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体系绪论模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薪酬体系绪论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是近二十年来中国出版业双重属性的具体运作模式。 1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深化文化企业改革, 重塑文化市场主体,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加快推进国有文化企业的公司制改造,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制”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的热点词汇。转制的思路从此更加明确, 即把除了政策性出版社和公益性出版社之外的大多数的出版社都推向市场, 转变为经营性企业, 让市场来决定出版社的命运。转制后的出版企业, 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文化建设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方针, 提出了”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繁荣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新的要求。

出版单位改制后能否取得实效, 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起一套符合企业生存需要、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出版生产力提高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和重要

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现代企业的竞争, 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人才的竞争, 因此, 吸引、留住人才以及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潜力成为现代出版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然而与其它行业相比, 出版单位在人才的激励机制方面还比较落后。旧有的体制中, 出版单位的激励机制注重的是物质的激励, 人事部门看重的是工资及福利的分配, 薪金发放强调更多的是保障职能, 而忽视了激励职能。同时, 由于体制原因, 职工的”铁饭碗”现象和干部能上不能下等问题难于彻底改变, 在”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薪酬水平的差距比较小, 职工的知识、能力和绩效与收入脱节, 导致出版社出现人才流失, 现有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现象。因此, 转制后的出版单位需要建立能够支撑其发展战略, 既有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 又要有利于吸引外部引进人才, 体现内、外部公平的激励机制, 如何设计和建立一套科学的、符合企业文化以及适应和促进企业发展需要的激励机制, 对中国出版企业来说是一个全新且十分重要的课题。

二、研究文献综述

当前, 以”出版企业的激励机制”为题的硕、博论文并不多见, 相关的只有一篇《中国出版社发行人员激励机制探讨》1, 根据出版社发行人员的特点及其需要, 提出应如何完善激励机制建设。姜海龙的《文化出版企业转制中员工满意度研究》与本文高度相

1饶兴风: 《中国出版社发行人员激励机制探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企业管理硕士毕业论文。

关, 可是其以X省出版集团为例, 经过定量分析的形式进行考察并得出结论, 对正在转制中的文化出版企业员工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员工在转制过程中对工作整体满意度相对较高, 特别在工作性质、领导、组织气氛、用人情况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 而在绩效考评、企业发展前景、薪酬福利、管理制度和员工个人发展方面满意度较低。1与此相近的还有《中国产业化背景下的人才发展分析》2。

1. 关于出版业的人力资源和激励机制。李阳撰写的《出版企业构建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3一文认为对人性特征的正确把握是构建出版企业”以人为本”激励机制的逻辑起点; 出版业传统激励机制乏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人”的因素。提到”用人”、”育人”、”留人”的还有蔡卫红的《出版社人本管理方法的实施》4、王士臣的《出版社两种体制并存下的人事管理探索》5。郭爱民在《知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前提》1中提到社领

1姜海龙: 《文化出版企业转制中员工满意度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

2普娜: 《中国产业化背景下的人才发展分析》, 东北师范大学企业管理硕士毕业论文。

3李阳: 《出版企业构建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 《编辑之友》第2期。

4蔡卫红: 《出版社人本管理方法的实施》, 《大学出版》第3

期。

5王士臣: 《出版社两种体制并存下的人事管理探索》, 《大学出

导只有真正了解各人的长处和优势, 并创造条件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才能充分发掘和有效利用本社的人力资源, 实现人才资源的最大价值。林全的《试论出版管理中的有效果激励》2高度概括了激励的几种方式: 激励分为物质性激励、精神性激励及竞争性激励, 虽然文章发表的日期稍久, 但可引发一定的思考。刘娴庆的《试析出版企业激励机制的运作模式》3从管理学中激励理论的视角出发, 结合出版业实际, 就出版企业激励机制的可行性运作模式进行了探讨, 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尚属首例, 文章还提出了企业在激励机制运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常风的《激励: 一个出版社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4是在还认为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期权激励尚未有成熟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 出版业不宜贸然引入这一激励机制。因此, 建立这一制度的前提是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

2. 关于转制背景下出版企业的激励机制问题。吴一新的《对

版》第3期。

1郭爱民: 《知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前提》, 《编辑之友》第2期。

2林全: 《试论出版管理中的有效果激励》, 《科技与出版》第6期。

3刘娴庆: 《试析出版企业激励机制的运作模式》, 《图书•情报•知识》第4期。

4常风: 《激励: 一个出版社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中国出版》1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