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政治史面对的挑战及其思考_茅海建

合集下载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1.《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1茅海建老师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是一本一看即引人入胜,进而一气读完,进而引发思考的书。

全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对史实的考证,特别是将中外各异、上下不同的叙述呈现在读者眼前,让人对时人、时事理解更加深刻。

鸦片战争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

在军事、政治、思维上的全面落后,造成了这是一场不同纬度之间的战争。

看过《三体》的人应该明白,面对降维打击时,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和无奈。

军事上的落后,时人能够直观感受到,但却无人意识到政治和思维的落后,以致战争过去就过去了,没人思考为什么会失败,更别提改革了。

而这,也直接导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清廷白白挨了一次打,白白浪费了一代人的时间。

每读至此,不禁扼腕。

这场战争,值得思考的东西确实很多很多。

皇帝为什么会活在谎言中鸦片战争中最可悲的人是谁?我认为莫过于道光皇帝。

战场上一败再败,大小官员给他的奏报居然是一次又一次胜利。

从头至尾,他竟然不知道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在打了快两年、战争快结束时,他指示扬威将军奕经了解英女王:“该女主年甫二十二岁,何以被推为一国之主?有无匹配?其夫何名何人,在该国现居何职?”也就是说,打了这么久的仗,对内,他不知真实战况;对外,他连对手的基本情况都不了解。

这皇帝,当得可真够憋屈的。

但这一切又是如何造成的呢?从个人层面来说,是道光帝一手促成的,他自食苦果。

从制度层面来说,这是专制集权统治走不出的怪圈。

如果,道光帝不那么任性,可以容许不同意见,稍微宽容下失败,鸦片战争中就不会有那么多官员前赴后继用谎言来蒙蔽皇上。

如果,皇权不那么高高在上,稍微平易近人一点,让官员们有那么一丝尊严,或许官场的民主氛围就会浓厚一些。

但,这一切只是假设,是马后炮的我们,用今天的眼光去意淫而已。

在专制社会,官员的选拔任用全系于上级的喜恶,只有唯上,才可不犯错误,才可保住官位,怎么能让官员们不去说谎呢?人们唯有寄希望于明主,是不可以奢望民主的。

寻找中国复兴之路火种读后感600字

寻找中国复兴之路火种读后感600字

《寻找我国复兴之路》是作者茅海建的一部社会与政治类著作,书中通过对我国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我国如何实现国家复兴的问题。

这本书让人们重新审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重新认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贵。

读完《寻找我国复兴之路》,我深深感到作者对我国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我国未来发展的愿景和探索。

在书中,作者以深刻的历史分析和全面的资料调查,围绕我国复兴这一主题展开了一场思想的盛宴。

以下是我在阅读这本书后的一些感悟和体会:1. 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者在书中强调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为中华文明是一个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文化体系。

尤其是儒家思想对我国社会和人民的影响深远,其强调的仁爱、忠诚、诚信等道德观念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让我重新认识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之处,也让我对我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2.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作者指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成功的关键,是我国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充分尊重我国的国情和人民的意愿,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3. 我国走向复兴的道路。

在书中,作者深刻分析了我国历史上的辉煌和挫折,总结了我国走向复兴的经验和启示。

他指出,在新时代,我国需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保持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这让我对我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我国走向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在读完《寻找我国复兴之路》之后,我对我国的发展道路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对我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一定能够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部书,对我国的未来有更深入的思考,共同为实现我国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

读《天朝的崩溃》有感

读《天朝的崩溃》有感

读《天朝的崩溃》有感《天朝的崩溃》是茅海建先生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十余年所得的成果,全书分为九个部分,分别是:由琦善卖国而想到的、清朝的军事力量、骤然而至的战争、“剿”“抚”“剿”的回旋、广州的“战局”、东南壁垒的倾塌、“抚”议再起、平等与不平等、历史的诉说。

我们选取了“骤然而至的战争”这一章节展开了仔细的研读,从中收获到了一些新的观点,增加了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认知。

我们认识到了以下两点:一、清朝官员的愚昧无知自黄爵兹上奏起,鸦片战争其实就已经暗暗开始了。

按理来说,黄爵滋的奏折所提到的内容都是利国利民的,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28名官员不同意他的意见。

作者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在当时的政治气氛中,官员们以揣摩皇帝的旨意为能事。

当道光帝在谕旨中已表露其倾向时,没有一位大臣敢用自己的乌纱帽开玩笑,以步后来许乃济之后尘。

”地方大吏害怕此举会给他们带来危险,所以很多官员并没有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而这也恰恰推动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事态发展。

但他们都没有意识到的是,鸦片走私的背后主谋是英国政府而非烟馆和吸烟者。

官员们在奏折中未把英国放在话上,忽视了英国的阻挠这一终极障碍,恰恰暴露了他们对国际事务的无知。

再者,当时的清朝上下,对外部世界懵懂迷茫,对英吉利只是闻其名而不知其实。

1838年马他伦来华也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它用武力的方式表明,英国对其贸易利益(主要是鸦片贸易利益)是不吝啬诉诸武力的。

可惜,清王朝上下,无人识得以上信息的真切意义,这为鸦片战争的惨败埋下了祸根。

二、林则徐是人,不是神在我以往的印象里,林则徐是我们的民族英雄,就像神话一般的存在,不被人们所质疑。

然而,即使是林则徐,也有判断失误、行动出错的时候。

毕竟他是人,不是神,他不可能如此准确无误地推断出未来的局势走向。

关于“边衅”一事,道光帝训令林则徐:鸦片务必杜绝,边衅绝不可开。

这导致林则徐在之后的禁烟运动中对待外国商人采取了相对柔和的方式。

比如,仅仅把他们封锁在商馆里,等到取得实证时,林便把大多数罪犯释放了。

戊戌前後诸政事(上)

戊戌前後诸政事(上)

戊戌前後诸政事(上)
茅海建
【期刊名称】《中华文史论丛》
【年(卷),期】2011(000)004
【摘要】本文根据“张之洞档案”中的若干机密文件,揭开戊戌前後诸政事的内幕:刘坤一查办张之洞被弹劾案,容闳、李提摩太、刘鹗在戊戌前後的表现,张之洞与李鸿藻的关系,岳州自开通商口岸,张之洞与日本政界联手驱逐康有为出日本,奖励广东绅士“报效”逃亡西安的清廷以及废黜“大阿哥”溥儁等事件。

这些虽非重大的政事,但对戊戌前後的清朝政治起到了相当重要或非常微妙的作用。

本文分上下篇刊出。

【总页数】41页(P299-339)
【作者】茅海建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9
【相关文献】
1.“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周邦彦在溧水任上的政事与创作 [J], 马成生;赵治

2.上海地鐵上馬的前前後後 [J], 褚白;克杰
3.女兒上小學前後 [J], 春燕
4.“張之洞檔案”閲讀筆記之六戊戌前後諸政事(下) [J], 茅海建
5.“張之洞檔案”閲讀筆記之三戊戌政變前後張之洞與京、津、滬的密電往來 [J], 茅海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3年《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

2023年《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

2023年《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2023年《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1在这个假期,历史系主任给我们历史系学生推荐了很多经典书目,我选择了《天朝的崩溃》这本书,阅读后感想万千。

提起鸦片战争,每一位国人都能说出几句相关的历史,但是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其中的有些事情并不清晰明了,仍然存在着非常多的疑点。

难道这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役真的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吗?而在茅海建先生的这本书里,我们的疑问大部分都得到了答案。

这本书讲述了与鸦片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

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

总的来说,这本书对于我们的历史思维的养成具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

这本书的一开始,讲述的是有关琦善卖国的内容。

作者从对琦善心理活动的探究、从琦善卖国的动机探究以及对琦善卖国罪名的深究,都向我们表明了琦善并非使人们口中的卖国贼。

但那又是因为什么人们对琦善一直存在非议呢?茅海建先生提出了忠奸理论和“奸臣模式”,并非是鸦片战争史独有的现象,而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常用方法。

因为这种理论和模式具有掩护君主、掩护道统的特殊功能,因而屡屡被官僚士子们用来解释那些不能解释或不愿解释的历史现象。

但是,这种理论的局限性非常大,所以我们在阅读有关著作的时候,必须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探究。

接下来,茅海建先生又从武器装备、兵力与编制、士兵与军官方面为我们作了当时清政府军事力量和英国军事力量的对比。

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当时清朝的军事力量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落后,事实上,从明末开始,中国就已经接触到了西方的火器。

换句话说,我们面对的并不是落后的兵器与先进的火器的对抗,而是枪的射击速度、炮的射击角度等细微差别带来的严重后果。

有一句话这样说:“细节决定成败”。

《戊戌变法史事考》的书评

《戊戌变法史事考》的书评

关于对《戊戌变法史事考》的书评
最近拜读了茅海建教授的论文集《戊戌变法史事考》,虽然对于戊戌
变法史只略知皮毛,对书中的诸多学术观点不能妄加评论,但是仍有一些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在这里和老师同学们分享一下。

在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的研究园地中,戊戌变法绝对说不上是处女地。

只是这几年似乎有些冷。

但茅教授竟写成一本洋洋52万言之大着,而且在我看来,提出并解决了许多有深度的学术问题。

由此我得到一个启发,就学术研究而言,拓荒固然是一条途径,但精耕熟地更可能高产。

《戊戌变法史事考》所提及的研究论着甚多,这一方面反映了研究成果之丰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茅教授严谨的学风。

他说:“我一直认为,研究的递进,不过是踩着先进者的肩膀往上爬而已。

”(第162页)这是实话,但“往上爬”三字也并非可以轻易做到。

《史事考》在涉及前人研究时,不但介绍论点,而且列出论据,甚至分析其论证的“理路”,即是在什么样的范式或假设的基础上,根据什么样的逻辑得出的结论。

看出论点、论据均非难事,而看出论证理路却并不容易。

茅教授写道:“三年多前,当我决心对戊戌政变作一考察时,以为我的报告大约一两万字就可以结束,且很有可能一无所获;而今完成如此烦琐考证的长文,依例必须做一结论时,却又发现,我虽在细部上多有新见,但在总体结论上,仍是一无所获。

”(第161页)这当然是谦辞,但我相信有一点是真的:茅教授在开始研究时并不能准确预知他最终具体能收获到什么。

我想,研究的过程也许是,带着问题和一些或模糊或清晰的假设进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在具体化的过程中,不断改正或修改自己的想法和结论,最后,所得结果与最初的预想相比已是面目全非了。

50年来的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

50年来的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

50年来的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Ξ茅海建 刘 统 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充满着外来的侵略和内部的斗争,战争连绵不断。

作为这一时期开端的鸦片战争,清朝的军队惨败于兵力兵器相当有限的英国远征军;到了这一时期结束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了相当有力的较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50年,中国大陆的学术界对这一时期的军事史进行了相当广泛的研究,发表了数以千计的论文和数以百计的著作,其中不乏精彩之笔;但没有理由认为,目前的研究状态已经到达了令人满意的水平。

(一)中国近代军事史最初一批研究成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史与军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这支经历22年战争且保存丰富档案资料的军队,在中央军委的指示下,开始总结历史经验。

1949年10月,原东北军区司令部编写了《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叙述东北解放战争的基本过程。

其中详细介绍了第四野战・711・Ξ本文的写作,承蒙刘庆、金钰、皮明勇提供相关资料,在此表示感谢。

本文为行文之便,对研究者皆直呼其名,非为不敬,在此说明。

军所属12个军、东北军区所属10个军区的组织沿革、人事变更和装备情况;并依据当时的战斗总结和作战记录,编述历次重大战役。

这部近百万字的资料不仅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第一手材料,且为后来此类著述的编写,创立了范式。

1952年至1956年解放军各军区以军为单位,由军司令部组织人员编写本军的《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战史》。

1956年以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部队,又以军为单位编写了《抗美援朝战史》。

这批著述的主要特点是编写人员多为战争过程的亲历者,熟悉情况,对本部队的作战经过、政治思想工作和军队建设均有详细、准确的叙述,且对本部队的失败教训,也能如实记载。

各军的《抗美援朝战史》,因编写时间仓促,内容及篇幅均不及《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战史》丰富。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和军事科学院于50年代中后期在南京和北京相继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史的研究有了专业的机构。

近代史研究——历史学者

近代史研究——历史学者

一、茅海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著作:《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中国通史》,第11册,人民出版社,2007年,作者之一《戊戌变法史事考》(论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2005年《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论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95年;2005年新版《苦命天子:咸丰帝奕詝》,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2006年新版;(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8年中文繁体字版《清代全史》,第7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方志出版社,2007年新版;作者之一《国民党抗日殉国将领传》,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二、张海鹏,1964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学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副主任。

编着有《中国近代史稿地图集》、《追求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探索》、《中国近代史研究》等。

三、戚其章(1925年3月—2012年10月7日),山东省威海市人。

曾任中国史学会理事、山东省历史学会会长。

1990年《甲午战争史》出版后,他开始致力于把甲午战争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

2009年,戚其章先生在中华书局出版了《甲午战争新讲》,2011年,出版了《中国近代史新讲》。

著有:《中日甲午威海之战》、《北洋舰队》等。

四、桑兵,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孙中山研究所所长。

历任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目前主要关注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近代中日关系(以民间团体和学者为中心)等领域。

尤其以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为重点。

桑兵教授长期从事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近代中日关系以及清代以来的史学与学术研究。

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合集四篇)

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合集四篇)

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合集四篇)【篇一】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最近,在学校的要求之下,我阅读了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

读完这本书,发现这是一本写的很好的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枯燥,和那些历史专业书完全不同。

通过这本书,我更加了解清政府,更加明白那段黑暗的历史,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慨,不吐不快。

对我们来说,我们总是有意无意的想去忽略这段历史,毕竟它并不光彩,这是充满屈辱、血泪、伤逝、仇恨的二百年,一个人,如果有选择,总不愿意面对不堪的情形。

而我,总在怀疑,为什么一二百年里,皇帝个个都是昏君、大臣个个都是奸臣、吏治一黑如墨、经济一贫如洗,虽然也有好人,但一定是生不逢时,不得重用或遭人迫害;而那些奸诈的官吏,却总能如鱼得水?此时的清政府,此时的中华民族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许许多多的人认为鸦片战争中的失利是由于奸臣所致,而只要重用忠臣即可取得战争的胜利。

这种想法是否正确?琦善、奕山、牛鉴是著名的卖国贼,如果把鸦片战争搬上京戏的戏台,他们必是曹操般的大白脸。

而林则徐、关天培、葛云飞,则是一个个正气凛然的名字,虎门硝烟、三元里抗英,一派全民族上下同仇敌忾、共同对敌的架势。

从现在的历史书里,我们知道鸦片战争会失败,败在昏聩的皇帝、腐朽的社会制度、无耻的卖国贼。

但是这本书却有不同的观点:关天培、林则徐的红脸,奕山、琦善的白脸,其实是经过后人的描画,是为了意识形态的统一认识而特别实施的愚民教育的一种。

关天培自己未必以为自己是为国捐躯,更多的可能是坚守了职位的本份;林则徐不一定是了解了世界局势因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御敌方略,更多的可能是坚持为官操守维护天朝体统;奕山、琦善都曾是主战派,惜命、爱官的毛病是有的,但要说他们都为一己之私欲卖国求荣恐怕有失公允;连道光这个老皇帝,他当不好这个皇帝、眼界不高、谋略不深都是有的,但国是他自己的,总谈不上自己出卖自己。

作者通过此观点进而引出主题:鸦片战争的失败,究竟应归结于中国的落后和保守,还是应归结于琦善等人的原因?本书的核心问题,就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能否取得鸦片战争的胜利?这是一场胜或负的结局皆有可能操作的战争,还是一场必定要失败的战争?如果战争必败,我们又该如何评价这段历史?作者不断地在当时的历史场景之下,提出假设,因为已经发生之事并不是最有可能发生之事,历史学家会注意到历史可能出现但未能出现的转机。

2020年秋季八年级历史中国近代史材料分析专题练习

2020年秋季八年级历史中国近代史材料分析专题练习

2020年秋季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适应性练习一、辨析: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从今天的角度去探讨这次战争的影响。

我们会看到,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

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著名学者茅海建(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的名称及爆发的时间。

(3分)(2)你同意著名学者茅海建对“这场战争”影响的分析吗?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5分)2.阅读材料,辨析作答。

(6分)材料:那个时候,中国和日本打起仗来,而中国却打败了,这便是中日甲午之战了,剥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

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

一班读书人,向来莫谈国事的,也要与闻时事,为什么人家比我强,而我们比人弱?为什么被挫于一个小小日本国呢?读书人除了八股八韵之外,还有它应该研究的学问呢!——摘自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1)根据材料,指出台湾被日本割占的条约。

(2分)(2)你同意包天笑关于“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的看法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4分)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8 分)(1)结合材料,指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

(2分)(2)小历同学认为辛亥革命向国人头脑注人了一系列崭新观念,是中华民族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6分)二、材料解析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材料一鸦片战争结束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

1858年,《天津条约》的签订,清政府被迫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1860年,《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使之逐渐成为北方第—大通商口岸。

1895年,《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其中重庆是长江上游的重要城市。

——摘编自沈年耀《论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特点》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没有被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压垮,反而在抗争中觉醒,民族意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开始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书籍

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书籍

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书籍
以下是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一些书籍:
1.《中国政治制度史》- 作者:茅海建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从古代封建时期到现代的中国政治制度变迁,包括封建帝制、官僚体制、封建经济等内容。

2.《中国政治思想史》- 作者:陈寅恪
该书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起源开始,深入探讨了儒家、道家、法家等各个学派的政治思想观点及其在历史上的影响。

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作者:胡绳
胡绳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在这本书中通过对中国历代政权的核心问题,如统治者素质、政权形式、政权跨度等进行研究和评价,总结出了中国政治的得失。

4.《中国封建社会的动力》- 作者:高华
这本书主要研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并分析了封建制度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化和变迁进行了深入剖析。

5.《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变革》- 作者:冯友兰
冯友兰是中国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在这本书中通过对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变革的分析和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政治制度变革的理论观点,并从中国历史的角度探讨了政治制度变革的动因和效果。

6.《国家与政治在中国的演进》- 作者:龚心钊
这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政治演进的综合性研究,从古代到现代,从帝制到共和,从封建制度到社会主义制度,探索了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历史脉络。

试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特点

试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特点

试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特点【摘要】中国历史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出现了大批资产阶级维新派,在这个内忧外患的历史时期,中国被席卷进入到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浪潮之中,经济和教育文化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资产阶级维新派冲破了固有的“重农抑商”、“崇本抑末”的思想,倡导建立独立自主的民族经济,以应对外来资本主义的侵略,并以富民强国为宗旨,提出振兴中国民族工商业的思想和抱负。

在教育领域,这些资产阶级维新派也提出了“教育救国论”,并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学习西方教育制度的思想,建构近代教育体制。

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关键词】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是在对早期洋务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们对于中国近代的经济发展和教育变革思想,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从经济领域来看,中国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打破了“重农抑商”、“崇本抑末”的陈腐观点,并倡导建立独立自主的民族经济,振兴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的工商业,以应对外来资本主义的入侵。

从教育思想变革来看,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也推动了中国封闭式的传统教育向更为开放的现代教育迈进,提出了废八股、变科举、学习西方教育制度的主张和倡议,呼吁“教育救国论”,具有时代性的历史意义。

一、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中国的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分为两个时期和阶段,前期的人物代表主要有郑观应、冯桂芬、王韬等人;后期的人物代表主要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人。

他们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主张和倡导西化,在政治主张上倾向于限制君主的权利,积极推行西方的立宪制;在经济主张上破除了“重农抑商”、“崇本抑末”的陈腐观点,并倡导建立独立自主的民族经济,提出了商品经济的基本国策;在教育思想和文化领域,则将西方的科学文化引入中国,提出废八股、变科举的教育主张。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龙源期刊网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作者:
来源:《文化纵横》2015年第04期
商务印书馆,2011年9月
马立诚推荐:1998年3月,我出版了《交锋》一书之后,有一次和近代史学者茅海建吃饭。

他对我说:“你应该看看李剑农的《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你的《交锋》和这本书同类。


后来我买到了中华书局出版的这本书。

这本书1930年由上海太平洋书店首版,引起轰动,4年内印行四版。

这本书以生动简练的笔触和详实的资料描述了1898到1928年30年的中国政治。

清末朝廷的挣扎,立宪派和革命派的纷争,各派军阀的倾轧,一一跃然纸上,脉络清晰,条缕分明,令人一卷在手,尽在掌握。

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取材精当,叙事准确,分析深透,评论公允,发前人所未发。

比如记述鸦片战争,过去的著作多是沿袭魏源的说法,说林则徐在广东设防严密,英军无隙可乘,才舍广东北上。

李剑农指出,英军最初不向广东进攻,而封锁广东向北方进行交涉,实为英军事先制定的计划,与林则徐设防没有关系。

又如康梁变法失败,一般人都说是慈禧的责任。

李剑农认为这种看法过于简单。

他指出变法推出的废科举、裁冗员等诸多激进措施打破了许多人的晋升机会和饭碗,遭致相当多的人强烈反对,也是变法失败的原因。

此书给人的启发是多方面的,特向读者推荐。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600字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600字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600字《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是一部深度探讨鸦片战争的历史著作,作者茅海建先生以丰富的史料、中英双方的文献记录以及对此历史事件的见解,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战争的真实面貌。

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鸦片战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领略到了茅海建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独特的历史见解。

首先,我被书中对鸦片战争的深度剖析所吸引。

茅海建先生通过梳理大量史料和文献,还原了当时的战争背景和历史情境。

他详细描述了清朝政府的内部矛盾、官僚体制的腐败以及对外政策的自大心理,这些因素导致了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的被动局面。

同时,他也客观地评价了清朝军队的战斗力以及英国军队的优势,让我们看到了这场战争的真实实力对比。

其次,茅海建先生对鸦片战争的起因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不仅分析了鸦片贸易对清朝社会的影响,还详细描述了中英两国在对待鸦片贸易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

他认为,鸦片战争的爆发并非单纯是鸦片贸易问题,而是中英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矛盾激化的结果。

这种全面而深刻的解析使我对鸦片战争的理解更加深入。

此外,我对茅海建先生在书中的严谨治学态度深感敬佩。

他在引用史料和文献时,始终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对每个历史事件和人物都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和分析。

这种严谨的治学方法使得整本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同时,我也注意到了他在书中对历史人物的刻画非常生动,这使得我对这些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的来说,《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历史著作。

它不仅让我了解到了鸦片战争的历史真相,还启发了我对这段历史的思考。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了历史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历史的现实意义。

我相信,这本书将会成为我历史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近代政治史面对的挑战及其思考_茅海建

中国近代政治史面对的挑战及其思考_茅海建

中国近代政治史面对的挑战及其思考中国近代政治史面对的挑战及其思考茅海建 [摘 要]本文是作者依据其多年的治学经验,对于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学术路径及其发展方向所做的思考。

在中国近代史学界,长期以来,政治史研究所强调的“变”与社会史研究所强调的“不变”,这两种主旨之间存在着极大的隔阂,由此也影响到各自的视野与学术进展。

因此,必须形成政治史与社会史、文化史之间的互相认识、互相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思考,才能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有所推进。

与此同时,政治史研究还必须吸收包括政治学在内的社会科学各领域的养分,并且参考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学界新思潮,从而使得历史学家的历史描写更接近事实。

[关键词]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挑战;反思[中图分类号]D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73(2006)06—0001—03[作者简介]茅海建,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100871首先我必须说明,我在这里不是发表一篇论文,也不是一种成熟的思想。

而是这几年来自己的一种感觉,一种初步的认识。

当决定召开北京论坛时,谈到了这个分会的议题,我给罗志田教授打电话,请问会议的主题。

我最初提出的设想被他否决了,认为过于直白。

经过了几个反复后,他提出了这么一个主题:“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变:表象的与实质的”。

我也将这一主题向牛大勇教授请问,牛教授也表示了支持。

于是,有了这么一个会议的主题。

这个主题的基本意思是,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强调的一直是变化,日新月异;而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研究结果却经常地说明,中国近代社会没有太大的变化,有些变化只是一种表象,而不是实质。

这两方面的研究结果放到一起去,就好像是在说两个国家。

结果是各开各的会,各说各的话,学术上自成体系。

能不能将两方面的学者请来,共同讨论一下,中国社会经过百年革命之后,到底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表象的还是实质的?由此引出更深一层的思考是,中国的政治革命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的各种因素对政治革命的制约力究竟在哪里?以上是我对会议主题的简述,凡是正确的地方,当属于罗教授、牛教授和其他北大的教授,凡是错误的地方,则属于我的理解不确。

天朝的崩溃――茅海建 读后感

天朝的崩溃――茅海建 读后感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关于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血泪的探索史与斗争史,在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下,封闭自足的传统封建社会被打开了国门,开始了近代史的历程。

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处在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见证了封建王朝的兴衰没落,尽管封建势力在苦苦挣扎,但最终在历史的车轮下被轧得粉碎。

作为文科生,我对历史比较感兴趣,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读了这本书,感触颇深,现在我想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首先关于这本《天朝的崩溃》,《天朝的崩溃》是作者茅海建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十余年所得的成果。

作者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

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

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重大,有关著述已出版不少。

这本书的研究可谓推陈出新,作者一系列独到创见可能在学术界引起争议,相信这种争议将有助于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

该书以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观念解析鸦片战争并着重分析战争失败的原因。

可是当今社会更多的是关注鸦片战争的意义,而看的最少的是“中国人在这个过程中究竟犯了哪些错误”。

茅教授在书中专门分析当时的中国人,尤其是决策者们,究竟犯了什么错误以及如何是犯错的,并对战争涉及清王朝的种种史实进行考证,对种种陈说予以分析,另外还对这次战争中的主要人物加以评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以史为鉴,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吸取以往的教训,正视以往的错误。

为了避免重蹈历史覆辙,一个民族理应对自己的历史进行自我批评。

为此,作者从多个方面详实的再现了鸦片战争中的情节,并深入的分析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并且有许多独到而极具颠覆性的学术观点。

鸦片战争的彻底失败告诉中国人这样一个使命:中国必须近代化,顺合世界的潮流。

著名史家蒋廷黻在其《中国近代史》曾论及这样的问题:“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茅海建教授正是这一观点的认同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政治史面对的挑战及其思考中国近代政治史面对的挑战及其思考茅海建 [摘 要]本文是作者依据其多年的治学经验,对于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学术路径及其发展方向所做的思考。

在中国近代史学界,长期以来,政治史研究所强调的“变”与社会史研究所强调的“不变”,这两种主旨之间存在着极大的隔阂,由此也影响到各自的视野与学术进展。

因此,必须形成政治史与社会史、文化史之间的互相认识、互相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思考,才能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有所推进。

与此同时,政治史研究还必须吸收包括政治学在内的社会科学各领域的养分,并且参考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学界新思潮,从而使得历史学家的历史描写更接近事实。

[关键词]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挑战;反思[中图分类号]D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73(2006)06—0001—03[作者简介]茅海建,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100871首先我必须说明,我在这里不是发表一篇论文,也不是一种成熟的思想。

而是这几年来自己的一种感觉,一种初步的认识。

当决定召开北京论坛时,谈到了这个分会的议题,我给罗志田教授打电话,请问会议的主题。

我最初提出的设想被他否决了,认为过于直白。

经过了几个反复后,他提出了这么一个主题:“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变:表象的与实质的”。

我也将这一主题向牛大勇教授请问,牛教授也表示了支持。

于是,有了这么一个会议的主题。

这个主题的基本意思是,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强调的一直是变化,日新月异;而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研究结果却经常地说明,中国近代社会没有太大的变化,有些变化只是一种表象,而不是实质。

这两方面的研究结果放到一起去,就好像是在说两个国家。

结果是各开各的会,各说各的话,学术上自成体系。

能不能将两方面的学者请来,共同讨论一下,中国社会经过百年革命之后,到底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表象的还是实质的?由此引出更深一层的思考是,中国的政治革命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的各种因素对政治革命的制约力究竟在哪里?以上是我对会议主题的简述,凡是正确的地方,当属于罗教授、牛教授和其他北大的教授,凡是错误的地方,则属于我的理解不确。

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最初表现为政治史。

其基本观点虽然千种万样,但基本主旨是相同的。

用不那么严谨的言词来说,可以得出两句话。

其一是“西方是方向,日本是榜样”;另一句话是“西方是方向,俄国是榜样”。

我自己就是研究政治史的,在我长久的研究中,取向的标准也是明确的,即进步。

中国近代获得进步的源泉是:一、政治上的改革与革命,以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的道路为正途,以英国与法国为标准。

二、生产技术上的进步带来的社会变化,以欧洲工业革命之后的道路为正途,以纺织业、铁路、轮船和冶金业为关注点。

由此,政治史的描述非常注意中国出现的西方式的变化,也相当关注近代工业和运输业。

由此,在政治史的描述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逻辑:凡是主张在中国进行西方式的变革即是正确的,凡是反对这类变革、或对此提出不同看法、或不予以积极支持的,都是错误的;凡是在中国经营近代工业、近代运输业、近代金融业的即是正确的,凡是与此相对立、或不相容、或仅是相异的行业或经营方式,都是应当消亡的。

由此,在政治史的描写中,标准如此确定下的歌颂与批·1 ·《史林》 6/2006判,线条十分清晰明确,就像白天和黑夜一样分明。

如果从这一思想追下去,可以看到“进化论”的巨大影响,“优胜劣汰”的法则使得这一古老的国家感到了真正的威胁;追求社会进步,建设现代国家,又成了历史学家心中的追求。

历史学家(主要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的研究者)的笔端由此而从艰涩变得流利起来,历史学家的著作由此而变成了心中追求下的历史描写。

我一直到现在还认为,以上我说的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的取向,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实际上我一直到现在还是在坚持这一取向;但是,需要思考的是,在我们的研究中,是否过多地叙述了这一类西式的变化。

当我们的眼睛关注于不到人口千分之一的人群、不到国土万分之一的土地上的一些新变化,而为这些变化不断重复地、几乎是喋喋不休地言说时,是否对更大的部分有所忽略?也就是说,中国近现代政治史是否只描写了中国的一部分,而不是那么全面?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的这一标准也极大地影响了其他研究领域,在很长的时间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文化史等领域的基本框架是由政治史来建立的。

这不仅是这些领域使用了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的分析体系和言说词语,还表现为在许多时候这类研究也为政治史的结论,提供了证据甚至是证明。

我过去服务的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有一位老资格的研究员刘志琴先生主持了一项社会文化史的研究,著作共三卷,很有意思的,当她问我的看法时,我开玩笑地说“完全是以夷变夏的历史”。

由此来反观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研究,与政治史有着很大的不同。

中国社会史的研究很大部分是由傅衣凌、梁方仲先生留下的团队进行的,而日本进行的研究为世界所瞩目。

我在读他们的著作时,经常会有一些反省。

他们的关注点与政治史是那么的不同,其一是社会中下层,其二是中国社会那些不变的因素。

材料的不足使他们走向田野,大量地补充了文献,展示了过去被忽略的方方面面。

社会史与政治史之间的视野与方法的不同之处,无需我在此绕舌;而需要说明的是,双方的结论又有着很大的不同:政治史描述了日新月异的百年革命,在西方新思想、新技术导入后中国城市、教育、学术、工业、金融业等等方面的“现代化”;而社会史著作描述的却是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的千年不变,在中国近现代出现的所有新事物中,社会史学家们都指出了其内在的或背后的传统因素,甚至指明了传统因素所起的主导作用。

在他们的许多著作中,让人感受到,当今的中国与明清之际没有太大的差别。

社会史对政治史提出的挑战,已经持续了许多年,回避与漠视不应该是中国近代政治史学者的态度。

我作为政治史的研究者,当然知道社会史也有其缺陷。

他们揭示的许多传统因素不是一眼可明的,而是他们辛辛苦苦地找出来的。

他们也有可能是只注意了一部分中国,也有可能不是那么全面。

由此提出的“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变:表象的与实质的”这一主题,正是为了集中地思考:一、中国社会变了没有?二、哪些变了,哪些没有变?三、变化的那一部分究竟是一种表象的还是一种实质的变化?如果说政治史描写的是变的部分,社会史描写的是不变的部分,那么,简单思考似又可以得出明快的结论来,两者的相加就成了完整。

但两部分的研究者都知道,事情决不可能像一加一那么简单。

对于社会史,作为外行,我当然说不出什么来。

但对于政治史,我想,本国的近现代政治史很大程度上还不完全是人文意义上的历史学,稍多一些社会科学意义上的政治学。

在这里面历史学与政治学是难解难分的,纯粹历史学意义上的中国近现代政治史是没有可能存活的。

在历史叙述中,很难说作者没有政治上的取向。

事实上,在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的著作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政治态度。

这也是正常的。

但需要思考的是,这一类历史著作中是否需要更多一点的人文精神,更多一点的历史主义?也就是说,更加侧重于历史过程的叙说。

历史学家在叙说历史过程时同时会表白作者政治见解,这似为不可避免,但他们可以不必要用历史过程的叙说,来证明作者政治见解。

这·2 · 中国近代政治史面对的挑战及其思考恰是政治史与政治学之间的区别。

我还想,作为政治史学者,不仅要注意上层,也要注意吸取社会史的养分,关注于下层。

而这种关注并不意味着可以用下层活动作为上层行动的注脚,也不意味去寻找那种直接的互动关系;上层与下层的不沟通、分离甚至背道而驰,很可能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中的常态。

对于社会史所描写的不变的部分,更需要政治史学者进行重点的思考。

而这种思考不意味着用政治史的方法,来证明或证伪社会史的结论,也不意味直接用社会史的研究结论来填补政治史空白;这两个学科的不同结论,不一定要统一,也没有必要去统一。

也就是说,不是刻意去证明什么,而是发现史实,描述过程;不是勉强去统一看法,而是换位思考,自识其短处。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样的讨论不可能得出结论,似乎也并不需要任何结论,需要的只是一种政治史与社会史之间的互相认识,互相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思考。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我所谈到的政治史与社会史之间的差别,是为了解释现象而用的一种极而言之的说法,学术上的分野并没有我说得那么明显。

在今天,政治史学者与社会史学者在学术视野与方法论上经常是互相借用、互相渗透的。

然而,政治史面对的挑战并没有结束。

政治史与社会史之间还是有可能互相沟通的,因为这里面的大多数历史学家还是主张变的,即主张向西方方向的社会变化;他们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政治史学者更多强调政治行动改变社会的主导作用,社会史学者更多注意社会本身结构的重要性,以及对政治行动的作用与反作用。

亚洲近代的历史,尤其是东亚的历史,“现代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这种现代化中的最大部分是西方化。

对此,社会史学家大多没有提出相反的意见。

更大的挑战来自于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

他们的最旧也最新贡献中一个重要结论是,中国就是中国,没有必要去往西方的方向上“变”,如果有变化,也只能是在中国文化本身轨道上的变化,西方的因素不可能变为主体;中国文化没有必要变成西方文化的一部分,也不可能变成西方文化。

文化史学者的这种结论有着社会史研究的贡献,同时也参考了政治史研究。

从这类结论的源头来说,有的来源于中国传统思想,有的来源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

前现代与后现代在方法上的不同,不影响得出相类似的结论,尽管这些结论的内部有着根本上的差别。

政治史学者面对的正是这样根本性的冲击,因为不再是像社会史学者提出的“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是更进一步地提出“没有太大的必要去变化”。

许多文化史学者主张“保守”主义,反对“进步”主义。

政治史学者如何来应对这样的挑战呢?我不知道别人的情况,但老实说,我还没有做好准备。

我在北京大学这一中国西方化标志性的文化部门上课时,睁开眼睛所见到的一切物质层面的东西,都是西式的,而看不到中国的传统,包括房子、课室、电脑、桌子等等的一切;但当我闭上了眼睛时,内心中所感受到的一切,又都是中国的,一点也不西方。

这是观念层面的东西。

我们所有的社会变化,都是在我们自己的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我们的观念大多是中国的,相当部分是中国传统的;那么,我们的社会变化又是怎样地一次又一次地离开了自己的观念,变成“西方”模式的“现代化”的呢?对此,我虽有一些感觉,但还不能描述之。

(责任编辑:沈 洁)·3 ·A b s t r a c tH I S T O R I C A LR E V I E W N o.6,2006(S e r i a l N o.96)E d i t e d u n d e r t h e A u s p i c e s o f t h e I n s t i t u t e o f H i s t o r y,S h a n g h a i A c a d e m y o f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A b s t r a c tC h a l l e n g e s F a c e db y t h e M o d e r nC h i n e s e P o l i t i c a l H i s t o r y a n d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R e f l e c t i o n sMA O H a iˉj i a n T h i s p a p e r,b a s e d o n t h e a c a d e m i c s t u d y o f t h e a u t h o r f o r y e a r s,r e f l e c t s u p o n t h e a c a d e m i c r o a d a n d d i r e c t i o n o f m o d e r n C h i n e s e P o l i t i c s.I n t h e h i s t o r i o g r a p h y f i e l d,t h e r e w a s t h e v a r i a b i l i t y u p h e l d b y P o l i t-i c a l H i s t o r y r e s e a r c h a n d i n v a r i a b i l i t y a d v o c a t e d b y S o c i a l H i s t o r y r e s e a r c h.A s t h e r e w e r e e n o r m o u s g a p s b e t w e e nt h e m,t h i s i n f l u e n c e dt h e a c a d e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h e t w o s u b j e c t s.T h e r e f o r e m u t u a l u n d e r-s t a n d i n g a n d r e f l e c t i o n s m u s t b e c a r r i e d o u t a m o n g p o l i t i c a l h i s t o r y,s o c i a l h i s t o r y a n d c u l t u r a l h i s t o r y s o a s t o a d v a n c e t h e r e s e a r c h i n t o m o d e r n h i s t o r y.B e s i d e s,v a r i o u s s u b j e c t s l i k e p o l i t i c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n e w t h o u g h t s l i k e m o d e r n i s ms h a l l b e r e e f e d t o,s o t h a t t h e h i s t o r y c a n a p p r o a c h f a c t s m o r e a c c u r a t e l y.T h e A m e r i c a n G o v e r n m e n t a n d C o l l a p s e o f Q i n g D y n a s t y C U I Z h i-h a iF r o m1911t o1912,w h e n C h i n a w i t n e s s e dt h e c h a n g e o f d y n a s t i e s,A m e r i c a ng o v e r n m e n t d i dn o t k n o wQ i n g w a s g o i n g t o c o l l a p s e.T h e a t t i t u d e o f A m e r i c a w a s k i n d o f f e n c e-s i t t i n g.T h i s a t t i t u d e h a d s o m e t h i n g t o d o w i t h b o t h t h e p o l i t i c a l s i t u a t i o ni n C h i n a a n d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f a c t o r s.B e s i d e s,t h e U Sa d-h e r e d t o a n o n i n t e r f e r e n c e p r i n c i p l e a n d p u b l i c o p i n i o n s a t h o m e,w h i c h a l s o i n f l u e n c e d i t s p o l i c y t o w a r d s C h i n s.AR e s e a r c hi n t o A ND e h a i Y U A N X i e-m i n gB a s e d o na r c h i v e s,i m p e r i a l d e c r e e s a n dm e m o r i a l s t ot h e t h r o n ea n do t h e r m a t e r i a l s,t h i s p a p e r m a d e a t e x t u a l r e s e a r c h i n t o i n f o r m a t i o n a b o u t A ND e h a i,t h e e u n u c h a t t h e e n do f Q i n g d y n a s t y.A f t e r s t u d y i n g h i s n a m e,n a t i o n a l i t y,y e a r o f b i r t h,o f f i c i a l r a n k,a n d w h a t h e h a d d o n e o ns o m e i m p o t e n t e-v e n t s a t t h a t t i m e,a u t h o r o f t h i s p a p e r p r e s e n t s h i s o w n o p i n i o n.Y u a nS h u-x u na n dt h e E v e n t o f C o n f l i c t s o n t h e M i x e d C o u r t C H UX i a oˉq iA s a h i g h-r a n k g o v e r n m e n t o f f i c i a l a p p o i n t e d d u r i n g t h e l a t e Q i n g D y n a s t y,Y u a n S h u x u ne x e r t e d g r e a t p o l i t i c a l i n f l u e n c e i n h i s s e r v i c e a s T a o t a i i n S h a n g h a i f o r f i v e y e a r s(1901-1906).D u r i n g t h a t p e-r i o d,f o r e i g n e r s w e r e c r a t i n g m o r e l e a s e d t e r r i t o r y a n d p o w e r f r o mC h i n a.C o n f l i c t s b e t w e e n f o r e i g n e r s a n d C h i n e s e p e o p l e w e r e f r e q u e n t l y r e p o r t e dt oT a o t a i f o r a s o l u t i o n.T h e f a m o u s e v e n t o f C o n f l i c t s o nt h e M i x e d C o u r t w a s o n e e x a m p l e.Y u a n S h u x u n m a n a g e d t o s o o t h e t h e c o n f l i c t s i n a n e f f e c t i v e w a y.T h e t h e-s i s a t t e m p t s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i m p o r t a n t r o l e T a o t a i p l a y e d i n d e a l i n g w i t h t h o s e c o n f l i c t s.O nP o p u l a r C u l t u r e a n dS t a t e P o w e r i nt h e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Q i n h u a i S p a c e———F r o m t h e P e r-s p e c t i v e o f B a n n i n g P r o s t i t u t e s Mo v e m e n t b y N a n j i n g G o v e r n m e n t i n R e p u b l i c a nC h i n aC H E NY u nˉq i a n,L I U We iQ i n h u a i R i v e r,t h e m o s t i m p o r t a n t r i v e r i n N a n j i n g's h i s t o r y,i n c o r p o r a t e d t h e c u l t u r e s o f p r o s t i t u t e s, g e n t r y,c o m m e r c e a n de n t e r t a i n m e n t,w h i c hc o n s t i t u t e dt h eu n i q u es p a c eo f Q i n h u a i p o p u l a r c u l t u r e.D u r i n g20-30s i n t h e20t h C e n t u r y,f o r m a k i n g N a n j i n g i n t o a m o d e l c a p i t a l,t h e g o v e r n m e n t l a u n c h e d a m i g h t y m o v e m e n t t o b a n p r o s t i t u t e s.T h e n a t u r a l a n d s o c i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r o u n d t h e r i v e r h a d b e e n t a c k l e d i n a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w a y.N a n j i n g G o v e r n m e n t t r i e d t o u s e t h e r e v o l u t i o n a r y w a y a n d s t a t e p o w e r t o r e c o n- ··1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