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古琴斫琴的常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古琴斫琴的常识

打算做古琴的朋友很有必要细细读一读下面的文字,特别是没有师承完全凭兴趣自学或者只是在琴厂干过一段时间准备自立门户的朋友。对于打算买古琴的朋友也非常有必要读一读,如果时间不够,读一读最后一篇对于选琴也是很有帮助的。

从2012年冬天总结第一篇斫琴贴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了,那是一篇完全记录一张工厂琴诞生的贴,不知道误了多少人,我在这里忏悔!!所以将其完全删除,不过要是看到了,把其当作反面教材亦可。

还记得当初写完贴的第二天早晨,打开电脑的时候豆瓣一下子多了几十个提醒,而且有不断上涨的势头,那种突然被关注的惊喜感一下子涌了上来,有种范进中举的感觉。

不得不感叹,这个时代,出名就是一下子的事情,不过话说回来,这名是臭名还是美名,或者是无名。时间最好说话。

好在还有一些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更害怕乱了初心。所以一概拒绝了因为这贴引起的所谓的定琴和合作。

继续研究做琴,半年后的某一天,隐隐感觉不对劲了,因为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当初的题目《如何斫出一张琴》太大了,我等初学者根本无力承担这么大的责任,于是把名字改成《我的第一张琴》,只是作为一个个人斫琴的记录和总结。一年后,也就是2013年底,随着深入研究斫琴的细节,发现问题更麻烦了,竟然有一些公共平台转载了这篇帖子,此时我对于斫琴的认识和那个时候已经完全不一样,斫琴方法和认识与之前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似乎想不出来办法去挽回这个局面,深知这样下去有一些琴友会对古琴有非认真的认识,这样严重的后果我一区区小儿怎能承担!!

这个时候,我看到了空瓯茶冷的斫琴贴,深感其对古琴的执着,对古琴的态度让我非常感动,更可喜的是他的琴是我欣赏的琴。于是,借助这个地方,我把空瓯茶冷的帖子转载过来,给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包括自己,一个提醒:琴,要怎样对待才算问心无愧。

(原帖被分为十一个部分,第八下和第九篇还没有完成,大概还在酝酿之中。我一点点的复制过来,征得作者同意,发上来,可能会有些许遗漏,还望见谅。已经写出的总结已经能让弹琴人和斫琴人有一个较清晰和客观的认识了)

之一:模板

斫琴各个环节中,模版的制作应该是放在前面的,其重要性也是靠前的……

我们翻看古代的老琴,感觉多一分就多,少一分显少,这就是模版的终极状态,最佳尺度

对此,我们只能模仿,而且要模仿到位

诸多老琴中,以大圣遗音为例,做个模版教程,以供参考,

中间夹杂别的琴式模版图片,见谅……

模版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精确,二,还是精确……审美其实在精确的范畴之中,

尤其是模仿老琴,唯求精确

精确,既要求数字精确,也要求量具精确,说着话的意思……

我们现在很多直尺,根本就不是直尺误差会达到两毫米

按照图纸尺寸,在硬的卡纸上画出标准的图形,剪除多余的地方,然后校准尺寸……

再次校准各个位置的尺寸

用曲线锯出样……注意一些小工具的制作

有的琴,模版可能需要经过一些调整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我用的是5毫米厚的透明亚克力板

透明板的好处:结合模版上的一些数据,一看便知

之二选材篇

斫琴从选材开始,斫琴之苦亦从选材之苦尝起。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巧妇亦难为烂米之炊。时下有人称斫琴不必拘泥于材,何谓拘泥于材呢?新老不分,良莠不齐邪?看似大匠之言,实则自圆其说耳。

古琴用材自古以面桐底梓为上,亦不尽然。目前,国内传承下来的老琴用料很杂,桐,梓,松,杉,柏,楸木皆有。梧桐之所以为斫琴面板首选,概因生长缓慢,木纹必紧实,材密质轻,出音必清越。且梧桐以高洁自居,青皮白骨,傲然山冈,风雨不摧。能引得凤凰栖息者,岂俗木哉?(此梧桐,俗称青皮梧桐。非泡桐,更不是法国梧桐。叶片似手掌分叉,开化结籽,花开清雅,籽可入药。)因其生长缓慢,今人不喜,故不种也,所觅者多野生之材。古人斫琴“峄阳梧桐孙枝”,面桐梓底的说法已经成为一个信仰被少数琴人追求。面板次选杉木,杉木质轻而木纹直,斫琴出音松透,表现不俗。南方,西部山区多杉木,求之不难。再次松木,为红松为好,白松木纹粗疏,出音沉闷,多不可用。其他木种亦有良材可用,云杉,红豆杉,金丝楠木,择其音频特性好的皆可入琴。汉代棺椁木多杉木,金丝楠木,因埋于地下千年,胶质去尽,斫琴音色独特。然阴气较重,常人不喜,余不嫌也。故在此一表。底板以梓木,楸木为上。梓,楸相似,纹路细密如丝,平滑如缎,轻重适中,对声音的共振、反射表现很好。梓,楸,目前尚好寻觅,柏木等材虽亦可用,不多赘述。

斫琴以老料为佳。尤以古寺庙悬钟架鼓之木、或大殿立柱为好。概因终年受钟鼓之声激荡,香火之烟熏陶,俗气尽脱,出音清绝。但此等木材亦难求。等而下之,古民居栋梁之材亦可入琴,目前,西部、南部山区古民居保护较好,觅之不难。

然并非老木皆可入琴。凡木材表面涂抹沥青,桐油等都不可用。外涂漆灰者,酌情视之。

知琴至今,求得佳木,斫为良琴,成为我心中永远结不开的结。相信这也是真正好琴的朋友的共同心结。为使每一段可以动斫的木材成为鸣琴,也为了使更多的琴友得一刻悦耳的清音,总结寻木之法,供有心人参考。中医的问诊方法,可为借用。

望。凡良材可入琴者,必修伟直顺,无疖无裂,纵切面木纹平直,细致密实。材之新老,剖开可知。由白鲜,到黄,到金黄,到黄褐色,到深褐色,直至黑色,颜色愈深,年代愈久。色金黄者,可有三四百年历史,已是良材。然剖木选材常不可用,故察外而知内的能力尤为重要。木材在自然状态下,被风雨腐蚀是很快的。因此表面比内里更显沧桑,尤其是室外,锅灶旁之木,不能只看外表。可以选择不重要的地方,用刀刮之,察看里面的颜色。

闻。中医的“闻”是用耳朵。我们选材久直接用鼻子吧。新材剖开胶香阵阵,赏心悦目,然琴人不喜。老材经岁月催化,风雨洗涤,执着已去,唯余根本,胶香必淡。但木材外裹胶漆者,剖之如新,此法不灵。

问。凡不明材质,不明年代者,可询问房屋主人,或木材售卖者,多会入实告知,前提是尽量不要透露具体用途。

切。“切”,是一种技巧,一门学问,无成法可循,可谓经验之谈。蔡邕火中闻佳音,概出此理。良材亦指背扣之,出音清越,震动久远。劣者发声沉闷,震动微弱。大材以手扣之不能响,可用直径三厘米的木棍敲击,最好把木材竖起,或两头垫起,或一头垫起。直接放在地上敲击,可能会错漏良材。切的手法,在斫琴过程中仍会用到,在没有仪器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辨音手段,后面斫琴过程再表。

琴人寻材,需时时在意,刻刻留心,勿使一段良材佳木漏过,错失因缘。余尝在寻木路上看见一段中空梧桐,扣之铿然,遂以30元买下,农妇主人借斧锯与我共断之,喜不自禁。然常常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甚至梦中常现梧桐风姿,醒来顾盼左右,空余唏嘘。

古琴选材可谓难矣,新材难出好音,老材亦不尽可用。求一段良木斫琴成为历来琴人的终极追求。唐有雷威大雪天入深山求材,汉有蔡邕火中取焦尾,皆传为琴界佳话。一段良木成琴也是树木的生命延续,如果树木有灵魂,这也应该是他的终极追求。树,琴,人,三角转化,个中因缘,耐人寻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