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刑法历真题答案及解析一

合集下载

刑法历真题解析

刑法历真题解析
2.看守所值班武警甲擅离职守,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乙趁机逃走,但刚跑到监狱外的树林即被抓回。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卷二单选第2题)
A.甲主观上是过失,乙是故意
B.甲、乙是事前无通谋的共犯
C.甲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
D.乙不构成脱逃罪
「答案」A
「考点」犯罪主观要件、共犯
6.关于共同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卷二单选第6题)
A.甲、乙应当预见但没有预见山下有人,共同推下山上一块石头砸死丙。只有认定甲、乙成立共同过失犯罪,才能对甲、乙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
B.甲明知乙犯故意杀人罪而为乙提供隐藏处和财物。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C.交警甲故意为乙实施保险诈骗提供虚假鉴定结论。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答案」D
「考点」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解析」选项A错误。根据因果关系认定的条件说,当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着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条件关系时,前者就是后者的原因。选项A中,甲开枪射击乙,乙躲闪而击中乙身后的丙。虽然甲不存在杀害或者伤害丙的故意,但如果没有甲开枪的行为,则不会出现丙被射中的后果,因此甲的行为与丙死亡的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D.对累犯可以从重处罚
「答案」B
「考点」累犯
「解析」《刑法》第65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选项C错误。私放在押人员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此罪,本题中甲主观上是过失,不是故意,因此不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
选项D错误。只要实施脱逃的行为即成立既遂,本题中,乙虽然最终被抓回,但仍然构成脱逃罪。

司法考试刑法历年试题及答案解析——经典选择题(1)

司法考试刑法历年试题及答案解析——经典选择题(1)

(2005年)1.下列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法不溯及既往B.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刑罚体系C.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D.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答案:BCD考点: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内容详解: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的设定首先必须轻重有序、适当。

各个法条之间对犯罪量刑要统一平衡,不能罪重的量刑比罪轻的轻,也不能罪轻的量刑比罪重的重。

罪刑相一致原则要求刑罚与罪质相适应。

不同的罪质标志着各该行为侵害、威胁法益不同。

这种不同正是表明各种犯罪具有不同的危害程度、从而决定刑事责任大小的根本所在。

罪刑相一致原则要求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在罪质相同的犯罪中,犯罪情节不一致,其社会危害性就不同,量刑当然必须注意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

刑罚的轻重还要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人身危险性体现着行为人对社会的潜在危险程度,现代刑罚追求遏制犯罪、预防犯罪的目标,把人身危险性作为决定刑罚轻重的标准之一,符合刑罚目的的要求。

罪刑相一致原则在行刑中体现为重视人身危险性的消长变化,具体的制度运作就是合理的运用减刑、假释等规定。

A选项中的“刑法不溯及既往”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

评论:难度中等,对考生的刑法理论功底要求较高。

2.下列哪些行为不构成单位犯罪?A.甲、乙、丙出资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专门从事走私犯罪活动B.甲、乙、丙出资设立的公司成立后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为主要经营活动C.某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以公司名义印刷非法出版物,所获收入由他们二人平分D.某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组织职工对前来征税的税务工作人员使用暴力,拒不缴纳税款答案:ABCD考点:单位犯罪详解:根据最高法1999年6月18日第14号司法解释的规定,个人为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题目及解答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题目及解答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题目及解答一题目一:盗窃罪小明因盗窃行为被公安机关抓获,案发时他偷走了一辆价值5000元的自行车。

请问小明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解答: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罪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占公私财物的行为:(一)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二)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卡、存折、有价票证、有价证券等方式窃取财物的;(三)其他情形。

小明的行为属于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情形,因为他在没有所有人允许的情况下偷走了一辆自行车。

此外,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的规定,盗窃数额较大的,即使秘密窃取,也应认定为盗窃罪。

根据案情描述,小明所盗窃的自行车价值为5000元,属于盗窃数额较大的范围。

综上所述,小明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题目二:故意伤害罪某甲因与他人发生争执,持刀将对方刺伤,导致对方轻伤。

请问某甲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解答: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而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根据题目描述,某甲持刀将对方刺伤,导致对方轻伤。

根据刑法规定,某甲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鉴于对方受伤属于轻伤,某甲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的处罚。

综上所述,某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题目三:过失致人重伤罪小张因酒后驾驶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他人重伤。

请问小张的行为是否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解答: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指因违反国家交通管理法规,发生交通事故,致人重伤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过失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根据题目描述,小张酒后驾驶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他人重伤。

根据刑法规定,小张的行为符合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构成要件。

小张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的处罚。

2021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1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1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72.00)1.关于不作为犯罪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4年卷二5题)(分数:6.00)A.小偷翻墙入院行窃,被护院的藏獒围攻。

主人甲认为小偷活该,任凭藏獒撕咬,小偷被咬死。

甲成立不作为犯罪B.乙杀丙,见丙痛苦不堪,心生悔意,欲将丙送医。

路人甲劝阻乙救助丙,乙遂离开,丙死亡。

甲成立不作为犯罪的教唆犯C.甲看见儿子乙(8周岁)正掐住丙(3周岁)的脖子,因忙于炒菜,便未理会。

等炒完菜,甲发现丙已窒息死亡。

甲不成立不作为犯罪D.甲见有人掉入偏僻之地的深井,找来绳子救人,将绳子的一头扔至井底后,发现井下的是仇人乙,便放弃拉绳子,乙因无人救助死亡。

甲不成立不作为犯罪2.鱼塘边工厂仓库着火,甲用水泵从乙的鱼塘抽水救火,致鱼塘中价值2万元的鱼苗死亡。

仓库中价值2万元的商品因灭火及时未被烧毁。

甲承认仓库边还有其他几家鱼塘,为报复才从乙的鱼塘抽水。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5年卷二4题)(分数:6.00)A.甲出于报复动机损害乙的财产,缺乏避险意图B.甲从乙的鱼塘抽水,是不得已采取的避险行为C.甲未能保全更大的权益,不符合避险限度要件D.对2万元鱼苗的死亡,甲成立故意毁坏财物罪3.看守所值班武警甲擅离职守,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乙趁机逃走,但刚跑到监狱外的树林即被抓回。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卷二2题)(分数:6.00)A.甲主观上是过失,乙是故意B.甲、乙是事前无通谋的共犯C.甲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D.乙不构成脱逃罪4.关于罪数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7年卷二8题)(分数:6.00)A.甲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而盗窃国家机关证件,并持该证件招摇撞骗。

甲成立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和招摇撞骗罪,数罪并罚B.乙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行驶20公里后,不慎撞死路人张某。

国 家司 法考试刑法真题及详解

国 家司 法考试刑法真题及详解

国家司法考试刑法真题及详解在国家司法考试中,刑法一直是重点和难点科目。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研究和详解,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刑法的知识点,提高应试能力。

以下将为您呈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司法考试刑法真题,并进行详细的解析。

【真题 1】甲欲杀乙,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丙,并骗丙说是空枪,叫丙向乙瞄准恐吓乙,结果丙向乙开枪,乙中弹身亡。

关于甲和丙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B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C 丙构成故意杀人罪D 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详解】首先分析甲的行为。

甲故意将装有子弹的枪支交给丙,并骗丙说是空枪,指使丙向乙开枪,甲利用了不知情的丙的行为来实现自己杀乙的目的,因此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

再看丙的行为。

丙虽然被甲欺骗,以为是空枪而向乙开枪,但丙在开枪时应当预见到可能会造成他人死亡的后果,却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导致乙中弹身亡,所以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 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

【真题 2】下列行为中,构成抢劫罪的是()A 甲携带凶器抢夺B 乙盗窃后,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C 丙乘人不备,夺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D 丁骗取他人财物后,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详解】A 选项,甲携带凶器抢夺,根据刑法规定,应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

携带凶器抢夺,无论是否实际使用凶器,都以抢劫罪论处。

B 选项,乙盗窃后,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这种行为符合转化型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应以抢劫罪定罪。

C 选项,丙乘人不备,夺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构成抢夺罪,而非抢劫罪。

D 选项,丁骗取他人财物后,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不构成抢劫罪。

因为诈骗罪不能转化为抢劫罪。

【真题 3】甲在一偏僻路段对乙实施抢劫,用刀逼迫乙交出财物。

乙趁甲不注意,捡起一块石头砸向甲,甲头部受伤倒地。

乙趁机逃跑。

关于乙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构成正当防卫B 乙构成防卫过当C 乙构成故意伤害罪D 乙构成紧急避险【详解】乙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

2021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001

2021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001

2021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115.80)L关于刑法的解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分数:5. 80)A.根据当然解释,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假药是指没有治疗效果的药,因此有治疗效果的药就不属于假药B.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情报罪中的情报,根据目的解释,情报可以解释为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利益的没有公开或者依法不应该公开的信息C.将在同种商品上使用与已注册商标类似的商标,解释为在同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D.非法制造飞机、坦克的行为危害性高于非法制造枪支,所以将非法制造飞机、坦克解释为非法制造枪支罪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2.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二1题)(分数:5. 80)A.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当然适用于不作为犯罪,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必须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B.在特殊情况下,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成立不需要行为人具有作为可能性C.不真正不作为犯属于行为犯,危害结果并非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构成要件要素D.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罪中均存在不作为犯3 .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选项是正确的?(2014年卷二6题)(分数:5. 80)A.甲伤害乙后,警察赶到。

在警察将乙送医途中,车辆出现故障,致乙长时间得不到救助而亡。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B∙甲违规将行人丙撞成轻伤,丙昏倒在路中央,甲驾车逃窜。

1分钟后,超速驾驶的乙发现丙时已来不及刹车,将丙轧死。

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C.甲以杀人故意向乙开枪,但由于不可预见的原因导致丙中弹身亡。

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D.甲向乙的茶水投毒,重病的乙喝了茶水后感觉更加难受,自杀身亡。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4 .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比较,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7年卷二4题)(分数:5. 80)A.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的范围,与紧急避险中的“危险”相同B.对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是否“正在进行”的认定,与紧急避险中危险是否“正在发生”的认定相同C.对正当防卫中防卫行为“必要限度”的认定,与紧急避险中避险行为“必要限度”的认定相同D.若正当防卫需具有防卫意图,则紧急避险也须具有避险意图5.关于过失犯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1年卷二6题)(分数:5. 80)A.只有实际发生危害结果时,才成立过失犯B.认识到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意志的,成立过失犯C.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2021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含答案与解析

2021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含答案与解析

2021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含答案与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70. 20)1 .关于刑法用语的解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4年卷二3题)(分数:5. 40)A.按照体系解释,刑法分则中的“买卖” 一词,均指购买并卖出;单纯的购买或者出售,不属于“买卖”B.按照同类解释规则,对于刑法分则条文在列举具体要素后使用的“等”、“其他”用语,应按照所列举的内容、性质进行同类解释C将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认定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属于当然解释D.将盗窃骨灰的行为认定为盗窃“尸体”,属于扩大解释2 .下列哪一选项构成不作为犯罪?(2012年卷二4题)(分数:5. 40)A.甲到湖中游泳,见武某也在游泳。

武某突然腿抽筋,向唯•在场的甲呼救。

甲未予理睬,武某溺亡B.乙女拒绝周某求爱,周某说“如不答应,我就跳河自杀”。

乙明知周某可能跳河,仍不同意。

周某跳河后,乙未呼救,周某溺亡C.丙与贺某到水库游冰。

丙为显示泳技,将不善游泳的贺某拉到深水区教其游泳。

贺某忽然沉没,丙有点害怕,忙游上岸,贺某溺亡D. 丁邀秦某到风景区漂流,在漂流筏转弯时,秦某的安全带突然松开致其摔落河中。

丁未下河救人,秦某溺亡3.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下列哪•判断是正确的?(2010年卷二3题)(分数:5. 40)A.甲开枪射击乙,乙迅速躲闪,子弹击中乙身后的丙。

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B.甲追赶小偷乙,乙慌忙中撞上疾驶汽车身亡。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C.甲、乙没有意思联络,碰巧同时向丙开枪,且均打中了丙的心脏。

甲、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D.甲以杀人故意向乙的食物中投放了足以致死的毒药,但在该毒药起作用前,丙开枪杀死了乙。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4 .吴某被甲、乙合法追捕。

2021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卷(含答案解析)

2021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卷(含答案解析)

2021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卷(含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69.60)1.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1年卷二3题)(分数:5.80)A.甲将被害人衣服点燃,被害人跳河灭火而溺亡.甲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B.乙在被害人住宅放火,被害人为救婴儿冲入宅内被烧死。

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C.丙在高速路将被害人推下车,被害人被后面车辆轧死0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D.丁毁坏被害人面容,被害人感觉无法见人而自杀。

「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2.经被害人承诺的行为要排除犯罪的成立,至少符合下列4个条件:害人对被侵害的具有处分权限人对所承诺的的意义、范围具有理解能力出于被害人的意志被害人必须有的承诺下列哪一选项与题干空格内容相匹配?(2011年卷二8题)(分数:5.80)A.法益事项现实真实B.事项——法益一一现实——真实C.事项——法益——真实——现实D.法益事项真实现实3.甲与一女子有染,其妻乙生怨。

某日,乙将毒药拌入菜中意图杀甲。

因久等未归且又惧怕法律制裁,乙遂打消杀人恶念,将菜倒掉。

关于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卷二5题)(分数:5.80)A.犯罪预备B.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4.关于共同犯罪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2年卷二10题)(分数:5.80)A.甲为劫财将陶某打成重伤,陶某拼死反抗。

张某路过,帮甲掏出陶某随身财物。

2人构成共犯,均须对陶某的重伤结果负责B.乙明知黄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仍按黄某要求为其收取毒品原植物的种子。

2人构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的共犯C.丙明知李某低价销售的汽车系盗窃所得,仍向李某购买该汽车。

2人之间存在共犯关系D.丁系国家机关负责人,召集领导层开会,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私分给全体职工.丁和职工之间存在共犯关系5.2009年1月,甲(1993年4月生)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2011年3月20日,甲以特别残忍手段故意杀人后逃跑,6月被抓获。

法律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法律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法律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无罪推定原则D.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答案:C解析: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无罪推定原则属于刑事诉讼法的原则,而非刑法原则。

2.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刑法中的主刑?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罚金答案:D解析: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罚金属于附加刑,不属于主刑。

3.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结果答案:D解析: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和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结果不是犯罪构成要件之一。

4.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形态?A. 犯罪预备B. 犯罪未遂C. 犯罪既遂D. 犯罪终止答案:D解析:犯罪形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

犯罪终止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形态。

5.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阻却事由?A. 正当防卫B. 紧急避险C. 过失犯罪D. 责任能力答案:C解析:犯罪阻却事由包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和责任能力。

过失犯罪不属于犯罪阻却事由。

6.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刑法中的共同犯罪?A. 教唆犯B. 帮助犯C. 从犯D. 过失犯答案:D解析:共同犯罪包括教唆犯、帮助犯和从犯。

过失犯不属于共同犯罪。

7.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停止形态?A. 犯罪中止B. 犯罪未遂C. 犯罪既遂D. 犯罪预备答案:D解析:犯罪停止形态包括犯罪中止、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

犯罪预备不属于犯罪停止形态。

8.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结果加重情节?A. 造成严重后果B. 造成特别严重后果C. 造成一般后果D. 造成极其严重后果答案:C解析:犯罪结果加重情节包括造成严重后果、特别严重后果和极其严重后果。

造成一般后果不属于犯罪结果加重情节。

2024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真题详解

2024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真题详解

2024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真题详解第一题问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刑法规定的行为,情节严重,具有社会危害性,并由国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

请问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犯罪行为?选项:A. 故意杀人罪B. 贪污罪C. 违章建筑罪D. 轻微伤害罪回答:C. 违章建筑罪第二题问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侵入他人住宅、单位或者其他场所,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请问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盗窃罪?选项:A.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盗窃贵重物品B. 秘密侵入单位,盗窃公司机密文件C. 偷走他人钱包中的现金D. 在商场里偷窃商品回答:C. 偷走他人钱包中的现金第三题问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对他人身体造成轻伤或者重伤的行为。

请问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故意伤害罪?选项:A. 用刀子刺伤他人手臂,造成轻伤B. 用铁锤敲击他人头部,造成重伤C. 用拳头打击他人胸部,造成轻伤D. 用汽车撞击他人,造成重伤回答:C. 用拳头打击他人胸部,造成轻伤第四题问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请问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故意杀人罪?选项:A. 用刀子捅伤他人心脏,致其死亡B. 用砍刀砍伤他人脖子,致其死亡C. 用手枪射击他人头部,致其死亡D. 用拳头拳打脚踢他人,致其死亡回答:D. 用拳头拳打脚踢他人,致其死亡第五题问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侵吞、窃取、骗取公共财物的行为。

请问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贪污罪?选项:A. 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私自转移公款到私人账户B. 公司财务人员伪造凭证,虚增支出,骗取公司资金C. 政府领导干部挪用公款用于私人旅游D. 国有企业员工盗窃公司资金回答:D. 国有企业员工盗窃公司资金。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题目及解答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题目及解答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题目及解答一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特殊主观方的是()。

A. 故意B. 过失C. 故意和过失D. 直接故意正确答案:D2. 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A. 客观要件B. 主观要件C. 结果要件D. 所有选项都正确正确答案:D3. 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罪的行为客观上要求()。

A. 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B. 限制对方的人身自由C. 违背法定程序D. 惩罚犯罪分子正确答案:B4. 非法侵入住宅罪的客观要件包括()。

A.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B. 未经许可C. 惩罚犯罪分子D. 所有选项都正确正确答案:D5. 犯罪的刑罚种类包括()。

A. 主刑B. 附加刑C. 剥夺政治权利D. 所有选项都正确正确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是两种不同的主观故意形态。

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具有犯罪性质,但仍然故意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形。

而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人在明知或应知的情况下,由于疏忽、粗心或疏于管理等原因,未能采取必要的注意措施,致使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形。

2. 简述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构成要件。

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客观要件包括: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和未经许可。

主观要件是犯罪人的故意,即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非法的,并有意实施非法侵入住宅的行为。

3. 什么是犯罪的主体?犯罪的主体指的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即犯罪人。

犯罪人可以是自然人或者法人,只有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才能成为犯罪主体。

4. 简述犯罪的刑罚种类。

犯罪的刑罚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是对犯罪人直接施加的刑罚,如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死刑等。

附加刑是在主刑之外对犯罪人的其他权利进行限制或剥夺,如剥夺政治权利、罚金、没收财产等。

5. 简述犯罪的构成要件。

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客观要件是指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行为和客观结果。

主观要件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主观故意或过失。

刑法考试题目解析及答案

刑法考试题目解析及答案

刑法考试题目解析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构成的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动机D. 犯罪结果答案:C解析:犯罪构成的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动机虽然对犯罪的定性和量刑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属于犯罪构成的要件。

2. 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A. 预谋杀害他人B. 过失致人死亡C.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D. 故意杀害他人答案:B解析:故意杀人罪要求行为人有故意杀害他人的主观故意,而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人没有故意杀害他人的主观故意,因此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些行为可以构成共同犯罪?A. 共同预谋实施犯罪B. 共同实施犯罪C. 事后帮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追究D. 提供犯罪工具答案:A、B、D解析: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共同预谋实施犯罪、共同实施犯罪和提供犯罪工具都可以构成共同犯罪。

事后帮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如果事先有通谋,则构成共同犯罪;如果事先没有通谋,则不构成共同犯罪。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案例:甲在乙的家中盗窃财物,被乙发现后,甲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对乙实施了暴力,导致乙轻伤。

请问甲的行为构成何罪?答案: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解析:根据刑法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在本案中,甲在盗窃过程中被乙发现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对乙实施了暴力,导致乙轻伤,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什么是犯罪未遂?答案: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

解析: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行为是否得逞。

犯罪未遂是犯罪行为已经开始实施,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如被他人阻止、犯罪工具失效等,导致犯罪行为未能完成。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解析及答案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解析及答案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解析及答案一本文将对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进行解析,并提供相应的答案。

第一题题目:对于故意杀人罪,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故意杀人罪是以主观方面为主要构成要件的犯罪。

B. 故意杀人罪是以客观方面为主要构成要件的犯罪。

C. 故意杀人罪只涉及人身安全,不涉及人身自由。

D. 故意杀人罪在构成上需要同时具备主观和客观方面的要件。

答案:A解析:故意杀人罪是以主观方面为主要构成要件的犯罪,即犯罪人有故意实施杀人行为的主观故意。

第二题题目:下列哪个行为不构成盗窃罪?A. 将他人钱包中的现金取出并悄悄放回。

B. 用暴力手段抢夺他人手中的手机。

C. 以欺骗手段骗取他人的财物。

D. 未经他人同意,将他人车辆开走并归还。

答案:A解析:将他人钱包中的现金取出并悄悄放回不构成盗窃罪,因为并未占有他人财物。

第三题题目:某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为10年,缓刑3年。

判决生效后,该人实际监禁时间为多少年?A. 7年B. 10年C. 13年D. 3年答案:A解析:判决生效后,该人实际监禁时间为刑期减去缓刑期,即10年-3年=7年。

第四题题目:下列哪个行为不属于故意伤害罪?A. 指使他人殴打他人造成轻伤。

B. 故意用刀刺伤他人致重伤。

C. 故意推人致其摔倒并受轻微伤。

D. 故意用木棍击打他人导致骨折。

答案:A解析:指使他人殴打他人造成轻伤属于故意伤害罪中的教唆犯。

第五题题目:下列哪个行为不属于故意杀人罪?A. 用刀捅伤他人导致其死亡。

B. 毒杀他人致其死亡。

C. 故意用车撞人导致其死亡。

D. 未履行救助义务致他人死亡。

答案:D解析:未履行救助义务致他人死亡属于过失致人死亡罪,不属于故意杀人罪。

以上是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解析及答案一。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与解答集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与解答集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与解答集一一、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A. 故意杀人B. 抢劫C. 盗窃D. 自卫答案:D2. 根据刑法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A. 16周岁B. 18周岁C. 20周岁D. 14周岁答案:B二、判断题1. 盗窃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因此对于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必须要有明显的故意行为。

答案:错误2. 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未成年人在达到该年龄之前所犯的犯罪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

答: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主体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违法结果,但仍然有意实施的犯罪行为;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主体在实施某种行为时,由于疏忽、大意等原因,没有预见到可能发生的违法结果,但其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过失。

2. 请解释刑法中的累犯与惯犯的概念。

答:累犯是指在前一个刑事判决确定之后,再次犯罪的行为;惯犯是指在累犯的基础上,再次犯罪的行为。

累犯和惯犯在刑罚上会受到一定的加重处理。

四、论述题请论述故意杀人罪与过失杀人罪的区别及其构成要件。

答:故意杀人罪是指犯罪主体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死亡,故意实施杀人行为的犯罪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的故意和他人死亡的结果。

过失杀人罪是指犯罪主体在实施某种行为时,由于疏忽、大意等原因,没有预见到他人可能死亡的结果,但其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犯罪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的过失和他人死亡的结果。

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杀人罪的区别在于犯罪主体的主观故意程度和对他人死亡结果的预见能力。

故意杀人罪是明知故犯,而过失杀人罪是由于过失导致他人死亡。

构成要件也有所不同,故意杀人罪要求犯罪主体的故意和他人死亡的结果,而过失杀人罪要求犯罪主体的过失和他人死亡的结果。

2024年司法考试完整真题及答案

2024年司法考试完整真题及答案

2024年司法考试完整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刑法
1. 以下哪一个不是犯罪的构成要件?
a) 主观方面的要件
b) 客观方面的要件
c) 合法性要件
d) 时机要件
答案:c) 合法性要件
2.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刑法中的刑罚类型?
a) 拘役
b) 罚金
c) 死刑
d) 剥夺政治权利
答案:d) 剥夺政治权利
第二部分:民法
1. 以下哪一项不是合同的要素?
a) 客体
b) 客观要件
c) 主观要件
d) 动作要件
答案:d) 动作要件
2. 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
a) 合同当事人情感不和
b) 合同标的物价格上涨
c) 合同履行存在困难
d) 合同签订时间超过一年
答案:c) 合同履行存在困难
第三部分:行政法
1. 以下哪一个机关不属于我国行政机关?
a) 人民法院
b)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c) 人民检察院
d) 人民政府
答案:a) 人民法院
2.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行政法中的行政行为?
a) 行政许可
b) 行政处罚
c) 行政强制
d) 行政诉讼
答案:d) 行政诉讼
第四部分:宪法
1.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a) 人民民主专政
b) 社会主义制度
c) 民族平等
d) 制度
答案:d) 制度
2.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
a)
b) 人身自由
c) 财产自由
d) 违法自由
答案:d) 违法自由
以上为2024年司法考试完整真题及答案。

2022法考刑法历年真题答案及解析(一)

2022法考刑法历年真题答案及解析(一)

2022法考刑法历年真题答案及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1、老板甲春节前转移资产,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

劳动部门下达责令支付通知书后,甲故意失踪。

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立即抽调警力,迅速将甲抓获。

在侦查期间,甲主动支付了所欠工资。

起诉后,法院根据《刑法修正案(八)》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认定甲的行为,甲表示认罪。

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刑法修正案(八)》增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体现了立法服务大局、保护民生的理念B.公安机关积极破案解决社会问题,发挥了保障民生的作用C.依据《刑法修正案(八)》对欠薪案的审理,体现了惩教并举,引导公民守法、社会向善的作用D.甲已支付所欠工资,可不再追究甲的刑事责任,以利于实现良好的社会效果【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本案中甲有能力支付劳动报酬而以转移财产的方式拒不支付,且经劳动部门责令支付后逃匿,符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犯罪构成。

因此,甲的行为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另外,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三款规定,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从题干中给【提示】解答本题主要是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认定及处罚入手,法治理念只是形式。

2、甲与乙女恋爱。

乙因甲伤残提出分手,甲不同意,拉住乙不许离开,遭乙痛骂拒绝。

甲绝望大喊:“我得不到你,别人也休想”,连捅十几刀,致乙当场惨死。

甲逃跑数日后,投案自首,有悔罪表现。

关于本案的死刑适用,下列哪一说法符合法律实施中的公平正义理念?A.根据《刑法》规定,当甲的杀人行为被评价为“罪行极其严重”时,可判处甲死刑B.从维护《刑法》权威考虑,无论甲是否存在从轻情节,均应判处甲死刑C.甲轻率杀人,为严防效尤,即使甲自首悔罪,也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D.应当充分考虑并尊重网民呼声,以此决定是否判处甲死刑立即执行【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死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刑法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项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甲在与乙争吵中,不慎将乙推倒,乙头部撞击地面死亡B. 甲在与乙争吵中,故意将乙推倒,乙头部撞击地面死亡C. 甲在与乙争吵中,故意将乙推倒,乙仅受轻伤D. 甲在与乙争吵中,不慎将乙推倒,乙仅受轻伤答案:B解析: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选项B中甲故意将乙推倒,导致乙死亡,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2. 下列哪项行为构成抢劫罪?A. 甲在商场盗窃商品后,被保安发现,甲逃跑B. 甲在商场盗窃商品后,被保安发现,甲使用暴力抗拒抓捕C. 甲在商场盗窃商品后,被保安发现,甲贿赂保安D. 甲在商场盗窃商品后,被保安发现,甲主动归还商品答案:B解析: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选项B中甲使用暴力抗拒抓捕,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答案:A、C解析: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的行为。

选项A和C符合贪污罪的构成要件,而选项B和D构成受贿罪。

2.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诈骗罪?A. 甲以虚假的产权证明,骗取他人财物B. 甲以虚假的合同,骗取他人财物C. 甲以虚假的中奖信息,骗取他人财物D. 甲以虚假的学历证明,骗取他人工作机会答案:A、B、C解析: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选项A、B和C均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而选项D不构成诈骗罪。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甲在醉酒状态下,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造成交通事故,致乙死亡。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关于公平正义理念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4年卷二1题)A.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罪刑相适应原则与公平正义相吻合B.公平正义与罪刑相适应原则都要求在法律实施中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C.根据案件特殊情况,为做到罪刑相适应,促进公平正义,可由最高法院授权下级法院,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D.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正确处理法理与情理的关系,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做到罪刑均衡与刑罚个别化,二者并不矛盾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罪刑相适应原则。

A项,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指刑罚的轻重应与客观上的罪行轻重与主观上的主观恶性相适应,以期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罚当其罪。

这是公平正义的体现,与公平正义理念的要求是一致的。

故A项正确。

B项,只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才能在量刑之时做到罪刑相适应,罚当其罪,才能实现公平正义。

故B项正确。

C项,《刑法》第63条第2款规定,在特殊情形下,最高人民法院可以核准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但是没有赋予最高人民法院将此权力下放到地方法院的权力。

故C项错误。

D项,公平正义要求正确处理法理与情理的关系。

在执法和司法过程中,既要遵循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也要参考其他社会规范,同时适当考虑人民群众的普遍性情感,既要维护执法的严肃性,又要考虑社会现实状况和人民群众的接受程度;要妥善、恰当地解决法治实践中可能存在的局部性、个别性的“合理不合法”或“合法不合理”的问题,在不违反法律基本原则,不损害法律权威的前提下,能动地运用法律技术和法律手段,兼顾法理与情理的要求,寻求相关利益的平衡与妥协,使这类特殊问题的解决更趋于实质上的公正。

而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既要刑罚均衡,又要根据犯罪人的自身情况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刑罚,即刑罚个别化,这也体现了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2021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卷含答案解析

2021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卷含答案解析

2021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卷(含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102.00)1.关于罪刑法定原则有以下观点:①罪刑法定只约束立法者,不约束司法者②罪刑法定只约束法官,不约束侦查人员③罪刑法定只禁止类推适用刑法,不禁止适用习惯法④罪刑法定只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2年卷二3题)(分数:6. 00)A.第①句正确,第②<§)④句错误B∙第①(❾句正确,第③Φ句错误C.第④句正确,第①®③句错误D.第①(黝句正确,第②(Q句错误2.关于刑事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下列哪选项是正确的?(2017年卷二1题)(分数:6. 00)A.司法解释也是刑法的渊源,故其时间效力与《刑法》完全一样,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B∙行为时无相关司法解释,新司法解释实施时正在审理的案件,应当依新司法解释办理C.行为时有相关司法解释,新司法解释实施时正在审理的案件,仍须按旧司法解释办理D.依行为时司法解释已审结的案件,若适用新司法解释有利于被告人的,应依新司法解释改判3.甲深夜盗窃5万元财物,在离现场1公里的偏僻路段遇到乙。

乙见甲形迹可疑,紧拽住甲,要甲给5000 元才能走,否则就报警。

甲见无法脱身,顺手一拳打中乙左眼,致其眼部受到轻伤,甲乘机离去。

关于甲伤害乙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4年卷二8题)(分数:6. 00)A.构成转化型抢劫罪B.构成故意伤害罪C.属于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D.系过失致人轻伤,不构成犯罪4.下列哪一行为构成故意犯罪?(2012年卷二5题)(分数:6. 00)A.他人欲跳楼自杀,围观者大喊“怎么还不跳”,他人跳楼而亡B.司机急于回家,行驶时闯红灯,把马路上的行人撞死C.误将熟睡的李生妻妹当成妻子,与其发生性关系D.作客的朋友在家中吸毒,主人装作没看见5.甲(十五周岁)的下列哪一行为成立犯罪?(2010年卷二4题)(分数:6. 00)A.春节期间放鞭炮,导致邻居失火,造成十多万元财产损失B.骗取他人数额巨大财物,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将他人打成重伤C.受意图骗取保险金的张某指使,将张某的汽车推到悬崖下毁坏D.因偷拿苹果遭摊主喝骂,遂掏出水果刀将其刺成轻伤6.甲欲杀乙,将乙打倒在地,掐住脖子致乙深度昏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法考刑法历年真题答案及解析(一)2018法考已进入到了紧张的复习阶段,真题练习必不可少,小编整理了刑法历年真题供各位考生练习,帮助大家解析命题思路,了解命题的陷阱与障碍。

一、单项选择题1、老板甲春节前转移资产,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

劳动部门下达责令支付通知书后,甲故意失踪。

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立即抽调警力,迅速将甲抓获。

在侦查期间,甲主动支付了所欠工资。

起诉后,法院根据《刑法修正案(八)》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认定甲的行为,甲表示认罪。

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刑法修正案(八)》增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体现了立法服务大局、保护民生的理念B.公安机关积极破案解决社会问题,发挥了保障民生的作用C.依据《刑法修正案(八)》对欠薪案的审理,体现了惩教并举,引导公民守法、社会向善的作用D.甲已支付所欠工资,可不再追究甲的刑事责任,以利于实现良好的社会效果【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本案中甲有能力支付劳动报酬而以转移财产的方式拒不支付,且经劳动部门责令支付后逃匿,符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犯罪构成。

因此,甲的行为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另外,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三款规定,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从题干中给出的信息看,甲在侦查期间即起诉前支付了所欠工资,且未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可以对其减轻或免除处罚。

另外,注意减轻或免除处罚与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是不同的,减轻或免除处罚是以定罪为前提的,而不追究刑事责任则是不构成犯罪。

【提示】解答本题主要是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认定及处罚入手,法治理念只是形式。

2、甲与乙女恋爱。

乙因甲伤残提出分手,甲不同意,拉住乙不许离开,遭乙痛骂拒绝。

甲绝望大喊:“我得不到你,别人也休想”,连捅十几刀,致乙当场惨死。

甲逃跑数日后,投案自首,有悔罪表现。

关于本案的死刑适用,下列哪一说法符合法律实施中的公平正义理念?A.根据《刑法》规定,当甲的杀人行为被评价为“罪行极其严重”时,可判处甲死刑B.从维护《刑法》权威考虑,无论甲是否存在从轻情节,均应判处甲死刑C.甲轻率杀人,为严防效尤,即使甲自首悔罪,也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D.应当充分考虑并尊重网民呼声,以此决定是否判处甲死刑立即执行【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死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刑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据此可知,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即作为死刑的适用对象的罪犯应当是罪大与恶极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本案中,甲犯有故意杀人罪,满足罪大的条件,但其存在自首情节,如果不存在恶极情况的话,则不能适用死刑。

3、关于罪刑法定原则有以下观点:①罪刑法定只约束立法者,不约束司法者②罪刑法定只约束法官,不约束侦查人员③罪刑法定只禁止类推适用刑法,不禁止适用习惯法④罪刑法定只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第①句正确,第②③④句错误B.第①②句正确,第③④句错误C.第④句正确,第①②③句错误D.第①③句正确,第②④句错误【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罪刑法定原则。

第①句表述错误。

罪刑法定既约束立法者,也约束司法者。

如果罪刑法定只约束立法者而不约束司法者的话,就成为了“纸面”的罪刑法定,没有任何意义了。

第②句表述错误。

罪刑法定既约束法官,也约束侦查人员。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行为人不构成犯罪的话,在侦查阶段,侦查机关就应该作出不立案或撤销案件的处理。

因此,侦查人员也要受罪刑法定原则的约束。

第③句表述错误。

罪刑法定既禁止类推适用刑法,也排斥习惯法。

根据预测可能性原理,罪刑规范应当具有明确性、稳定性。

刑事司法应当以成文法为准,排斥习惯法。

第④句表述正确。

罪刑法定只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

4、下列哪一选项构成不作为犯罪?A.甲到湖中游泳,见武某也在游泳。

武某突然腿抽筋,向唯一在场的甲呼救。

甲未予理睬,武某溺亡B.乙女拒绝周某求爱,周某说“如不答应,我就跳河自杀”。

乙明知周某可能跳河,仍不同意。

周某跳河后,乙未呼救,周某溺亡C.丙与贺某到水库游泳。

丙为显示泳技,将不善游泳的贺某拉到深水区教其游泳。

贺某忽然沉没,丙有点害怕,忙游上岸,贺某溺亡D.丁邀秦某到风景区漂流,在漂流筏转弯时,秦某的安全带突然松开致其摔落河中。

丁未下河救人,秦某溺亡【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不作为犯罪。

不作为犯罪包括:纯正不作为犯和不纯正不作为犯。

成立条件包括:(1)行为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具有法律性质的义务;这种义务的来源包括:①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义务;②职务或业务要求的义务;③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④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

(2)行为人能够履行特定义务。

(3)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后果。

选项A错误。

甲对武某不负有救助义务,因此,其不构成不作为犯罪。

选项B错误。

乙女对周某不负有救助义务,因此,其不构成不作为犯罪。

选项C正确。

丙将不善于游泳的贺某拉到深水区教其游泳,丙的先前行为引起丙对贺某负有救助义务,后丙见贺某沉没而不救助致贺某溺亡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选项D错误。

丁仅仅是邀请秦某,去与否秦某自己有决定权,因此,丁的邀请行为不能引起其应对秦某负有法律上的救助义务。

因此,其不构成不作为犯罪。

5、下列哪一行为构成故意犯罪?A.他人欲跳楼自杀,围观者大喊“怎么还不跳”,他人跳楼而亡B.司机急于回家,行驶时闯红灯,把马路上的行人撞死C.误将熟睡的孪生妻妹当成妻子,与其发生性关系D.作客的朋友在家中吸毒,主人装作没看见【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犯罪故意。

选项A错误。

从选项所给出条件来看,不足以判断为犯罪,也就无所谓故意或过失了。

选项B错误。

司机违反交通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而非故意犯罪。

选项C错误。

从该项给出的信息来看,行为人主观上误认为是妻子,缺乏违背妇女意志强奸的明知,不存在强奸的故意。

且我国《刑法》没有过失强奸罪的规定,故认定为意外事件比较合适。

选项D正确。

吸毒行为发生的场合是在行为人自己家中,主人对场所具有支配管理地位,有阻止场所内危险发生的义务,其不履行该义务,构成不作为的犯罪。

6、甲与素不相识的崔某发生口角,推了他肩部一下,踢了他屁股一脚。

崔某忽觉胸部不适继而倒地,在医院就医时死亡。

经鉴定,崔某因患冠状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致急性心力衰竭死亡。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成立故意伤害罪,属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B.甲的行为既不能认定为故意犯罪,也不能认定为意外事件C.甲的行为与崔某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这是客观事实D.甲主观上对崔某死亡具有预见可能性,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因果关系的认定、意外事件。

选项A错误。

甲没有伤害崔某的故意,且实施的行为在通常情况下也不足以致崔某轻伤。

因此,甲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

因果关系属于犯罪构成中客观构成要件要素,属于客观事实;因被害人特殊体质导致的危害后果,一律认定为有因果关系。

认定为有因果关系并不等同于构成犯罪或追究刑事责任。

结合题干中所给信息,对于甲认定为意外事件比较合适。

选项D错误。

甲主观上对崔某死亡不具有预见的可能性,不成立过失犯罪。

7、关于正当防卫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将罪犯顾某扭送派出所途中,在汽车后座上死死摁住激烈反抗的顾某头部,到派出所时发现其已窒息死亡。

甲成立正当防卫B.乙发现齐某驾驶摩托车抢劫财物即驾车追赶,2车并行时摩托车撞到护栏,弹回与乙车碰撞后侧翻,齐某死亡。

乙不成立正当防卫C.丙发现邻居刘某(女)正在家中卖淫,即将刘家价值6000元的防盗门砸坏,阻止其卖淫。

丙成立正当防卫D.丁开枪将正在偷越国(边)境的何某打成重伤。

丁成立正当防卫【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正当防卫。

《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选项A错误。

甲致“反抗”的犯罪嫌疑人顾某死亡,属于防卫过当,不成立正当防卫。

选项B正确。

齐某的死亡并非乙的防卫行为直接导致的,中间介入了意外事件,阻断了乙的防卫行为。

因此,乙不成立正当防卫。

选项错误。

并非对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可以进行防卫,只是对那些具有进攻性、破坏性、紧迫性的不法侵害,在采取正当防卫可以减轻或者避免法益侵害结果的情况下,才宜进行正当防卫。

因此,对卖淫、嫖娼行为、偷越国(边)境的行为、重婚行为、假冒注册商标行为、贿赂行为等不能进行正当防卫。

8、甲欲杀乙,将乙打倒在地,掐住脖子致乙深度昏迷。

30分钟后,甲发现乙未死,便举刀刺乙,第一刀刺中乙腹,第二刀扎在乙的皮带上,刺第三刀时刀柄折断。

甲长叹“你命太大,整不死你,我服气了”,遂将乙送医,乙得以保命。

经查,第一刀已致乙重伤。

关于甲犯罪形态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故意杀人罪的未遂犯B.故意杀人罪的中止犯C.故意伤害罪的既遂犯D.故意杀人罪的不能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据此可知,认定犯罪中止的时间条件是“犯罪过程中”,犯罪过程结束后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达到犯罪目的的,属于犯罪未遂。

本案中,甲欲杀乙,掐住乙的脖子致“乙深度昏迷”(以为乙已经死亡)达“30分钟”,意表明犯罪过程已告一段落,因误以为死亡结果已经发生而归于未遂,按未遂论。

“30分钟”之后的刀刺、送医院抢救行为疑似与答案(结论)无关。

【提示】真题观点采用的是未遂论,但如果把把30分钟前后视为一个故意杀人犯罪过程的话,则认定为是中止。

9、甲(15周岁)求乙(16周岁)为其抢夺作接应,乙同意。

某夜,甲抢夺被害人的手提包(内有1万元现金),将包扔给乙,然后吸引被害人跑开。

乙害怕坐牢,将包扔在草丛中,独自离去。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甲不满16周岁,不构成抢夺罪B.甲与乙构成抢夺罪的共犯C.乙不构成抢夺罪的间接正犯D.乙成立抢夺罪的中止犯【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共犯的成立、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犯罪形态、间接正犯。

选项A说法正确。

甲没有达到抢夺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不符合抢夺罪的犯罪主体要件。

因此,甲不构成抢夺罪。

选项B说法正确。

由于犯罪概念本身具有不同含义,所以,共同犯罪也可能仅指具备犯罪构成的客体与客观要件意义上的共同犯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