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教育是教学的灵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性教育是教学的灵魂

一、传统教育的弊端

1、以传授知识为主,在中国几千年传承文化的教育中,一直把教育教学放在教学的首位,以传授知识为主。机械地把学生当成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载体,压抑了学生主动接受学习知识的积极性,长期以来形成了教与学的严重分离。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观点生吞活剥的、教条的把知识强加给学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任何选择,无任何自由度,对学习过程无任何兴趣,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严重摧残了学生发散式思维方式的形成,导致学生、教师、专家、科学家普遍缺乏创新性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

2、“填鸭式”教学,无论是在基础教育中,还是在大学生、研究生的教育中基本都是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学生没有自主选择学习的空间。全部学生都是一个教学内容,同一个衡量尺度,同一种教学方式,用克隆式的教育模式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缺乏发散性思维,缺乏独立创新意识,缺乏创新能力,缺乏敢于针对传承文化的弊端发起质疑与挑战的群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思维未能与学生的思维相互衔接,相互碰撞,对教师传授的知识未能深刻理解,更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出现学习过程中的“消化不良”。

3、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文化之一,文化底蕴最深,渗透能力最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家族观念、民族意识、国家意识是全世界最强的民族与国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其固有的优点,但也有其“中庸”、“顺从”、“被奴役”的不足,缺乏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脱胎于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现代中国,仍然延续着固有的三大顽疾,顽固的习俗;强大的消极抵抗力;无与伦比的民族粘着性。无论是传统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氛围,还是在现代教育中都是以“顺从”为前提。长者、师者、官员惟命是从,从来不问为什么,对不对。这种文化氛围怎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性能力的人才呢?

二、全球信息化对教育带来的挑战

1、知识的更新周期缩短。传统学科知识的更新速度较慢,边沿学科、前沿学科、新兴学科的知识更新率十分迅速,象信息产业与生命科学领域的基因工程3-5年几乎全部更新。传统的教材总是落后于本学科前沿的发展3年以上,在以教科书为蓝本的传统教学中,要加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发展的现况要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各专业学科存在的问题,发展的方向与未来的前景。

2、知识信息量剧增。近300多年来,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知识量、信息量剧增,呈指数关系增长。大量的新知识浩如烟海不断涌现出来,使人们目不接睱。仅生物医学领域一年出版的杂志,其信息量可供一个人学上几百年。传统教育中传授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已不再适应现代教育。面对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远不适应未来社会发

展对人才的需求。

3、学习时间与学习内容的有限性,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和自然界演变的进程来看,一个人的生命极其短暂,有限的生命面对相对无限的知识,学习的内容、学习的知识无穷无尽。哪麽,人类做出的唯一选择就只剩下学习了吗?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包括从小学到大学,也仅仅只占一个人全部知识的10%左右,更多的知识是从社会人群的交往中学得,由此,真正的学习是在无奇不有的社会之中。在现代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方法、独立思维、努力开发每一个人潜在的智力是教学改革得着眼点,在小学教育阶段尤其重要。每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不同、环境不同、嗜好不同,用克隆式的教育模式去培养人才,势必导致众多奇才、怪才的扼杀,也违背了人才成长的自然规律,这也是现代教育制度中存在的最大的弊端。把每一个人潜在的智能,通过良好的教育使其最大化,才是优秀的教育制度。

三、应对策略

1、教书育人是基础,教育教学的性质决定了教书先育人,学习首先学做人的基本观念,寓育人与教学之中。教书-传授知识仅仅是育人的一种手段,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通过言传身教作学生的表率,育人是教学的第一要务,也是教学的根蒂。而教学传授知识的过程只是育人的手段,朴素的、坦率的、直白的、现实的、实事求是的语言最能进入学生的心扉。要用辨证的观点,从大自然的演变和生物进化论的角度去进行人生观的教育。切忌唱高调,滔滔不绝的讲述一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教师首先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要是是求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决不能不懂装懂害己又害人。人生生来决不是只有索取,任何一个人、生活在社会的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群体之中都必须要讲奉献。从人类社会演进的历程来看,自私是人类的天性。从道德的层面上来看,利己不损人是做人做事道德的最低限。在培养人成才的过程中,不可能都成才,可以不成才,但必须成人,至少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三基”教育是前提,在现代教育教学中,面对呈指数增长浩如烟海的信息,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放在何处,这是一个长期探讨又悬而未决的问题。在进行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用启发式教学,主动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中、现实中、活生生的问题,发现教师讲课中所提出的问题。不能对所讲述的内容提出问题的学生,至少是没有认真听讲并进行独立思考的学生。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的一种能力的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各门基础课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是讲授的重点。抓住关键、找准切入点。认真备课,熟悉授课内容,对所讲述内容的重点、难点要反复研究琢磨。讲述问题的切入点要新颖,要有创意,对学生要有足够的吸引力。举例说明要切题,努力做到,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举例说明要形象化,抓住主题,切中要害,言简意赅,思维要敏捷,思路要清晰,语句要通顺,语言要流畅,使授课过程艺术化。

3、开拓思维是关键,在以信息化社会为背景的现代教育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大脑的记忆与储存信息知识的空间也是有限的。学习知识、

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有一定的限度,只有思维的空间与容量相对于无法测量而言是无限的。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任何一门学科的存在,都会有其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方法学的东西。掌握概念,深刻理解本学科的基本原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是学习最简捷、最有效地途径。学习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思维问题的角度与方法。有机的结合教学过程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目前的研究方向,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本专业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本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法,启迪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授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思维要与学生的思维融汇在一起发生碰撞。教师要拓宽知识面,广泛涉猎前沿领域的新知识,对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领域也要广泛涉猎,尽可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在讲授本专业知识时,十分自如,如鱼得水。使自己讲述的知识真真切切,活真活现,有声有色,主动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主动的、自觉不自觉的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教师的思维和所表述的问题来进行课堂教学。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的根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上学决不是什麽都学会,这也是不可能的。教师教学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的过程决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与学习知识,而是着重于训练、培养、逐步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掌握科学合理地学习方法,首先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识,能够快速的搜索、查找、收集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快速的浏览,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性的阅读。急用先学,学其急需,知道学什么,怎样学就是一种极强的能力。原始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发散型思维、带有好奇心不断发现不断提出问题,并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逻辑思维的方式、启迪思维的手段是关键。在当代教育教学中传授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发散式思维、原始创新能力,不断的发现、发明创造知识才是教与学的终极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