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简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匮要略简答题

1、何谓腠理,其特点、功能与作用是什么?腠理是指皮肤、肌肉、脏腑正常的纹理;其特点是结构致密,通透性良好;其功能是渗泄体液,流通气血,贮存元真之气;其作用是抵御病邪由外入内之屏障,保护组织结构免遭邪气侵袭;驱赶病邪由外入内之门户,避免邪气潜伏体内危害机体。

2、结合原文谈谈胸痹病是如何形成的,病机特点是什么。《胸痹心痛短气病篇》第一条原文指出:“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其中太过不及与阳微阴弦,既是胸痹心痛病的脉象特征,也是对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概括。阳微是指寸脉微,属不及脉象,主上焦阳虚,胸阳不振;阴弦是指尺脉弦劲有力,属太过脉象,主下焦阴寒偏盛,痰饮内停。因上焦阳虚,下焦阴寒偏盛,阴承阳位,痹阻胸阳,故发生胸痹心痛病。

“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是进一步强调阐明上焦阳虚与下焦阴盛二者之间缺一不可的密切联系。若仅有上焦阳虚而没有下焦阴盛,或仅有下焦阴盛而无上焦阳虚,均不能发生胸痹心痛。只有具备阳微与阴弦两个条件方能形成胸痹心痛病。

胸痹心痛的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3、试述肾气丸治疗小便不利与小便过多的机理。肾气丸在《虚劳病篇》中治疗“虚劳病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之证,在《妇人杂病篇》治疗“胞系了戾,不得溺”之转胞证,在《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治疗“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之证。小便不利或不得溺均指小便量少且排解不畅。“以饮一斗,小便一斗”是指小便排解通畅,小便量异常之多。两个症状截然不同而均选用肾气丸主治,是因为以上病症均因肾阳偏虚,开阖失职,气化失常所致。故异病同病同治。肾主水,职司开阖。小便不利(或不得溺)是因肾阳偏虚,“开”失其职所致,用肾气丸能温扶肾阳,化气利水使之开,水道门户打开则小便自能通利。小便量多是因肾阳偏虚,“阖”失其职所致,用肾气丸能温扶肾阳,化气摄水使之阖,水道门户正常关阖则能控制小便过多流失而按正常规律排放,不致于在发生“以饮一斗,小便一斗”的病理现象了。以上充分说明治疗小便不利和小便过多时肾气丸的双向调节作用与肾司开阖功能得以恢复来共同协调完成。

4、试述治疗肝虚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的作用机理;这一例案说明了什么?肝虚之病,补用酸,是因为酸能入肝,故补之当以本味。助用焦苦,作用有两条途径:其一,焦苦入心,心火为肝木之子,子能令母实,此所谓心旺则气感与肝;其二,心火旺则能抑制肺金,以防止肺金欺辱肝木,有利于肝木自旺。“益用甘味之药调之”,作用有三:其一,甘入脾,土能荣木;其二,补土制水,间接地起到助火、抑金、养木之用;其三,酸甘合用能化阴以补肝虚养肝体,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故肝虚之病能自愈。

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张仲景从脏腑经络学说理论出发,通过药物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调节,五行生克制化理论的综合效应来平衡阴阳,协调脏腑,消除疾患,恢复健康的高超治病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观学术思想的新视野与高境界。

5、试述肾气丸的用药、功能、服发特点肾气丸又称八位肾气丸,后世称“金匮肾气丸”,由肝地黄八两、山茱萸四两、茯苓八两、牡丹皮三两、泽泻三两、附子一两(炮)、桂枝一两组成。该方的配伍、功效、服法各具特色,分述如下:(1)用药特点:方中的干地黄、山茱萸、薯蓣、茯苓、牡丹皮、泽泻即后世以滋补肝肾之阴著称的六味地黄丸的成分,称之为阴药,总剂量重达25两;桂枝、附子温补肾阳、振扶肾气属阳药,总剂量仅为2两。阴阳药之比为25:2,阴药是阳药的12.5倍,故该方用药特点属阴重阳轻。(2)功用特点:从用药剂量而言是阴重阳轻,但就方剂的功效而言是偏于温阳,其方法是通过阴阳互生的理论来达到阴中求阳的目的,正如《医宗金鉴》所言:“此肾气丸纳桂于滋阴剂十倍之中,意不在不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故该方的功用特点是扶阳和阴,阴中求阳。(3)服用特点:炼蜜和丸,酒下十五丸。蜂蜜补阴滋润,附子温阳辛燥,二者配伍,有滋润而不腻,温阳而不燥的作用特点,又能解毒取用,恋药缓行,延长药效。以酒服用,能辛温助阳,助桂附达阴中求阳之目的,又能速溶蜜丸,充分快速发挥药效。故送服药丸用酒不用水。

6、痰饮病的治疗大法是什么?怎样理解?水气病与痰饮病有何异同?痰饮病的治疗大法是“温药和之”。因为饮为阴邪,得温则化,同时阴邪又易伤阳气,而水湿的运行有赖阳气的推动,故治疗痰饮病当以温药以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调水道,使饮邪驱除。和之指温药不可太过,为温运温化之药,而非燥之补之。

水气病与痰饮病均为肺脾肾三脏阳气不足,但前者以肾阳虚不制水为主,后者以脾失健运为主,前者主证为全身水肿,后者则为局部水停证。

7、试述虚劳七方的功效及适应症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甘温扶阳,潜阳固涩,主治虚劳失精证;小建中汤甘温建中,调和阴阳,缓急止痛,主治虚劳腹痛证;黄芪建中汤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主治虚劳腹痛证;肾气丸益气补肾,主治虚劳要痛症;酸枣仁汤养阴清热,宁心安神,主治虚劳不寐证;薯蓣丸调补脾胃,扶正祛邪主治虚劳兼外感之风气百疾证;大黄虫丸缓中补虚,活血化瘀,主治虚劳干血证。

8、请分析“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该句出自《金匮.黄疸病篇》。指明黄疸形成的关键,一是黄疸的病位主要在脾胃,二是强调黄疸的发生与血分有关。因脾主四肢肌肉,脾在色为黄具有运化、转输之职。脾将蕴结与血分之湿热转输与肌表,于是形成黄疸。

9、《金匮要略》首篇提出了哪些具体的预防措施?(1)未病先防:内养正气,外慎邪风:“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午忤经络”、“房室勿令竭之,服食节其冷热酸苦辛甘”。防备意外的伤害:“无犯王法,禽兽灾伤”。(2)已病防变:调理未病脏腑,截断传变:“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3)早期治疗:“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必令九窍闭塞。

10、比较附子粳米汤证与大建中汤证的异同附子粳米汤证与大建中汤证均为脾胃虚寒的腹满痛病症。附子粳米汤证的症候机理为脾胃虚寒,水湿内停,以腹痛如刀切,肠鸣、胸胁逆满为主症,治以散寒止痛,(益蜀)饮降逆;大建中汤的症候机理为脾胃虚寒,阴寒内盛,以腹部上冲皮起,攻冲作痛,上下痛不可触近为主症,治以温中补虚,散寒止痛。

11、试述“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与“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的机理有何不同。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是病邪偏上,病势欲越,当因势利导,不可逆其势,故治当吐禁下;“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是因其证候机理为实热壅阻胃肠,腑气不通,攻下泄热,热除实去,腑气通畅,呕吐自愈,故治当下禁吐。

12、苓桂术甘汤如何体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一原则?苓桂术甘汤为治疗痰饮病之要剂,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组成。其中茯苓为主药,可健脾渗利水湿,辅以桂枝温阳(益蜀)饮,两药相配,可温阳化饮;白术健脾燥湿,甘草和中益气,两药相协,可补土制水。由此可见,苓桂术甘汤功可健脾渗湿、温化痰饮、通阳利水,其性既不刚燥,亦不滋腻,实属治疗痰饮之良剂,充分体现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旨。

医案分析

1、周某,男,56岁,因左膝关节红肿疼痛10余天,经抗生素、激素治疗无效,前来就诊。中医诊断:厉节病。证型:风湿化热证。主证分析:以关节疼痛,畸形为主症,可诊断为厉节病。风湿之邪流注关节,痹阻气血,不通则痛,故关节疼痛,拒按;风性善行数变则疼痛有游走不定之特点;风湿化热,湿热内蕴则发热口渴,胸闷欲呕;病久不愈,湿热壅阻,正气日衰,邪气日盛则关节肿大变形。小便短而黄,苔薄黄而腻,脉濡数均为风湿化热,湿热内阻之象。治法:祛风除湿,清热宣痹。代表方: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药物与剂量:桂枝12芍药12知母12麻黄9防风12炮附子15(先煎)甘草6生姜6生石膏20栀子10。煎服法:4剂,每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温服。注意附子必须先煎30分钟,以防中毒。

1、李某,男,36岁,工人,因汗出风吹,一致汗郁皮下成湿,湿郁化热,今发热十余日不解。中医诊断:湿病。证型:风湿化热证。主证分析:患者以发热,身疼痛,午后剧为主症,故诊断为湿病。其形成原因是汗出当风,汗郁成湿,湿郁化热故有身疼痛,发热,日晡剧的特点;风湿化热,外邪袭肺,宣降失常则咳嗽吐痰,咽喉肿痛;苔腻薄黄,脉浮而濡数,均为风湿化热之象。治法:疏风祛湿,清轻宣化。代表方:麻杏苡甘汤加减。药物与剂量:麻黄10杏仁12薏苡仁30甘草6秦九10白豆蔻6。煎服法:3剂,每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温服。注意麻黄先用冷水侵泡一小时,再入药同煎效果更佳。

2、李某,女,75岁年高形瘦体弱,速来不禁风寒,不耐劳作。中医诊断:肺萎。证型:虚热肺萎之气阴两虚证。主证分析:患者年老形瘦体弱,气血虚弱,故速来不禁风寒,不耐劳作,稍老则气喘息促;本为阴虚体质,故每易发热咳嗽;复感外邪,蕴久化热伤津,阴虚火旺,肺燥津伤,津亏无以上润,故口干咽燥;邪热灼伤肺金,肺气上逆,故气喘息促,咳嗽频繁;虚热肺萎本不见咳吐大量白色涎沫,而已咳吐少量浊唾为主,但因该患者脾气虚弱较甚,中虚不运,痰湿内生并上聚故咳吐大量白色涎沫;纳食少进,口淡乏味乃脾胃虚弱,运化呆滞之征;病久气血化生不足故面色萎黄、精神疲惫、卧床不起;舌质淡红少苔、脉虚缓为气阴两伤之象。其病机为肺胃津伤有热,脾气虚弱。治法:滋养肺胃之阴,陪土生金,已降逆气。代表方:麦门冬汤加减。药物与剂量:麦门冬15党参12制半夏6炙甘草10大枣七枚,茯苓10粳米一把。煎服法:7剂,每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温服。

3、谢某某,男,8个月,因感冒咳嗽两周,高热4天,住某医院。中医诊断:咳嗽上气病。证型:寒饮郁闭肺气病。主症分析:患儿初病外邪犯肺,致肺气宣降失常故咳嗽痰多;治不及时,外邪不解,邪气渐盛,肺气郁闭,正邪交争,故高热无汗;肺失宣降,津停为痰,阻于气道,肺气上逆与痰相击,故喉间痰阻、呼吸不畅、喘促隔动;肺主治节,与大肠相表里,肺失宣降,影响胃气和降与大肠传到,故呕吐下利;热扰心神,故烦躁;痰浊上蒙,故精神萎靡;舌红无苔、脉虚为寒饮郁闭日久,化热伤津之象。其症候机理为寒饮郁闭肺气,痰气搏击气道,兼化热伤阴。治法:散寒宣肺,降逆化痰。代表方:射干麻黄汤加减。药物与剂量:射干2麻黄1.5细辛1.5五味子30粒干姜1紫苑2.4法半夏3大枣4枚。煎服法:3剂,每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温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