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部分答案)2012 0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全校统一考试,具体考试时间和考试地点通知同学查看研究生院网站。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

+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

+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

+和自然科学发展相一致,并随其每一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三种自然观是:古希腊朴素辩证法自然观,17、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20世纪在辩证唯物主

义自然观的基础上,总结概括现代科学技术新成就产生的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

和生态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其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

+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的特点;

+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观点:自然界是具有无限多样性的统一体,它体现在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自然界“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人和其他动物都来源于自然界。

+直观性、猜测性、思辨性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1)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

+2)从某一方面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里理论基础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缺陷

+1)已经开始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2)只能总体上理解自然界,而缺乏科学论证和逻辑体系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机械的自然图景、严格的机械决定论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作用:1)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

+2)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前提。

缺陷

+1)把自然界看做是机器,所有运动都是机械运动,抹杀多样性,割裂人与自然的固有联系。(人是上紧了发条的钟,人是会思考的动物)

+2)以孤立片面静止的思维方式考察世界,否定了辩证思维。

3)主张自然界是绝对不变的,物质的运动和自然界的合目的性创造都来自于上帝。

是绝对时空观、决定论的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观点:自然界是客观的物质存在,物质运动在量和质的方面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世界是流动和循环着的;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意识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基本方式;

+认识自然界要遵循客观性原则。

+特征:以实践论为基础,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人的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的统一,具有科学性和彻底的革

命性等特点。

+作用

+1)承前继后,完成了自然观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历程;

+2)强调人的能动性,为科技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3)突破了人与自然的界限,为融合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2. 如何理解和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三者之间的关系?

系统自然观

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观点,是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对自然界系统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观点:自然界构成的系统性;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层次性;时间的不可逆性;自然历程的交替和循环性

+特征:提出了系统的存在和演化思想;强调了自然界的复杂性与简单性、生成性与构成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

+意义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

的发展;

+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样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作用等问题,提供了研究自然界系统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方式和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

维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

+重视演化中实践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人工自然观

是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总的观点,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基础对人工自然界的存在、创造和发展规律及其与天然自然的关系进行的概括与总结。

+观点: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相对独立的自然界,具有目的性、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

+来源于天然自然界,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总体上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历程,它的发展既遵循天然自然界的规律又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

+正确认识技术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通过研究、开发和应用生物技术和生态技术,采用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方法,创建资源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型

的人工自然界。

特征:注重强调实践的作用和意义,主张人工自然界与天然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意义

+关注人对自然的实践活动和创造活动,超越了对天然自然的狭隘认识,拓展了天然自然观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克服了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固有缺陷,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受动性和能动性、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辩证统一,使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成为能动的、实践的自然观和既反映天然自然界又反思人工自然界的科学的自然观。

+不仅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还强调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并主

张尊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理性原则和客官方法,突出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革命性、科学性特征。

生态自然观

是关于人与生态系统辩证关系的总的观点,是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依据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成果,对人类和自然界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

+生态自然观即把自然界视为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整体,它是一个生命系统,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动态平衡性的特点。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特征:强调了科学技术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意义

+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

+促使人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正确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的

关系、人类在实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

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