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仁”(梅珍生)

合集下载

从历史学习素养角度认识孔子的“礼”“仁”思想

从历史学习素养角度认识孔子的“礼”“仁”思想

从历史学习素养角度认识孔子的“礼”“仁”思想作者:田野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7年第02期从我国古代历史来看,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自學不辍,周游列国,见多识广,博闻强记,最后成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思想核心即为“礼”“仁”。

孔子认为“仁”为政治、道德中最高理想,而“仁”是通过“礼”体现出来。

孔子认为,“仁”就是反思推行礼乐实践的结果,“礼”不但是个体表现于外在的道德范畴,还是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的礼仪形式。

因此,从历史学习素养角度认识孔子的“礼”“仁”思想具有重要价值。

一、“礼”“仁”思想的基本内涵及价值取向1. “礼”“仁”思想的基本内涵。

事实上,“礼”“仁”思想就是孔子提出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

孔子把人际关系划分成君臣、父子、兄弟及朋友几个方面,处理人际关系时采用了仁、义、忠、恕、孝、信、智等多种概念,其中“礼”“仁”即为其纲要。

所谓“礼”即为对人际关系行为的规范,属于一种礼仪对等级秩序、社会生活准则的规范,同时也是一种礼制、制度,属于政治生活中国家制度对社会秩序的规范,是一种宗法等级制度。

正如郭沫若所说,在一个时代中通过礼来规范社会各种生活,所规范的东西应该是每个人理应遵守的。

在这种规范下,不放纵自己而侵犯他人,并且宁愿牺牲个人增强他人的幸福,这样才能够确保社会安宁。

就是这种牺牲个人提高他人幸福的精神,即为处理人际关系的精神,也就是“仁”。

“仁”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仁德,在《论语·为政》中就表明:“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句子中的礼是仁德的实际表现。

孔子认为缺失了仁德,礼也就不能够称之为礼。

从这些分析来看,“礼”“仁”应该属于表里关系,其中仁为礼的指导与本质。

而“仁”不仅属于一种道德意识,还是人际关系中的精神指导。

最初含义即为亲子间的血缘关系,即爱亲。

到了后来“仁”的对象范围逐渐扩大,即除开自己以外的所有人,可以是王公贵族、卿士大夫、庶人,也可以是奴隶。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摘要】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提出了仁礼相成的思想,并对人性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仁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一种道德情感和行为准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孔子也非常重视礼,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仪式。

孔子将仁和礼结合起来,主张通过学习和实践仁和礼,来完善自己的人格,达到人伦完美的境界。

在孔子的看法中,人性是善良的,人们本性具有善良、勇敢、聪明等美好品质,但需要通过教育和培养来发挥和完善这些品质。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强调了道德修养、社会规范和人性教育的重要性,为后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孔子、仁、礼、相成、人性观、人性教育、培养、思想、理解、重视、结合、总结。

1. 引言1.1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仁礼相成思想及对人性的观念。

在孔子看来,仁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关爱的基础。

而礼则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支柱。

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只有将二者相结合,才能实现社会和谐与进步。

在孔子看来,仁是立身之本,是做人的根本。

他强调与人为善、以仁心待人,认为只有怀有仁爱之心,才能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而礼则是在人们相处中形成的一种规范化的行为方式,它有助于维系社会秩序,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孔子强调仁和礼的结合,即在尊重他人的同时遵守社会规范,这样才能既保持个体的尊严,又维护整个社会的秩序。

孔子对人性持乐观态度,他认为人性本善,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培养,每个人都有成为有德有才的君子的潜力。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是一种基于道德伦理的社会理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关爱,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

这一思想对世界各国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后人学习借鉴的宝贵财富。

孔子思想的“礼、仁、中庸、教与学”(1) -完整获奖版

孔子思想的“礼、仁、中庸、教与学”(1) -完整获奖版

孔子思想的“礼、仁、中庸、教与学”孔子面对春秋末期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汲取夏商的文化营养,继承周代的文化传统,创造了以“礼”、“仁”、“中庸”、“教”与“学”为主要内容,包括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内的完整学说。

孔子的学说内涵丰富,自成系统,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礼”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

“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由来已久。

孔子曾经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孔子认为,到了周代,“礼”发展得最完备,因此,他最为崇奉的是周礼。

在孔子看来,“礼”是从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孔子所谓的“礼”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

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

在《礼记·哀公问》中,他明确指出:“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

”所以,他认为讲礼,更重要的不在于形式,而在贯彻其内在精神。

“仁”孔子特别强调“仁”的价值和作用。

他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

对个人修养,他主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卫灵公》)。

教导学生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向“仁”的方向努力。

对于为政施治,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心爱护,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中庸”孔子的“中庸”思想,既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又具有品德修养的意义。

就方法论来说,其要点有二:一是“中”,二是“和”。

对于这种“中”与“和”的思想,孔子主张不仅要作为一种认识和处理事物的方法来看待,而且还应该通过修养和锻炼,把它融入自己的性行和品质中,成为人的美德。

他曾经感叹地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雍也》)所以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论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论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论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孔子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在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教育和艺术等方面提出的主张,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

从现代的角度看,儒家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不仅超越了时代,而且还超越了国界。

可以说,儒家思想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孔子“仁”思想的阐释:(一)仁:爱人“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把他认为人类有价值的内在道德自觉都包涵在仁之内,把“爱人”作为“仁”的基本内容。

具体讲,“仁者爱人”作为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包涵着内在的理性化的情感意志不断升华的三个层次的境界:⑴爱自己,即对自我生命(包括自然的和精神的)价值的肯定、尊重和珍爱。

⑵爱亲人,即以孝悌为本对家庭亲人的挚爱。

⑶“泛爱众而亲仁”,即对芸芸众生有等差的博爱,“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从“内圣”即自我仁的修养,到家庭仁的体现,再扩大到“外王”行仁于天下的进程,无不贯穿着孔子由内向外不断升华的“爱人”精神。

(二)修己:为仁由己“仁”的获得,关键是“修己”,“修己”是为仁的前提和决定因素。

孔子认为,致力于仁的修养,固然要受到外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但起根本作用的是内因,“为仁由己”在于个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修己获仁不是受他人强制的,而主要是靠自己的努力:⑴修己成仁的前提是立志行仁。

有了“志于仁”的强烈的道德精神,就会把理性的道德要求转化为道德主体的感性欲求和自觉行为,同时,使人们在践行“仁”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和精神的快慰。

⑵致力于仁,就要把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选择落实到道德行动上。

能否成为仁人君子,关键在于他是否致力于去践行。

能在急遽变革和颠沛困顿中经受住考验,时时与仁同在,事事依仁而行。

⑶修己以敬。

对待事物,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就能把事办好。

⑷“修己”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只有经常自我反省的人,才能发现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自觉地以仁为价值取向实现自我更新。

论孔子的仁和礼思想

论孔子的仁和礼思想

论孔子地仁和礼思想谷晓洁英语系1302班2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地思想核心是“仁”“礼”.“仁”地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地要求.“礼”地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地“礼”是西周地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地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例如,我们现在提倡要“尊重他人”、“五讲四美”、“精神文明”等等,如果不把它和长久影响中国社会地伦理思想体系联系起来,那怎么能让它有个根基呢?“尊重他人”(“爱他人”)这“仁政他人”“爱人:““复礼”思想.所谓““仁”””.”念,“果说,孔子地“仁学”充分讨论了“仁”和“人”(人道)地关系,还没有来得及去充分讨论“仁”与“天”(天道)地关系,那么孟子在后一方面发挥了孔子地思想,如他说:“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人心本仁,与“天心”本是相通地.对此朱烹说得更明白,他说:“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乎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故语心之德虽其总摄贯通无所不备,然一言以蔽之,则曰仁而己矣.”此则从“天心”本“仁”,而说“人心”也不能不“仁”,“人心”与“天心”实是相贯通地,因此儒家地伦理学说实是建立在一道德形上学之上,故《中庸》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儒家这一“天人合一”思想无疑有其特殊地伦理意义,而贡献于人类社会.但是,如果我们把曾经支持中国两千多年有关作人地道理地“仁学”(“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作为反动思想批判掉了,那么我们地社会如何不混乱,如何还能不发生“精神危机”呢?从这里看,对待传统地伦理思想,我们只能继承它、发展它,使之适合现今社会生活之要求,决不能抛弃它,而另外建立与之对立地“斗争哲学”.当然,在我们继承“传统”地同时,不仅应使“传统”得到发展与更新,要“日日新,又日新”(这也是中国地传统),而且还应充分吸收一切适应我们社会发展要求地其他民族地伦理美德.现在谈《论语》有人会觉得有点“酸”或者说有点过时了.其实不然,在两千余年地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及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地主流,而《论语》则是孔子学说地主要经典.虽然新文化运动以来,儒家学说成了被打倒地对象,但是儒家某些思想仍然在我们地生活里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尽管西方文化一直在向我们这个东方古老地国家不断渗透,国人中受其影响甚众,但国学作为中国固有地学术和文化,仍然是占主导地位地.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地不断增强,汉学语》.文化”。

论孔子的仁和礼思想

论孔子的仁和礼思想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

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例如,我们现在提倡要“尊重他人”、“五讲四美”、“精神文明”等等,如果不把它和长久影响中国社会的伦理思想体系联系起来,那怎么能让它有个根基呢?“尊重他人”(“爱他人”)这样的道德观念正是和儒家的“仁学”相联系的。

如果我们抛弃了孔子的“仁学”理论,天天批判“仁政”,鼓吹“己所不欲要施于人”,提倡什么“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那么你能真止地“尊重他人”吗?你能真正地爱护别人吗?所以任何对人们的社会规范的具体要求它都必须有—套伦理学理论作支撑,而这套伦理学理论又是内传统积累而成的。

这里不能全面的讨沦儒家的伦理问题,它无疑有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但它的核心内容“爱人”思想无论如何是我们今天仍应继承和发挥的。

照我看,孔子把“仁”解释为“爱人”,是基于“亲亲”思想,《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仁音,人也,亲亲为大。

”《论语。

学而》:“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爱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是爱人的基础,但是“为仁”不是仅止在“亲亲”上,而必须“推已及人”,要作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而要作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得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作为“为仁”的准则。

如果要把“仁”(“仁政”)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已复礼曰仁,—日克已复礼,大下归仁。

为仁由已,而由人乎!”我认为,对“克己复礼”的解释常有误。

(我自已过去的解释也不正确。

浅析孔子思想中“仁”与“礼”的关系问题

浅析孔子思想中“仁”与“礼”的关系问题

浅析孔子思想中“仁”与“礼”的关系问题作者:张美慧来源:《卷宗》2019年第15期摘要:孔子所倡导的儒家思想中,仁学与礼学两种思想最为突出,他们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古代社会中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的各种发展。

仁学基本上包括着一切美好德行的体现,也是礼学发展的基础。

礼学作为是一种国家的法典制度,是需要对“仁”进行社会约束。

尽管“仁”与“礼”是从封建社会传承下来的传统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然有许多借鉴之处。

关键词:儒家;孔子;仁;礼Abstract:Among the Confucian thoughts advocated by Confucius, benevolence and propriety are the most prominent, which profoundly influenced the economic, cultural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ancient China. Benevolence basically includes the embodiment of all good virtues. It is also the found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As a kind of national code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social constraints on “benevolence”. Although “benevolence” and “courtesy” are the traditional thoughts inherited from the feudal society, they still have much to learn from today whe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Key words: Confucianism; Confucius; The kernel; The ritual1 前言在我国古代先秦时期就已经有许多哲学家和思想家,主要是以儒家思想的表现最为突出。

浅议孔子思想的“礼”和“仁”

浅议孔子思想的“礼”和“仁”

浅议孔子思想的“礼”和“仁”出生在春秋末期的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及不得志的政治家,是儒家的创始人。

他总结前人经验,结合社会现状,提出了“礼”和“仁”的思想,并构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

后经汉朝的独尊儒术政策,以“礼”和“仁”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主流的正统思想,直至新文化运动。

孔子之“仁”作为正统思想,孔子的“礼”和“仁”自然会受到不同时代人的解读注译,时间长了,“礼”和“仁”就众说纷纭,难以捉摸,它们的内涵及关系也变得繁芜复杂。

对于“仁”,姜志勇认为,“除了伦理的含义外,仁还具有深层次的‘政治含义’,而这种‘政治含义’才是仁的思想核心”、“仁的观点不只是为了规范人民的道德行为,更是为治平天下提供理论基础”⑴;冯友兰认为“仁者,即人之性情之真的及合礼的流露”⑵;李泽厚则说“‘仁’是以实践理性为特征的思维模式”⑶;对于“礼”,有人说“‘礼’是一种政治秩序”⑷;荀子则指出“先王恶其乱,故制礼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⑸;对于二者的关系更是复杂,“儒家重视‘礼’,意图通过‘礼’的推行,辅佐‘仁’的实现”⑹、“儒家以“仁”为本,以“礼”为用”⑺、“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⑻。

这些观点,要么认为“礼”是政治的,要么认为“仁”是政治的;要么认为“仁”高于“礼”,“礼”辅佐“仁”,要么是“礼”居于核心地位。

不过,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礼和仁是平等两套社会法则,其中礼是伦理的,是用来理顺人与人关系的社会道德法则,仁是政治的,是牢固统治地位的社会政治法则。

一、礼孔子是一个非常重视“礼”的人,正所谓“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学而篇》)。

他崇尚周礼,维护周礼,子张曾问孔子十代以后的礼制是否可以预知,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知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为政篇》),更有甚者,孔子因梦不到周而感伤。

在生活上,孔子也确实对于礼一丝不苟,在《论语·乡党篇》中就有仔细的描写,冯友兰对此写到,“孔子对于周礼,知之深而爱之切……《乡党》所记,起居饮食,俨然贵族。

读《论语》看孔子政治思想中的“礼”、“仁”概念

读《论语》看孔子政治思想中的“礼”、“仁”概念

读《论语》看孔子政治思想中的“礼”、“仁”概念一、“礼”的内涵孔子一生孜孜于“克己复礼”的政治理想的实现,在孔子的政治思想中,“礼”既是理想的社会制度,也是有助于人们提高修养的行为准则,整个社会遵循着“礼”的规范有序进行,是否符合“礼”成为实现一般道德的基础。

与孔子抽象的“仁”的概念相比,“礼”更为具体。

(一)“礼”是制度规范从宏观角度来说,“礼”首先是社会制度规范。

《论语》充分体现了孔子的社会制度思想。

孔子最为推崇的,是周礼,孔子一生所致力于“克己复礼”,就是要通过约束自己从而恢复周礼。

在《八佾篇》中,孔子盛赞了周礼,表达了自己崇敬的心情:“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可见,孔子对于“礼”充满了理想的激情与热爱。

在这里,孔子在肯定周礼的同时,也肯定了周礼对于“二代之礼”的借鉴,孔子对于社会制度发展的规律有着清晰的认识。

尽管孔子推崇周礼,但是孔子并非是一个泥古不化者。

他认为社会制度的嬗变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有所损益是正常的。

《为政篇》中,“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孔子认为,在社会治理中,一定要遵循制度规范,也就是“礼”的原则,身为统治者尤其要以身作则。

孔子“仁”与“礼”思想的关系研究

孔子“仁”与“礼”思想的关系研究

孔子“仁”与“礼”思想的关系研究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中国乃至整个东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孔子的“仁”和“礼”思想是他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对于人性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思考。

首先,孔子的“仁”思想是他关于人性的核心观念。

孔子认为,人都有一个天性,这个天性是善良的,内含着慈爱和道德的素养。

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发挥天性中的善良之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性价值,同时也能为社会作出贡献。

而“仁”的具体含义,在孔子的思想中,是指“爱心、慈爱、宽容和思慕”的综合体。

孔子追求“仁”的目标是为了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尊重和关爱。

孔子的“礼”思想则是他对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的思考。

孔子认为,“礼”是维系社会秩序和个人修养的重要规范,它包括了道德、守规矩、尊重他人等方面的内容。

孔子的“礼”并不是简单的形式化仪式,而是一种内涵丰富的价值观念。

他认为,只有通过礼的规范和奉行,人们才能建立起互相尊重、和谐相处的社会关系。

在孔子看来,社会秩序的建立与个人的自律和修养密不可分,而“礼”则为个体和社会提供了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那么,“仁”与“礼”的关系是什么呢?可以说,孔子的“礼”思想是建立在“仁”思想基础上的。

对孔子而言,“仁”是社会关系的核心,是建立在个体之间互相关爱和尊重的基础上的。

而“礼”则是为了实现“仁”的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制度和规范。

在孔子提倡的“礼”中,人们需要按照一定的规矩和行为准则来进行社会交往,这些规范旨在培养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可以说,“仁”是“礼”的内在精神,“礼”是“仁”的外在表现。

此外,孔子的“仁”和“礼”思想在实践中相互促进和依存。

孔子认为,在实践中恪守“礼”的规范和准则有助于个人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遵循“礼”,人们能够养成懂得尊重、关爱和倾听他人的良好习惯,从而进一步培养和展示自己的“仁”。

而“仁”则给予了人们奉行“礼”的精神动力,让人们理解和坚持社会规范的价值所在。

试论孔子关于“仁”与“礼”关系的思想

试论孔子关于“仁”与“礼”关系的思想
试 论 孔 子关 于 “ 仁" 与 “ 礼 " 关 系的 思 想
徐 泉 海
( 广 东科技 学 院 广 东省 东莞市 5 2 3 0 8 3 )
摘 要 :儒 家学说既是 内圣成德之 学,又是 治国平天下的外王之学 , &- T - - I  ̄ 1 发的 “ 仁”与 “ 礼”内涵及其 关系便是此 内圣外王理 论 之初始形 态,通 过考察这一理论 ,可探究儒 家思想在创 立之 时,其最核心理论 的原 始含 义以及儒 家的价值 追求 。 关键 词:孔 子;仁;礼; 内圣外王
“ 礼” 有 两 层 含 义 :一 为 一 为 社 会 政 治 制 度 的 礼 ,如 “ 道 之 以政 , 齐之 以刑 ,民免而无耻 ;道之 以德 ,齐之 以礼 ,有耻且格 ” ;一 为道德规范 的礼 ,如 “ 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 不仁 如乐何? ” , “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等 。在孔子的心 目当中, 周礼无论就社会政治制度抑或道德规 范来说都是是最完 备 的,故日: “ 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 。然孔子所处时代 已然 礼崩 乐坏 ,如何拯救这个 时代 与社会 ,成为孔子思考和 终身实践的中 心 问题 。在孔子看来 ,救治礼 ,须 引入仁 ,仁 与礼存在着一 种内 在的互动关系 。 第一 ,相对而言 ,礼具有外在性特 征,无 论是社会 政治制度 的尊崇与实施 ,抑或道德规范 的遵循 ,皆为主体之事 ,是故 “ 礼 崩乐坏 ”与其说是 “ 君 不君 臣不 臣,父不父 子不子” 外在 的社 会行为 ,还不如说是人心丧乱 的内在体现,故救治礼,完备且经 过一 定损益 的周礼 ,然此终非根本之策 ,须救治人心 ,如何 救治 人 心 ,就 必须 引进 “ 仁” , 为行 礼 找 到 一 个 坚 实 的 内在 基 础 , 只 有仁 ,行礼才能变成人们 的 自觉行动 ,换言之,仁是礼的 内在基 础 ,礼 是 行 仁 的外 在 表 现 和 目的 。 子 日 :“ 人 而 不 仁 ,如 礼 何 ? 人而 不 仁 ,如 乐 何 ? ” 第二 ,从 “ 克 己复礼为仁 ”的道德修养来谈仁和礼的关系。 孔 子 肯 定 行 仁 由乎 己 , 但 他 并 未 抹 杀 作 为 外 在 的 礼 在 成 就 德 性 方 面 的积极意义 ,即主体的行为合于 礼,本身亦有助于道德主体性 和 自律性 的建立 。 所 以孔 子在道德修养方面论仁和礼 ,始终保持 了二 者 的一 种 创 造 性 紧 张 , 以此 培 育 出君 子 的 品格 。 依笔者管见 ,孔子所谓的 “ 仁 ”与 “ 礼 ”二者 ,必须关联起 来进行理解 ,即 “ 礼 ”的背后是主体对于生命的感通 ,是主体 内 在 的真情 实感 和道 德 自觉。一方 本体,但 也须对象化为 “ 礼” ,即通 过一 定的形式 表现 出来 ;另一方面 “ 礼”是社会 所共 同认 可的节与度 ,具有外 在性 的特 点,但这个外在 的 “ 礼 ”同时亦可成为君 子行 为的节与 度 ,换言之,合于礼 、践行礼 的过程是 即 “ 仁 ”在一定社会 条件 下的外在表现 ,是一个人性化 的过程 。而后世所谓 “ 以礼杀人 ” 的现象 , 大体而 言有两方面 的原 因: 一方面 , 忽略 了内在 的 “ 仁” 的基础性地位 ,把 “ 礼”单纯 看成 是社会和道德 的规 范,爱人的 精神 理论阐释 和实践中逐渐地被消解 ,“ 礼”难 免陷入僵化 的境 地 ;另 一 方 面 ,统 治者 垄 断 了对 于 “ 仁 ”和 “ 礼 ” 的诠 释 ,即 但 凡统 治者 认同的理 论视 为真理 ,与此真理相左 的言行 皆为异端 , 统 治 者便 可利 用 国家 机 器 就 会 在 理 论 上 予 以严 厉 的 抨 击 , 甚 至 还 可能在 肉体上进行残害 。以上才是所 谓 “ 以礼杀人 ” 的正确含义 , 切不可简单地拾 “ 五 四”时期知识分子 的牙慧 ,人云亦云 。 总之 ,仁和礼及 其二者关系构成 了孔子 思想 的核心部分 ,二 者共 同确 定儒家思想在修养功夫 、 境界追求和政治理念等方面的 精 神 方 向 ,可 谓 儒 家 之 最 为 圆 融 周 备之 理论 。学 者 须 正 确 加 以理 解 和 阐释 。 参考文献 : [ 1 ] 张增 田:孔子仁 与礼 的管理 学诠释 ,孔子研 究 ,2 0 0 0 年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摘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各自的地位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一直是众所注目的重要问题。

或云仁重于礼,或云礼重于仁,众说纷纷,莫衷一是。

事实上,仁固然是孔子的发现,但仁的发现原本是对礼的意蕴深入开掘的结果,而礼的价值也正由仁的发现而重新确立。

仁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而成仁,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恰成一辩证的统一关系,而其前提则是:仁作为一个德性范畴乃是一个动态的存在,即仁由根之于心的潜在的德性,到经过礼的规范而实现为完美的人格,其间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仁之作为潜在的德性和礼之作为外在的规范,各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价值。

仁不发于心,则礼便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文;而失去礼的规范,则仁流为自然性情,虽不失为直,但却难免于野,甚至难免为乱。

由仁之作为动态的范畴这一特点,我们又不妨推断:人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或即是孔子未曾明言的独特的人性观。

关键词:孔子仁礼相成动态人性观孔子的学说,当时深得其心的弟子颜渊已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感叹(《论语·子罕》以下引《论语》只出篇名),不同的弟子对孔子学说的理解也已有差异。

孔子卒后,关于孔子学说的真谛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两千多年来,解释孔子的著述汗牛充栋,但孔子的思想却不仅没有因此而变得清晰明朗起来,相反,却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更加难以把握了。

不过,在众多不同的解释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为大家所一致认同的东西,这就是仁和礼。

尽管人们对仁和礼各自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仍有不同意见,但几乎无人否认,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中具有纲领性意义的两个概念。

一、仁的发现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已经产生。

据学者们研究,仁字和仁的观念皆渊源于古东夷文化,后来进入“中国”,成为“中国人”的文化观念。

春秋时,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

但是,孔子以前,仁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只有到了孔子这里,仁才被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

孔子的“仁”和“礼”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的“仁”和“礼”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仁”“礼”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题目: 孔子“仁”“礼”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仁”、“礼”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

孔子之后,“仁”、“礼”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

但“仁”、“礼”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生当春秋战国时代,正值中国新旧社会交替之际。

周天子已失势,王室衰微,诸侯大夫专权,烽火连年,人民陷入“易子而食,析骸以釁”的境地。

所谓“春秋二百四十四年,亡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天下无道,人欲横流。

一方面是奴隶制趋于崩溃,另一方面是新兴的封建制正待建立。

旧的尚未完全崩溃,新的又未完全建立。

社会在动荡中急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混乱。

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用以匡正被弄混了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道德关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这既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又顺应了奴隶解放的历史潮流。

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在哲学史上是一个具有理论贡献的创新。

他是第一个将“仁”提到哲学高度的人,他把“仁”这一概念提炼为最高伦理范畴,赋予广泛的意义,并把它同“礼”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他庞大思想体系的核心。

“仁”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

孔子对“仁”主要有这样一些解释:1.“仁者人也”;2.“仁者爱人”;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克己复礼为仁”;5.“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6.“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7.“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8.“刚毅、木讷近仁”;9.“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仁”的涵义十分广泛,但最主要、最核心的是对人肯定的“人”及其“爱人”,以及同“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道德规范。

首先,孔子从春秋动荡的岁月里,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以及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必然趋势,因而对人进行了合乎时代要求的肯定,提出了崭新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孔子之“仁”与孔子之“礼”

孔子之“仁”与孔子之“礼”

孔子之“仁”与孔子之“礼”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因材施教。

同一个问题,往往因为由不同的求教者提出,他都会有不同角度的言说。

甚至同一个求教者在不同的时候提出,会有不同的回答。

向孔子“问仁”的人不少,《论语》中有不少孔门弟子问仁的章节,如果只从孔子的一两句话看,犹如瞎子摸象,综合诸多论述,涵盖各个侧面,方能对他心目中的“仁”字,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在此,不妨做一个这样的尝试。

司马牛问仁,孔子的回答是:“仁者,其言也讱。

”司马牛又问:“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孔子说:“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这个“讱”字,是可以解释为“慎重”的。

孔子实际上是对司马牛说,做为一个仁人,应当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知道做事之不易,就不要说大话,唱高调,吹牛皮。

不要去当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司马牛就是司马耕,字子牛。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介绍,“牛多言而躁”。

可见,这两句话是针对司马牛的弱点说的。

子张问仁,孔子的回答是:“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子张请问是哪五种。

孔子说的是“恭、宽、信、敏、惠”,而且具体解释:“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参见《论语·阳货》)子张是陈国人,叫颛孙师,读《论语》的为政篇、卫灵公篇、颜渊篇以及《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可知,他曾向孔子请教过不少问题,包括怎样才能求取官职俸禄,这样才能获得名望声誉,孔子对他强调的都是忠信,笃敬、质直、好义,切忌“色取仁而行违”,也就是说,不要口是心非,言行不一,与孔子在此处说的“五者”基本吻合。

仲弓问仁,孔子的回答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这番话有两个要点,一是办事要认真严肃,一丝不苟;二是处世要设身处地,宽以待人。

仲弓就是冉雍,是与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一起排在德行科的孔子的高足。

在孔子的弟子中,仲弓几乎就与颜渊一样受到孔子的赞赏。

论孔子的仁学思想

论孔子的仁学思想

论孔子的仁学思想孔子关于“仁”的思想的提出,主要是针对西周末年那种礼崩乐坏的“乱世”而开出的一副济世良方,目的是希望实现天下太平,社会和谐。

他主张在政治上实行仁政,与人相处要施行仁爱,个人修身要具备仁德。

“礼之用,和为贵”,“礼”作为仁的重要表现形式,主要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人们的行为,旨在实现人们相处的和谐。

孔子十分重视礼的作用,他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不懂得礼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身处世,一个君子首先是懂礼、知礼的,并且要时时处处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他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他又强调说:“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孔子认为,要真正施行于仁,必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因此,要真正成为一个仁者并非易事,他应该“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应该“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应该“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如此,方能实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人生境界。

第一、什么是“仁学”。

孔子所说的“仁”,是建立在民族宗法基础上的,是在农业文明为主的时代,以家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天下。

与这种家天下的谱系结构相平行的精神纽线是孔子的一系列与之相匹配的仁学思想。

这个仁学思想的核心是反映的是人的本质,或者说是做人的行为准则。

准则有两个,一是亲亲,一是爱人。

亲亲是处理宗法亲族内部关系的准则;爱人是为政对待人民利益的准则。

做到这两条,就是仁,就称为仁人。

依仁而行,就不致众叛亲离,就能使家国社会政治秩序安定和谐。

仁之此义乃春秋常谈,孔子所说也仍是如此,只是更加自觉。

作为行为准则,仁有特定的要求对象,在这一点上,孔子所说有重大不同。

孔子之前,仁的要求对象几乎全是大夫而不及士,孔子则不仅对大夫,还进一步对士,尤其是平民之士也提出仁的要求。

所以有此要求,是因为士要人仕为官,为官就要有为官的标准,孔子的标准就是仁。

也正因此,孔子对士而发的仁论爱人一义特显,而实际上对亲亲一义孔子同样重视。

孔子“仁”与“礼”思想的关系研究

孔子“仁”与“礼”思想的关系研究

孔子“仁”与“礼”思想的关系研究作者:李小勇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19期【摘要】本文主要对孔子关于“仁”、“礼”及其相互关系的探索,进一步明确“仁”、“礼”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进而探讨其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所蕴含的一些积极意义。

【关键词】“仁”;“礼”;关系;现代意义在先秦时期,出现了许多的哲学学派,主要以儒家、道家为代表。

在儒家思想中,以孔子为代表,对于“仁”与“礼”的提倡,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于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中国梦的实现,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从“礼”到“仁”的发展我们知道,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谓。

什么是礼呢?在中国文明开始之初,普遍认为“礼”是国家政权的统治形式以及社会生活组织管理的形式,它集法律、道德以及社会习俗于一身,甚至兼有宗教的职能。

具体而言,礼作为一种社会秩序安排与政治制度,强调政治上的尊卑等级与血缘关系。

如周朝的社会政治,将社会等级划分为五等:公、候、伯、子、男,政权统治的等级也有五等: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

因此,周礼着重强调了“尊尊”、“亲亲”的原则。

而贯穿这种尊尊与亲亲原则的,就是忠与孝的观念,以及强调“移孝作忠”。

到了春秋时代,“礼”更是成为当时政治家和学者们争论的焦点。

如子产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

”(《左传·隐公十一年》)这些言论无一例外都将“礼”作为治国之大经,在管理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可见,礼的功能和作用在当时非常显现,但这并不能掩盖伴随着一系列的社会变迁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结构的改变,“礼崩乐坏”的时代的来临。

这时候,传统的礼治日渐式微,失却了维系人心的力量。

因此,孔子的时代,时代的中心问题应该是“周文疲弊”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不同思想取向的思想家表明了他们各自不同的看法,对于礼的问题上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

浅析孔子的“礼”与“仁”

浅析孔子的“礼”与“仁”

浅析孔子的“礼”与“仁”浅析孔子的“礼”与“仁”现行人教版高三《中国古代史》在论述孔子的“礼”与“仁”时内容很少,但在做题的过程中,这方面的材料题又比较多,为帮助同学们理解这一内容,我在教学实践中收集整理了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材料,下面作一粗浅的介绍,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

为了加强统治,周王朝初期的统治者实行了“封诸侯,建同姓”的政策,把周王室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西周的属国。

周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武王的弟弟姬旦即周公辅政。

周公旦是位德才兼备并且忠心耿耿的臣子。

周公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总结、继承、完善,从而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完善制度。

主要有“畿服”制、“爵谥”制、“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和“乐”制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和贵贱等级制。

在殷商时,君位的继承多半是兄终弟及,传位不定。

周公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即以血缘为纽带,规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长子继承。

同时把其他庶子分封为诸侯卿大夫。

他们与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小宗与大宗的关系。

周公旦还制定子一系列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以调整中央和地方、王侯与臣民的关系,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这就是所谓的礼乐制度,后来称“周礼”。

可见,所谓“周礼”,就是西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式等。

其中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分封制和世袭制。

它强调王权天授,尊卑有序,贵贱不愆,维护各级君主的压迫剥削秩序。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降而为“自诸候出”,再降则“政在大夫”,三降则“陪臣执国命”,“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完全乱了套。

东周各路诸侯群雄并起,有不少霸主反对这种奴隶式的集权制度的统治。

社会不断向前变化,动摇了原奴隶社会那种世世代代只吃血缘关系的贵族、奴隶主们的利益。

孔子思想学说中的“仁”与“礼”

孔子思想学说中的“仁”与“礼”

孔子思想学说中的“仁”与“礼”摘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面,”仁”和“礼”是紧密联系的整体,“仁”是“礼”的内在根据,“礼”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依礼而行是“仁”的表现,这两方面相辅相成。

“仁”是人类社会中人最神圣而美好的特质,“礼”则是人们依礼而遵循的能够和谐相处的适当的方式。

习礼才会有敬畏之心,才能一步步靠近“仁”,使二者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

关键词:孔子思想;仁;礼;辩证统一在孔子儒家学说思想体系中,“仁”和“礼”是两个重要的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和影响,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仁”的观念固然是孔子提出并丰富的,但“仁”如何表现?它是深藏于内心的最为神圣而美好的特质,而礼的提倡正是人心的外在体现。

仁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则成仁。

关于孔子儒家思想学说的“仁、义、礼、智、信”诸多方面,在众多的观点中,大家一致认同的就是“仁”和“礼”。

虽然,对仁和礼的内涵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仍有这样那样的观点,可无法否认,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中具有纲领性含义的两个概念。

1 孔子倡导的“仁”“仁”这个词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专题论述“仁”的章句有55处,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

后人概括总结成儒家核心思想为“仁、义、礼、智、信”,“仁”也当仁不让地排在第一位,可见“仁”在孔子心中的分量。

那么,儒学的“仁”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先看仁的本意。

仁字的笔画自古至今基本没有改变。

《说文》:“仁,从人从二。

”人,表示站立的人;二,表示复数。

不仅是一个人,还要兼及别人。

有文字学者进一步解释,这里的二还有代表天、地的意思,即以天性善良、地德敦厚来博爱、包容他人。

更有学者把二解作“丄”(甲骨文“上”字),表示提高、升华人的道德。

无论哪一种解释,都说明仁的基本含义:亲爱别人。

《说文》:“仁,亲也。

”《礼记》:“上下相亲谓之仁。

”孔子说:“仁者,爱人。

”“仁者,人也。

”孔子把“仁”的整体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

论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仁”(梅珍生)

论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仁”(梅珍生)

论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仁”(梅珍生)梅珍生摘要:孔子思想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礼”,一个是“仁”,它们何者是主,何者是从,或者说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一直为孔子思想阐释中的基本问题。

如果从“礼”的基本结构来定位礼与仁的关系,可以看到孔子对礼的重视,包括对于礼的外在形式与礼的本质两个方面,“礼后”而成人的人性锻造价值,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完成的内容,仁与礼是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地规定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即仁的内容和礼的形式的统一。

关键词:孔子;儒学;礼与仁;理想人格在现有的研究中,孔子思想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礼”,一个是“仁”,它们何者是主,何者是从,或者说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一直为孔子思想阐释中的基本问题。

本文试图从“礼”的基本结构来定位礼与仁的关系,为人们把握孔子思想提供一个有别于传统研究的视角,以此就教于方家。

据统计,《论语》中论及“礼”的材料,共有七十五条,以至常见有孔子的思想以礼为核心的说法。

由于“仁”在《论语》中同样居于主导位,《论语》一万一千柒百零五个字中,仁字就有一百零五个,据此不少人又断言孔子之学就是仁学,孔子及其门人所追求和实行的,都是围绕“仁”而展开的。

但是,我们若从探寻人的本质以及礼的本质问题入手,重新审视仁与礼在孔子思想中的地位,就可以发现仁与礼是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地规定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即仁的内容和礼的形式的统一。

而从礼的本质看,仁与礼在不同程度上又代表了礼的两个层面,即礼之文和礼之质。

在孔子那里,礼通常指礼文,而仁则是礼之本或礼之质。

他追求礼的文质统一,就是为了在把握礼的本质中再现人的本质。

一、礼之文的层次孔子作为周礼的向往者,他首先是一个注重礼的形式即“礼之文”的人。

他对礼文的重视,为同时代人所侧目。

春秋时,“讥礼文烦碎者盖始于晏婴,其沮齐景公封孔子,以为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咩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

”[1]对礼文的过分重视,甚至成了他仕途受阻的主要原由。

论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仁”

论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仁”

论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仁”
梅珍生
【期刊名称】《江汉论坛》
【年(卷),期】2013(000)012
【摘要】孔子思想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礼”,一个是“仁”,它们何者是主,何者是从,或者说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一直是孔子思想阐释中的基本问题.如果从“礼”的基本结构来定位礼与仁的关系,可以看到孔子对礼的重视包括对于礼的外在形式与礼的本质两个方面.仁与礼是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地规定了人的存在方式,即仁的内容和礼的形式的统一.
【总页数】7页(P41-47)
【作者】梅珍生
【作者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湖北武汉,43007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2.2
【相关文献】
1.浅析孔子“仁义礼智信”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2.孔子仁、礼学说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3.浸透着仁爱精神的孔子法思想--从仁、礼、刑的进路来解读《论语》
4.再谈孔子思想中“礼”与“仁”的辩证关系
5.从《论语》中仁对礼的建构看孔子的仁礼关系思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仁”(梅珍生)梅珍生摘要:孔子思想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礼”,一个是“仁”,它们何者是主,何者是从,或者说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一直为孔子思想阐释中的基本问题。

如果从“礼”的基本结构来定位礼与仁的关系,可以看到孔子对礼的重视,包括对于礼的外在形式与礼的本质两个方面,“礼后”而成人的人性锻造价值,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完成的内容,仁与礼是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地规定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即仁的内容和礼的形式的统一。

关键词:孔子;儒学;礼与仁;理想人格在现有的研究中,孔子思想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礼”,一个是“仁”,它们何者是主,何者是从,或者说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一直为孔子思想阐释中的基本问题。

本文试图从“礼”的基本结构来定位礼与仁的关系,为人们把握孔子思想提供一个有别于传统研究的视角,以此就教于方家。

据统计,《论语》中论及“礼”的材料,共有七十五条,以至常见有孔子的思想以礼为核心的说法。

由于“仁”在《论语》中同样居于主导位,《论语》一万一千柒百零五个字中,仁字就有一百零五个,据此不少人又断言孔子之学就是仁学,孔子及其门人所追求和实行的,都是围绕“仁”而展开的。

但是,我们若从探寻人的本质以及礼的本质问题入手,重新审视仁与礼在孔子思想中的地位,就可以发现仁与礼是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地规定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即仁的内容和礼的形式的统一。

而从礼的本质看,仁与礼在不同程度上又代表了礼的两个层面,即礼之文和礼之质。

在孔子那里,礼通常指礼文,而仁则是礼之本或礼之质。

他追求礼的文质统一,就是为了在把握礼的本质中再现人的本质。

一、礼之文的层次孔子作为周礼的向往者,他首先是一个注重礼的形式即“礼之文”的人。

他对礼文的重视,为同时代人所侧目。

春秋时,“讥礼文烦碎者盖始于晏婴,其沮齐景公封孔子,以为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咩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

”[1]对礼文的过分重视,甚至成了他仕途受阻的主要原由。

在《论语》乡党篇中,孔子的举手投足,对礼的遵循跃然纸上。

他的种种中规守矩的行为,既符合礼制的要求,也是特定礼意的显现。

如: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

趋进,翼如也。

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

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缩缩如有循。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

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

寝不尸,居不容。

席不正,不坐。

以上行为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官员身份所特有的举止,一类是平时居家时的举止。

为了生动形象,记述中使用了许多后世极为少见的形容词,但礼仪举止细致入微部分又远非文字所能传神。

其中有些举止仪容经历了古今流变,如“揖”、“趋”等,需要稍作疏解。

其他一些具体举止,诸如走路时循着一条直线;乡宴结束时,要等老年人先行;国君召唤,不等车辆驾好立即先步行;路遇穿孝服者或双目失明者,即使再熟悉、再随和,也要改变神态;睡觉时不直躺着;不在门的中间站立,进出时不踩门槛等等。

这种种行为范式,正展现了孔子对礼的践履。

对礼的仪节的遵守,是孔子慎待“礼之文”的第一个层次的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礼之文”作为节文度数之详,遵从它,至少使人们从形式的层面上,遵从了礼的要求,而这也守礼的基本要求。

“《檀弓》以直情径行为夷狄之道,是则丧虽主哀,祭虽主敬,苟无礼物威仪以将之,哀敬之情亦无所显示矣。

夫七介以相见,不然则已悫。

三辞三让而至,不然则已蹙。

礼有摈诏,乐有相步,皆为温藉重礼也。

礼之失则或专重仪文而忘其本意。

”[2]一定的礼物、威仪,正是崇礼、重礼的表现,没有一定的形式,人们的哀敬之情就无法为他者所知晓。

在具体的仪节意义上,孔子作为“圣之时者也”,他对周礼并不是一味采取顽固保守的态度,相反,他对于周礼某些形式方面的变革还是赞成的。

如:子曰:“麻冕,礼也。

今也纯,俭,吾从众。

拜下,礼也。

今拜乎上,泰也。

虽违众,吾从下。

”(《论语·子罕》)“麻冕”是一种礼帽。

按照传统礼制的规定,这种帽子当用麻布料织成。

孔子时代的人却用丝料,这样较为节俭,孔子认为可以接受这做作法。

“拜下”,指臣子给君主行礼的方法,先在堂下磕头,然后升堂再磕头。

可是流行的作法是人们免去了堂下的磕头,直接升堂磕头。

孔子认为这是不能接受的,即使违反时兴的作法,他也要按老规矩办。

可见,孔子对周礼损益的认可是有一定标准的。

这就是在不违反尊尊等级原则的前提下,对礼作些修改未尝不可,但若违反了礼的核心精神,就坚决不予认同。

在礼中,除了“揖让周旋”的礼容、动作层面的内容外,孔子尤为注重的是作为制度规则层面的“礼之文”。

杜佑《通典》卷七十四《宾礼》序称,自古至周天下封建,故盛朝聘之礼,重宾主之仪,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礼数服章,皆降杀以两。

它们作为常行之典,必用之仪,在揭示“礼之质”方面的意义,并不是人人所共知的。

如关于告朔之礼,《八佾》中载:“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告朔”作为体现天子权力的礼制,是指每年秋冬之交,周天子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

历书的内容包括该年有无闰月,每月初一是那一天,因之称“颁告朔”。

诸侯接受了这一历书,藏于祖庙。

每逢初一便杀一只活羊祭于庙,然后回到朝廷听政。

这种祭庙行为叫做“告朔”,听政叫做“视朔”,或“听朔”。

到子贡的时候,每月初一,鲁君不但不亲临祖庙;而且也不听政,只是杀一只活羊“虚应故事”罢了。

所以,子贡认为不必留此形式,不如连羊也不杀。

孔子则以为尽管这只是礼的残存形式,但是比什么也不留还是要好些,因为“我爱其礼”的礼,正残留在这种告朔的形式之中。

孔子之所以不是礼的形式主义者,在于他深知礼的发展规律,因而对于礼的形式方面的变迁,主张采取顺应与随俗的态度。

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为政》)他认为礼的发展规律就是因、损、益。

周礼正是因循夏殷之礼,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发展,还有部分不适应周人的生活习惯而遭淘汰即“损”。

周礼作为后来者,综合了夏殷两代的长处,即是“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论语·八佾》)这是孔子从社会文化制度的层面上来赞赏周代的“礼之文”。

孔子匡地被围,处境危急,但他却对自己肩负的文化使命充满自信。

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这里的文,就是指礼乐制度,朱子注谓:“道之显者谓之文,盖礼乐制度之谓。

”[3]这里孔子所论的“文”,同样是从制度层面着眼的。

礼文作为礼中静态的规定,它有待于人的践履,并且是有待于人们用发自内心的感情去践履,而不仅仅是作表面文章。

因而单纯地重视礼文有可能使礼日益形式化、工具化,使礼越来越沦为空洞没有意义的形式,而任何形式化的东西都会沦为统治者装饰自己而束缚他人的工具。

正是对礼的形式化的警觉,孔子从来就不是孤立地看待“礼之文”,尽管他主张爱礼存羊,但在对待礼的主导倾向上,他更强调“礼之文”与“礼之质”的统一。

所谓“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他认为礼并不是玉帛之一类的“礼之器”所能完全涵盖的,玉帛的奉献仪式,并不足以代表礼的本身,礼自有其真精神。

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这就是他从否定的界域,将仁之于礼的本质意义彰现了出来。

他痛心于讲究仪式时代的那种为礼的形式而形式的作法,对“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论语·八佾》)等种种违反礼学精神的举止,他更是痛心疾首。

在他看来,从礼的本源意义上讲,宽政是为官之本,恭敬是为礼之本,哀戚是举丧之本,而现实中却是不宽,不敬,不哀,一切礼仪都沦为徒有其表的外在形式。

由此,如何克服礼的形式化危机,使礼真正地体现出人的本质与价值,切近人的真情实感,这是促使孔子反思礼的本质以及思考“礼之质”与“礼之文”关系的重要出发点。

二、礼后说在礼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中,孔子与子夏所讨论的“礼后”说,是对礼文与礼质关系的第一种表述: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出自《诗经·卫风·硕人》,后一句在现存《硕人》中不见,或恐遗佚。

从字面的意思上看,是说漂亮的脸笑起来多么美,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转得多么媚,恰如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

孔子把这几句概括为“绘事后素”,子夏由此悟出“礼后”的道理。

何谓“礼后”?何晏《论语集解》中引郑玄的说法称:“绘,画文也。

凡绘画,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以成其文。

”因朱熹一反这种传统的解说,致使人们对“礼后”之意众说纷芸。

朱熹以为“礼必以忠信为质,犹绘事必以粉素为先。

”[4]以“绘事后素”的后素为后于素,即以忠信为人之质,礼为人之文。

他将礼后讲为人的肉身及其内在品质与礼乐文化的关系。

韦政通沿此思路也认为,孔子以“绚”喻仁之质,以“素”喻礼之文,子夏竟然能由这个比喻中领悟“礼后”的道理。

礼后者,质先礼后,因仁为礼之本,而礼使仁表现为行为。

[5]清代学者凌廷堪在《论语礼后说》一文中,对朱熹的说法作了深入的辨析,他以为“诗云‘素以为绚兮’者,言五采待素而始成文也。

今时画者尚且如此,先布众色毕,后以粉勾勒之,则众色始绚然分明,《诗》之意即《考工记》意也。

子夏疑五采何独以素为绚,故以为问,子以绘事后素告之,则素以为绚之理不烦言而解矣。

子夏礼后说,因布素在众采之后而悟及之者也。

盖人之有仁义礼智信五性,犹绘之有青黄赤白黑五色也。

礼居五性之一,犹素为白采居五色之一也。

”“五性必待礼而后有节,犹之五色必待素而后成文。

”[6]他以为礼后,在于“礼为五性之节”是内在的,它与仁义智信并列,但又彰现、规约五性。

因而,它揭示的是作为人性的礼与仁义智信之间的关系。

但礼无论是作为外在的节文,还是作为人内在的本性,都对人的其他各方面特征,具有彰现与约束的双重作用,则是不争的事实。

《曲礼》中所谓“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揭示了礼对道德仁义的彰现功能;孔子的“约之以礼”(《论语·雍也》),孟子的“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

”(《孟子·离娄上》)则表述了礼对人的感情的约束功能。

礼的节文,事实上,是包括了彰显与约束的统一。

从形而上的观点来看,礼后正是对人的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所呈现出的由内(人的德性)而外(礼文)态势的描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