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曲线运动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高中物理_曲线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一物理必修2 第五章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第一课时)6、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第五章曲线运动第一节曲线运动二. 知识要点1. 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2.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的合外力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三. 重难点解析:(1)描述曲线运动的重要物理量——速度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的(或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就是质点从该时刻(或该点)脱离曲线后自由运动的方向,也就是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3)如何判断物体是做直线运动还是做曲线运动呢?判断时应紧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进行分析①明确物体的初速度方向;②分析合力的方向;③分析两个方向的关系从而做出判断。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物体的一些运动规律,像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并结合牛顿定律从动力学角度深入理解了运动与力的关系。
但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的都是直线运动,而现实生活中更多见到的是曲线运动。
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研究曲线运动。
那么什么是曲线运动?物体做曲线运动又需要什么条件呢?下面我们共同来研究【板书】曲线运动【课件演示】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摩天轮的运动,汽车和自行车在弯道上的运动,帆船的运动及运动器械的轨迹等问题1:大家看到的这几种运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板书】曲线运动的定义: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问题2: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有什么不同?曲线运动的速度有什么特点?情境1砂轮磨刀具,刀具与高速转动的砂轮接触处的火星是由摩擦后产生的炽热微粒,猜想他沿着什么方向飞出?2演示实验:盛水的软管,水流从管口流出,改变管口的方向,水流从不同的方向流出情景3演示实验撑开的带水的雨伞绕着伞柄旋转,雨滴沿着什么方向飞出?不同位置飞出的方向相同么?【板书】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的方向沿曲线的该点的切线方向。
高中物理_曲线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曲线运动》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在旧教材中,《曲线运动》关于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的教学,通常通过演示圆周运动的小球离心现象,演示砂轮火星痕迹实验,采取告知的方式,让学生知道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为该位置的切线方向,由于轨迹是瞬间性,实验有效性差。
在新教材中,通过曲线轨道实验演示曲线运动的方向,再告知速度方向是曲线的切线方向,与旧教材相比,能获得具体的轨迹和末速度的“方向”,但是无法证明速度方向是切线方向。
本节课通过塑料弯管,让学生通过探究过程获得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并自己获得如何画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的方法,强调科学探究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1.教学基本要求:知道什么叫曲线运动,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能在轨迹图中画出速度的(大致)方向,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发展要求:掌握速度和合外力方向与曲线弯曲情况之间的关系。
3.本课是整章教学的基础,但不是重点内容,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体会到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时刻改变的,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速度的方向是曲线的切线方向。
4.模块的知识内容有三点:⑴什么是曲线运动(章引);⑵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三、学情分析在初中,已经学过什么是直线运动,什么是曲线运动,也知道曲线运动是常见的运动,但是不知道曲线运动的特点和原因。
由于初中的速度概念的影响,虽然学生在第一模块学过速度的矢量性,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常常忽略了速度的方向,也就是说学生对“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的掌握有困难。
学生分组实验时,容易滚跑小钢珠,要求学生小心配合。
几何作图可能难以下手,教师可以适当提示。
学生主要的学习行为是观察、回答、实验。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叫曲线运动;(2)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3)能在轨迹图中画出速度的大致方向,能在圆周运动轨迹中规范地画出速度方向;(4)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5)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6)会判断轨迹弯曲方向(发展要求)。
《第五章 1 曲线运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曲线运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曲线运动的基本观点和性质。
2. 掌握曲线运动的运动方向和受力分析。
3. 能够运用曲线运动的基本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曲线运动的运动方向和受力分析。
2. 难点:曲线运动在实际物体中的表现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视频和图片,展示曲线运动的实例。
2. 准备实验器械,进行实验以演示曲线运动的运动方向。
3. 准备习题集,用于学生练习和稳固知识。
4. 安排教室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思考曲线运动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以及如何运用速度方向判断物体做何种曲线运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以下五个步骤进行教学:1. 引入课题:起首,我会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投掷铅球、行星绕太阳运动等,引入曲线运动的课题。
让学生们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形式。
2. 讲解观点:接下来,我会详细讲解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通过画图和讲解,让学生们明白速度方向是沿着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
同时,我也会诠释如何运用速度方向来判断物体做何种曲线运动,如匀速圆周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等。
3. 实验演示: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我会进行一些实验演示。
例如,可以通过小球在轨道上滚动来展示速度方向的切线性质。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曲线运动。
4. 学生讨论:在讲解完曲线运动的基本观点后,我会让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曲线运动,以及如何运用速度方向来判断物体做何种曲线运动。
通过讨论,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5. 教室总结:最后,我会进行教室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让学生们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同时,也会鼓励学生们在平时生活中多观察和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此外,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我还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下几点:1. 适时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适时与学生互动,提问和解答学生们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五章1曲线运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19必修第二册
《曲线运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掌握曲线运动的方向和速度。
3. 能够应用曲线运动的基本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曲线运动的方向和速度。
2. 教学难点:理解曲线运动的方向,应用曲线运动的基本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准备教学视频、PPT、实验器材等。
在课前准备好一些常见的曲线运动实例,如投掷铅球、平抛运动等,以便在课堂上展示和讲解。
同时,准备一些与曲线运动相关的练习题,以便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曲线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掌握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 导入新课:首先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抛物线运动、圆周运动等,引导学生进入曲线运动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了解曲线运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概念:详细解释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定义、特点、方向等。
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曲线运动的方向。
同时,介绍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规律,如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
3. 实验探究: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规律。
例如,使用乒乓球在纸带下抛出,观察其轨迹;使用弹簧测力计探究斜面上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等。
通过实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曲线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4.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曲线运动知识来解决。
例如,解释汽车过拱桥时的离心现象,分析火车转弯时的向心问题等等。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曲线运动的理解和掌握。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讨论的内容可以包括曲线运动的性质、特点、应用等。
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曲线运动教材分析课件(共51张PPT)
第1节 曲线运动
曲线运动的概念;曲线运动的方向;曲线运动的条件 演示实验
27
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打磨金属
掷链球
水滴飞溅 28
曲线运动的条件
29
30
31
小船过河
A
B
v船
v合
θ
v水
A
v合 v船
v船
v合
θ
θ
v水
θ
v船 v水
1.船头指向正对岸 2.船头偏向上游且v船>v水 3.若v船<v水,
渡河时间最短 当cosθ=v水/v船 时,
正 确 认 识 圆 周 运 动 的 Δv 至 此
已经有了相当基础,这里又作 了进一步强化
把对Δv方向的分析分为五步
骤,减小台阶,降低坡度
21
1.分别作出质点在A、B两点的速度矢量(长度一样)。
2.将vA的起点移到B,并保持vA的长度和方向不变。 3. 以vA的箭头端为起点, vB的箭头端为终点作矢量Δv。 4. Δv/Δt 是质点由A到B的平均加速度,Δv 的方向就是加速度
当船头与上游成(900
tmin=d/v船
航程最短Smin=d
航程为S=d/cosθ 渡河时间为 t=d/v船sinθ
-θ),
sinθ=v船/v水时 最短航程为 smin=d/sinθ
32
拉绳问题的分解
vA ?
θ
vA=v合 cosθ
v⊥ 垂直于绳方向的转动
v合 v∥
沿绳方向的运动
注意:1) v合即为船实际运动的速度 2)沿绳的方向上各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正 确 认 识 圆 周 运 动 的 Δv 至 此
已经有了相当基础,这里又作 了进一步强化
曲线运动 教材分析
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五章曲线运动》教材分析一.在整体中的地位运动和力的关系是力学的主题,研究力学最基础知识和核心规律已在教材的前三章作了初步的阐述,因此,力学体系的知识框架、分析方法已具雏形。
《曲线运动》与前三章构成了派生和包容的关系。
《曲线运动》是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在研究不同运动形式的扩展和延伸,将进一步加深对速度、加速度及其关系的理解,加深对牛顿运动第二定律的理解,提高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认知结构中已具备了同化这章新知识、新概念的支撑点。
二.知识结构注意新旧知识的铺垫和呼应;注重物理过程、物理情景的分析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铺垫,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平抛物体的运动》充分利用了运动合成和分解的方法,将一个较为复杂的曲线运动分解为很熟悉很简单的两个直线运动,进而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定量描述,最后再用实验验证。
《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离心现象及其应用》这两节从内容到例题的编拟,都有一定的寓意,都很强化力学体系已学过的主干知识在新知识、新情景中应用。
突出对思路的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里的主干知识就是力的概念的认识、受力分析方法、矢量合成分解法、运动和力的分析方法、牛顿运动的三个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教材这样前后知识的有机衔接、铺垫、讲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而且在这样知识体系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更加注重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删去原教材中学生不熟悉的渡船问题,改用蜡块在水平移动的玻璃管上浮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得到运动合成和分解规律,非常直观,易为学生接受理解。
向心加速度公式,教材是直接给出的。
其公式的推导过程由阅读材料说明。
教材首先通过向心力演示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向心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在得到F=m r ω2后,再引入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m a,这样很自然得到向心加速度公式a=rω2,教材作这样的淡化处理,在认知的逻辑上是可以接受的,学生也好理解。
第五章曲线运动教学建议
竖直方向:Fy =mg,ay =g,vy0 =0
位置:
x
=
v0t;
y
=
1 2
gt2
位移:r=
(v0t)2
( gt 2 4
)2
tan= g t
2v0
轨迹:消去t
y
g 2v0 2
x2
o v0
r y
y
xx vx
vy v
平抛运动的规律
位移:r=
(v0t)2
( gt 2 4
)2
g
tan = 2v0 t
• 问题1:什么样的运动是抛体运动?什么样的运动 是平抛运动?各举一个实例加以说明。它们的相 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 问题2:怎样计算平抛物体运动的速度?
• 问题3:怎样计算平抛物体运动的位移?
• 问题4:怎样证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水平方向的运 动和竖直方向的运动是等时的?
• 问题5: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运动的轨迹是什么样的? • 问题6:推导一般的抛体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式。
vy
y= x
vx
速度 v = vx2 vy2
运动的合成(位移、速度、加速度): 平行四边形定则.
tan=
vy vx
课堂练习
常见的曲线运动,及某点速度的方向. 题2. 体会速度矢量的角度变化,为加速度的学习做准备. 题3.较难.已知受力情况判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2 n 15t 6
强化平抛运动的飞行时间是 由高度决定的,与初速度无关.
闪光照片的数据处理
1.图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闪光时间间隔为 T=0.1 s. 小球在平抛运动过程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
的a、b、c、d所示,g=10m/s2,求:
高中物理教材试验本第一册第五章《曲线运动》教材分析
内容编排不同—3
页面形式编排不同
32开变为16开;字号增大,阅读更 方便
插图明显增多,形式更为活泼;首 页的上海南浦大桥非常精美,吸引 力很强。
页面外侧留有空白,很好,便于学 生批注及心得体会;
二、本章的地位----1
在第二章直线运动中讲述了运动的速度、加 速度等基本概念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中讲述的牛顿运动定律,主要是以直 线运动为例,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了研究力和运动的 关系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曲线运动》教材分析
• 一、新旧教材对比 • 二、本章的地位 • 三、单元划分
• 四、各单元教学要求、教材分析和教学法建议
பைடு நூலகம்
新旧教材的对比
章节结构编排不同 内容编排不同 页面形式编排不同
章节结构编排不同---1
1. 旧教材将曲线运动放在第一册(必修)第二章 《物体的运动 》最后一节,只做简单介绍,且 圆周运动为小字选学内容。后直到高三选修中 才重现。
新教材增设了3个演示实验;5个思考与讨论; 2个做一做。通过设一些“为什么”“你想过 吗”“思考与讨论”等栏目,有意识地总结或 点拨物理学习方法。
2、通过章后小结,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整理、归 纳学过的知识
3、用小字介绍了向心加速度的推导问题 ,给好 学生留有较多的思维空间。
内容编排不同—2
4、教材在编写时力图尽可能多地联系生活实际, 如铁饼、汽车、导弹、受磁铁吸引的钢珠等 物体的运动。在这些生活经验和课堂实验的 基础上,得出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案】曲线运动+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5.1曲线运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有两个知识点: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材一开始比较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提出两者之间的明显区别,引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问题。
紧接着通过观察一些常见的现象,得到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是时刻改变的,且质点在某点的速度方向是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再结合矢量的特点,得出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材从实验入手得到,再通过实例加以说明,最后用牛顿第二定律从理论上加以分析。
本节教材的知识内容和能力因素,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重要补充,是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进一步理解和完善,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和高中必修一的学习中,对于直线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已经理解的很好。
曲线运动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有一定难度。
但由于现实生活中曲线运动的例子不胜枚举,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对曲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可以首先从熟悉的内容开始,然后进入新知识。
当学生将新知识与过去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时,就会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程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曲线运动,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目标】1、会判断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2、掌握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3、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实验探究的热情,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4、体验用直线运动思路来研究曲线运动。
5、关注生活现象,领略曲线运动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掌握速度和合力方向与曲线弯曲情况之间的关系,形成曲线运动观念。
2、科学思维:通过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学会极限的思维方法。
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探究过程组织学生总结出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并给以理论证明。
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极限法的运用,体会当所取变量范围足够小时,变和不变的统一性,曲和直的统一性,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的确定。
《曲线运动》教材教学分析
《曲线运动》教材分析[教材板块划分]一、曲线运动的位移问题:怎样确定曲线运动物体的位移?二、曲线运动的速度问题:怎样确定曲线运动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三、运动描述的实例问题:小蜡块同时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怎样确定它在某时刻的位置、速度,以及运动的轨迹?四、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问题:物体做曲线运动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导入]曲线运动十分普遍,例如抛出的篮球、汽车的转弯等。
那么,怎样确定曲线运动的位移?怎样曲线运动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物体做曲线运动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板块教学步骤与方法策划]一、曲线运动的位移1.问题:怎样确定曲线运动的位移?2.实验:平抛粉笔;画出轨迹。
3.观察:位移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很难把握。
4.分析: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粉笔同时在水平和竖直方向发生运动,所以,对曲线运动的研究,可以转化为对两个直线分运动的研究。
5.画坐标图: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建立坐标系,只要知道某时刻的位置坐标X和Y,利用勾股定理即可确定某时刻的位移。
6.结论:L=√x2+y2二、曲线运动的速度问题一:怎样确定曲线运动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1.实验分析:让我们分析这样一个实验:(1)画图:简介钢球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2)结论:白纸上的墨迹表示钢球在该点的瞬时速度方向(3)问题:某点瞬时速度的方向是否处在曲线在该点的切线上?2.画图:画曲线,并取足够近的两点 B、B1,连接位移△X。
3.分析:物理角度看,△X的方就是B点瞬时速度的方向。
数学角度看,BB1的联线就是B点的切线。
4.结论: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问题二:已知曲线运动在某点速度的大小,如何确定分速度的大小?1.画图:某点速度V的方向。
2.分析:利用矢量关系即可确定速度的大小。
3.结论:vx =vcosθvy =vsinθ三、曲线运动的实例分析1.已知:蜡块同时沿水平方向和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曲线运动教材分析 (共59张PPT)
17
.6.运动的分解是运动合成的逆过程
分解原则:根据运动的实际效 果分解或正交分解. (建议讲 拉船模型,旋转和收绳效果)
• (2)因为线速度大小不变,故弧长与对应时间的 比值不变,在数值上反映了瞬时速度的大小.匀速 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就是它的瞬时速度.
24
• 4.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25
3.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教学建议]
1.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及做抛体运动的条件. 2.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及平抛运动的特点、
条件. 3.学会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知道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 动,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4.培养理论和实践相联系的科学思想.
13
2• .包运括动位的移合、成速与度分、解加速度的合成与分
解,它们与力的合成与分解一样都遵 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由已知的分运动 求跟它们等效的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 成,则已知合运动求跟它等效的分运 动叫做运动的分解. • 研究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目的在于把 一些复杂的运动简化为比较简单的直 线运动,这样就可应用已经掌握的有 关直线运动的规律,来确定一些复杂 的曲线运动.
11
2.(第二单元)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 (一)在直角坐标系中研究蜡块的运动
1.建立直角坐标系 2.蜡块的位置 3.蜡块的运动轨迹
12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分6个层次进行 )
• 1.合运动与分运动 • 合运动就是物体的实际运动.一个运动又可
高一上册物理《曲线运动》说课稿
高一上册物理《曲线运动》说课稿高一上册物理《曲线运动》说课稿(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上册物理《曲线运动》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上册物理《曲线运动》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曲线运动是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曲线运动。
从本节内容安排来讲是安排在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力学的直线运动之后,又在平抛、圆周、天体等更复杂曲线运动之前。
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是后面研究学习复杂曲线运动的基础,也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重要补充,是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进一步理解和完善。
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刚把必修一牛顿运动力学直线运动,学完,对于用牛顿运动力学处理直线运动应该没太大问题。
但曲线运动还从未接触过,不过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许多曲线运动,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很容易接受什么是曲线运动。
关键是曲线运动方向和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他们难以理解,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列举各种生活实例及实验探究,让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这节内容。
由于高一学生基本还保留了对直观现象的兴趣,所以我精心设计了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2.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的合外力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蜡块运动的探究过程,体会研究平面运动的方法。
2.通过实验归纳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探求知识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领略曲线运动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让学生认真体会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思维方法:“观察--推理—假设、猜想—实验验证。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的确定。
2.蜡块运动的探究过程。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高中物理_第五章 曲线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曲线运动设计思路曲线运动是高一必修二第一节新授课,使学生从直线运动到曲线运动的开始。
所以设计这一节课时,我主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规律出发,层层递进探究曲线运动的特点,速度方向,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等。
曲线运动是生活中常见的运动形式,所以这节课的设计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课前让学生通过视频观察生活中的曲线运动,初步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特点。
课堂引入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如何让篮球在空中作直线运动,请用三种不同的方式进行。
为了让学生全员参与,我让他们作为裁判。
这样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进入到探究学习阶段。
我设计了学生分组实验验证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由于实验室没有现成的曲线轨道,我们就从身边的物品出发,用花盆座粘成一个曲线轨道,然后剪出几个出口,用蘸了颜料的小球研究曲线运动的轨迹和某点的速度方向。
效果很明显。
通过速度的方向的认识再推导出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的特点就比较容易了。
得出结论后,接着进行练习,我设计了两个与生活有联系的问题。
分别是学生们熟悉的过山车来分析曲线运动的特点和竞技体育扔链球分析飞出方向。
完成上述实验和总结后,学生就会生成问题,物体到底在什么条件下做曲线运动?顺着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对比实验,用磁铁和小钢球先验证物体什么时候做直线运动,在探究物体什么时候做曲线运动,并总结曲线运动的轨迹向哪个方向弯曲。
这样就将这一节课的知识串成一条线,也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最后练习画出曲线运动的轨迹,这也是对学生这一节探究学习的评价,如若学生能自主画出物体的轨迹则说明学生探究完成度较高。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案完成情况,这一节课学生掌握的还是很不错的。
当堂检测也有80%的同学完成并正确。
课后与学生交流多数学生也是觉得能感性、理性认识曲线运动。
附:本节课课堂探究案在下一页。
第五章曲线运动第一节曲线运动探究案班级小组_____姓名教师评价【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曲线运动,能在曲线运动的轨迹图上画出各点的速度方向。
2.通过实验归纳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掌握速度、合力方向和曲线弯曲情况之间的关系。
《曲线运动》说课稿
《曲线运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曲线运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曲线运动》是高中物理必修 2 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运动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曲线运动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运动形式,研究曲线运动对于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运动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运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更深入的认识,为后续学习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等知识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运动的规律和描述方法,但对于曲线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还比较陌生。
在思维能力方面,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但对于较为复杂的物理概念和现象的理解仍存在一定困难。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曲线运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往往缺乏对其本质的思考。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理解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2)掌握曲线运动中某点的速度方向的确定方法。
(3)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探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曲线运动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教学难点(1)理解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2)探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曲线运动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高中物理第五章《曲线运动》教材分析
高中物理第五章《曲线运动》教材分析一、概述1、认识《曲线运动》一章在高中力学知识体系中的位置高中力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物体受力与其运动之间的关系。
教材在知识体系上围绕这个核心,依据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思路来安排教学。
第一章:力----探究力学中三种基本力的产生及其特点,不涉及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第二章:直线运动----由简单的直线运动入手,探究运动的基本规律,但不涉及使物体产生这样运动的原因。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以前两章为基础,探讨力与运动间的关系,但仅限一维(直线)问题的讨论。
第四章:物体的平衡-----力与运动关系中的一个特例。
第五章:曲线运动-----本章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讲述曲线运动,主要是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
从概念上讲是前面直线运动所学习的概念的扩展和加深,从规律上讲是将牛顿运动定律运用到曲线运动,使研究力和运动关系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更加具有普遍性。
本章教学成为前边所学概念、规律和方法的延续、扩展和加深。
2、由运动的分类来认识运动的内在规律---物体的运动形式由加速度和速度来决定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非匀变速直线运动机械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平抛运动曲线运动非匀变速曲线运动----圆周运动3、对《曲线运动》一章高考的考纲要求多数情况是在综合题中涉及到对物体的各种运动规律的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等等)2、平抛运动主要是从运动规律上去把握,而圆周运动要从运动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去把握,在动力学方面除了牛顿运动定律外,功能关系,动量的变化和冲量的关系也是重要的研究手段。
因此,对圆周运动的考查综合性强。
二、教学安排建议(仅供参考)本章一共七节,可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第一节,讲述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曲线运动的特点(1课时)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三节,讲述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并用这个方法具体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3课时)第三单元:第四节至第七节,讲述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方法和基本规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以及离心现象.(4课时)单元练习及讲评(2课时)实验课(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1课时)共计:11课时左右三、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第一节: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教材为了降低难度,在讲曲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时没有用极限概念,略去了理论分析,只限于从观察实验得到结论。
《曲线运动》说课稿
《曲线运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上午好!我是物理专业的,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曲线运动》。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思路:一、教材分析《曲线运动》是2019新人教版教材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一节课的内容。
本节课围绕什么是曲线运动这一主题进行展开,主要引导学生了解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所需条件,影响物体曲线运动的因素以及如何确定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三个问题。
它既是对上一课的拓展和延伸,又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都说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正处在一个半成熟、半幼稚的阶段,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但是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说教学目标因此,基于学生实际情况的考虑和新课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制定如下:①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曲线运动,会判断曲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能在曲线运动的轨迹图上画出各点的速度方向,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②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归纳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体验做物理实验的乐趣,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观察概括能力。
四、说教学的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物体作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的判断及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条件。
因为这部分内容是我们掌握这节课的关键,难点是理解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由于知识和经验的欠缺,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
所以本节课我将重点讲物体作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的判断及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条件。
五、说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的教法主要是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和情景教学法,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呈现教学素材,以此来增强教学效果。
六、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这节课主要是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
七、说教学过程所有的学法和教法,最终都要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所以最后我来重点阐述一下这一方面的内容。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5.1《曲线运动》课程教学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曲线运动》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了运动的描述,研究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学会了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直线运动中力和运动相关问题之后,转入研究的一个新的运动类型--曲线运动。
本节教材首先让学生对曲线运动有感性的认识,知道曲线运动就是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然后重点探究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后续学习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抛体运动的基础。
作为第五章《抛体运动》的第一节内容,教材首先通过自然界中常见的一些曲线运动的实例,让学生对曲线运动有感性的认识后,直接给出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的明显区别轨迹是曲线,提出曲线运动的概念,接着引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问题,通过观察、猜想、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得到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曲线的这一点(或这一时刻)的切线方向.速度方向是时刻改变的,再结合矢量的特点,给出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材从实验入手得到:当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再通过实例加以说明,最后从牛顿第二定律角度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教材的编排自然顺畅,适合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规律,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相互渗透,实验探究与理论探究相互结合,更利于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训练科学思维,形成物理观念,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研究态度,形成探索自然的内在动力。
二、学情分析因为对自然界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轨迹的感性认识很丰富,学生在曲线运动的概念学习上不存在困难,在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的学习中,丰富的实验和实例也会给学生带来深刻的体验和领会,在理论上用极限法的思想从割线到切线的推理更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这个重点内容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在必修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方向不变,当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也即是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也即是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说当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或者合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直线运动,那么物体做曲线运动的受力有什么条件呢?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指引学生猜想受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的情形,在实验探究验证的过程中结合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论分析,学生也能够理解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这一条件。
曲线运动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三.教材变化的意图分析
5. 关于平抛运动的学生实验,原教材基本 上属于测定性实验,测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新教材把该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 原教材由理论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用实验 验证
——平抛运动实验为验证性实验学生比较容 易接受
现课程由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用理论 证明
——平抛运动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提高了实验 探究能力,但要求比较高
简单的理论分析:渗透极限的思想。由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
B A
△改进的教学过程: 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设计
观察砂轮上的火星、链球运动员投掷链球的照片。提出问题: 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
水平桌面上有一曲线轨道,它是一端滚入,
在轨道的束缚下按轨道的形状做曲线运动。在
B
轨道的出口A 处放一张白纸,蘸有墨水的钢珠
离开轨道后在白纸上留下一条运动的痕迹,它 A
记录了钢珠在A 点的运动方向。
取去一段短轨道,钢珠的轨道出口改在图
中B 处,在B 处放一张白纸,记录钢珠在轨道B
活的联系
二.新旧教材章节结构比较
新
第六章 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 2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3 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4 抛体运动的规律 5 圆周运动 6 向心加速度 7 向心力 8 生活中的向心力
原
第五章 曲线运动
一、曲线运动 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三、平抛物体的运动 四、匀速圆周运动 五、向心力 向心加速度 六、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七、离心现象及其应用 实验: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三.教材变化的意图分析
4.原第六节《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和 第七节的《离心现象及其应用》改成了第8 节的《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原2课时,时间很浪费,现增加了“航天器 中的失重现象”,才1课时;
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说课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实验教学分析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牛顿运动定律的相关知识,能够从力和运 动的关系角度分析物体运动的原因,但尚未接触过曲线运动。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实验操作能力, 思维处于进一步的拓展阶段。在曲线运动速度方向的学习过程 中,学生根据甩干桶的现象,常认为水甩出的方向随着速度增 大,会更接近径向,这对本部分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认知阻碍。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第一节
教师姓名:
目录
CONTENTS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实验教学分析 实验设计思路与创新点 实验教学过程 实验效果评价
一、实 验 教 学 分 析
一、实验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一节《曲线 运动》,是“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主题下的内容,是整章教 学的知识基础。
二、实验设计思路与创新点
(三)实验器材的创新
2. 利用“留痕法”,借助磁性 画板底盘,显化小球运动轨 迹,且轨迹可消除,减少耗 材,可重复利用;
二、实验设计思路与创新点
(三)实验器材的创新
3. 小球在失去引力后,借助 铝片挡板继续给小球施加 向前的推力,达到从圆周 运动到一般曲线运动的转 变。
三、实 验 教 学 过 程
三、实验教学过程 演示实验3:验证不同曲线运动的瞬时速度方向
三、实验教学过程 (四)学思结合,迁移应用
四、实 验 效 果 评 价
四、实验效果评价
优点
1. 吸引力提供向心力,克服了轨道对小球运动方向的限制,突破学生 认知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曲线运动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蓟县一中胡宝望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是来向大家学习的。
对曲线运动这一章的教材分析,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一、本章概述:本章是在学习有关力的基本知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上,开始接触的一类较复杂的运动形式,要用到一些新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又有其相对独立的一面,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和铺垫.
二、新旧教材的比较
(1)改变的部分:
1、原第三节《平抛物体的运动》改成了《抛体运动的规律》和《研究平抛运动》二节;
2、原第四节《匀速圆周运动》改成第五节的《圆周运动》;
3、原第五节《向心力向心加速度》改成了第6节的《向心加速度》和第7节的《向心力》;
4、原第6节《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和第7节的《离心现象及其应用》改成了第8节的《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2)教材变化的意图分析
1、原第三节《平抛物体的运动》改成了《抛体运动的规律》和《研究平抛运动》二节
第一,较注重体现抛体运动的普遍规律,而不仅仅是具体的平抛运动的解题方法。
第二,较注重跟数学学科的横向联系,把数学中的学习内容及其术语跟物理学融合起来。
第三,拓展到斜抛运动。
2、原第四节《匀速圆周运动》改成第五节的《圆周运动》
第一,明确引入了平均和瞬时线速度和角速度的概念,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也不象以往那样仅限于匀速圆周运动。
第二,“转速”也是归类于研究一般的圆周运动的概念,只有“周期”这概念才在匀速圆周运动中提出的,比较严谨,规范。
3、原第五节《向心力向心加速度》改成了第6节的《向心加速度》和第7节的《向心力》第一,构建向心加速度合理的知识结构,充分体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这一本质含义;
第二,努力突破用极限思想推导向心加速度的困难;
第三,加强了向心加速度概念的教学,用牛顿第二定律引出向心力的概念就顺理成章了。
4、原第6节《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和第7节的《离心现象及其应用》改成了第8节的《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第一,原来的标题不严谨,拱桥问题是非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现在写成“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更合理。
第二,章节在此有所压缩,保证总章节变化不大。
三、本章教学建议:
1、理论联系实际,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建构系统的物理知识。
教学分析及教学建议
第一节曲线运动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关于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首先让学生明确曲线运动是普遍存在的,通过图片、动画,或让学生举例,接着提出问题,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速度的方向呢?可让学生先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展示录像资料,让学生总结出结论.接着通过分析速度的矢量性及加速度的定义,得到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先做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提问题: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得到结论,再从力和运动的关系角度加以解释.
二、教学过程(幻灯片)
问题1:目的:让学生注意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物体曲线运动的特点.进一步理解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及速度、加速度变化的特征.
2、探究性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思考:如果合外力垂直于速度方向,速度的大小会发生改变吗?进而将问题展开,运用力的分解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力改变运动状态的两种特殊情况:
1、当力与速度共线时,力会改变速度的大小;
2、力与速度方向垂直时,力只会改变速度方向.
第二节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可分为四部分,但都是围绕演示实验而展开的,层层深入,由提出问题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至最后对运动合成和分解问题的进一步讨论,所以必须做好演示实验.
二、教学目标(见幻灯片)
三、教学建议
1.由演示实验引出课题.首先介绍实验装置及研究对象,然后演示两个过程:红蜡块匀速上升;红错块匀速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向右水平匀速移动.观察蜡块轨迹——倾斜直线,从而引出课题.此实验是本节的重点.一些重要的结论规律都是由演示实验分析得出的.观察红蜡块的实际运动引出合运动,并分析红蜡块的运动可看成沿玻璃管竖直方向的运动,和随管一起沿水平方向的运动,从而得出分运动的概念.着重分析蜡块的合运动和分运动是同时进行的,并且两个分运动之间是不相干的.
2.合运动和分运动的位移关系,在演示中比较直观.而明确了它们的同时性,就容易得出合运动和分运动的速度关系.即找到了解决运动合成和分解的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它是解决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工具,所以在处理一个复杂的运动时,首先明确哪个是合运动,哪个是分运动,才能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某一时刻的合速度、分速度、加速度,某一过程的合位移、分位移.在这里还应再给学生举几个实例来说明如何确定合运动.
3.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轨迹的确定
在演示实验中蜡块同时参与竖直向上和水平向右两个运动,其合运动轨迹是直线.教师可以提问:任何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轨迹一定是直线吗?
讨论方法:图像方法——描点画图;满足什么条件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引导学生依据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条件得出合运动轨迹的判断方法。
4.用矢量合成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问题研究
第三节抛体运动的规律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分析及教学建议
三、问题研究
第四节研究平抛运动一、教学目标
幻灯片
二、教学分析及教学建议
幻灯片
三、问题研究
第五节圆周运动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幻灯片
问题研究(见幻灯片)
第六节向心加速度
一、教学目标(见幻灯片)
二、教学分析及教学建议(见幻灯片)
三、问题研究(见幻灯片)
第七节向心力
一、教学目标(见幻灯片)
二、教学分析及教学建议(见幻灯片)
三、问题研究(见幻灯片
第八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一、教学目标(见幻灯片)
二、教学分析及教学建议(见幻灯片)
三、问题研究(见幻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