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文(3)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促进小学生德育成长

合集下载

小学德育工作中“三位一体”构建模式

小学德育工作中“三位一体”构建模式

小学德育工作中“三位一体”构建模式小学德育工作中“三位一体”构建模式指的是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融合为一个整体,共同育人的一种工作模式。

在这个模式下,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合作,共同承担起培养小学生德育素养的责任,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家庭是小学德育工作的基础和起点。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社会的环境,也是孩子性格形成和人格塑造的最主要因素。

家庭对孩子的德育教育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家庭要成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习惯,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学校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主阵地。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也是孩子接受德育教育和塑造品德的重要场所。

学校要通过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品德培养和价值观引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和优秀的道德品行。

社会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支持。

社会是孩子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场所,也是孩子学习实践道德原则和形成良好道德习惯的重要环境。

社会要积极支持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适宜的社会环境和资源,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社会各界要共同参与德育工作,关心孩子的成长,传播正能量,共同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在“三位一体”构建模式下,小学德育工作应注重三者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家庭、学校和社会需要密切配合,形成良好的育人合力。

家庭要和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互相了解孩子的情况,共同制定德育教育方案,共同促进孩子的德育发展。

学校要积极与社会各界联系,邀请社会力量参与德育工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社会经验。

社会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德育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

小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小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小学生德育教育论文小学生德育教育论文(通用6篇)小学生德育教育论文1小学是孩子们人生中必要的一个学习阶段,对人的一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

所以在我们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让德育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让我们的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让未来的社会多一份安定和谐。

1、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1自主读书的习惯阅读是文化积累和文化建构的重要途径,对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要在小学阶段就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

要乐于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杜绝阅读不健康书籍、看不健康光盘、浏览不健康网站。

1.2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

小学生读写姿势要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头,执笔处离笔尖一寸。

书写时要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

1.3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是进一步理解、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

认真、独立、按时地完成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学习态度乃至成人以后的劳动态度都具有一定的潜在影响。

要坚持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完成并细心检查作业: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

2、教育学生要有正确的行为习惯2.1举止文明的习惯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

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座、手势和表情等。

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模式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模式

浅谈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从事教师工作二十年,在与学生一起上课、学习以及共同探讨问题的过程中,看到了学生的激情与无忧无虑的快乐,同时也在他们犯下了错误后,进行语重心长的教育和严肃认真的批评,既有开玩笑式的嗔怒,更有恨其不努力时的痛心。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在深深地思考着,我们面临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感性与理性的综合体,处于快速成长中的青少年,他们受到年龄、性格、知识、心理、行为习惯、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其道德认知水平和行为模式具有易反复、善变的特征,从而使得学校的德育工作成果难以巩固和顺利发展。

育人德为先,一切教育归根到底是“德”的教育,所以如何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德育工作能够更好地为其他教育服务,成为目前教育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

根据工作体验,我认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是解决青少年学生德育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下面就从两个方面与各位同仁一起探讨。

一、理论探究1.学校教育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条件学校德育的优势在于组织的严密性、教师的专业性、教育目标的确定性、教学内容的确定性和教育组织形式的固定性,但也正是这样的优点,在另一方面又成为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及针对性的制约因素。

比如说,我们的教育手段、教育方式有时不能够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所以,学校教育应该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

2.家庭教育具有明显的启蒙性、长期性、感染性、全面性(1)启蒙性。

孩子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了解,个性形成的起点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

家人的言谈举止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思想形成、智力发展、品格形成至关重要。

(2)长期性。

家庭教育的时间最长,远远超过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从孩子出生、上学、参加工作,一直在起作用。

一个孩子在成人、步入社会的过程中和家庭的距离在拉大,但是家庭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起到的作用要比学校教育大得多。

小学优秀德育论文(五篇)

小学优秀德育论文(五篇)

小学优秀德育范文(一)家校携手共促成长——浅谈家访工作的有关做法摘要:家访是架起家校共育的一座桥梁,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家访能让教师,家长和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交谈。

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让家长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重视,有利于交换彼此之间的意见,达成共识,并有效地进行查漏补缺,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家访关爱达成共识健康发展家访是教师、家长、学生三者相互联系与沟通的桥梁,能有效地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达成共识,形成一条强韧有力的纽带。

做好家访工作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有些老师把家访工作当成是一种负担,出现无效家访非常普遍,设于表面,并以“应付差事”的心理,“走马观花”的形式进行家访。

把家访工作做到真实有效,必须要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对特殊群体的家访工作更不容忽略。

那么如何做到“家校携手,形成合力,共促成长”的有效方法呢?下面谈一谈我在家访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一、家访的目的和意义根据县教育局“千师访万家”的部署,我校全面展开了家访工作,家访过程中力争达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促进的目的。

真正实现“家校携手,共促成长”。

通过家访,教师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以及各种思想动态,并能认真地倾听家长对我们教学工作所提出的反馈和建议,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家访过程中我与家长进行积极交流,深入沟通并认真倾听家长对老师及学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教育管理学生的有效方法,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同时向家长介绍了学校近期的各种情况,尤其是本学期严禁学生携带手机和零食到校的规定,取得了良好的校风、学风。

家长们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

本班有一位女同学,学习成绩虽好,但表现娇滴滴,什么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高傲自大,上课还喜欢偷吃零食。

通过家访发现该生在家里爷爷奶奶过度溺爱,只要孩子一撒娇,家长就马上想方设法用零花钱和零食来讨他欢心,舍不得批评和挨骂。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精品多篇)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精品多篇)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精品多篇)小学生德育论文篇一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们的教育纲领。

因此,在小学阶段,学校设置了语文、数学、美术、音乐、劳动、体育等课程,各科之间相互独立又互相关联。

我们教师应在各科教学中充分渗透素质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感悟到,加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将来的前途和命运。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生的启蒙教育,不可忽视,小学德育教育直接影响初中和高中的德育工作。

近年,中学生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这与小学生德育教育是有很大关系的,因此,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的体会,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学校领导要重视德育教育“五育并举、德育领先”德育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

重视思想品德素质教育,也是我国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学校领导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重视德育教育。

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能走过场,更不能把德育教育看成是“软指标”,只重视分数,而忽视德育,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地对学生实施思想品德教育。

把德育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开展一些以德育为主线的活动,从而促进小学生思想素质全面、健康、协调地发展。

二、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在小学,特别是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并不乐观,有些小学还有代课教师。

基于以上各种原因,有些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在教育教法上还是一些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依旧采用体罚、打骂,甚至停课等。

这些都是有损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不但没有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而且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

古代思想家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

”教师是导师,是长者,是学生的引路人。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

教师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分析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分析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分析一、引言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

对于小学生来说,德育的重要性更不容忽视。

在小学阶段,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品质的责任。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是一种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参与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模式。

本文从小学德育的重要性、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的构建和实施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探索出一种有效推进小学生德育的方式。

二、小学德育的重要性小学德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品质。

小学是学生道德品格形成的关键阶段,通过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增强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2. 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更重要的是通过德育教育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社会适应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3. 增强学校的整体教育力量。

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德育教育,可以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水平,增强学校的整体教育力量。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是一种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参与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模式。

构建这种模式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 加强学校德育教育的组织领导。

学校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承担者,需要加强对德育教育的组织领导,制定德育教育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并配备专职德育教育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2. 加强家庭德育教育的指导和支持。

家庭是小学生道德品质养成的重要环境,家长在孩子德育教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学校要加强对家庭德育教育的指导和支持,提供家庭德育教育的相关资源和培训,帮助家长更好地履行教育责任。

3. 引导社会共同参与德育教育。

社会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外部环境,社会力量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参与和支持是很有必要的。

德育工作论文-德育(精选五篇)

德育工作论文-德育(精选五篇)

德育工作论文-德育(精选五篇)第一篇:德育工作论文-德育德育工作论文(一)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

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

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

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其主要做法是:一、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健全的组织机构。

我们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

由校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可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这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二、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

要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首先应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

学好《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分析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分析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分析小学德育模式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通过共同努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

学校在小学德育模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校作为学生的第二个家庭,应当承担起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价值观的责任。

学校要制定科学的德育方案,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等,以确保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学校还要建立健全的德育管理机制,设置德育科、德育委员会等,负责德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在确保学生德育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的还要兼顾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家庭作为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对于孩子的德育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良好榜样。

他们应当关心孩子的成长,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家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公民意识,通过家庭教育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家庭可以通过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形成家校合作的局面,共同促进孩子的德育发展。

社会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也对孩子的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价值观念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社会应该加强对孩子德育的引导和培养。

社会可以通过加强对教育机构的监督和评估,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落实。

社会可以举办各种德育活动,如义工活动、社会实践等,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激发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是一种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实现孩子全面发展的目标。

学校通过制定科学的德育方案和建立健全的德育管理机制来推动德育工作的进行;家庭通过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价值观和参与学校德育活动,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社会通过加强对教育机构的监督和推动德育活动的开展,对孩子的德育教育产生积极影响。

这样的德育模式将为孩子的德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范文3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范文3篇

⼩学德育教育论⽂范⽂3篇德育教育与⼩学教育论⽂⼀、在⼩学教育中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化的价值优秀传统⽂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息、⾃强奋进的动⼒之源,我们不仅要从博物馆⾥、从⽂化作品中看到,更要从普通⼈、从孩⼦们的⼀⾔⼀⾏中看到。

在⼩学教育中,传统⽂化教育绝不能只安排⼏门简单的课程,它⾸先是坚定的理想、崇⾼的道德,是正确的价值观,不能被看做可有可⽆的问题,⽽是必须奋起⾏之的紧迫课题。

只有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化的教育,才能把断裂的传统⽂化和现实⽣活贯通,才能使其在当下复活。

只有复活的传统⽂化,才有真正⽣命⼒,才能不断地传承创新。

我们作为⼩学教师,不仅要有匹夫有责的⽂化⾃觉,更要有舍我其谁的教育担当。

(⼆)德育教育在⼩学阶段发挥着“思想净化器”的功能⼩学阶段是⼀个⼈思想发展的关键时刻,犹如⼀张⽩纸,画上什么样的图案就呈现什么样⼦的作品。

⼩学教育作为⼈的启蒙教育阶段,必须对学⽣要进⾏正确的德育教育,要指引学⽣树⽴正确的⼈⽣观,培养学⽣的爱国主义情怀,要教育学⽣具有辨明是⾮的能⼒,在⼤是⼤⾮⾯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塑造⼩学⽣⼈格的关键时刻,德育教育千万不可忽视。

所以说,⾯对社会上形形⾊⾊、五花⼋门的不良⾏为的侵蚀,必须加强⼩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好的德育教育净化学⽣的思想,给⼩学⽣⼀个健康、有利的成长环境。

(三)⼩学阶段德育教育的主体是实现“中国梦”的⽣⼒军在党的⼗⼋⼤上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的“中国梦”。

作为“中国梦”的具体参与者,每⼀个中国⼈都肩负着这种神圣使命。

⽽⼩学⽣作为祖国的希望,更是未来“中国梦”的主⼒军,是民族的未来。

在将来的⽇⼦⾥,他们将会成为社会的主体,他们是社会的继承者,对社会⽂化具有改⾰和创新的能⼒。

现代的德育教学的⾛向就是在社会中学习,并且终⾝学习,永远都不能停⽌。

在⼩学⽣处于成长的时候,给他们涂上浓重的道德思想和道德品质的⾊彩,不仅会使他们终⾝受⽤,⽽且,能有效地提⾼祖国下⼀代整体的道德素质,为实现民族复兴发挥顶天⽴地的作⽤。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在小学阶段,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德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关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在孩子成长的黄金时期,德育教育能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1. 环境育人:学校应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通过校园文化、班级氛围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2. 课程整合:将德育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接受道德教育。

3. 活动实践:通过组织各种德育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参与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

4.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形成教育合力。

5. 榜样引领:教师和家长应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德育教育的挑战与对策1. 挑战:面对信息时代,学生接触到的信息多元复杂,德育教育面临价值观多元化的挑战。

2. 对策:加强德育课程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结合时代特点,引导学生正确辨识和选择。

案例分析某小学通过开展“小小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社区服务中,不仅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也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帮助他人的意义,体会到奉献的快乐。

结论小学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创新教育方法,丰富教育内容,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新一代。

德育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传递和人格的塑造。

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在正确的道德轨道上健康成长,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分析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分析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分析在我国,小学德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作为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教育环节之一,小学德育旨在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品德素养。

实践证明,小学德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作。

下面将分别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角度来探讨小学德育模式的具体实践及其效果。

一、学校角度学校角度是小学德育模式的核心,学校不仅是小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学生品德道德的培育基地。

学校德育工作应该分为硬件层面和软件层面。

1.硬件层面硬件层面主要是关于教学设施,并利用一些通过绘画、拼图、雕刻等方式的感性体验项目作为德育教育的辅助工具。

实例包括:(1)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与校园硬件建设同等重要的任务,从校园形象设计、标志设计、指示标语、悬挂画横幅、风景和水系的建设等方面着手,创造一个协调、美观、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以此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的思想、心理和行为。

(2)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也是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该注重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智育教育、体育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场馆、自然环境中广泛接触、参与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和课外辅导班等活动,从而全面锤炼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思想潜能,而不仅仅是注重考试成绩。

(3)讲究师生的生活仪式正确的生活仪式也是小学德育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养成一些积极向上、敬重师长的生活习惯,如仪式仪表、日常行为的讲究、课间、午饭时间的安排、放学后的自主学习等等,以此来激发孩子们的敬仰之心和责任心。

软件层面就是关于学校德育教学制度及德育教育的落实规范。

实例包括:(1)学校开齐多样的德育课程德育之于小学生至关重要,学校应该把德育课程纳入到必修课程之内,建立一个完整的德育体系,课程内容可以包括社会公德、劳动教育、生活规范、学科道德等等。

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德育活动,如整顿班级卫生、开展减负陪伴行动等,来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品德观念和品德素养。

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策略分析

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策略分析

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策略分析摘要:德育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而学校是德育的关键,家庭是德育的基础,社会是德育的延伸,有效的德育必须做到三位一体、三方合力。

本文带入小学德育工作经验,探讨了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开展德育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德育;三位一体;教育策略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关乎到个人成长,所以全社会都非常关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学校强化了道德品质教育,但只依靠学校“单打独斗”显然是不足够的,家庭、社会应该与学校形成密切配合,构建完善的德育网络,共同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塑造学生正确的品质道德,促进学生健康、阳光的成长。

一、学校要完善德育教育形式与内容学校德育教育,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三点:其一是系统的德育教育课程,比如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让学生学习基本的道德知识,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

教师要创新道德教育的形式,多应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了解什么是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对道德知识产生初步的认知,这样才能更准确的对行为和思想观念是否正确做出评价;其二是将德育融入到各学科教育之中,在语文、数学、音体美等课程中抓住时机,开展德育教育。

以语文教学为例,教师结合语文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精神和主旨。

在古诗词教学中,也可以渗透品质教学,并让学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其三是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人们常说实践出真知。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也是如此,如果只是从书本中去了解道德品质,终归只能看到表象,而了解不到内涵。

学校可以通过观影活动、志愿活动、文化活动等渗透德育教育,比如志愿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认识到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好的品质。

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教育的影响性远远超过了学校教育的影响性,家庭环境以及家人的行为举止对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有最为直接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会比较重视行为引导、语言教育。

小学德育论文【4篇】

小学德育论文【4篇】

小学德育论文【4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小编为您精心收集了4篇《小学德育论文》,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小学生德育论文篇一小学生思想品德课学习不良心态及对策小学的思想品德课,是小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和重要阵地。

但由于教师、学生的主客观不利因素的影响,造成学生逆反心理,产生了对思想品德课的不良学习心态;具本表现如下:(1)消极型的学习心态。

这些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态度定势,缺乏信心,心态过分紧张,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

他们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愿动脑筋;没有耐力,其情感、思维、求知欲等心理状态都处于薄弱状态;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成绩低劣。

(2)淡漠型的学习心态。

这类学生表现为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没有意志力,思维消极定势,缺乏灵活性;依赖教师支配,其心理状态陷于固定看法,情感淡漠;认识模糊。

(3)消遣型的学习心态。

这类学生主要特征是兴奋好动。

学习中不能认真思考课文中的观点,而是各个环节跳跃,活动过多,激奋冲动,注意短暂,思维无定势,缺乏意志力。

(4)沉闷型的学习心态。

这些学生的特点是对学习思品课感到沉重而烦闷,没有积极参与的心理,对课文观点是似而非;由于感性经验缺乏,学习感到困难,其心理状态处于矛盾之中。

分析以上小学生不良学习心态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不重视;教学方法单调呆板,不符合认识活动的规律;传授知识单性,教学内容枯燥无味,缺少情感心理因素;教师的能力低弱,对复杂多变的教学动态,不能应急驾驭;(5)来自学生主观方面的问题,如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语文、教学等学科,而忽视思品学习等原因,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和厌烦学习的心理态。

综上所述,我们采取的对策是:(1)教师要理解教材,把握教学要求。

面对学生复杂学习心理,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中心观点、基本思想、基本知识,使认识角度与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为一体;教学时,选用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例证,使儿童的认识结构和教学结构融为一体;对于难点要采取前有孕伏,减缓坡度,螺旋上升的办法,既重视直接感知,又注意从已知推出未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

德育论文(3)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促进小学生德育成长

德育论文(3)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促进小学生德育成长

德育论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促进小学生德育成长内容摘要: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以组织作保证,以法律为武器,以关教工作为契机,以家长学校为基础,对学生广泛地进行法制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社会主义道德高尚的新人。

关键词:德育三位一体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

为此,要认真落实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坚持德育首位,育人重育心,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好四个建设,三个教育活动。

四个建设:l、德育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良,相对稳定的德育工作队伍,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

各中小学必须配备一支思想素质高,政治合格,组织能力强的教师骨干担任德育课教师以及班主任,让其放手、放胆,抓好中小学德育工作及系列活动。

2、德育基地建设。

德育基地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各中小学要以当地名胜或烈士陵园为学生爱国主义校外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前后,组织学生,以学校少先队牵头,到烈士陵园敬献花圈,通过在烈士纪念碑下,讲革命传统、革命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3、德育制度建设。

为更好地抓好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建立一系列德育工作制度。

如团队主题性活动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每周升降旗制度、国旗下讲话制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制度、校园管理制度、门卫制度、学生一日常规制度、学生违纪管理制度、与社会、家长联系制度。

通过一系列制度的落实,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有效地规范学生的言行,促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

4 、德育环境建设。

为弘扬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内容的德育活动主旋律。

首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同时,狠抓校园内部德育环境建设,中小学成立“校园之声”广播,“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监督岗,每天对学校发现的好人好事进行表扬宣传,对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评论,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引导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达到督促规范自己的言行。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分析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分析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分析小学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正确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影响学生德育的重要因素,三者之间的关系被称为“三位一体”。

在小学德育中,要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良性互动,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本文将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小学德育的模式,以探讨如何构建良好的小学德育体系。

一、学校德育的功能和特点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校德育有以下几个功能和特点:1. 以德育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德育教育是学校的一项重要职责。

学校德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2. 效果显著,影响深远。

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学校的德育工作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深远。

通过学校德育,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和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组织有序,制度完备。

学校德育工作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学校德育管理体系和德育活动主体制度分明,德育工作的开展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具体的操作程序。

二、家庭德育的作用和特点家庭是孩子成长的起点,家庭德育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家庭德育的作用和特点如下:1. 在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家庭是学生最早接触的社会单位,家庭对学生的德育影响深远,家庭德育的方式和方法对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情感态度等方面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2. 教育方式多样,效果直接。

家庭德育的方式和方法多种多样,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言传身教等方式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这些教育方式直接面对学生,效果更加直接和明显。

3. 与孩子的教育联系最为密切。

家庭是孩子最主要的成长场所,家庭德育是与孩子的关系最为密切的德育形式,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德育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3篇)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3篇)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3篇)小学教师德育论文篇一小学德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回归生活。

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

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这一观点旨在阐明生活与道德的内在联系,核心是强调道德教育要回归儿童的生活。

思想道德素质,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学校学生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应该做到:一、做学生道德成长的同行者教师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和学生观,教师不再是一个道德先知者、道德完美者,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两者只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学习、共同发展。

相比较而言,学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代,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有比成人更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这是我们不能漠视的。

因此,教师应树立与学生一同道德成长的观念,不仅要以身作则,更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反思,在教学相长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学生一起感受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体验道德感情、发展道德行为,成为学生道德成长道路上的同路人。

二、做德育课程的开发者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

小学,主要向学生进行“五爱”为基本内容的初步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社会常识教育。

教师是课程的最直接的实施者,是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与家庭背景。

新课标指出:“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

”教材不是不可更改的静态文本,它不是师生课程活动的指挥棒,其本身就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空间,教师要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新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者的主体意识,摆正教材作为工具的地位,能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科书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

在统筹安排好德育的基本内容的同时,发现和利用好身边的教育资源,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学校和教师关注的事情。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分析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分析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分析德育教育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对学生心灵、品德、个性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和引导,以达到发展全面素质的目的。

作为人类社会的主体力量,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十分重要。

在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小学德育模式不再是单一的学校德育模式,而是发展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

学校是小学生社会性生活活动的重要场所。

学校德育模式首先应在学校内部开展。

学校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通过对学生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等多方面的教育,形成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

同时,加强学校组织生活,引导学生形成好的习惯和道德规范,使学生主动培养自己的道德素养和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德育课程建设,转变教育方式,培育学生积极向上、实事求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经过层层教育,培养出具备扎实基本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实践的学生,真正的让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但学校之外,家庭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

家庭是小学生度过时间最多、接受最多教育的地方。

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孩子美好的心态,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孩子的情感水平,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感受到温暖、幸福而又丰富有趣。

同时,家长要注重亲子沟通,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让孩子愉快、轻松的成长。

社会因素也不能忽略。

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环境,小学生在其中需要承受来自不同方面的信息,也需要面对更为复杂的道德观、价值观等。

因此,社会也要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

社会应该培育和推广优秀的道德模范,让小学生能够受到良好的影响;社会应该加强对小学生的舆论引导,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到社会事业中去;社会也可以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公益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热情与关爱,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教育需要从学校、家庭和社会角度进行全面呵护。

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为小学生的人生成长提供了较好的保障,是推动小学德育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论文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
促进小学生德育成长
内容摘要: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以组织作保证,以法律为武器,以关教工作为契机,以家长学校为基础,对学生广泛地进行法制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社会主义道德高尚的新人。

关键词:德育三位一体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

为此,要认真落实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坚持德育首位,育人重育心,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好四个建设,三个教育活动。

四个建设:
l、德育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良,相对稳定的德育工作队伍,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

各中小学必须配备一支思想素质高,政治合格,组织能力强的教师骨干担任德育课教师以及班主任,让其放手、放胆,抓好中小学德育工作及系列活动。

2、德育基地建设。

德育基地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各中小学要以当地名胜或烈士陵园为学
生爱国主义校外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前后,组织学生,以学校少先队牵头,到烈士陵园敬献花圈,通过在烈士纪念碑下,讲革命传统、革命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3、德育制度建设。

为更好地抓好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建立一系列德育工作制度。

如团队主题性活动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每周升降旗制度、国旗下讲话制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制度、校园管理制度、门卫制度、学生一日常规制度、学生违纪管理制度、与社会、家长联系制度。

通过一系列制度的落实,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有效地规范学生的言行,促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

4 、德育环境建设。

为弘扬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内容的德育活动主旋律。

首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同时,狠抓校园内部德育环境建设,中小学成立“校园之声”广播,“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监督岗,每天对学校发现的好人好事进行表扬宣传,对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评论,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引导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达到督促规范自己的言行。

三个教育活动:
1、狠抓未成年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学校是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要把它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单
一到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系列。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中小学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挖掘教育内涵,发挥教育功能。

同时,各科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各科教学中受到思想教育和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2、争做“五好小公民”,开展育心教育。

五好小公民教育活动,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对学生进行育心教育的最好途径。

通过对“五好小公民”的评比和对未成年人的育心教育,塑造了学生美的心灵,让学生处处以好的、积极的、健康的、美的东西为镜,时时对照自己。

“以人为鉴而明荣辱”,使未成年人随时以先进的人物为榜样,以真善美熏陶自己的心灵,主动与不良习气和不良行为作斗争,抵制不健康的东西的侵入,从而修正了自己的言行,促进了学生健康品质的形成。

3、认真开展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小评论活动。

各中小学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小评论活动,让学生对社会上的真善美、假恶丑进行评论,从而规范学生的言行。

小学开展评选“文明学生”活动,每周表扬一次,并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同时,各小学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当地标志性建筑和龙头企业,慰问孤寡老人和军烈属,体味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收集和观看反映社会主义辉煌成就的图片、数据、资料,通过算账对比,了解人民群众生活的富裕,看社会主义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促进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通过各种形式的德
育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有效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二、坚持法制进校园,依法治校
法制进校园,依法治校,这是时代的呼唤。

对学生进行教育,达到警示学生,防患于未然。

更要让中小学生熟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赔偿法》、《劳动法》、《防震减灾法》、《行政处罚法》、《环境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使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此,要积极建立“警民共建”学校,定期请武警、公安、交警到学校研究工作,请他们为学生讲社会治安、交通法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法律知识,为整顿学校秩序、防止社会干扰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还可定期组织学生到监狱进行参观调查,请服刑人员现身说法,从他们走上犯罪道路后的悔恨以及渴望重新做人的愿望,倾诉给学生,让学生受到深深地触动,为培养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以“关教”工作为契机,以家长学校为基础,认真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抓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每年三月和九月,在新学期开始,可邀请当地“关教”组织或家长委员会相关人员深入各中小学给学生讲革命传统,讲艰苦奋斗史,并协助学校做好新生入
学教育,教育他们要遵纪守法,遵守校纪校规,听老师的话,教育大同学要关心爱护小同学,激励学生“讲文明、讲礼貌、学雷锋、做好事”,通过“三月文明礼貌月”活动,让学生比行动,比思想,看谁讲文明,看谁讲礼貌,看谁好事做的多,通过评比,有效促进小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

2、利用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每年清明节前后,学校可组织学生到当地烈士陵园或名胜古迹进行缅怀先烈、历史考证等活动。

请关工委或家长学校领导配合学校为学生讲革命史,讲烈士事迹,讲英雄故事,让学生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勉励学生要好好学习,从小立壮志,踏着先烈足迹,去实现先烈未完成的遗愿,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好。

3、强化革命传统教育,倡导艰苦朴素,不奢侈浪费,用艰苦奋斗精神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处处为集体着想,用艰苦奋斗精神磨练未成年人,使未成年人时时牢记阶级苦,不忘革命人。

通过对中小学实施艰苦奋斗精神进校园活动,在学生中开展系列教育,使学生普遍养成艰苦奋斗,爱惜粮食,爱惜劳动成果,不奢侈浪费,不攀比,不摆阔气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

4、减轻学生负担,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让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

减轻学生负担,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总之,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以组织作保证,以法律为武器,以关教工作为契机,以家长学校为基础,对学生广泛地进行法制和思想道德教育,才能有效地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同时,学校要真正落实德育教育,使之收到实效,一是社会大环境的根本改变,二是学校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完善学校与教师的评价体系,确保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是社会、学校、家庭三者有效合一,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学校德育阵地、有效开展德育工作,方能保证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从而才能有效地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社会主义道德高尚的新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