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复习导学案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第文就中谋(一3预 , 远中)一次见 不 虑的击鼓到 急 。哪鼓“ 于作些(肉 进能气地食攻够翻方者和)振译表鄙追作:,击现(士未,了兵能表曹们远现刿的谋了的)他”勇“在。气远战在。略实谋上战”的过?(深程2
(福建·浦田市)
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3分)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 参与
10、彼竭我盈,故克之
11、何以战?
12、夫战,勇气也。
答案:
1、居高位、享厚禄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为什么 要参与呢?
2、居高位、享厚禄的人见识浅陋,不能作长远谋划。 3、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4、小恩小惠不能普遍分给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你的。 5、祭祀用的的牛、羊、丝织品,我不敢(向神)虚报,一定对神说实 话。
②军事上:急躁冒进,不懂战术。
4、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 全文中的作用。
①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②衬托曹刿的远 见卓识 5、文章第2节主要内容是齐鲁两国长勺 之战的概况。 6、文章第3节主要内容是战后曹刿论述 战斗取胜的原因。 7、文章第2节通过曹刿的言行表现了他 怎样的特点?遇事沉着冷静、从容不迫, 小心谨慎。
写法探究
1、古人记叙这场战争,用“齐鲁长勺之战”为 题,而后人却改用“曹刿论战”为题,为什么要 作这样的改动?
(全篇以曹刿的言行为主组织记事材料,而记事的中心又 落在曹刿的“谋”字和“论”字上。)
2、本文记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处 理?
(详写曹刿关于战前准备和战机把握以及战后论述取胜的 原因的言论,略写战争过程。这样安排既紧扣题目“论 战”,又很好地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的卓 越才能,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4. 十年春,齐师伐我( 进攻 ) 伐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砍伐 )
5.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养 )

安能辨我是雄雌( 怎么,哪 )
考题呈现
1.下列句中红色的词与“忠之属也”的
“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神情与苏黄不属 C.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 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战前:鲁 浅陋 ; 曹 有远谋 战时:鲁 不作调查,急躁冒进;
曹 详察敌情,抓准时机 战后:鲁 茫然不知,曹 细说原委 通过对比,鲜明表现出曹刿的“远谋”,即政 治上的远见卓识和指挥作战的军事才能。
拓展提升
• 读了这则短文,给你启示最深的一 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 你的看法。
8、鲁庄公是个昏君吗?谈谈你的看法。
并非昏君。鲁庄公虽然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 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没有 政治远见;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急躁冒 进,不懂战术 。 但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刿,能广开 言路,虚心采纳曹刿的意见;作战用刿,亲自参与 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知人善任;战后问刿,不 因胜而自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虚心求教、不耻下 问。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鲁庄公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 乏军事才能的庸君。
古义: 案件,诉讼事件 今义: 监牢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品德低劣
6、齐师伐我 古: 7、弗敢加也 古: 8、再而衰 古: 9、必以信 古: 10、忠之属也 古:
今: 今: 今: 今: 今:
6、齐师伐我 古:攻打 今:砍伐 7、弗敢加也 古:虚夸,以少报多。
今:增加。
8、再而衰 古:第二次,两次。 今: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
答案:《左传》 春秋 左丘明 编年 史学 文学 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巨鹿之战。
二、字词句积累 (一)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刿( ) 孚( ) 辙( ) 轼( ) 遂( )盈( ) 靡( ) 小惠未徧( )
玉帛( )鄙( ) 又何间( )焉 ( ) 弗( )敢专也
(一)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刿(ɡuì) 孚(fú) 辙(zhé)
• 示例三: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启示 是: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 众的意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唐太宗正是由于广泛听取魏征等 大臣的意见,才取得了“贞观之 治”的繁荣局面。作为普通人, 更应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尤其 是批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 加勉”从而使自己臻于完美。
复习检测
一、区别下列各组词的含义
• 示例一:鲁国获胜的根本是取信 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
• 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 向背是国家兴与衰、战争胜与败、 做事成与否的关键所在。在近代 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我军 能用小米加步枪以弱胜强,取得 胜利,正是因为全国人民的同仇 敌忾、齐心协力。
• 示例二: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启示是:战 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在赤 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取得胜利 的关键就是,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连 营。战机就是有利于作战的良好时机, 就是“天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作战如此,学习、做事更是如此。对于 一些背诵的科目,我们要善于抓住清晨、 上午这些记忆力比较强的时间,强化记 忆,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乡人曰
(他的,指曹刿的)
(五)翻译下列重点语句: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4、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齐师伐我 伐: 讨伐,进攻
(2)牺牲玉帛 (3)小大之狱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狱:案件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1)肉食者鄙 翻译:
居高位、享厚禄的贵族官僚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可以一战 翻译:
表可现凭曹借刿(这“个远条谋件”)打的一地仗方。有:在战争之前,曹刿
2、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些方面?用自己的话 从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政治方面:
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
军事方面:
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或适 时出击、适时追击。)
3、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些方 面?
①政治上:昏庸无能,没有政治远见,把 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拥护和神灵 的保佑上。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使信服或为人所信服)
(名词作动词 赐福、保佑) 公将鼓之 (名词作动词,击鼓) 既克,公问其故 ( 已经 战胜)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倒下)
再次识记重点字词解释:
对曰: 望其旗靡: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小信未孚: 虽不能察: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下视其辙: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一鼓作气: 彼竭我盈: 难测也,惧有伏焉
轼(shì) 遂(suì)盈(yínɡ)
靡(mǐ)
小惠未遍(biàn
玉帛(bó)鄙(bǐ)
又何间(jiàn)焉
弗(fú)敢专也
(二)解释下列各句中红色的字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遍及、普遍) 弗敢加也,必以信 (虚夸,这里指以少报多) (实情、诚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内容理解:
1、曹刿给你留下怎样了的印象?请联系上 下文分析。
①有爱国心和责任感:祖国被侵犯时, 立即“请见”,并主动要求参战。 ②有远谋:对作战的条件有深刻见解, 把取信于民作为取胜的先决条件。 ③劝谏有艺术:与地位相当的乡人说话, 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与国君商讨 问题,循循善诱,启发分析,促其领悟。 ④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作战时从容 不迫,沉着冷静,能准确地把握战机。
1. 又何间焉( 参与 ) 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私自,暗地里)
望其旗靡,故逐之( 所以 ) 2. 既克,公问其故( 原因 )

温故而知新( 旧知识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原来 )
3. 必以信( 实 情 ) 信 小信未孚( 信 用 )
愿陛下亲之信之( 信 任 )
2.下列各组中红色的词意思相同
的一项是( A )
A.齐师伐我 威武之师 B.肉食者鄙 卑鄙无耻 C.牺牲玉帛 英勇牺牲
D.忠之属也 赤胆忠心
3.下列句中红色的词与“必以分人”
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B.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以君为长者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复习课
《左传》
文言文考点:
文学常识、名句默写、重 点实词、语句翻译和内容 理解。
一、文学常识积累:
• 《曹刿论战》选自《 》,相传是( )时
期( )所作。《左传》是根据鲁史编写的( ) 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00多年 间的许多史料。是一部( )名著和( )名著。 本文所的战争是齐鲁之间的一次战争,因战场在长 勺,故又称长勺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你 还知道哪些战役是以少胜多?
4.下列句中红色的词与“肉食者谋
之”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小大之狱 B.公将鼓之 C.辍耕之垄上 D.属予作文以记之
5.下列句中红色的词用法相同 的两项是( A )和( C )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且焉置土石? C.又何间焉? D.惧有伏焉。
中考链接
(北京·怀柔区)
10.解释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六)出自本文的成语
• 一鼓作气
后比喻趁尽头大时一下子把事情做完,不间断。
• 再衰三竭 后多指士气越来越低落。 • 彼竭我盈 对方士气已枯竭,我方士气正旺盛。 • 辙乱旗靡 后形容军队溃败。 • 深孚众望 在群众中享有威望,使大家信服,
符合大家的期望。
(七)理解性默写
1、战前鲁庄公在曹刿启发下,采取取信于 民的措施是:
9、必以信 古:言语真实。今:书信 10、忠之属也
古: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忠诚。
(四)辨析下列各组句子中红色词语的不同意思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所以)

既克,公问其故 (缘故,原因)
民弗从也
(听从、顺从)

战则请从 既克,公问其故 其 吾视其辙乱
(跟随) (这样,如此) (他们的,指齐军的)
6、小的信用,不能受到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赐福给你的。
7、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按照实情 处理。
8、这是尽了职份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作战。如果作战,请允许 我跟随着去。
9、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击士兵们的勇气 衰退,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竭尽了。
10、他们的勇气用尽了,我军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11、凭借什么作战? 12、作战,是靠勇气的。
对曰:回答。 望其旗靡:倒下。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不;独占。 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 虽不能察:弄清楚。 齐师败绩:溃败。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齐军。 下视其辙: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 遂逐齐师:于是,就。追击。 既克,公问其故:已经。战胜。原因,缘故。 一鼓作气:振作。 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难测也,惧有伏焉:推测,估计;埋伏。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 赐福、保佑
(3)既克,公问其故。
故: 缘故、原因
6.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7.按下列要求,用选文的原句回答。(5分)
(1)鲁庄公的答复中最符合曹刿“取信于民”这一思
想示的例句:子能是力:的小展大现之需狱要,一个虽舞不台能,察当,机必遇尚以未情到。来时,应该 积极(2为)齐自军己能大力败的后展,现鲁寻庄找机公会“,将让驰别之人”认,识你曹,刿欣说赏:你“,未
2、曹刿在齐军三鼓之后才下Hale Waihona Puke Baidu鲁军发动进 攻的原因:
3、曹刿在齐军败退后不立即下令追击的: 4、曹刿请见的原因: 5、战争的先决条件是: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的原因: 7、进攻的时机:追击的时机:
答案: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7、彼竭我盈辙乱旗靡
(三)解释下列各句中红色词语古今的不同意义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古义: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
今义: 为正义事业舍生,引申为丢弃某种利益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古义: 可以凭借 今义: 表示可能,许可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古义: 参与
今义: 隔开,不连接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