理断事。
品三国,论企业管理之道
一:品三国之建制论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男人,都喜欢品三国。
不同品味的人在品三国时往往品出不同的品味。
有人品三国是喜欢三国里面的权谋,有人品三国是喜欢里面的打斗,还有人品三国是喜欢里面的人物。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我个人不才,然则特别喜欢三国国运兴衰里面所诠释出来的集团建制之理。
魏、蜀、吴三国,实乃一国,充其量不过是一国之中三股相互敌对的军事集团。
这其中魏主挟天子以令诸侯,得了天时;吴主承父兄之业,久居江东,拥有地利。
惟白手起家,因善于用人,终获得人和,了一方霸业。
有人做了一个这样的比喻。
说三国好比今天的三家企业集团。
集团属于国有企业,有政府背景,有资金支撑,可以垄断经营,获取垄断利润;集团是家族企业,有自己延续的品牌与相对稳定的营销渠道;集团属于有限责任公司,创业之初,靠得是企业文化与企业建制才稳定西川,徐徐发展的。
因此,谈论三国与企业建制,不能不多谈论刘氏集团。
刘备何许人也?织席贩履之人,也就是小商贩,而且属无照经营的那种。
此公凭什么发展成为一家上市集团公司(称帝为上市)的董事局主席呢?我品三国品来品去,我发现刘备一开始就搞了一个我们国人今天才整明白的企业建制-股份有限公司。
刘备与关张桃园结义,就立下了“匡复汉室”的宏远,也就是说一出山就抢注了一家企业字号。
兄弟结义,刘备当老大,关公次之,再次之,定下了股份比例。
其实你们不知道,刘氏集团定下了极具竞争力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模式,但他们出资的比例与股份比例并不一致。
据三国记载,刘备是企业的发起人,张飞是企业的出资人,是企业的加盟者,凭的是个人资源(人品与功夫)。
这三人,创业以来,一直不顺。
虽然偶尔也有点积蓄,但很快遇上点金融危机就赔得精光。
甚至有段时间公司被迫暂时歇业,连股东关羽也一度去曹氏集团打工,股东张飞一度自己去山寨做了小本生意,董事长刘备没有基业,只好去处搞搞策划(刘备策划能力很差,把老袁的两位大将与给断送了,倒为关羽赢得的好的职业名气)。
但是,刘备为什么能很快就重新开业了?因为关羽张飞是股东,他们有一起创业的动力,所以关羽千里走单骑,拒绝了曹氏的高薪,也要回刘氏集团。
【议论文】品读三国 论用人之道_900字
【议论文】品读三国论用人之道_900字《三国演义》是历史上一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名著,其以其深刻的智慧和雄厚的人物塑造成为世人研究的对象。
在这部作品中,人物的用人之道成为一个重要的主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三国演义》中的用人之道,并对现实中的用人之道提出一些建议。
用人之道还需要注重人才的履历和品德。
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人才,但并不是所有人才都能被青睐。
关羽虽然勇猛,但因为他不足以适应高层战略和政治的需要,刘备没有将他用于重要职务。
同样,钟繇虽然才华出众,但因为他品德不佳,刘备对他没有过多的信任。
这表明在用人之道中,能力和品德缺一不可,只有两者兼备,才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合适的人选。
用人之道还需要注重团队合作和协调。
《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充满了各个势力之间的斗争和协作。
各大势力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能够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的都能在战争和政治中占据上风。
诸葛亮和刘备之间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诸葛亮拥有卓越的智慧和才华,而刘备则具有领导力和胆识。
两者的合作弥补了彼此的不足,使得刘备的事业能够取得长足的发展。
用人之道需要注重追求公平和公正。
在《三国演义》中,各个势力之间的战争和政治斗争非常激烈,但成功的势力都具有公正和公平的用人之道。
刘备对待下属非常公平,对他们进行了激励和表扬,并给予了足够的权力和责任。
而曹操则在用人方面相对偏向私利,只看中个人的忠诚度和效益,而忽视了他们的能力和品德。
曹操的势力虽然曾一度强大,但最终没有取得长久的成功。
《三国演义》中的用人之道对于现实中的用人之道有很多启示。
我们在用人时,应该注重因材施教,将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才华。
我们也要注重人才的履历和品德,只有两者兼备,才能够成为一个合适的人选。
团队合作和协调也是重要的,我们应该注重各个人才之间的合作,找到彼此的互补之处。
追求公平和公正也是用人之道的重要原则,我们对待下属要公正对待,给予他们足够的机会和激励。
通过借鉴《三国演义》中的用人之道,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发现和培养人才,实现个人和组织的长足发展。
【议论文】品读三国 论用人之道_900字
【议论文】品读三国论用人之道_900字品读《三国演义》可以从许多角度进行探讨,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用人之道。
在这部文学经典中,不同的人物通过不同的用人策略来实现各自的目标。
本文将以几位著名的人物为例,探讨他们的用人之道,以及他们的成功或失败。
首先,我们来看看刘备的用人之道。
刘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他所用的人能否胜任其工作,直接决定了他的成功或失败。
刘备非常重视人才,他注重培养和使用各类人才,如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
他往往能够看到一个人的潜力,并给予其一定的发挥空间,同时他也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升迁,从而造就了一支强大的队伍。
其次,我们来看看曹操的用人之道。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他被称为“世之奇士”,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善于用人的人。
曹操用人之道不仅在于能够发现人才,更在于将人才合理地分配,运用到适当的位置。
他将贾诩、荀彧等文臣和张辽、郭嘉等武将组成了一支有文化和军事素质的团队。
他还习惯于利用人之长、去其短,以其长补其短,最终使得每个人在自己的领域发挥出最佳表现。
很显然,刘备和曹操的用人之道不同,但是却都非常成功。
但是,也有一些人物的用人之道不够成功,比如袁绍。
袁绍虽然是北方的重要势力之一,但是因为用人不当,最终失败了。
他虽然拥有谋士沮授、逢纪、许攸等人,但他却轻视他们的建议,纠葛于田丰等人的争执中,最终导致他的集团内部无法协调,被曹操等人击败。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用人之道在《三国演义》中非常重要。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往往需要善于发现人才,以及根据人才的特点和优势对其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使用。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每个人发挥出最佳表现,同时实现自己的目标。
反之,如果对人才的使用不当,或者对人才的能力没有充分发扬,就会失去重要的机会,最终导致失败。
因此,我们需要在品读《三国演义》的过程中,加深我们对用人之道的认识,从而可以更好地应用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
【议论文】品读三国 论用人之道_900字
【议论文】品读三国论用人之道_900字《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小说以三国时期为背景,以魏蜀吴三国争霸为线索,描述了东汉末年的政治动荡、战乱、人性的复杂与悲惨的历史。
在《三国演义》中,不乏一些英雄豪杰和政治家,他们的性格与用人之道给后世留下了深刻印象。
用人之道一直是中国古代政治家所非常重视的问题,也是《三国演义》中政治人物的一大特征。
通过品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关于用人之道的智慧。
对才能的重视。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可以说是一个极其重视人才的君主。
他广纳天下英才,不择手段地用人。
曹操因才斩将的故事,就展现了曹操对才能的重视。
他对待人才的态度是让人叹为观止的。
在他的统治下,无论是程昱、郭嘉、荀彧等谋士,还是张绣、张辽等武将,都被他善加利用,得到重用,其用人之道可圈可点。
察言观色。
在《三国演义》中,公孙瓒在用人问题上颇有一套。
他在对待部下时,善于观察部下的言行,察言观色,可以通过细微之处来判断一个人的本质。
在处理部下时,公孙瓒总是先观察部下的性情,再作取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引导潜能。
在《三国演义》中,张辽是曹操手下的得力干将,不仅是一个勇猛善战的武将,更是一个善于用脑的谋士。
曹操在看到张辽后,不仅善加利用他的武力,更是通过合理的引导和培养,使他成为一名出色的谋士,张辽在后来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国演义》中的政治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用人之道,值得我们学习。
而对于现代社会,用人之道同样重要。
一个企业或组织的发展壮大,少不了对人才的重视和善用。
用人之道要注重发现、培养和善待员工,让每个员工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为组织的发展做出贡献。
也要懂得察言观色,善于观察员工的言行,找到每个员工最适合的岗位,并赋予其适当的权利和责任,使其有所作为。
反观,如今社会上各类权钱交易、人情和招聘严重的不足,招聘不慎,找上司给做弄,给企业、组织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烦恼。
【议论文】品读三国 论用人之道_900字
【议论文】品读三国论用人之道_900字用人之道是袁绍与诸葛亮两位三国时代的名臣的一种治国理政的思想和策略,是在艰难的时代背景下不同人物对于用人的态度和方法的不同体现。
品读三国,可以发现袁绍与诸葛亮在用人之道上表现出的不同心态和策略。
袁绍是一个贪图享乐,放任自流的人,他的用人之道更多地是基于血缘和个人喜好,结果导致了袁绍政治失策、军事挫败的局面。
袁绍以富强一族闻名,自认为拥有很高的人品,所以他对于用人很少考虑能力和才干,更多地只看重亲戚关系和个人好感。
袁绍拥有很多资优子弟的支持和依靠,却很少真正的将这些人才有效地利用起来,导致了后来的政治、军事的失败。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在刘备、孙权对抗曹操的过程中,袁绍本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势力,但是由于他不善于用人,没有将自己身边的各方人才充分利用起来,错失了时机,最终灭亡于曹操手中。
与之相反的是诸葛亮,他是一个智慧卓越,才能过人的政治家。
他的用人之道强调才能和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用人位置。
诸葛亮崇尚“有缺以伸,有过以补”,即发现人才的潜力和优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
诸葛亮善于运用人,并且善于将各自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刘备征战时期,诸葛亮充分发挥了赵云的勇猛,关羽的武力,张飞的威慑力等人的优点,使得刘备能够战无败绩,取得了重要胜利。
诸葛亮懂得“知人善任”,善于发现和运用人的优势,使得刘备政权得以巩固,塑造了诸葛亮在三国历史上独树一帜的政治形象。
从袁绍与诸葛亮两位名臣的用人之道上,我们可以看到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用人的重要性和正确的用人方法是决定一个政权兴衰成败的关键。
一个明智的政治家应该像诸葛亮一样,善于发现和运用人的才能,将人才合理地配备在合适的位置上,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力。
同时要看清一个人的真实能力,客观公正地评价和使用人才,而不是像袁绍一样只看重亲戚关系和个人好感。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实现和谐稳定的社会。
品读三国,我们能够从袁绍与诸葛亮的用人之道上领悟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论三国演义刘备的人力资源管理艺术1500
论三国演义刘备的人力资源管理艺术1500 在中国,“三国”是人们茶余饭后谈资的一个永恒话题,尽管只是一部文艺小说,但是其中蕴含的许多人生哲理: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却非常值得我们去挖掘。
本文将从如何看待人才的培养、如何看待人才、制度与自律、组织团队的建设四个方面,对其中包含的人力资源管理学知识,以及它能给我们当代企业管理带来怎样的作用进行论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人间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当看熟悉的旋律再一次回荡在我们耳边。
《三国演义》那一个个生动活泼的百容不由自主地浮现在眼前,不言而喻。
其中记忆最深的无疑是被誉为“知识”的化身,智慧的象征,并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发明家等载入史门的诸葛孔明,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中:司马微在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和庞统时说:“卧龙凤雏,得一者可得天下。
”可是刘备两者皆得,最终也未能完成一统天下,复兴汉室的伟业。
为何?是他们浪得虚名吗?若如此,诸葛亮帮助刘备从无到有,确立三国鼎立之势又该何解呢?况且庞统从第五十七回到刘备帐下听用,至第六十三回取洛城选伏身亡,不过短短几回的剧情,可以说完全没有展现他作为一代谋士价值。
当我们再说到三国、说到蜀汉,人们耳熟能详的不过就一卧龙而已,又有多少人记得凤雏。
确实,他在霸汉政权的建立当中只不过是一个过客,没能起到建设性的作用。
这又是谁之过?假设庞统不是在刘备帐下而是在曹操帐下,结局又将如何?所以,从一部《三国演义》,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管理学问题,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如何看待人才的培养?诸葛亮七出祁山却从未打出去过,反而被魏国一攻就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诸葛亮忽视了人才的培养与战略上的生养。
在失去荆州大片土地,损失关张两员大将,失去了“精神支柱”刘备,再平孟获,出兵伐魏,国家资源根本无法支撑。
而在此期间,魏国大力开办学校,发展经济,培养了众多的人才,一个主攻,国力虚耗,人才只损失无补充:一个主守,养精蓄锐,人才辈出,胜败之道一目了然。
三国演义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引言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人动乱的时代,也是个实事造英雄的时代,也在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智慧的集大成者,包含了丰富的文韬武略、描写了具有社会结合形态的各种人类活动,诸如政治、军事、外交,其中蕴涵了丰富的管理原理、管理思想等,对现在的企业管理一定价值。
从中可以看到如何管国家,管企业,管人。
人才济济是三国时代最璀璨的一面,但如果没有一个可供发展的环境,适当的时势,良好的管理组织及用才渠道就无法造就袅雄如曹操、刘备、孙权,智勇如诸葛亮、郭嘉、司马懿,文武双全的周瑜、姜维等……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三国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胜利者胜在用人的胜利。
此次我们就为三国演义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偏重人才管理)为切入点,举例研究分析,引发一些思考,总结出一些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启发意见。
二、人才资源境况三国局面,也是群雄逐鹿局面的出现,标志着东汉中央政府对政局完全失去控制,出现自由竞争的局面。
群雄为了生存和争取敌对派别,就不能不争取和笼络人才,出现了“汉末争以下士为贤”的局面。
人才兴盛的原因一方面由于东汉中后期士人互相品评之风的盛行。
被品评人物的行为有多种多样,什孝顺父母、让才好施、救人急难以及博学多才、文武兼修等等。
总的标准不外德和才,当时公认为有德有才的人能得到社会的尊重,连黄巾军对有学问、有名望的人也相当宽容。
同时在东汉末年的人才市场上表现以“君择臣,臣亦择君”的流动特征,如许攸、张郃离袁绍而投曹操,赵云背公孙瓒而事刘备,其他如甘宁归吴,贾诩三易其主,不论是主动投桃报李还是被迫“跳槽”,三国时期的人才享有很大程度的流动自由。
三、模块分析(一)、人才资源规划以蜀汉为例,前期成就有目共睹,人才也是不胜枚举,开拓市场的有“五虎上将”,后方有管财务、做行政的、搞战略规划如法正、费祎、马良、马谡这些人,可到蜀汉后期就变成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地步了,魏延反了,蜀中空余姜维一人在支撑,就好比一个人原本只是一个地区的销售总监,突然全国的业务都需要他来做了,手下还没有可用的人,难以全面兼顾。
三国中的人才管理艺术
三国中的人才管理艺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一部《三国演义》,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一个沧海横流、战火纷飞的英雄时代,更是一部蕴涵了丰富管理思想和管理艺术的人力资源管理学经。
其中的诸多典故虽已成为历史,但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经验反馈对于我们今天的企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表面上看,三国时期群雄割据、征战杀伐,你方唱罢我登场,但实质上是一场激烈的人才战争。
魏蜀吴之所以能在群雄争霸中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说到底是由于他们重视人才、善用人才的缘故;而他们又相继灭亡,最终归统于晋,与其在用人方面的失误与不足也是密不可分的。
以下分别对曹操、孙权、刘备三人人才管理的特点,从良好实践与不足之处两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曹操的人才管理曹操起兵时,员工不足四千,后来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实现借壳上市,不断进行兼并、重组,逐渐做大做强起来。
他是三国时期最具领导才华的老板,因此对人才的依靠程度也最低,但这并不影响他对人才的重视。
他先后三次发布招聘广告(求贤三令),广揽天下贤才,短短的几年时间,就打造了“谋士如云,战将如林”的庞大阵容,其属下的人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来说都是最高的。
但他还常常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来表达对人才的渴望。
曹操人才管理的主要特点是:一是选才灵活创新、不拘一格。
曹操选拔人才不仅打破了门第、名望等传统要求的束缚,唯才是举,人才选拔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有从内部提拔的,也有从社会招聘来的,还有从竞争对手那里“挖”过来的。
二是求才用心良苦、不择手段。
曹操为把徐庶夺到自己手下,设计将其母亲押至许昌,企图让徐母写信召来徐庶,一计不成,又仿其手迹,伪造书信,终于把徐庶骗到许昌。
为了得到关羽,曹操更是满足其一切需求,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赠美女、锦袍、赤兔马,封汉寿亭候,可谓费尽心机。
长阪坡赵云被曹兵围困时,曹操本可轻松取赵云性命,但由于爱惜其才,令部下不准放箭,只可活捉。
三是爱才慎无苛求、不拘小节。
在对待庞统的态度上,曹操要比刘备和孙权好得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品三国,论人才管理之道从三国学驾驭人才孙权可谓三国中第一位能授权的行家。
这是有其内在原因的。
孙权的父亲孙坚,其兄孙策都有好勇斗狠,孤身犯险的气质。
他们二人在沙场的名号一为“破虏”,一为“讨逆”,可谓名不虚传,其骁勇的名声在战场上天然就是一只响亮的号角。
二人每有战事,必亲临前线指挥,以一国之任而犯重险,结果都年仅壮年便遭横死(孙坚过江夏时遭刘表部将乱箭射死;孙策在攻袭许昌之前,在孤身打猎时被仇家的刺客刺死)。
孙权后来也想仿效乃父乃兄,至有合肥一役亲征。
然而这一战张辽八百勇士破了十万吴军,孙权本人也差点让势若疯虎的张辽生擒。
此役之后,孙权绝足于疆场,只在后方选贤任能。
每当大战来临,他先是召集群臣廷议,然后毅然决断,选派大将,赐以假节(朝廷特授的权力,可对犯军法者先斩后奏);自己则退居二线,督运粮草,任由前线主将发挥,绝不遥控指挥。
《三国演义》中周瑜阻止蒋干劝降的话是对孙权充分信任属下的良好注解,也是臣属对信任自己的君主一个掷地有声的回答:“瑜执干手曰:‘大丈夫处世,遇知遇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
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有君主的充分信任,前方的帅才就能大展拳脚,屡立大功。
三国的三大战役之二: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东吴都是大赢家;而这两场战役都是东吴的两个小辈英雄:周瑜和陆逊一手导出。
孙权安坐银鞍殿,前方高唱凯歌还,可见善于授权的用人者有福了。
韩信对汉高祖的称谓也非常适合孙权:“臣善将兵,陛下善将将。
”惜权如命的君主不会明白,君主的才能和权力不是体现在亲领大军,耀武扬威于疆场;君主的才能和权力体现在战前庙堂选将,战后论功行赏。
此即为“垂拱而治”。
孙权用人之时固然善于授权,然而他却是一个可以共患难,不可共安乐的人。
每当用人之际,唯恐施恩不厚,荣宠已极;而当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国无外忧之时,他对于贤臣的劝谏则不大听得进去。
陆逊是东吴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第四任大都督,对孙权的三分天下可谓有韩信、乐毅之功。
陆逊不仅富有军事谋略,对政事也每有真知灼见。
其时孙权既立孫和为太子,又宠爱鲁王孙霸,致使两宫并立,朝臣各有依附,彼此不和。
陆逊以国家为重,上书孙权,力荐保安太子,黜降鲁王。
而孙权反疑心陆逊离间骨肉,遂将陆逊的亲近左右放逐的放逐,下狱的下狱,致使陆逊这样一位大功臣“愤贲而卒”。
后来,陆逊的兒子陆抗颇有政绩,孙权视其为可用之才,就又哭着对陆抗说,以前听信谗言误会了陆逊,要陆抗将他以前责问陆逊的诏旨全部烧掉。
在那个君择臣,臣也择君的乱世,诸葛亮为什么最后选择了刘备呢?在此,笔者不敢苟同裴松之所说:诸葛亮选择刘备乃是“义不背本”,也不认为诸葛亮辅佐刘备是一心一意为了匡复汉室江山。
(如果刘备不姓“刘”,不是汉室皇叔,诸葛亮就会另找一位姓刘的庸才辅佐不成?如果刘备真的不姓刘,只怕诸葛亮也要改弦易辙,闭口不提匡复汉室,而要义正词严地宣称“天下有德者居之”了。
) 刘备赢得诸葛亮的真心辅佐,无疑是靠其人格的力量。
对当时普天下的群雄诸侯,高卧隆中,心怀天下的诸葛亮必然都有过考察评价,其最后出山辅佐刘备,固然有感于刘备三顾茅庐的诚心,最重要的还是由于诸葛亮志向高远,欲仿效伊吕、周公,但求造福黎民,不求闻达诸侯;因此必要辅佐一位仁君明主,以求能尽展所才。
刘备当时虽然屡战屡败,但其“信义著于四海”,草庐一席谈话,更觉君臣意气相投,脾性相合,“遂许先帝以驰驱”。
归根结底在于刘备“宽仁有度”,能“尽”诸葛亮之才。
终刘备一生,不但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对所有投奔他的臣下都优渥有加。
因而刘备创建的蜀汉政权绝少有诛杀功臣,爆发内乱的事(刘备曾狱杀彭羕,在于彭羕确实有谋反的企图),比魏、吴两国要稳定地多。
因而若说授权任人,在三国中刘备是施行得最为彻底的一位君主。
(可能也是因为刘备除用人外,本身其他能力都比不上其臣下,不过他能做到不疑心,放心授权,就很不容易了。
)虽然说诸葛亮成就了刘备的三分天下,也只有刘备这样的“宽仁有度”的君主,才能成就诸葛亮这样的“王佐之才”。
如果说蜀汉的诸葛亮与北魏的司马懿、东吴的陆逊在智谋才干上不相上下,互见伯仲的话,则其中以诸葛亮的君臣机遇最为难得。
他从未受到来自君主的牵制,更不用说猜忌和迫害了。
刘备宽仁有度,刘禅乃中人之主,从而使得诸葛亮真正达到了“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主于后”这样一种完全自主,不受製肘的局面,而超越司马懿、陆逊的境界,将自己的智慧才能完全地发挥出来,最终成为“千古贤相”。
诸葛亮对授权的必要性有过很深刻的论述。
在其《将苑-假权篇》中,诸葛亮指出:如果“赏移在权臣,罚不由主将”,主将有尽忠之责而无赏罚之权的话,那就象把猿猴的手脚绑起来,而命令它跳跃,把神箭手的眼睛蒙起来而强迫他射箭一样,其结果是上下不一心,则命令不能贯彻,“人苟自利,谁怀斗心?”就是主将有伊吕那样的谋略,韩信那样的武功,也不能成事。
这一番话,可以说是“授职就要授权”的金玉之言。
虽然诸葛亮作为人臣,刻骨铭心地认识到了上级授权的重要性;然而作为总揽蜀汉军政大权的丞相来说,他自己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分权(授权是指授职之后要授以赏罚之权,分权是指不该由上级承办的细致工作交给下级去办。
分权是授权的基础,授权是分权的完成)。
凡鞭打二十以上的刑罚,他都要亲自过问。
有人以“陈平不知钱谷数”之事劝诸葛亮不必“事必躬亲”,孔明泣曰:“吾非不知。
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
”这也是当今主管不愿分权的顾虑之一:让下属放手去干,万一事情搞砸了怎么办?分权当然有风险存在,但是诸葛亮只有一个,用人者自身也分身乏术,如果“因噎废食”,花了太多的时间来管兵,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管将了;反而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很多事,也许主管能比下级处理地更好,但也不应该动辄插手。
西汉另一位丞相—丙吉,春天出行,见路上有斗殴致死的人,他并不过问,认为这种事情该由当地负责的官吏来处理,如果作为丞相,他看到什么事都要亲自处理,那么还要具体负责的官吏干什么?但是看见耕牛喘气,丙吉却很担忧,因为耕牛喘气反映天时,天时不正会影响年成,这是丞相真正要关心的事。
如果诸葛亮也能做到将细小的政务交给适当的属下处理,自己专心统筹军国大事,应该不会只有五十四岁的寿命吧?难怪杜工部在咏怀诸葛亮时叹惜他“志决身歼军务劳”呢。
而善于分权授权的孙权活到七十一岁呢,在古人中算是很长寿了。
另外,诸葛亮不善于分权,在客观上也造成了蜀汉文武群臣对丞相的依赖心理,而阻碍了方面之才的脱颖而出。
从三国学激励人才三国时代人才风景蔚为壮观,不但因为人才众多,各擅专长,还因为人才的聚合与流动,成为一个动荡时代特有的现象。
在那个时候,群雄千方百计地在发掘人才,可说是搜罗将尽,被埋没的不多。
同时在诸侯并吞的过程中,雄才大略者不仅注重于土地的得失,更看重于人才的得失。
在乱世中,使用人才的前提在于延揽人才,因为没有一个有权威的政治机构来举行县考、乡试、会试、殿试;而延揽人才的前后又存在着如何鉴别人才、人尽其用的难题;最后使用人才还存在着激励人才的难题。
这里,我们来看看三国是如何激励人才的。
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法令初颁时恐人民不尊,立三丈之木于南门,宣称若能搬出北门者赏五十金,众皆不信。
有一人试行搬木,商鞅果然依令照赏,于是人人皆信其法。
出将入相之人,外统千军万马,内御群臣百姓,必须言必行,行必果,才能有威信,在用人之际才能一呼百诺。
诸葛亮真正做到了这点。
当诸葛亮再次北伐,魏明帝曹睿亲自驾临长安,命司马懿及张郃率领三十余万雍谅劲卒潜伏攻打剑阁。
诸葛亮当时屯兵祁山,手下只有八万军卒。
适逢预定换兵之日已到,八万中有一半马上就要调回内地修整,而当时汉中新兵还在路上,尚未到达。
参军们都建议值大兵临近之时,应该将该轮换的兵士留下来一个月,以壮军威。
诸葛亮却说:“带兵打战,以信为本。
该走的人现在已归心似箭,整装待发,他们的妻子都傍门望归,怎么能因为敌人来攻击就对下失去信义呢?”于是发布命令让该走的士兵按时离去。
可是士兵们听到丞相如此信守诺言,各自感激,都不愿走,反而踊跃请战,愿意一死以报丞相相待之恩。
于是兵士用力,临战之日莫不拔刃争先,以一当十,杀张郃,却司马懿,一战大胜,都是得益于孔明以“信”治军。
假使当时主将不守信用,将该掉换的兵士强行留下,军中必离心离德,士气低迷,未战已败了。
信然诺与平赏罚是分不开的。
赏罚公平,主将才能有威信。
蜀平之后,晋文帝司马炎问蜀汉降臣樊建,诸葛亮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樊建回答说:“(诸葛亮) 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
”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做了十一年的丞相,手握生杀大权,赏罚出于一心,他究竟是怎样做到持身以正,不偏不倚的呢?听其言,观其行,不妨从他的著作论说和政例上进行观摩和学习。
诸葛亮在所著的《便宜十六策-赏罚篇》中说:“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简而言之,一碗水要端平。
陈寿评诸葛亮:“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陈寿本人与诸葛亮也有介蒂,他的这一评语应是极为中肯。
但他只讲到了“个人的亲仇”这一层,诸葛亮执行法令,处置赏罚,不仅不避个人亲仇,也不顾及其他任何因公因私的借口。
以诸葛亮斩马谡为例。
今人看来,诸葛亮不应该斩马谡有二:于私,平素诸葛亮非常器重马谡,“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于公,马谡熟读兵书战策,每有良谋美计,是个人才。
当时蒋琬就曾为马谡被斩一事不解,而对诸葛亮说平定天下正需要这样的智谋之士,因一次失误而杀了他,岂不是使亲者痛,仇者快?而诸葛亮却流泪回答道:“孙武之所以能制胜于天下,乃是由于他用法严明。
”言下之意,无论是出于私意还是马谡个人的才干,都无法使他免罪;法令面前人人平等,不能为有才者废。
诸葛亮不但斩了马谡,也深究自己无知人之明,乃至用人不当,误了国事,上表罪己,自贬三级。
试想如果马谡在曹操手下,犯了“失街亭”之类的过错也许就能免于一死吧。
曹操并不吝于赏赐,但善于以“怀惭术”驭人,对臣属的过失总是网开一面,更惶论有才之士了。
曹操对沙场“败军之将”,从不施以重罚,总是轻轻一句“胜负乃兵家常事耳”,揭过不提。
捉到了背叛过他的魏种也不杀,“唯其才耳”。
以马谡之才,曹操应能爱惜而不会正以军法。
为何同为用人大家,对赏罚处置却可能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呢?到底哪一种处理方式才是正确的呢?这是因为曹操本身就是一家君主,他之治天下乃是“家天下”,在他看来,国法不外乎人情,法外施恩,赦免几员罪将,更能换来他们对自己的尽忠效命,又何乐而不为呢?而诸葛亮虽贵为丞相,毕竟还是人臣,他执行法令,并非要求属下对他个人效忠,也就谈不上什么“法外施恩”,因而他之治天下乃是“公天下”。
他身为群臣表率,辅佐汉室,岂能“因私废公”,又岂能“因才废法”?法令一废,政令则不行;先例一开,将来人人援引为例,叫他如何号令部属,令行禁止呢?立场不同,所以观点不同,所以举措不同,这正是诸葛亮不同于曹操之处;也正是职业经理人不同于企业所有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