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近现代中国建筑特征
中国建筑的特征
斗拱与悬臂结构
斗拱是中国建筑特有的结构形式,由斗形木块和弓形横木组成,具有承重和装饰双 重功能。
悬臂结构则利用挑出的梁头或枋头承担屋顶重量,使屋檐向外挑出,形成优美的飞 檐造型。
斗拱与悬臂结构的运用,不仅丰富了建筑的立面造型,还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
屋顶造型与坡度
中国建筑的屋顶造型丰富多样,包括 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等 多种形式。
传统建筑材料
运用传统建筑材料,如木材、石材、砖瓦等,营造出具有历史感和文化底蕴的建筑氛围。
传统建筑空间布局
借鉴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理念,如四合院、天井等,创造出具有中式风格的现代建筑空间 。当代Leabharlann 筑师的创新实践融合中西建筑元素
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西方建筑技术相结合,创造出 具有独特魅力的新建筑形式。
轴线对称原则
中轴线布局
以一条明显的中轴线贯穿建筑群,主要建筑位于 轴线上,次要建筑分列两侧。
左右对称
建筑群体在布局上左右对称,体现平衡与和谐的 美学原则。
纵深发展
轴线往往向纵深方向发展,形成多进院落的空间 序列。
室内外空间融合
过渡空间
01
通过设置廊、檐等过渡空间,使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融为一
体。
创新建筑结构形式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建筑结构形式,打破传统建筑结 构的限制,实现更加自由、灵活的建筑空间组合。
关注环保与可持续性
注重建筑的环保与可持续性,运用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 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建筑走向世界的趋势
01
推广中式建筑风格
积极向海外推广中式建筑风格,让世界更加了解和欣赏中国建筑文化。
水、花鸟等。
石雕
中国近代建筑特点及当代著名建筑举要
中国近代建筑特点及当代著名建筑举要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近代建筑特点及当代著名建筑概览一、引言近代中国建筑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中国建筑史近代建筑
中国建筑史近代建筑中国的建筑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经历了不同朝代的影响和演变。
在近代时期,中国建筑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国近代建筑的特点、代表性建筑以及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近代中国建筑的特点之一是中西结合。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面临巨大的变革,西方的文化和思想开始传入中国。
这也对中国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的中国建筑形式与西方建筑元素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风格。
例如,西式的方形和拱券在中国传统的屋顶和梁柱上得到了运用。
这种中西结合的风格在中国近代建筑中十分常见。
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批代表性的近代建筑。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和故宫博物院。
天安门广场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广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之一。
广场以其庄严肃穆的建筑风格而闻名,其中最著名的是天安门城楼和人民英雄纪念碑。
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
故宫以其宏伟壮丽的建筑、精美的园林和珍贵的艺术品而享有盛誉。
此外,近代中国建筑还受到了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政治运动和革命,这对建筑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例如,创建于上海的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这座建筑体现了当时革命浪潮和社会变革的精神。
同样,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一些高楼大厦的建设也成为近代中国建筑的标志。
北京的中国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和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等高层建筑都代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迅猛步伐。
近代中国建筑不仅在本国产生了影响,也对世界建筑发展做出了贡献。
例如,中国建筑师贝聿铭设计了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国家美术馆,展现了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相结合的独特风格。
此外,一些传统中国建筑元素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被运用,为现代建筑增添了东方的魅力。
综上所述,中国建筑史近代建筑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
中西结合的风格、代表性建筑的兴起以及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影响,都为近代中国建筑增添了独特而丰富的色彩。
中国建筑的特征资料
中国建筑的特征资料中国建筑是世界上最为古老而独特的建筑形式之一,深受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影响。
它们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艺术,以及对自然和宇宙的理解。
下面将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资料。
一、建筑结构与风格特点1. 传统建筑结构:中国传统建筑采用木结构,其中最典型的是建筑以悬挑式屋顶为特点。
这种屋顶又称为"斗拱",由斜撑杆件支撑而成,能够有效分散风力,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2. 大门与院落:传统建筑通常由大门和院落组成。
大门被视为家庭与外界的边界,承载着祝福与吉祥的含义。
院落则是家庭生活的核心,通常由多个建筑物围合而成,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
3. 对称与平衡:中国建筑注重对称和平衡的原则。
建筑物的布局通常左右对称,反映了中国哲学中的阴阳思想。
同时,建筑物的各个部分也要求在视觉上保持平衡,形成一种和谐的美感。
4. 元素与装饰:中国建筑注重富有象征意义的装饰元素,如龙和凤等神兽的雕刻。
此外,建筑物常使用彩绘瓦片来装饰屋顶,以增加建筑的视觉效果和生动感。
二、地域特色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建筑风格也因地域差异而存在着显著的特色。
1. 北方建筑:北方地区的建筑多采用砖石结构,墙体厚实牢固,能够保温和抵御恶劣的气候条件。
同时,北方建筑的屋顶多采用抬梁式结构,让建筑物更好地适应冬季积雪的压力。
2. 南方建筑:南方地区的建筑常使用木结构,给人一种轻盈和灵动的感觉。
南方建筑特色突出的是水墨画般的画廊阳台和精美的雕刻。
3. 西藏建筑:西藏地区的建筑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寺庙和宗教建筑往往被视为最具代表性的藏式建筑。
这些建筑通常为白色,以与雪山相衬,同时采用宗教意义深厚的装饰元素。
三、历史背景与文化影响中国建筑的特征也受到了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1. 儒家思想:中国建筑讲究和谐与平衡,这与儒家思想中的和而不同、协调相处的理念相契合。
建筑物的布局和装饰都体现了对和平和社会秩序的追求。
2. 风水学:风水学是中国古代的一门传统学问,与建筑有着密切的关系。
近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及特征
近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及特征说到近代建筑,大家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可能是高楼大厦吧?没错,咱们今天要聊的正是这类充满现代感的建筑,不过呢,不是单单讲它们有多高多大,而是要聊聊这些建筑背后的故事和特征,嘿,听起来有点意思吧?说到“近代建筑”,其实它可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简单来说,近代建筑就是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科技的发展,建筑风格和技术的变化,出现的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建筑形式。
咱们最常见的类型,得说是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别怕,这不是啥高深的哲学理论。
你可以想象一下,现代主义建筑就像是那些大玻璃幕墙、高高的钢铁框架、简洁的外观,看上去利索干净,给人一种“我不装饰,我就是美”的感觉。
这类建筑追求极简,不讲究传统的装饰,像是北京的央视大楼、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就是典型的现代主义作品。
它们用大量的钢铁和玻璃代替了传统的砖瓦,科技感十足。
你站在下面仰望,总觉得自己像是被高楼大厦“压”住了,心里有种莫名的敬畏感。
接着说说功能主义建筑,这种建筑的特点是“实用至上”。
你能想象一下那些堆积如山的办公室大楼吗?就是那种看着不像艺术品,但能容下成千上万办公人员的建筑。
说白了,功能主义建筑就是为工作、生活、交通服务的,它们的外观可能没那么华丽,但却很注重实际用途,造出来就是让你生活更便利的。
它讲求的是“屋子不管怎么建,最重要的是能住人”,你想象一下,常常能看到那些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楼体,外面可能一片灰色,看着不怎么有活力,但一旦你走进去,里头的空间简直就是魔法,满足你所有需求。
话说回来,不得不提的是后现代主义建筑。
这种风格比较特别,它跟现代主义完全不同。
为什么呢?因为它特别注重色彩、形状的搭配,甚至有点“自带闪光点”的感觉。
大家想一想,像是迪拜的哈利法塔,还有巴西利亚的国家大剧院,这些建筑是不是都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后现代建筑不像现代主义那样死板,它更注重表达创意和个人特色。
像这种建筑,有的外形怪异到让人觉得它们是不是从外太空来的,反正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太酷了”,不过你也别看它们外表花哨,其实每一栋建筑背后都有着设计师一番心思。
中国建筑的特征完美版
中国建筑的特征完美版中国建筑源远流长,凝聚了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和智慧,以其独特的特征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中国建筑以其完美的形式和深厚的内涵,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目光。
本文将从建筑形式、建筑材料以及建筑风格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建筑的特征。
一、建筑形式中国建筑以其精妙的形式而闻名于世。
传统的中国建筑注重和谐的比例与布局,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
典型的中国建筑通常由主体建筑、次体建筑和围墙等组成,形成一个整体统一的建筑群。
主体建筑常采用楼阁、殿堂等形式,体现尊贵和庄重。
次体建筑多以回廊、亭台、假山等作为装饰,增添了建筑的艺术气息。
围墙作为界定空间的边界,既起到了防护作用,又增添了建筑的庄重和封闭感。
二、建筑材料中国建筑材料的选择也是其特征的一部分。
传统中国建筑通常使用木结构和砖石材料。
木材是中国建筑中常见的建筑材料,其柔韧性和可塑性使得建筑更加符合中国人对于和谐与柔美的审美追求。
砖石材料则常常被用于建筑的墙面和地面,其坚固性和稳定性使得建筑更坚实耐用。
三、建筑风格中国建筑的风格多种多样,每个地区都有其自己的特色。
著名的风格有宫殿式建筑、庙宇式建筑、园林式建筑等。
宫殿式建筑以太和殿、乾清宫等为代表,注重庄严、壮丽的氛围。
庙宇式建筑则以佛教寺庙和道教宫观最为著名,富有宗教氛围和神秘感。
园林式建筑以苏州园林和北京颐和园为代表,追求自然与人工的融合,注重景致的布局与细腻的构造。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中国建筑还有其他特征值得一提,比如对于颜色的运用和对于自然环境的融合。
传统的中国建筑在颜色选择上注重朴素和谐,以红色、黄色、绿色等为主色调,给人以温暖和亲切的感觉。
同时,中国建筑也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常常巧妙利用周围的山水、湖泊等自然元素,使建筑与环境相融合,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
综上所述,中国建筑的特征完美地体现在其建筑形式、建筑材料以及建筑风格等方面。
传统的中国建筑以其独特的样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中国近现代建筑赏析
1. 汇丰大楼
汇丰号称“从苏伊士运 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讲 究的建筑”, 建筑面积 23415平方米, 是远东最 大的银行建筑, 也是世 界上第二大银行建筑, 仅次于英国的苏格兰银 行大楼。至今依然被公 认为是外滩建筑群中最 漂亮的建筑。
汇丰大楼是仿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 1921年 开工, 1923年建成, 主立面成横5段, 竖3段 的格式, 2-4层中部为艾奥尼克立柱, 圆形穹 顶为铜框架结构。
表现了从折衷主义向现代式建筑过渡的特
点
4. 中山陵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 大的政治家、伟大的 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 山的陵墓及其附属纪 念建筑群。中山陵面 积共8万余平方米, 主 要建筑有牌坊、墓道、 陵门、石阶、碑亭、 祭堂和墓室等, 排列 在一条中轴线上, 体 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 风格。
当时, 孙中山先生的葬事筹备处广泛征集陵 墓设计方案。结果, 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 “自由钟”式图案荣获首奖, 从空中往下看, 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 钟”。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 半月 形广场是钟顶圆弧, 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 顶, 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
8. 香山饭店
贝聿铭说: “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 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 设计有的建筑高出十倍”。他还说“从香山饭 店的设计,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
香山饭店结合地形采用在水平方向延伸的、院落 式的建筑, 将体积约15万立方米的庞然大物切成 许多小块, 以达到“不与香山争高低” 的目的, 饭店只用了白、灰、黄褐三种颜色, 室内室外都和 谐高雅。因为重复运用了正方形和圆形两种图形, 建筑产生了韵律。
3. 沙逊大厦
沙逊大厦(Sassoon House) 是英资新沙逊洋行下属的华 懋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40 万元, 在上海外滩20号(南京 路口)兴建的一幢10层大楼 (局部13层), 总高77米, 是 外滩最高的建筑物, 建筑面积 36317平方米, 由芝加哥学派 哥特式设计风格的建筑师设 计, 以一个海拔77米的绿色铜 护套屋顶为最大特色。外墙 采用花岗岩石块砌成, 由旋转 厅门而入, 大堂地面用乳白色 意大利大理石铺成, 顶端古铜 镂花吊灯, 豪华典雅, 有“远 东第一楼
中国近代的建筑类型
中国近代的建筑类型近代中国的建筑类型丰富多样,融合了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与西方的建筑技术,展现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和变迁。
本文将介绍几种典型的中国近代建筑类型。
1. 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典型类型,也在近代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是由四个房屋围合而成的中空结构,形成一个四方形的庭院。
四合院在近代中国的建筑中,常常作为民居或者公共建筑的选用,如胡佛大学的大楼就是采用四合院的设计理念,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2. 洋楼洋楼是近代中国建筑中的一种典型类型,也是中国现代化建筑的代表之一。
洋楼结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建筑的元素,外观上常常采用西方的建筑风格,内部则保留中国传统的布局和装饰。
洋楼的设计注重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功能的实现,使得建筑既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又具有现代化的功能需求。
3. 别墅近代中国的别墅建筑在设计上更加注重私密性和豪华性,常常是具有庭院和花园的独立住宅。
别墅的设计风格多样,既有西方的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也有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如琉璃瓦、雕梁画栋等。
别墅的建筑面积通常较大,内部空间布局合理,注重舒适性和功能性。
4. 高层建筑近代中国的高层建筑是现代化城市的标志,体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高层建筑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上注重简洁、大气的设计风格。
高层建筑的设计还要考虑到自然环境和城市规划的要求,如风景观、交通便利等。
5. 商业建筑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建筑在近代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商业建筑包括购物中心、商场、写字楼等,它们通常具有大面积的营业空间和多功能的设计,以满足人们购物、办公等需求。
商业建筑的设计注重商业性和宣传性,外观上常常采用现代化的建筑风格,如玻璃幕墙、霓虹灯等。
近代中国的建筑类型丰富多样,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这些建筑类型不仅展示了中国建筑文化的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也体现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中国近代建筑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生活和工作空间。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一、引言中国建筑,作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它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特点,融合了哲学、宗教、文化、艺术等多种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本课件将详细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建筑艺术。
二、中国建筑的材料与结构1.材料选择中国建筑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这是因为木材具有质地坚硬、易于加工、抗震性能好等优点。
中国建筑还广泛使用砖、石、土、瓦等材料,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功能的建筑需求。
2.结构特点(1)榫卯结构:榫卯是木构架结构的核心,通过榫卯的巧妙设计,使木材之间紧密连接,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
(2)斗拱:斗拱是中国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位于柱子和梁之间,起到传递荷载、减小跨度、装饰建筑的作用。
(3)悬挑结构:中国建筑中的悬挑结构,如屋檐、翼角等,既美观又实用,有效防止雨水侵入室内。
三、中国建筑的形式与布局1.建筑形式中国建筑形式多样,包括宫殿、寺庙、园林、民居等。
宫殿建筑以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为特点,如北京的故宫;寺庙建筑以宗教信仰为核心,强调庄重、神秘,如五台山、峨眉山等地的佛教建筑;园林建筑以山水景观为主题,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如苏州园林;民居建筑以实用为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如福建土楼、徽派建筑等。
2.布局特点中国建筑布局讲究对称、秩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主要布局形式有:(1)庭院式布局:以庭院为中心,四周布置建筑,形成内向型的空间格局,如四合院。
(2)中轴线布局:建筑沿中轴线对称布置,强调秩序与和谐,如故宫。
(3)自由式布局:根据地形地貌灵活布置建筑,追求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如园林建筑。
四、中国建筑的艺术特色1.装饰艺术中国建筑注重装饰,运用木雕、砖雕、石雕、彩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表现丰富的文化内涵。
装饰题材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花鸟鱼虫等,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建筑色彩中国建筑色彩丰富,以红、黄、绿、蓝、黑等为主,寓意吉祥、喜庆、和谐。
中国近现代建筑美学的特征
中国近现代建筑美学的特征一、建筑风格:1.建筑风格多样:中国近现代建筑风格包括中西合璧的中式建筑和引进外来建筑风格的西式建筑。
中式建筑延续了传统建筑的形式和风格,如传统的木结构、拱券和抬梁等,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风格。
西式建筑则受到了欧洲建筑风格的影响,如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和现代主义等。
2.兼容并蓄:近现代中国建筑风格不仅融合了中西方建筑元素,还吸取了其他亚洲国家的建筑特点,如日本和印度的建筑风格。
通过吸收和融合不同文化的建筑元素,中国近现代建筑风格呈现出多样的面貌。
二、建筑结构:1.简洁而稳重:中国近现代建筑注重建筑结构的简洁和稳重,以达到功能和美学的统一、建筑结构采用了现代工业化的方法和技术,如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以提供更好的力学性能和空间利用效率。
2.强调平衡和对称:中国近现代建筑在结构布局上注重平衡和对称。
借鉴了传统建筑的对称美学,追求建筑整体的平衡感,使建筑外貌更加和谐统一三、建筑装饰:1.借鉴传统造型:中国近现代建筑装饰往往从传统建筑装饰元素中取材,如琉璃、瓷砖和彩绘等。
这些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建筑中得到重新诠释和运用,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展现了现代建筑的创新和个性。
2.强调细节雕琢:中国近现代建筑注重细节的处理,通过雕琢和装饰来增加建筑的艺术价值。
细致的装饰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设计使建筑更加精致而美观。
总结起来,中国近现代建筑美学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建筑风格、建筑结构和建筑装饰等方面。
它既继承了传统建筑的文化积淀,又吸收了西方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建筑元素,形成了多样的建筑风格。
在建筑结构上注重简洁和稳重,并强调平衡和对称。
在建筑装饰上借鉴传统造型,并强调细节的雕琢。
这些特征使得中国近现代建筑在功能和美学上都能达到较高的水平。
中国近现代建筑美学的特征
中国近现代建筑美学的特征中国近现代建筑美学的特征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主题。
在20世纪初期,中国面临着的挑战是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现代化理念,并在其建筑设计中表达出来。
以下是中国近现代建筑美学的几个重要特征:首先,中国近现代建筑美学强调“融合”,即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
这种融合在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结构、布局、内部装饰和外部装饰等。
这种融合不仅可以保持传统文化的独特性,还为现代建筑注入了新的活力和魅力。
其次,中国近现代建筑美学注重“实用性”。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建筑的功能性成为了设计的重点。
建筑师必须在保证建筑美观的同时,考虑到其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等方面的要求。
因此,现代建筑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结构和布局设计等方面都要考虑到其实用性。
第三,中国近现代建筑美学强调“创新”。
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建筑设计必须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
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设计理念和技术上,也体现在使用建筑材料的创新上。
例如,中国建筑师采用了钢筋混凝土这种新型材料,使得建筑结构更加坚固、轻便和经济,同时也改变了传统建筑的外观。
第四,中国近现代建筑美学强调“文化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建筑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化建筑设计中,设计师们通过吸收传统文化中的元素,将其与现代建筑元素结合起来,以此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例如,在现代建筑中使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屋顶、石柱等元素,以此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特征。
总的来说,中国近现代建筑美学的特征是多元而丰富的。
它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注重实用性、创新和文化传承,以此体现出中国美学的独特魅力。
5.6中国近代建筑的特点及当代著名建筑举要(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五版 )
一、中国近现代建筑的特点
➢ 作品实例如清华大学化学馆 (1931年);青岛原大陆银行青岛 分行(1934年);武汉四明银行 (1936年)等,这些建筑具有古典 的骨架、西洋的装饰及现代的 风格,是西洋复古风格向现代 主义风格演进的中间形态。
一、中国近现代建筑的特点
第二,中国式固有建筑表现为对称的体量、庄重的立面结构、局部 中国式的装饰、简洁的现代风格,作品如北京交通银行(1931)吉林 大学东西教学楼(1931年)、南京原首都中央运动场(1933年)南京中 央医院(1933年)、南京原国民政府外交部(1933年)等,这类作品是 中国固有式建筑思想的新形式,为以“宫殿形式”表现中国固有特 色的创作途径摆脱了困境。这类建筑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建筑师具 有西洋古典建筑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以及现代建筑文化三重 建筑文化观念的特点,是这三种建筑文化观的矛盾统一体。
天安门广场改扩建工程
2 当代著名建筑成就举要
1958年,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天安门广 场开始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扩建改造。“保留正阳门 和箭楼,拆除中华门,其东西两侧分列革命博物馆、历 史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其形制、体量和高度,既取决 于建筑物本身的需要,也要与广场的整体性,乃至旧有 的古建筑相协调;广场面积初步定为40公项,略呈长方 形。”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曾评价:天安门广场的 改扩建工程,可以视为继紫禁城建成后,北京城市规划 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
一、中国近现代建筑的特点
第三,现代化的中国建筑是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主流。 中国近现代建筑的风格特点也主要体现在这类建筑作品 上。此类建筑有别于当时盛行的具有复古主义思想的折 中主义建筑,以形式自由、造型简洁、注重功能、经济 合理,没有装饰或少量装饰的特点而成为时代的新风格。
现代建筑特点
现代建筑特点现代建筑是指近现代时期出现的新型建筑,其建造和设计都受到了科技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20世纪初,先锋派开创了现代建筑的艺术风格,以此为基础,现代建筑中涌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在诸多特点中,以下几点是最为显著的:一、功能主义现代建筑充满了实用主义的色彩,而这源自于建筑作者对于质感和空间的关注。
现代建筑是围绕着使用者的需求与体验而建造的,空间呈现出高度灵活性以满足需求。
因此,在现代建筑中,使用者体验被视为优先考虑的关键因素。
设计者通过创造高效、人性化的空间,并注重节能与环保,实现了现代建筑的综合性价值。
二、简洁的设计风格现代建筑具有呆板、简洁的设计风格,强调几何和结构的形态美,追求纯净的线条和自然的形状,摒弃繁琐、过于华丽的装饰。
这也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的特点,追求简单、清晰的外观,强调极简主义的美学价值。
简约的风格使建筑空间具有更多的可能性和灵活性。
三、高科技和环保现代建筑之所以能够具有高度灵活性,借助于高科技的设备和节能技术的引入。
高科技设备是现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在保持低碳经济的同时,提高建筑的效率,增加其利益。
环境意识越来越成为现代建筑和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
现代建筑在色彩的搭配、建筑材料的选择、能源利用、安全性等方面皆考虑低碳经济的因素,做到环保,减少对耗能产品的過度依赖。
四、大量使用玻璃和钢材现代建筑大量使用玻璃和钢材,铝箔蒸发膜等光环境控制材料,使室内和室外透明可以大大提高自然光线的利用率,同时更加平衡空气中的温度。
这种材料的使用使得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有很大的区别,同时也反映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建筑空间更加前卫与不同。
总之,现代建筑具有实用主义、高科技与环保、简约美学、透明与前卫等多种特点,这些特点塑造了现代建筑艺术上新的面貌,让建筑更加注重体验与环保,并能够应对各种使用需求的同时,增加了建筑空间的多样性,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中国近代建筑有什么特点
中国近代建筑有什么特点
首先,中国近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多样性。
在近代,中国面对外来文
化的冲击,建筑风格开始多元化。
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风格相
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东西融合”的风格。
例如,北京的中山公园、
上海的外滩等建筑是中西合璧的典型代表,既保留了传统的中国风格,又
融入了西方的建筑元素。
其次,中国近代建筑注重功能性。
中国在近代进行了一系列的与现代
化建设,建筑的功能性成为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
例如,社会经济的发展
要求有更多的商业建筑,例如银行、酒店、商场等,这些建筑在设计上追
求效率、舒适和现代化。
同时,工业和交通的发展也促进了工厂、码头、
铁路及汽车站等建筑的兴建,这些建筑注重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和交通流动
的便利。
此外,中国近现代建筑在灾害的影响下也出现了一些特点。
例如,受
到地震、战争等灾害的困扰,近代中国的建筑风格更加注重安全和抗震性,使用了更加牢固、耐久的建筑材料和结构设计。
总体而言,中国近代建筑的特点是多样化、注重功能性和时代特征的
体现。
这些特点是中国近代历史和文化变迁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
和发展需求。
通过研究中国近代建筑的特点,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近代
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
中国现代建筑的特点
中国现代建筑的特点一次大战之后,以格罗皮乌斯及其同事在包豪斯的教学和设计实践为标志,并以勒"柯布西耶在法国的建筑活动为另一标志,在德国、法国、荷兰乃至俄国,先锋派们的建筑设计实验导致各种现代建筑成果层出不穷,1925年前后,现代建筑运动已达到蓬勃发展的势头,并经此席卷整个欧洲,同时逐渐影响世界各地,包括亚洲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中国。
1930年前后的中国建筑界有两点史实十分清楚。
其一,在上海、天津、南京、武汉、青岛,以及在日本人侵占的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出现了现代建筑式样,或称"摩登式"、"现代风格"、"万国式"、"国际式"、艺术装饰风格、日本摩登等,其中包含有为数不多但较纯粹的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
其二,西方现代建筑文化及思想通过报刊杂志、建筑师的交流、建筑教育等方式在中国广为传播。
这说明西方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在其肇端初始就已波及到中国,并产生效应,中国近代建筑界与世界建筑发展保持着某种程度的联系。
一、现代风格的诞生作为远东最大的贸易、金融、工业都市以及对外通商的窗口城市,20年代末的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现代风格的建筑最早正是在这里诞生。
1929年9月5日,沙逊大厦在上海外滩南京路口落成,由具有雄厚的设计实力,二三十年代称雄上海的最大设计机构公和洋行(Palmer&Turner Architects and Surveyors,即今香港"巴马丹拿事务所")设计,大厦10(局部13层),塔顶高77m,平面为A字型。
钢框架结构,顶部设有19m高的金字塔形铜屋顶。
从其形式来说,尽管与我们今天从历史书上看到的世纪初年的世界最高摩天楼--美国芝加哥蒙特格美力公司大楼(Headquarters of Montogomery Ward,1900年建)形象何其相似,但20年代末在复古主义及折衷主义盛行的上海建成无疑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刺激,它体型轮廓线类似蒙特格美力向上逐渐收缩,腰部及檐口部位仍然有几何图案装饰,整体姿态尚未走出复古式样,但与周围沉重的西洋古典建筑相比,无论体型、构图,还是装饰细部已有大幅度简化,给人清新挺拔的现代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中国美术馆
由戴念慈在清华大学设计小组方案的基础上完善并主持完成。 主体大楼为仿古阁楼式,黄色琉璃瓦大屋顶,四周廊榭围绕, 具有鲜明的民族建筑风格。
中国美术馆
2、新的探索
复古主义创作中也有探索,但步伐小。后来有人进行了更 多种的探索,既有针对特定的环境的探索,也有从设计意 念上的探索。
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
3、西方现代主义形式
19世纪下半叶欧洲兴起探求新建筑运动,力图摆脱传统形式的束缚, 走向现代化。这场运动渗透入近代中国。20世纪初在哈尔滨、青岛、 上海等城市,出现了一批新艺术运动和少量青年风格派的建筑 。
(1)上海沙逊大厦
建于1928年,英商公和洋 行设计,10层(局部13 层),钢框架结构,平面 呈“A”字形,花岗石外帖 面,顶部冠以十多米高的 方尖锥式瓦楞紫铜皮屋顶, 具有美国芝加哥学派高层 建筑风格。
1928年,东北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也开设了建筑系。东 北大学建筑系由梁思成创办,教授是清一色的留美学者,学制四年。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的创办起于院长杨仲子,基本上沿用法国 的建筑教学体系,学制四年。
1946年梁思成创设清华大学建筑系,任系主任,他出国考察一年多, 回国后提出了“体形环境”设计教学体系,将建筑系改名为营建系, 下设建筑学和市镇规划两个专业,课程分为文化及社会背景、科学 及工程、表现技巧、设计课程、综合研究五部分,加设社会学、经 济学等选修课程。
(1)北京和平饭店
1952年建成,杨廷宝设计。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 筑面积8500平方米。整个 建筑采用现代建筑设计手 法,功能分区合理,保留 古树,巧妙利用空间。被 誉为“中国当代建筑设计 的里程碑”。
北京和平饭店
(2)北京儿童医院 1952年建成的第一期工程。华揽洪和傅义通主持设计。 功能布局合理,造型朴实,平屋顶角部略有起翘,栏杆 上简约点出中国传统纹样,略带传统建筑的神韵。山墙 错落开窗,烟囱水塔合二为一,显示了设计思想的进步。
上海沙逊大厦
(2)上海国际饭店
建于1934年,匈牙利建筑师 乌达克设计。24层,全高82 米,钢框架结构,是当时国 内最高的建筑物。
外立面采用直线处理,底部 黑色磨光花岗石,上部棕褐 色面砖,前部14层以上每层 四层收缩一次,平面设计紧 凑,造型简洁挺拔 。
上海国际饭店
2.2近代建筑教育
上海汇丰银行
(2)天津劝业场
法国建筑师慕乐和设计, 1928年建成,是当时天津 的标志性建筑。
主体5层,局部7层,转角 处有两层八角塔楼,上立 圆亭,再覆穹顶,形成建 筑构图中心。构图完美、 杂而不乱,是高水平的折 衷主义作品。
天津劝业场
2、中国传统复兴主义形式
在中外建筑文化碰撞的形势下,在中国传统的旧体系建 筑的“洋化”的同时,外来的新体系建筑也在“本土 化”, 形成了运用“中国固有形式”的传统复兴潮流。
中国近代建筑艺术是伴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西方建筑的输入而形成 的,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传统建筑在数量上仍占主导地位,但在建筑风格和某些艺术手 法有所变化。
第二、近代工业生产和以公共活动为主的新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新类 型的建筑 。
第三、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也要求相应的新形式 。
第四、社会体制的变革,建筑艺术的社会功能有所改变,要求创造出能 体现新的审美价值,适应新的社会功能的新形式
知识要点 近代建筑发展概况
近代建筑教育与建筑设计 思潮
现代建筑发展概况
现代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
相关知识
建筑教育发展;主要 建筑设计思潮及代表 作品
现代建筑作品与建筑 思潮
【引言】
中国近代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织、新旧接替的 过渡时期,既交织着中西文化的碰撞,也历经了近现代的 历史搭接,与它们所关联的时空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大部 分近代建筑还遗留到现在,成为今天城市建筑的重要构成, 并对当代中国的建筑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五、传统的审美心理与新的审美价值、新的社会功能产生了矛盾, 在新建筑中能否体现和怎样体现传统形式,成为近现代建筑美学和艺 术创作的核心问题。
2近代建筑设计思潮与建筑教育
2.1近代建筑设计思潮 2.2近代建筑教育
2.1近代建筑设计思潮
近代中国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思想十分复杂,既有延续下 来的旧建筑体系,又有输入和引进的新建筑体系;既有 形形色色的西方风格的洋式建筑,又有为新建筑探索 “中国固有形式”的“传统复兴”;既有西方近代折衷 主义建筑的广泛分布,也有西方“新建筑运动”和“现 代主义建筑”的初步展露;既有世界建筑潮流制约下的 外籍建筑师的思潮影响,也有在中西文化碰撞中的中国 建筑师的设计探索。
主动引进的洋式建筑,指的是中国业主兴建的或中国建 筑师设计的“洋房”,早期主要出现在洋务运动、清末 “新政”和军阀政权所建造的建筑上,如北京的陆军部、 海军部、总理衙门、大理院等。
(1)上海汇丰银行
1925年新建,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 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 5层钢 框架结构。平面近正方形,立面采用严谨的古典主义手法,中部有 贯穿2-4层的仿古罗马科林斯双柱式,顶部为钢结构的穹顶。内部多 为大理石装饰,富丽堂皇,共耗资1000余万元。
3中国现代建筑特征
3.1中国现代建筑发展概况 3.2现代建筑文化特征(作品与建筑
思潮)
10.3.1中国现代建筑发展概况
中国现代建筑泛指19世纪中叶以来的中国建筑。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推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这时期的建筑,
大都是国计民生急需的。从风格特点上可分为三类:一是民族形式的, 二是强调功能,形式趋于现代的,三是鉴赏前苏联建筑形式的。 1958年,为庆祝建国10周年,在北京兴建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 全面反映了我国当时建筑的高水平 。 1960—1965年,因自然灾害、国民经济调整,基建项目大大压缩。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建筑业受到了严重冲击。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思想的解放,需求的增加, 中国建筑进入迅猛发展阶段。自1980年代,中国建筑逐步趋向开放、 兼容,开始向多元化发展。
10.3.2现代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
1、三种历史主义的延续与发展
50年代期,爱国主义与民族传统相联系,产生了一大批从 历史主义传统中发掘建筑语言完成的建筑设计作品。
(1)重庆人民大会堂
1952年-1954年建成,建筑总 面积2.5万平方米,张嘉德设计。 会堂中部为圆形,直径46米, 冠以三重檐宝顶。堂前为重檐 歇山楼,另有方形及八角形重 檐尖亭各两座,以长廊相连。 整座建筑体量庞大,雄伟壮观。
张缚设计,1959年建成。平面布局呈山字形,东西宽185.78m,南北 长105m,建筑面积30770㎡。建筑主体为中央塔楼,地下2层,地上 13层,建筑东西两翼2-3层。白色面砖墙体饰面,绿色琉璃瓦屋顶, 融现代建筑与传统民族风格于一体,造型优美。
(1)人民大会堂
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总建筑师为张缚,方案设计为赵冬日、沈其。 1959年10月竣工,总建筑面积171800万平方米,南北336米,东西 宽174米,立面采用中国传统建筑三段式的构图,并纵分为五段,中 部稍高,主次分明。整体造型雄伟壮丽,富有民族风格。
人民大会堂
(2)民族文化宫
整座中山陵由墓道和陵墓组 成,结合山势,运用石碑、 陵门等陵墓要素,以大片绿 化和平缓台阶连缀建筑个体, 雄伟、庄严、肃穆。
主体建筑祭堂吸取中国古典 建筑手法,成为中国近代建 筑中现代技术与民族化相结 合的起点。
南京中山陵
(2)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
杨廷宝设计,1935年2月动工,次年7月落成。党史馆坐北朝南,底 层为办公室、会议室和史料库房,二、三层为陈列室。陈列室采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库房采用特制防火钢门和空气调节设备。内部装 修采用菱花门窗、天花藻井、沥粉彩画,外观为重檐歇山宫殿式建 筑,庄重宏伟。
北京儿童医院
3、政治相关的建筑作品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建筑作品,没有几处能摆脱政治因素 的影响。这类建筑有二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立意上突出表 现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具有明显的纪念性;二是在形 式上创造上借鉴传统的设计方法,具有明显的民族性。
代表作品:人民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堂、革命及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 农业展览馆、民族文化宫、北京火车站、工人体育场、钓 鱼台国宾馆、华侨饭店、国家影剧院等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由两个渠道组成:一是国内兴办建筑 科、建筑系;二是到欧美和日本留学建筑。留学在先,办 学在后。
我国到欧美和日本留学建筑始于1905年。其中,美国宾夕 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影响最大。留学生中的许多人成了中国 近代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和建筑史学的奠基人和主要骨干。
1923年,苏州工业专科学校设立建筑科,迈出了中国人创 办建筑学教育的第一步。由柳士英发起,沿用日本的建筑 教学体系,学制三年。1927年与东南大学等校合并为国立 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5月定名为国立中央大学,这是中 国高等学校的第一个建筑系。
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末,中国近代建筑的类型大大丰富,水泥、 玻璃、机制砖瓦等建筑材料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广泛应用。到20世纪20 年代,近代中国的新建筑体系形成,1927年--1937年间达到了近代建 筑活动的繁盛期。早期学习建筑的留学生在20年代初相继回国,开设 建筑事务所,诞生了中国建筑师队伍。1923年苏州工业专门学校设立 建筑科,迈出了中国人创办建筑学教育的第一步。
本讲内容
1中国近代建筑发展概况 2识别近代建筑文化特征(设计思潮
及建筑教育) 3识别中国现代建筑特征
1中国近代建筑发展概况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建筑也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
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颐和园的重建和河北几座皇陵的 修建,成了最后一批皇家工程。一些通商口岸、租界地形 成的新城区内出现了早期的外国领事馆、银行、饭店、商 店、工厂、仓库和洋房住宅等,这些殖民输入的建筑及教 会建筑是本时期新建筑活动的主要构成。使中国建筑开始 突破封闭状态,迈开了转型的初始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