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诗中“马”的意象
从潇洒健马到落寞病马--浅析岑参、杜甫、李贺诗歌中马意象变迁及意义
河西学院学报
Vol. 37 No. 3(2021)
从潇洒健马到落寞病马
——浅析岑参、杜甫、李贺诗歌中马意象变迁及意义
汪国林
(安徽科技学院中文系,安徽 蚌埠 233000)
摘 要:唐代诗歌喜用马意象。盛唐边塞诗人岑参诗歌中的马意象甚是丰富,“走马”“良马”
“骏马”“金马”“裘马”等等,或动感十足,或彪壮威武,即使暗示战争的“铁马”“汗马”“征马”都
有马意象的诗歌,其中尤以岑参为突出。
边将真富贵,可怜人马相辉光。男儿称意
岑参(约 715 年~770 年),荆州江陵人。廖
得如此,骏马长鸣北风起。待君东去扫胡
立先生笺注的《岑嘉州诗笺注》收其诗歌 409
尘,为君一日行千里![3]248
首。杨晓霭先生说:“其中两次西域之行的‘丝
“赤骠”是有白色斑点的红马。此诗前四句
Wang guo-lin
(Department of Chinese,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Bengbu Anhui 233000)
Abstract:Tang Dynasty poetry is fond of using horse imagery. In the poetry of Cen Shen,a frontier poet of the Tang Dynasty,horse imagery is abundant,including“walking horse”,“good horse”,“steed”,“golden horse”,“fur horse”and so on.“fur horses”and so on,or dynamic,or strong and majestic,even“iron horses”“sweat horses”sug⁃ gesting war Even the“iron horses”,“sweat horses”and“conquering horses”,which suggest war,are all dashing, spirited and robust;the horse imagery in Du Fu’s writing has the robustness of the“white horses”and“yi horses”in their prime,but also the“sick horses”and“thin horses”after the An Shi Rebellion. The images of horses in Du Fu’s writing include the robustness of the“white horse”and the“elegant horse”in their prime,but also the sickness and despondency of the“thin horse”and the“old horse”after the An Shi Rebellion,which are full of the author’s com⁃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是谁的诗句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是谁的诗句
【最新版】
目录
1.诗句的来源
2.诗句的意义和意境
3.对诗句的欣赏
正文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
诗句描绘了一幅骏马奔腾的生动画面,表现了豪放不羁的英武气息。
诗句的意义和意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诗句以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为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这位英勇的赵国骑士和他的战马。
赵客是指古代赵国的游侠,缦胡缨是指马颈上的装饰,吴钩是指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
这些元素都展示了古代勇士的英勇形象和他们的坐骑装备。
其次,诗句通过白马和银鞍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这匹战马的不凡。
白马在古代常常被视为神秘和高贵的象征,而银鞍则代表了奢华与地位。
这样的描绘使得这匹战马显得与众不同,具有极高的身份地位。
最后,诗句以“飒沓如流星”作为结尾,生动地描绘了战马奔腾如流星般迅捷的场景。
这种充满力量感和速度感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古代战场,亲眼目睹这位英勇的骑士在千军万马中勇往直前,所向披靡。
总的来说,这句诗以其鲜明的意象和富有感染力的描绘,展示了古代英勇骑士的形象和他们的战马。
第1页共1页。
李贺诗歌中的白色意象及其艺术特色
李贺诗歌中的白色意象及其艺术特色李贺诗歌中的白色意象及其艺术特色李贺诗歌中的白色意象具体指什么呢?关于李贺诗歌中的艺术特色大家清楚吗?对李贺诗歌中的色彩词进行了量化统计,发现其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色彩词不是红、黄、绿这些较为鲜明的色彩,而是相对平淡的“白”。
i清人马位也说过:长吉善用白字,如“雄鸡一声天下白”,“吟诗一夜东方白”,“蓟门白于水”,“一夜绿房迎白晓”,“一山唯白晓”,皆奇句。
ii本文即以李贺诗歌中“白”字的运用为切入点,探寻李贺的思想倾向和艺术手法。
一、白――背景之色钱钟书先生曾说:余尝谓长吉文心,如短视人之目力,近则细察秋毫,远则大不能睹舆薪;故忽起忽结,忽转忽断,复出傍生,爽肌戛魄之境,酸心刺骨之字,如明珠错落。
iii大抵可以理解为李贺对于近处的景物总会做出十分细致的描摹,对于远景则模糊处理,他的视线只局限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
也有学者进一步阐发认为这也是李贺的心理特点之一,即更多的关心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注重主观的感受,而缺乏远大的视野。
iv李贺的这一创作技巧,在“白”字的运用中有很多的体现,也就是说李贺常常将远景或者说背景处理成白色的或者是带有白色特征的,例如《南山田中行》:秋野明,秋风白,塘水虫啧啧。
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v首句像是铺开了一张底色苍茫的画布,塘水清且深,秋虫低声鸣叫,接下来色泽鲜艳浓郁的意象出现了:青苔、红花、稻子、萤火虫、鬼火,伴随这些颜色的是寒冷而浓重的湿气:塘水、露、泉。
把这些颜色抽象出来我们发现淡淡的白色背景上跳动着绿、红、黄等色点,在湿冷气氛的笼罩下,色彩变得更加浓艳,再加上轻轻的虫鸣、液体流动滴落的声音,一幅冷艳的画作展现眼前,而我们似乎也能看到年轻的诗人孓然独立,内心满是凄郁。
除了用白色形容秋天,李贺还经常使用白日、白晓、白天、白昼、白空等意象,表现日光和天空,例如《感讽五首・其三》: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
《马诗》古诗三首
06
《马诗》的赏析与解读
诗句赏析
形象生动
李贺的《马诗》中描绘了各种形态的马,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等,形象生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寓意深刻
李贺在《马诗》中不仅描绘了马的形态,更通过马的形象表达了深刻的寓意。如“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一句,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对后世的影响
文学价值
李贺的《马诗》三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 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思想启示
李贺的《马诗》三首所表达的对自由、尊严和价值的追求,对后世 人们的思想启示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传承
李贺的《马诗》三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后世的文化传 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李贺的《马诗》系列以其独特的艺术 风格和深刻的意象著称,诗歌中融入 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02
创新的修辞手法
李贺在《马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创新 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意象等, 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和内涵。
03
描绘生动的场景
李贺的《马诗》描绘了各种生动的场 景,如战场、边塞、骏马奔驰等,使 读者能够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 击。
意义与启示
1 2 3
反映社会现实
《马诗》通过描绘骏马的形象和表现,透露出诗 人对自由、生命、热血与忠诚等价值的肯定和追 求。
传递道德启示
《马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忠 诚、勇敢、担当等道德品质的崇尚,对读者具有 启示作用。
激发文化自信
《马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展现了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精神,有助于激发民 族文化自信。
《马诗》古诗三首
2023-11-08
李贺爱古诗句
李贺爱古诗句以下是为你生成的第一个古诗词:原文:《马诗二十三首·其四》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一、衍生注释:大漠:广大的沙漠。
沙如雪:沙子像雪一样洁白。
燕山:山名。
月似钩:月亮像钩子。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二、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大漠、明月等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苍茫辽阔的意境。
前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边疆的景色,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驰骋沙场的志向。
语言简洁明快,富有感染力。
三、作者介绍:李贺,字长吉,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诗作想象力极为丰富,常用奇特的意象和瑰丽的语言来表现内心的情感和对现实的不满。
四、运用片段:“哇,你看那沙漠,真的是‘大漠沙如雪’啊,太壮观了!要是我也能像诗里说的那样,骑着马在这沙漠中驰骋,那该多酷啊!”以下是第二个古诗词:原文:《南园十三首·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一、衍生注释: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弯刀。
关山五十州:指当时藩镇割据、战乱频仍的地区。
凌烟阁:唐太宗为表彰功臣而建的楼阁。
二、赏析:这首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国家、建立功勋的豪情壮志。
前两句以问句的形式,强烈地表达了男子汉应有的担当和抱负,后两句则通过凌烟阁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立功的重要性。
语言犀利,气势磅礴。
三、作者介绍:李贺虽然才华横溢,但一生仕途坎坷,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的悲愤之情。
四、运用片段:“咱男子汉就得有志向,就得像李贺诗里说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不能整天浑浑噩噩的,得干出一番事业来呀!”以下是第三个古诗词:原文:《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一、衍生注释:吴丝蜀桐:吴地之丝,蜀地之桐,此指制作箜篌的材料。
论李贺咏马诗的意象特征及创作情结
, 。
,
来
”
③
,
昔 乘 匹 马 去 今驱 万 乘 死后 尚且 用 六 骏 护 陵 的唐 太 宗 在 奔
“ ” ,
。
“
,
作 为反 映 人 类 生 活的 文 学 艺
, 。
《 咏饮马 》 中 诵道 流洒络缨 生
。 ”
。
:
“
骏 骨 饮 长径
,
,
,
术 自她诞 生后 就几乎与 马结下 了
不解 之 缘
, 、
,
” “
歌》杜甫 的 ( 房兵曹 胡 马 诗 ) 等对 马
、
都给予 了热 情 洋溢 的赞 美 他 们所
描绘的 天马 或 大宛 马 也 都 是诗 人 自 己 气质 人 格 的化 身
, , 、 。 ,
例如 《 中有 诗 经 秦 风 小 戎》
:
“
,
这 样的 诗句
,
四 牡孔 阜 六 髻在手
。
,
,
中唐 的李
、
骥骆是 中 驭 骊 是骚 描绘 得 颇 有 壮 采
19 7
,
年第 2 期
,
零陵师专学报 诗歌 创作进 入 黄 金 时期 的有 唐一 代 众
多诗 人用大 唐 的不 同凡 响的 气 概 写 出 了一 首首马 的绝 唱
,
马 自从 被驯化 以 来 就与人 类的物 质生 产 和精 神生 活 产 生极 为 广泛而 紧 密 的联系 许慎 (说 文解字 ) 中 以马 作偏 旁 的汉字 有 10 2 多个 由此可 见马 在古 代 人 们生 活中 的重 要 性
、
,
①天马
歌》 《 开愁歌》 等
,
其 中最为 突出 的
含龙和马的诗句和含义
含龙和马的诗句和含义
以下是一些含有龙和马的诗句及其含义:
1.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李贺《马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匹具有龙脊、银蹄的骏马,它的形象独特且矫健。
然而,即使有如此出众的良马,也无人赏识为其织锦韂、铸金鞭,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抱负无法施展的感慨。
2.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如龙。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宋祁《鹧鸪天·画毂雕鞍狭路逢》)
这首词描述了词人与心上人偶然相遇的情景。
词人感叹自己没有彩凤的翅膀飞到心上人身边,但两人的心却像灵犀一样相通。
回首过去,两人曾生活在金屋玉笼之中,车水马龙。
如今情郎远去,相思之情深重,不知何时能再相见。
以上诗句中,龙和马都代表了某种意象或情感,龙通常代表尊贵、力量和神秘,而马则常常代表力量、速度和忠诚。
在李贺的《马诗》中,马是作者的自喻,表达了他的才华和抱负;在宋祁的《鹧鸪天》中,马则是用来形容情郎离去后,词人内心的思念与失落。
马诗 李贺阅读答案
马诗李贺阅读答案篇一:马诗阅读答案篇一:马诗阅读答案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2题。
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
【注释】①〔钩〕一种弯刀。
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1.-七年级语文-魔方格【注释】①〔钩〕一种弯刀。
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意象中可看出?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1.由大漠、燕山、钩、马等意象可看。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马上分享给同学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2题。
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主要考查你对古诗词鉴赏等考点的理解。
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考点名称:古诗词鉴赏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
古诗分类: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方法指导: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4、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静结合对比映衬、虚实明暗、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田园: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
赏析古诗词马诗李贺
赏析古诗词马诗李贺赏析古诗词马诗李贺篇1朝代:唐朝|作者:李贺松溪黑水新龙卵,桂洞生硝旧马牙。
谁遣虞卿裁道帔,轻绡一匹染朝霞。
赏析古诗词马诗李贺篇2朝代:唐朝|作者:李贺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
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
人生有穷拙,日暮聊饮酒。
只今道已塞,何必须白首?凄凄陈述圣,披褐鉏俎豆。
学为尧舜文,时人责衰偶。
柴门车辙冻,日下榆影瘦。
黄昏访我来,苦节青阳皱。
太华五千仞,劈地抽森秀。
旁古无寸寻,一上戛牛斗。
公卿纵不怜,宁能锁吾口?李生师太华,大坐看白昼。
逢霜作朴樕,得气为春柳。
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
风雪直斋坛,墨组贯铜绶。
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
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
《赠陈商》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通过对作者困顿处境与黯淡心情的描述以及对陈商学识与品格的称颂,反映了当时政治黑暗、才智之士不得重用的现实,表达作者自负、孤傲、激愤之情。
全诗用语比较平易,结构讲究章法,自始至终将作者和陈商交糅起来描写,充分地体现出诗篇的结构美。
赏析古诗词马诗李贺篇3朝代:唐朝|作者:李贺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家泉石眼两三茎,晓看阴根紫脉生。
今年水曲春沙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
此组诗大约作于唐元和九年(814年)春。
昌谷是李贺的家乡,那儿有青山碧水,茂林修竹。
特别是竹,几乎遍地都是。
“竹香满凄寂,粉节涂生翠”(《昌谷诗》)。
李贺十分爱竹,在摩挲观赏之余,写了不少咏竹的诗句,有时还直接把诗写在竹上,以寄托自己的情思。
据第三首诗中的“家泉石眼两三茎”等句推测,李贺故宅当在昌谷北园。
从第四首诗中的“茂陵归卧叹清贫”以汉代司马相如病归茂陵自喻,可知这一组诗是李贺任奉礼郎以病辞归昌谷的时候写的。
其一这是一首借物咏志的诗。
诗人把新笋描绘得非常美丽。
竹壳一片片剥落下来,竹笋抽节上长了,它晶莹透碧,像是刚刚经过刻刀雕琢出来的碧玉一般。
古诗二首《马诗》ppt课件
创作背景
第二季度
第一季度
第四季度
第三季度
瑰美与冷峭
借物抒怀
奇特的想象
多样化的表现手法
诗歌风格及特点
李贺诗歌成功的因素之一在于“以心血为炉,熔铸古今”,追求诗歌语言的瑰美与冷峭,形成了独特的“长吉体”。
人生哲理启示
诗中借马喻人,暗示了人在面对困境时应保持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通过骏马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即人生应该有所追求、有所作为。
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启示着后人在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困境时,应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05
CHAPTER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马文化异同
李贺一生愁苦多病,仕途偃蹇,将个人哀愁与萧瑟的秋风、刺骨的冷雨融为一体,借助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来抒发他深广的忧愤。
诗人简介
《马诗》是李贺的组诗作品,共有二十三首,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艺术手法
诗歌语言简练、明快,节奏感强,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运用,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韵味和感情色彩的诗歌世界。
语言风格
艺术手法及语言风格差异
04
CHAPTER
诗歌主题思想探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通过借马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诗歌中透露出的豪情壮志,激励着后人为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马诗》(完美版)PPT课件
《马诗》(完美版)PPT课件目录•课程介绍与背景•文本解读与赏析•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互动环节与课堂总结01课程介绍与背景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才华横溢而著称。
李贺的《马诗》共有二十三首,本课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首进行讲解。
《马诗》是唐朝诗人李贺所作,通过对马的描绘表达了对英勇善战、忠诚不二的马的赞美之情。
《马诗》简介及作者背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唐朝时期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马在唐代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是交通工具和战争利器,还是文化艺术中的重要元素。
唐代马文化丰富多彩,包括马术、赛马、马球等运动和马匹选美等活动。
唐代文化背景与马文化课程目标与学习方法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马诗》的背景、作者及诗歌内容,感受唐代文化的韵味和马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学习方法通过讲解、讨论、分析、比较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结合多媒体手段如PPT课件、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感。
02文本解读与赏析《马诗》原文朗读及注释原文朗读播放《马诗》原文的朗读音频,引导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注释详解对诗歌中的生词、难词进行注释,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大意。
逐句解读与意境描绘逐句解读对诗歌的每一句进行详细的解读,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和表达技巧。
意境描绘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再现诗歌所描绘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整体赏析与主题思想探讨整体赏析对诗歌的整体结构、艺术手法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理解诗人通过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态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素养。
03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将马比喻为龙、凤等神话生物,突出其神骏非凡的形象。
李贺的一组马诗
李贺的一组马诗春九首•得马骏马飞蹄共云行,一跃千里度辽城。
天马行空翻断浪,风驰电掣凌九霄。
豪气冲霄心犹在,英姿飒爽势未凋。
骑踏黄尘势堪夸,马嘶芳草别平乡。
水调歌头•马说看马如龙出东岭,飞旋如电转秋霜。
嘶鸣附弩临百兽,运筹帷幄接天阳。
骄气豪情熠熠生,酒兴狂歌唱不停。
激昂骏马情人至,壮志豪情动四方。
咏马十首•马一晓风轻吹迎佳时,佳人乘马来相随。
马嘶镫响传寒意,红裙白马浣花池。
二马鞭几度打长征,奔腾血脉涤平生。
旌旗舞动边疆塞,英勇骏马警山屏。
三夜渡汾河舞遗音,千里悠悠夜未宁。
马蹄如歌划草原,星空璀璨满长亭。
四飞云万里横三关,万马奔腾追胡寇。
草原战马催怒发,驰骋边疆染辽烟。
五夕阳下马呈金色,蓬莱仙境神驹舞。
缰绳丝丝连地动,马良心志遥天路。
六胡风吹散纷纷絮,草原马上浴春晖。
宛如落日泻马背,远去人间百尺飞。
七奔腾九州翻大地,一鼓作气行长天。
金戈铁马闯乾坤,英勇豪迈泽边疆。
八九马连嘶战鼓擂,天南天北双戍边。
马鞍弓箭马蹄动,千里忠诚战烟烟。
九嘶鸣马上飞如电,飞驰草原观豪气。
丹凤朝阳迎远客,万马奔腾闻响声。
十桃李生香马蹄裂,一笑嫣然掌中握。
飞驰千里争前程,骏马激扬长风曲。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狂放豪迈的艺术风格成为唐代诗坛的佼佼者。
他的诗作多达千余篇,其中尤以描写马的诗歌著称。
李贺通过对马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奔放、豪情冲霄的追求,以及对辽阔大地和英勇战士的赞美。
李贺的马诗以豪放激昂的笔墨和深厚的感情展现了马的壮美和奔放的形象。
他将马比作天马行空、飞翔于云海之上的神驹,形容马踏断浪翻飞,风驰电掣,意象鲜明,气势磅礴。
在《得马》中,李贺描绘了一幅马儿飞腾,一跃千里的画面。
他以极其生动的笔调,描写了马儿的豪气冲霄和英姿飒爽,马蹄踏着黄尘,奔驰在芳草田野上,展示了马的勇猛和奔腾不息的精神。
而在《马说》中,李贺通过马的视角,描绘了马的壮美和豪情。
他用诗意比喻,将马比作龙儿出岭,飞旋如电转秋霜,形容了马的灵动和迅猛。
马的嘶鸣与箭弩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英勇无畏的景象,展示了马的勇猛和英姿飒爽。
文言文媱合《老马》李贺《马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老马(其一)姚合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
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
马诗(其二十三)李贺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两首诗歌整体上都釆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姚诗中的“老马” 和李诗的“肉马”都是作者自身命运的写照。
B. 姚诗中老马“惆怅”的最直接原因是秋雨打湿了东郊路面,很难再像以前那样自由驰骋了。
C. 李诗“得”字,看似平常,却极有分量,对炼丹求仙的荒诞行径做了无情的鞭挞和辛辣的嘲讽,深得“一字褒贬”之妙。
D. 李诗“厩中皆肉马”结构上紧扣诗题;内容上用调侃的语气将批判的矛头指向汉武帝,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愤激之情。
15. 两首诗都以马为中心意象,寄寓的情感有何不同?(6分)(三)需句名篇默写(8分)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徳养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这两句也表明了他的高洁品质。
(2)《诗经•氓》中,“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写出了女主人公和男子短暂的分别后对男子的思念之情,颇有点“望穿秋水”的感觉。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中“ , 。
”两句,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乐声的凄冷、幽怨,表达了作者此时内心的感伤。
(4)《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14. 答案是A。
“两首诗歌整体上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姚诗中的'老马'和李诗的'肉马'都是作者自身命运的写照”说法错误。
“都采用了托物言志” 错,李诗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另外“姚诗中的,老马,和李诗的,肉马'都是作者自身命运的写照”也有错误,李诗的的“肉马”是作者批判的对象。
古诗崇义里滞雨翻译赏析
古诗崇义里滞雨翻译赏析《崇义里滞雨》作者为唐朝诗人李贺。
其古诗全文如下:落漠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前言】《崇义里滞雨》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所写的一首五言诗。
811年(元和六年),李贺为奉礼郎,后居于崇义里。
这首诗是诗人滞留崇义里,忆往思今而作的诗歌。
【注释】①滞雨:即避雨,因下雨而无法赶路。
②落漠:落寞。
③秣,喂。
④签筹:古代计时报更的竹签。
【翻译】无。
【鉴赏】作为没落的唐宗室后裔,李贺一直都以“唐诸王孙”自居,对这一王室宗人的出身颇以为荣。
名门望族的高贵出身对他树立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理想起了某种催化作用,满足了其潜意识中炫耀门第的虚荣心理,但是出身并没有给予他实际的利益,他的人生际遇也没有飞黄腾达。
多次的应举遭阻,仕途受挫,使得其报国无门,有才不得施展,从而形成了其诗歌的愁苦悲凄、哀激孤愤的悲剧特色。
诗人于811年(元和六年),为奉礼郎,后居于崇义里。
这首诗是诗人滞留崇义里,忆往思今而作的诗歌。
崇义里是一个地名,位于古代长安朱雀街东。
对于李贺来说,应举受阻是致命打击,而仕途受挫则是又一个重大的打击。
诗人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忧国忧民的意识,他渴望参与政治,大显身手,一展才华,渴望建功立业,立功战场,跃马杀敌,然而他的人生充满了太多的无奈与悲凄。
他生于动乱的中唐时期,战乱、入世不济、多病缠身等诸多因素,使他终究是空有报国之志而无报国之门。
此诗写于诗人入世之际,此时的诗人只是个九品小官,掌管朝会、祭礼之礼仪。
因此,从诗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心情的怨愤愁苦。
怀才不遇是李贺诗歌的主旋律,此诗也秉持着这一主题,从而奠定了诗歌“悲”的基调。
诗中首句“落漠谁家子”,运用了反问的形式,展示出了一个独居的落寞男子,离家来到长安感受秋天的孤独落寞。
诗中男子的形象是诗人的真实写照,他的怀才不遇令人感叹。
马诗的诗歌鉴赏
六年级下册《马诗》译文与鉴赏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马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所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下边整理分享这些古诗的译文和鉴赏。
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平沙覆盖着大漠,在月光下犹如无边的积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
何时将要套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在明净爽朗的秋天里任意驰骋呢?【鉴赏】《马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唐朝中晚期,当时社会处于藩镇割据、外族入侵、社会动荡的状态。
李贺通过马的形象,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李贺的马诗以其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画面著称,作品大量使用比兴手法,借马抒情,将个人的抱负与马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这两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大漠上的沙子比作皑皑白雪,将燕山之上的月亮比作弯曲的钩。
这种比喻不仅赋予了大漠和月光以独特的视觉效果,还暗示了环境的严酷与战场的氛围。
其中,“钩”这个意象除了描绘月亮的形状之外,还让人联想起武器,暗示了诗人心中对于战斗的渴望和期盼。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金络脑象征着高贵的地位和荣耀的任务,而“快走踏清秋”则描绘了一匹战马在秋日清新的草原上驰骋的景象。
这里,“何当”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于何时能够实现抱负、施展才华的期盼。
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又有对个人理想的抒发,体现了李贺诗歌中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强烈的个性特征。
通过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诗人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马的形象之上,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咏马之作,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直接反映。
字面写马,字底却是在写自己,物我融混,真正体现了“寄托遥深”,因而十分耐人寻味和深思。
李贺马诗的意思
李贺马诗的意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马诗》是中唐诗人李贺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
全诗如下:马诗(一)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评析:首一个“龙”字已写此马非比寻常,又有背脊连钱图案之外观奇特,银蹄踏烟之体格矫健,终是良马无疑。
可纵是良马,无人赏识,织得锦韂,铸成金鞭,又有何用,徒悲而已。
马诗(二)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评析:腊月,无草可食,唯有草根聊以充饥,却也深埋于盐雪之下。
饥肠辘辘,哪管得入口是硬是软。
如此境地,连草根都变成了甜的,可怎知,衔到的还是带刺的蒺藜。
马之饥,还是人之饥,马之困,还是人之困。
马诗(三)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评析:忽然想起周穆王西域取玉,赤骥终于离开凤苑这游乐之地,有了一方展示神力之天地。
羡慕,还是期盼?马诗(四)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评析:这首诗写马的素质好,但遭遇不好。
用拟物的手法写人,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的婉曲写法。
马诗(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评析: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此篇写良马出自名地,而边陲天地广阔,正可奋勇奔驰,唯待知遇名主也。
何当二字,托出盼望之意。
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割据,战事频频,作者以名马自喻,言虽然生逢用人之时,亦有用才之地,但尚需惜才用才之主。
这是李贺马诗的基本意旨。
李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一直怀有建功立业之心,为此,他甚至宁愿投笔从戎。
但这一理想终难实现,所以他的诗中总会有一股郁郁不平的悲愤之气。
马诗(六)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评析:马之状,惨不忍睹!是对现实的无奈、未来的恐惧,还是一种警醒、告诫。
赏析李 贺《马》中的骏马形象与奔放情感
赏析李贺《马》中的骏马形象与奔放情感李贺,这位中唐时期的鬼才诗人,以其独特的笔触和奇幻的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众多令人惊叹的意象。
在他的诗作《马》中,骏马的形象栩栩如生,其所蕴含的奔放情感更是令人心潮澎湃。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诗开篇便以极具画面感的描写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壮阔而又苍凉的境地。
“大漠沙如雪”,广袤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宛如白雪般洁白无垠。
这一景象既展现了沙漠的辽阔,又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燕山月似钩”,燕山上空的月亮如弯钩一般高悬,增添了几分冷峻和肃杀之气。
在这样的背景下,骏马的形象呼之欲出。
诗中的骏马,它渴望着能够披上那华丽的金络脑,一展雄姿。
这不仅仅是对装饰的渴望,更是对自身价值被认可、被赋予重任的期盼。
它渴望在这清秋的时节里,尽情地驰骋,释放出内心的力量和激情。
这匹骏马,它不是普通的马,而是具有强烈意志和追求的象征。
它身处大漠燕山之间,面对着恶劣的环境,却毫不畏惧,心怀壮志。
它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一种不屈服于命运的抗争。
从骏马的形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李贺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情感。
李贺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他借骏马渴望被重用,来抒发自己渴望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愿望。
这种奔放的情感,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骏马的“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充满了急切和期待。
它迫不及待地想要摆脱现状,去追求属于自己的荣耀和辉煌。
这种急切的心情,正是李贺对于自身处境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的真实写照。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
在那个时代,有才华的人未必能够得到赏识和重用,如同这匹骏马,空有一身本领,却只能在大漠燕山之间徘徊。
然而,正是这种无奈和不公,激发了李贺内心的愤怒和抗争,使得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追求。
再深入探究,这匹骏马的形象还具有一种超越时代的意义。
它代表了人类对于自由、对于梦想的不懈追求。
无论身处何种困境,都始终保持着那份渴望和热情,勇往直前,永不放弃。
古诗二首《马诗》ppt课件
结合现代社会背景,谈谈你对《马诗》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念的理 解和认识。
THANKS
短暂而才华横溢的一生
李贺一生短暂,仅活了27岁,但他的诗歌才华横溢,创作了 大量优秀的诗篇,被后人誉为“诗鬼”。
独特的诗歌风格
李贺的诗歌风格独特,常常运用神话传说和奇特的想象,构 造出诡异奇幻的意境,表达他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马诗》创作背景
以马为题材
《马诗》是李贺创作的一首以马为题材的诗歌,通过描绘马的形态、动作和神态,表达自己的思 想感情。
03
意象解析与象征意义探讨
马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奔腾不息
马在诗歌中往往象征着奔 腾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 ,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力 量和速度的向往。
忠诚与坚韧
马作为古代重要的交通工 具和战争工具,常常象征 着忠诚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
壮志与豪情
马也常被用来表达诗人的 壮志豪情和远大抱负,以 及对边塞风情的赞美和向 往。
代表人物: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人 物有岑参、高适、李益等。
边塞诗在唐诗中的地位和影响
地位
边塞诗是唐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山水田园诗、咏史诗等并列,成为唐代诗歌的几大流派之一。
影响
边塞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丰富了唐诗的 艺术宝库,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唐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同时,边塞诗中所表现的爱国情怀 和英雄气概,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启示作用。
《梦天》
通过梦游月宫的奇幻景象 ,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 力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 神。
《将进酒》
一首豪放洒脱的酒歌,表 达了诗人对自由人生的向 往和对世俗束缚的反抗。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贺诗中“马”的意象
本文是关于李贺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李贺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如《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马诗二十三首》等。
在李贺所创作的这些诗文中,他刻画了众多独特的意象,其中有月、竹、马等。
在这些众多的意象中,“马”的意象尤为独特,并且在李贺的诗中最具代表性。
意象有观念意象及高级审美意象之分,而文学艺术追求的是那种最能体现作家艺术家审美理想的高级意象。
在中国古诗人的笔下,马的意象就是“至情”、“至理”的高级艺术形象,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历史,早在《诗经》时代,马意象就出现在了诗文中,到唐代诗人李贺的诗作中,马的意象频繁出现,并且马的意象在李贺的诗中具有不同的精神内蕴,如“瘦马”的怀才不遇,但仍刚劲执着;“肥马”的平庸无能但仍长期受用;以及“骏马”境况凄凉但仍显豪壮之情.
一、李贺诗中“马”的意象与杜甫诗中“马”的意象的异同
在唐代咏马的诗人中,李贺和杜甫是最具代表性的。
据记载,“在李贺的诗中,咏马的特多,径题马诗及句中谈到马的竟达八十三首,占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一左右”。
杜甫的咏马诗虽不算多,可查阅的整篇为咏马且有代表性的咏马诗有12首,但是他的咏马诗不但史料价值高,而且艺术价值也很高。
杜甫和李贺同样是写咏马诗,却表达出
不完全相同的寓意,且诗歌的表达形式也不完全相同。
这是由诗人个性的差别和诗歌创作背景的不同造成的。
但是同样强烈的出仕愿望和坎坷不平的仕途又使二人的马诗传达出一些相同的信息。
下面就二者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分别论述。
(一)不同的吟咏主题与不同的审美取向
1、不同的吟咏主题
首先,杜甫和李贺同样是写“马诗”,乐观的态度和对仕途的无限向往,表现在马诗上,集中在这首著名的《房兵曹胡马》,他写到: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
一般认为是作于开元十八年或二十九年,正值诗人漫游齐赵,裘马轻狂之际,所以语词矫健豪纵,充满着天地任我闯的睥睨之势。
诗歌风格超迈遒劲,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
但是与李贺强烈的出仕之心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他的仕途坎坷曲折、终不现用。
但李贺为人又抱负不凡,自视甚高,在遭逢怀才不遇之下,自然郁结难抒,更何况造成他终生微卑的原因,竟是与之争名者所谓的“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这样的无稽之由。
出身高贵却毫无补益,少年成名却不被赏识。
2、不同的审美取向
杜甫和李贺在诗歌创作上的不同首先表现在杜诗多歌行体,诗歌
感情充沛。
而李诗则一律用五绝形式,诗歌铿锵有力。
[4]杜甫所写的十二首马诗中。
有7首为七言古体,这七首古体诗中有6首是歌行体诗歌。
如《高都护骢马行》和《李雩县丈人胡马行》各有十六句,《骢马行》24句,《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达34句之多。
杜甫为何要用歌行体来写马呢?歌行体可长可短的自由形式便于对马进行细致的描绘,并且可以自由的抒情和议论。
以《高都护骢马行》为例。
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
全诗采用七言句式,句式结构比较自由,较少讲求对仗工整,形式的安排主要取决于内容的需要和抒情的要求。
诗歌婉婉道出骏马的来历、志向和遭遇,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
全诗除了“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一对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对仗之外,其余的句对都算不上。
李贺的则不同,整组咏马诗都采用五绝,简洁明快,塑造了栩栩如生的马的群像,刻画有力深沉,寄托了诗人的情怀;李贺能写出气势如此壮阔的全诗,实在难得。
杜甫和李贺在诗歌创作上的另一个不同点是杜诗故事性强,李诗抒情性强。
杜诗擅于对马进行整体描写,一首马诗就是一匹马的故事。
马的形貌、气质、来历、遭遇等等,都交代得一清二楚。
(二)相同的出仕愿望与相同的坎坷仕途
1、相同的出仕愿望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道出了中国古代
文人渴望出仕的普遍心态。
杜甫和李贺也不例外。
表现在咏马诗上,杜甫有“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房兵曹胡马》),李贺有“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2、相同的坎坷仕途
杜甫先是在安史之乱爆发时被囚于长安,后冒险投奔唐肃宗,肃宗见其忠诚,授予左拾遗。
可是杜甫生性耿直,不肯屈从权势,多次向统治者提出忠言善谏,不被采纳,后被贬到地方任微职。
他一等再等,始终没有等到再被重用的一天。
出于对肃宗的失望,他最后辞去官职,举家搬到边地秦州。
从此,他的生活越来越艰难,缺衣少食,诸病缠身。
二、李贺对“马”意象写作的继承与创新
从《诗经》开始,“马”的意象就成为中国古诗人抒写的对象,并且赋予了马一种精神品格,如《小雅·车攻》中的“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写出了马的俊朗,且暗示出英雄的昂扬斗志,又如《楚辞·离骚》中的“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则又以“马”的意象来寄寓诗人的壮志,以至到唐代,“马”的意象频繁出现,进而形成了一种写作有关“马”诗的传统,虽然在杜甫的诗歌中也曾经出现有关“瘦马”意象,但却不如李贺笔下的“瘦马”刻画的传神、意境构设的独特。
三、李贺诗中“马”意象的影响与发展
在中国文学史上,继李贺之后,又出现了众多写“马”的意象的诗人。
如南宋诗人辛弃疾就是写作马诗最多的诗人,他继承了李贺写
“马”意象的传统。
游国恩说:“李贺的诗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影响,晚唐的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的诗,都或在意境、或在手法、或在语言、或在意象上受过他的影响。
南宋、金元的诗人也有模仿他的诗歌的。
”在辛弃疾的《稼轩词》中,描写了数量众多的动物意象,其中数量出现最多的是“马”的意象。
马意象是李贺怀着一种深沉且特殊的感情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在诗人李贺的笔下,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马的形象,而且深刻感受到了该意象背后的独特内蕴;李贺以“瘦马”自比,寄寓忧愤之情,与“肥马”相比,深怀嘲讽之意,以“走马”作比,深表不舍之情,可见,马的意象在诗人的笔下已成为一种人格的显现。
不仅李贺,在中国古诗人的笔下,马已经被赋予了一种精神品格,或积极向上或平庸无能或悲惨凄凉。
可见,马意象作为中国古诗人的所咏之物,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写作对象,而且印证了创作者的情感历程并彰显了其人生品格。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