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合集下载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是指妇女在月经来潮前数天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多发生在生育年路的妇女,多数人在月经束潮访,没有不良反应或反应很轻。

但有少数人在月经前出现严重的不适反应.如精神紧张、压抑,烦踩易怒.失眠,头晕头痛,乳房、少腹作胀或乳头疼痛,食欲不娠等,影响生活和工作,需进行治疗。

西医认为是由于经前期雌激素、黄体酮分泌不协调或肾上旅功能失调而引起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所致。

相当于中医学郁证的范畴。

有哪些症状1.典型症状常在经前t周开始,至月经前2--3天最严重,经后突然消失。

2.最初感到全身乏力、易疲劳、困倦、嗜睡、精神紧张、身心不安、遇事挑剔、易怒、感情冲动、争吵、哭闹、不能自制,或者没精打采、抑郁不乐、焦虑、忧伤或情绪淡漠、不愿与人交往、注意力不能集中,判断力减弱。

3. 除了这些精神症状外,还出现手足或眼睑水肿,恶心、呕吐、腹泻、尿额、盆腔坠服、腰腿部疼痈、头晕、头痛、乳房胀痛、食欲改变、潮热、出汗、眩晕、心悸、座疮、油性皮肤等。

如何诊断本病有三个特点:一是周期性发病,月经过后,临床症状自然消失,二是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仅在月经前数天发病。

三是精神改变和少腹部、乳房不适。

但需排除内分泌系统器质性病变。

如何治疗一、经行头痛每于经期或经行前后三五日,头痛剧烈,或胀痛或掣痛,痛处可局限于头部一处,甚或疼痛难忍,伴有恶心、呕吐,连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

基本方一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熟地15克,白菊花15克,枸杞子15克,黄芪25克。

*血虚肝旺,头胀痛耳呜,加桑叶12克,龟板12克;*体倦乏力,加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每日1剂。

用于经行前后头痛,呈空痛或隐痛,头晕目涩,经量少,色淡红心悸,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基本方二菊花10克,枸杞子12克,熟地10克,山茱萸10克,牡丹皮10克,山药l0克,潼蒺藜10克,白蒺藜10克,川牛膝10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女贞子10克。

2024年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护理查房PPT

2024年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护理查房PPT

定期随访与复查
定期随访:患者 应定期到医院进 行随访,了解病 情变化和治疗效 果
复查:患者应定 期进行复查,以 便医生了解病情 变化和治疗效果
自我监测:患者 应学会自我监测, 及时发现病情变 化和治疗效果
健康教育:患者 应接受健康教育, 了解经前期紧张 综合征的预防与 保健知识,提高 自我保健能力。
保持饮食均衡,避免暴饮暴 食
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游泳等, 有助于缓解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症 状
运动建议
保持运动规律:每周至少进行3-5 次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 钟
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举重等, 以免加重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症状
运动时注意保暖:避免在寒冷环境 中运动,以免加重经前期紧张综合 征的症状
流程
确定查房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
准备查房资料,包括患者病历、护理记 录等
查房开始,护士长或主管护士介绍患者 病情、护理措施等
医生对患者进行查体,提出治疗建议
护士长或主管护士总结查房情况,提出 改进措施
查房结束,整理查房资料,归档保存。
注意事项
查房前准备:了解患者病情,准备相关材料和设备 查房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查房后总结:总结护理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查房记录:详细记录查房过程,便于后续护理工作开展
药物禁忌:孕 妇、哺乳期妇 女、儿童等特 殊人群慎用或
禁用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预 防与保健建议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 理饮食、适当运动等
避免过度刺激,如避免过度饮酒、吸烟、 熬夜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保持乐观、避 免焦虑、学会放松等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与家人、朋友 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等

经前紧张征诊断及护理

经前紧张征诊断及护理

饮食调理
增加钙质摄入:如牛奶、豆制品等
增加镁摄入:如坚果、绿叶蔬菜等
减少咖啡因摄入:如咖啡、茶等
减少盐分摄入:如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
增加维生素B6摄入:如全麦面包、香蕉等
增加水分摄入:如白开水、绿茶等
经前紧张征的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保持适量的运动,增强体质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经前紧张征的复发风险
经前紧张征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通常在月经前1-2周出现。
经前紧张征的复发风险与个体差异、生活环境、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经前紧张征的复发风险与月经周期、激素水平、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 经前紧张征的复发风险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法降 低。
经前紧张征对女性健康的影响
பைடு நூலகம்
经前紧张征的护理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多摄入咖啡因和糖分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 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压力
心理护理
倾听患者: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 求,给予关心和支持
游泳等,有助 读、绘画、音 寻求他们的支
于缓解紧张情 绪。
乐等,有助于 持和理解,共
转移注意力, 缓解紧张情绪。
同面对问题。
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 夜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 免过度劳累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 身体素质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 免焦虑和紧张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家人、朋友和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 想法

3.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3.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三、治疗方法
❖ (一)基本治疗 ❖ 治则:调气安神,调理冲任 。针刺为主,
虚补实泻。
❖ 处方:神门、百会、太溪、太冲、三阴交 ❖ 方义:三阴交—健脾摄血、补肝益肾,治
疗妇科疾病的要穴
加减:
❖ 气血不足:足三里、气海; ❖ 肝肾阴虚:太溪、肝俞、肾俞; ❖ 痰浊上扰:中脘、丰隆; ❖ 气滞血瘀:膻中、血海、膈俞; ❖ 头痛、眩晕:印堂、太阳; ❖ 乳房胀痛:内关、期门; ❖ 情志异常、烦躁易怒:水沟、神庭。 ❖ 操作:月经来潮前5~7天开始治疗 ,经期停止
三、治疗方法
❖ (二)其他疗法 1、皮肤针: 2、耳针:肝、肾、子宫[内生殖器]、皮质下、内 分泌
病案1
❖ 王XX,女性,35岁。 ❖ 就诊时间:2006年4月15日
患者半年前因家庭吵架不和, 出现好激动, 情绪不稳定, 乏力, 失眠, 肌肉酸痛,乳房胀痛和下肢浮肿, 自觉与月 经周期有关, 每当月经周期后半期,月经来潮前10天左右开 始出现上述症状,月经前3天症状最明显,月经来潮后上述 症状自然消失。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认为是神经官能症,给 予药物治疗(用药名称不祥),但无明显效果。现来我院就 诊。
二、临床表现
❖ 以月经来潮前精神紧张、神经过敏、烦躁易怒、 乳房胀痛并随月经周期性发作为主症。伴有头 痛、眩晕,甚者不能站立;部分病人可见腹泻、 发热、吐衄等。
❖ 辨证分型 气血不足:心悸气短,少寐多梦,神疲体倦 肝肾阴虚:腰膝酸软,两目干涩,五心烦热 痰浊上扰:头晕头重,胸闷呕恶,纳呆腹胀 气滞血瘀:乳房胀痛连及两胁,拒按,舌质 紫黯有瘀点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一、概述
❖ 定义:妇女在经期前出现的一系列精神和躯体症 状,随着月经来潮而消失 。
❖ 临床表现各异,头痛、眩晕、乳房胀痛、情绪不 佳等,轻者可以忍受,重者影响工作。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概述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概述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概述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概述
……
概述
西医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是妇女在经前出现一系列精神和躯体症状,随月经来潮而消失的一种疾病。

临床以经前7~14天出现烦躁易怒、精神紧张、神经过敏、浮肿、腹泻、乳房胀痛等一系列症状,并随月经周期性发作为其特点。

本病的发病率可达行经者的50%,以20~30岁之间患病率最高。

城市妇女及脑力劳动妇女多见。

每个人表现症状不同,病情有轻有重,轻者可以忍受,严重者影响工作和生活。

本病发病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雌激素/孕激素比值升高,②与β内啡呔有关,③催乳素浓度增高,④前列腺素过多,⑤心理因素。

不同的患者可能是由于上述不同的因素导致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发生。

对于本病的治疗主要是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中医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在古医籍中无此病名记载,但其临床症状包括在中医的“经行发热”、“经行头痛”、“经行身痛”、“经行泄泻”、“经行浮肿”、“经行眩晕”、“经行口糜”、“经行风疹”、“经行乳房胀痛”、“经行情志异常”等病症中。

《女科百问》中有“经水
欲行,先身体疼痛”的记载;《叶氏女科证治》云:“经来遍身浮
肿,此乃脾土不能克水,变为肿”。

本病临床以经行前后出现浮肿、泄泻、头身疼痛、乳房胀痛、发热、眩晕、口舌生疮、皮肤瘙痒、起疹块及情志异常等为其特征,症状复杂多样,可单独存在,亦可两三症同见。

中医认为本病的形成与经前血注冲任血海,全身阴血相对不足,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有关。

中医-针灸治疗-妇科(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崩漏)

中医-针灸治疗-妇科(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崩漏)

针灸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崩漏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
针灸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崩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其疗效得 到广泛认可。
针灸治疗具有整体调节的特点,通过刺激穴位来平衡阴阳、调和气血,从而达到治 疗目的。
针灸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崩漏的优势与不足
• 针灸治疗具有安全、无副作用的优势,相较于药物治疗更 加温和,对患者的身体无创伤、无负担。
针灸治疗的注意事项
严格消毒
针灸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消毒,避免感染。
避免空腹和过度疲劳
针灸治疗时应避免空腹和过度疲劳,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遵循医嘱
接受针灸治疗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不要自行调整治疗方案。
03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崩漏的针灸治疗
方案
治疗方案的设计
确定治疗目标
缓解经前期紧张症状,调节内分 泌,改善情绪状态。
THANKS
感谢观看
02
崩漏的症状则主要表现为月经周 期紊乱、大量出血或持续时间过 长,可能伴有头晕、心慌、乏力 等贫血症状。
02
针灸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崩漏的
理论基础
针灸治疗的基本原理01 Nhomakorabea02
03
调整阴阳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 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以达 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疏通经络
针灸能够疏通经络,促进 气血流通,改善身体机能, 缓解症状。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崩漏是一种常见的 妇科疾病,主要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特 定阶段,表现为一系列身体和情绪症 状。
崩漏则是指月经周期紊乱,出现非正 常的大量出血或持续时间过长的情况。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是指在月经前一周 内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症 状,如乳房胀痛、情绪波动、疲劳等。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及治疗良方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及治疗良方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及治疗良方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是指妇女在月经前出现的生理上、精神上以及行为上的改变,表现有烦躁易怒、抑郁、失眠、头痛、乳房胀痛、腹胀、浮肿等,特别是周期性出现,经前症状明显,经后消失。

其发病原因最早认为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不足所致,后来认为本征常存在于有排卵型的月经周期中,可能是组织对孕激素、雄激素敏感失调所致。

还有经前泌乳素过高、前列腺素过多和醛固酮增多等因素与发病有关。

其临床表现多于经前7~10天开始出现症状,如精神症状、乳房胀痛、水肿、疼痛、月经失调及胃肠道等症状。

西医主要是对症治疗,如利尿剂、镇静剂及止痛剂等,还可激素治疗。

本征按临床表现可归类于中医“经行头痛”、“经行浮肿”、“经行泄泻”、“经行眩晕”、“经行风疹块”、“经行情志异常”、“经行乳房胀痛”、“经行发热”等范畴,现已统称为“月经前后诸证”。

其发病多由肝气郁结、肝肾阴虚等所致,故治疗常以疏肝解郁,补益肝肾,活血化瘀为法。

本文选介安妇饮、小柴胡汤、芪附四君汤、助阳解郁汤、解郁化瘀方等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有效方5首,临证时可根据病情选用。

1.安妇饮【处方组成】柴胡、丹皮、香附、王不留行、郁金、栀子各10g,当归12g,白芍、茯苓、山楂各15g,青陈皮各9g,路路通6g,薄荷3g。

加减变化:心烦口干加石斛10g,生百合12g,太子参15g;乳癖加昆布、海藻、炮山甲各10g,败酱草15g;浮肿便溏者,加党参、山药各15g,白术10g;失眠加酸枣仁、柏子仁各10g,合欢皮12g。

【治疗方法】水煎内服,每日1剂,于经前10~15天开始服用。

【功效主治】疏肝理气,调经消胀止痛。

主治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临床运用】本组64例,年龄在22~43岁之间;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15年。

经治疗后观察2~6个月经周期者占83%。

6~10个月者占17%。

结果:46例治愈,14例有效,4例无效。

其中服药两个周期而愈者33例,3个周期而愈者8例,4个周期而愈者5例。

经前期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

经前期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

经前期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常见症状:焦虑、精神障碍、体内水钠潴留、疼痛、口腔溃疡、偏头痛、低血糖症、疲劳、健忘、抑郁、乳房胀痛、双下肢可凹陷性水肿1.症状与月经的关系典型的经前期综合征症状常在经前7~10天开始,逐渐加重,至月经前最后2~3天最为严重,经潮开始后4天内症状消失。

另有一种不常见的情况,即月经周期中存在两个不相连接的严重症状期,一是在排卵前后,然后经历一段无症状期,于月经前一周再出现症状,为PMS的特殊类型。

2.症状特点与分组经前期综合征涉及150种症状,可分为精神和躯体二大类,每一类又可有1种以上的亚组,严重程度不一(表1)。

(1)精神症状:①焦虑:为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易怒,急躁失去耐心,微细琐事就可引起感情冲动乃至争吵、哭闹,不能自制。

②抑郁:没精打采,抑郁不乐,情绪淡漠,爱孤居独处,不愿与人交往和参加社会活动,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判断力减弱,害怕失控,有时精神错乱、偏执妄想,产生自杀念头。

(2)躯体症状:包括水钠潴留、疼痛和低血糖症状。

①水潴留:常见症状是手足与眼睑水肿,有的感乳房胀痛及腹部胀满,少数患者有体重增加。

②疼痛:可有头痛、乳房胀痛、盆腔痛、肠痉挛等全身各处疼痛症状。

A.经前头痛:为较常见的主诉,多为双侧性,但亦可单侧头痛;疼痛部位不固定,一般位于颞部或枕部。

头痛症状于经前数天即出现,伴有恶心甚至呕吐,呈持续性或时发时愈,可能与间歇性颅内水肿有关;易与月经期偏头痛混淆,后者往往为单侧,在发作前几分钟或几小时出现头晕、恶心等前驱症状,发作时多伴有眼花(视野内出现闪光暗点)等视力障碍和恶心、呕吐。

可根据头痛部位及伴随症状鉴别。

B.乳房胀痛:经前感乳房饱满、肿胀及疼痛。

以乳房外侧边缘及乳头部位为重;严重者疼痛可放射至腋窝及肩部,可影响睡眠。

扪诊时乳头敏感、触痛,有弥漫的坚实增厚感,但无局限性肿块感觉,经后症状完全消失。

C.盆腔痛:经前发生盆腔坠胀和腰骶部疼痛,持续至月经来潮后缓解,与前列腺素作用及盆腔组织水肿充血有关。

如何预防经前紧张综合征

如何预防经前紧张综合征

如何预防经前紧张综合征引言经前紧张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简称PMS)是许多女性在月经来临前一至两周期间所经历的一系列身体和情绪上的不适症状。

这些症状包括情绪波动、疲劳、乳房胀痛、头痛、腹胀等。

虽然PMS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荷尔蒙水平变化引起的,但是一些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调整可以帮助减轻症状。

本文将为你介绍一些预防经前紧张综合征的方法。

1. 饮食调整1.1 增加健康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在经前期,增加健康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可以提高血清色氨酸水平,从而改善心情和控制食欲。

选择全谷类食物、豆类、蔬菜和水果作为主食,并避免过多摄入加工糖和高GI(糖指数)食品。

1.2 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帮助平衡体内的荷尔蒙水平和缓解症状。

例如,维生素B6和维生素E可以减轻经前期疲劳和心情波动,镁可以缓解乳房胀痛和头痛。

可以通过食物或补充剂的方式获取这些营养素。

1.3 控制咖啡因和盐的摄入咖啡因和盐的摄入可能会加重PMS症状。

咖啡因会刺激神经系统,导致情绪波动和焦虑感加重。

盐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加重腹胀感。

因此,建议在经前期减少咖啡因和盐的摄入。

选择低咖啡因食物和饮料,并减少加工食品的食用。

2. 运动和休息2.1 适量运动适量运动可以帮助释放身体内的紧张情绪,并促进血液循环。

选择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或瑜伽,并坚持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锻炼。

2.2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作息可以维持身体的平衡状态,提高睡眠质量。

建议每晚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并尽量在同一时间入睡和起床。

2.3 放松技巧学习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温水浸泡等,可以帮助缓解身体和情绪的紧张。

在经前期尽量避免过度劳累,争取一些私人时间来放松自己。

3. 管理心理压力3.1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分享你的感受,并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与他人沟通可以减轻心理负担,提供情感支持。

3.2 学习应对技巧学习应对技巧,如积极思考、放松练习和时间管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挫折。

何谓经前综合证-

何谓经前综合证-

何谓经前综合证
?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是月经来潮前出现的一系列生理、情绪和行为改变及症状。

一般周期性的发生于经前1~2周内,经前2~3天症状加重,行经后逐渐消失。

主要躯体性症状有浮肿、乏力、疲倦、乳房胀痛、小腹胀感和便秘;情绪和行为症状包括烦躁、忧郁、孤僻、哭泣或大哭。

此外还可以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健忘、嗜睡和判断力下降等精神症状。

这些症状在不同个体间有很大差别,在同一个人身上也可有周期性的变化。

此综合征病因尚未完全搞清,可能是多种生物学因素(如经前期激素的变化、水钠潴留等)和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中,社会心理因素可能占主导地位。

心理应激可加剧月经前期出现的症状;反过来,这些症状本身也可以成为心理应激的根源,从而引起一系列情绪和行为反应。

对于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治疗,一般认为利尿药或黄体酮可以使躯体症状减轻。

但对于有情绪因素的患者应给予心理治疗,其重点是向病人提供关于月经的生理和心理学知识,消除病人的误解和疑虑,向病人提供情绪支持。

必要时可以服用小剂量的抗焦虑药物,如佳乐定0.8 mg,睡前一次服用。

?
第1 页。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讲课PPT课件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讲课PPT课件
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与建议
深入研究前期紧张 综合征的病因和病 理机制,为预防和 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跨学科合作, 整合资源,共同推 进前期紧张综合征 的研究。
关注前期紧张综合 征对患者生活质量 的影响,开展针对 性的干预措施,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其他治疗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通 过改变思维和行为 模式来减轻焦虑和 紧张。
放松训练:通过深 呼吸、渐进性肌肉 放松等技术来缓解 紧张情绪。
药物治疗:在必要 情况下,医生可能 会开具药物治疗, 如抗抑郁药或抗焦 虑药。
生活方式调整:保 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规律作息、健 康饮食、适度运动 等,有助于缓解紧 张情绪。
病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心理、环境和社会因素
发病机制:涉及神经递质、荷尔蒙和免疫系统的异常,导致大脑和身体反应的过度激活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前期紧张综合征患者在发病前可能出现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情绪易激动、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也比较常见。
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家族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患者有明显的情绪问题、焦虑、抑郁等症 状,同时伴有身体不适、疲劳等症状。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 作,引进先进的理 念和技术,推动前 期紧张综合征研究 的国际化进程。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课件目的
提高学生对前期紧张综合征的认识和了解 帮助学生掌握应对前期紧张综合征的方法和技巧 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率
适用人群
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群
特别适合学生和上班族
适用于需要提高注意力、缓解 压力的人群

中医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方法

中医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方法

中医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方法经前期紧张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是指在月经来潮前一周至开始时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如情绪波动、疼痛、乳房胀痛、头痛、甚至严重的抑郁和焦虑等。

中医认为,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是由气血失调、肝郁血瘀、脾虚湿滞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引起的。

下面介绍一些中医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方法。

1.调节情绪中医认为情绪是影响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调节情绪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中药调整情绪,例如服用龙胆泻肝丸、逍遥丸等,能够舒缓情绪波动、减轻焦虑和抑郁。

2.疏肝理气肝气郁结是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主要病机之一,可通过疏肝理气的方法缓解症状。

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

此外,可以通过艾灸、拔罐等方法疏肝理气,缓解肝气郁结造成的不适。

3.活血化瘀根据中医理论,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病机中,肝郁常导致血瘀。

因此,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能够改善症状。

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桂枝加芍药汤、川芎茶等。

同时,可以采用艾灸、拔罐等方法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

4.补益脾胃中医认为脾胃虚弱是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病机。

补益脾胃可以通过调理饮食、运动等方面来实现。

首先,要注意饮食调养,合理搭配营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增加谷类、蔬菜、水果的摄入。

其次,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提高消化吸收功能,改善脾胃虚弱。

5.调理气血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中,气血失调是一个重要原因。

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来缓解症状。

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四物汤、补中益气汤等。

此外,可以通过针灸、艾灸等方法来调理气血,促进气血的运行。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方法主要包括调节情绪、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补益脾胃以及调理气血等方面。

然而,每个人的病情和体质不同,所以需要针对个体情况具体施治。

同时,由于中医治疗强调整体平衡,需长期坚持治疗,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达到良好的疗效。

因此,在接受中医治疗时,需要寻求专业的中医师指导,并定期复诊以调整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最佳效果。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诊断与治疗PPT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诊断与治疗PPT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定义与症状
定义及发病原因
定义: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是指女性在月经周期前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症状,如情绪 波动、焦虑、抑郁、疲劳等。
发病原因: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
症状:包括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疲劳、头痛、乳房胀痛、食欲增加等。
诊断: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
定期检查与随访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了解身体状况 定期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心理状况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了解生殖系统健康状况 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并发症及注意 事项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头痛、头晕、 焦虑、抑郁 失眠等神经 等心理症状 系统症状
胃肠道不适、 皮肤望
深入研究 经前期紧 张综合征 的病因和 发病机制
探索更有 效的诊断 方法和治 疗手段
研究经前 期紧张综 合征对女 性心理健 康的影响
探讨经前 期紧张综 合征与女 性生殖健 康之间的 关系
研究经前 期紧张综 合征对女 性生活质 量的影响
探索经前 期紧张综 合征的预 防和健康 管理策略
主要症状表现
情绪波动:焦虑、抑郁、易怒等情绪变化 身体不适:头痛、乳房胀痛、腹胀、腹泻等身体不适 睡眠障碍:失眠、多梦、早醒等睡眠问题 饮食改变:食欲增加或减少、对某些食物产生厌恶等饮食改变
诊断标准
症状持续时间:至少3个月 症状严重程度: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症状与月经周期相关:在月经前出现,月经后缓解 排除其他疾病: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抗焦虑药:如苯二氮䓬类、 β-受体阻滞剂等
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羟 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三环类抗抑郁 药等

中医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中医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中医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在月经前出现烦躁、易怒、失眠等一系列症状,而在月经后又消失者,叫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此类症状多见于35岁以上妇女,或伴有不孕症、月经失调病人。

仅少数病人症状较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在古医籍中无此病名记载,但其临床症状包括在中医的“经行发热”、“经行头痛”、“经行情志异常”等病症中。

一、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本病的形成与经前血注,冲任血海,全身阴血相对不足,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有关。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1.临床表现典型症状常在经前l周开始,逐渐加重,至月经前最后2~3天最为严重,经后消失。

(1)精神症状:包括情绪、认知及行为方面的改变。

最初感到全身乏力、易疲劳、困倦、嗜睡。

情绪变化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一种是精神紧张、身心不安、烦躁、遇事挑剔、易怒,细微琐事就可引起感情冲动,乃至争吵、哭闹,不能自制;另一种则变得无精打采,抑郁不乐,焦虑、忧伤或情绪淡漠,爱孤居独处,不愿与人交往和参加社交活动,注意力不能集中,判断力减弱,甚至偏执妄想产生自杀意识。

(2)液体潴留症状:①手足、眼睑水肿:较常见,有少数病人体重显著增加,有的有腹部胀满感,可伴有恶心、呕吐等肠胃功能障碍,偶有肠痉挛。

临近经期可出现腹泻尿频。

由于盆腔组织水肿、充血,可有盆腔坠胀、腰骶部疼痛等症状。

②经前头痛:较为常见,多为双侧性,也可为单侧性,疼痛部位不固定,伴有恶心呕吐,经前几天即可出现,出现经血时达高峰。

③乳房胀痛:经前常有乳房饱满、肿胀及疼痛感,以乳房外侧边缘为重。

严重者疼痛可放射至掖窝及肩部,可影响睡眠。

(3)其他症状:①食欲改变:食欲增加,多数对甜食的渴求或对一些有盐味的特殊食品的嗜好,有的则厌恶某些特定食物或厌食。

②神经系统功能症状:出现由于血管舒缩运动不稳定的潮热、出汗、头昏、眩晕及心悸等。

③油性皮肤、痤疮、性欲改变等。

2.诊断月经期前7~14天,出现头痛、乳房胀痛、全身乏力、紧张、压抑、易怒、烦躁、失眠、腹痛、水肿等一系列症状,月经后症状即消失。

经前期综合症的症状有哪些

经前期综合症的症状有哪些

经前期综合症的症状有哪些女性来月经以前一般都会一些和平常不一样的表现,最常见的就是焦虑。

那段时间女性的焦虑情况明显比平常要厉害,严重的话,可能一点小事就会让她大发脾气,这就是经前期综合症的一种症状。

经前期综合症还有很多症状,而这些大都在近期前几天出现,等经期过了也就好了。

虽然月经一来,许多女性的经前期综合征就“自愈”了,但也有一些人的症状要直到月经结束才会完全消失。

经前期综合征并非每个月都会发生。

有一些女性可能某个月或几个月都没有经前期综合征,但后来又开始出现。

经前期综合征有时被称为经前期紧张,但症状范围却比只是单纯的紧张复杂多了。

有150种以上的症状都与经前期综合征相关。

这些症状被划分为两组:心理症状和生理症状。

心理症状:焦虑易怒感觉“失去控制”爱哭沮丧健忘疲惫攻击性情绪或发怒感到恐慌睡眠习惯、性欲和口味改变生理症状:头痛或偏头痛感觉或已经出现浮肿体重增加乳房敏感腹部疼痛手脚肿胀背部和关节疼痛恶心癫痫、哮喘、偏头痛和唇部疱疹可能加重对一部分女性来说,经前期综合征的症状如此严重,以至于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破坏性的影响。

如果你也是如此,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情绪变化困扰到你和上司、同事、爱人及孩子的关系。

如此一来,大家都会对你每个月的“特殊时间”退避三舍。

比较极端的情况下,一些女性在遭受经前期综合征的折磨时还会犯罪。

而经前期综合征发作最严重的时候,它甚至会让人有自杀的想法。

经前期综合症在每个人身上的反应都各不相同,也不是所有的女性都会有这些症状。

不过来痛经的女性这些症状就会格外的明显。

经前期综合症虽然不是什么很厉害的病,但是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以对于严重的人来说也是很难受的。

临床经前紧张征主要症状、饮食宜忌及饮食疗法

临床经前紧张征主要症状、饮食宜忌及饮食疗法

临床经前紧张征主要症状、饮食宜忌及饮食
疗法
西医认为,经前紧张征由中枢神经(特别是下丘脑)功能失调和雌激素、孕激素分泌不正常,使得钠、水潴留、血糖波动、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所致。

中医认为,经前紧张征多由情志失和、肝郁不疏、肝火过旺所致。

主要症状
乳房发胀,小腹疼痛,情绪低落或无故悲伤,心烦易怒,或攻击他人。

月经来潮后,诸症消失,一切如常。

饮食宜忌
宜:调整自主神经功能,宜吃清淡、利水、低盐食物,如粥类、百合汤、绿豆汤、赤豆汤、瓜类等;可多吃些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如粗制面粉、藕粉、山药、绿色蔬菜、含糖水果等,以保持血糖稳定。

此外,可多吃小麦(带皮)粥加大枣,有调节神经作用。

中医有“甘麦大枣汤”,对烦躁激动患者有显著疗效。

忌:禁食咸物,如咸肉、腌菜、盐汤等,以降低钠的摄入量;忌吃辛辣动火食物,以降低神经的兴奋性;少食酸味食物,以免助长肝火。

饮食疗法
甘麦大枣汤
制备与服法。

小麦60克,大枣14枚,甘草20克。

先将小麦以水浸软碾碎,大枣洗净浸泡,入甘草共煮1小时。

去甘草,吃枣喝汤,每日1~2次。

(甘麦大枣粥:小麦100克,浸软压片;大枣14 枚;甘草20克,纱布包。

加适量水,共煮粥食。


方义与功效。

大枣补虚益血,小麦益心益气,甘草甘平润燥,合用养心安神功效显著;心悸、失眠者,可加龙骨、牡蛎、酸枣仁;胸闷气阻、自感咽中堵塞者,可加半夏、厚朴。

宜忌。

此方久服无所禁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临床以经前7~14天出现烦躁易怒、精神紧张、神经过敏、浮肿、腹泻、乳房胀痛等一系列症状,并随月经周期性发作为其特点。

每个人表现症状不同,病情有轻有重,轻者可以忍受,严重者影响工作和生活。

中医认为本病的形成与经前血注冲任血海,全身阴血相对不足,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有关。

由于妇女经、孕、产、乳的生理特点,数伤干血,使其常处于阴血偏虚、阳气偏亢的状态,
中医诊断
1.肝郁气滞
主证:经前乳房胀痛,似有硬结或有块,小腹胀痛连及两胁,烦躁易怒,或精神抑郁,善叹息,甚或狂躁不安,失眠,或头痛剧烈,或肢体肿胀,舌质多正常,苔薄白,脉弦或弦滑。

分析:本证由于情志所伤,肝郁气滞,失其条达,加之经期阴血下注,益加不足,肝失所养,抑郁益甚,气机不畅,经脉阻滞,故肝经所过部位疼痛;肝郁化火,上扰清窍,则头痛,烦躁失眠;木郁克土,脾失健运,不能化生精血,使心神失养,神无所主,或郁火炼液成痰,痰火上蒙清窍,神明逆乱,致情志异常;舌脉为肝郁气滞之征。

2. 血瘀
主证;经前经期头痛剧烈,或腰膝关节疼痛,得热痛减,遇寒痛甚,或经行发热,腹痛或肢体肿胀不适,按之随手而起,常伴月经量少或行而不畅,经色紫暗有块,舌紫暗或尖边有瘀点,脉弦涩。

分析:由于气滞或寒凝致血瘀,瘀阻脉络,故而头身疼痛;气血营卫失调则经期发热;瘀血遏阻水道则经行肿胀;气滞血瘀则经行不畅,经血有块;舌脉为血瘀之象。

3.血虚
主证:经期或经后头晕头痛;心悸少寐,神疲乏力,或身痛麻木,肢软,或发热,形寒自汗,少气懒言,或风疹频发,皮肤瘙痒,面色不华,肌肤枯燥,月经量少,色淡质稀,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弱。

分析:本证由于素体虚弱或失血致血虚,经行期阴血下注胞宫,精血益虚,脑失所养则头晕头痛;心失所养则心悸少寐;肢体失于濡养则身痛麻木;血虚生风,风胜则痒;血虚气弱,卫阳不固,则发热自汗;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不华;冲任血少则月经量少;舌脉为血虚之象。

4.脾虚
主证:经行面浮肢肿,腹胀纳减,便溏,或经行前后头晕沉重,胸闷泛恶,月经量多,色淡质稀,舌淡红,苔白滑,脉濡滑或沉缓。

分析:素体脾虚或劳倦伤脾,经期气随血下,脾气益虚,运化失职,水湿溢于肌肤则水肿;脾虚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头晕腹胀;血失统摄,冲任不固,则月经量多,色淡质稀;舌脉为脾虚之象。

5. 肾阳虚
主证:经行面浮肢肿,腰膝酸软,便溏,畏寒肢冷,尿少,月经量多,色淡质稀,舌淡苔白,脉沉迟。

分析;本证由于素体肾虚或房劳多产,经行之际肾气更虚,命火不足,不能化气行水则经行泄泻;水湿泛溢肌肤则面浮肢肿;肌肤失于温煦则畏寒肢冷;膀胱气化无力则尿少;舌脉为肾阳虚之象。

6.肾阴虚
主证:经行或经后潮热,盗汗,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或乳房作胀,或口舌糜烂,口燥咽干,或音哑,五心烦热,月经常先期,量少色红,或经期延长,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分析:本证由于索体阴虚或久病耗伤阴血,或房劳多产致肾阴亏损,经行之时,血注胞宫,肾阴愈虚,虚热内生则见潮热;阴不敛阳则五心烦热;虚阳上扰清空则头晕目眩;乳络失养
则经行乳胀痛;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心火上炎,则口舌糜烂;阴虚津亏,不能上承,舌本不荣则音哑;虚热扰及冲任,冲任失调则月经先期;血虚则表现经量少;舌脉为肾阴虚之象。

中医治疗
对本病的治疗要本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并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益气养血,健脾利水,滋肾温肾等不同治法,口服汤药,配合针灸,口服丸药等。

本病的治疗应以"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为原则,针对疾病虚实不同而用药。

要重视调理气血,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主以治实证,以健脾化水,滋肾补肾,益气养血为主治虚证。

由于本病的发生和月经周期关系密切,发病时间有规律性,因此在治疗时服药宜在月经前半月开始,以调整阴阳气血平衡,以适应冲任血海的变化。

一、辩证选方
1.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味。

柴胡15g,白芍20g,枳壳10g,川芎10g,香附15g,甘草10g,陈皮10g,郁金15g。

乳房胀痛为主加路通15g,王不留行15g;乳房胀痛有结节者加橘核15g,夏枯草15g,穿山甲15g;若肝郁化火致头晕头痛者,减香附,陈皮,加菊花15g,黄芩15g,钩藤15g,代赭石30g;若肢体肿胀者,可加泽兰15g,泽泻15g,槟榔15g;若狂躁不安者加磁石30g,琥珀25g,石菖蒲15g。

2.血瘀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桃仁15g,红花15g,川芎10g,赤芍15g,牛膝10g,柴胡15g,枳壳15g,甘草10g,益母草20g,当归20g,生地15g,丹参15g。

若肢体肿胀者加泽兰15g,泽泻15g,大腹皮15g;若身痛明显,加挂枝15g,虎杖10g,鸡血藤15g。

3.血虚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八珍场。

熟地25g,白芍15g,当归20g,川芎10g,党参25g,白术15g,云苓10g,甘草10g。

若经行身痒起风疹者加首乌20g,防风 15g,荆齐15g。

4.脾虚
治法:健脾温阳利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味。

茯苓20g,桂枝15g,白术25g,甘草10g,黄芪20g。

若经行泄泻者加山药25g,扁豆15g,莲子肉15g,薏苡仁15g;若浮肿为主者加泽泻15g,巴戟天15g,猪苓15g,防己15g。

5.肾阳虚
治法:温肾扶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加味。

白术15g,茯苓15g,白芍15g,附子15g、生姜10g,巴戟天20g,泽泻10g,仙茅15g,仙灵脾15g。

若浮肿为主可加防己15g,挂枝15g;泄泻为主者加补骨脂20g,吴茱萸15g,肉豆蔻15g,五味子15g。

6. 肾阴虚
治法:滋肾育阴。

方药:左归丸。

熟地25g,山药20g,山茱萸15g,枸杞15g,牛膝10g,菟丝子25g,鹿角胶15g,龟胶15g。

心烦失眠加枣仁15g,柏子仁15g,龙骨25g;经行口糜者加知母15g,黄柏15g,五味子15g;头痛甚者加枸杞子20g,菊花15g;月经先期加女贞子15g,旱莲草15g,生地20g。

二、专方验方
1.陈皮15g,鹿角霜15g,水、黄酒各半煎服。

治经前乳房胀痛。

2.赤石脂9g,补骨脂9g,共研未,每次服3g,日3次,开水送服。

治肿肾阳虚所致泄泻,并有腰酸腿软,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带多清稀者。

3.薏苡仁30g,茯苓15g,红枣7个,水煎服,入夏后每日1剂。

治疗经行浮肿。

三、其他疗法
(一)食疗
1.葱白头连须3~7个,生姜去皮3~5g,浓煎后加红糖适量服。

治疗经行身痛。

2. 黄豆30g,大枣10枚,水煎服,每日2次。

治经行眩晕。

3. 萝卜叶20g,红糖20g,水煎服,日2次。

治经行发热。

妇女内分泌失调症状与调理方法
【作者】刘丽英;黎肖梅;张秀石;
【机构】广东省高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内分泌失调男、女均可发病,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女性内分泌失调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

妇女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症状总结如下。

1.1皮肤老化、无光泽
1.2 情绪烦躁
1.3 体质量增加、体毛加重
1.4 妇科疾病
经过临床对大量内分泌失调患者的病因分析总结归纳可得,导致
患者内分泌失调的原因主要可概括为:情志不遂、情绪变化较大;生
活无规律、导致患者的脏器功能受损;身体虚弱,抵抗能力差,机体
受外界病邪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患者的内分泌功能失调。

对内分泌失调患者的调节,首先应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及运动的调
节。

在饮食上做到:①少吃快餐等高脂肪量的食物;因为许多快餐食品
中的饱和脂肪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激素的过度分泌从而引发内分泌失
调。

平时不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高蛋白和新鲜水果和
蔬菜。

可多吃一些豆制品或黄豆。

豆制品和黄豆中含有维持女性体内雌
激素平衡的因子。

②加强运动、多洗热水澡;加强运动及洗热水澡是维
持人身体内分泌平衡的一种方法。

这是因为:运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
提高代谢速度,洗热水澡可以使人的血管慢慢地舒张,这
不但有利于促进血液中毒素的排出还能增强人的心血管功能.
女性由于本身要经历月经,白带,孕育胎儿等这些特殊生理过
程,平时生活中又要肩负着工作和生活的巨大压力,加上女性天生敏感情绪多变,又极易忧郁生气急躁等,所以容易受到湿,热,寒,风
等这些外邪因素的侵袭外,内在因素又扰乱气血运行。

因而稍不注意
就会导致内分泌失调。

疏肝解郁汤
处方来源《中医妇科治疗学》。

药物组成香附3钱,青皮2钱,柴胡2钱,玉京2钱,丹参4钱,川芎1钱半,红泽兰4钱,延胡2钱,金铃炭2钱。

加减如色淡量少无块者,加当归3钱。

功效
主治肝郁气滞的经行不畅,色淡红,量少,间有血块,胸胁均胀,有时嗳气,舌苔黄,脉弦。

制备方法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