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欧洲文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传统,故称“古典”,又因歌德和席勒居于魏玛,故称“魏玛古典”
主张:强调感情与理智、理想与现实、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以希腊艺术为标准,借鉴民间文学的长处,形式完整、语言纯洁
在18世纪的文献中,没有“德国古典文学”这一概念,更没有人把歌德和席勒的作品 称为“德国古典文学”。1839年德国文学史研究的创始人盖尔维努斯第一次提出 “古典文学”这个概念,把歌德和席勒于1800年左右创造的文学称为“古典文 学”,称这一时期为“古典文学时期”,从此以后,“德国古典文学”这一概念就 正式被人沿用。 歌德最伟大
第四卷:智马(慧骃)国 ,这里的马是高雅贤良的,而人却是一种野蛮粗俗
的动物(名为“耶胡”),马是该国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 ,格列佛向他们 讲述外面的世界,使他们非常震惊
格列佛:是个正面的理想的人 ,勤劳勇敢、 机智善良
主题:通过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 的腐败和罪恶,和英国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 第一卷:小人国乃是当时大英帝国的缩影:政客勾心斗角,对外的战争 第二卷:通过大人国国王对格列佛引以为荣的英国选举制度、议会制度以及种种政教 措施所进行的尖锐的抨击,对当时英国各种制度及政教措施表示了怀疑和否定 第三卷:作者把讽刺的锋芒指向了当时的英国哲学家,脱离实际、沉溺于幻想的科学 家,荒诞不经的发明家和颠倒黑白的评论家和史学家
对汤姆嫉妒、诬陷、算计,故意隐瞒汤姆的真实身份
苏菲亚:完美的女性形象,美丽温柔、善良宽厚,感情真挚,善解人意,
宽宏大度,能明辨是非
艺术成就:
一、作者忠于自己“严格模仿自然”的原则,同时以讽刺
性的手法,喜剧式地描写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
二、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这在小说史上具有开创性质,
作者成了“全知式的”讲述人,为小说的表现力开拓了更
广阔的天地。
三、结构布局严谨完整,情节设计曲折精妙。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 往(无时)不在枷锁之中。
——【法】卢梭
第三节 卢梭
1712年6月28日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 的一个钟表匠家庭,祖上是从法国流亡到
瑞士的新教徒。
出生后第十天,母亲因产后失调而逝世 10岁那年,父亲因与他人有隙离开日内 瓦,留下孤苦伶仃的卢梭 16岁离开日内瓦去流浪。当过学徒、干 过杂役、家庭书记、家庭教师、流浪音乐 家等 。后经教父介绍,到华伦夫人(瓦 朗夫人)家里做仆人。华伦夫人婚姻不幸, 独居,长卢梭12岁。卢梭深深地爱上华 伦夫人不能自拔,近10年,系统学习。
道德为何物、不能抑制情感冲动的人。但我们应当知道这是一个自幼无
人教养、很早就受到社会压迫、落得依赖一个放荡女人过生活的青年在 所难免的;而令人惊奇的是这位本来很可能变成社会渣滓的青年,却使
自己成为这样杰出的人物。
政治理论著作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提出了私有制的出现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这一鲜明思想。 不平等发展的第一阶段:欲望和偏见使道德急剧堕落,富人和穷人的差别出 现了,于是富人哄骗穷人订立社会契约,社会和法律就是这样起源的,它 们保护富人欺压穷人。
4.德国“狂飙突进”与“魏玛古典”
莱辛:美学家、戏剧家,自幼天资过人,博览群书 ,德国文学史上第一个 靠写作维持生活的职业作家。是德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德国民族文
学和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奠基人。
◆美学论著: 《拉奥孔》:论画与诗的界限
《汉堡剧评》:提倡写市民悲剧,表现普通人的感情与命运
◆剧本: 《萨拉· 萨姆逊小姐》:德国市民悲剧的真正开端 《爱密丽亚· 迦绿蒂》:作者最成功的作品,揭露专制统治的荒淫、残暴
启蒙运动时期欧洲文学:英国、法国、德国最突出,法国最典型
2.英国现实主义小说 18世纪英国文学成就突出,主要表现为 现实主义小说 代表作家:笛福、斯威夫特、菲尔丁
笛福: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位重要的小说
家,“英国小说之父”,经历丰富
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 开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 英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 18世纪欧洲第一部最重要的长篇小说
内容:P77上 主题:
表面上看:是一个奇迹般的历险故事
隐含的主题:人们所普遍渴望和梦想的东西:向往自 由、英雄梦想、敢于行动、自立于世、勇于担当 人物: 鲁滨逊:充满劳动热情、坚毅,自信、善良、乐观、坚 韧不拔
象征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
斯威夫特:18世纪英国最著名的讽刺作家
否定资本主义秩序
代表作:《格列佛游记》(幻想寓言小说) 格列佛医生 周游四国: 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撒尿救火 第二卷: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 : 被农民捉住展览,后卖给皇后 第三卷:飞岛、巫人岛
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
启蒙运动时法国的戏剧创作 代表作家:博马舍,启蒙后期最重要的戏剧家 代表作:喜剧费加罗三部曲
《塞维勒的理发师》 《费加罗的婚姻》
批判封建特权
《有罪的母亲》:战斗性、批判性减弱
运用古典主义喜剧形式来表现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并使 这两者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费加罗:第三等级代表,富有进取心和斗争精神,敢于向封 建特权挑战
和黑暗政治,得罪弃儿汤 姆· 琼斯史》
菲尔丁(1707-1754)
《弃儿汤姆· 琼斯史》
文学家推之为18世纪英国小说发展的最高峰 线索:汤姆· 琼斯与苏菲娅的爱情故事 情节:P85中 马克思称之为“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 许多场景:地主庄园、监狱、上流社会、旅店 等等 各阶层大量人物:贵族、乡绅、军官、商人、无 赖、罪犯 广泛地描写了18世纪英国社会生活的真实图景
卢梭生前备受攻击和非议,但死后 备受尊崇。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他的遗体于 1794年以隆重的仪式移葬于巴黎 先贤祠。隔着走廊,与伏尔泰相对 而立,是卢梭的棺木。卢梭一切思 想的理论基础是他的自然法则理论。 为师法自然,他的棺木外形也设计 成为乡村小寺庙模样。从正面看, 庙门微微开启,从门缝里伸出一只
狄德罗: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作家,百科全 书派的代表人物 。
文学成就:三部哲理小说
◆《修女》:控诉天主教的罪恶 ◆《拉摩的侄儿》对话体的哲理小说 ,通过一个放荡无耻的人物“拉
摩的侄儿”的言语,揭露了上流社会的腐朽
◆《 定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卢梭: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
第五章 十八世纪欧洲文学
第一节
1.历史文化背景
概 论
18世纪的欧洲已处于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 两大重要事件: 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1789年–1799年)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 动,它为资产阶级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 思想解放运动。
式,以生活常见问题为内容
斯摩莱特: 写海军生活 斯泰恩:感伤主义文学的代表 《周游法兰西和意大利的感伤旅行》
诗歌、戏剧
3.法国启蒙学派文学 以1750年为界,大致分前后两个阶段: 前一阶段:孟德斯鸠、伏尔泰 后一阶段:狄德罗、卢梭
孟德斯鸠:法国启蒙思想家、社会学家,是西方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 的奠基人,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罗马盛衰原因考》《论法的精神》提出政体分类论和三权分立说。 《波斯人信札》:书信体小说,首开18世纪哲理小说先河,抨击法国专 制
孩子的事实,而这本书的作者正是卢梭的敌人——伏尔泰。
喜爱读书:小时候对读书很痴迷,往往通宵达旦,7岁时将家里的所有 藏书读完
崇尚自然:“他最伟大的教师,并不是任何一种书籍,他的教师是‘自
然’”。厌倦城市生活,喜欢乡村,喜欢流浪漂泊。 才华出众:卢梭在青年时代,给人的印象是:在生活上漂泊不定、不知
■为什么发生启蒙运动?
封建势力穷途末路:英国君主立宪制、法国封建专制王权逐步走向衰落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第三等级结成统一战线
■“启蒙”的含义:启迪人们从蒙昧无知中走出来,用理性去照亮人们的头脑
■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的解放 质疑上帝的存在,强调自由、平等、博爱
社会政治方面:民主、法制,天赋人权
■启蒙文学的特征:
一、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革命性:反封建反教会的内容广泛而明确 二、强烈的民主性和浓郁的政论性:批判特权、鼓吹平等
三、新的题材、新的人物、新的形式
1.题材:现实生活(以前: 2.人物:资产阶级、平民知识分子、市民、下层民众(以前: 3. 形式:现实主义小说、哲理小说、教育小说 对话小说、书札小说(以前:诗、戏剧)
卢梭:1712-1778
1742年,30岁,搬到巴黎,与狄德罗认识,参与《百科全书》的编
写。1749年,论文《论科学与艺术》获奖,论证了科学与艺术进展 的最后结果无益于人类,获得头等奖,使他顿时成为巴黎名人。 随后他又写了许多其它著作,其中包括《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 础》,盛传全国。60年代写了《新爱洛伊丝》《社会契约论》《爱 弥儿》《忏悔录》等等。 《新爱洛伊丝》出版立刻轰动巴黎。该书也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浪漫 主义文学作品。 1768年(56岁),卢梭与同居了25年的旅馆女仆黛莱丝· 瓦瑟结婚, 此前他们生有5个孩子,并全部寄养在孤儿院。 1778年,已患“逼害性心理分裂症”的卢梭去世。一生的最后二十 年基本上是在悲惨痛苦中度过的。
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史 学家,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
旗手。
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 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主张开明的 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
创作丰富:哲学、历史、戏剧、小说、史诗等 伏尔泰:1694-1778 悲剧:50多部《布鲁图斯》《中国孤儿》,充满政治色彩、批判专制 哲理小说:更具启蒙特征,《老实人》,批判专制
“狂飙突进”:
时间:是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发生的一次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 得名:因克林格(克令格尔)的剧本《狂飙与突进》而得名。 作家身份:“狂飙”作家多是市民阶级出身的青年,青年歌德和席勒
是这一运动的中坚。
主要特点是:呼吁个性解放,歌颂天才、感情和大自然,提倡文学的
民族意识和民族风格等。
不平等发展的第二阶段:订立了契约就需要有保障其实施的强力机构,权力 的设立是第二阶段。
第四卷:作者利用格列佛回答一连串问题而揭露了战争的实质、法律的虚伪和不择手
段以获得公爵地位的可耻行为等
因此,《格列佛游记》政治倾向鲜明,它的批判锋芒集中 在抨击当时英国的议会政治和反动的宗教势力。
菲尔丁: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18世纪英国其他小说家:
理查生:摆脱了以主人公丰富的见闻经历为主线的传统模
其次是席勒:
席勒
◆理论著作:
《审美教育书简》:审美活动的意义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现实主义、浪
漫主义的内涵与特征
文学创作:戏剧成就最高
《强盗》:反封建 《阴谋与爱情》:控诉封建专制的黑暗统治 恩格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席勒:1759—1805
第二节 菲尔丁
18世纪英国杰出的戏剧家、伟大的 现实主义小说家 20多部戏剧,讽刺或揭露社会陋习
意义:这一运动使德国文学出现了崭新局面。
代表作家: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席勒《阴谋与爱情》
魏玛古典(德国古典文学时期,1794-1805)
时间、作家: 德国文学史上,一般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歌德和席勒所创造的文
学。
名称由来: 他们以古典人道主义作为追求,承袭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的人文主
人物形象
汤姆· 琼斯:
正直,光明磊落 缺点:性情急躁,容易冲动,甚至因冲动而失足
品质高尚:天性善良,富有同情心,忠于友谊,见义勇为,诚实、勇敢、
但本质善良,敦厚率真,是一个深刻动人的人物。
布里非:是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虚伪、妒忌、贪财、阴险、卑鄙
对舅舅毕恭毕敬,为了骗取信任和遗产,舅舅病情恶化时故意用噩耗刺激
手来,手中擎着一支熊熊燃烧的火
炬,象征着卢梭的思想点燃了革命 的燎原烈火。 位于先贤祠的卢梭的棺椁
花边趣事:
私生活:卢梭一生和多位女性有染,主要的有两位。其一是华伦夫人 ,
其二是黛莱丝。五个孩子全部被卢梭送进了巴黎的育婴堂。一本匿名发 表的专门攻击卢梭的名为《公民们的感情》的书记录了卢梭抛弃其亲生
主张:强调感情与理智、理想与现实、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以希腊艺术为标准,借鉴民间文学的长处,形式完整、语言纯洁
在18世纪的文献中,没有“德国古典文学”这一概念,更没有人把歌德和席勒的作品 称为“德国古典文学”。1839年德国文学史研究的创始人盖尔维努斯第一次提出 “古典文学”这个概念,把歌德和席勒于1800年左右创造的文学称为“古典文 学”,称这一时期为“古典文学时期”,从此以后,“德国古典文学”这一概念就 正式被人沿用。 歌德最伟大
第四卷:智马(慧骃)国 ,这里的马是高雅贤良的,而人却是一种野蛮粗俗
的动物(名为“耶胡”),马是该国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 ,格列佛向他们 讲述外面的世界,使他们非常震惊
格列佛:是个正面的理想的人 ,勤劳勇敢、 机智善良
主题:通过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 的腐败和罪恶,和英国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 第一卷:小人国乃是当时大英帝国的缩影:政客勾心斗角,对外的战争 第二卷:通过大人国国王对格列佛引以为荣的英国选举制度、议会制度以及种种政教 措施所进行的尖锐的抨击,对当时英国各种制度及政教措施表示了怀疑和否定 第三卷:作者把讽刺的锋芒指向了当时的英国哲学家,脱离实际、沉溺于幻想的科学 家,荒诞不经的发明家和颠倒黑白的评论家和史学家
对汤姆嫉妒、诬陷、算计,故意隐瞒汤姆的真实身份
苏菲亚:完美的女性形象,美丽温柔、善良宽厚,感情真挚,善解人意,
宽宏大度,能明辨是非
艺术成就:
一、作者忠于自己“严格模仿自然”的原则,同时以讽刺
性的手法,喜剧式地描写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
二、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这在小说史上具有开创性质,
作者成了“全知式的”讲述人,为小说的表现力开拓了更
广阔的天地。
三、结构布局严谨完整,情节设计曲折精妙。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 往(无时)不在枷锁之中。
——【法】卢梭
第三节 卢梭
1712年6月28日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 的一个钟表匠家庭,祖上是从法国流亡到
瑞士的新教徒。
出生后第十天,母亲因产后失调而逝世 10岁那年,父亲因与他人有隙离开日内 瓦,留下孤苦伶仃的卢梭 16岁离开日内瓦去流浪。当过学徒、干 过杂役、家庭书记、家庭教师、流浪音乐 家等 。后经教父介绍,到华伦夫人(瓦 朗夫人)家里做仆人。华伦夫人婚姻不幸, 独居,长卢梭12岁。卢梭深深地爱上华 伦夫人不能自拔,近10年,系统学习。
道德为何物、不能抑制情感冲动的人。但我们应当知道这是一个自幼无
人教养、很早就受到社会压迫、落得依赖一个放荡女人过生活的青年在 所难免的;而令人惊奇的是这位本来很可能变成社会渣滓的青年,却使
自己成为这样杰出的人物。
政治理论著作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提出了私有制的出现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这一鲜明思想。 不平等发展的第一阶段:欲望和偏见使道德急剧堕落,富人和穷人的差别出 现了,于是富人哄骗穷人订立社会契约,社会和法律就是这样起源的,它 们保护富人欺压穷人。
4.德国“狂飙突进”与“魏玛古典”
莱辛:美学家、戏剧家,自幼天资过人,博览群书 ,德国文学史上第一个 靠写作维持生活的职业作家。是德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德国民族文
学和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奠基人。
◆美学论著: 《拉奥孔》:论画与诗的界限
《汉堡剧评》:提倡写市民悲剧,表现普通人的感情与命运
◆剧本: 《萨拉· 萨姆逊小姐》:德国市民悲剧的真正开端 《爱密丽亚· 迦绿蒂》:作者最成功的作品,揭露专制统治的荒淫、残暴
启蒙运动时期欧洲文学:英国、法国、德国最突出,法国最典型
2.英国现实主义小说 18世纪英国文学成就突出,主要表现为 现实主义小说 代表作家:笛福、斯威夫特、菲尔丁
笛福: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位重要的小说
家,“英国小说之父”,经历丰富
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 开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 英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 18世纪欧洲第一部最重要的长篇小说
内容:P77上 主题:
表面上看:是一个奇迹般的历险故事
隐含的主题:人们所普遍渴望和梦想的东西:向往自 由、英雄梦想、敢于行动、自立于世、勇于担当 人物: 鲁滨逊:充满劳动热情、坚毅,自信、善良、乐观、坚 韧不拔
象征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
斯威夫特:18世纪英国最著名的讽刺作家
否定资本主义秩序
代表作:《格列佛游记》(幻想寓言小说) 格列佛医生 周游四国: 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撒尿救火 第二卷: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 : 被农民捉住展览,后卖给皇后 第三卷:飞岛、巫人岛
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
启蒙运动时法国的戏剧创作 代表作家:博马舍,启蒙后期最重要的戏剧家 代表作:喜剧费加罗三部曲
《塞维勒的理发师》 《费加罗的婚姻》
批判封建特权
《有罪的母亲》:战斗性、批判性减弱
运用古典主义喜剧形式来表现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并使 这两者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费加罗:第三等级代表,富有进取心和斗争精神,敢于向封 建特权挑战
和黑暗政治,得罪弃儿汤 姆· 琼斯史》
菲尔丁(1707-1754)
《弃儿汤姆· 琼斯史》
文学家推之为18世纪英国小说发展的最高峰 线索:汤姆· 琼斯与苏菲娅的爱情故事 情节:P85中 马克思称之为“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 许多场景:地主庄园、监狱、上流社会、旅店 等等 各阶层大量人物:贵族、乡绅、军官、商人、无 赖、罪犯 广泛地描写了18世纪英国社会生活的真实图景
卢梭生前备受攻击和非议,但死后 备受尊崇。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他的遗体于 1794年以隆重的仪式移葬于巴黎 先贤祠。隔着走廊,与伏尔泰相对 而立,是卢梭的棺木。卢梭一切思 想的理论基础是他的自然法则理论。 为师法自然,他的棺木外形也设计 成为乡村小寺庙模样。从正面看, 庙门微微开启,从门缝里伸出一只
狄德罗: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作家,百科全 书派的代表人物 。
文学成就:三部哲理小说
◆《修女》:控诉天主教的罪恶 ◆《拉摩的侄儿》对话体的哲理小说 ,通过一个放荡无耻的人物“拉
摩的侄儿”的言语,揭露了上流社会的腐朽
◆《 定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卢梭: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
第五章 十八世纪欧洲文学
第一节
1.历史文化背景
概 论
18世纪的欧洲已处于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 两大重要事件: 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1789年–1799年)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 动,它为资产阶级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 思想解放运动。
式,以生活常见问题为内容
斯摩莱特: 写海军生活 斯泰恩:感伤主义文学的代表 《周游法兰西和意大利的感伤旅行》
诗歌、戏剧
3.法国启蒙学派文学 以1750年为界,大致分前后两个阶段: 前一阶段:孟德斯鸠、伏尔泰 后一阶段:狄德罗、卢梭
孟德斯鸠:法国启蒙思想家、社会学家,是西方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 的奠基人,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罗马盛衰原因考》《论法的精神》提出政体分类论和三权分立说。 《波斯人信札》:书信体小说,首开18世纪哲理小说先河,抨击法国专 制
孩子的事实,而这本书的作者正是卢梭的敌人——伏尔泰。
喜爱读书:小时候对读书很痴迷,往往通宵达旦,7岁时将家里的所有 藏书读完
崇尚自然:“他最伟大的教师,并不是任何一种书籍,他的教师是‘自
然’”。厌倦城市生活,喜欢乡村,喜欢流浪漂泊。 才华出众:卢梭在青年时代,给人的印象是:在生活上漂泊不定、不知
■为什么发生启蒙运动?
封建势力穷途末路:英国君主立宪制、法国封建专制王权逐步走向衰落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第三等级结成统一战线
■“启蒙”的含义:启迪人们从蒙昧无知中走出来,用理性去照亮人们的头脑
■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的解放 质疑上帝的存在,强调自由、平等、博爱
社会政治方面:民主、法制,天赋人权
■启蒙文学的特征:
一、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革命性:反封建反教会的内容广泛而明确 二、强烈的民主性和浓郁的政论性:批判特权、鼓吹平等
三、新的题材、新的人物、新的形式
1.题材:现实生活(以前: 2.人物:资产阶级、平民知识分子、市民、下层民众(以前: 3. 形式:现实主义小说、哲理小说、教育小说 对话小说、书札小说(以前:诗、戏剧)
卢梭:1712-1778
1742年,30岁,搬到巴黎,与狄德罗认识,参与《百科全书》的编
写。1749年,论文《论科学与艺术》获奖,论证了科学与艺术进展 的最后结果无益于人类,获得头等奖,使他顿时成为巴黎名人。 随后他又写了许多其它著作,其中包括《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 础》,盛传全国。60年代写了《新爱洛伊丝》《社会契约论》《爱 弥儿》《忏悔录》等等。 《新爱洛伊丝》出版立刻轰动巴黎。该书也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浪漫 主义文学作品。 1768年(56岁),卢梭与同居了25年的旅馆女仆黛莱丝· 瓦瑟结婚, 此前他们生有5个孩子,并全部寄养在孤儿院。 1778年,已患“逼害性心理分裂症”的卢梭去世。一生的最后二十 年基本上是在悲惨痛苦中度过的。
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史 学家,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
旗手。
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 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主张开明的 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
创作丰富:哲学、历史、戏剧、小说、史诗等 伏尔泰:1694-1778 悲剧:50多部《布鲁图斯》《中国孤儿》,充满政治色彩、批判专制 哲理小说:更具启蒙特征,《老实人》,批判专制
“狂飙突进”:
时间:是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发生的一次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 得名:因克林格(克令格尔)的剧本《狂飙与突进》而得名。 作家身份:“狂飙”作家多是市民阶级出身的青年,青年歌德和席勒
是这一运动的中坚。
主要特点是:呼吁个性解放,歌颂天才、感情和大自然,提倡文学的
民族意识和民族风格等。
不平等发展的第二阶段:订立了契约就需要有保障其实施的强力机构,权力 的设立是第二阶段。
第四卷:作者利用格列佛回答一连串问题而揭露了战争的实质、法律的虚伪和不择手
段以获得公爵地位的可耻行为等
因此,《格列佛游记》政治倾向鲜明,它的批判锋芒集中 在抨击当时英国的议会政治和反动的宗教势力。
菲尔丁: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18世纪英国其他小说家:
理查生:摆脱了以主人公丰富的见闻经历为主线的传统模
其次是席勒:
席勒
◆理论著作:
《审美教育书简》:审美活动的意义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现实主义、浪
漫主义的内涵与特征
文学创作:戏剧成就最高
《强盗》:反封建 《阴谋与爱情》:控诉封建专制的黑暗统治 恩格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席勒:1759—1805
第二节 菲尔丁
18世纪英国杰出的戏剧家、伟大的 现实主义小说家 20多部戏剧,讽刺或揭露社会陋习
意义:这一运动使德国文学出现了崭新局面。
代表作家: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席勒《阴谋与爱情》
魏玛古典(德国古典文学时期,1794-1805)
时间、作家: 德国文学史上,一般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歌德和席勒所创造的文
学。
名称由来: 他们以古典人道主义作为追求,承袭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的人文主
人物形象
汤姆· 琼斯:
正直,光明磊落 缺点:性情急躁,容易冲动,甚至因冲动而失足
品质高尚:天性善良,富有同情心,忠于友谊,见义勇为,诚实、勇敢、
但本质善良,敦厚率真,是一个深刻动人的人物。
布里非:是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虚伪、妒忌、贪财、阴险、卑鄙
对舅舅毕恭毕敬,为了骗取信任和遗产,舅舅病情恶化时故意用噩耗刺激
手来,手中擎着一支熊熊燃烧的火
炬,象征着卢梭的思想点燃了革命 的燎原烈火。 位于先贤祠的卢梭的棺椁
花边趣事:
私生活:卢梭一生和多位女性有染,主要的有两位。其一是华伦夫人 ,
其二是黛莱丝。五个孩子全部被卢梭送进了巴黎的育婴堂。一本匿名发 表的专门攻击卢梭的名为《公民们的感情》的书记录了卢梭抛弃其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