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4年最新二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表内乘法教案剖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 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3.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9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

教学内容:课本第8-9页,例1、例2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儿童节的时候,3位小朋友从老师那里获得了6颗糖果,他们很开心,可是这些糖果该怎们分才好呢?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师:同学们想一想,你想到怎么帮3位小朋友分一分了吗?

(1)讨论分配方案,动手分一分。

(2)分好后展示分配结果。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分法,你觉得哪种分法可以让3位小朋友都满意呢?为什么?

这种分法3位小朋友分到的同样多,所以这种分法更公平。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其他两种分法分的不一样多。

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同桌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完成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

(1)学生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理解题意。(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

3.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9页例2提出: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几个?

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题意。

(2)请学生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教师巡视。

(3)交流。请学生汇报各自的分配方案: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完成第9页“做一做”的内容。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酸奶,独立完成把10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盒?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5. 联系生活,说说平均分。

三、练习

1.练习二的第1题。

让学生根据“平均分”概念判断“谁分得对”。练习时,先让学生弄明白题目要求,再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让学生在运用“平均分”概念进行判断的练习活动中,巩固对“平均分”的认识。

2.练习二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3.练习二的第3题。

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风筝,动手平均分成3份。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分配方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教学反思:

二单元三题设计(一)

一、课前练习:在○里填上“+”、“-”、或“×”。

4 7

= 25 5 5 = 2 5 10 = 5 3 =

15 4

= 2 二. 课内检测

1. 先用10根小棒分一分,再填空。

(1)平均分成2份,每份( )根。

(2)平均分成5份,每份( )根。

(3)平均分成10份,每份( )根。

2. 先分一分,再填空。

(1) (2)

8根,平均分给2只,每只

分得( )根。 (2)

( )条

,平均放在( )个里,每个

放( )条。 课后检测 1. 10个气球,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得( )个。

2. 15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 )个。

3. 有14根小棒,平均分成7份,每份有( )小棒。

4. 有12根小棒,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 )根。

5. 有16块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 )块。

6. 把8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 )个。

第二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二)

教学内容:课本第10页例3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动手操作分一分、圈一圈,并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平均分含义和意义的感知和理解。

2.掌握平均分的第二种情形,能用通过具体操作初步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领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实践活动,能够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小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