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应用注意事项(课堂PPT)
合集下载
中药用药禁忌(完整版).ppt

即《本经·序例》中指出的“勿用相恶、相反 者。”
最新.课件
3
但相恶与相反所导致的后果不一样。
因为相恶配伍可使药物某些方面的功效 减弱,但又是一种可以利用的配伍关系,并 非绝对禁忌。而“相反为害,甚于相恶”, 可能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故相 反的药物原则上禁止配伍应用。
最新.课件
4
2.配伍禁忌的主要内容 目前医药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有“十八反”
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等等。
最新.课件
23
(二)服药食忌
服药食忌是指服某些药时,不可同时吃 某些食物,以免降低疗效,甚或发生毒性 反应。
古代文献记载,甘草、黄连、桔梗、乌 梅忌猪肉;鳖甲忌苋菜;常山忌葱;地黄、 何首乌忌葱、蒜、萝卜等等,指出服用某 些药物时不可同食某些食物。
最新.课件
24
1、人参、党参:“忌萝卜、绿豆、山楂”(《品汇精 要》)。
最新.课件
8
3.怎样正确对待“十八反”、“十九畏”?
(1)对于“十八反”、“十九畏”作为配伍 禁忌,历代医药学家虽然遵信者居多,但 亦有持不同意见者。
有人认为“十八反”、“十九畏”并非 绝对禁忌;有的医药学家还认为,相反药 同用,能相反相成,产生较强的功效。尚 若运用得当,可愈沉疴痼疾。
最新.课件
最新.课件
17
最新.课件
18
(2)禁用药
大多系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之品, 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
毒性强烈:如斑蝥、巴豆等; 药性猛烈:如芫花、甘遂、大戟等; 禁用药 破血逐瘀:如三棱、水蛭、虻虫等; 芳香走窜:如麝香等。
最新.课件
19
3.妊娠禁忌药的使用原则
(1)总的说来,对于妊娠禁忌药,凡禁用的 药物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可根据病 情需要酌情使用。
最新.课件
3
但相恶与相反所导致的后果不一样。
因为相恶配伍可使药物某些方面的功效 减弱,但又是一种可以利用的配伍关系,并 非绝对禁忌。而“相反为害,甚于相恶”, 可能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故相 反的药物原则上禁止配伍应用。
最新.课件
4
2.配伍禁忌的主要内容 目前医药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有“十八反”
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等等。
最新.课件
23
(二)服药食忌
服药食忌是指服某些药时,不可同时吃 某些食物,以免降低疗效,甚或发生毒性 反应。
古代文献记载,甘草、黄连、桔梗、乌 梅忌猪肉;鳖甲忌苋菜;常山忌葱;地黄、 何首乌忌葱、蒜、萝卜等等,指出服用某 些药物时不可同食某些食物。
最新.课件
24
1、人参、党参:“忌萝卜、绿豆、山楂”(《品汇精 要》)。
最新.课件
8
3.怎样正确对待“十八反”、“十九畏”?
(1)对于“十八反”、“十九畏”作为配伍 禁忌,历代医药学家虽然遵信者居多,但 亦有持不同意见者。
有人认为“十八反”、“十九畏”并非 绝对禁忌;有的医药学家还认为,相反药 同用,能相反相成,产生较强的功效。尚 若运用得当,可愈沉疴痼疾。
最新.课件
最新.课件
17
最新.课件
18
(2)禁用药
大多系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之品, 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
毒性强烈:如斑蝥、巴豆等; 药性猛烈:如芫花、甘遂、大戟等; 禁用药 破血逐瘀:如三棱、水蛭、虻虫等; 芳香走窜:如麝香等。
最新.课件
19
3.妊娠禁忌药的使用原则
(1)总的说来,对于妊娠禁忌药,凡禁用的 药物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可根据病 情需要酌情使用。
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PPT

冬门、天门冬忌鲫鱼。常山忌生葱。威灵 仙、土茯苓忌面汤、茶。丹参茯苓、茯神 忌醋及一切酸性物。
3、火候应根据药物性能加以控制。“先 武后文”为一般煎煮原则,急火煮沸, 文火慢煎。沸后,20分钟左右为宜。 凡发散解表药物,凡气味芳香的花叶类, 如紫苏、荆芥等煮沸后,煎10~15 分钟即可。凡滋补类药,滋腻厚重、不 易出汁的药,如熟地、黄精等沸后煎4 0~60分钟为宜。
2.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调配要求、给药速 度予以配置及 混合配伍。
4.中西注射剂联用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 前后使用间隔液。
5.除有特殊说明,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 同时共用一条静脉通路。
6.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 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尤应 加强巡视和监测,出现异常,立即停药,报告医生 并协助处理。
6、胶质药如驴胶、鹿胶、龟胶等宜另蒸对服。
煎糊的药,切忌服用。煎糊的药,切忌服用。
3、凉服:寒性药剂凉后服,如治疗大热病 等;热性药剂凉后服。如治真寒假热病,效 果好。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宜凉服
4、温服:凡平和的药,补益的药均宜在3 5℃左右温服,能益气、增补。④温服:凡 平和的药,补益的药均宜在35℃左右温服, 能益气、增补。
烊化:胶质、黏性大而且易溶的药物,如阿 胶、鹿角胶在服用时常需要烊化,即将药物 用开水或黄酒加温溶化后服用。
除了上述中成药的这些内服方法外,人们 看中医时,常常看到中药处方上写着“先 煎”、“后下”、“包煎”、“另炖”或 “另煎”等字眼,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煎:是对介壳类、矿石类药物而言,因 质坚有效成分难以煎出来,应打碎先煎, 煮沸后约10~20分钟后,再放入其他药。这 类药物常见的有龟板、鳖甲、石决明、生 牡蛎、生龙骨等。
3、火候应根据药物性能加以控制。“先 武后文”为一般煎煮原则,急火煮沸, 文火慢煎。沸后,20分钟左右为宜。 凡发散解表药物,凡气味芳香的花叶类, 如紫苏、荆芥等煮沸后,煎10~15 分钟即可。凡滋补类药,滋腻厚重、不 易出汁的药,如熟地、黄精等沸后煎4 0~60分钟为宜。
2.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调配要求、给药速 度予以配置及 混合配伍。
4.中西注射剂联用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 前后使用间隔液。
5.除有特殊说明,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 同时共用一条静脉通路。
6.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 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尤应 加强巡视和监测,出现异常,立即停药,报告医生 并协助处理。
6、胶质药如驴胶、鹿胶、龟胶等宜另蒸对服。
煎糊的药,切忌服用。煎糊的药,切忌服用。
3、凉服:寒性药剂凉后服,如治疗大热病 等;热性药剂凉后服。如治真寒假热病,效 果好。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宜凉服
4、温服:凡平和的药,补益的药均宜在3 5℃左右温服,能益气、增补。④温服:凡 平和的药,补益的药均宜在35℃左右温服, 能益气、增补。
烊化:胶质、黏性大而且易溶的药物,如阿 胶、鹿角胶在服用时常需要烊化,即将药物 用开水或黄酒加温溶化后服用。
除了上述中成药的这些内服方法外,人们 看中医时,常常看到中药处方上写着“先 煎”、“后下”、“包煎”、“另炖”或 “另煎”等字眼,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煎:是对介壳类、矿石类药物而言,因 质坚有效成分难以煎出来,应打碎先煎, 煮沸后约10~20分钟后,再放入其他药。这 类药物常见的有龟板、鳖甲、石决明、生 牡蛎、生龙骨等。
中药的用法及护理要点课件

以达到去腐生新、清热止痛、生肌收口、促进创面愈合的 目的。
【适用范围】疮疡创面、皮肤溃烂或湿疹、口腔黏膜炎 症或溃疡等。
中药的用法及护理要点
27
【操作及护理方法】清洁创面后,将药粉均匀撒布于 创面上,用消毒纱布或油膏纱布覆盖,一般1~2天换药 一次。去腐拔毒药末,有时会刺激创面,一起疼痛,应 告知病人,以便取得合作。
青黛、旋覆花、车前子、蒲黄及灶心土等。
中药的用法及护理要点
6
4、另煎:又称另炖,主要是指某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地煎
出有效成分,还应单独另煎,即另炖2~3小时。煎液可以另服,
也可与其他煎液混合服用。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麝香、鹿
茸等。
5、溶化:又称烊化,主要是指某些胶类药物及粘性大而易溶
的药物,为避免入煎粘锅或粘附其他药物影响煎煮,可单用水或
中药的用法及护理要点
28
6、吹药疗法与护理 吹药疗法,是将药物制成精细粉末,利用喷药管,
将药粉喷撒于病灶的一种外治法。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掺药法难于达到的部位,如咽
喉、口腔、耳鼻等处的炎症、溃疡等。
中药的用法及护理要点
29
【操作及护理方法】准备好药末和喷药管。吹口腔、咽喉时, 嘱病人洗漱口腔后,端坐靠背椅上。头向后仰,张口屏气,查 清部位,用压舌板压住舌根,手持吹药器,将适量药物均与吹 入患处。吹药完毕后,令病人闭口,半小时内不要饮水进食, 一般每天可吹2~4次。向咽喉部吹药时,气流压力不可过大过 猛,以防药末直接吹入气管引起呛咳。小儿禁用玻璃管作为吹 药工具,以防吹碎损伤口腔。吹耳鼻时,先拭净鼻腔和耳道, 观察好病变部位,用吹药器将药末吹至患处。
如藏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
7、煎汤代水:主要指某些药物为了防止与其他药物同煎使煎
【适用范围】疮疡创面、皮肤溃烂或湿疹、口腔黏膜炎 症或溃疡等。
中药的用法及护理要点
27
【操作及护理方法】清洁创面后,将药粉均匀撒布于 创面上,用消毒纱布或油膏纱布覆盖,一般1~2天换药 一次。去腐拔毒药末,有时会刺激创面,一起疼痛,应 告知病人,以便取得合作。
青黛、旋覆花、车前子、蒲黄及灶心土等。
中药的用法及护理要点
6
4、另煎:又称另炖,主要是指某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地煎
出有效成分,还应单独另煎,即另炖2~3小时。煎液可以另服,
也可与其他煎液混合服用。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麝香、鹿
茸等。
5、溶化:又称烊化,主要是指某些胶类药物及粘性大而易溶
的药物,为避免入煎粘锅或粘附其他药物影响煎煮,可单用水或
中药的用法及护理要点
28
6、吹药疗法与护理 吹药疗法,是将药物制成精细粉末,利用喷药管,
将药粉喷撒于病灶的一种外治法。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掺药法难于达到的部位,如咽
喉、口腔、耳鼻等处的炎症、溃疡等。
中药的用法及护理要点
29
【操作及护理方法】准备好药末和喷药管。吹口腔、咽喉时, 嘱病人洗漱口腔后,端坐靠背椅上。头向后仰,张口屏气,查 清部位,用压舌板压住舌根,手持吹药器,将适量药物均与吹 入患处。吹药完毕后,令病人闭口,半小时内不要饮水进食, 一般每天可吹2~4次。向咽喉部吹药时,气流压力不可过大过 猛,以防药末直接吹入气管引起呛咳。小儿禁用玻璃管作为吹 药工具,以防吹碎损伤口腔。吹耳鼻时,先拭净鼻腔和耳道, 观察好病变部位,用吹药器将药末吹至患处。
如藏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
7、煎汤代水:主要指某些药物为了防止与其他药物同煎使煎
中药用药禁忌ppt课件

服药温度
服药温度也是服药方法中应注意的内容。服
药温度一般是指服用中药汤剂的药液温度或 用于送服的、酒等温度而言。常有热服、温 服和冷服之分。 (1)热服:是将刚煎好的药液趁热服下。 常用于寒证用热药,宜热服,或真热假寒证 用寒药时,属“寒者热之”和“治热以寒” 之法,以减少病人服药格拒。
(2)温服:是将煎好的汤剂或送药的水等 放温后再服用。一般汤剂均采用温服。 (3)冷服:将煎好的汤剂放冷后服下。常 用于热证用寒药或真寒假热证用热药。属 “热者寒之”、“热药冷服”、“治寒以 热,凉而行之”大法。
中药给药要求:
1、严格查对制度:严格查对制度是正确执 行治疗的重要保证。包括病人姓名、性别、 年龄、床号,药物的名称、剂量、煎药方法、 给药途径、服药方法、服药时间、饮食宜忌 等,均应查对核实,正确无误后方可执行。 2、明确给药方法:要认真按医嘱要求执行 不同的给药方法。对中西药合用的病人,在 服药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3、了解过敏史,熟悉中药的毒副反应 一旦 发现过敏或毒副反应时,要及时停药,并配 合抢救。
为了确保疗效,安全用药,避免毒副 作用的产生,必须注意用药配伍禁忌。中 药用药禁忌注意包括:配伍禁忌、证候禁 忌、妊娠禁忌和服药的饮食忌。
一、配伍禁忌
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药物合用会产生剧烈的毒 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坏药效,因而应避免配合应用, 即《神农本草经》“勿用相恶、相反者”。但相恶 与相反所导致的后 果不一样。相恶配伍可使药物某 些方面的功效减弱,但又是一种可以利用的配伍关 系,并非绝对禁忌。而“相反为害,甚于相恶”, 可能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故相反的药 物原则上禁止配伍应用。目前医药界共同认可的配 伍禁忌,有“十八反”和“十九畏”。
此外,服药剂量在服药方法中也需重视的 一个问题,虽用药的剂量一般由医生确定, 但护理人员也应掌握和了解,以便在有误 时给以及时指出。
中药服用方法常识PPT精选课件

免煎中药服用方法
忌烟酒,忌食辛、辣、油、腻等食物。
皮肤病及疮伤应忌食鱼虾腥食物和刺激性食物。
注意事项
若与西药联用,应与西药错开时间服用。 小儿、孕妇或老年人应遵医嘱。
24
免煎中药服用方法
免煎中药应放置在避光、阴凉干燥处保存。
注意事项
对胃肠有刺激作用的中药,最好在饭后半小时后 服用。
因为免煎中药的每味药工艺不同,冲服时,如 有部分药物未能完全溶解,也应一并服用,以 免影响药效。
5
中药汤剂服用方法
服药的温度冷服
即将煎好的中药汤剂放凉后服用。 一般来说,寒剂宜冷服,适用于热 证。如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 应该冷服。
6
中药汤剂服用方法
服药的温度热服
将煎好的中药汤剂趁热服下。一般 而言,热剂宜热服,适用于寒证。 比如外感风寒时一定要热服,并且 服后还须盖好衣被,或吃点儿热粥, 以帮助出汗,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 药效。
38
外用中成药用法
中成药散剂
撒敷法 调敷法 吹敷法
将药粉直接均匀地撒布患处, 再用消毒纱布或外贴膏固定, 达到解毒消肿、提腐拔脓、生肌敛疮的功效。 如生肌散、珍珠散等。
用茶、黄酒、香油等液体将药粉调成或研成糊 状敷于患处。如用茶水调敷如意金黄散,取茶 叶解毒消肿之效;用黄酒调敷七厘散、九分散等。
将药粉装入硬纸筒中吹到患处,如用冰硼散 吹敷治口腔糜烂、牙龈肿痛。
1 中药汤剂服用方法 2 免煎中药服用方法 3 中成药的服用方法
27
中成药的服用方法
按剂型分类服用方法 服药时间和服药剂量 中外药用按中剂成型药可用以法分为:丸剂 ,散剂、 粉剂,膏剂,颗粒剂,糖浆剂、口服液, 胶外囊用剂中,成气药雾按剂剂型,可胶以剂分,为茶:剂散、剂饮,剂等 膏剂、水剂 ,膏剂,膜剂,栓剂等
安全使用中药PPT课件

.
4
二、尽量避免使用毒性药品 2010版《药典》总结出有毒中药,分别是:小毒:丁公
藤、九里香、土元,川楝子、小叶莲、水蛭、北豆根、地枫 皮、红大戟、两面针、吴茱萸、苦木、苦杏仁、金铁锁、草 乌叶、南鹤虱、鸭胆子、重楼、急性子、蛇床子、猪牙皂、 贯众、蒺藜、鹤虱、榼藤子。有毒:三棵针、干漆、土荆皮、 山豆根、千金子、千金子霜、制川乌、天南星、木鳖子、甘 遂、仙茅、白附子、白果、白屈菜、半夏、朱砂、华山参、 全蝎、关木通、芫花、苍耳子、两头尖、附子、苦楝皮、金 钱白花蛇、京大戟、制草乌、牵牛子、轻粉、香加皮、洋金 花、常山、商陆、硫磺、雄黄、欧麻子、蜈蚣、罂粟壳、蟾 酥。大毒:川乌、马钱子、马钱子粉、天仙子,巴豆、巴豆 霜、红粉、闹羊花,草乌、斑蝥。
.
3
黄、狄戈辛等强心苷类药合用,因为钙离子对心脏有类 似强心苷作用,会增加强心苷的毒性,尤其对“洋地黄” 化的病员危害更大。一些酸性中药,如山楂,与磺胺类 合用,会产生结晶尿、血尿。含钾的中药如夏枯草、白 茅根配服保钾利尿药时,易产生高血钾。中药之间的配 伍禁忌的中草药有:乌头反半夏、瓜萎、白芨、白蔹; 藜芦反人参、玄参、沙参、苦参、细辛、芍药;甘草反 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以及硫磺与朴硝、水银与砒 霜、狼毒与密陀僧、巴豆与牵牛、丁香与郁金、乌头与 犀角、人参与五灵脂、牙硝与三棱、官桂与赤石脂。
.
10
中西药联用是目前临床用药极为普遍的规象,运 用不当就会产生毒副作用。例如甘草与利尿降压药合 用,可减弱利尿及降压效果,并且还可促进钾的排泄, 引起低血钾,出现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麻黄的主要成分是麻黄碱,为拟肾上腺素药,能促进 人体内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而显效,具有升高血压, 兴奋心肌β受体,加快心律等作用,与强心苷类药物合 用,可使强心苷的毒性增加,与氨酰心安及心律平等 抗心律失常药合用,可由于麻黄的加快心律作用而降 低心律失常的疗效,甚至加重病情。
中药服用禁忌和煎煮方法PPT幻灯片课件

37
另炖、另煎
先切成薄片,放入有盖容器内加冷开水 (一般为药量的10倍左右),隔水炖2~3
先切成薄片,一般煎2小时左右。 一些贵重的药物如人参、西洋参、鹿茸等均可以另 炖或另煎,其汁液兑入煎好的汤剂中服用。
38
溶化、烊化
在其他药物已煎至预定量时,将溶化之药置 于去渣药汁中,微火煎药,同时不断搅拌,使之溶解即可。
15
中药煎煮方法
16
中药煎煮方法
中药治病无论是用单味药,还是用多味药配成的方剂,都 需要进行一定的煎制,加水、酒或其他药液做成汤剂后,才能 服用,因此汤剂的煎法是很有讲究的,它对药物的疗效有很大 的决定作用。
17
煎药的容器
煎中药要用砂锅,而不能用铜、铝、铁 等金属做的锅,这是为什么呢?
18
煎药的容器
5
三、妊娠用药禁忌
指妇女妊娠期治疗用药的禁忌。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 儿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
慎用:桃仁、红花、牛膝、大 黄、附子、肉桂、干姜等。
禁用:巴豆、牵牛、商陆、麝 香、三棱、水蛭、雄黄、砒霜 等。
6
凡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用, 慎用的药物可以根据病情的需 要斟酌使用。
除非必要时,一般应尽量 避免使用,以防发生事故。
解表类的不能浓缩给药,而应煎多少服多少。
34
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35
先煎
• 目的:增加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药物的毒性,充分发挥疗效。 ①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药物,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必 须先煎。如生石膏、寒水石、赤石脂、海浮石、礞石、牡蛎、龟板、穿 山甲、龙骨、龙齿、鳖甲、水牛角等等,可打碎先煎30分钟。
20
水的选择
水是煎中药时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只要是干净的水就行,井水、自来水都可以。 忌:不能直接用沸水煎煮,否则药物里的蛋白质 很快就会凝固,影响中药内有效成分的煎出。
另炖、另煎
先切成薄片,放入有盖容器内加冷开水 (一般为药量的10倍左右),隔水炖2~3
先切成薄片,一般煎2小时左右。 一些贵重的药物如人参、西洋参、鹿茸等均可以另 炖或另煎,其汁液兑入煎好的汤剂中服用。
38
溶化、烊化
在其他药物已煎至预定量时,将溶化之药置 于去渣药汁中,微火煎药,同时不断搅拌,使之溶解即可。
15
中药煎煮方法
16
中药煎煮方法
中药治病无论是用单味药,还是用多味药配成的方剂,都 需要进行一定的煎制,加水、酒或其他药液做成汤剂后,才能 服用,因此汤剂的煎法是很有讲究的,它对药物的疗效有很大 的决定作用。
17
煎药的容器
煎中药要用砂锅,而不能用铜、铝、铁 等金属做的锅,这是为什么呢?
18
煎药的容器
5
三、妊娠用药禁忌
指妇女妊娠期治疗用药的禁忌。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 儿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
慎用:桃仁、红花、牛膝、大 黄、附子、肉桂、干姜等。
禁用:巴豆、牵牛、商陆、麝 香、三棱、水蛭、雄黄、砒霜 等。
6
凡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用, 慎用的药物可以根据病情的需 要斟酌使用。
除非必要时,一般应尽量 避免使用,以防发生事故。
解表类的不能浓缩给药,而应煎多少服多少。
34
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35
先煎
• 目的:增加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药物的毒性,充分发挥疗效。 ①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药物,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必 须先煎。如生石膏、寒水石、赤石脂、海浮石、礞石、牡蛎、龟板、穿 山甲、龙骨、龙齿、鳖甲、水牛角等等,可打碎先煎30分钟。
20
水的选择
水是煎中药时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只要是干净的水就行,井水、自来水都可以。 忌:不能直接用沸水煎煮,否则药物里的蛋白质 很快就会凝固,影响中药内有效成分的煎出。
合理使用中药PPT课件

三、中药煎煮
中药汤剂在临床用于急症时,疗效仅次于静 脉给药,在用于慢性病、疑难杂症、滋补等时是 西药无法替代的,中药煎煮的好坏对疗效有直接 的影响,除了传统的煎药方法外,如今中药煎煮 机和药液包装被广泛应用,中药煎煮机更加卫生 、便捷,但中药材煎煮火候很重要,煎煮机在操 作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对于先煎后下、 烊化等才能达到药效的药材,不适宜使用煎煮机 。
2.中成药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
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
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中
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应用广泛,在防病治病
、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成药的处方是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某种 病证或症状制定的,因此使用时要依据中医理
论证选药,或辨病辨证结合选药。
(5)另煎:某些贵重药材应另煎。
(6)冲服:一些入水即化的药物或原为汁液性的药物宜冲 服。
(7)煎汤代水:对于质地泡松、用量较大,或泥土类不易 滤净药渣的药物,可先煎15—25分钟,去渣取汁,再与 其他药物同煎,如葫芦壳、灶心土等。
四、服药方法
根据病情,有些方剂有特殊的服法。如汤剂一般应温服 ,发汗解表药除温服外,还应避风保暖,或喝些稀粥以 助药力,真寒假热证,热药热服,若出现拒药呕吐现象 ,可热药冷服;真热假寒证,则应寒药热服,对脾胃不 受,服药呕吐者,可用少量频服的方法。一般服药呕吐 者,可用鲜姜擦舌,或加少量姜汁。使用峻烈药、有毒 药,宜先少量,未效渐加,中病即止,慎勿过量,以免 中毒伤人。
中药注射剂
系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
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
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
合理用药的目的
幼儿使用中药的注意事项-幻灯片

4、含有较大的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药,或 者含有对小儿有特殊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 药,应充分衡量其风险/收益,除没有其它 治疗药物或方法而必须使用外,其它情况 下不应使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儿童患者使用中成药的种类不宜多,应 尽量采取口服或外用途径给药,慎重使用 中药注射剂 。
6、根据治疗效果,应尽量缩短儿童用药疗 程,及时减量或停药。
谢谢!
虽说,大家都认为中药的副 作用小于西药。但“是药三分 毒”,中草药也不例外。因此, 幼儿生病后对症下药,不可盲 目随意乱用。同时服用中药时 的食物禁忌。
一、幼儿的内脏功能及代谢尚末发育完
全,在服用中药时要注意饮食禁忌
1、当在用白参、西洋参、红参等补药时,一 般不吃萝卜。因为萝卜有理气,促消化作用, 会减少人参的药力。若是在吃其他补药时, 在服药前后一小时内最好不要吃萝卜。
2、当服用清内热及性凉的解热中药,如玄 参、生地、银花、连翘、大青叶等,不宜 食用生姜、葱、蒜、胡椒、狗肉等热性食 物,否者会减少药的作用;同样服温性中 药时,应忌食生冷食物及冷饮。
3、非儿童专用中成药应结合具体病情,在 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据儿童 年龄与体重选择相应药量。一般情况3岁以 内服1/4成人量,3~5岁的可服1/3成人量, 5~10岁的可服1/2成人量,10岁以上与成 人量相差不大即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儿童患者使用中成药的种类不宜多,应 尽量采取口服或外用途径给药,慎重使用 中药注射剂 。
6、根据治疗效果,应尽量缩短儿童用药疗 程,及时减量或停药。
谢谢!
虽说,大家都认为中药的副 作用小于西药。但“是药三分 毒”,中草药也不例外。因此, 幼儿生病后对症下药,不可盲 目随意乱用。同时服用中药时 的食物禁忌。
一、幼儿的内脏功能及代谢尚末发育完
全,在服用中药时要注意饮食禁忌
1、当在用白参、西洋参、红参等补药时,一 般不吃萝卜。因为萝卜有理气,促消化作用, 会减少人参的药力。若是在吃其他补药时, 在服药前后一小时内最好不要吃萝卜。
2、当服用清内热及性凉的解热中药,如玄 参、生地、银花、连翘、大青叶等,不宜 食用生姜、葱、蒜、胡椒、狗肉等热性食 物,否者会减少药的作用;同样服温性中 药时,应忌食生冷食物及冷饮。
3、非儿童专用中成药应结合具体病情,在 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据儿童 年龄与体重选择相应药量。一般情况3岁以 内服1/4成人量,3~5岁的可服1/3成人量, 5~10岁的可服1/2成人量,10岁以上与成 人量相差不大即可。
中药临床应用注意事项(详细图文)

②第二阶段:相对安全,提出合理使用 中药
2000年马兜铃酸肾毒事件 2003年龙胆泻肝丸事件 2006年鱼腥草注射液事件 2014年云南白药事件
比利时的减肥中药引起的尿毒证事件
日本小柴胡汤引起的“间质性肺炎”事 件
新加坡黄连毒性事件 美国麻黄听证会事件
同仁堂重金属汞超标风波 汉森制药四磨汤槟榔致癌的猜疑 正天丸在英国遭警告称其造成肾中毒
中药临床应中医理论指导下应
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制品。
屠呦呦获奖
中药饮片的概念:中药材经过正确的中医药
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
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
中成药的概念: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过 医学和药学的研究,获得国家药品管理部门
的批准,以中医处方为依据,以中药饮片为
原料,按照规定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制成 一定剂型、质量可控、安全有效的药品
净制、切制
中药材 炮制 中药饮片 制剂 中成药
中药合理运用的意义
古人的认识:
①“毒”为药物的总称,“毒”即是药,《周 礼.天官》记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 以供医事”。
②“毒”指药物的偏性,《素问.异法方宜论 》曰:“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
(十)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 写不全的;
十一)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
(十二)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 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 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 理由的;
(十三)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 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 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五)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 处方的;
(六)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中药用药禁忌.优秀精选PPT

(11)补益药,一般宜饭前服用。
(12)补阴药,宜晚上一次服;补阳药, 宜午前服。
(13)调经药,一般于经前或经期服用。 对肝郁气滞之痛经病人,应在行经前3-5 天服用疏肝理气药。若在月经期服用理气 活血方药,不仅可使痛经缓解,而且也有 利于月经周期的调节。 (14)特殊情况应遵照医嘱执行。
服药方法及护理
中成药服法 一般分送服、冲服、调服、含化及
喂服等。 (1)送服:是将药放入口内,用温开水或药引、 汤剂送服。 (2)冲服:即将药物放入杯内,用温开水、药引 等冲成悬混液后服用。 (3)调服:是将一些散剂用温开水或白酒、醋等 液体调成糊状后口服。如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均 用此法给药。
(6)健胃药,应在饭前服用;用于消食
导滞的药物,则在饭后服,以达开胃、 导滞之功效。
(7)对胃有刺激性药物宜在饭后服。 (8)涌吐药,宜清晨午前服。 (9)润肠通便药,宜空腹服用,以利消
除肠胃积滞;泻下药,按“日哺人气收
敛”之理,应入夜睡前给予;止泻药, 按时再服,泻止药停。
(10)驱虫药,清晨空腹或晚上睡前给 药。
中药给药护理指导:
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最常用的一种 手段,也是护理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任 务完成得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 因此,必须正确掌握给药途径、方法、时 间,中药起效时间和服药禁忌等有关护理。
中药给药要求:
1、严格查对制度:严格查对制度是正确执 行治疗的重要保证。包括病人姓名、性别、 年龄、床号,药物的名称、剂量、煎药方法、 给药途径、服药方法、服药时间、饮食宜忌 等,均应查对核实,正确无误后方可执行。 2、明确给药方法:要认真按医嘱要求执行 不同的给药方法。对中西药合用的病人,在 服药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3、了解过敏史,熟悉中药的毒副反应 一旦 发现过敏或毒副反应时,要及时停药,并配 合抢救。
(12)补阴药,宜晚上一次服;补阳药, 宜午前服。
(13)调经药,一般于经前或经期服用。 对肝郁气滞之痛经病人,应在行经前3-5 天服用疏肝理气药。若在月经期服用理气 活血方药,不仅可使痛经缓解,而且也有 利于月经周期的调节。 (14)特殊情况应遵照医嘱执行。
服药方法及护理
中成药服法 一般分送服、冲服、调服、含化及
喂服等。 (1)送服:是将药放入口内,用温开水或药引、 汤剂送服。 (2)冲服:即将药物放入杯内,用温开水、药引 等冲成悬混液后服用。 (3)调服:是将一些散剂用温开水或白酒、醋等 液体调成糊状后口服。如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均 用此法给药。
(6)健胃药,应在饭前服用;用于消食
导滞的药物,则在饭后服,以达开胃、 导滞之功效。
(7)对胃有刺激性药物宜在饭后服。 (8)涌吐药,宜清晨午前服。 (9)润肠通便药,宜空腹服用,以利消
除肠胃积滞;泻下药,按“日哺人气收
敛”之理,应入夜睡前给予;止泻药, 按时再服,泻止药停。
(10)驱虫药,清晨空腹或晚上睡前给 药。
中药给药护理指导:
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最常用的一种 手段,也是护理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任 务完成得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 因此,必须正确掌握给药途径、方法、时 间,中药起效时间和服药禁忌等有关护理。
中药给药要求:
1、严格查对制度:严格查对制度是正确执 行治疗的重要保证。包括病人姓名、性别、 年龄、床号,药物的名称、剂量、煎药方法、 给药途径、服药方法、服药时间、饮食宜忌 等,均应查对核实,正确无误后方可执行。 2、明确给药方法:要认真按医嘱要求执行 不同的给药方法。对中西药合用的病人,在 服药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3、了解过敏史,熟悉中药的毒副反应 一旦 发现过敏或毒副反应时,要及时停药,并配 合抢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2.服药温度 一般情况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
要的情况应遵医嘱服用。 3.服药剂量 成人一般每次服用200ml,心衰及限制入量
的患者每次宜服100ml,老年人、儿童应遵 医嘱服用。
4
在患病服药期间,凡是属于生冷、黏腻等不 易消化的食物如辣椒等,都应避免食用。下 面是几种与常用中药相忌的食物。应用时要 注意: 1、人参忌萝卜、大蒜。西洋参等都是常见 的补药,而萝卜有顺气、促消化的作用,同 时服用,萝卜会化解人参的药力。同理,在 吃其他大补的药物时,前后一小时内也不能 吃萝卜、大蒜等促消化的食物。
10
11
4、在同一剂药中,先煎块根,后煎花草;果实、 颗粒要捣碎再煎。有毒类如乌头、附子类宜先煎, 以减轻毒性;大黄、番泻叶等泻药宜后煎,以免 失去泻下作用。
5、每剂药一般煎2次,滋补药可煎3次。小儿、 重症病者药汁,宜浓缩,便于喂服。⑤每剂药一 般煎2次,滋补药可煎3次。小儿、重症病者药 汁,宜浓缩,便于喂服。
6
药材与食物间的禁忌
【一般禁忌】吃中药期间不要吃油腻刺激 的食物,和肉类、豆类、生冷、不易消化 的食物。不要用牛奶或茶水一起和中药服 用,以免降低药物功效或是发生副作用。 绝大部分药材是以温开水送服较好,但有 些清热解毒药,则是冷服较好。
7
服用时间随用药情况不同可分为饭前或饭 后服用,如有同时服用西药的情况,则彼 此至少间隔2小时再服用。服温药时,应少 喝茶,少吃萝卜,因其凉性、下气作用会 降低药材温补脾胃的功效。牡丹忌蒜。甘 草忌猪肉、菘菜、 海带。薄荷忌鳖肉。麦 冬门、天门冬忌鲫鱼。常山忌生葱。威灵 仙、土茯苓忌面汤、茶。丹参茯苓、茯神 忌醋及一切酸性物。
13
3、凉服:寒性药剂凉后服,如治疗大热病 等;热性药剂凉后服。如治真寒假热病,效 果好。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宜凉服
4、温服:凡平和的药,补益的药均宜在3 5℃左右温服,能益气、增补。④温服:凡 平和的药,补益的药均宜在35℃左右温服, 能益气、增补。
5、热服:凡伤风感冒、解表驱寒的药,应 趁热大口服下,促使发汗。祛寒、通血脉的 药也应如此。
26
7.发生过敏反应的护理 (1)立即停药,更换输液管路,通知医生。 (2)封存发生不良反应的药液及管路,按要求送检。 (3)做好过敏标识,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避免再
次用药。 (4)过敏反应治疗期间,指导患者清淡饮食,禁食
鱼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
25
四、外用中药的使用
使用前注意皮肤干燥、清洁,必要时局部 清创。应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 灼热、发红、瘙痒、刺痛等局部症状时, 应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如出现头晕、 恶心、心慌、气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用 药,同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并报告医 师。过敏体质者慎用。
17
此外,部分中成药为增强疗效,可采用药 饮送服,如在服用藿香正气丸或附子理中 丸治疗胃痛、呕吐等症时,可采用生姜煎 汤送服,以增强药物的作用;痛经患者在服 用艾附暖宫丸时,可用温热的红糖水送服, 以增强药物散寒活血的作用;在服用补中益 气丸治疗慢性肠炎时,可用大枣煎汤送服 以增强药物补脾益气的作用;在服用大活络 丸治疗中风偏瘫、口眼歪斜时,为了增加 药物活血通络的功效,可用黄酒送服。
8
中药煎汤法
1、煎药器具,用砂锅、陶罐、瓦罐之类为 好,忌用铜、铁类金属锅。
2、中药不宜用开水浸煮,加水量,干药需 盖过药面3厘米。二煎药,只需盖过1厘 米,滋补药可多加水。“多浸少煎”可使 药物有效成分充分煎出。
9
3、火候应根据药物性能加以控制。“先 武后文”为一般煎煮原则,急火煮沸, 文火慢煎。沸后,20分钟左右为宜。 凡发散解表药物,凡气味芳香的花叶类, 如紫苏、荆芥等煮沸后,煎10~15 分钟即可。凡滋补类药,滋腻厚重、不 易出汁的药,如熟地、黄精等沸后煎4 0~60分钟为宜。
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1
中药应用方法
一、内服汤剂 二、内服中成药 三、中药注射剂 四、外用中药的使用
2
一、内服汤剂
1.服药时间 一般情况下每剂药分2~3次服用,具体服药
时间可根据药物的性能、功效、病情遵医 嘱选择适宜的服药时间,例如:解表药、 清热药宜饭前一小时服用,服用解表剂应 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消 食化积药,通常饭后服;泻下药宜饭前服; 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 补益药宜空腹服;驱虫剂宜空腹服,尤以 睡前服用为妥,忌油腻、香甜食物;急诊 用药遵医嘱。
16
内服中成药的具体方法
送服:大部分内服中成药用温开水送服, 俗称吞服,为最常用的内服方法。大部分 内服中成药如片剂、丸剂、胶囊等均采用 此法服用。其中,丸剂又分为蜜丸(大、小 蜜丸,水蜜丸)、水丸、浓缩丸、滴丸等。 小颗粒的丸剂服用时,只需温开水送服, 大蜜丸因丸大不能整丸吞下,应嚼碎后或 用洗净的手掰小后再用温开水送服。
18
冲服:人们在服用冲剂、糖浆剂、膏剂时, 常需冲服,冲服就是将药物用热开水融化或 呈混悬状后服用。此外,人们在服用某些芳 香或贵重中药,如牛黄、麝香时也常需冲服。
调服:指将药物用温开水调成糊状后服用, 不能吞咽的病人或小儿在服用散剂、丸剂、 片剂时常采用此种方法。
19
含化:六神丸、草珊瑚含片、金嗓子喉宝等 治疗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的中成药常需含 化,即将药物含于口中,缓缓溶解,再慢慢 咽下。
5
2、双黄连忌大蒜。双黄是清热解毒、治疗外 感风热的常见药物,性凉,而大蒜性热。服 双黄连的同时如果食用大蒜,会降低药效。
3、发汗药忌食醋和生冷食物。醋和生冷食物 有收敛作用,服发汗药物时若与之同时食用, 就会与药效相抵。
4、龙胆酊等苦味健胃药忌蜂蜜、大枣、甘草 等甜味食物。因为蜂蜜、大枣等食物的甜味 可掩盖苦味,从而减少苦味对味觉神经末梢 的刺激,降低其健胃的作用。
6、胶质药如驴胶、鹿胶、龟胶等宜另蒸对服。
煎糊的药,切忌服用。煎糊的药,切忌服用。
12
中药汤剂服用法
1、饭前服:病位在下,如肝肾虚损或腰以 下疾病,肠道病等,饭前服,药性易下达, 易被吸收,疗效就好。
2、饭后服:病位在上,如心肺胸膈、胃脘 以上病症,对消化道有刺激的药,可使药 性上引;毒性较大的药,饭后服,可免吸 收太快而引起中毒。
烊化:胶质、黏性大而且易溶的药物,如阿 胶、鹿角胶在服用时常需要烊化,即将药物 用开水或黄酒加温溶化后服用。
20
21
除了上述中成药的这些内服方法外,人们 看中医时,常常看到中药处方上写着“先 煎”、“后下”、“包煎”、“另炖”或 “另煎”等字眼,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煎:是对介壳类、矿石类药物而言,因 质坚有效成分难以煎出来,应打碎先煎, 煮沸后约10~20分钟后,再放入其他药。这 类药物常见的有龟板、鳖甲、石决明、生 牡蛎、生龙骨等。
14
二、内服中成药
1.内服中成药一般用温开水(或药引)送服, 散剂用水或汤药冲服。
2.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 提醒医生关注。
3.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对婴幼儿、老年人、 孕妇等特殊人群尤应注意,发现异常,及 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15
4.服用胶囊不能锉碎或咬破;合剂、混悬剂、 糖浆剂、口服液等不能稀释,应摇匀后直 接服用;如番泻叶、胖大海等应用沸水浸 泡后代茶饮。
22
后下:气味芳香的药物如薄荷、砂仁、豆 蔻等,借其挥发油取效,宜在一般药物即 将煎好时放入此类药,煎4~5分钟即可, 以防其有效成分挥发。
包煎:为了防止煎后药液浑浊及减少对消 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在煎服赤石脂、 滑石、旋覆花时,要用纱布将药包好,再 放入锅内煎煮。
23
三、中药注射剂
1.用药前认真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 2.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调配要求、给药速
度予以配置及给药。 3.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现配现用,严禁
混合配伍。 4.中西注射剂联用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
前后使用间隔液。 5.除有特殊说明,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
同时共用一条静脉通路。
24
6.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 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尤应 加强巡视和监测,出现异常,立即停药,报告医生 并协助处理。
2.服药温度 一般情况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
要的情况应遵医嘱服用。 3.服药剂量 成人一般每次服用200ml,心衰及限制入量
的患者每次宜服100ml,老年人、儿童应遵 医嘱服用。
4
在患病服药期间,凡是属于生冷、黏腻等不 易消化的食物如辣椒等,都应避免食用。下 面是几种与常用中药相忌的食物。应用时要 注意: 1、人参忌萝卜、大蒜。西洋参等都是常见 的补药,而萝卜有顺气、促消化的作用,同 时服用,萝卜会化解人参的药力。同理,在 吃其他大补的药物时,前后一小时内也不能 吃萝卜、大蒜等促消化的食物。
10
11
4、在同一剂药中,先煎块根,后煎花草;果实、 颗粒要捣碎再煎。有毒类如乌头、附子类宜先煎, 以减轻毒性;大黄、番泻叶等泻药宜后煎,以免 失去泻下作用。
5、每剂药一般煎2次,滋补药可煎3次。小儿、 重症病者药汁,宜浓缩,便于喂服。⑤每剂药一 般煎2次,滋补药可煎3次。小儿、重症病者药 汁,宜浓缩,便于喂服。
6
药材与食物间的禁忌
【一般禁忌】吃中药期间不要吃油腻刺激 的食物,和肉类、豆类、生冷、不易消化 的食物。不要用牛奶或茶水一起和中药服 用,以免降低药物功效或是发生副作用。 绝大部分药材是以温开水送服较好,但有 些清热解毒药,则是冷服较好。
7
服用时间随用药情况不同可分为饭前或饭 后服用,如有同时服用西药的情况,则彼 此至少间隔2小时再服用。服温药时,应少 喝茶,少吃萝卜,因其凉性、下气作用会 降低药材温补脾胃的功效。牡丹忌蒜。甘 草忌猪肉、菘菜、 海带。薄荷忌鳖肉。麦 冬门、天门冬忌鲫鱼。常山忌生葱。威灵 仙、土茯苓忌面汤、茶。丹参茯苓、茯神 忌醋及一切酸性物。
13
3、凉服:寒性药剂凉后服,如治疗大热病 等;热性药剂凉后服。如治真寒假热病,效 果好。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宜凉服
4、温服:凡平和的药,补益的药均宜在3 5℃左右温服,能益气、增补。④温服:凡 平和的药,补益的药均宜在35℃左右温服, 能益气、增补。
5、热服:凡伤风感冒、解表驱寒的药,应 趁热大口服下,促使发汗。祛寒、通血脉的 药也应如此。
26
7.发生过敏反应的护理 (1)立即停药,更换输液管路,通知医生。 (2)封存发生不良反应的药液及管路,按要求送检。 (3)做好过敏标识,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避免再
次用药。 (4)过敏反应治疗期间,指导患者清淡饮食,禁食
鱼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
25
四、外用中药的使用
使用前注意皮肤干燥、清洁,必要时局部 清创。应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 灼热、发红、瘙痒、刺痛等局部症状时, 应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如出现头晕、 恶心、心慌、气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用 药,同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并报告医 师。过敏体质者慎用。
17
此外,部分中成药为增强疗效,可采用药 饮送服,如在服用藿香正气丸或附子理中 丸治疗胃痛、呕吐等症时,可采用生姜煎 汤送服,以增强药物的作用;痛经患者在服 用艾附暖宫丸时,可用温热的红糖水送服, 以增强药物散寒活血的作用;在服用补中益 气丸治疗慢性肠炎时,可用大枣煎汤送服 以增强药物补脾益气的作用;在服用大活络 丸治疗中风偏瘫、口眼歪斜时,为了增加 药物活血通络的功效,可用黄酒送服。
8
中药煎汤法
1、煎药器具,用砂锅、陶罐、瓦罐之类为 好,忌用铜、铁类金属锅。
2、中药不宜用开水浸煮,加水量,干药需 盖过药面3厘米。二煎药,只需盖过1厘 米,滋补药可多加水。“多浸少煎”可使 药物有效成分充分煎出。
9
3、火候应根据药物性能加以控制。“先 武后文”为一般煎煮原则,急火煮沸, 文火慢煎。沸后,20分钟左右为宜。 凡发散解表药物,凡气味芳香的花叶类, 如紫苏、荆芥等煮沸后,煎10~15 分钟即可。凡滋补类药,滋腻厚重、不 易出汁的药,如熟地、黄精等沸后煎4 0~60分钟为宜。
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1
中药应用方法
一、内服汤剂 二、内服中成药 三、中药注射剂 四、外用中药的使用
2
一、内服汤剂
1.服药时间 一般情况下每剂药分2~3次服用,具体服药
时间可根据药物的性能、功效、病情遵医 嘱选择适宜的服药时间,例如:解表药、 清热药宜饭前一小时服用,服用解表剂应 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消 食化积药,通常饭后服;泻下药宜饭前服; 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 补益药宜空腹服;驱虫剂宜空腹服,尤以 睡前服用为妥,忌油腻、香甜食物;急诊 用药遵医嘱。
16
内服中成药的具体方法
送服:大部分内服中成药用温开水送服, 俗称吞服,为最常用的内服方法。大部分 内服中成药如片剂、丸剂、胶囊等均采用 此法服用。其中,丸剂又分为蜜丸(大、小 蜜丸,水蜜丸)、水丸、浓缩丸、滴丸等。 小颗粒的丸剂服用时,只需温开水送服, 大蜜丸因丸大不能整丸吞下,应嚼碎后或 用洗净的手掰小后再用温开水送服。
18
冲服:人们在服用冲剂、糖浆剂、膏剂时, 常需冲服,冲服就是将药物用热开水融化或 呈混悬状后服用。此外,人们在服用某些芳 香或贵重中药,如牛黄、麝香时也常需冲服。
调服:指将药物用温开水调成糊状后服用, 不能吞咽的病人或小儿在服用散剂、丸剂、 片剂时常采用此种方法。
19
含化:六神丸、草珊瑚含片、金嗓子喉宝等 治疗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的中成药常需含 化,即将药物含于口中,缓缓溶解,再慢慢 咽下。
5
2、双黄连忌大蒜。双黄是清热解毒、治疗外 感风热的常见药物,性凉,而大蒜性热。服 双黄连的同时如果食用大蒜,会降低药效。
3、发汗药忌食醋和生冷食物。醋和生冷食物 有收敛作用,服发汗药物时若与之同时食用, 就会与药效相抵。
4、龙胆酊等苦味健胃药忌蜂蜜、大枣、甘草 等甜味食物。因为蜂蜜、大枣等食物的甜味 可掩盖苦味,从而减少苦味对味觉神经末梢 的刺激,降低其健胃的作用。
6、胶质药如驴胶、鹿胶、龟胶等宜另蒸对服。
煎糊的药,切忌服用。煎糊的药,切忌服用。
12
中药汤剂服用法
1、饭前服:病位在下,如肝肾虚损或腰以 下疾病,肠道病等,饭前服,药性易下达, 易被吸收,疗效就好。
2、饭后服:病位在上,如心肺胸膈、胃脘 以上病症,对消化道有刺激的药,可使药 性上引;毒性较大的药,饭后服,可免吸 收太快而引起中毒。
烊化:胶质、黏性大而且易溶的药物,如阿 胶、鹿角胶在服用时常需要烊化,即将药物 用开水或黄酒加温溶化后服用。
20
21
除了上述中成药的这些内服方法外,人们 看中医时,常常看到中药处方上写着“先 煎”、“后下”、“包煎”、“另炖”或 “另煎”等字眼,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煎:是对介壳类、矿石类药物而言,因 质坚有效成分难以煎出来,应打碎先煎, 煮沸后约10~20分钟后,再放入其他药。这 类药物常见的有龟板、鳖甲、石决明、生 牡蛎、生龙骨等。
14
二、内服中成药
1.内服中成药一般用温开水(或药引)送服, 散剂用水或汤药冲服。
2.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 提醒医生关注。
3.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对婴幼儿、老年人、 孕妇等特殊人群尤应注意,发现异常,及 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15
4.服用胶囊不能锉碎或咬破;合剂、混悬剂、 糖浆剂、口服液等不能稀释,应摇匀后直 接服用;如番泻叶、胖大海等应用沸水浸 泡后代茶饮。
22
后下:气味芳香的药物如薄荷、砂仁、豆 蔻等,借其挥发油取效,宜在一般药物即 将煎好时放入此类药,煎4~5分钟即可, 以防其有效成分挥发。
包煎:为了防止煎后药液浑浊及减少对消 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在煎服赤石脂、 滑石、旋覆花时,要用纱布将药包好,再 放入锅内煎煮。
23
三、中药注射剂
1.用药前认真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 2.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调配要求、给药速
度予以配置及给药。 3.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现配现用,严禁
混合配伍。 4.中西注射剂联用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
前后使用间隔液。 5.除有特殊说明,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
同时共用一条静脉通路。
24
6.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 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尤应 加强巡视和监测,出现异常,立即停药,报告医生 并协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