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章节练习题 第三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章节练习题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A )。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识活动
D、实践活动
2、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B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3、遗传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D )。
A、现实性
B、必然性
C、方向性
D、可能性
4、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D )的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5、下列哪一种做法不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 C )
A、教育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B、教育始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C、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熟,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
D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6、与学生主体性内涵不一致的特点是( B )
A、自主性
B、长期性
C、主动性
D、创造性
7、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C )
A、遗传素质
B、家庭环境
C、学校教育
D、社会人文地理条件
8、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求,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发展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A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
D、白板说
9、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 C )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老子
10、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 B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
D、平衡论
11、主张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 D )观点。
A、内发论
B、白板说
C、外铄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2、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D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13、从群体的角度看男女性别的差异;从个体角度看发展水平的差异,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 )。
A、个别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14、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D )。
A、遗传
B、成熟
C、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15、“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出现在人生的( B )。
A、儿童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幼儿期
16、身心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是( B )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A、儿童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幼儿期
17、在历史上持“遗传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C )。
A、洛克
B、华生
C、柏拉图
D、施泰伦
18、在历史上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D )。
A、柏拉图和霍尔
B、柏拉图和华生
C、霍尔和洛克
D、洛克和华生
19、环境决定论认为,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B )。
A、遗传因素
B、社会环境
C、教育活动
D、自然环境
20、人对环境影响的接受过程是( B )。
A、积极的过程
B、能动的过程
C、被动的过程
D、主动的过程
21、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 D )。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教育活动
D、个体因素
22、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体现的是身心发展的( C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23、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B )
A、系统性
B、能动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24、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C )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25、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C )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格塞尔
D、皮亚杰
26、中国“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D )
A、孟子
B、墨子
C、孔子
D、荀子
27、提出“白板说”的是( B )
A、华生
B、洛克
C、卢梭
D、格塞尔
28、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 A )
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词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29、“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B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30、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D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差异性
31、能否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则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 B )
A、条件
B、关键
C、重要补充
D、唯一因素
32、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 C )
A、预见性
B、目的性
C、创造性
D、选择性
33、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 C )能力为标志。
A、创造
B、学习
C、生殖
D、思考
34、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 D )提出来的。
A、互补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
35、“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 )
A、差异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36、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B )
A、成熟
B、遗传素质
C、环境
D、教育
37、“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B )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二因素论
38、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C )
A、遗传素质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教育
39、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 C )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40、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 A )
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B、社会环境的要求
C、教育要求的内化
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
41、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C )
A、幼儿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青年期
42、“人是唯一需要受教育的动物”,这是( C )的言论。
A、卢梭
B、洛克
C、康德
D、柏拉图
43、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C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44、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 A )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A、威尔逊
B、格塞尔
C、华生
D、洛克
45、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于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的作用是( C )
A、可能性
B、影响作用
C、决定作用
D、外在作用
46、“性善论”、“性恶论”所反映的观点是( A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辐合论
47、衡量人类活动标准的最主要的三个尺度是( D )
A、政治、思想、道德
B、知、情、意
C、人生观、世界观、伦理观
D、真、善、美
48、“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作用( C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
49、“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什么特点提出的( C )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
D、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50、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A )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识活动
D、实践活动
51、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B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52、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 C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53、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归根结底还是要实现( C)
A、生产力的发展
B、政治制度的变革
C、人的发展
D、文化的发展
54、下列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力量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人是( C )
A、荀子
B、洛克
C、孟子
D、华生
55、下列认为人的身心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的教育者是( D )
A、威尔逊
B、格塞尔
C、弗洛伊德
D、华生
56、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高到低、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是个体身心发展的(B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57、格塞尔所做的双生子爬楼梯的试验,证明儿童的发展受到以下哪种因素的影响( D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成熟
58、人的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D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人的主观能动性
59、人的主观能动性最高层次的活动是( D )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识活动
D、社会实践活动
60、孟子的“性善论”从教育对人的地位提升的角度讲是(B )
A、发现人的价值
B、发掘人的潜能
C、发挥人的力量
D、发展人的个性
61、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D)
A、发现人的价值
B、发掘人的潜能
C、发挥人的力量
D、发展人的个性
62、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是( A )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格塞尔
D、华生
63、下列不能够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品质的训练方法是( B )
A、发挥求异思维
B、培养内敛思维品质
C、鼓励想象
D、改善知识结构
64、创新思维最本质的特点是( A )
A、灵感和求异思维
B、求同思维
C、逻辑思维
D、定向思维
65、提出道德的教育必须走在性成熟之前这一主张的是( B )
A、马卡连柯
B、苏霍姆林斯基
C、科尔伯格
D、皮亚杰
66、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是( D )
A、良好的情绪
B、强烈的好奇心
C、健康的大脑和神经系统
D、正确的人生观
67、自我意识发展趋向于成熟阶段是( B )
A、初中生
B、高中生
C、大学生
D、成人期
68、美国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 A )
A、基因复制
B、自然本能
C、种群回归
D、直接环境
6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这是一种( B )
A、内发论观点
B、外铄论观点
C、需要论观点
D、实质论观点
70、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的( A )
A、自身的内在需要
B、社会环境要求
C、教育要求的内化
D、个体理想目标
71、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这是一种( B )
A、外铄论的观点
B、内发论的观点
C、多因素论的观点
D、综合论的观点
72、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D )
A、环境因素
B、社会条件
C、主观努力
D、成熟机制
73、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 A )
A、提供物质前提
B、预定发展进程
C、决定发展方向
D、提供发挥动因
74、个体发展过程中,在一定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为( B )
A、个性差异
B、年龄特征
C、关键年龄
D、心理特征
75、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称为( A )
A、关键期
B、机能期
C、发展期
D、差异期
76、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 B )
A、起决定作用
B、不起决定作用
C、不起作用
D、决定人的发展方向
77、“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 B )对人的重要影响。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家庭教育
7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 )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考试用书
79、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C )。
A、现实性
B、必然性
C、可能性
D、方向性
80、俗语“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D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81、儿童身心发展的( A )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82、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B )。
A、遗传素质
B、教育
C、环境
D、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83、心理断乳期是指( C )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84、危险期主要指( C )。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85、对正常发育的学生来说,遗传素质对他的身心发展( A )
A、不起决定作用
B、起导向作用
C、起决定作用
D、起一般作用
86、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 B )
A、儿童中心说
B、遗传决定论
C、环境决定论
D、教育万能论
87、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 C )
A、预见性
B、目的性
C、创造性
D、选择性
88、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是( D )
A、生长
B、发展
C、成长
D、成熟
89、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 D )
A、教育
B、社会环境
C、遗传
D、个体主观能动性
90、“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C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91、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D )
A、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
C、促进文化的发展
D、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92、美国心理学家( C )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A、威尔逊
B、孟子
C、格塞尔
D、弗洛伊德
93、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D )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
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A、威尔逊
B、孟子
C、格塞尔
D、弗洛伊德
94、( C )认为“所有其他的能力,包括道德都受成长规律的支配”。
A、威尔逊
B、孟子
C、格塞尔
D、弗洛伊德
95、我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 C )认为对于人自身的因素,是需要改造的。
A、孔子
B、老子
C、荀子
D、孟子
96、肌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D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97、前苏联心理学家( A )揭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
A、维果茨基
B、马卡连柯
C、凯洛夫
D、蒙台梭利
98、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是( C )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社会实践活动
D、家庭活动
99、13、14~16、17岁属于人生的(B )
A、儿童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100、美国心理学家( A )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格塞尔
D、威尔逊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的观点有( ACD )
A、内发论
B、成熟机制
C、多因素交互作用论
D、外铄论
E、平衡理论
2、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不同层次的内容活动构成,包括( ABE )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精神活动
D、思维活动
E、社会实践活动
3、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外铄论的观点的人物有( BCD )
A、孟子
B、荀子
C、华生
D、洛克
E、威尔逊
4、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 ABCD )
A、身体状况的剧变
B、内心世界的发展
C、自我意识的觉醒
D、独立精神的加强
E、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
5、对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正确说法的有( ABCE )
A、环境对个体发展有的影响可能是消极的
B、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
C、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条件
D、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
E、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6、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 ABCD )
A、个体的器官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B、人的先天素质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
C、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为一定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D、成熟在高级心理活动中起到作用
E、成熟为个体发展提供了条件
7、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 ACDE )
A、男女性别差异
B、幼儿与少年的差异
C、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D、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
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8、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包括( ABCD )
A、引导和培养、塑造个体发展
B、加速个体发展
C、具有延时价值
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E、学校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9、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表现在( ABCDE )
A、帮助人发现自身价值
B、使人认识并发挥自身潜能
C、发展人的精神力量
D、形成人格
E、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充分的发展
10、皮亚杰将个体的认识发展划分的阶段包括( ABCD )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E、抽象运算阶段
11、主张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的教育者是( BDE )
A、孟子
B、荀子
C、弗洛伊德
D、洛克
E、华生
12、一个人的发展能否达到较高水平的重要因素是( DE)
A、遗传素质
B、社会环境
C、成熟
D、个人的学习态度
E、人的主观能动性
13、学校教育个体发展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认识前提是( ABCDE )
A、对人的潜能的信任
B、对人的价值的尊重
C、对人性的了解
D、重视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价值
E、重视主体的自我意识
1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做到( AB )
A、面向全体学生
B、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
C、抓住关键期
D、做好阶段间的过渡
E、提出高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要求
15、格塞尔的行为发展量表所指的四个领域是( ABCD )
A、运动
B、适应
C、语言
D、个人——社会交往
E、思维
16、社会环境包括(acBDE )
A、物质条件
B、社会关系
C、社会意识形态
D、文化
E、经济
17、教育应以人为本,下列选项中反映这一要求的是( ABD CE )
A、尊重个体的尊严
B、培养个体的批判意识
C、教师身体力行
D、鼓励学生肯定自己
E、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18、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 ABCDE )
A、遗传素质
B、成熟
C、环境
D、学校教育
E、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9、发生认识揭示的个体认知发展的阶段有( ABCD )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E、命题运算阶段
20、中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重要的是( ABC )
A、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B、引导学生的控制力
C、培养健全的人格
D、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E、重视家校联系
21、少年期生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A BCD )
A、体型巨变
B、身体机能迅速健全
C、神经系统发育接近成人
D、性开始成熟
E、骨化过程完成
22、青年期生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ABC )
A、身体发育基本成熟,发展速度进入相对平稳阶段
B、性机能的发育基本成熟
C、神经系统已经发育完善
D、第二性征出现
E、体型巨变
23、青年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BCDE )
A、认识能力有了深入的发展
B、情绪、情感不仅丰富而且复杂,意志趋于成熟
C、自我意识发展逐渐趋于成熟
D、对异性的好感与爱慕
E、热烈追求理想,开始探索人生意义
24、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有( BD )
A、洛克
B、华生
C、格塞尔
D、康德
E、高尔登
25、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ABCDE )
A、主体活动的创造性
B、主体活动的计划性
C、主体活动的预见性
D、主体活动的目的性
E、主体活动的选择性
26、人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表现为( CDE )
A、个性包括共性
B、个性排斥共性
C、个性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D、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E、共性通过个性表现出来
27、身体的发展包括( BC )
A、个性特征的发展
B、体质的增强
C、肌体的正常发育
D、社会性的发展
E、成熟程度
28、人的心理成熟的表现为( ACE )
A、独立思考能力形成
B、性机能成熟
C、较稳定的自我意识形成
D、身体发育正常
E、个性形成
29、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表现在(BCD )
A、同一方面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速度不同
B、不同方面发展的相互关系不同
C、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
D、不同儿童的个性心理倾向不同
E、不同时代儿童成熟年龄不同
30、下列哪些现象属于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AEC )
A、盲人一般听觉灵敏
B、早慧的儿童常常晚年平常
C、失去双手的人可以用口来写字
D、数学成绩好的儿童语文成绩却很差
E、坚强的意志能帮助人战胜肢体残缺
31、环境决定论的典型代表是( AB )
A、洛克
B、华生
C、格塞尔
D、高尔登
E、孟禄
32、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峰期是( AD )
A、新生儿期
B、幼儿期
C、儿童期
D、青春期
E、成年期
3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ABCDE )
A、遗传素质
B、成熟
C、环境
D、学校教育
E、个体实践活动
3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 ABCDE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E、个别差异性
35、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 ABCD )
A、规范发展方向
B、加速个体发展
C、具有延时发展价值
D、开发特殊才
E、对人的发展提供可能
36、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 AB )
A、个体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B、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C、个体身心发展具有创新性
D、个体身心发展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E、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7、下列人物中持内发论的观点的是( AC )
A、孟子
B、荀子
C、弗洛伊德
D、洛克
E、华生
38、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从群体的角度看,表现为( AB )
A、男女性别的差异
B、身心的所有构成
C、不同个体所具有的不同的个性倾向上
D、知识结构上
E、认知水平的差异
39、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 BCD )
A、个体的器官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B、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
C、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D、不能夸大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E、人的先天素质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
40、按照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分为( AB )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大环境
D、小环境
E、人文环境
41、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活动层次包括( BCD )
A、学校活动
B、生理活动
C、心理活动
D、社会活动
E、家庭活动
42、人的力量包括( AE )
A、身体力量
B、社会力量
C、家庭力量
D、网络力量
E、精神力量
43、人的根本力量在于精神力量,因为( ABC )
A、创造和使用工具,增强生存能力
B、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满足人的需要
C、认识自己和改善自己,发展和完善人自身
D、每个人都有自己潜能
E、具有整体性和独立性的人格
44、青年期的生理发展特征有( ABC )
A、身体发育基本成熟
B、性机能的发育基本成熟
C、神经系统已经发育完善
D、认识能力有了深入的发展
E、自我意识发展逐步趋于成熟
45、中学教育应注意的问题有(ABCDE )
A、重视人生观教育
B、重视安全教育
C、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
D、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E、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46、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 ABCD )
A、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B、情感和意志的不断发展
C、自我意识觉醒
D、独立精神加强
E、对异性的好感与爱慕
47、少年期的生理发展特点有( ABCE )
A、体型巨变
B、性开始成熟
C、神经系统发育接近成人
D、对异性的好感与爱慕
E、
身体机能迅速健全
三、判断题
1、人的身心发展只需学校教育而无需社会实践。
( N )
2、外铄论者一般不注重教育的价值。
( N )
3、一个遗传素质优良的儿童一定会转变为知识和才干优异的人才。
( N )
4、我们既要注重大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更要注重小环境的影响。
( Y )
5、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的发挥是无条件的。
( N )
6、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向的任务可形象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
( Y )
7、洛克的“白板说”是内引论的典型代表。
( N )
8、在教育教学中只要做到把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截然分开,就是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 N )
9、个体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 Y )
10、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 Y )
11、遗传素质能使人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 N )
12、面对人的遗传素质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教育是无能为力的。
( N )
13、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小环境的作用更直接,所以教育者应更注意小环境。
( Y )
14、如果个体对环境保持积极态度,就会克服环境中的消极阻力,扩大发展空间。
(Y )
15、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零星的、无计划的、没有系统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
( Y )
16、学校教育的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
( Y)
17、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无条件的。
(N )
18、学校教育影响的发挥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
( N)
19、人是一种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有机整体,是因为人具有社会性。
(N )
20、个体身心发展就是指个体的身心两方面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 N )
21、人的身心发展只是注重学校教育就可以了。
( N )
22、人可以自我选择、规划自己的人生和未来,因此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创新性。
( N )
23、个体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
( Y )
24、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人的身心发展不是消极被动的,具有鲜明的主观能动性。
( Y )
25、教育在青少年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要受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 Y )
26、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格塞尔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