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的故事PPT课件

合集下载

愚公移山PPT课件

愚公移山PPT课件

对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展望
学习目标
学生将继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 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争取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 好的成绩和发展。
生活规划
学生将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为榜样,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地 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社会责任感
学生将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 使命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鼓舞士气
在社会发展中,愚公移山精神可以鼓舞人们的士气,激发人们的斗 志,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倡导奉献
这种精神倡导人们为社会的福祉和进步而奉献自己的力量,促进社 会的和谐与繁荣。
推动创新
愚公移山精神鼓励人们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创新 和进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06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毅力与恒心
通过愚公的坚持,我们可以看到毅 力和恒心对于实现目标的重要性。
倡导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
鼓励勤劳致富
在现代社会,勤劳依然是 实现财富和成功的重要途 径。
提倡自我提升
自强不息的精神鼓励我们 在面对困难时,要勇于挑 战自我,不断提升自己的 能力。
强调持之以恒
只有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 才能最终实现目标。
THANKS
感谢观看
不畏艰难
移山过程中,愚公遇到了很多困难和 挑战,但他从未放弃,而是积极应对 ,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百折不挠
即使面对失败和挫折,愚公也没有灰 心丧气,而是坚持不懈地继续努力, 直到成功为止。
团结协作,共同奋斗
团结协作
愚公不仅自己努力挖山,还号召家人和邻居一起参与,大家团结协作,共同奋 斗,最终取得了成功。

第24课《愚公移山》课件(共30张)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4课《愚公移山》课件(共30张)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

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 么
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言 ——严文井
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列子(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 375年),名御寇(又名寇),字云, 郑国(今河南郑州)人。
列子生活在战国前期,是介于老子 与庄子之间的一位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对后世哲学、美学、文学、科技、养 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
愚公移山
新课导入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 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什么愚公移山的 精神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带 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愚公移山》。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列子》。《列子》成书于战国前期。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人们在生 活中会面临大自然的种种挑战,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 种各样的困难。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 然的愿望。《愚公移山》也正是在这种状况下完成的。
停止
被他的诚心感动
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安置,安放
同“垄”,高地
词语积累
(一)通假字 1.始一反焉(“反”通“返”,返回 ) 2.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二)古今异义 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古义:方圆。今义: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文章梳理
故事背景: 方七百里,高万仞;愚公年且九十 故事开端: 提出主张——讨论方案——开展行动 故事发展: 反驳智叟 故事结局: 感动天帝,山被移走

第24课《愚公移山》课件(23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4课《愚公移山》课件(23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其如土石何 惧其不已也
虽我之死 以君之力
且焉置土石 始一反焉
(副词, 将近)
一词多义
(连词,表递进,况且)
(难道,加强反问语气)
(代词,他,指愚公)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助词,的)
(代词,表示疑问,可译为"怎么”“哪里”)
(语气词)
古今异义
毛 古义: 草木(曾不能损山之一毛)
愚公移山
《列子》
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 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 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 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严文井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 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它的特点是寓 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小喻大、 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经常采用夸张和拟人手法。
✓ 移山工具简陋: ✓ 移山路程遥远: ✓ 移山人力不足:
“叩石垦壤,箕畚运……”
“冬夏换季,始一反焉”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文中有两个人对愚公移山提出了质疑,是哪两个人 呢?
愚公妻子 善意提醒、关心移山Βιβλιοθήκη 智叟嘲讽鄙夷、奚落挖苦
思考:愚公是如何反驳智叟,让智叟哑口无言的 呢?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班固《汉书·元帝纪》
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总结:
这篇寓言通过对比、侧面描写等写作手法,多 角度塑造了主人公愚公的人物形象,突出了本文的 寓意,使寓言颇具讽刺意味,也增添了浪漫的神话 色彩。
今义: 毛发
诸 古义: 之于(投诸渤海之尾)

寓言故事愚公移山ppt课件

寓言故事愚公移山ppt课件

团结力量大
愚公与村民们的团结协作 ,让青少年了解到团队合 作的重要性,弘扬了民族 团结精神。
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
持之以恒
愚公移山的故事教育青少年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有耐心和毅力,持之以恒,不轻易 放弃。
自我激励
故事中的愚公在面对困难时,不断地激励自己和村民,让青少年学会自我激励, 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弘扬民族团结精神
02
愚公家族住在山脚下,他们所处 的环境交通不便,资源有限,人 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
愚公家族的背景
愚公是家族中的领袖,他是一位有远 见、坚定不移并且充满热情的老人。
他的决策受到家人的支持和尊重,他 们共同决定通过移山来改善家族的生 活条件。
移山的原因
愚公家族认为,如果能够移开阻挡他们去路的王屋山,就能 够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获得更多的资源。
团结互助
愚公与村民们团结互助,共同移山,让 青少年明白在困难面前,大家要齐心协 力,共同克服。
VS
民族自豪感
故事中的民族团结精神,可以增强青少年 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让他们更加热爱 自己的祖国。
05
故事中的艺术形象与文学 手法
愚公的形象塑造
坚韧不拔的精神
愚公不畏艰险,坚定不移地面对 困难,展现出顽强的毅力和不屈
持久战
移山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愚公和他的家族成员们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以坚定 的信念和毅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挑战。
03
故事寓意与哲理
坚持不懈的意义
愚公移山的故事传达了坚持不 懈的意义。
愚公对移山的坚定信念和执着 追求体现了持续努力的精神。
通过长期的努力,愚公成功地 感动了上帝,并获得了上帝的 帮助,从而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

小学愚公移山ppt课件

小学愚公移山ppt课件

团结的力量
总结词
愚公移山的故事强调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克服困难,实现目 标。
详细描述
愚公在移山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了家人的支持,还吸引了村里的乡亲们加入到这个工程 中来。他们一起挖山、运土,共同面对困难。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使得原本看似不可 能完成的任务,最终得以实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困难,取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别扮演愚公、愚公的妻子、智叟等角色,通过对话和表演 ,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 和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小组讨论
总结词
小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交流想法、互相学习,培养团队协作 和沟通能力。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针对愚公移山的故事情节、人物性 格、主题思想等进行讨论。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发表意见,通 过交流和讨论,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同时,小组讨论也有助 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思考题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思考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的主题和意义,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思考题,如“愚公移山的行为给我们什 么样的启示?”“你认为愚公最终能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等。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的主题和意 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同时,教师也可以根 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主题和意义。
小学愚公移山PPT课件
目录
• 故事背景 • 愚公移山的故事 • 寓言的含义 • 故事的教育意义 • 课堂互动环节
01
故事背景
故事起源
0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愚公移山》PPT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愚公移山》PPT课件
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大部分家人:支持移山的举动,并主动献计献策,解决移山中存在的问题。
2.愚公的家人对此持怎样的态度?
愚公的妻子:对移山存有疑虑,一是担心愚公的力量,二是担心无处放置土石。
邻人之孀妻弱子:不顾力量弱小,支持移山举动。
3.这段中,有哪些词类活用的词语?
面山而居吾与汝毕力平险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古代计量面积用语。
古地名,包括今河北、山西、河南黄河以北、辽宁辽河以西地区。
古地名,今河南孟州西。
【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河阳北边。
山名。太行山在山西与河北之间。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1.第1段交代了哪些内容?
交代了愚公移山的对象:太行、王屋两座山。介绍了两座山的位置和高大。
神话中的山神,手里抓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
神话中的大力神。
停止。
放置、安放。
山冈阻隔。陇,同“垄”,高地。断,隔绝。
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指神话中的天帝。
【译文】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便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部。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心理:愚公大概是老糊涂了,竟然想凭着这把年纪和这点儿力气把山移走,这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办到的。聪明如我,决不可能去做这样的蠢事。
愚公:“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心理:我虽然年迈,但我还有众多的子孙,他们还会有他们的子孙,这样一代一代坚持挖下去,总有可以挖平的一天!智叟竟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真是枉称一个“智”字。

愚公移山优秀课件PPT

愚公移山优秀课件PPT
行动
为了将这些启示付诸实践,我们需要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例如,我们可以设定目标并制 定实现它们的计划,同时保持乐观和坚定的态度,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对未来的展望与启示
展望
愚公移山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对未来的展望,即通过努力和毅力,我们可以克服任何挑战并实现我们 的目标。
启示
这个故事教导我们,无论未来面临何种挑战,我们都应该保持乐观、坚定和勇敢的态度。我们应该相 信自己的能力,并相信通过团队合作和努力工作,我们能够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03
故事在现代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愚公移山的故事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它提醒我们要有面对
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以及持之以恒追求目标的毅力。
对个人启示的反思与行动
启示
这个故事给我们提供了许多个人启示,包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和坚定,以及通过团队 合作和努力工作实现目标。
反思
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用这些启示。例如,当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遇到挑战时,我们是否能够像愚公一样坚持不懈?
在个人成长中的应用
01
02
03

面对困难的勇气
愚公移山的故事可以鼓励 个人在面对困难时,要有 勇气和决心,不轻易放弃。
坚持目标
通过学习愚公移山的故事, 个人可以学会如何坚持自 己的目标,持之以恒地为 之努力。
自我激励
这个故事也可以作为自我 激励的工具,提醒自己在 成长过程中要不断努力、 追求进步。
05
详细描述
愚公面对巨大的困难,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坚定地选择了克服。他的决心和毅力 使他能够战胜各种困难,最终实现了目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足够的决 心,我们就有可能战胜任何困难。
03
愚公移山的启示

中国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PPT课件

中国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PPT课件
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古希腊《伊索寓言》(Aesop's Fables ) 中的名篇《农夫和蛇》在世界范围类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3
谁读寓言故事?
学生学习语文 学生的课外读物 小孩子的睡前故事
yúgōng yíshān
愚公移山
4
5
kùnnán
困难
trouble,problem
yùdào 遇到困难 be caught in a trouble
6
听故事《愚公移山》,回答问题:
这个故事里主要有谁?他们叫什么名字? 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他们怎么解决这个困难? 最后这个困难解决了吗?谁解决的?怎么解决的?
7
bān

move
搬家
上个月我朋友搬家了,他从北京搬到了 上海。
把……搬到…… 请ī
1
愚公移山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北方住着一位年近九十岁的老人,他的名字叫愚公。愚公的 家门口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它们阻挡了南北交通,人们需 要绕很远的路,才能到达南方的豫州和汉水两地。于是,愚公召集全家人开会,决 定搬走这两座大山。
第二天清晨,全家人就开始行动了。他们把一堆堆的泥土和石块挑到渤海边,一年 才来往一次。邻居知道了这件事,都过来帮忙。只有一个叫智叟的老人不以为然, 他来劝愚公说他不自量力,愚公对他说:“山上的沙石是不会增加的,而我死了以 后还有儿子,儿子死了之后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为什么不能把山移走 呢?”智叟听了之后哑口无言。
后来这件事被天上的天神知道了,他们都被愚公的这种精神所感动。于是,一天夜 里,派了两个大力士,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搬走了。从此之后,南北道路畅通无 阻,再也没有高山的阻挡了。
2
寓言故事

《愚公移山》PPT课件 (共17张PPT)

《愚公移山》PPT课件 (共17张PPT)

走 走 脚 下 一 马 平 川
望 望 头 上 天 外 天
笑 谈
想 起 来 不 是 奇 闻 谈 起 来 不 是
凭 着 是 一 身 肝 胆
面 对 着 王 屋 与 太 行
任 凭 那 脚 板 把 木 屐 磨 穿
任 凭 那 扁 担 把 脊 背 压 弯
笑 谈
听 起 来 是 奇 闻 讲 起 来 是
歌曲欣赏
请体会
1.愚公家周围的环境如何?
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 仞。
2.愚公为什么要移去这两座山?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3.愚公要把山移成何种程度?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4.愚公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家人或邻里的 赞同,从哪里看出来? a.杂然相许 b.杂曰。 c.“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 往助之。”
愚公之妻
智叟
“献疑 ”
关切
“笑而止 ” 嘲笑 讥讽
忧虑
愚公与智叟
愚公:目光长远 积极奋斗 全面 发展
持之以恒
雄心壮志
片面
对比
智叟:目光短浅 冷漠逃避
静止
本文以神话结尾, 有什么作用?
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 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 生产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 然矛盾的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 民的美好愿望。
写作特色
1.反衬
以两山高大反衬移山艰难 2. 对比 a.移山人力的单薄与移山任务的艰巨。
(突出愚公排除万难的坚毅精神) b.智叟和愚公(表现了“愚”者并不 愚,“智”者并不智)
3.情节曲折
所 以 后 来 人 为 你 感 叹
无 路 难 啊 开 路 更 难
心 中 祈 愿
面 对 着 满 堂 儿 孙 喔 了 却 了

文文言文成语故事《愚公移山》语文ppt课件

文文言文成语故事《愚公移山》语文ppt课件
河曲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 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思 想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 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 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惩山北之塞sè 荷hè担者三夫 曾zēng不能
简要复述“愚公移山” 的故事。
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 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
概括故事发展各个阶段 的主要内容。
背景:太行、王屋二山之“险” 开端:愚公提出移山主张,全家讨论决定运 土方案,叩石垦壤,毕力平险 发展:愚公与智叟论战 高潮:帝感其诚,大山得移 结局:帝感其诚,大山得移
愚公移山
——选自(战国)列子《列子·汤问》
著作简介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列子(1574一1646)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时期思想 家,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 是老庄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
著有《列子》。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 言、神话传说等134则,对后世哲学、文学、 科技、宗教影响深远。
著作简介
《列子》
《汉书·艺文志》道家类录《列 子》八篇,班固曰:列子“名圄寇,先 庄子,庄子称之”。该书按章节分为 《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 《汤问》《力命》《杨朱》《说符》八 篇,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 道于事。
读一读
译一译
译文
有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 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 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 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 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 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 地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愚公移山》DaisyPPT课件

《愚公移山》DaisyPPT课件
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强调了人 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它也表达了人们对勤劳、勇敢和 智慧的赞美,以及对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的崇尚。
作者介绍
• 《愚公移山》的作者不详,据传为战国时期的列御寇所作。列 御寇是战国时期的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和著作对中国 哲学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的作品多以寓言形式阐述道家思 想,语言简洁明了,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02
《愚公移山》的故事情 节
故事开端
总结词
介绍背景,引发兴趣
详细描述
本课件从《愚公移山》的故事背景入手,通过展示美丽的山景和愚公的家园, 引导学生思考愚公为什么要移开阻挡他们通路的两座大山。
故事发展
总结词
呈现挑战,展现毅力
详细描述
这一部分通过动画和图片,生动地展现了愚公和他的家人如何不畏艰难,坚持不 懈地挖山填沟。同时,课件中还穿插了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愚公移山 的艰辛。
强调实践与行动
愚公移山的故事启示人们要勇于实践、付诸行动,只有通过实际行 动才能实现目标。
批判不切实际的想法
也有一些评论家认为愚公移山的行为不切实际,过于理想化,不符 合现实世界的逻辑。
作品地位
中国古代寓言的经典之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愚公移山的故事被誉为中国古代寓言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
文学地位和价值。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愚公移山》 daisyppt课件
目录
• 《愚公移山》的背景与作者 • 《愚公移山》的故事情节 • 《愚公移山》的主题思想 • 《愚公移山》的艺术特色 • 《愚公移山》的影响与评价
01
《愚公移山》的背景与 作者
背景介绍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出自《列子·汤问》。这 个故事讲述了一个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挖山开路,最 终感动天帝而将山移走的故事。这个故事在中国文学史上有 着深远的影响,被广泛传播和传承。

愚公移山故事讲解课件

愚公移山故事讲解课件
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 斗。
THANKS
感谢观看
愚公移山故事讲解课件
目 录
• 故事背景 • 故事情节 • 故事寓意 • 故事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 总结与启示
01
CATALOGUE
故事背景
时间与地点
时间:古代
地点:中国
人物介 绍
愚公
山神
故事的主人公,一位坚毅不拔的老人
故事中的神灵角色,被愚公的毅力感 动,帮助移山
智叟
愚公的邻居,一开始对愚公移山的行 为持怀疑态度
实现共同的目标。
04
CATALOGUE
故事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面对困难的勇气
总结词
愚公移山的故事教会我们,面对困难 时要有不屈不挠的勇气和决心。
详细描述
在故事中,愚公面对着几乎不可能完 成的任务,但他没有放弃,而是坚定 地继续挖山。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是 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也需要学习的。
创新与变革
总结词
愚公移山的故事启示我们,要勇于创 新和变革,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详细描述
愚公没有遵循常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而是通过自己的创新思维,想出了挖 山的方法。这种勇于创新和变革的精 神,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环保意识与行动
总结词
愚公移山的故事提醒我们,要重视环境保护,通过行 动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详细描述
团结力量大
愚公和他的家人以及村民们共同努 力,最终完成了移山任务。这表明 团结合作可以战胜任何困难。
尊重自然
愚公没有因为山阻挡了道路就放弃, 而是选择绕路。这启示我们要尊重 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如何将这些价值观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面对困难时,我们要 保持恒心和毅力,不 轻易放弃。

《愚公移山》ppt课件完美版

《愚公移山》ppt课件完美版

自我挑战
02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勇于挑战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
素质。
乐观心态
03
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各种
挑战和机遇。
THANKS
感谢观看
故事发展
总结词
描绘愚公移山的艰Biblioteka 过程详细描述此部分通过插入愚公和家人挖山、挑土、搬石等图片,生动地展现了愚公移山的 艰辛过程。同时,结合文字说明,介绍了愚公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他 的毅力和决心。
故事结局
总结词
叙述故事的结局和寓意
详细描述
课件结尾部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愚公移山最终成功的结果,即太行、王屋两座大山被挖平,天堑变通途 。同时,通过文字阐述《愚公移山》所蕴含的寓意: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精神最终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此外, 还强调了这种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作品在文学艺术上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语言优美,刻画细致,富有诗意。
作品在道德教育上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 屈不挠的精神。
02
《愚公移山》的故事情节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故事开端
总结词
叙述背景,介绍主人公
详细描述
本课件开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简述了《愚公移山》的背景,即太行、王屋两 座大山阻挡了愚公的出路,造成交通不便。同时,介绍了故事的主人公——愚 公,一个执着坚毅的老人。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愚公移山》ppt课件完美 版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 《愚公移山》的背景与简介 • 《愚公移山》的故事情节 • 《愚公移山》中的人物形象 • 《愚公移山》的主题思想 • 《愚公移山》的艺术特色 • 《愚公移山》的影响与启示

《愚公移山》pp课件

《愚公移山》pp课件

文言积累
重点积累下面文言词语。
3、古今异义 ① 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阳。 ② 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 ③ 曾:古义:乃,并;今义:曾经。 ④ 诸: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 ⑤ 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 ⑥ 息:古义:叹气;今义:休息。 ⑦ 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⑧ 已:古义:止;今义:已经。 ⑨ 惩:惩山北之塞。古义:苦于;今义:处罚。
一个决定: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
① 从“谋”中到读到了愚公的深思熟虑、周详谋划。 ② 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读到了愚公的目标明确,意志坚定。 ③ 从“可乎”中读到了愚公的开诚相见,善听意见。
品 析 形象
4.愚公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请仿照示例,进行品析。
一场辩论: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
文言积累
重点积累下面文言词语。
4、一词多义
【曾】①曾不若孀妻弱子(竟) ②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且】①年且九十(将近)
②且焉置土石(况且)
【焉】①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②始一反焉(加强语气)
【而】①面山而居(表修饰)
②聚室而谋(表承接)
【其】①惧其不已也(代词,他) ②其如土石何(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③帝感其
2.理解内容,梳理思路。
理 解 内容
1.结合课文内容,讲一讲《愚公移山》的故事,试着讲出故事的波澜。
示例: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出入很不方便,他决心把山移掉, 在妻子的“献疑”中,一家人达成了移山的共识。在愚公的带领下 ,全家人开始艰苦的移山之路。河曲的智叟赶来嘲笑愚公,但他不 为所动。在他的坚持不懈下,终于感动了天帝,天帝命大力神两个 儿子背走了两座山。

《愚公移山》PPT课件

《愚公移山》PPT课件
愚公不畏艰难,坚定不移地决定移开阻挡他们通路的两座大山,这体现了坚持不 懈的精神。
详细描述
愚公在面对巨大的困难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坚定地选择了坚持。他相信只要 自己不放弃,总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精神是我们在生活中也需要学 习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毅力与恒心
总结词
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和理智, 不轻易放弃或抱怨。同时,要学会从困难中汲取经验和教 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此外,积极的心态和乐观 的态度也是战胜困难的重要法宝。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总结词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 的责任和使命,这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 凝聚力。
创作背景
《愚公移山》的故事背景设定 在古代中国,一个交通不便、 山峦叠嶂的地区。
作者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强 调了勤劳、毅力和不畏艰难的 精神。
故事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 的敬畏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理念。
02
《愚公移山》的故事情节
故事开端
总结词
叙述背景,介绍主要人物和事件
详细描述
故事以一位年迈的愚公为中心展开,他居住在两座大山之间,交通不便,生活 艰苦。为了改变现状,愚公决定移开阻挡他们通路的两座大山。
04
《愚公移山》的艺术特色
人物塑造
01
02
03
愚公
坚韧不拔、毅力非凡的老 人,代表了人类不屈不挠 、持之以恒的精神。
智叟
与愚公形成鲜明对比,代 表了那些目光短浅、嘲笑 努力的人。
天神
作为超自然力量,对故事 情节起到推动作用,增强 了故事的传奇色彩。
语言特色
简洁明快
故事语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朴自然,无华 丽辞藻,却能深入人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实我们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成语故事,如: 《自相矛盾》《掩耳盗铃》《拔苗助长》《亡 羊补牢》《猴子捞月》等,这些喜闻乐见的成 语故事很简短,含着的道理却很深刻,这就是 寓言。
2022/3/23
12
亡羊补牢
寓言故事
13
通假字
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河曲智臾亡以应
22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23
聚室而谋
24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25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6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 跳往助之。
27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8
2022/3/23
而 表承接:何苦而不平 表修饰:面山而居 表转折:而山不加增 其 代词:其妻献疑曰 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其如土石何
20
以 介词:以残年余力 连词:河曲智实亡以应
焉 语气助词:始一反焉 语气代词:且焉置土石
2022/3/23
21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 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2的山神听说了这件 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 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 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 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 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 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 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 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33
整体感知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首先交代故事背景,指出太 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为下文 移山、负山等情节做铺垫。 第二部分(2):写愚公提出移山的主张,全 家人又讨论决定了运土方案,而后立即行动,上 山“叩石垦壤”,这是情节的开端。
30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 “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 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 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 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 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 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 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 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3、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 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2022/3/23
8
2022/3/23
作者简介
列子
列御寇,名寇,又名 御寇(又称“圄寇”“国 寇”),战国前期思想家, 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 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 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 人。其学本于黄帝老子, 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 尊为前辈。
2022/3/23
34
2022/3/23
第三部分(3):写河曲智 叟闻讯赶来,阻止愚公移山,愚 公驳斥了他的错误观点,阐述了 人力无穷、自然能被征服的思想, 这是情节的发展。
第四部分(4):写“操蛇 之神”的恐惧心理和天帝被愚公 的决心所感动,山终被移走,这 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二者是同 时到来的。
29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 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 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 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 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 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 吗?”
2022/3/23
导入新课
听《愚公移山》的歌曲,感受愚公的 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
然后请欣赏愚公移山的相关图片。
2022/3/23
1
《愚公移山》(歌曲)
2
徐悲鸿的《愚公移山》
3
徐悲鸿的《愚公移山》
4
《愚公移山》的雕塑
5
6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 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2022/3/23
31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 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 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 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 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 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 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 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 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 答。
“亡”通“无”,没有
一厝朔东
“厝”通“措”,放置
14
词类活用
1、吾与汝毕力平险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名词用作动词,用箕畚装。
3、面山而居
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15
古今异义
阳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古义:直,一直
9
2022/3/23
作品简介
《列子》相传为列御 寇撰写。《汉书·艺文志》 所录《列子》八篇,早已 散佚。今本《列子》八篇, 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 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 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 故事和神话传说。
10
《列子》
11
文学体裁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 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 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过程与方法目标:
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体会对比, 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 义,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2022/3/23
7
学习重难点
1、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辨 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2、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 的现实意义。
35
课文讲解
1、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 形象有什么寓意?
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 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 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 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 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要克服困难就 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指 今义:手指
16
古义:之于 诸
今义:各个、许多
古义:乃,并 曾
今义:曾经

古义:止
今义:已经
17
息 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古义:负荷
今义:荷花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18
虚词用法
之 代词,他。例:跳往助之。 助词:的。例:隐土之北。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甚矣,汝之不惠。
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