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趟泥步
形意拳趟泥步
形意拳趟泥步刘原尊形意拳大师郭云深谢世后,尚云祥承其衣钵,复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被武林人士誉为“铁足佛”。
一赞其步法快捷灵活,行走犹如卷地风:二赞其下盘稳固,落地似生根;三赞其足打威力大,“硬打硬进不遮拦”,充分发挥了武术中“手打三,足打七”的技击特点。
俗话说:“教拳不教步,教步大师傅”,可见步法在技击中的重要性。
笔者习尚派形意拳十几载,现就趟泥步在实作中的功用谈几点认识,不当之处,望行家指正。
趟泥步动作简单、朴实,但内涵丰富、深刻。
上肢动作比较随便,无严格要求。
最常见的是无极桩的站立,头顶竖项,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提肛敛臀,脚趾抓地,平心静气;向左转体90度,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两手侧平举,与腰相平,肘微屈,五指微屈并分开,掌心向下,如扶栏杆,同时膝微屈,身下蹲,左右脚轮换直线迈进如走路;回身左右脚一扣一摆,随转体180度收式回原位无极式。
趟泥步,就是意想在泥水中行走,或在齐腰的水中行走,而杂草混杂其中,缠绕足踝,我则缓缓而行,仔细体会其中阻力。
拳经云:“放步如涉水,务要钻插而进”,“拔脚如出泥,进退有阻”,即此谓也。
通过这种假象训练,以意导气,会逐渐通下肢的经络,稳固下盘,可提高下肢的抗打击能力。
日久功深,能练就进步如犁翻地,一旦交手,可把对方拔根抛出,这即“趟劲”绝技。
训练一段时间后,能感觉出空气对腿的阻力,可见,这种训练还可使人对外物的触觉更灵敏。
趟泥步关键在于以身(腰跨)带步。
走趟泥步之前,须先站桩,即“习步法者先明桩”。
经过桩功的训练,要做到气沉丹田,落地生根,肢体上下相合,左右相合,联接成了一个八面支撑的整体,产生整体劲,亦称浑圆劲。
不站桩很难形成整体劲,无论习什么功夫,身上发不出整体劲,功夫只在低层次上转悠,学的套路再多,实战也派不上用场。
尚云祥、孙禄堂教拳,入门先站三年桩,道理就在这里。
但静态的整体劲和动态的整体劲不同,有的人往那里一站,别人推拉不动,但动起来也奈何不了别人,这说明他至多具备静态的整体劲,动起来架子散了,整体劲也就不存在了。
形意拳的练功步骤
形意拳的练功步骤一、身体外动身体外动的训练,主要包括:(一)抻筋拔骨;(二)肩胯开合;(三)脊椎抻直;(四)腰弓曲弹;(五)胸腹缩胀。
通过身体外动的训练,可以松活肌腱、滑利关节、激活气血、疏通经络,为下一步形意拳的站桩、打拳,打下必备的坚实基础而事半功倍——如果没有身体外动,上来就站桩打拳,往往会使动作僵硬、姿势别扭、气血凝滞、心情浮躁……身体外动的训练内容:1、弓步甩手、燕子抄水、槐虫动式、左右挂掌、三盘落地等多个热身动作。
2、形意拳的腿法:刮地风(趟踢)、扫地风(勾扫)、卷地风(截蹬)。
3、形意拳的部分步法:趟鸡步、剪子股。
二、调息练气运用“逆腹式呼吸”,通过外吸外呼、外吸内呼,逐步过渡到内吸内呼,即丹田内呼吸(胎息)。
同时练出吸气呼气之外的另一种气息:“丹田省气”——拳经云:“以上以下左右十四处打法,俱不脱丹田之气”,调息练内气,是丹田内功的根本。
调息练内气的训练内容:1、形意拳的桩功:吐故纳新桩、激气桩、三才桩、混元桩、炼丹桩、盘根八法桩、三体式等。
2、踩鸡步、固本培元步(练丹田省气)。
三、内劲训练内劲是指通过丹田的起落缩胀、胸腰的吞吐反弓、肩胯松紧开合,“根节催中节、中节催稍节”所催发出来的身体整劲,又称为混元劲、六合劲。
期间,需进行两次的“换劲”——内劲是丹田内功的主要表现,而丹田内功又是形意拳的核心内容。
内劲,主要来自于拳法的习练:1、五行拳:把劲练整。
2、十二形:把劲练全。
3、套路:找劲、变劲。
4、器械:拳械一体、劲力合一。
四、技击实战1、单操——通过“前面无人似有人”的单操训练,提升发劲的最大化,同时提高攻防意识。
2、对练——通过对练套路的比划,提高攻防应变的战术。
3、喂招——分为有备、无备的两种训练方式。
4、试劲——可与喂招同时训练,靶子需戴护具。
5、实战对抗——是指“一对一”的实战技击。
6、七星乱穿花——是“一对多”的实战技击,要做到“前面有人似无人”,在“七星穿花步”进退闪展中,用手、肘、肩、脚、膝、胯、头(称为“七星”)随机进击、发劲打人。
形意拳三体式
形意拳三体式简介形意拳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拳法,以其独特的姿势和力量表达方式而闻名。
拳术家通过练习形意拳,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爆发力。
其中,形意拳的三体式是这一拳法中的核心训练方法。
本文将介绍形意拳三体式的基本姿势、练习方法和训练效果。
基本姿势形意拳的三体式由三个基本姿势组成,分别为“弓步式”、“虚步式”和“根基式”。
1.弓步式:双脚张开与肩同宽,后脚与前脚呈左脚向左、右脚向右的姿势。
身体重心集中在前腿上,上身稍微前倾,两臂自然下垂。
2.虚步式:双脚收拢,脚尖相对,保持膝盖微微弯曲。
上身保持挺直,两臂自然下垂。
3.根基式:双脚张开与肩同宽,脚尖稍微外展。
腿部微微弯曲,上身保持挺直,两臂自然下垂。
这三个姿势共同构成了形意拳的三体式,通过练习和转换这些姿势,拳术家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培养出稳定的站姿和动作意识。
练习方法形意拳的三体式练习方法包括静态练习和动态练习。
以下是两种常用的练习方法:1.静态练习:选择一个合适的场地,站在平地上,按照姿势要求分别进入弓步式、虚步式和根基式,并保持一段时间。
在静态练习中,重点是身体的平衡和姿势的准确性。
拳术家应当时刻关注身体各个部位的状态,并不断调整以保持平衡和正确的姿势。
2.动态练习:在静态练习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动作和转换。
例如,在弓步式中向前迈一步,转为虚步式;再向前迈一步,转为根基式。
通过这样的动作练习,可以提高转换姿势时的协调性和身体的爆发力。
训练效果形意拳三体式的练习能够带来多方面的训练效果,包括:1.提高身体的灵活性:三体式的练习能够锻炼身体各个关节的灵活性,使拳术家更加敏捷和灵活。
2.增强肌肉力量:通过保持三体式的姿势,特别是弓步式和根基式,可以加强腿部和核心肌群的力量。
3.培养身体的协调性:三体式的转换练习可以提高身体各部位之间的协调性,使拳术家在实战中更加稳定和流畅地转换姿势。
4.增强自我控制力:三体式的练习需要拳术家保持平衡、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调整,不仅要求身体的控制力,也培养了拳术家的自我控制能力。
武术 形意拳
形意拳基本技法
❖ (三)腕要塌,掌要撑,拳要紧;在一般情况下,出掌都必须腕部下塌,掌心向前 下方,既有向前的顶力,也含有向下按的力,五指微分,食指上挑,拇指外撑。使虎 口形成半圆,掌心内涵,手的各部不可松软懈劲。它的出拳,则要求五指握紧,拇指 压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节指骨上,食指向前突出,拳面斜形如螺状,称为“螺丝拳”, 腕须直,不可向上翘起,力量要贯注到拳的最前端。 ❖ (四)背要拔,胸要涵:拔背也称“紧背”、“圆背”,是由两个方面构成的。第 一,由于头上顶,颈部竖直,腰部下塌,就使脊背有上下拔的感觉。第二,借助于两 肩的松沉,肩向前抱,胸部内涵,拳掌前伸时背阔肌尽力向左右伸展。这样,背部肌 肉上下左右都维持一种张力。涵胸又称“舒胸”,是指胸部舒松含蓄。涵胸和拔背是 相互联系的,做到了拔背,也就能体现出涵胸。形意拳在运动时,涵胸拔背也不是一 成不变的。随着动作的伸缩而有所变化,以助拳势。
第4页
形意拳概述
❖总体来说,形意拳的运动特点是:朴实简练、动静分明,动作严紧、 手脚合顺,身正步稳、快速整齐,劲力充实、稳固沉着。拳谚中所说的 “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起如钢锉,落如钩竿”、“迈步如行 犁,落脚若生根”、“三尖相照”、“三节相随”等都形象地反映了形 意拳的技术风格特点。
第5页
第10页
形意拳基本技法
❖ (十一)气势要相连,内外要合一:气势相连,是一招一势均 须贯串一气,须做到势断劲连,劲变意连,既有明快节奏,又有 断而又连、绵绵不断的气势。内外合一,是肩与胯合,肘与膝合, 手与脚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心气一发,四肢 皆动”,“以首领身”,“以腰催胯,以胯催膝,以膝催足,以 启催肘,以肘催手,‘以手催指”,形与意、内与外,周身上下 无处不合。这样,形意拳方能“内外六合”,“形意合一”浑然 一体。
走八卦趟泥步的好处
走八卦趟泥步的好处从健身方面来说,练习“趟泥步”可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1、“趟泥步”练习顺应了地球引力的方向,重心稳定,有益于身体健康。
八卦掌练功要求“头有顶意,上身中正,下身坐胯曲膝,落步后五趾轻轻扣地”,“和顺自然,松肩沉肘,提肛溜臀,凝神静气,气沉丹田”,这里要着重谈的是,正是因为做到了坐胯曲膝,身体的重心才会下移,人直立的重心在脐部,重心下移后在脐下,脐下三寸是练功者的丹田之所,重心移到丹田之处,气沿丹田便顺其自然,容易做到了。
身体重心下移后,身体便稳固了,加上足之五趾扣地,身体就更加稳固。
2、推迟腿的衰老,推迟人的衰老。
人们常说“人老先从腿上老”。
那为什么会“人老先从腿上老”呢?古代的道家医理认为,“精从足底生”。
人体的健康与腿和足有极大的关系。
婴儿与小孩的活动都在两足。
人到中年以后,腰部以下和足腿就渐感无力,喜爱叠足或跷足而坐。
叠足并感觉足腿的酸麻,正是说明足腿神经与血脉不通畅,同时证明健康上存在隐患。
人的衰老也是从足腿开始而逐渐至躯干与头部,人的两腿双足,好象是植物枝叶的末稍;人过中年后,气血到达两腿双足的力度不足,经络气血不畅通,足腿神经反应迟钝,长期的气血供应不足,导致足腿部肌肉骨骼老化,腿足变得不灵活了,迈不动步了。
3、可以增强神经系统功能。
八卦趟泥步是气功中的动功,要求思想意识和身体处于放松状态,调身、调心、调息,双腿在行走,身体在运动,动静结合,神经系统得到了锻炼。
4、可以延缓血管系统的衰老。
由于八卦趟泥步沿圈走转,进行的是螺旋形圆弧运动,使人身全身血管系统得到柔和的锻炼,从而增强了血管的弹性,有益于血液的新陈代谢和循环。
5、可以延缓呼吸系统的衰老。
八卦趟泥步要求气沉丹田,用的是腹式呼吸,在行走运动中,吸入氧气,排出废气,促进了心肺和身体的新陈代谢,也增强了心、肺和呼吸器官的弹性。
6、可以增强消化系统功能。
八卦趟泥步的螺旋形圆弧运动使肠胃等消化器官得到磨擦、蠕动等锻炼,从而有助于消化。
浅谈尚氏形意拳“趟步”的窍要
浅谈尚氏形意拳“趟步”的窍要尚氏形意的趟步,是形意拳中独具的功法。
既是基本功,又是击法。
是尚云祥宗师“三大绝技”之一。
它与“鹰捉”同样是区别其它支形意的标志。
在恩师李文彬先生的恩准下,我利用工作之便,东奔西跑、到处求教、印证,有幸得到了多位师伯和师姑的指点、赐教及宝贵资料。
经整理、总结,结合恩师心传口授的体会,仅对趟步而言,据我所知,此功法在尚氏形意门里的第一、二代传人中唯有恩师和师弟李宏练入了精微,真正掌握了其技法窍要。
为了便于同门研究、习练,防止以讹传讹,浅谈一点窍要,仅供参考。
(1)趟步不是“迈步”,也不是“跨步”。
拳谱中讲的很清楚:“趟步用踝骨,一趟一丈五。
若是劲力尚不够,即用膝来补。
”明确地说,是用自己的踝骨去找对方的踝骨;如果一刹那间感到对方起的低又不远时,快速用膝点击其膝部。
同时用“鹰捉”等击其身,对方必被放起并被摔出老远。
不把对方趟离地、扔不远,就不是尚氏形意。
(2)“行如槐虫”、“出脚好似卷地风”,这是拳经中的精辟论述。
练趟步时,前脚跟紧靠后脚窝(子午步),两膝靠紧,两膝尖正对前方与地面成45度角、身体下蹲(这正是槐虫前行前的大致姿势);两手后背、右手外“劳宫穴”紧贴“命门穴”,身体下跪(脚不离地),当即要跪倒在地时,前脚突然贴地趟出,左跨随即用力夹、收,左脚贴地前跟半步,成三体式的步型。
(3)趟步的发劲。
一是将内气由下丹田经“长强穴”引至颈椎第七节;二是力起“涌泉穴”;三是后脚五脚趾用力抓地(这就是槐虫尾部的爪,牢牢地抓住树皮,不论风吹树摇都不会掉下来),脚内侧随即用力后蹬;四是抖丹田,前脚贴地,五趾扣地上翘趟出。
正是谱中说的:“足如五牛耕地”、“犁椆五趾顶”;槐虫行前身体是上弓的,前爪与后爪基本上是靠在一起的,前进时后爪抓蹬、上弓的身体突然还原成直线,用此力将其前爪和头贴树皮射向前进方向,后爪再贴树皮前梛使身体再上弓……周而复始。
这就是“行如槐虫;好似还弓一力精”。
建议同好亲自去槐树下仔细观察一下槐虫!必有所悟、所得。
《形意拳二十四法》(含内容精义)
《形意拳二十四法》(含内容精义)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关注“老拳谱”公众号,海量经典老拳谱,免费为您推送;李存义形意拳二十四法三顶:头上顶有冲天之雄,手外顶有推山之功,舌上顶有吼狮吞象之容;三圆:脊背圆则力催身前,胸圆则两肱力全,虎口圆则勇猛外宣;三挺:挺项则精气贯顶,挺腰则力达全身挺膝则腿坚马稳;三抱:丹田抱气气不外泄,胆量抱身临敌不变,两肘抱肋出入不乱;三扣:肩扣则力气到肘,掌扣则力气到手,手足指扣则周身力厚;三垂:气垂则气降丹田,肩垂则力催肘前,肘垂则两腕撑圆;三曲:两肱宜曲则力富,两股宜曲曲则力凑两腕宜曲曲则力厚;三毒:心毒如怒狸攫鼠,眼毒如觊兔之饥鹰手毒如捕羊之饿虎校二十四法的具体内容之精义说明二十四法的具体内容之精义,必须取形意拳八字诀和象形拳八字诀,依依对照,方能议论的清楚,阐释的明白,以备习拳者参阅。
否则,偏于任何说法,都会论述的不全面了。
故只有一条一条的录其原文,方能较全面的议论清楚,阐释明白。
以八字诀为纲,二十四法为目,这样方能纲举目张。
照录之原文,首条用薜颠先生之八字诀,次条为姜容樵先生之八字诀,然后是我的议论之内容。
下面就依序阐释此中之精义。
顶字诀:薛:头上有顶冲天之雄,手上有顶推山之功,舌上有顶吼狮威容,故谓“三顶”。
姜:三顶者何?头(后脑骨)向上顶,有冲天之雄。
头为周身之主,上顶则后三关易通,肾气因之上达泥丸,以养性。
手掌外顶,有推山之功,则气贯周身,力达四肢。
舌上顶,有吼狮吞象之容,能导上升之肾气,下行归人丹田,以固命,是谓之“三顶”。
顶字诀之顶字,有止于此之意,内气上升至百会上,谓之冲天之雄。
头为天才。
百会为头之最上顶端,内气至此谓之顶。
所谓“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之顶也。
拳经云:“头若顶千钧,颈如搬树转”。
就是此“顶”字之诀也。
所谓“后脑骨向上顶”之顶字,乃向上竖起之意,还是百会穴放置头的最上端之意。
百会置头最上端则头正,头正领起则一身无懒骨,正所谓“头统健之体,乃全身之总领也。
形意拳翻浪劲,八卦拳蹚泥步,太极拳摸鱼功,同样是内家拳为什么差异这样大?
形意拳翻浪劲,八卦拳蹚泥步,太极拳摸鱼功,同样是内家拳为什么差异这样大?形意拳翻浪劲,八卦拳蹚泥步,太极拳摸鱼功,同样是内家拳为什么差异这样大?象行生说传武2021-11-30 10:38,肝不好的人这几种天然养肝食物要多吃形意拳前辈总结“打起落如水之翻浪”。
波浪的特点与流水和潮水不同,水体并不做平面方向的运动,水分子是在做圆的振荡运动,以波的形式把能量传递了出去。
波有波峰和波谷,有上有下,有在海边被波浪卷过的经验的人都知道,自己的身体是被抛上去又被拉回来,整个是被拔根而起,想稳也稳不住。
形意拳打翻浪劲就是模拟波浪。
面膜-选对了才美,打造你的专属美肌!精致面容,美好生活!八卦拳的步法非常独特,与其他内家拳有很大的区别。
八卦拳的步法是蹚泥步,有过蹚泥经验的人会知道,在泥地中行走时脚下有阻力,身体的重心是落在脚上。
可是,蹚泥的时候并不仅仅是阻力,脚下还是滑溜溜的,吃不住劲,稍不小心就会滑倒。
蹚泥的感觉还有点像在冰面上行走,或者在冰冻的雪地上面行走,上面是雪但是脚下是滑的冰,走路时需要小心翼翼,不能快,否则很容易打滑摔倒。
在冰上行走,只是靠着后脚蹬地是不行的,肯定打滑,要前脚落地后立即有向后拉的力,同时后脚蹬地。
两脚要迅速转换重心,身体前行。
八卦拳蹚泥步就是这样,身体移动的力量不只是来自后蹬的脚,同时也来自前脚的拉劲,身体缩着走,这样可以将身体重心缩住,保持在支撑腿上。
缩就像拉弓,头顶和脚蹬地等于将弓的两头固定住,塌腰和松胯,就把弓拉开了。
管理系统,erp管理系统出品,适合小微企业使用操作简单,马上注册,立即开通,按需付费erp管理系统马上注册.太极如摸鱼,如此形容妙不可言。
因为摸鱼和捉鱼有很大区别。
捉鱼是看清楚鱼后,有目标的去捉。
而摸鱼是水浑,看不清水里的鱼,只能用手去摸。
这个时候,不是用眼睛去发现鱼,而是用手的感知去发现鱼,一旦碰到鱼立即抓住,完全是凭借感官,一触即发,是一种超越本能的反应,此时大脑可能都没有反应过来。
八卦趟泥步练习方法
八卦趟泥步练习方法形意八卦掌是一门系统的传统内家拳术,其最基础的习练方法趟泥步走圈,对技击和养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卦趟泥步练习方法。
欢迎阅读!八卦趟泥步练习方法一、直线步行适应初学者,练习步型、步法、步眼及运动方法、技巧。
区别不同派别的步型、步法及运动方法。
锻炼下肢的支撑力及耐久力。
明确三盘步行区别、规范、技巧等。
总之,是为其他步行运动打基础的。
运动方法:两掌下垂于体侧胯处,右腿支撑,左腿提起,脚水平微离地,大腿直膝,小腿伸直,右膝前跪,五趾抓地,左脚平行向前进步,脚水平落地(趟泥步要脚面绷平向前搓步)。
左腿前顶膝,脚心上提,五趾扣地带力。
右腿提起,脚水平微离地,大腿直膝,小腿向体前伸直,左腿前跪,五趾扣地带力,右脚经左脚里侧平行向前进步,水平落地(趟泥步脚面绷平向前搓步),两脚交替向前运动为线形走步;利用扣步、碾掰步法,折回可连续运动。
要领:上体保持正直,泥丸、会阴、后脚尖三点保持成一条垂线,脚离地不可高,落地脚尖微扣,两脚大趾在同一直线上;鸡行步距等于或微小于自然步距,趟泥步等于或大于自然步,视三盘而定。
八卦趟泥步练习方法二、弧线步行(走圈)弧线运动是学练八卦掌的主要走步形势,是八卦掌运动的主要内容。
八卦掌“以动为本”,主要指的就是两腿始终不停地运动,而步形转圈又是八卦掌运动形势的特点,也是攻防打斗中围圈打点的日常练习项目。
可以说:八卦掌主要运动是转圈,而八卦掌不转圈就不能说是八卦掌或不完全是八卦掌;转圈的大小由练功程度而定,初学者,一般每圈走12步为宜,功夫逐渐提高,步数可逐渐减少,最少不低于8步,但转圈直径不能变。
运动方法:①步行圈起势,两掌从胸前向体侧下插于两胯旁,同时,右脚支撑,左腿上提,脚微离地,大腿直膝,小腿向体前伸直,右膝前跪,脚踩实,五趾扣地带力,左脚向前落步(趟泥步则向前搓步)。
②左脚踩实,五趾扣地,脚心上提,顶膝,带动右脚经左脚里侧向左脚尖前外侧迈步,落步脚尖里合。
形意拳入门——摩擦步的功法练习
形意拳入门——摩擦步的功法练习摩擦步是形意拳的入门步法之一,分为定步摩擦步、走步摩擦步和摩擦步大步。
摩擦步不是与地面的真正摩擦,而是在移动步子时,运用意念诱导、精神假借,使脚在与地面距离很近但并不接触的情况下与地面在意念中不停地摩擦着前进或后退,并体会其中的劲力感,由此来培养腿部的浑圆力。
摩擦步的功法练习:1、定步摩擦步此为摩擦步入门之基,定步即原地站立的练习方法,其目的是为了使练习者适应这种方法为以后的走步练习打下基础,并逐步提高功力水平。
练习摩擦步可以从立正姿势开始。
首先凝神定意,两眼注视前方一固定目标,以先行右脚为例,双腿两膝稍微弯曲,身体后部似有挤靠大树之意,两手左右分开手心向下,假想双手扶在两边的栏杆上,只可用意不可真的用力去扶。
随即开始向前迈出右脚,在提脚时,意念假想身体整体带起后脚,脚跟平行将脚掌拔起大约离地一厘米的高度,同时设想右腿膝部上面似有细绳微微上拽,将右脚从烂泥中拔起顺着左脚掌内侧缓缓向前行进,意念假想右脚掌底踩一圆木棍缓缓向前,这时要细心体会右腿及膝部、脚尖把烂泥、沙土缓缓拨开之意,右脚掌下面要体会把圆木棍在不平的地面上困难地滚动,同时有左后腿推动右腿之意,这时右脚慢慢向前走到距左脚尖大约一脚距离,右腿膝部似直非直时,就不要再前行了。
这时右脚移动到丁八步位置后,开始缓缓向后行进,这时意念假想右腿将右腿后部,右脚跟后部的烂泥缓缓趟开,右脚掌下面踩着的木棍缓缓地在不平的地面上向后滚动。
向后退时要细心体会右腿右脚把烂泥缓缓趟开的阻力感,以及右脚掌上下相系的弹簧上下相争,这时身体仍然保持自然直立,左腿膝不弯曲,以利于身体的平稳。
这时右后腿向后退到前七后三的丁八步位置,右后腿要以右脚尖为首开始缓缓向左脚后跟部向前、向内斜前方行进,缓缓地回到定式位置,右腿在向前行进时始终要注意与右脚上下相系的弹簧有上下斜面相争之意。
定步摩擦练习,实际上是右腿在原地画一个圆圈的练习,在原地旋转时始终要体会腿部运动的阻力感,头与脚掌上下相系的弹簧的相争之意。
15种形意拳打法
15种形意拳打法形意拳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拳法,主要以其独特的打法和注重内功的特点而著称。
下面将介绍15种形意拳打法。
第一种:跨步挤拳法。
该打法是采用跨步的方式后,用拳头挤击对方的手臂或胸口,形如挤牛步。
第二种:摆腰捆手法。
打法的关键在于摆动腰部,利用大臂勾住对方小臂,将对方捆住。
第三种:七星步法。
此打法中步履有关键,利用脚前后平行的步伐,拳头迅速地打向对方。
第四种:窝肘拳法。
该打法的特点是以肘部为重心,将拳头窝在肘下,用力突击对方。
第五种:猿臂扭勾道。
该打法主要利用肩臂的移动,以猿臂之势产生扭勾的力道,将对方制服。
第六种:模糊拳法。
这种拳法采用的是变幻莫测的打法,常常让对手无从下手。
第七种:伏虎拳法。
此打法主要以强力攻击对方下腹、上腹及胸部区域,相当凶猛。
第八种:提肘拳法。
利用上劲的力道,将肘头向上提起,将拳头猛然击向对方。
第九种:流星赶月道。
该打法主要借助身体的前倾力量,以惯性与力量的相结合,将拳头猛地砸向对方。
第十种:盾架拳法。
将手臂放于腰间,向外提起,将拳头猛烈撞击对方,以达到控制对手的效果。
第十一种:猛虎扑食法。
此拳法利用整个身体的爆炸力量,以强有力的攻击打倒对手。
第十二种:架花大放拳法。
招式中以双手一前一后架住对方,以后背部力道借助双臂的力道将对方甩掉。
第十三种:转身翻拳法。
以快速的转身和翻滚,用脚踢和拳打等手法制敌。
第十四种:连环劈拳法。
该打法主要以连续发射拳击为主,攻击力极强。
第十五种:盘龙卧虎法。
此拳法主要借助身体灵活性和力道,迅速攻击对方,以制胜为目标。
以上就是15种形意拳打法,每一种打法都各有特色,需要在实践中多多领悟,才能掌握其中的精髓。
《形意拳谱》完整版
《形意拳谱》完整版李洛能的《形意拳谱》完整版岳武穆王以枪为拳六合形意李门世根形意拳五形为先论身法六合为首少揽闲事心田静多读拳谱武艺精形意拳序形意拳术之始,本乎天地之大端与夫造化之原理,盖天地之辟于一无气也,万物之生于无知,形意之成本于无意。
盖无意至极生有意,意诚心正,乃至于静,静则察候六脉、溶暇二气,静极生动,动而震发四肢,贯通百骸,是谓先天存乎静,后天藏诸动也。
故意为体而形为用,静属阴而动属阳,体用动静得阴阳消长生生之功,而真一之气生焉,孔子曰:“冬至养其阳,夏至养其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此皆修养正气之谓也。
盖形意拳之原理,则培养天一之道,由后天而达于先天也。
重阳不重阴,太刚必折;重阴不重阳,过柔不坚;刚柔相济,乾坤之道乃成。
古之传斯术者,多以心法口授,缺少记载,使后学者茫然不知途径,须以涵养正气为先,以为之序。
又序盖夫体育一途,创自达摩老祖师,迢至宋朝岳飞,又精研内经之意义,化生五行十二形之原理,因名为形意拳,总合五纲十二目,统一全体之功用。
在内为意,在外为形,是术乃修身之原本,明心见性还原之大道,揽阴阳之造化,转乾坤之枢机,诚强身之捷径也。
十二形实本天地万物化生之理,取世间禽兽之具有特能者,妙效其性能,摹效时久,自能精神入体。
形意拳术实与卫生关系至切,如能长习,则疾者能愈,弱者能强,男女老少皆可练习,既无折腰屈膝之痛苦,又无跃高纵险之危劳,斗室席地、长衣缓带也可演习,虽属武术,迹近文雅。
练习时身体分阴阳,以前心为阴,脊背为阳;手心为阴,手背为阳;大指朝上为阴阳掌;以右肩在前或左肩在前,皆为阴阳身;拳虎口朝上为阴阳拳。
初学入门规矩练习拳术,不可自专自用而固执不通,如专求力,则凝滞不灵;专求重,则沉重不活;专求气,则拘泥不通;专求轻浮,则神意涣散。
要而言之,身外形顺者,无形中自增力气;身内中和者,无形中自生灵气。
如练至功深圆满之时,凝神于丹田,则身重于泰山;化神成虚空,则身轻如鹅羽,所以练习不可固执一端也。
传统武术八卦掌之趟泥步和走圈
传统武术八卦掌之趟泥步和走圈八卦掌,为三大内家拳之一,为师祖董海川所创,尤以步法见长,步为先,走即是打,打即是走,打的是游击战。
八卦掌的步子叫趟泥步。
八卦掌的步子为什么叫趟泥步?农村的有栽过秧没?田里水没脚踝,为了保持田地平整好插秧,就脚前探,使得脚印均匀。
不影响插秧。
又如履薄冰,轻轻地,深怕稍微用力不均破冰。
练得是份敏感,轻灵敏感,灵活多变。
八卦掌走圈将基本功和最高层功夫统一成极简单、内涵又极丰富的练功方法,是八卦特有的劲力与身法相结合的方法。
是在不断的盘旋绕转中,仍然能够身体放松,脑子精神安静舒适,然后再静中求动达到专一而不乱。
能产生一种旋涡让习者能将其放大、混合、控制,自然能量透过自身与天地往来,这种拧转的作用根据练者心意产生螺旋能波,同时这种能也可带反过来带动其形气,在高级阶段,此旋涡可同时飞腾于天及沉降于地,并产生威力惊人的杀伤破坏效果。
旋转是发挥力量最佳方法,不论坚如钢铁或柔弱如水,一经旋转,即产生无穷威力,钢铁旋转固然令人不敢逼近,空气旋转造成的旋风也威力无比,水旋转产生的漩涡则更加恐怖。
身体就象流动似地旋圆圈,在挡避的同时反击。
球状或弧状能承受更强的压力,也可通过螺旋积极的转换或偏转能量,要精通这种技巧,应用意而不是用力来完成。
走圈把“意、气、力”三方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连贯圆活的肢体运动中达到外动内静,意气相随的境地,气沉而不浮,归于丹田,久久加功,精神与肢体都可获得最高的呼应。
临敌格斗,一触即发,其产生的强大内劲猛不可挡,有如电力,顷刻之间,可置敌于寻丈之外。
因虚浮之气己被练下去歇尽了心中火性,眼光即可渐渐明亮,心胸开朗,目透金光,眼可不瞬,此后只一动手,目即圆起,炯炯有神。
这就是内功,降心火,而不是心里老想着把人打死了,一狠则心火不降反升,和养生背道而驰。
内家拳以松沉自然,心静为根本,心肾相交(心火下降,肾水上升,水火既济),方能养吾恬静浩然之气。
走圈如推磨,重心要稳,要有留有送,以头领身,周身松沉,合住劲,同时脚底之劲又传于双掌。
形意拳趟泥步的练法
形意拳趟泥步的练法咱先说说这趟泥步为啥叫这个名儿。
你就想象啊,在泥地里走路,那得多小心,脚不能抬得太高,还得稳稳当当的。
这趟泥步就是这么个感觉,要的就是那种脚踏实地又沉稳的劲儿。
练趟泥步啊,脚底下的功夫可得做足喽。
脚不能乱踩,得有个规矩。
前脚呢,要向前迈出,就像在地上轻轻地划个小弧线似的。
后脚再缓缓跟上,就跟拉着根线似的,前后脚得配合得特默契。
这就像两个人跳舞,你一脚我一脚的,节奏得对得上。
而且啊,这膝盖还不能僵着。
你要是把膝盖锁得死死的,那就完犊子了。
膝盖得微微弯曲,就像弹簧似的,有那么一点弹性。
这样走起趟泥步来,就不是那种硬邦邦的感觉了。
这就好比汽车的减震器,要是没有减震器,车在路上颠得人难受,膝盖有弹性,人走起这个步来就顺溜多了。
身体的重心也很关键哦。
你不能重心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那不成了没头的苍蝇了嘛。
重心得稳稳地放在脚底,随着脚步的移动慢慢地过渡。
就像水在杯子里慢慢流动一样,平平稳稳的。
练这个趟泥步的时候,心态也得放轻松。
可别整得跟要上战场似的,紧绷着个脸,肌肉都紧张起来。
要像散步一样,自在悠闲,但是又带着那种形意拳的精气神。
你要是太紧张了,这步子走出来就不自然,看起来就像个机器人似的。
再说说这手臂的动作。
手臂不能就那么耷拉着,得和脚步配合起来。
手要随着脚步的节奏摆动,就像风吹着柳枝儿似的,轻柔又有韵律。
手臂和脚步之间就像是有根看不见的线连着,一个动,另一个也跟着动,整体看起来就特别协调。
还有啊,刚开始练的时候,别着急求快。
就像小孩子学走路一样,得一步一步来。
很多人刚练的时候,看着别人走得那么潇洒,就想一下子也走得那么好,结果步子全乱套了。
咱得慢慢来,先把每一步都走稳当了,再去考虑速度的事儿。
在不同的场地练趟泥步也有不同的感觉呢。
在平地上练,就比较好控制,能把基础打好。
要是在有点坡度的地方练,那又多了点挑战。
你得根据坡度调整自己的重心和脚步的力度,这就像升级打怪一样,每换一个场地就是一个新的关卡。
形意拳十二形经典套路
形意拳十二形经典套路
形意拳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拳术,它与太极拳、八卦掌合称三大内家拳。
由于它有很高的自卫防身的功能和健身长寿的价值,一直受到广大武术爱
好者的喜爱,是我国传播最广、影晌最大的拳种之一。
崩拳四、砲拳五、横拳第四章五行连环拳一、动作名称二、动作图解三、注意事项第五章形意拳十二形第一节龙形第二节虎形第三节猴形第四
节马形第五节鼍形第六节鸡形第七节燕形第八节鹞形第九节蛇形第十节
(鸟台)形第十一节鹰形第十二节熊形第六章形意拳杂式捶一、动作名称二、动作图解1.起势2.鹞子入林3.虎洗脸4.乌龙倒水5.蛰龙出现6.黑虎入洞7.白鹤亮翅8.鹞子入林9.鹞子入林10.虎洗脸11.乌
龙倒水12.燕子抄水13.燕子啄泥14.黑虎入洞15.白鹤亮翅16.鹞
子入林17.鹞子入林18.虎洗脸19.乌龙倒水20.青龙探爪21.虎扑22.推窗望月23.三盘落地24.懒龙卧道25.鹞子入林26.龙虎相交27.白鹤亮翅28.鹞子入林29.鹞子入林30.虎洗脸31.乌龙倒水32.蛰龙出现33.黑虎入洞34.风摆菏叶35.望梅摘甲36.鹞子入林37.收势三、怎样练好杂式捶。
八卦掌趟泥步之练法
八卦掌趟泥步之练法本文作者薛金银拳照步法是所有武术的核心技法。
八卦掌以走转为长,其主要功夫都在脚下求。
趟泥步是八卦掌的专有步法,是八卦掌与其他武术拳种区别的最明显标志。
前文说到,学好了趟泥步就学会了八卦掌的一半。
本文专门介绍趟泥步的练法。
1. 意义趟泥步是八卦掌独有的练功方法,看起来如同双脚在泥中行走,提时犹如泥中拔腿,落时带有探踩之意,因此称为“趟泥步”(“探踩”比“趟踩”更准确)。
练趟泥步的目的在于加强腿部肌肉的力量,促进全身协调性,锻炼上虚下实,表现轻灵劲,为八卦掌后续动作练习打基础。
八卦掌的虚灵顶劲不仅通过头顶表现,同时也通过坐跨和对腿脚的拉伸实现。
趟泥步走转过程中,通过引脚坐跨,利于气往下沉。
下盘沉稳后,旋转更自如,上身动作的操作空间也比较大。
趟泥步的核心是一个稳字。
先做到稳,再追求快,最终实现演练的“旋、飘、紧、严”四决。
趟泥步走得好,直行身轻如燕,转圈走转自如,旋转飘逸迅速,停步戛然而止,动作落落大方,收放自如。
本文第一次于2020年1月20日同步发表于“武艺纵横”微信公众号和头条号。
2. 练法一般的练习都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先练直行蹚泥步,平稳后再练走圈蹚泥步;上身开始的时候保持定势,下盘稳定后再做变化的动作。
趟泥步外形简单,但要做到位却很难。
而走圈的趟泥步比直线更难,一方面因为要抵抗离心力必然比直线更消耗体力;另一方面,直线行步主要考虑前后方向,走圈时上身的自由度较大,变化比较丰富,但同时要保证脚始终走在圈上,走圈动作的复杂性要高于直线进退。
八卦掌的小圈是4步。
中圈是8步,每一步对应8个方位,对应周易八卦的8个卦象,因此称为八卦掌。
大圈可以走12步或者以上。
走圈时,内脚直进,外脚内扣,即“内直外扣”,两膝相抱,不可敞裆。
走圈有逆时针、顺时针两个方向,体现八卦掌36歌诀的第4决“一式单鞭不为奇,左右循环乃为宜。
左换右兮右换左,抽向倒步自合机。
”和两个方向的转圈类似,在八卦掌后期的动作中,所有的动作都可以左右互换,这对人体的左右协调性和平衡能力是很大的锻炼。
八卦掌步法:趟泥步练习要点
八卦掌步法:趟泥步练习要点趟泥步是八卦步中最基本的步,是八卦掌特有的练习方法。
练习趟泥步对健身和技击都有重要作用,因此.练习八卦掌者必须先练习好趟泥步。
走好趟泥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起平平落人平常走路是脚后跟先离地.逐步过渡到脚前部,落地时也是脚后跟先落地,然后逐步到脚尖。
八卦趟泥步是“坐着走”的。
要求脚离地后立即端平,使脚底与地面平行,落地时整个脚底一起落地。
不能脚后跟先落,也不能前脚掌先落。
有些书上讲“趟泥步要平起平落”。
不允许“揭底亮掌”。
这种要求是过分的,一般情况下也做不到。
这是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如果一定要这么走,那么人只有在慢走且走小步时才能做到“平起平落”.人在大步快速行走时必定脚后跟先起,所以“平起”是不能做到的。
但可以做到“起平”,就是起脚的时候.先起脚后跟.待脚离地后立刻把脚底端平,使鞋底与地面平行,而不是ih脚尖指向地面。
这种走法在开始练习的一段时间里有些别扭,小腿前面的肌肉会痛.练习一段时间就好了。
八卦趟泥步练习日久,形成自然,移动脚时总使脚底面离地少许,且平行地面整体移动。
这种走法移动步子快,省去了.’脚后跟先落地然后过渡到全脚底落地”所用的时间,哪怕是这段时间很短,少应该节省·(二)擦地而落脚离地以后脚底平行地面前进,保持离地面约z厘米.在落地时脚底沿地而摩擦前进一段即离后再落实.开始练习的一段时间里,摩擦的距离一般在5-8厘米.练习日久可逐步变为1-3厘米。
如果在地毯上练习或在草坪上练习也可只平落而不向前摩擦。
这种练习方法主要是练习两腿的虚实变换,在脚前进到落实的一段时间里,人体的重量都在着地的那条腿上,在摩擦前进的过程中.人体的重心仍在后腿上.直到前脚落实后重心才能前移。
如果移早了,前脚就不能擦地前移了。
这种练法是很吃力的,开始很不习惯,练习多了也就好了。
许多人说八卦掌难练,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认真练下去.练了几天腿疼了就不练了。
其实腿疼是劳累造成的,不必退缩,哪个地方疼哪个地方得到了锻炼。
形意拳——行如槐虫
形意拳——行如槐虫什么是槐虫步?槐虫步:即进身跟后脚槐虫步是形意拳的基本步法,是前辈从那种软乎乎的虫子的移动形态中化来的。
这种步法充分体现了后腿蹬、前腿趟的特点。
形意拳的基本步法是前腿垫半步,后腿上步变前腿,原来的前腿再跟上半步。
通常把这种步法叫做槐虫步。
可是更能体现槐虫的我觉得是崩拳中的半步,一缩一发之间,人如箭一般蹿出去,更是槐虫步。
步法的关键,在于身法,身法是力源,再进一步说,丹田是根本。
拳经云:“未等打人先进身,手脚齐到方为真。
”这里的“先进身”是靠腿抢进,“手脚齐到”也是靠腿发劲夺地位。
腿在实战中如此重要,就是吸取“槐虫”的行走方法为特长。
槐虫是生长在槐树上的一种爬行的“虫”,刘俊峰先生伸出食指和拇指并将拇指根向下压一压,又将食指尖向前一弹继续说:“槐虫每走一步都是先把腰向下一压然后头部和上半身向前弹放出,并抓住要抓落的槐树上,然后缩腰将后半身收至腰边,再压腰弹出,头部和上半身继续向前。
”尚派形意拳的槐虫步也叫趟步,就是使两膝盖并拢和上身成一直面垂直于地平面,两膝盖尽量下压下挤小腿,将小腿挤至弹向前方,后腿由于挤压而产生向后的蹬力也在增大,形成前趟后蹬的趟步,这个步趟出的距离相当于本人的身高或更远,落地时则采取槐虫的前脚跟先着地然后瞬间脚掌、脚趾抓地,重心迅速前移,后腿在跟进前腿的同时在大腿带小腿的夹带劲作用下收至前脚的外后侧落实。
尚派形意拳强调“脚打七分手打三”,这趟步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技法之一。
形意拳同好们都知道形意拳不起高腿,强调起脚不过胯,即使狸猫倒上树和龙虎相交的极个别动作用脚也都是低腿。
尚派形意拳别具特色的槐虫腿法。
在运动中要求用腰催动胯、膝、足。
用腰催也就是人们所知道的下三催,同时要求后腿蹬劲要猛,而且要灵活。
当前腿的膝关节在腰的催动和挤压下先向对方进攻时,必然会遇到对方的阻拦,就在这一瞬间,膝前顶的同时,小腿和脚继续向前发趟劲将对方顶趟掀翻。
刘俊峰先生说:“膝为开路先锋,是下山之猛虎,膝是为进攻时开拓道路的撒手锏。
形意拳八式拳的动作和技法图解教学
形意拳八式拳的动作和技法图解教学本文介绍的形意拳八式拳图解教学是老八式拳,动作实用性极强,动作和技法是张定一、辛健侯所传,与一般练法有较为明显的不同。
形意拳八式拳图解教学:起式:身体自然直立,两膝并拢,头顶项直,下颏微收,两手变拳自然下垂于丹田处,两脚并拢,脚尖分开45度左右,目视前方成为预备式(图1)。
两拳同时拧翻,变为阳拳,右拳打出原地钻拳,左脚上步直趟(走出脚打踩意不落空之势),同时左拳起钻落翻变掌打出(打出一掌定乾坤的翻浪劲),右拳变掌急速像勾杆一样捋回为鹰捉式(图2,图3)。
两掌同时变为阳掌向前成十字手接架对方来手,右掌捋拿对方打来的右拳,并迅速摆头钻进对方腋下,将对方胳膊担在自己肩上,左胳膊上挑对方裆,将对方扛起,为鹞子束身式(图4,图5)。
右手拿完对方后,螺旋拧转到腰间,迅速起后脚(右脚)踏对方前膝,出右拳击打对方软肋或膻中穴,为懒龙卧道(图6-图8)。
上步,两拳同时拧转,右拳架起到自己太阳穴旁,左拳打出为顺步炮拳(图9)。
左脚不动,右脚前迈,右拳直击对方欲抓自己左拳的来手,为垫步架崩拳(图10)。
先撤右脚,再撤左脚,两拳同时翻成阳拳,右拳由上向下撤回至右腰间,左拳由下向上横出直打为退步横拳(图11)。
右脚向前上大步与左脚屈膝并拢,左脚跟进,同时劈右拳击打对方,左拳回撤至腰间为上步劈拳(图12)。
两拳直起上架,分拨开对方来拳,迅速往下击打对方腰部为白鹤亮翅(图13,图14)。
上步炮拳(图15)。
再上步抓捋对方,为上步锁手(索手)(图16)。
抓捋对方时,若被其挣脱,则变成顺步炮拳击打(此动作如果转身变脸,前手下按对方膝盖,可变成手别子摔法或多种摔法)(图17)。
身体下沉或坐盘式,左拳螺旋撤回,右拳螺旋横击出为原地横拳(图18),同时急速起后腿踢出(蹬踏劲),前拳变后拳,后拳再直劈出,打出二力分争的刚猛劲,连踢带打为龙虎相交(图19)。
右脚落地时,右拳再打出为进步劈拳(图20),同时双拳上架接分对方来拳为白鹤亮翅(图21)。
古传武术的秘密--战场之拳
古传武术的秘密--战场之拳在火器时代之前,中国是天下第一步战强国。
动则数十万人的战争中,能活下来的人所凭借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我研究在世上活命之道二十年,不敢在擂台上说能打赢泰森,小光头,格雷西,但是自有自己独到之处。
如今就完全免费地和各位分享一下。
中国几大传统拳种的源流。
看看它们的来历和用途。
将分为如下几个章节。
1.战场之拳2.义士之拳3.暗杀之拳4.飞贼之拳5.擂台之拳第一卷:战场之拳中国古代战争的特点就是人多,多到什么地步呢?我打个比喻,一个足球场大概可以容纳5万人在那里密密麻麻地站着。
一场较大规模的战争,大概就是好几个足球场的人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
这么多人挤在一起,面临的最大危险是什么?答案是个废话,就是被踩死。
五万人中只要有1000人突然发了神经乱走路。
至少一瞬间就能踩死2000人。
踩残废的则不计其数。
什么泰森小光头遇到这1000个发神经乱走路的人,可能可以一阵摆拳打倒四五个,但最后也只有死路一条。
死得最快的是什么人?是格雷西家族的人,这个家族的人有个坏习惯,就是一打架就往地上趴。
只见一阵大脚丫过后,顿时退货。
所以各位喜欢看穿越小说的兄弟们,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练了点什么无限制啊,k1啊,跑到古代就能吃香。
真过去的话吃的估计都是烧的香。
在战场之中,对武功的第一要求是1.重心低+平衡感(马步稳),否则一滑倒则万事休矣2.保护要害。
挨一刀一枪则省下娶老婆生孩子的费用了。
这里说的保护要害,可千万不要以为是像拳击手一样两手护着太阳穴和下巴。
在战场上你摆这个姿势就是找死。
首先分析你是个什么兵种,你是长枪兵(排在最前面送死的就是你这个兵种)就摆个形意拳的三体式。
前手防咽喉和胸,后手防腹+下阴,两手抓一支长枪,用趟泥步前进。
形意拳号称是岳飞传下来的武功。
岳飞用的肯定不是什么泰拳黑市拳。
动脑想想就明白了。
你是刀盾兵(好不到哪里,也是个送死的兵种啊!)就一手在前持盾,一手在后持刀。
摆个太极拳的白鹤亮翅的姿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意拳趟泥步
形意拳大师郭云深谢世后,尚云祥承其衣钵,复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被武林人士誉为“铁足佛”。
一赞其步法快捷灵活,行走犹如卷地风:二赞其下盘稳固,落地似生根;三赞其足打威力大,“硬打硬进不遮拦”,充分发挥了武术中“手打三,足打七”的技击特点。
俗话说:“教拳不教步,教步大师傅”,可见步法在技击中的重要性。
笔者习尚派形意拳十几载,现就趟泥步在实作中的功用谈几点认识,不当之处,望行家指正。
趟泥步动作简单、朴实,但内涵丰富、深刻。
上肢动作比较随便,无严格要求。
最常见的是无极桩的站立,头顶竖项,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提肛敛臀,脚趾抓地,平心静气;向左转体90度,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两手侧平举,与腰相平,肘微屈,五指微屈并分开,掌心向下,如扶栏杆,同时膝微屈,身下蹲,左右脚轮换直线迈进如走路;回身左右脚一扣一摆,随转体180度收式回原位无极式。
趟泥步,就是意想在泥水中行走,或在齐腰的水中行走,而杂草混杂其中,缠绕足踝,我则缓缓而行,仔细体会其中阻力。
拳经云:“放步如涉水,务要钻插而进”,“拔脚如出泥,进退有阻”,即此谓也。
通过这种假象训练,以意导气,会逐渐通下肢的经络,稳固下盘,可提高下肢的抗打击能力。
日久功深,能练就进步如犁翻地,一旦交手,可把对方拔根抛出,这即“趟劲”绝技。
训练一段时间后,能感觉出空气对腿的阻力,可见,这种训练还可使人对外物的触觉更灵敏。
趟泥步关键在于以身(腰跨)带步。
走趟泥步之前,须先站桩,即“习步法者先明桩”。
经过桩功的训练,要做到气沉丹田,落地生根,肢体上下相合,左右相合,联接成了一个八面支撑的整体,产生整体劲,亦称浑圆劲。
不站桩很难形成整体劲,无论习什么功夫,身上发不出整体劲,功夫只在低层次上转悠,学的套路再多,实战也派不上用场。
尚云祥、孙禄堂教拳,入门先站三年桩,道理就在这里。
但静态的整体劲和动态的整体劲不同,有的人往那里一站,别人推拉不动,但动起来也奈何不了别人,这说明他至多具备静态的整体劲,动起来架子散了,整体劲也就不存在了。
很多习武者有这样的体会,站着不动和动起来不是一码事。
有静态的整体劲向动态的整体劲过渡,除在行走时不失桩功规矩外,关键在于克服日常行走以步带身,要让肚子领着走,或让命门催着走,传统形意拳将这种步法形象地称作槐虫步。
这种步法是“以脊领身,以身抽肋,以肋提跨,以跨催膝,以膝催足”。
形意拳诀曰:“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方为真”。
太极拳大师武禹襄在十三式行功心解中讲得也很精辟:“力由脊发,步随身换”。
为何要先进身呢?形意拳经云:“举一身而言,身为中节,中节空则浑身空。
四肢之动皆源于身,故身不催则力不发,身不进则四肢难进。
手足身合出整劲,方得奥妙武艺精”。
技击中有了这种整体劲,占实用力,就可轻而易举地将人发放出去。
练拳者多如牛毛,动静都能发出整体劲的却凤毛麟角。
磨胫是形意拳趟泥步的一大要领。
磨胫是前后腿交替时,有个提步动作,即踝关节要相互摩擦,两足横度勿使开张也,形意拳歌曰:“磨胫磨胫,意气响连声”。
其功用是有利于两腿的协调配合,所谓“相助为友也”,磨可增劲增力,并能促使爆发猛烈的劲力,有利于在实战技击中防止对手击打裆(阴)部或插裆夺位;提步可以加强步法转化的灵活性。
脚平起平落是形意拳步法的显著特色。
太极拳讲究迈步如猫行,进步脚跟先着地,退步脚尖先着地;形意拳却要求足底与地面平行,离地寸许,平起平落,且步不宜大,“步大则不活”。
这是形意拳步法移动快,发劲迅捷的一个重要原因。
训练是,还可以加上“颤颤惊惊,如履薄冰”的意念,欲行又止,欲止而又行。
欲落脚前进,又似乎遇到坑洼石头等阻碍,又欲停住,抽脚后退或左右移动;欲止步不前,又似乎发现新的路,举步将行。
这样,可以训练步法的灵活性,实战技击时,做到动转灵活,进退自如。
所以,趟泥步练到一定程度,也不是单纯地走直线,与身法上,“身无定法”手法上,“手无定处”相对应,步法上则要求“步无定位”。
在下肢运动中,身体几乎是不动的,要在身体重心起伏不大的情况下,体会腿部的运行以及双腿与身体的关系。
这既有利于增加腿部力量,稳固下盘;又有利于增加腿部的弹性,腿微屈,整个身体像托在一个压缩的弹簧上,随时随处蓄而待发;身体息伏小,有利于提高步法转换的直接性和身法的隐蔽性。
如果这其中有什么秘密,那就是许多人练了半辈子拳,演练套路步法挺灵活,与人搭手却半步也挪不动,毛病何在?毛病在不懂阴阳上。
走步时,要经常使上下肢意力指向相逆相反,腿后撤而手臂意力向后指。
这一方面有利于维持身体的平衡,更重要的是在与人搭手时把步走活,一进一退,一收一放,相反相成。
步到人尚不知,胜负自不必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