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

合集下载

德国《中小学教学大纲》

德国《中小学教学大纲》

德国《中小学教学大纲》
德国的中小学教学法益普遍赞誉,它的教学大纲被视为教育经典。

德国教育大纲清晰地划分出学校的价值观,让学生从小即可深入地体验教育。

德国中小学教学大纲有别于其他国家,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它以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
德国的教育大纲中融入了“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将“学习卓越”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从教育理念上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获取最大的收益。

它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和深入的学习,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以技能为核心
德国教育大纲以实践技能为核心,侧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它让学生从小就能学会使用计算机,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编程能力,还能接触到科学技术的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强调学习无界限
德国教育大纲主张“学习无界限”,注重发展学生的兴趣,而不
仅仅是考试分数的提高。

它坚持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中开展探究,而不仅仅是学习教材上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方面发挥自己的能力。

四、让学生参与活动
德国教育大纲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让学生不仅有学习的机会,而且还能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比如,它会安排学生参加艺术活动,以
及让学生参加有关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学习内容,拓宽他们的视野。

总之,德国的教育大纲是全球教育模式的典范,也是德国的教育传统的组成部分。

它以“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以技能为核心、强调学习无界限和让学生参与活动等特点,为德国中小学生提供了系统而全面的学习。

由此可见,德国的中小学教学大纲是一部值得充分借鉴的经典教育文献。

德国儿童足球训练要求手脚并用!(理论及游戏案例)

德国儿童足球训练要求手脚并用!(理论及游戏案例)

德国儿童足球训练要求手脚并用!(理论及游戏案例)F级的儿童,也就是8-9岁的孩子,如果已经掌握了足球最基本的技术的话,那么也就获得了踢球的第一手动力和兴趣。

那么下一步就是训练这些孩子在踢球时的协调性。

针对站位的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获得脚部踢球的球感,而且也绝对会改善手和球之间的感觉。

全面的学习德国F级儿童足球训练的宗旨是让孩子全面发展,也就包括守门员训练。

这个年龄段的许多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当一次守门员,而教练需要追踪孩子的愿望。

也就是在训练单元中加入能让孩子当一次守门员角色的练习和游戏。

这一阶段,孩子不需要学习具体的守门员技术,而是提前掌握协调性前提条件。

守门员需要的技术和协调性不仅对守门员的站位有帮助,而且也会孩子整体的协调性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改善作用。

所以,手脚并用的训练在德国F级儿童足球训练中弥足重要,这种训练不仅训练孩子手和脚对足球的感觉及配合,而且可以训练孩子的心理。

重要的训练方面包括:•跳•落地•反应能力•定位能力•眼手协调性(扔球、接球、拍球、滚球等)•灵活性•消除恐惧•提升自信多样化的训练整体的训练形式必须要以各年龄儿童的比赛动力和模仿能力为导向。

教练可以通过有激励性、有趣的游戏点子和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来满足孩子的愿望。

只有在满足儿童愿望的条件下,孩子才会愿意训练,但前提是教练不可将一个重点用同一种游戏不断重复。

德国儿童足球训练法讲求三种最重要的训练形式:•单人足球任务•带射门的跑动任务•试图进球和阻碍他人进球的比赛形式单人足球任务讲求让孩子单独练习足球。

教练或者同伴展示的任务可以由孩子独立练习。

但是这种单人练习必须能适合每一个孩子的能力,而且也必须形式多样。

带射门的跑动任务需要所有孩子同时在一个教练设置的障碍赛道中跑动。

每个球员可以训练到不同的技术,而且非常有趣。

而经典款的,试图进球和阻碍他人进球的比赛形式要求教练把孩子分成两个球队,针对进球的目标互相比赛,这种形式会非常重视守门员。

德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及其启示——解读《玩的艺术——德国中小学体育课练习及游戏》

德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及其启示——解读《玩的艺术——德国中小学体育课练习及游戏》


德 国 中小学体 育教 学概 述
( )中小学 体育 教学 的前提 与 设 一

能 力 。在 中 小学 体 育 教 学 中 ,教 学 目标 主要 集 中 在培 养 学生 的5 方 面 的身体 素 质 能力 上 :第一 , 个 定 向能 力 , 即学 生在 有 意 识和 无 意 识 的 运 动 中保 持 空 问 定位 的 能 力 ; 第 二 ,反应 能力 ,主 要指 在
王 中华 :德 国 中小学 体 育教 学及 其启示 —— 解读 《 的艺术— — 德 国 中小学 体育 课练 习及 游戏 》 玩
养 学 生 的 多个 能 力 , 例 如 在 “ 小游 戏 场 地 上 运 窄
自己 的运 动 能 力 ,并 且 学 生 在 自己评 价 自己运动 能 力 的 基 础 上 调 整 自己的 行 为 和 避 免 出现 无 意义 的 冒险 。具 体 而 言 ,主 要 有 下 列 原 则 需要 遵循 : 第 一 , 由学 生 自己确 定 动 作 的难度 与等 级 。最 理
配起着重要 的作用 。同时 ,教师需要注意,不能
单 纯追 求 单 个 能力 的孤 立 训 练 ,而 且 多数 情 况 下
在 不安 全 的 环境 中接 受考 验 ,所 以 我们 必 须 有 正
58一 .
这也是不可 能成功 的。而在一个体育游戏 中能培
维普资讯
改 革纲 要 ( 试行 )》 ,一 场席 卷 中 国神 州 大 地 的 特 别 依 赖 于 学 生 的协 调 能 力 ,要 培养 学生 的判 断 第 八 次课 程 改革 轰 轰 烈 烈地 开始 了 。时 过 六 年 , 新 谋程 改革 不 断建 向深入 ,体 育 作 为 中小 学 新 课 程 改革 的重 要 内容 ,不仅 有必 要 引起 中小 学 体 育

国内外体育教育模式的对比研究

国内外体育教育模式的对比研究

国内外体育教育模式的对比研究一、课程设置国内体育教育重点在于体育锻炼和比赛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竞技精神。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都要学习体育课,学校在体育教育方面投入的资源也比较多。

而在国外,体育教育更加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体育课的设置更加丰富多样,例如篮球、足球、排球、棒球等。

学校也会开设各种体育俱乐部和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在不同领域进行更加全面的体育锻炼。

国外还会注重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体育知识的普及,开设一些与体育相关的选修课程,如体育管理、运动营养学等。

二、教学理念国内体育教育的理念主要是强调锻炼身体和培养比赛精神,传统的体育课往往注重技术训练和赛事备战。

而国外则更加注重体育的教育意义,注重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精神。

规划者强调运动对个人的影响,并通过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自律和坚韧精神等。

国外还注重在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方式,让体育运动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在生活中享受运动、保持健康。

三、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国内体育教育过于注重课堂教学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国外更加注重实践性教学和跨学科融合。

国内的老师多数是以传授基本技能为主,注重技术和战术训练,课程內容单一;而国外的教学手段更丰富多样,除了讲授基本技能,还会涉及到体育心理、运动营养、运动生理等多个领域,通过跨学科融合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四、结语国内外的体育教育模式各有特点,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对比研究,借鉴其优点并加以融合和提升。

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可以从国外的实践出发,丰富体育课程设置,提供更多的选择。

在教学理念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更加注重体育教育的教学理念,以德育为重要目标,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在教学手段上,我们可以引入国外的实践性教学和跨学科融合等教学手段,提高体育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通过不断研究和改进,可以让我国的体育教育水平得到提升,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和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

美德两国体育课程模式对中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

美德两国体育课程模式对中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
发 展 而 来 , 有 体 育 课 程 理 论 的基 础 结 构 , 目标 、 容 、 动 具 有 内 活
世纪初 , 育课程 的主要 目标是 健康 与卫 生 ; 2 体 到 0世 纪 2 0年 代 , 主要强调社会 和娱乐 ; 则 在战争年代 , 能则成为惟 一的 目 体 标; 2 到 0世 纪 5 0年代 , 质全面 发展是 主要 目标 ; 经 过 7 体 在 O 年代人权 、 个性社会 自由、 平等 、 独立 等社 会思 潮后 , 体育 课程 中也折射 了这些思想 , 如小学 “ 动作 教育” 中的 目标 和初 中“ 生 活时间的追求” 近年来 , ; 随着健 康意识 的转变 , 体育 的 目标不 再是治疗疾病而是对疾病 的预防 , 体育课程 目标 中更强 调个人 健康和生活方式的体质观。在这些思想和价值取 向下 , 同学 不
Z U J n—xn HO i a i
( eam n oP , ajg i hag n e i , a i 111C i ) Dpr etf E Nnn a Zun i rt N nn 217 。h a t i Xo U v sy jg n
Ab t a t s r c :Usn i r t r a a a d l gc la ay i 。r v e C i e e c ri u u r fr i e sa d pr c s 。t e r s a c n n lss o h o n re p t i g l e a u e d t n o i a n l ss e iw h n s u rc l m e o m d a n o e s h e e r h a d a a y i n t et c u t ss o s t wo i
的结构和程序及对课 程的评价 等 。体育 课程模 式 以价值 为取 向、 注重于课 程的运用 、 生 的发展 、 学 及社 会与 文化 的要 求 , 每

德国学校教育制度简介

德国学校教育制度简介

德国作为欧洲重要的教育强国之一,其教育制度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德国的教育制度追求平等自由,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强调实践教育和学生自治。

以下是德国学校教育制度的简介:一、教育体制德国实行12年义务教育,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不但免去学费,连书费也不要交。

教材由国家统一提供,学校收回后再次发放给下一届学生使用。

1. 小学教育:德国小学教育分为6年,前4年为初小,后2年为高小。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考虑他们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升大学还是上职业学校。

2. 初中教育:小学毕业后,学生进入初中学习3年。

初中毕业后,开始分流:一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另一部分学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进入职业学校。

3. 高中教育:普通高中学生再学习4年,一直读到13年级(最后一年需交费)。

职业学校学生再读3年后就业,也有人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

二、高校升学制度德国高校升学制度没有统一的国家高考,而是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学生可以选择直接进入大学学习,也可以选择先在大学预科班学习一年,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三、教育质量德国教育质量在全球享有极高的声誉。

根据国际教育评估机构PISA的调查结果,德国学生的数学、语文与科学能力表现均名列前茅。

德国政府每年会拨出大量资金用于学校教育的设施建设、教材研发以及教育技术的投入,以保证教育质量。

四、师资力量德国教育系统重视教师的培训和发展。

在聘用教师时,必须经过系统的选拔和培训。

德国学校的师资力量强大,教师们整合了德国和国际的教育资源,与全球其他教育者一起交流学习和进行教育研究。

五、实践教育和学生自治德国学校注重实践教育和学生自治。

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决策权,更经常地参加学生会议,实行学生自治。

这种教育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德国学校教育制度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德国教育制度的成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课时安排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课时安排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课时安排近年来,随着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日益凸显,各国纷纷开始重视学生体质健康以及相应的学生体育教育。

体质健康课程的安排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国家在学生体质健康课时安排方面的做法。

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的国家,在体育教育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和传统。

根据《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国的学生体育课程中,体质健康课时必须要占到总体课时的20%以上。

具体来说,小学每周至少要有2节体质健康课,初中每周至少要有3节体质健康课,高中每周至少要有1节体质健康课。

此外,学校也会在学期中安排一些专项的体质健康教育活动,比如运动会、体育舞蹈表演等。

德国的学生体质健康课时安排也非常注重。

根据德国教育法,中小学体育课程中必须包含体质健康课时,而且每周的体质健康课时不能少于4节。

此外,德国的学生体质健康课程还特别注重综合性教育,不仅有体育运动的内容,还包括健康知识、营养学、生活习惯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种综合性的体育教育,德国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且学会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美国在学生体质健康课时安排上也有一套相对完善的制度。

根据美国教育部的要求,公立学校的学生每年必须要参加150分钟的体育活动,包括体育课、体育运动队、俱乐部活动等。

此外,美国的学生体质健康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健康意识和决策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因此,除了体育课之外,美国的学生还需要学习一些有关健康、营养和运动训练等方面的知识。

日本也非常注重学生体质健康课时的安排。

根据日本教育法,学生体育课程中必须包含体质健康课时,而且每周的体质健康课时不能少于2节。

此外,日本还有一项特殊的体育活动叫做运动义务。

根据日本的教育法,每个学生至少要参加1个小时的运动义务活动,通常会在学校的体育馆或者运动场进行。

这种运动义务活动既能够增加学生的体质健康课时,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德国的教育制度与教学模式

德国的教育制度与教学模式

德国的教育制度与教学模式作为欧洲最具实力的国家之一,德国的教育制度与教学模式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

德国教育不仅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德国的教育体系中,有严格的分层制度和强大的职业培训机制。

本文将从教育制度、教学模式、职业教育与实习指导等方面来分析德国的教育体系。

教育制度德国的教育体系从幼儿园到博士教育一共分为三个阶段: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包括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教育三个阶段。

幼儿园教育主要是帮助孩子适应社会环境,发展语言及运动技能。

小学和初中教育则是基础知识的传递,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中等教育则是包括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

高中的主要目标是以教育高效为基础,为中小学生提供升学和职业的第二次机会。

而职业学校则是向学生提供专门职业技能的学习,能够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相匹配。

高等教育则是德国教育系统的顶端,包括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两种。

在德国,高等教育一直被视为提供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因此各大高校也京都受到了政府的支持。

教学模式在德国,教育主要是以税收和社会化方式来组织的,这种方式使得教育经费可以得到良好的保障。

同时,德国的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和积极性,采用的教育模式也比较灵活。

(1)小班授课模式德国的教育体系注重小班教学,平均每班20-25人。

这种模式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关注每个学生,精确评估和帮助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优势。

(2)实践性教学模式德国的教育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和实验教学。

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每个学生也都会有一个实践的实验环节,以提供实际学习经验和意义。

对于研究型学科,这种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3)团队合作模式团队合作模式是德国教育中更加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

在许多科目中,学生需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常规任务和教学项目。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发现问题、寻求答案。

职业教育与实习指导在德国,职业教育系统是一个完备而举足轻重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德国教学改革成功案例

德国教学改革成功案例

德国教学改革成功案例德国教育制度一直以来都备受国际瞩目,其教学改革也是引领全球的典范。

下面是十个德国教学改革成功案例,详细介绍了德国教育制度中的一些重要改革措施和取得的成果。

1. 教育分级制度:德国教育制度实行分级制度,分为小学、中学和高中三个阶段。

这种分级制度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果。

2. 学习动态评估:德国引入了学习动态评估制度,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这种评估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3. 基于问题的学习:德国教育制度鼓励学生进行基于问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果。

4. 实践教学:德国教育制度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地考察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种实践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科技教育:德国教育制度重视科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

学生通过科技实验和科技创新活动,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6. 多元化教育:德国教育制度注重多元化教育,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学生可以选择艺术、体育、音乐等非传统学科进行深入学习,培养自己的专长。

7. 倡导性别平等:德国教育制度倡导性别平等,注重消除性别差异对教育的影响。

学校鼓励男女学生平等参与课堂活动和社交活动,提高性别平等意识。

8. 教师培训与发展:德国教育制度注重教师培训与发展,提供丰富的培训机会和资源支持。

教师通过培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9. 学生参与决策:德国教育制度鼓励学生参与决策,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学校设立学生议会,让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0. 社区教育合作:德国教育制度注重学校与社区的合作,促进学校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德国教育体系

德国教育体系

德国教育体系德国教育体系是一个被广泛认可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教育的平等与公正,并为学生提供广泛的选择和发展机会。

德国的教育体系基于严谨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德国教育体系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

幼儿教育通常开始于3岁,提供游戏和社交活动的机会,以培养儿童的社交技能和基本的学习能力。

小学教育开始于6岁,并且在四年内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

这个阶段非常重视学生的语言、数学和科学等基本学科的学习。

此外,学生还有机会参与艺术、音乐和体育等课外活动,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中学教育是德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阶段,通常持续6年。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术能力来选择进入不同类型的中学。

最常见的中学类型是"Gymnasium",它提供学术导向的课程,为进入高等教育做准备。

此外,还有综合中学和职业技术中学等不同类型的中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高等教育在德国非常重视,并且享有国际声誉。

德国有许多优秀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提供广泛的学科和专业选择。

学生可以选择攻读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以及各种不同的领域,包括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

德国的教育体系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自主学习。

学生鼓励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项目研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德国的教育体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

总之,德国的教育体系是一个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

它为学生提供广泛的选择和发展机会,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德国的教育体系为学生的未来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3000字,至此结束)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国教育体系正是以此为指导思想建立起来的。

德国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旨在培养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体。

德国的教育体系和模式

德国的教育体系和模式

德国的教育体系和模式
德国的教育体系和模式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其主要特点如下:
1.教育质量高。

德国的教育质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其教育
制度非常完善,课程设置严谨,师资力量雄厚,保证了教育质量的稳定性
和可持续性。

2.重视实践教学。

德国的教育注重实践教学,提倡学生通过实验、场
地实习等方式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鼓励创新思维。

德国的教育鼓励学生思考和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
研究能力和综合能力,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能力。

4.实行分层教学。

德国的教育分层教学,即通过对学生进行智力和能
力测试,将学生分为不同的教学班级,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提供差异化的
教学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5.推崇职业教育。

德国的教育推崇职业教育,认为人人都应该有一技
之长,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技能,使学生在完成学业后能够成功地
应对职业挑战。

总之,德国的教育体系和模式以其科学、实用、注重人才培养的特点,深受世界各国的关注和认可,并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德国义务教育概况

德国义务教育概况

德国义务教育概况
德国义务教育概况
一、介绍
德国义务教育概况文档旨在介绍德国义务教育的基本情况,包
括德国义务教育的法律依据、教育体制、课程设置、教育管理机构
等方面的内容。

二、法律依据
⒈德国宪法:德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并提出教育
是国家的责任。

⒉德国教育法:德国教育法规范了义务教育的实施,包括学制、学生权益保护、教育质量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育体制
⒈学段划分:德国的义务教育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小学、中学、初中和高中。

⒉学校类型:德国的义务教育学校包括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
其中公立学校为主要形式,私立学校数量相对较少。

⒊教育管理机构:德国的义务教育由各个州的教育部门管理,
各个州有着自己的教育政策和课程设置。

四、课程设置
⒈小学阶段:小学阶段的课程包括德语、数学、英语、艺术、音乐、体育等。

⒉中学阶段:中学阶段的课程内容相对扩充,包括科学、社会学、地理、历史、外语等。

⒊初中和高中阶段: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更加专业化,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科进行学习,如文科、理科、商科等。

五、教育管理机构
⒈教育部门:德国各个州的教育部门负责制定教育政策、监督学校教学质量等。

⒉学校管理:学校内部设有校长和教师团队,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

附件:
本文档无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德国宪法:德国联邦共和国的宪法,包括国家的组织原则、公民权利等内容。

⒉德国教育法:德国的教育立法,规定了教育的组织原则、学校管理、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中、德、美、英国中小学体育指导思想中的隐性知识比较研究

中、德、美、英国中小学体育指导思想中的隐性知识比较研究
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 质量 。德围中小学体育教学把诀窍 ;另一类是认识 掘 、开发和培养 ,把体育教学 立足于人类 自身的健康 发展 之
层 的隐性 知识 ,包括心智模 式 、信念 、洞察 力和价值 观等 。
隐性知识 具有 以下几个方 面的特征 。
他 山之 石
教学大纲和 目标 ,各州有权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 ,来决定本 州 中小学 体育教学 的教材 、教学 大纲 和教学 内容和教学 目 任 ,特别是保护环境 的习惯和意识 ,需要加强教育 。 33 中国 、德 国 、美 国和英 国在体育 教学中都是 以学 生为 .
标 ,但是其指导思想都非常注重对学生隐性知识挖掘 、开发
能 ,培养学生终身进行身体锻炼的兴趣 、爱好和能力 ,让每 个个体服务于社会 ,注重学生与社会的联 系,使学生的个性
隐I 生知识 是建立在个人经验基础之上并涉及各种无形 因
素如个人信念 、观念 、知觉 、 兴趣 、 爱好 、 洞察力和价值观
等 的知识 ;其无法用文字 、语 言 、数字 、公式和科学法则等 来表达的知识 。 它可分为两个方 面 ,一是技术方面 的隐性知识 ,包括那
在二十世纪 八十年代 以前 ,德 国中小学体育教学 主要 注 重体能锻炼 、增强体质 、体育成绩 ,把体育 锻炼 视为培养学
生顺从 、顽强 、守纪律和勇敢等道德的最有力 的手段 。到了
九十年代 以后 ,德 国非 常注重 对 中小 学体育 隐性知识 的挖 上 ,通过体育锻炼来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 ,培养学 生终 身 锻炼 的意识 、兴趣 和爱 好 ;培 养学生 如何去 保护周 围 的环 境 ,使人 、社会 和生态系统和谐 、持续 、健康地发展 ;从 而
字和数字 来表达 的显性 知识仅 仅是露 出水 面冰 山的一小部 分 ,而在水下面大部分冰山则是 隐性知识 。很多专 家和学者

德国小学教育管理制度

德国小学教育管理制度

一、引言德国作为世界教育强国,其小学教育管理制度具有独特的特色和优势。

本文将从德国小学教育管理的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培训、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德国小学教育管理目标1. 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德国小学教育管理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各方面都能得到均衡发展。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国小学教育管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德国小学教育管理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德国小学教育管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三、德国小学课程设置1. 必修课程:德国小学课程设置包括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体育、音乐、美术、宗教等必修课程。

2. 选修课程:德国小学教育管理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 特长课程:德国小学教育管理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开设各类特长课程,如足球、篮球、手工艺、舞蹈等。

四、德国小学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德国小学教育管理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小组合作学习:德国小学教育管理强调团队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3. 实践教学:德国小学教育管理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4. 多元化教学:德国小学教育管理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德国小学师资培训1. 师资选拔:德国小学教育管理对教师选拔要求严格,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学历、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2. 师资培训:德国小学教育管理重视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课程,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3. 教师评价:德国小学教育管理对教师进行定期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师进行激励和指导,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德国体育教育模式

德国体育教育模式

德国体育教育模式德国体育教育模式以其独特的理念和方法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

德国体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和终身运动习惯,其核心理念是将体育融入学校教育体系,使体育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德国体育教育的特点1. 综合性教育:德国体育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的身体锻炼,更强调培养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技能。

体育教育课程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运动技能的学习、体育知识的传授以及身体素质的培养。

2. 个性化发展:德国体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兴趣。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并且有机会参与各种校内外体育活动。

这样的教育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 团队合作:德国体育教育鼓励学生通过参与集体体育活动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在团队中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并通过团队活动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

4. 终身运动:德国体育教育强调体育运动的终身意义。

学生不仅在学校受到体育教育的熏陶,还被鼓励在学校外继续参与体育运动。

这种培养学生终身运动习惯的模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德国体育教育的实施方式1. 体育教学课程:德国学校将体育作为必修课程,每周安排2-3节体育课。

体育课程的内容涵盖了各类体育项目,如足球、篮球、游泳、田径等。

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运动技巧和知识。

2. 俱乐部体育活动:德国学校通常与当地的体育俱乐部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活动机会。

学生可以参加不同的俱乐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行深入学习和训练。

这种方式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又促进了学生与社区的互动。

3. 竞技体育比赛:德国学校定期组织体育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这些比赛不仅是体育技能的考验,更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的重要机会。

通过比赛的参与和经验,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4. 体育文化活动:德国学校也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学校会组织各类体育文化活动,如观看体育比赛、举办体育讲座等,使学生了解体育的历史、发展和重要性。

中、德国体育教学体制比较研究

中、德国体育教学体制比较研究

中、德国体育教学体制比较研究前言学校体育是关于教学模式国际上较有影响教育学家美国的乔以斯和韦尔给予了以下界定:“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和计划。

”我国有学者将教学模式定义为:在为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和活动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策略体系。

本研究认为,体育教学模式可以理解为,在一定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体育教学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或模型。

一般包括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的、操作程序、师生关系、教学条件等要素。

体育教学模式是连接体育教学理论与体育教学实践的纽带。

它既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又有一定的具体性和操作性。

国民健康和民族身体素质的问题,历来受到社会及各国专家学者的关注。

1德国体育教学体制长期以来,我国沿用了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方面显得单一、枯燥,教学效果不佳。

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生“喜欢体育运动而不喜欢上体育课”。

本文研究目的就在于剖析教育发达国家体育教学模式的特点,洋为中用,促进学校体育改革。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在重建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英国美国在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援助。

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德国国民经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了欧洲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德国经济的发展也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同样,德国的高等教育、学校体育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各种体育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应运而生,并进入了新的理论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结构化阶段。

体育教法向体育学法的变迁,运动(sports)教育一词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体育教育在实践中形成了3种流派:拓展运动项目流派,不断开发运动行为流派及突出运动体验和参与的流派。

这三种流派在德国的高等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反映在不同阶段、不同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它对德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德国的教育体系和模式

德国的教育体系和模式

德国的教育体系和模式德国教育体系分为幼儿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阶段。

幼儿教育阶段:德国的幼儿教育主要由幼儿园组成。

幼儿园是义务教育的一部分,接受3至6岁的儿童,为其提供社交和学习的基础。

基础教育阶段:基础教育阶段通常分为四个学段,即小学一至四年级、五至六年级、七至九年级和十至十二年级。

小学教育为儿童提供基本的读、写、算和社交技能的培养。

中学阶段将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分流到不同的学校,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学生在这个阶段开始学习辅助课程,如音乐、体育和美术等。

中等教育阶段:中等教育阶段主要由综合中学和职业学校组成。

综合中学为学生提供继续高等教育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通常是为了考取高中毕业证书。

职业学校则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学生进入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包括大学和应用科学大学。

德国的大学教育以良好的学术传统和严谨的研究为特色,并提供广泛的学科选择。

应用科学大学则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技术知识,为他们进入工作世界做好准备。

此外,德国注重职业教育和实践经验的培养。

学生在中等教育阶段就有机会选择职业课程,并实习在相关企业获得真实的工作经验。

这种实践导向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未来就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总的来说,德国的教育体系和模式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多元性和参与性的教育理念。

通过提供广泛的学科选择、实践经验的培养和个人发展的支持,德国的教育体系为学生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和成功做好了准备。

十种体育教学模式

十种体育教学模式

一、技能掌握式的体育教学模式:1、含义及教学指导思想:此模式也经常被称为“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因为这种模式受到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比较注重系统的运动技能传授,因此,也可以说是一种以系统教学理论为基础,主张遵循运动技能掌握的规律性来安排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

2、教学过程的结构特征:教学的单元设计是以某一项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线,以一定难度的到达标准来判断单元规模的,多采用中大型单元,单元内的排列主要以技术的难易度不顺序。

教学课的设计以技能的学习和练习为主线,注重对技能掌握效果的评价,有人也称这种教学过程为“三段制”教学过程。

操作程序:经教师引导后,学生明确了目标,通过一些直观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形成视觉表象,进行模仿练习和表象练习,再经过实际练习和教师指导,建立动觉表象和正确的肌肉感觉,形成动作技能,在后对学习效果进行总结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引起教学反馈的作用。

一般操作程序如下:引发动机——明确目标——讲解示范——练习指导——总结评价。

师生关系:总体来看,强调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和支配作用,整个教学活动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进行。

由教师设定教学的任务、目的、要求等,学生依赖于老师,在教师指导帮助下进行学习活动。

优点在于: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按体育学科的逻辑系统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体育技术技能,也能保持较高的教学效率。

缺点在于:不易正确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较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易做到区别对待,容易出现“注入式”教学法。

教学条件:该模式运用效果主要决定于教师的技能水平以及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学生的体育基础、教学法方法手段、学生的身体条件等五个因素。

3、具体案例:如:教师进行初一男生跨栏跑教学,单元由5课时组成,内容按课题难度依次排列;每次上课先进行一般性准备活动,再进行专项的准备活动,然后进行对跨栏技术要领的讲解。

随后是练习与中间讲解,最后进行技能学习情况总结和放松活动后下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为传统体育课增添新鲜血液2017-03-21
来源:深圳共建体育
近几年来,德国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巴伐利亚州的体育教学。

在其体育必修课的课时、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及体育教师进修和继续教育方面均为全德树立了典范。

巴伐利亚州的体育教学
健康教育、集体意识教育、环境教育、运动教育
20世纪90年代中叶,该州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该
模式是德国体育教学最现代化的模式,它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自发的基本训练;正确的营养知识;协同一致的行动;体育运动时对周围环境的考虑,跳舞及运动艺术和男女青年的自我防卫等。

这种教育形式把健康教育、集体意识教育和环境教育等落实到了体育课的实践中,给传统的体育课增添了新鲜血液,使更多学生乐于上体育课了。

课时一般为每周四节。

巴伐利亚州体育课所发挥的健康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局限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同时还向学生开展健康意识教育,向他们传授保健学和营养学方面的一些知识,使他们经常能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体育课的集体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学生集体意识的形成上。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正在日趋减少。

因此巴伐利亚州便利用体育课可展现集体教育的特点,促进学生形成集体观念,如上课财经常做集体游戏或开展团体比赛•使学生体会到协作的重要性。

巴伐利亚州体育课上开展的环境教育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环境教育,它主要是教育学生在开展活动时懂得保护周围空间,如森林、原野和操场等。

这一点通常是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和传授的相关知识等得以实现的。

巴伐利亚州体育课的另一个功能是开展运动教育。

德国的体育和运动文化在近二十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70年代时,德国的体育课还相当注重运动成绩,而现在开展多样化的运动成了教学重点,也就是说体育课不仅开展手球、排球、滑雪、羽毛球、曲棍球、骑自行车、摔跤、划船等28项器械运动和田径运动,还组织学生游泳、做各种体操、登山、跳舞和玩各种集体游戏,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调动他们的运动积极性,这是目前德国体育教育的重点。

上述的巴伐利亚州体育课的四部分内容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体育教师在实际授课时通常在一节课内以其中一个内容为重点,同时兼顾其他三方面的内容。

该体育教学模式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在学生和教师中均反响强烈。

德国中小学的体育教学特点
机体技能、精神运动、认知、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
1、把体育课当作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手段。

德国的教育界人士认为适宜的体育锻炼能改善人脑的工作条件,使人头脑清醒,心情舒畅,增强与外界的沟通能力。

因为许多体育项目需要灵活的思维力、准确的判断力、良好的分析能力及创造力。

而这些能力均是智力因素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德国把体育活动看作是培养学生智力的有效手段。

事实也确实如此,德国的教育学家托马斯•佩茨把受过体育强化训练的学生与接受普通教育的学生进行过比较,结果得出结论,受过体育强化训练的学生其智力、自信心和团结性远远超过那些只接受普通教育的学生。

比较还证明,虽然那些接受体育强化训练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花费了大量时间,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其他学科的成绩。

2、把体育课当作提高学生品德素质的手段。

德国在中小学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充分考虑到体育不仅能强身,且具有综合各类素质内涵这一特点,利用体育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品质教育。

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献身和友爱等优秀品质和高尚的情操。

3、使体育教学立足于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之上
德国的体育教学相当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健体强身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向学生系统地传授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运动的基本技能、技巧,以提高他们的生命质
量,发展他们的运动能力,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而与校外体育协会的合作是最有效的措施。

4、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德国在中小学开展体育教学时,依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教学的时数,科学地安排一个项目在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顺序和对应目标。

有些运动项目,诸如跳高、跳远、单杠和双杠等在不同的年级反复出现,且随着年级增高动作难度加大,因此在德国这些运动项目通常按由低至高的顺序制定一套全过程教学目标,然后让教师根据所设计的目标,掌握教学的全过程,再根据不同年级对此项目的具体要求,制定出适用于各年级教学的局部教学目标,这样使得教师能从宏观到微观把握教学要求,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动作技能。

5、采取冒险教育模式
为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德国有些学校还采取了冒险教育模式。

在该模式中许多活动都具有冒险性,学校通常利用户外进行这种活动,如背包行走、划船比赛、登山或滑雪等。

在这种体育课中所学习的技能可应用于学生的旷野旅行、露营或其他郊游活动中。

德国的体育教学把机体技能、精神运动、认知、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等有机地联系起来,真正起到了健筋骨、增知识、锻炼意志和调动感情的综合教育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开展了全面的培养和锻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