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分析国家标准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解读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3e3826576eeaeaad1f330d1.png)
《GB/T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解读一、煤的工业分析的概念煤的工业分析,又叫煤的技术分析或实用分析,是评价煤质的基本依据。
在国家标准中,煤的工业分析包括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的测定和固定碳的计算。
水分(M)外在水分内在水分煤的工业分析灰分(A)挥发分(V)固定碳(FC)二、工业分析水的试验步骤(空气干燥法)1、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置于(105-110)℃鼓风干燥箱内,与空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
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质量分数。
2、试验步骤(1)在预选干燥并已称量过的称量瓶内称取粒度小于0.2mm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1±0.1)g,平摊在称量瓶中。
(2)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选鼓风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
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1h,无烟煤干燥1.5h。
(3)才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4)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质量减少不超过0.0010g或质量增加时为止。
水分小于2.00%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3、工业分析水分的测定意义工业分析水分测定就是指空气干燥基水分(即空干基内水)测定,用Mad 表示,测定工业分析水分的意义在于:(1)以空气干燥基水分进行校正的煤质分析项目结果的基础数据;如:挥发分的测定,必须减去空干基水分。
(2)进行不同基准煤质分析结果换算。
三、工业分析水分与全水分测定的区别1、煤样的粒度不同:工业分析法中规定的粒度为0.2mm,全水分测定方法中有粒度〈6mm和〈 13mm两种。
2、煤样的称样量不同:工业分析法中为1g,全水分测定方法中有10g和500g 两种。
3、煤样干燥的时间不同:工业分析法中规定:烟煤1.5h、褐煤和无烟煤2h (通氮);烟煤1h,无烟煤1.5h(空气)。
全水分测定方法中:两步法与工业分析法中的通氮测定相同;烟煤2h,褐煤和无烟煤3h(一步法通氮)烟煤2h,无烟煤3h|(一步法空气)。
工业分析复习提纲
![工业分析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29a26038dd36a32d73758132.png)
工业分析2018考题解读:填空题(40分)填空题多考一些基本概念、名词解释或者一些计算题以及课后习题绪论:课后习题1解: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1,2017)中,共分为20个行业门类(A-T),97个行业大类(数字),473个行业中类,1380个行业小类。
2解:GB/T 5750.3-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质分析质量控制、GB/T 11713-1989 用半导体γ谱仪分析低比活度γ放射性样品的标准方法、GB/T 18876.3-2008 应用自动图像分析测定钢和其它金属中金相组织、夹杂物含量和级别的标准试验方法第3部分钢中碳化物级别的图像分析与体视学测定、GB/T 34002-2017 微束分析透射电子显微术用周期结构标准物质校准图像放大倍率的方法、GB/T 21865-2008 用半自动和自动图象分析法测量平均粒度的标准测试方法。
GB 3284-1982 石英玻璃化学成分分析方法、GB 9566-1988 氯菊酯分析方法、GB 8205-1987 二氯菊酰氯含量分析方法、GB 9288-1988 首饰含金量分析方法、GB 8204-1987 喹硫磷原药分析方法。
知识点填空1、工业分析的任务: 研究工业生产的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最终成品、副产品及各种废物组成和含量的分析检验方法2、工业分析的对象是:行业门类中(C),在制造业中,又分为31个小类。
从大的范围来说,这31个制造业小类都应属于工业分析的研究对象3、GB/T4754-2017标准的代码结构识别:C3110 表示什么意思。
C :制造业;31:黑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10:炼铁4、工业分析的特点:工业分析的特点1)分析对象的物料量大(量很大、组成不均匀)采样、制样环节2)分析对象的组成复杂(共存组分干扰)分析方法及干扰消除(针对性)3)分析试样的处理过程繁琐(测定状态)试样预处理(分离、掩蔽、状态转化等)4)分析的任务广(分析对象广泛、检测项目多、分析方法各异)5)要求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指导和控制生产正常进行)快速、准确5、工业分析的项目取决于产品质量特性(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寿命和经济性)、分析技术。
热重分析法进行煤工业分析项目的测定
![热重分析法进行煤工业分析项目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c7d936725f0e7cd185253628.png)
13.45 13.48
31.35 31.38
13.45 13.37
31.22 31.26
平均值
13.42
31.25
标准差
0.07
0.10
RSD(%)
0.52
0.32
标准值(%)
13.34±0.22
31.24±0.25
2.2对日常基础分析煤样进行10次重复测定,数据见表3。
表3:日常煤样品精密度试验数据表(n=10)
分别编辑试样编号、分析方法、坩埚数量及位置 编号等待分析样品信息,确认无误后开始分析, 样品称量范围1±0.1g。
仪器校准图示
操作图示
二、结果与讨论
1、实验条件的选择
1.1称样量选择 分别加入0.5克和1.0克样品进行重复测定,
挥发分测定在加入1.0克样品时,分析精度比较好, 灰分测定在加入0.5-1.0克范围的测定精度都可以 满足实验要求。
1.6气氛条件 在100℃左右,样品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热失
重行为是相似的,失去表面水分,所以水分测 定选择空气气氛是完全可以满足测定要求的; 在900℃选择氮气气氛进行挥发分测定,由于仪 器须从105℃升温至900℃,根据设置需要18分 钟的升温时间,6分钟的保持时间,所以选择在 氮气的惰性气氛下,可以基本保证测定时隔绝 空气,样品的反应更接近于国家标准对于挥发 分的测定要求;在815℃时纯氧可使煤组分快速 充分的降解,所以灰分测定选择氧气气氛使反 应更快速完全。
1.7最长时间设置 最长时间要求输入的时间对于分析完成是
绝对完全充足的,所以,参考国标GB/T2122001,设置水分最长时间为90分钟,灰分最长 时间为110分钟。在样品始终无法达到重量恒 定的情况下,到达设置的最长时间,仪器结束 测定,输出数据。经实验证明该时间设置是完 全能够使样品充分完成反应的。
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a5137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64.png)
采样单元
1
子样数目和质量
2
煤流中采取商品煤样
3
火车顶部采取商品煤样
4
【例题3-1】 设一节车皮容量为50t,分别画出下列要求的采样点布置情况。
5
以200t煤量的原煤为一采样单元;
6
以50t煤量的原煤为一采样单元;
7
以150t煤量的精煤为一采样单元。
8
3.1 煤样的采集
生产煤样采取方法
01
采取生产煤样的总则
式中 m——试料的质量,g;
m1——样品加热后减少的质量,g。
3.计算
当打开炉门,推入坩埚架时,炉温可能下降,但是在3min内必须使炉温达到90010℃,否则试验作废。
从加热至称量都不能揭开坩埚盖,以防焦渣被氧化,造成测定误差。
每次测定后,坩埚内常附着一层黑色碳烟,应灼烧除去后再使用。
STEP1
STEP2
STEP3
在测定煤样的全水分以前,应仔细检查贮存煤样的容器密封情况,擦净容器表面,称量,并与容器标签上所注明的质量进行核对。
如果煤样在运送过程中水分有损失,则可按下式求出补正后的煤样全水分:
M1为煤样在运送过程中水分的损失量(%)
全水份测定注意问题
全水份测定注意问题
2. 全水分测定结果的允许误差
1
2
(三)分析煤样的水分测定
煤的灰分是煤中所有可燃物完全燃烧以及矿物质(除水分以外的所有无机质的总称)在一定温度下,经一系列复杂化学反应以后所剩下的残渣,用符号A表示。
灰分全部来自矿物质,但其组成和数量又不同于煤中原有矿物质,因此煤的灰分应称为“灰分产率” 。
三、灰分的测定
测定煤的灰分,对于鉴定煤的质量以及确定其使用价值也有重要意义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212](https://img.taocdn.com/s3/m/08965b12866fb84ae45c8dec.png)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212—9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212—91代替GB212—77Proximate analysis of coal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05-22批准1992-03-01实施本标准参照采用了国际标准ISO348:1981(E)《硬煤分析试样中水分测定方法直接容量法》、ISO 562:1981(E)《硬煤和焦炭挥发分测定方法》和ISO 1171:1981(E)《固体矿物燃料灰分测定方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测定方法和固定碳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2 水分的测定本标准规定了三种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其中方法A和方法B适用于所有煤种:方法C仅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
在仲裁分析中遇到有用空气干燥煤样水分进行基的换算时,应用方法A测定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
2.1 方法A(通氮干燥法)2.1.1 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在干燥氮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
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百分含量。
2.1.2 试剂2.1.2.1 氮气:纯度99.9%,含氧量小于100ppm。
2.1.2.2 无水氯化钙(HGB 3208):化学纯,粒状。
2.1.2.3 变色硅胶:工业用品。
2.1.3 仪器、设备2.1.3.1 小空间干燥箱:箱体严密,具有较小的自由空间,有气体进、出口,并带有自动控温装置,能保持温度在105~110℃范围内。
2.1.3.2 玻璃称量瓶:直径40mm,高25mm,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见图1)。
2.1.3.3 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或粒状无水氯化钙。
2.1.3.4 干燥塔:容量250mL内装干燥剂。
2.1.3.5 流量计:量程为100~1000mL/min。
2.1.3.6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2.1.4 分析步骤2.1.4.1 用预先干燥和称量过(精确至0.0002g)的称量瓶称取粒度为0.2mm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精确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
工业分析
![工业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881b936bec0975f465e2d4.png)
1、标准方法(P3)工业分析中标准方法中又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标准和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IEC标准。
国家标准,代号“GB”表示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GB/T”表示推荐性国家标准。
2、采样原则基本原则就是使采得的样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对于均匀物料的采样,原则上可以在物料上的任意部位进行,要求采样过程中不应带进任何杂质,而且尽量避免引起物料的变化。
对于非均匀物料,应随机采样。
3、采样的基本要求确定总体积物料的范围、采样单元和二次采样单元;确定样品数、样品量和采样部位;规定采样操作方法和采样工具、样品的加工方法,以及采样安全措施。
4、最小采样量(P8)公式:m Q≥kdα物料的颗粒越大,最低采样量越多;样品越不均匀,最低采样量也越多。
5、试样制备的一般程序破碎→过筛→混匀→缩分6、不同试样分解坩埚的选择(P45~46)Na2CO3(K2CO3) NaOH(KOH) K2S2O7Na2O2铂金坩埚银坩埚铂坩埚或瓷坩埚用Ag,Ni,Fe坩埚950~1000铁矿石,生石灰多用NaOH,易得澄清溶液450熟料,生石灰600~700,时间不长适用于铁的氧化物碱溶法:Na2CO3,碱性溶剂酸溶法:K2S2O7,酸性试剂7、煤的组成煤是由有机质、矿物质和水组成的。
有机质和部分矿物质是可燃的,水和大部分矿物质是不可燃的煤是由可燃物和不可燃物两部分组成的8、煤的分析项目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分析项目是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工业分析包括: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的测定9、艾氏卡法(P32)艾氏卡试剂:2份质量的MgO+1份质量的无水Na2CO3MgO作用:疏松反应物,是空气进入煤样,同时也能与SO2、SO3反应10、全硫的测定(P32 ~34)煤中各种形态的硫的总和(有机硫,无机硫,单质硫)有艾氏卡法、高温燃烧--酸碱滴定法、库伦法煤样在催化剂作用下在氧气流中燃烧,煤中硫生成硫的氧化物,用过氧化氢吸收形成硫酸,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根据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计算煤中全硫的含量。
第一章 工业分析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 工业分析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9efbe6aa98271fe910ef9e2.png)
四、要求 1.准确 2.快速 3.微量
降低误差,提高准确度。 快速冶金分析。
两种含义: 一是提高方法的灵敏度,适用样品量极少和浓 度极低,mg~ug、ppm~ppb。 二是对材料表层及微区域及其中的析出相和夹 渣物等微量相进行测定,研究材料的结构和组成。 4.自动 从取样、预处理、测试到数据处理等分析自动化。
②重铬酸钾法:
铁:三价铁用锌还原过滤,硫磷混酸介质,
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重铬酸钾滴定。
3.气体分析法 根据化学反应中所生成气体的体积或被吸收剂 吸收后增加的质量,求出被测组分含量的方法。
(二)仪器分析法 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并借用较 精密的仪器进行测定 1.光学分析法 ⑴分光光度法: ①可见光区(称比色法):无机元素的络合物, 微量和半微量分析。 ②紫外、红外分光光度法:有机官能团分析。 ⑵原子吸收光谱法:金属元素,常量和半微量分 析 ⑶发射光谱法:各种元素,主要是常量以下。 ⑷荧光分析法:各种元素,半微量以上。 ⑸红外吸收法:碳硫氧氮氢,半微量和微量。
第一章
工业分析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工业分析的任务和作用
一、定义 工业分析是分析化学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理 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在工业中的应用。 二、任务 研究各种工业生产中的原料、辅助材料、中间 产品、产品及副产品的分析方法。 三、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评定原料、半成品和产品的 质量,从而评判生产工艺条件是否正常。 是否合格 质量信息反馈 提高经济效益 保证安全生产
(一)原始记录
原始数据都应该整洁地记录在专用的本子上,
记录本应妥善保存适当长的时间。 原始记录必须真实、齐全、清楚,记录方式应 简单明了,便于核查。 根据不同的化验要求,可以自行设计一些简单 合适的记录表格,供化验时填写。
《工业分析》电子教材
![《工业分析》电子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2e27b2837fd5360cbb1adb7d.png)
第一章绪论【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分析的作用、任务、特点及分析方法分类。
2.掌握我国标准分析法分类、代号、编号、有效期及允许误差。
3.熟悉分析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4.掌握标准分析法的相关知识。
5.掌握判断分析数据是否符合要求的方法。
一、工业分析的任务工业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是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它涉及到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包括化工、轻工、煤炭、冶金、石油、食品、医药、农药和环保等),它的任务是对工业生产的原料、辅料、半成品、副产品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工业废物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检验,以评定原料和产品的质量、检查生产过程是否正常,环境是否受到污染,从而做到合理组织生产,合理使用原料、燃料,及时发现问题,减少废品,提高企业产品质量,保证生产过程顺利进行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
因此,工业分析有指导和促进生产的作用,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专门技术,被誉为工业生产的“眼睛”,在工业生产中起着“把关”的作用。
二、工业分析的特点工业分析的对象多种多样,分析对象不同,对分析的要求也就不同。
一般来说,在符合生产和科研所需准确度的前提下,分析快速、测定简便及易于重复是对工业分析的普遍要求。
而工业生产和工业产品的性质决定了工业分析的特点。
1.分析对象的物料量大工业分析所涉及的物料往往以千百吨计,而且组成不均匀,要从其中取出能够代表全部物料组成的少量分析试样是工业分析的重要环节。
科学合理地采取具有代表性的分析试样是工业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和技术。
所谓科学合理,是要既取得能代表整个物料的少量分析试样,又要求用最少的人工劳动和耗费最低的经济成本。
2.分析对象的组成复杂在选择分析方法时,必须考虑到杂质对测定的干扰,在样品预处理和分析过程中应设法消除杂质的影响,以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另外,测定同一种组分,可选择的分析方法有多种,究竟哪一种方法更适合,也是一个分析工作者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3.分析任务广工业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因分析对象不同而异。
GBT2011-1991《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
![GBT2011-1991《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1b3d1f0a58da0116c1749c3.png)
GB/T 2001《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国家标准修订编制说明1 任务来源及工作过程根据国标委综合【2010】87号文件精神,由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负责修订GB/T 2011-1991《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标准。
接到标准修订任务后,成立了标准修订课题组,通过研究和调查,拟修订新标准的分析方法内容,然后我们查阅了国内外同类标准及有关资料,进行了收集、翻译、整理及对比分析.2011年5月,向国内使用此标准用户发出征求意见函,共发出征求意见函32份,希望能广泛征求到各单位对修订标准工作的意见,共收到1家回函。
回函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对本标准的修标工作提出了一些修订意见和建议,详见《意见汇总处理表》。
根据回函单位意见,本着推进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我们对现行标准进行了确认、修改、完善和改进,完成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2012年7月征求意见.2 修订标准的依据2.1目前GB/T 2001-1991《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标准的标龄已有20年。
标准应适时修订,国家规定国家标准标龄一般为5年左右,本标准已应用20年之久,早应修订或重新确认。
2.2 根据GB/T 2001-1991使用单位在实践中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同时参照ISO 579:1999、ISO 687:2004、ISO 1171:1997、ISO 562:1998,对GB/T 2001-1991《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标准进行了修订。
3 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3.1 本标准草案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格式进行编写。
3.2 增加“前言”部分。
列举了新旧标准差异。
3.3 将 GB/T2001—1991第1章“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改为:“范围”。
3.4 将 GB/T2001—1991第2章“引用标准”改为“规范性引用文件”并增加下列内容:“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工业分析复习题(仅供参考)1
![工业分析复习题(仅供参考)1](https://img.taocdn.com/s3/m/e72cf97f7fd5360cba1adb99.png)
工业分析复习题(仅供参考)一、单项选择1. 从下列标准中选出必须制定为强制性标准的是(C )A、国家标准B、分析方法标准C、食品卫生标准D、产品标准2. 液体平均样品是指(C )。
A、一组部位样品B、容器内采得的全液位样品C、采得的一组部位样品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样品D、均匀液体中随机采得的样品3. 以下测定项目不属于煤样的半工业组成的是(B )。
A、水分B、总硫C、固定碳D、挥发分4. 不属于钢铁中五元素的是(B )。
A、硫B、铁C、锰D、磷5.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必须保证所取试样具有充分的(A)A、代表性B、唯一性C、针对性D、准确性6.采集水样时,当水样中含有大量油类或其它有机物时以( A )•为宜,当测定微量金属离子时,采用( A )较好,测定二氧化硅时必须用(C )取样有效。
A.•玻璃瓶,B.塑料瓶,C.铂器皿.7. 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取水样100mL,空白滴定和反滴定时耗用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分别为15.0mL和5.0mL,其浓度为0.1mol/L,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为(C )A 40mg/L;B 160mg/L;C 80mg/L ;D 8mg/L8. 称量易挥发液体样品用( B )。
A、称量瓶B、安瓿球C、锥形瓶D、滴瓶9.当甲乙两方对分析结果有分歧,为了解决争议,可以使用的分析方法是( A )A、验证分析B、仲裁分析C、例行分析D、监测分析10.下列不属于工业分析工作者的基本素质的是( E )A、高度的责任感和质量第一的理念B、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C、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D、有不断创新的开拓精神E、做实验时可以根据经验随意改数据11.( A )的结果是进行工艺核算,财务核算和评定产品质量的依据,要求有较高的准确度。
A、标准分析法B、快速分析法C、中控分析D、例行分析12.不属于工业分析的特点的是( D )A、分析对象的物料量大B、分析对象的组成复杂C、分析任务广D、对试样的全部杂质进行分析13.硅酸盐烧失量一般主要指( A )A、化合水和二氧化碳B、水分C、吸附水和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14.用氟硅酸钾法测定黏土中二氧化硅的含量,两次测得结果分别为27.60%和29.20%,已知允差为±0.35%,则两次平行测定的数值( B )A、有效B、无效C、无法判断15.用碳酸盐熔融硅酸盐属于( B )A、湿法分解B、干法分解C、以上两种都对16.属于人造硅酸盐的是( D )A、长石B、云母C、石英D、陶瓷17.硅酸盐中,以H2O 分子状态存在于矿物晶格中,如Na2CO3•10H2O中的水分,属于( A )A、吸附水B、结晶水 C、结构水D、游离水18.下列吸收剂能用于吸收CO2的是( A )A、KOH溶液B、H2SO4溶液C、KMnO4溶液D、饱和溴水19.属于强制性标准的是( D )A、QB/T 2234—1898B、QB/T 2154—1990C、QB/T 1562—2003D、QB 724—199820.采取天然水时,应将取样瓶浸入水下面( C )处取样。
煤的 工业分析
![煤的 工业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3730d1c1c708a1284a4452.png)
煤的工业分析煤的工业分析,又叫煤的技术分析或实用分析,是评价煤质的基本依据。
在国家标准种,煤的工业分析包括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等指标的测定。
通常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等指标的测定。
通常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是直接测出的,而固定碳是用差减法计算出来的。
广义上讲,煤的工业分析还包括煤的全硫分和发热量的测定,又叫煤的全工业分析。
1.煤的水分煤的水分,是煤炭计价中的一个辅助指标。
煤的水分直接影响煤的使用、运输和储存。
煤的水分增加,煤中有用成分相对减少,且水分在燃烧时变成蒸汽要吸热,因而降低了煤的发热量。
煤的水分增加,还增加了无效运输,并给卸车带来了困难。
特点是冬季寒冷地区,经常发生冻车,影响卸车,影响生产,影响车皮周转,加剧了运输的紧张。
煤的水分也容易引起煤炭粘仓而减小煤仓容量,甚至发生堵仓事故。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采掘机械化的发展和井下安全生产的加强,以及喷露洒水、煤层注水、综合防尘等措施的实施,原煤水分呈增加的趋势。
为此,煤矿除在开采设计上和开采过程中的采煤、掘进、通风和运输等各个环节上制定减少煤的水分的措施外,还应在煤的地面加工中采取措施减少煤的水分。
1)煤中游离水和化合水煤中水分按存在形态的不同分为两类,既游离水和化合水。
游离水是以物理状态吸附在煤颗粒内部毛细管中和附着在煤颗粒表面的水分;化合水也叫结晶水,是以化合的方式同煤中矿物质结合的水。
如硫酸钙(NaSO4.2H2O)和高龄土(AL2O3.2SiO2.2H2O) 中的结晶水。
游离水在105~110C的温度下经过1~2小时可蒸发掉,而结晶水通常要在200C以上才能分解析出。
煤的工业分析中只测试游离水,不测结晶水。
2)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煤的游离水分又分为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
外在水分,是附着在煤颗粒表面的水分。
外在水分很容易在常温下的干燥空气中蒸发,蒸发到煤颗粒表面的水蒸气压与空气的湿度平衡时就不再蒸发了。
内在水分,是吸附在煤颗粒内部毛细孔中的水分。
《工业分析》练习思考题
![《工业分析》练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e77e8823ccbff121dd3683e5.png)
第1章绪论1.工业分析的任务及作用是什么?答: 其任务是:研究和测定工业生产的原料、辅助原料、中间成品、成品、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三废”的化学组成及其含量。
其作用是:①确保原料、辅料的质量,严把投料关,②监控生产工艺过程及条件,保证生产运行顺畅,③评定产品级别,确保产品质量,监测工业“三废”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2.工业分析的特点可以总结为哪几方面?答:其特点有:①分析对象组成复杂、物料量大,②分析对象来源广泛,成分复杂,③符合生产所需准确度的前提下,尽量使分析快速、简便、易于重复,④在分析的具体要求下,单一、合适的分析方法或多种分析方法配合使用。
3.工业分析方法可分为哪几类?答:按方法的分析原理可分为化学分析法、物理分析法和物理化学分析法;按方法在工业生产上所起的作用以及所需的时间不同可分为仲裁分析法、常规分析法和快速分析法。
4.什么是强制性国家标准?我国的国家标准都是强制性的吗?答:强制性国家标准是指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执行的标准。
我国的国家标准并不都是强制性的,还有推荐性标准。
5.分析方法标准包括哪些内容?答:分析方法标准的内容包括方法的类别、适用范围、原料、试剂或材料、仪器或设备、采样、分析或操作、结果的计算、结果的数据处理。
6.标准(分析)方法应满足哪些要求?7.什么是标准物质?标准物质都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答:标准物质是指由某类产品制备的用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测定了其一个或几个特性量值的被法定机关确认并颁发证书的物质。
基本特征:8.我国把标准物质分为哪几级?分别用什么代号表示?第2章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1.什么叫分析化验单位?其大小取决于什么因素?2.工业物料按其特性值的变异性类型可分为哪几类?对于不同类型的试样应按照什么原则进行采样?3.采样方法应根据哪些因素确定?采样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4.如何从不同存在状态的固体物料试样中进行采样?5.液体物料试样的采样工具有哪些?分别适合采取什么样的试样?6.对于大贮罐中的液体物料,如何进行试样的采取?7.气体物料试样的采样设备由哪些装置组成?8.如何采取正压、负压及常压气体试样?9.试样的制备包括哪几个阶段?各阶段都有什么要求?10.人工法缩分试样时常用哪几种方法?其操作要点是什么?11.试样分解的目的是什么?常用哪几种方法?12.用H3PO4 分解试样时常加入H2SO4 ,为什么?13.用HF分解试样时,为什么必须在有防护工具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操作?14.碱溶法分解试样时,常用哪几种溶剂?15.什么叫熔融法?常用来分解什么样的试样?可分为哪几类?16.用酸性溶剂K2SO7 分解试样时最好用什么器皿进行熔融?K2SO7 为什么不能用于硅酸盐系统的分析?17.用碱性溶剂NaOH 分解试样时,熔融前要将其在银和镍坩埚中加热脱水后再加试样?为什么?18.烧结法与熔融法相比,具有哪些优点?第3章煤质分析1.煤的形成条件有哪些?2.煤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煤可分为哪几类?3.煤中有机质主要是哪些元素?各起什么作用?4.煤的分析方法可分为哪两大类?其中工业分析包括哪些分析项目?5.什么叫煤的全水分?化验室里测定煤的全水分时所测得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与煤中不同结构状态下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有何不同?6.什么叫空气干燥煤样水分?通常采用哪些方法进行测定?7.煤的灰分会对煤有哪些影响?采用什么方法测定?8.煤的挥发分反映了煤的什么程度?测煤中挥发分时,当煤中的碳酸盐含量较高时,必须进行什么校正?9.简述艾氏卡法测定煤中全硫含量的基本原理。
《工业分析》课程标准
![《工业分析》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f7b788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7.png)
《工业分析》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化学工艺专业化工分析检验方向的一门技能方向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系统地教学,使学生掌握化工原料、化工产品等的取样、制样、分析与检验的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促进学生对工业产品的采集与取样、分析方案的制定、实际样品的分离与富集、分析检验结果的报告和实验操作技术等各项技能的掌握,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化工产品分析与检测、工业电器与仪表、化学产品分析与检测等课程一同开设。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培养在化工、建材、医药、环保、轻工、冶金、地质等部门从事检验及实验室组织管理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应用化学分析和现代仪器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样品的采取与制备、水质分析、煤分析、硅酸盐分析、肥料分析、气体分析、化工产品质量检验、农药分析、物理常数的测定等的分析方法。
学生能适应一般化工企业的要求,通过简单培训可以从事分析仪器的操作。
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共126学时。
课程学分7学分,分1学期。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工业分析的任务、特点、方法分类以及标准。
2.掌握固体、液体、气体试样的采取和制备方法。
3.理解水的分类、水质标准、水样的采取和预处理,掌握工业用水的酸碱度、硬度、总铁量等的分析原理和方法。
4.了解煤和焦炭的组成,初步掌握煤的制备方法,掌握煤和焦炭工业分析项目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5.了解硅酸盐的分类和组成,理解试样的分解方法,掌握硅酸盐组成的分析原理和方法。
6.掌握氮、磷、钾肥的分析原理和方法。
7.了解气体分析的方法分类,掌握气体分析原理和方法。
8.掌握几种化工产品质量检验的原理和方法。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对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分析检验能力,能正确选择采样方法和使用采样工具采取固体、液体、气体产品。
能正确制备样品,并正确选择各主要分析项目的分析方法,计算和校正全分析结果。
工业分析1---绪论
![工业分析1---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b6183adb50e2524de5187e0d.png)
标准化组织制定颁布的标准。 只限于世界上一个指定地区的某些国家 组成的标准化组织称为地区性标准组织, 其制定的标准称为地区性标准,如欧洲 标准化协作委员会(CEN)、亚洲标准 咨询委员会(ASAC)等。
5、标准的分类: 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所谓强制性标准是指具有法律属性,在 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 执行的标准,如食品卫生标准、医药标准、 农药标准、各类安全标准等。 其它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又称为非强制 性或自愿性标准;一般在标准后加“/T”表示, 可参照执行或自愿执行,违犯这类标准不构 成经济或法律责任。
4、标准物质的种类(按技术特性分类):
化学成分和纯度标准物质:如钢铁、合金、 矿石、炉渣和基准试剂等标准物质; 物理化学特性标准物质:如燃烧热、pH值、 高聚物分子量等标准物质; 工程类标准物质:如橡胶、工程塑料的机械 性能、电性能的标准物质。 我国标准物质编号为GBW
一级标准物质:
GBW 06101 基准试剂碳酸钠; GBW 07210-07212 3种磷矿石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GBW 013101-13237 7种pH标准物质。 二级标准物质: GBW(E)060001-060017 GBW(E)080009-080038 17种化工产品成分分析 用标准物质; 盐酸、硝酸盐、磷酸盐、 硅酸盐等标准溶液系列 水中各种成分分析用标 准物质。
2、标准化的作用:
标准化的作用是改进产品、过程和 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 术合作。标准化的实质是“通过制定、 发布、实施标准,达到统一”;目的是 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提高适用性,防止壁垒,促进合作
3、标准化的对象:
国民经济各领域中,凡具有多次重 复使用和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产品,以 及各种定额、规划、要求、方法、概念 等,都可成为标准化的对象。 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体对象, 即具体事物,另一类是总体对象,即各 种具体对象的总和构成的整体。
工业分析课件
![工业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6e548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f.png)
03
工业分析流程
样品采集
采样点选择
根据分析需求和现场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 样点。
采样方法
根据不同物料的特性,采用合适的采样工具和方 法。
采样量
确保采集的样品量足够进行后续分析,同时避免 浪费。
样品处理
样品制备
01
将采集的样品进行适当的破碎、混合、缩分等处理,以便后续
分析。
样品分离
02
根据分析需求,将样品中的目标组分进行分离和提取。
环保监测与治理
工业分析能够对工业废弃物和排放物进行检测和监测,为 环保部门提供数据支持,促进企业环保治理和可持续发展 。
工业分析的应用领域
石油化工
对石油、天然气、石化产品等进行分析,控 制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
冶金矿产
对金属、非金属矿产进行成分分析和性能评 价。
食品药品
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进行安全性检测 和质量评价。
环境监测
对空气、水体、土壤等进行污染物检测和环 境质量评估。
02
工业分析技术
化学分析
总结词
化学分析是工业分析中的基础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
详细描述
化学分析基于化学反应原理,通过滴定、重量法、比色法等手段对物质的化学 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它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适用于大多数无机和有 机物质的分析。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
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汽车和道路交通领域的标准。
国家标准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 会(SAC)
负责制定和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如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GB/T 24001环境管 理体系等。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
负责制定和发布美国国家标准,如ANSI/ISA 99工 业自动化系统安全性等。
工业分析——全套
![工业分析——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51c2aa5ce53a580217fcfeb8.png)
(4)在仲裁分析和进行实验室质量考核中经常采用标准物质作 为评价标准。
(5)采用标准试样消除基体效应。解决基体效应最好的办法是 采用标准试样作为分析测试的标准。对基体效应明显的待测试样, 在组成和性质上与标准试样越接近,测定结果越准确。这是基准 试剂所不及的。
0.5m
1~2m
h=0.3m m=5kg
料堆上采样点的分布
从煤流中采样 先计算出采样时间间隔,在煤流下落点,根据煤
的流量和传送带宽度,以一次或分多次用接斗横截煤 流的全断面采取一个份样。
从火车或汽车中采样 不管车皮容量大小,每车至少采取3个份样,按3
点法布点。
从船舶中采样
直接在船上采样,以舱煤为一个采样单元,将船 舱分成2~3层,每3 ~4m为一层,将份样均匀分布在 各层表面上。
允许误差的计算
如用氯化铵重量法测定水泥熟料中的二氧化硅含量 国家标准规定SiO2允许差范围为0.15% , 若实际测得 数值为23.56%和23.34%,其差值为0.22%,必须重 新测定。 23.56%-23.34%=0.22%>0.15%(超差,数据无效)
23.56%-23.48%=0.08%<0.15%(√,数据有效) 如果再测得数据为23.48%,与23.56%的差值为 0.08%,小于允许误差,则测得数据有效,可以取其 平均值23.52%作为测定结果。
总体物料的单元数
1~10 11~49 50~64 65~81 82~101 102~125 126~151 152~181
选取的最小单元数 全部单元 11 12 13 14 15 16 17
煤的工业分析国标
![煤的工业分析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12a1bd3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14.png)
CaO 和 SO3 “不见面”
3.2.4 灰分测定影响因素
1) 黄铁矿的氧化程度 2)方解石的分解程度 3)灰中固定的硫量的多少 ▪ 为测得有可比性的灰分值,就必须: ——使黄铁矿氧化完全; ——方解石分解完全; ——SO3和CaO间的反应降低到最低程度。
3.2.5一般采取的措施
慢速灰化 ——使煤中硫化物在碳酸盐分解前完全氧化并 排出(避免硫酸钙的生成)
▲ “高温炉法”:缓慢推样,防止爆燃
(1) 快灰仪法
灰皿——新灰皿灼烧至恒重,保存在干燥器中; 升温——快灰仪升温至(815±10) ºC 调速——传动带调节到17mm/min左右或其他合适
的速度 (需做与缓慢灰化法的不同煤种 的对比试验,确定传送带速度); 称样——分析煤样(0.5 ±0.01)g ,称准0.0002g , 摊平; 灰化——装煤样的灰皿放在传送带上; 冷却——取出灰皿,在空气中冷却5min左右,移 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 检查性灼烧——不需要
▪ 外来矿物质:指煤炭开采和加工处理中混入的 矿物质。
3.2.3灰化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
1 黏土和页岩矿物失去结晶水(500℃~600 ℃)
Al2O3.2SiO2.2H2O
Al2O3+ 2SiO2 +2H2O
CaSO4. 2H2O CaSO4+ 2H2O
2 碳酸钙分解
CaCO3
CaO +CO2
4 挥发分的测定
4.1 煤的挥发分的定义
煤在规定条件下(900℃),隔绝空气加热,并进 行水分校正后的挥发物质产率。
4.2 挥发分的测定意义
▲挥发分产率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密切的关系,故被 采用作为煤炭分类的第一指标;
煤种
工业分析国家标准
![工业分析国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f8872bbb0717fd5360cdc94.png)
实验结果分析
1.灰分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1).如果使用快速灰化法,炉温升至 850℃后推进煤样的速度过快,煤样爆燃 引起飞溅损失,使测试结果偏低。 (2).灰皿在试验前未达到干燥状态,吸附有 水分,灼烧后计算灰分扣除的空灰皿质量 偏大,导致灰分结果偏低。 (3).测定的灰分结果未换算到干基即报出。
c.从炉中取出灰皿,放在空气中冷却5min左 右,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 量; d.进行检查性灼烧,温度为(815±10)℃, 每次20min,直到连续两次灼烧后的质量变化 不超过0.0010g为止。以最后一次灼烧后的质 量为计算依据。灰分低于15.00%时,不必进行 检查性灼烧。
2.快速灰化法(日常分析方法)
方法提要:将装有煤样的灰皿由炉外逐渐送入 预先加热至(815±10)℃的马弗炉中灰化并 灼烧至质量恒定。以残留物的质量占煤样质量 的质量分数作为煤样的灰分。 试验步骤 a.在预先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灰皿中,称取粒度小 于0.2mm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1±0.1)称准 至0.0002g,均匀地摊平在灰皿中,使其每平 方厘米的质量不超过0.15g。
结果的计算
分析水分Mad=(m1/m) ×100 其中:Mad——一般分析试验煤样水分的质量 分数,﹪; m——称取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的质量,单位 为克(g); m1——煤样干燥后失去的质量,单位为克 (g)。
水分测定的重复性限(由于受气候及环境 湿度等因素的影响,水分不得比较再现性,即 不同化验室或同一化验室在不同时间测试出的 水分不能比较;其它指标的对比为:同一化验 室在短时间内可进行任一相同基准的对比,不 同化验室或同一化验室两次测试间隔时间较长 时应对比干基,发热量需对比干基高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灰分的测定
1.缓慢灰化法(仲裁方法) 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的一般分析试验煤 样,放入马弗炉中,以一定的速度加热到 (815±10)℃,灰化并灼烧到质量恒定。以 残留物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质量分数作为煤样 的灰分。
马弗炉(高温炉):炉膛具有足够的恒温区, 能保持温度为(815±10)℃。炉后壁的上部 带有直径为(25~30)mm的烟囱,下部离炉 膛底(20~30)mm处有一个插热电偶的小 孔。炉门上有一个直径为20mm的通气孔。 马弗炉的恒温区应在关闭炉门下测定,并至少 每年测定一次。热电偶至少每年校准一次。
结果的计算
挥发分Vad=(m1/m) ×100-Mad 其中:Vad——空气干燥基挥发分的质量分数, ﹪; m——称取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的质量,单位 为克(g); m1——煤样加热后减少的质量,单位为克 (g); Mad——一般分析试验煤样水分的质量分数, ﹪。
固定碳的计算: FCad=100-(Mad+Aad+Vad) FCd=100-Ad-Vd 干基与分析基的换算: Xd=100×Xad/(100-Mad)
马弗炉:能保持温度在(900±10)℃,并有 足够的(900±5)℃的恒温区。炉子的热容量 为当起始温度为920℃左右时,放入室温下的坩 埚架和若干坩埚,关闭炉门后,在3min内能恢 复到(900±10)℃。炉后壁有一个排气孔和 一个插热电偶的小孔。小孔位置应使热电偶插 入炉内后其热接点在坩埚底和炉底之间,距炉 底(20~30)mm处。
另外,挥发分测定中未关闭马弗炉烟囱 , 加热时间未能准确控制在7min,或使用 全自动工业分析仪进行试验时没有正确标 定仪器,或水分测定不准等因素都有可能 导致测定结果偏低或偏高。 提示:校正设备时挥发分坩埚架上放几个坩 埚则在平时测试时放几个坩埚,不够的可 用空坩埚补满,建议每次放6个坩埚。
SDLA618内部结构图
2.快速灰化法(日常分析方法)
方法提要:将装有煤样的灰皿由炉外逐渐送入 预先加热至(815±10)℃的马弗炉中灰化并 灼烧至质量恒定。以残留物的质量占煤样质量 的质量分数作为煤样的灰分。 试验步骤 a.在预先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灰皿中,称取粒度小 于0.2mm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1±0.1)称准 至0.0002g,均匀地摊平在灰皿中,使其每平 方厘米的质量不超过0.15g。
d.从炉中取出灰皿,放在空气中冷却5min左 右,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 量; e.进行检查性灼烧,温度为(815±10)℃,每 次20min,直到连续两次灼烧后的质量变化不 超过0.0010g为止。以最后一次灼烧后的质量 为 计算依据。如遇检查性灼烧时结果不稳定,应改 用缓慢灰化法重新测定。灰分低于15.00%时, 不必进行检查性主要有:高岭土、碳酸钙、 黄铁矿和白铁矿等,它们的分解式如下:
2SiO2· Al2O3· 2H2O→2SiO2+ Al2O3+2H2O↑ CaSO4· 2H2O→CaSO4+2H2O↑ CaCO3→CaO+CO2↑ CaO+SO3→CaSO4 CaO+SiO2→CaSiO3 4FeS2+11O2→2Fe2O3+8SO2↑ 2SO2+O2→2SO3
实验步骤
a.在预先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灰皿中,称取粒度小 于0.2mm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1±0.1)g, 称准至0.0002g,均匀地摊平在灰皿中,使其 每平方厘米的质量不超过0.15g。 b.将灰皿送入炉温不超过100℃的马弗炉恒温区 中,关上炉门并使炉门留有15mm左右的缝 隙。在不少于30min的时间内将炉温缓慢升至 50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30min。继续升温 到(815±1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1h。
c.从炉中取出灰皿,放在空气中冷却5min左 右,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 量; d.进行检查性灼烧,温度为(815±10)℃, 每次20min,直到连续两次灼烧后的质量变化 不超过0.0010g为止。以最后一次灼烧后的质 量为计算依据。灰分低于15.00%时,不必进行 检查性灼烧。
试验步骤
a.在预先于900℃温度下灼烧至质量恒定 的带盖的瓷坩埚中,称取粒度小于 0.2mm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1±0.01g, 称准至0.0002g,然后轻轻振动坩埚,使 煤样摊平,盖上盖,放在坩埚架上(褐煤 和长焰煤应预先压饼,并切成约3mm的 小快) ,(如果测定试样不足6个,则在坩 埚架的空位上用空坩埚补满)。
四.工业分析测定方法 A、水分的测定
1.通氮干燥法(仲裁方法) 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 置于(105~110)℃干燥箱中,在干燥氮气流 中干燥到质量恒定。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 算出水分的质量分数。 试剂: 氮气:纯度99.9﹪,含氧量小于0.01﹪。 无水氯化钙:化学纯,粒状。 变色硅胶:工业用品。 试验步骤 (略)
b.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并已加热到 (105~110)℃的干燥箱中。在一直鼓风的条 件下,烟煤干燥1h,无烟煤干燥1.5h。(预先 鼓风是为了使温度均匀,可在称量瓶放入干燥箱 前3~5min就开始鼓风)。 c.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 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d.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 次干燥煤样的质量减少不超过0.0010g或质量 增加为止。在后一种情况下,采取质量增加前一 次的质量为依据。水分在2.00﹪以下时,不必 进行检查性干燥。
结果的计算
分析水分Mad=(m1/m) ×100 其中:Mad——一般分析试验煤样水分的质量 分数,﹪; m——称取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的质量,单位 为克(g); m1——煤样干燥后失去的质量,单位为克 (g)。
水分测定的重复性限(由于受气候及环境 湿度等因素的影响,水分不得比较再现性,即 不同化验室或同一化验室在不同时间测试出的 水分不能比较;其它指标的对比为:同一化验 室在短时间内可进行任一相同基准的对比,不 同化验室或同一化验室两次测试间隔时间较长 时应对比干基,发热量需对比干基高位)。
试验证明,煤中黄铁矿和有机硫在500℃以 前就基本上氧化完全,而碳酸钙从500℃开始分 解到800℃分解完全。在高温下碳酸盐分解成氧 化钙和二氧化碳,同时黄铁矿和有机硫也被氧化 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气体,当这些气体与氧化 钙接触时,形成硫酸钙而固定在灰分中,从而使 灰分测定结果偏高。对于该类煤样,应采用缓慢 灰化法。
(3).试验过程中未能控制好炉温回升 速度,炉温过冲超过910℃。 (4).坩埚盖不严密,坩埚或坩埚盖开 裂,致使空气进入氧化了部分煤样 ,导致结果偏高。
5.挥发分测定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1).炉温偏低,坩埚放在恒温区外,导致 结果偏低。 (2).试验过程中炉温没有保证在3min内回 升到890℃以上,导致结果偏低。 (3).坩埚盖与坩埚配合太严密,也会使结 果偏低。
2.空气干燥法(日常分析方法)
方法提要: 称取一定量的一般分析试验煤 样,置于(105~110)℃鼓风干燥箱中,在 空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然后根据煤样的质 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质量分数。 试验步骤: a.在预先干燥和已称量过的称量瓶内称取粒度 小于0.2mm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1±0.1g) 称准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
实验结果分析
1.灰分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1).如果使用快速灰化法,炉温升至 850℃后推进煤样的速度过快,煤样爆燃 引起飞溅损失,使测试结果偏低。 (2).灰皿在试验前未达到干燥状态,吸附有 水分,灼烧后计算灰分扣除的空灰皿质量 偏大,导致灰分结果偏低。 (3).测定的灰分结果未换算到干基即报出。
结果的计算
灰分Aad=(m1/m) ×100 其中:Aad——空气干燥基灰分的质量分数,﹪; m——称取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的质量,单位为克 (g); m1——灼烧后残留物的质量,单位为克(g)。
C.挥发分的测定
称取一定量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放 在带盖的瓷坩埚中,在(900±10)℃下, 隔绝空气加热7min。以减少的质量占煤样 质量的质量分数,减去该煤样的水分含量 作为煤样的挥发分。
第三章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 212-2008
工业分析的定义: 工业分析测定包括煤的水分,灰 分,挥发分的测试,及计算得出固定 碳的含量。
一、水分测定的重要意义 水分是一项重要的煤质指标,它在煤的基础 理论研究和加工利用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煤的水分对其加工利用、贸易和储存运输都 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水分高不是一件好事。在 锅炉燃烧中,水分高会影响燃烧稳定性和热传 导;在炼焦工业中,水分高会降低焦炭产率,而 且由于水分大量蒸发带走热量而延长焦化周期; 在煤炭贸易上,煤的水分是一个重要的计质和计 量指标。在煤质分析中,煤的水分是进行不同基 的煤质分析结果换算的基础数据。
二、灰分测定的重要意义
煤中灰分是另一项在煤质特性和利用研究 中起重要作用的指标。 在煤的燃烧和气化中,根据煤灰含量以及 它的诸如熔点、黏度、导电性和化学组成等特 性来预测燃烧和气化中可能出现的腐蚀、沾污、 结渣问题,并据此进行炉型选择和煤灰渣利用 研究;在炼焦工业中,用煤的灰分量来预计焦 炭中的灰分,煤的灰分越高,有效碳的产率就 越低;在商业上可根据煤灰含量来定级论价等。
b.将马弗炉预先加热至920℃左右。打开炉门, 迅速将放有坩埚的架子送入恒温区,立即关上炉 门并计时,准确加热7min。坩埚及架子放入后, 要求炉温在3min内恢复至(900±10)℃,此后 保持在(900±10)℃,否则此次试验作废。加热 时间包括温度恢复时间在内。 c.从炉中取出坩埚,放在空气中冷却5min左右, 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三、挥发分测定的重要意义 煤的挥发分产率与煤的变质程度有比较密 切的关系——随着变质程度的加深,挥发分逐 渐降低,因此根据煤的挥发分产率可以估计煤 的种类。在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波兰和 国际煤炭分类方案中,都以挥发分作为第一分 类指标。 在燃煤中,可根据挥发分来选择适用于特 定煤源的燃烧设备或适于特定设备的煤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