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乔冠华简历
建湖名人
梁广友
梁广友(1901--1935)江苏盐城人,淮剧四大名旦之一,艺名梁琴芳,小名“梁小晚子”。江苏盐城上冈人。
彭彬
(1933-)江苏建湖县钟庄镇人。1944年4月入伍,1947年3月毕业于苏北军区卫生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原副院长兼体检队队长,空军少将军衔、主任医师、专业技术3级。《中华航空医学杂志》总编辑,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理事会理事,航空医学会北京航空医学学会主任委员,空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总后勤部军事航空医学专业技术顾问,中华医学会航空医学学会主任委员,振兴盐城北京咨询委员会顾问。历任新四军第3师建阳县万丰游击队队员,苏北军区卫生学校学员,华东野战军第12纵队医疗队见习军医,华东野战军第30军90师医疗队手术室室长,空军混成4旅卫生所所长(医生),空军航空兵第4师医办室航空军医、第6师18团航医主任,沈阳军区空军后勤部卫生部航医科科长,空军后勤部卫生部航空卫生处处长等职。主持编写:《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人员体格条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卫生工作条例》、《中国军事航空医学史条目》等。主审我国第一部《航空医学》,1974年空军后勤部卫生部编印。长期从事航空医学专业,是我军空军著名的航空医学专家,在军事航空卫生保障方面作出了大量的贡献,对推动和发展我国航空医学事业作出了贡献,并多次立功受奖,被评为空军、全军后勤卫生先进工作者。
陆秀夫
陆秀夫(1236—1279)字君实,楚州盐城长建里(今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人。宋末政治家,民族英雄,和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乔冠华
乔冠华(1913——1983),生于1913年3月28日,卒于1983年9月22日。乔冠华是江苏省建湖县庆丰镇东乔村人,他早年留学德国,获哲学博士学位。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从事新闻工作,撰写国际评论文章。1942年秋到重庆《新华日报》主持《国际专栏》,直至抗战胜利。1946年初随周恩来到上海,参加中共代表团的工作,同年底赴香港,担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副部长(1964.3~1974.11)、外交部部长(1974.11-1976.12)等职。1976年后,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
江苏旅游景点:乔冠华故居
建湖县城向东五、六公⾥的庆丰镇有个东乔村,该村西傍东塘河,地处204国道和盐淮公路之间,⽔陆交通称便。
村中有座⼤院,青砖⼩⽡,龙脊花墙,风格古朴,典雅⼤⽅。
这便是当代外交家乔冠华的故居。
乔冠华故居主屋坐北朝南,明三(间)暗四(间),东厨西厢,为清代所建。
乔冠华就在这⾥度过了⼈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院⼦门额上⽅镌刻着"乔冠华故居"五个遒劲有⼒的⼤字北墙正中悬挂着乔冠华⼤幅半⾝照,墙壁上挂有乔冠华⽣平简介和乔冠华参加⾰命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图⽚。
室内还陈列乔冠华的部分遗物、著作及⽣前⽣活、办公⽤品。
西房楼阁上,是乔冠华读书时代回来的住宿处,阁上有⼀张单⼈⽊边⽵⼼床,两头搁在板凳上,床边⼀只⼩柜,都是原物原样摆放。
乔冠华的⽣平简介告诉⼈们:乔冠华,1913年农历2⽉21⽇出⽣在主屋的东房。
5岁时⼊其⼆叔乔守清的家塾读书。
乔守清治学严谨,对学⽣要求⼀丝不苟,乔冠华学习也很勤奋刻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神童诗》、《千家诗》以及四书五经、《古⽂观⽌》等⽆不熟读如流。
10岁随⼆哥冠鳌进⼊设在裴刘庄的三丰市第⼀⼩学读⾼⼩,12岁⼩学毕业,随后在亭湖中学、淮美中学和钟南中学读书,四年读完了中学六年的功课,在淮美中学读书时,就参加了地下党组织的读书社,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
1927年夏,北伐军抵盐城时,他和读书社成员在淮美中学举⾏了欢迎⼤会。
16岁以优异的成绩考⼊清华⼤学,"9·18"事变发⽣后,他在学⽣中⼤胆揭露蒋介⽯不抵抗政策的反动实质,发动同学撰⽂控诉国民党葬送国⼟及杀害进步青年作家的罪⾏;1933年去⽇本留学时,曾参与⽇共的秘密活动,被⽇本警⽅逮捕并驱逐出境;后去德国留学,参加了中国留德学⽣抗⽇救亡组织--反帝⼤同盟的活动;24岁获得德国杜宾根⼤学哲学博⼠学位。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乔冠华从德国留学回国投⾝于抗⽇救亡运动。
1939年在⾹港由廖承志、连贯介绍加⼊中国共产党,历任⾹港《时事晚报》主笔、《华商报》、《⼤众⽣活》编委等职。
乔冠华:踏上联合国讲台的新中国一人
乔冠华:踏上联合国讲台的新中国第一人-历史论文乔冠华:踏上联合国讲台的新中国第一人闪光灯频闪,带有世界各国台标的话筒争相伸到面前,里三层外三层的记者围堵一个圈,争抢着拍照提问。
这是1971年l1月15日上午10时,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上发生的一幕。
记者们围堵的中心人物是中国赴联合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先生。
有记者问:“乔团长,你能不能讲讲你现在的心情?”乔冠华听后没有回答,却仰头大笑,笑得淋漓尽致,感染了会场里的记者。
笑过后,乔冠华说“我现在的心情不是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了吗?”这次代表中国在联大会议上亮相是乔冠华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乔冠华代表中国发言后,前来与他握手祝贺的几十个国家代表居然在走廊排成了长队,而乔冠华则一直面带笑容,不时呵呵大笑,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乔的笑”登上了《纽约时报》的头条,爽朗的大笑,被一位记者抓拍下来,成为标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典型视觉标签,并且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成为大历史的注脚。
今年,这张著名照片的主角——乔冠华先生迎来了他的百年诞辰,在苏州东山的墓园里,墓碑前放满了悼念的鲜花。
“三天以后,巴黎将不战而降!”1913年3月28日,乔冠华出生于江苏盐城东乔庄的一个地主兼工商业者家庭,从小就有过目成诵的神童美名,16岁考入清华大学,20岁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由于联系日本共产党,被日本政府发觉后驱逐出境。
1935年乔冠华又获得资助,留学德国图宾根大学。
德国哲学从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到卡尔·马克思,以体系繁茂、晦涩艰深著称,乔冠华却只用了一年多就以优异成绩获得德国哲学博士学位。
在图宾根大学读书时,正是二战爆发前夕,欧洲的战争气氛浓厚,各国都在备战,局势日趋紧张,军事议题也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
乔冠华对军事也很有兴趣,开始研究德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三卷本《战争论》,并经常对着地图反复思考国际形势。
1937年,日本大举侵华,乔冠华放弃了德国的优裕生活,同时也打消了研究哲学的念头,毅然回国,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担任了《时事晚报》的总编辑,用笔作武器,撰写政论、国际评论文章。
乔冠华
总理遗体即将送进火化炉时,最后一个不肯松手离去的是乔冠华,他已经匍匐在总理水晶棺上哭得死去活来。
他边哭边说:“总理啊,你一生无儿无女,今天我就作为你的子女送你最后一程吧……呜呜……”大家劝都劝不住,费了很大劲才将他拉开,可是他又扑了上去……我在一旁为他担心,他毕竟是60多岁的人了,哪能这样过度伤心!我个子大,力气也大,拼命将他拉住,才使得总理遗体推上火化车。
我从来没有看见一个感情奔放的人会如此悲绝。
虽说乔冠华脾气耿直,爱发火,可悲痛起来却叫人惊恐。
当总理遗体消失在火化炉里时,他又发出悲惨的哭声,在场的人全都哭成一团。
等回来,我急忙给他的妻子章含之打了个电话,告诉她,今天晚上注意一下乔老爷,总理火化时,他的情绪过于激动,他毕竟是60出头的年纪了……我还没说完,就听见章含之在话筒那一头也泣不成声。
乔冠华在极度悲哀的时候也流露出他起初的感情。
他不仅将周恩来当做首长,也当做父辈敬爱。
他犹如失去最亲的人,在他的灵魂深处珍藏着最珍贵的感情,只有他自己一人独自品尝独自感受。
第二天骨灰停放在劳动人民文化宫。
在三天吊唁时间里,乔冠华推辞掉一切公务,天天去为总理守灵。
当时中央规定守灵每天只去一个政治局委员,外交部轮流去一位部级干部。
乔冠华是中央委员,外交部长,可以不必天天去守灵的,为了总理,他独自守到最后。
共和国外交部长最后一次为共和国总理送行,难道不也是暗示着周恩来时期外交部长生涯的结束吗?世界上许多自然现象可以预测,惟独政治气象无法先知。
在乔冠华最后送别周恩来亡灵之后,坎坷的命运向他发出了灰色的请柬。
对于乔冠华,我是非常熟悉和了解的,是个重感情、生性活跃的才子型的好人。
在新中国第一代领袖时期的外交史上,有3个人的形象在我的摄影镜头里特别富有个性:一个是周恩来,具有儒雅风度的外交家;一个是陈毅,具有大将风度的外交家;再一个就是乔冠华,具有才子风度的外交家。
他们配合默契,各显丰采,为新中国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外交大门。
名人故事:乔华冠
名人故事:乔华冠名人故事:乔华冠乔冠华阅历丰富,个性鲜明,秉性旷达,恃才傲物,浪漫洒脱,不拘小节,常在饮酒赋诗之间,挥毫大作。
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一支利笔,两排灵牙,在中国共产党宣传事业和新中国外交事业中,立下汗马功劳。
处在人生事业颠峰之时,正是“文化大革命”之际,乔冠华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叱咤风云,而在国内政治漩涡中,却卷进波底……他的老友说他:“当初不求闻达,而闻达自至;不期蹭蹬,而蹭蹬及身。
”真是一言难尽乔冠华。
范增却不像项羽这样想,他觉得简直是天赐良机,必须好好把握。
酒席宴间提出让楚营的舞剑器高手项庄表演个节目,活跃一下气氛。
不待项羽表态,就安排项庄登场。
项庄已经秉承老板干爹的旨意,剑花一抖,舞将起来,剑气森森,充满杀意。
在座项伯感到不妙,就拔出佩剑跟项庄对舞起来,处处护着刘邦。
对此,范增很不高兴,而项羽却装作没看见,他的内心纠结成了一团,觉得刘邦已经登门谢罪并表示臣服,干吗非要赶尽杀绝?干爹的担心是多余的,项庄舞剑有失厚道。
一1913年,乔冠华出生于江苏盐城东乔庄的一个地主兼工商业者家庭。
他天资聪颖,有过目成诵之誉。
16岁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
1933年他到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继续攻读哲学,并参加革命活动。
由于他的进步活动为日本反动派所不容,不久被驱逐出境。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国土沦丧,乔冠华放弃了国外优裕的生活学习环境,毅然回到祖国,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
回国后,他先是在《时事晚报》做总编辑,开始发表政论、国际评论文章。
1939年他由廖承志、连贯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作为革命队伍中的文化人,乔冠华聪明过人,才华非凡,同时他也有某些文人不拘小节、狂放不羁的特点。
他谈笑风生,性格外露,好吸烟,喜喝酒,确切地说是嗜酒。
30年代末40年代初,他紧密联系如火如荼的斗争实际,写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并有重要影响的国际述评文章。
他写作的习惯,常常是深夜伏案,边写,边吸,边喝,午夜时分,文稿完毕,第二天见诸于报刊。
“文革”后期周恩来病重,乔冠华趁机倒向江青
“文革”后期周恩来病重,乔冠华趁机倒向江青乔冠华是周恩来一手培养起来的外交干部之一。
“文革”初期,乔冠华很看不惯江青,说她打着主席的旗号把全国都扰乱了。
可在“文革”后期周总理病重之际,他却换了腔调。
从外交部原副部长章文晋夫人张颖撰写的《故友二人行――怀念龚澎并忆乔冠华》一文中,可以看出乔冠华能进入江青集团组阁名单,位列副总理,这绝不是偶然的。
乔冠华一反常态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老乔(乔冠华)正生病住在医院里。
不久,我(即本文作者张颖)和文晋(张颖丈夫)到医院看他,他很生气,责怪文晋不去向他汇报。
文晋是寡言少语的人,没有说什么。
我向他解释了那次是秘密访华,总理直接领导,有保密规定。
那次看望乔冠华,我突然感到他有点变了,火气很大,还有点斤斤计较。
随后基辛格第二次来访、尼克松访华,老乔都参加了并做了许多工作。
其中有一件事使我难忘。
在起草《上海公报》的过程中,上呈稿基本完成,经恩来同志审定,交文晋主持作中英文校定,老乔等人参与。
当时,老乔提出要修改其中某一重要段落的内容,文晋等人不同意。
但老乔很固执,一定要改。
因为他是领导,别人也只得同意修改。
稿子送回总理,总理当即发现改得不对。
在第二天接待组的会议上,总理发了很大的火,指着文晋严厉批评:“胆子太大又不动脑筋,为什么要改?”文晋没有做声,默默承受。
会后他才告诉我实情,并讲老乔变得狂妄了。
我当时很不高兴,心想老乔为什么不站出来承担责任呢?龚澎(乔冠华前任妻子)去世两年多,老乔又恋爱了,朋友们也为此高兴。
可是,乔冠华的子女对他的恋爱对象章含之不大满意,我也曾劝说,父亲的事你们不必过问。
老乔的儿子告诉我说,他并不想干涉,只是想去拜访一下邓颖超大姐,要我联系一下,我答应了。
不久,老乔的儿子去见了邓大姐。
我不知道他们谈了些什么。
随后我接到乔冠华的电话,在电话里他大为震怒,质问我为什么要给他儿子联系去见邓大姐,斥责我多管闲事。
当时我惊愕片刻,即给他顶了回去:“你儿子去见邓大姐有什么不对吗?你别忘了他同时还是龚澎的儿子!”他把电话摔了。
乔乔冠华简历
大秀才乔冠华一九六三年八月下旬,我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外交部翻译处俄文组工作,巧得很,正好赶上一场「硬仗」:翻译中国政府发言人一项声明。
此事发生在邓小平当年七月在莫斯科「舌战」赫鲁晓夫之后不久。
在二者当时一次谈话中,赫氏提出苏中两党「休战」(停止意识形态论战),邓小平不允,说:你们写了那么多东西批评我们,我们才回答了一小点。
于是乎,这场笔墨官司,在中共与苏共之间就继续打下去。
一九六三年八月二十一日,苏联政府发表了一项声明,硬说中国人要通过发动一场热核战争在全球取胜,人类即使死掉一半也在所不惜。
毛泽东主席让时任外交部部长助理的乔冠华(人们习惯称他为「乔老爷」)写篇文章进行反击,以这篇苏联政府声明为靶子,把板子打在赫鲁晓夫身上。
乔老爷领命后冥思苦想,在几名助手的协助下,写出了一篇中国政府发言人声明。
这篇文章写得很大气,洋洋洒洒一万七八千字,共分八大部分,把赫鲁晓夫的种种论调、劣行都「晒」在纸背上,以相应的国际事件为背景,用锋利的文字,逐条加以批驳,有一种把对手硬逼到墙角之势。
在将近三十页A4纸上,真是页页妙语连珠,尽显大手笔之辩才,我们一边翻译,一边叫绝。
听领导说,这篇声明深得毛泽东的赏识,特别是乔老爷所引一个典故(指《庄子?秋水》中「惠子相梁」的故事,寓意是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读后赞不绝口。
还在新中国诞生之前,毛泽东就很赏识乔冠华写的国际时评,称其文「可敌两个坦克师」。
在上述政府声明中,「惠子相梁」这个故事被全文引出,共一百零七个字,占了不少篇幅,这在我国政府的对外文件中是很罕见的。
我和许多同事因古文根底浅,弄不大懂这个故事的意思。
乔老爷得知后,即请一位老先生把这篇古文译成白话文,有了「译文」,我们再翻译成俄文就容易得多了。
一九六三年九月一日,我国政府发表了上述发言人声明,它在国际上产生巨大的反响。
「形」之不在「神」将焉附一九六五年一月七日,印度尼西亚宣布退出一重要的国际组织,原因是该组织接纳某一国家成为新会员。
近代史-乔冠华
谨以共勉
• 同样是写文章,用心思就写得好,不用心 思写出来的文字就味同嚼蜡,毫无味道。 要想写出精句、警句、新句、好句,不劳 神费心思是绝对写不出来的。
-----------乔冠华
国际形势
• 1971年7月15日,尼克松即将访华的公告发表,使联合国内关于恢复中 国席位斗争的力量对比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 1971年10月25日11时,开始表决“两阿提案”。七十六票赞成,三十五 票反对,十七票弃权,代号2758的“两阿提案”通过了。 • 10月26日早晨,联合国秘书长吴丹通知中国外交部部长姬鹏飞,中国正 式成为联合国的会员国,请中国派代表出席联合国大会。当天下午,毛 泽东打电话给周恩来,询问此事,周恩来汇报了讨论情况和外交部党组 的意见,毛 泽东明确表示,要去,为什么不去?马上就组团去。美国的 “后院”起火,这可是一件大事。一百三十一个会员国,赞成票一共七 十六票,那么多的国家欢迎我们,再不派代表团,那就没有道理了。
舌战马立克
• 在1950年代最初几年的安理会,苏联著名外交家、常驻联 合国代表马立克屡屡与美英等西方大国代表唇枪舌剑,滔 滔不绝,咄咄逼人,且毋需讲稿,言词极为流畅。在1971 年11月15日上午联合国大会上,马立克重提此事,以功臣 自居,言下不胜自负。 • 1971年11月24日,乔冠华就联大会议正在讨论的苏联代表 团关于召开世界裁军会议的建议发言。在这篇长达数千言 的措词尖锐的发言中,乔冠华用最清楚的语言反对苏联的 虚假建议。
图为乔冠华团长抵达纽约后, 在机场和友好国家的代表们 握手。新华社发
1971年11月11日,以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为团长、黄华为副团 长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抵达纽约,第一次出席联合国大会(第 26届会议)。
• 人类社会总是不断进步的。这种进步总是要通过无数的革命和变革才 能取得的。就拿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美国来说,正是由于一七七六年华 盛顿领导的革命战争的胜利,美国人民才赢得了独立。正是由于一七 八九年的大革命,法国人民才摆脱了封建主义的枷锁。人类进入二十 世纪以后,伟大列宁领导的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为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自由解放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对 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世界各国人民感到欢欣鼓舞,一小撮腐朽 反动的力量则是惶恐不安,极力进行垂死挣扎。他们武装侵略别的国 家,颠覆别国的合法政府,干涉别国的内政,在政治、军事、经济上 对别的国家进行控制,任意欺负别的国家。二次大战后,新的世界大 战没有发生,但是局部战争从未停止。现在,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依 然存在,但是,当前世界的主要倾向是革命。人民的斗争是有曲折、 有反复的,但是反对人民和反对进步的逆流,终究不能阻止人类社会 继续发展的主流。世界一定要走向进步,走向光明,而决不是走向反 动,走向黑暗。
乔冠华
章含之回忆
• 70年代激动人心的外交以及我与冠华的倾心相 恋 给了我一个金色的梦。但是残酷的现实使这个梦 只存在了一瞬间,它很快变得支离破碎。 • 当1983年的9 月,冠华最终离我而去时,这个梦 也就被撕扯得无影无踪了。但我却始终游离于 残梦与现实之间,难以摆脱。
名人之过(对周总理)
• 文革后期参加了四人帮发起的对周总理的批判。 • 乔冠华是周总理从1940年代一手提携起来的干部, 二人关系情同父子。到关键时刻,却是真刀真枪。 • 当年他在外交部亚洲司的同事们,多年后仍然坚 持他们夫妇背叛周总理,“一点也不冤”“到了 后期,她到处帮江青拉帮结派,这谁都知道”一 位资深外交官说,由于乔冠华深受周恩来的培养 与提携,且在乔冠华落难时周恩来力保其复职, 所以“唯独这条最不可原谅”,乔、章夫妇更背 上忘恩负义的骂名。
评价与生活趣事
• 妻子 • 第一任妻子龚澎 :1970年病逝,曾任新中国外 交部新闻司司长(中国外交部第一位女司长)、 部长助理。 • 第二任妻子章含之。相伴乔冠华十年的妻子章含 之女士是名士章士钊养女、毛泽东英文教师,
乔冠华
乔冠华与龚澎
乔冠华与章含之
回忆
风流洒脱、豪放不羁
• 在法国外长于爱丽舍宫举行的极为优雅的晚宴上, 有一道菜是鸡腿。大家都温 文尔雅,不出声响地 用锃亮的银刀叉一点点地切着鸡腿肉,小口地往 嘴里送。冠华 吃 到一半突然说:“西方人用刀叉 吃大块肉实在不如我们东方人 把肉切小了再烧方 便。如果阁下允许,我想像你们平时在家一样用 手抓这个鸡腿, 不知阁下认为如何?”法国外长 也颇具外交幽默,他说:“阁下的建议实在太好 了! 如果您同意,我建议我们大家都下手吧!” 一时,中法双方都啃起了自己盆中的鸡腿。
乔冠华
目录
抹不去的温馨——乔冠华、龚澎之女乔松都访谈录
书,公 开 的共产党 员, 国民党特 务成 天都跟 踪着 。如果在 街 上跟
候 外 出,为 了甩掉 身后 的特务 , 要 先到一 个地 方, 比如 先到 新 华 日报 营业厅 ,特务就 在 门 口
母亲那里 了解 的情 况?
朋 友 打 招 呼 , 会 给 朋 友 带 来 麻 烦 。母亲知 道 自己的这 种处境 ,
周 恩 来到 上 海 ,参 加 中共代 表 团
的 工 作 , 同 年 底 赴 香 港 ,担 任 新
共 中央 南方局 外 事组 工 作 ,曾担
任 周 恩 来外 交秘 书 兼翻 译 、 中共
华社 香 港 分 社社 长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成 立后 ,历任 外 交部 外 交政
策委 员会 副主 任 、 外 交部 部 长 助
厅附近 ,身 边跟一个 高个 子戴 眼 镜 的男子, 他们一 起到 了什么地 方 。记录还 写着 :此人 一定不 平
有 时 特 务 的 跟 踪 也 让 人 很
烦 。有一次 ,父母 亲去参 加一个 读 书会, 别人都到 了,他 们还没
有到 。大家就纳 闷:老乔 和龚澎
澎打 招呼 ,结果 没想 到她像 不认
次 年 加 入 中 国共 产 党 。 1 9 3 8 年 初
日战 争 时期 主 要 从 事新 闻工 作 ,
撰 写 国际评 论 文 章 。1 9 4 2 年 秋 到
重庆 《 新 华 日报 》主持 “ 国 际专
栏 ” ,直 至 抗 战 胜 利 。 1 9 4 6 年初 随
到延 安 ,后 担任 八 路 军 总 司令 部 秘 书 。1 9 4 0 年奉 命调 重庆后 在 中
的情况 还是很 危险 的。她说 有 时
乔冠华抒情散文
乔冠华抒情散文这座建于清代的苏北农村小院,雨浇风摇,人去院空。
大跃进时,曾被村里改作了榨油房,几经变迁,一个多世纪过去了。
想不到,今天修缮一新,又成了家乡的一张名片。
这真是,印证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古语。
当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第一次率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淋漓尽致显示了作为中国外交家风采魅力的乔冠华,就出生在这座农村小院。
乔冠华三岁丧母,五岁入叔父私塾,九岁离家去盐城读书,而后又转学南京,十六岁考进了清华大学。
家里人摇着小船,送他整整走了一天水路到盐城,接着又乘船至南通,再换船去上海,然后坐火车北上。
自此,乔冠华就再也没有回过这座农村小院。
对于家乡的记忆,留在乔冠华脑海里的,也许只有这座农村小院和少年时代的一些趣闻逸事。
而家乡的人们,包括走向悬车之年的我等,对他这位名震一时的国家部长级人物的真正了解,也还是来自于他与夫人龚澎的女儿乔松都的充满至爱的回忆,以及他的续弦夫人章含之的深情文字。
我在一个油菜花盛开的时节,有机会参观了这座农村小院。
从水乡建湖县城驱车东去十多里,就来到了有着龙脊花墙、古朴典雅的“乔冠华故居”。
这也是我第一次走进了这座离我老家高作三十多里远的一座名人故居。
进入院内,出现在面前的,就是一排坐北朝南的故居的主屋了。
乔冠华就是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墙壁上挂有乔冠华的生平简介和他参加革命的历史图片。
室内还陈列着他的部分遗物、著作以及生前的生活、办公用品,都是这些年收集来的。
西房楼阁上,是乔冠华少年时代的住处。
有一张单人木边竹心床,两头搁在板凳上,床边一只小柜,都是原物原位的摆放。
岁月可以改变这些东西的颜色,但怎么也改变不了它的存在。
我从这个房间走进了那个房间,还上了小阁楼,睹物思人,感慨万千!乔冠华的一生,结缘于政治,是个大才子,大笔杆,一位杰出的政治人物。
毛泽东戏称他“乔老爷”。
然而,就是这位乔老爷,最终也被无情的政治漩涡淹没。
“狂人”乔冠华
“狂人”乔冠华打开文本图片集这一天,父亲母亲很早就登上了天安门城楼,站在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下向远处眺望,他们深深地舒了一口气。
我们站起来了乔冠华(1913-1983),江苏盐城人,16岁考入清华大学,24岁获得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5岁成为香港《时事评论》主笔,2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2年,到重庆《新华日报》主持《国际时事述评》专栏,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外事活动。
1946年初,到上海参加中共代表团的工作,同年底赴香港担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副部长(1964.3-1974.11)、第四任外交部部长等职。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上,中国代表团被中外记者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团团围住。
有记者问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团长,你能不能讲讲你现在的心情?”乔冠华仰头大笑。
片刻后,他只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现在的表情不是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了吗?”他的笑容被在场记者抓拍下来,定格青史。
那是新中国走入联合国的辉煌时刻,也是乔冠华豪放人生的一个经典瞬间。
实际上,他早在20多岁的时候,就已声名鹊起。
被日本警察逮捕,遭驱逐出境“在校时,他经常腋下夹一册又厚又大的德文版黑格尔全集,昂首阔步,旁若无人,徜徉于清华园中。
”这是清华校友季羡林晚年对乔冠华的回忆。
大学时期,两人既非同系,又非老乡,绝无来往。
但乔冠华往清华园一站,那鹤立鸡群、踌躇满志的形象,深深镌刻在季羡林的脑海中。
1933年,乔冠华从清华毕业,年仅20岁。
夏末秋初,乔冠华在侄儿乔宗秀的陪送下,来到上海码头。
他将从这里东渡日本,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继续攻读哲学。
到东京后,乔冠华在学校附近租住了一个便宜的公寓。
他在这里认真而广泛地阅读着各类经典哲学著作和文学作品,全然不顾是日文、英文还是俄文、德文。
深夜,一部作品读完之后,他总要熄灯静坐,闭目沉思。
除了读书,他还勤工俭学以弥补学费及日常开销的不足。
1976年,为什么外交部长乔冠华被撤职?李先念指了下耳朵上面
1976年,为什么外交部长乔冠华被撤职?李先念指了下耳朵上面如果说外交是国家之间没有硝烟的战场,那么外交官就是这个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士。
新中国成立后,以周总理为核心的外交人员,在国际社会上为突破欧美等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封锁、维护新中国的利益而奋斗,在这一时期涌现出很多外交系统的佼佼者,其中最知名的应该就是乔冠华了。
说到乔冠华,大家对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在联合国大笑的那张照片,他的仰天大笑,不仅是他自信的笑,更是中国扬眉吐气的一笑。
乔冠华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才华横溢、感情丰富,就连毛主席也十分欣赏他过人的才华。
乔冠华1913年出生在江苏,他家庭富庶,父亲是当地知名的开明士绅,给他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乔冠华也非常有天分,5岁时就能熟读诗书,过目不忘,念书时几次因成绩优秀而跳级,16岁时就成为了清华哲学系的一名学生。
从1933年开始,乔冠华先后赴日本、德国留学,并拿到了博士学位。
他的专业是哲学,但是在政治、军事等方面也有自己的见解,特别是在德国时,正好是“二战”爆发前,触觉敏锐的他感到了战争的临近,为此他阅读了大量的欧洲的关于战争以及军事地理等方面的书籍,这些都为他之后从事外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7年抗战爆发,24岁的乔冠华第一时间投入到救亡图存的运动中,他放弃了国外优渥的生活回到国内,用自己手中的笔作为武器,写出了大量的具有影响力的国际评论文章。
他的文章逻辑清晰,从哲学和军事角度对时局现象进行剖析,让读者可以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而且还对走向进行了清楚的预测。
乔冠华的文章不但为普通民众指明了方向,更是成为政府官员们的参考。
乔冠华最知名的一次预测就是他预言了“二战”中法国的投降,那时身在香港的乔冠华,在与媒体记者聊天时,他断言不久法国就会投降。
此言一出遭到了众位记者的驳斥,大家认为如今法德激战正酣,大部分人都觉得德国最后会因战线停滞不前而放弃。
可万没想到的是,三天后,纳粹的旗帜就高高飘扬在巴黎上空。
中国现代名人乔冠华
( 2 )协助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协 助陈毅参加第二次日内瓦会议,陪同周恩来出访, 参与中苏边界谈判、参与中日建交会谈等
( 3 )参加中美谈判,构写历史名作《上海联合公 报》 ( 4 )从 1971 年到 1976 年年底,参加了六届联合国 大会(担任代表团团长)和两届联合国特别大会 (担任副团长)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章含之
章士钊
乔冠华与章含之
洪晃
乔宗淮
乔松都
京都千里江南路, 行伴吴山访乔木(墓)。 太湖重情发浩歌, 松橘连理永相护。 人世何益伤往事, 大道每有坎坷处。 一代才华君去也, 白云秋色绕姑苏。
——宫达非 1992年
三、感情世界
“天生丽质双飞燕,
千里姻缘革命牵.”
毛泽东赞乔冠华与龚澎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 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 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 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 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离思
唐 元稹
外交才子乔冠华
一、生平简介
二、外交风格与个性
三、感情世界
一、生平简介
(一)学生时代
20岁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 24岁德国图宾根大学毕业, 获哲学博士学位
一、生平简介
(一)学生时代
(二)革命志士
一、生平简介
(一)学生时代
(二)革命志士 (三)外交生涯
乔冠华外交生涯的主要业绩
(1)担任朝鲜战争停战谈判的顾问,为中国代表团 出谋划策(当时任外交部国际新闻局长)
乔的大笑
三、感情世界
(一)友情
乔乔冠华简历
大秀才乔冠华一九六三年八月下旬,我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外交部翻译处俄文组工作,巧得很,正好赶上一场「硬仗」:翻译中国政府发言人一项声明。
此事发生在邓小平当年七月在莫斯科「舌战」赫鲁晓夫之后不久。
在二者当时一次谈话中,赫氏提出苏中两党「休战」(停止意识形态论战),邓小平不允,说:你们写了那么多东西批评我们,我们才回答了一小点。
于是乎,这场笔墨官司,在中共与苏共之间就继续打下去。
一九六三年八月二十一日,苏联政府发表了一项声明,硬说中国人要通过发动一场热核战争在全球取胜,人类即使死掉一半也在所不惜。
毛泽东主席让时任外交部部长助理的乔冠华(人们习惯称他为「乔老爷」)写篇文章进行反击,以这篇苏联政府声明为靶子,把板子打在赫鲁晓夫身上。
乔老爷领命后冥思苦想,在几名助手的协助下,写出了一篇中国政府发言人声明。
这篇文章写得很大气,洋洋洒洒一万七八千字,共分八大部分,把赫鲁晓夫的种种论调、劣行都「晒」在纸背上,以相应的国际事件为背景,用锋利的文字,逐条加以批驳,有一种把对手硬逼到墙角之势。
在将近三十页A4纸上,真是页页妙语连珠,尽显大手笔之辩才,我们一边翻译,一边叫绝。
听领导说,这篇声明深得毛泽东的赏识,特别是乔老爷所引一个典故(指《庄子?秋水》中「惠子相梁」的故事,寓意是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读后赞不绝口。
还在新中国诞生之前,毛泽东就很赏识乔冠华写的国际时评,称其文「可敌两个坦克师」。
在上述政府声明中,「惠子相梁」这个故事被全文引出,共一百零七个字,占了不少篇幅,这在我国政府的对外文件中是很罕见的。
我和许多同事因古文根底浅,弄不大懂这个故事的意思。
乔老爷得知后,即请一位老先生把这篇古文译成白话文,有了「译文」,我们再翻译成俄文就容易得多了。
一九六三年九月一日,我国政府发表了上述发言人声明,它在国际上产生巨大的反响。
「形」之不在「神」将焉附一九六五年一月七日,印度尼西亚宣布退出一重要的国际组织,原因是该组织接纳某一国家成为新会员。
乔乔冠华简历
乔乔冠华简历长期以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操纵联合国,反华、排华事件从未中断。
他们还手握否决权,常常无视安理会的工作程序,以大欺小、以强凌弱,致使安理会有时变成了他们的表决机器。
此风不整,难以服众。
1971年,随着基辛格秘密来华,美国的对华政策呈现转缓迹象,但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的状况是否会有变化,一时还难下定论。
苏联的对华政策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虽略有变化,开始了边界谈判,但在中国东北部边境,仍陈兵百万,虎视眈眈。
中国历来反对大国操纵安理会,反对违背联合国宪章的大国霸权主义。
乔冠华说:“来联合国一次,不能只发个言就走人,其他事都交别人去干。
如果发现联合国的弊端、特别是大国破坏联合国宪章的行为,我们不能置若罔闻,必须及时表明我们的立场,不能让这类行为文过饰非,得过且过。
”有一次,乔冠华出席安理会,期间出现了大国操纵安理会的事件,严重地破坏了会议的有关原则规定,这可把乔冠华惹急了。
那天,安理会是要协商解决中东地区的武装冲突。
这本来是一个正常的理事会,要通过协商,达成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决议,以呼吁尽早结束该地区的战争状态。
然而,会议却开得十分霸道。
原来,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在开会之前,经理事会主席同意,拿出了一个中东问题的决议草案,征得联合国秘书长的默许,然后就要提交安理会举手表决通过。
他们还商定,在通过这一决议时,不必再征求其他安理会成员国代表的意见,也不必让其他理事国代表发言,立即举手通过就算定案。
正当安理会主席提出要举手表决的时候,乔冠华立即向主席提出发言请求。
苏联代表马力克却抢先发言说:“这是安理会的程序问题,我们已经商量好了,这个决议草案可以进行直接表决,安理会各国代表可不必发言。
现在中国代表提出要发言是不合适的,不能采纳。
”马力克俨然以安理会中的“老大”自居,比主席还主席。
乔冠华根据联合国宪章原则,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身份,底气十足地大声疾呼:“我抗议!我在安理会要求发言,是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正当权利,任何人都不能剥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乔乔冠华简历乔冠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1974.11~1976.12)。
江苏盐城人。
早年留学德国,获哲学博士学位。
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从事新闻工作,撰写国际评论文章。
1942年秋到重庆《新华日报》主持《国际专栏》,直至抗战胜利。
1946年初随周恩来到上海,参加中共代表团的工作,同年底赴香港,担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副部长(1964.3~1974.11)等职。
参加的重要外交活动和工作有:1950年10月,作为顾问,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派代表伍修权出席联合国安理会,控诉美国对中国领土台湾的武装侵略。
1951年7月,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李克农的主要顾问,参加板门店朝鲜停战谈判。
1954年4月,随同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
1961年10月至1962年8月,陪同陈毅外长出席第二次日内瓦会议。
在外交部日常工作中,经常起草或组织领导撰写重要外交文件,如:1962年11月周恩来总理就中印边界问题致亚非国家领导人的信,1970年毛泽东主席为支持柬埔寨人民反对美国侵略斗争而发表的五·二声明等。
70年代初,作为主管美国事务的外交部副部长、外交部长,协助周恩来为打开中美关系开展了一系列外交活动。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时,负责与基辛格谈判、草拟中美联合公报。
1971年11月,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后,第一次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表讲话,全面阐述了中国的外交政策。
自此至1976年,均以中国代表团团长身份出席历届联合国大会。
1973年5月,陪同邓小平访问法国。
1976年10月,以外交部长身份再次访法。
1976年后,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
主要著作有:《国际述评集》、《从慕尼黑到敦刻尔克》等。
以下则是他的一些生平事迹: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有与天下英雄孙权、周瑜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江南二乔”,她们是“风流姿色天下闻”;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内,也有“二乔”并世而出,不过,他们是“风流文采天下闻”。
一位是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曾担任毛泽东秘书25年之久的胡乔木;另一位即是本文的主人公,曾任共和国外交部长,活跃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乔冠华。
说来有趣,胡、乔二人都是江苏盐城人,两家住地相距不过几里。
乔冠华比胡乔木小一岁,念完中学后,两人又是北京清华大学的同学,相隔一二年级,青少年时期,“二乔”没有什么来往;但两人不约而同地走上革命道路;四十年代两人又不约而同地用“乔木”的笔名发表文章,那时,人们常以为“乔木”是一人。
“二乔”才华横益,皆为圣手。
以后胡乔两人还成为好友,常相来往,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坛上的一桩奇事、趣事。
当年,由“乔木”署名的文章,犀利无比,誉满天下,人们搞清楚有两个“乔木”后,就把在延安工作的胡乔木称为“北乔”。
把在香港、重庆活动的乔冠华称为“南乔”。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说,还是分开叫好吧,乔木就是胡乔木,乔冠华还是用你学生时代的名字,就叫乔冠华吧。
乔冠华阅历丰富,个性鲜明,恰与胡乔木那种严谨稳健的作风大相径庭。
他秉性旷达,恃才傲物,浪漫洒脱,不拘小节,常在饮酒赋诗之间,挥毫大作。
他处在人生事业巅峰之时,正是“文化大革命”之际,乔冠华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叱咤风云,而在国内政治漩涡中,却卷进波底……他的老友说他:“当初不求闻达,而闻达自至,不期蹭蹬,而蹭蹬及身可悲也夫”。
真是一言难尽乔冠华!1913年,乔冠华出生于江苏盐城东乔庄的一个地主兼工商业者家庭,父亲算是开明士绅。
他幼年天资聪颖,有过目成诵之誉。
早年在盐城第二高等小学、宋村亭湖中学、盐城淮关中学上学,由于学习成绩优秀,他在初中高中时几次跳级插班,16岁高中毕业即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成为大学同届中最年幼的学生。
在大学期间,他广泛涉猎各种进步书籍,1933年他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继续攻读哲学,并参加革命活动,由于他的进步活动为日本反动派所不容,不久被驱逐出境。
1935年乔冠华又赴德国土宾根大学留学,一年多后,即在23岁那年,他以优异成绩获得德国哲学博士学位。
德国哲学博大精深,晦涩艰深,能取得德国哲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在当时可说是凤毛麟角。
乔冠华真可谓少年得志。
乔冠华在德国留学期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国际风云变幻,局势日趋紧张,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激烈,疯狂扩军备战,军事问题一时成为国际问题的焦点。
乔在德遇到国民十九路军的朋友赵一肩,两人对国际局势看法一致,志同道合,他们“不务正业”,在欧洲利用课外的一切时间钻研军事科学,特别研读了德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三卷本《战争论》。
除钻研《战争论》外,这位年轻的哲学博士在德国留学期间又自开新课,他广泛研讨了欧洲的战争史和军事地理等方面的书籍,并且对着欧洲和世界地图,反复思考目前的局势,这为他日后写出大量如同身临其境又不同凡响的国际评论文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乔冠华青少年时代的求学及其追求进步,投身革命的过程看,他在少年时代就有远大的抱负和人生志向。
据说乔冠华年少时曾口出惊人之语:“天下文章李、杜、乔”!这句话虽然言过其辞,但乔冠华自诩文章敢与千古诗人李白、杜甫相比,足见他少年时代的豪气!其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的性格于此也可见一斑。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国土沦丧,乔冠华胸中燃烧着正义的烈火,他放弃了国外优裕的生活学习环境,打消了在哲学“纯学术”领域深造的念头,毅然回到祖国,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
回国后,他先是在香港余汉谋主办的《时事晚报》做总编辑,开始发表政论、国际评论文章。
1939年他由廖承志、连贯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1年,乔出任香港《华商报》编委,《大众生活》编委。
1942年秋季乔冠华到重庆《新华日报》工作,主持“国际专栏”,直到抗战胜利。
在这国内外局势大变动的时期里,乔冠华的工作几经变动,但他一直没有从事所学的专业—埋头于深奥的哲学研究,而是紧密联系如火如荼的斗争实际,写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并有重要影响的国际述评文章。
乔冠华的这些国际政论文章,其一大特点是文章的标题就很有特色,其文章标题见诸于报刊后,总是先声夺人,而后必欲对其文先睹为快。
例如《历史的报复》、《报复的历史》、《斯大林的大手笔》、《站在胜利的门前》、《沉寂不是和平》、《时代终究是变了》等等。
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局势中,他的政论文章的标题“往往是用抽象的或形象化的语言,指出或暗示当时国际局势的要害,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
乔冠华后来如是说。
乔冠华的国际政论文章的内容,在广博的欧洲及世界地理、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知识的前景叙述中,向人们议论,透析着时局的焦点,思想集中、内容深刻,给人们以很大的启示和教益。
他的文章总是以其把握问题实质的鲜明性和战斗性,给予人们以信心和鼓舞,在希特勒初期获胜不可一世时,乔冠华这样写道:这是今天的形势。
全世界的眼睛在盯着希特勒,有人将他比成拿破仑;但是人们忽视了;拿破仑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升期的英雄,希特勒是资本主义社会没落期的怪杰,希特勒的迷信并不是建筑在他的飞机和坦克之上,而是建筑在全欧洲资产阶级的没落、反动和腐化之中。
……现在,欧洲大陆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匍伏在希特勒的马蹄之下,希特勒已经快要变成资本主义社会的拿破仑;我们不知道历史是不是会重演,不过,可以断言的是:未来的莫斯科将和过去的莫斯科有着本质上完全不同的划时代的意义。
莫斯科是历史上一块奇异的地方。
乔冠华的国际政论文章尖锐泼辣,在恢宏的气势中又常夹杂着诙谐幽默,明快而活泼,同时,为了说明复杂,危急的局势,他总要列出许多真实的细节,让读者自己判明真相。
所以,他的文章读后往往使人拍手称快,过目难忘。
乔冠华当年撰写的国际评论文章影响广泛,其成功一方面是由于其反法西斯主义的原则性、坚定性、在重大问题上总是与国内争取民主、团结进步、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斗争密切呼应,以及他留学欧洲期间所掌握的广博的国际知识,另一方面,他在联系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写作时,有胆有识,也付出了很大心血。
许多年后,乔冠华回忆当年写作的甘苦和思想方法时这样写道:在香港,有一个时期我为《时事晚报》写社论,每天一篇,当时我只能利用剩余时间为《世界知识》写点文章……我们想方设法开辟自己的材料来源,力求做到能掌握一切有关国际形势的材料。
正面材料是研究的重点,但也绝不轻视、放松对反面材料的搜集和研究,有时正是从反面材料中看出了问题的关键,在国际形势的发展中,任何一个新出现的问题都有它自己的历史以及同前后左右其他问题的关系,尽可能弄清楚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和它同其他问题错综复杂的关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场上发生的所有重大变化都是互相关联的,因此就有必要经常从战争的全局来考察战争中发生的任何一个新的问题。
国际述评从表面上看好象是“述”和“评”各占一半;实际上真正费气力的是“述”;即掌握材料;做到这一点,问题也就解决大半了。
乔冠华自1937年至1946年写的这些评论文章当时曾编为文集《争民主的浪潮——1939年的国际》、《形势比人强》、《向着宽阔光明的地方》、《从战争到和平》、《从慕尼黑到敦刻尔克》出版。
他在33岁以前写的这些国际述评文章,以其广博的知识,立论的严谨,优美的文字,精辟的见解,代表和平,民主、进步、正义的声音,在三、四十年代,赢得了不小的声誉。
自从胡愈老(愈之)开拓了中国进步学者研讨国际问题之风后,可谓人才辈出,在胡身边聚集了一批国际问题评论专家,如钱俊瑞、张仲实、金仲华、冯宾符、张明养等人,而乔冠华在那个时期写的文章,虽属后出,却大有后来居上,出人头地之感。
他的文章“向大后方人民传播了中央对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同时也多少反映了那时代的激情和人们的喜怒忧乐”。
当时,许多青年人争相传阅乔冠华的文章,在那黑暗而混乱的年代,“乔木”先生的国际述评使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希望而倍受鼓舞。
从文学家冯亦代的回忆中可领略一二:那时,我只是个人世不久的年轻人,除了有一腔火热的报国之心外,别无他长……而其时,老乔正以他成熟而又犀利的笔锋,剖析时局,给陷于迷乱心情中的人指出了一条明确的道路。
我每天读着《时事晚报》老乔用“乔木”这一笔名写的政论,每读一文,心头如饮一瓢清泉,不仅彻凉,而且眼睛也跟着放亮起来……我对他狂热倾倒,只不过是当时年轻人中的一员而已。
可以举一个“对他狂热倾倒”的例子,1940年6月9日,德军向法国马其诺防线发起全面进攻。
在香港一家咖啡店嘈杂的地下室里,一大群中外记者对战局作各种猜测和设想。
乔冠华大口吸烟,一言不发,倾听大家争论。
忽然,他起身挥手打断众人话语,说:“6月9日是法军最黑暗的一日。
刚才听了诸位的许多高见,似乎还抱着很大的希望,实在大局已定……我可以告诉大家,三天以后,巴黎将不战而降!”一语惊四座!爱因斯坦,根塞?斯坦,罗吟圃等名记者摇摇头,不以为然,“决战正在进行,胜负未见分晓……”有的人则忿怒地质问:“你怎能这样说?!乔冠华掐灭烟头,自信地说:“这不是一句话可以回答的,诸位请看以后的报纸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