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影视纪录片赏析课程

合集下载

影视欣赏分析课件-第四章 纪录片

影视欣赏分析课件-第四章 纪录片

影片采用静态记录与采访相结合的方式,几乎全部采用了固定机位拍摄。细致的观 察、冷静的审视,导演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怒江两岸古老质朴的当地居民生活的画卷。
❖ 采访是本片的一大特色,正是 通过采访才展现出当地百姓真 实的想法和经历,让观众知道 了十五口之家的和谐相处,知 道了不同宗教的和谐共存,也 知道了年轻喇嘛以及年轻代课 老师的感情生活。
影片为了营造出自然 的现场感和真实的氛 围,在拍摄时多使用 固定机位,多使用长 镜头。
为了真实创作者不 惜参与生活,但依 然要采用各种手段 来努力保留生活的 原貌,营造生活的 原态。
《德拉姆》一片描写环境以现场记录为主,思想折射以采访为主。细节的延伸大量 采用省略的淡出手法,强化写意,给观众留下回味的空间。
美国黄石公园大棱镜温泉
❖ 其次,在拍摄技巧上,《家园》大规模采用航拍方式,这在之前已有的所有类型纪 录片中都非常罕见。
澳 大 利 亚 大 堡 礁
❖ 在以影像传播环保理念的同时,扬·阿尔蒂斯·贝特朗和《家园》主创团队也始终坚持 以身作则,将整个拍摄计划与一个环保主题的“碳补偿计划”相结合,其团队空中 飞行以及直升机航拍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都将通过放映收入支持清洁环保项目, 从而补偿拍摄过程中因碳排放而对地球家园所造成的伤害。扬·阿尔蒂斯·贝特朗以他 的影像与实践为家园地球创造了一个更美好的可能。
(三)尤里斯·伊文思与先锋派 运动 ➢1921 年,两位画家将抽象 画的概念带入电影,希望在银 幕上用线条和形状表现出音乐 的韵律和运动的节奏。追求抽 象和形式的电影先锋派自此兴 起。荷兰的尤里斯·伊文思凭借 《雨》和《桥》迅速成为这一 流派的重要人物。 ➢有声电影的出现将大众的目 光从影像实验上转移开来,在 此时期,伊文思抛弃了流于形 式主义的先锋派,将目光投向 了更广阔的世界。

中外纪录片赏析

中外纪录片赏析

中外纪录片赏析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

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

纪录片的分类,没有固定的统一标准,依据题材与表现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政论.时事报道片.历史.传记.生活.人文地理片.舞台和专题系列。

政论纪录片除了要求材料的真实性、论证的严密性、观点的鲜明性这样一些基本要求外,它尤其注重形象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时事报道纪录片指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的纪录像片,它的性质与新闻片相同。

但报道的范围不限于一时一事,结构也比较完整。

传记指纪录人物生平或某一时期经历的纪录像片。

它与一般时事报导片或历史纪录片的区别在于以特定的人物为中心,不允许用演员扮演,也不可有虚构的情节和人物。

生活指记录人们现实生活的各种情况及状态的记录像片。

这是有别于其它纪录片的,因为内容完全是不需要演员参加演出的,而是反映了活生生的真人与真事。

人文地理片指探索一定地区的自然状况,或介绍社会风习、城乡风貌的纪录片。

舞台指纪录舞台演出实况的纪录像片。

对舞台演出的歌舞、戏剧、曲艺等进行现场拍摄,可以根据需要对演出节目进行剪裁、删节,但对演出内容不能改编、增添,以区别于根据舞台节目改编的舞台艺术片。

第一次真正喜欢上纪录片是通过央视拍摄的一部以高考为题材的纪录片。

该片一以几个孩子的高考历程为线索,真实的反应了考生们的生活。

从中折射出了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他社会现实。

那时的自己刚经历完高考,因此有了很深的感触,自此爱上了纪录片这种题材。

过去的几年里有一部纪录片火遍了大江南北,甚至传遍全球----舌尖上的中国。

展示的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展示人和食物之间的故事,透过美食来看社会。

该片的重要主题是中国之“变”:向观众展示传统农耕的中国,同时也告诉观众很多中国传统正在改变,而有些片中出现的人很有可能是最后一代传承手艺的人;所以该片的创作团队在为本片确立了一项选择食材的拍摄标准:“拍摄承载中国人精神的食物”。

中外影视欣赏大纲剖析

中外影视欣赏大纲剖析

《中外影视欣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133014 课程学时: 33 课程学分: 3开课学期:适用专业:选修课一、教学目标:中外影视欣赏课,通过对中外影视名著的欣赏和评价,使学生在学习了解影视艺术的特征和艺术规律的同时,提高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净化心灵、指导人生;学会对影视艺术的鉴赏与评价,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提高大学生艺术鉴赏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了解历史、认识现实,增长知识,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教育学专业的方向选修课程,主要学习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让学生了解电影电视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了解中外影视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作品,懂得影视艺术基本特性,了解景与镜头的分类和功能、声音与色彩的意义和作用、蒙太奇的原理和功能等影视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影视艺术的创作过程、影视创作中的编、导、演,培养欣赏与评论影视作品能力。

并且通过对一些经典影视剧作品片段的观摩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和熟悉一些基本的影视艺术规范,培养学生对影视艺术的兴趣和对视觉文化的感受性。

三、预修课程:五、讲授内容第一章世界电影简史教学目的的和要求:了解电影的诞生和发展,格里菲斯、爱森斯坦对蒙太奇的探索,有声电影和彩色片的出现;掌握传统的电影美学观向现代电影美学观的转变,欧洲产生三大电影运动,世界各国的电影创作。

教学难点和重点苏联蒙太奇学派,蒙太奇思维;现代电影:法国新浪潮运动,新德国电影运动。

教学内容:第一节电影诞生期一、光影理论的发现二、电影原理的发明三、活动电影的问世第二节电影成长期一、世界电影史上的两大传统1.卢米埃尔与写实主义传统2.梅里爱与技术主义传统二、格里菲斯的原始综合1.格里菲斯的主要贡献2.格里菲斯的电影具有两大特点3.格里菲斯的两部巨片三、美国的喜剧电影1.喜剧片的代表人物2.卓别林电影的特色四、苏联的蒙太奇学派1.苏联的蒙太奇学派的代表人物2.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3.《战舰波将金号》4.普多夫金五、欧美的其他流派1.英国的勃列顿(布赖顿)学派2.德国表现主义3.罗伯特·弗拉哈迪(1884—1951)第三节电影成熟期一、有声电影和彩色片的问世二、美国电影的鼎盛1.制片厂制2.类型电影3.美国电影中最常见、最具影响力的类型片(1)西部片(2)喜剧片(3)歌舞片(4)犯罪片(5)类型片之外的优秀影片4.好莱坞神童奥逊·威尔斯的电影三、苏联电影的发展1.苏联电影业在30年代有了空前发展2.40年代以后的电影第四节电影发展期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1.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特征(1)集中反映战后意大利的社会现实和民族悲剧(2)影片具有高度的真实性2.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主要作品3.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响二、法国新浪潮运动1.法国新浪潮运动特征2.法国新浪潮运动的主要作品3.法国新浪潮运动的局限及影响三、新德国电影运动1.新德国电影运动的特征2.新德国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作品四、多元化的当代电影1.战争题材的影片(1)美国的战争片(2)苏联的战争片2.政治电影3.伦理电影(1)苏联的伦理电影(2)美国的伦理电影4.美国的娱乐片5.现代派电影第二章中国电影简史教学目的的和要求:了解中国的早期电影,左翼电影,抗战电影,十七年电影,新时期以来的电影,港台电影。

中外电影赏析课程纲要

中外电影赏析课程纲要

《中外影视欣赏》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中外影视欣赏授课教师:练彬彬课程类别:兴趣特长类授课课时:每周一课(共18课时)授课教师组别:高一授课对象:高一一、课程简介时间进入了21世纪,影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能把教育、认识、审美、娱乐融为一体,而这对于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发展审美能力,培养健全的文化心理结构起着其它艺术形式所难以企及的作用。

而且影视也是学生喜欢的媒体,也是传播民族文化、寓教于乐最有效的媒体。

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从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当中学习相关的知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影视的艺术规律和审美功能,所以将影视文学引进教育,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影视欣赏,把它作为校本课程内容来进行开发、探索,这样可以丰富学科教学资源,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可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德育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德育内化。

二、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将影视作品与历史、文学作品进行参照比较,并通过教师的指导来欣赏影视作品,在认识中初步提高学生对作品的审美鉴赏水平。

2.让学生在影视欣赏的基础上,学会展开对影视的评论。

3.在欣赏电影的同时能感受中西方影视的不同,及其文化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目标1.围绕相关主题,能广泛搜集整理能够支持这一主题的相关影视,并对影视资源进行整合。

2.通过教师的指导来欣赏影视作品。

3.通过对影视作品的观看与欣赏,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心得体会交流,并对观看的影视作品作出评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生从优秀影视网络倡导弘扬的真善美、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主旋律中,受到优秀道德品质的熏陶,领悟到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本课程课时安排为:每周一课时,共十八周。

但因受到学校各种活动影响,只开设了十二课时.教学形式采取课堂影视观看与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课堂学习以学生合作交流学习为主,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具体教学计划,如下第一部分中国电影欣赏1、《红高粱》2、《一九四二》3、《十二生肖》第二部分学生电影实践课第三部分外国电影欣赏1、《超凡蜘蛛侠》2、《勇敢的心》3、《音乐之声》4、《美丽人生》第四部分学生电影评论课第五部分期末考试每次给学生布置的作业要进行等级打分,并作为考查成绩之一。

纪录片赏析课程安排与教案

纪录片赏析课程安排与教案

纪录⽚赏析课程安排与教案《纪录⽚赏析》课程教学⼤纲⼀、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中/英⽂):纪录⽚ /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3、周学时/学分:2/24、授课对象:⼴播电视新闻学专业5、使⽤教材:《纪录⽚创作》,朱景和著,中国⼈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课程简介穿越历史,构沉记忆;只对现实,记录变迁;启迪智慧,引导思索。

“纪录⽚”,⼀个充满诱惑与魅⼒的名字。

纪录⽚是⼈们获取信息与知识、反映和寻求社会变⾰、感悟⼈性与⼈⽣的载体。

《纪录⽚》作为⼴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核⼼专业课程,其内容和任务主要是了解纪录⽚的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从创作者的⾓度学习纪录⽚创作思想和实现⼿法,在作品赏析与讨论中了解纪录⽚的创意、拍摄的基本策略。

三、教学⽬的与基本要求(注:必须明确要达到的知识、能⼒要求)通过教学,让学⽣牢固地掌握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把握新闻传播现象与活动的基本特征、基本规律和原则,了解新闻事业的体制、过程及发展趋势,能较好地较熟练地认识和掌握新闻学研究的基本⽅法和路径,并对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活动有初步的、较完整的认识与了解。

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当前我国进⾏新闻改⾰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注重新闻专业主义思想教育,促进学⽣理论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的提⾼。

四、教学进度表五、考核⽅式和成绩评定办法1、考核⽅式:闭卷考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分别为10%、20%、70%(平时成绩由作业成绩、课堂讨论成绩、⼩测验成绩等构成)六、正⽂第⼀章纪录⽚的范畴与属性(教学时数2)教学⽬的:通过对纪录⽚的范畴与属性的学习,让学⽣对纪录⽚与电视纪录⽚有初步的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纪录⽚与电视纪录⽚的概念。

难点是电视纪录⽚的意义。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要了解纪录⽚的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要理解电视纪录⽚的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要掌握电视纪录⽚的意义。

中外影视鉴赏PPT课件

中外影视鉴赏PPT课件

.
15
• 人声里又包括台词、解说词、内心独白以及人群 的杂声。因此,画面与声音的结合涉及画面与人 声、与自然音响、与音乐的各种结合,声音与声 音的结合涉及这种种声音之间的结合。由于这样 的复杂性,使电影的声音构成和声画构成有了无 限丰富的可能性,给视听艺术开阔了无限广阔的 新天地(见电影声音)。电影从黑白片发展成彩 色片,色彩成为电影的表现手段之一,给电影带 来色彩的蒙太奇新课题,又一次丰富了电影蒙太 奇的世界。
.
26
• 4.对比蒙太奇 类似文学中的对比描写,即通 过镜头或场面之间在内容(如贫与富、苦与 乐、生与死,高尚与卑下,胜利与失败等)或形 式(如景别大小、色彩冷暖,声音强弱、动静 等)的强烈对比,产生相互冲突的作用,以表达 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或强化所表现的内容和 思想。
.
27
• 理性蒙太奇 让·米特里给理性蒙太奇下的定 义是:它是通过画面之间的关系,而不是通过 单纯的一环接一坏的连贯性叙事表情达意。 理性蒙太奇与连贯性叙事的区别在于,即使 它的画面属于实际经历过的事实,按这种蒙 太奇组合在一起的事实总是主观视像。这 类蒙本奇是苏联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爱森斯 坦创立,主要包含:
.
14
• 另一方面,又有人以为蒙太奇是无声电影的产 物,在有声电影的土壤上已经没有生存的地位。 事实说明,有声虽然限制了某些蒙太奇方法的运 用,但是电影从单纯的视觉艺术变为视听艺术, 银幕上的人物成为可见又可闻的完整形像,这就 大大地扩大了蒙太奇的用武之地。画面加上了声 音,从此蒙太奇不只是画面与画面的关系,而且 又有了声音与声音,声音与画面的关系。而所谓 声音,又包括人声、自然音响与音乐三者。
.
29
• 对于爱森斯坦来说,蒙太奇的重耍性无论如何不限于造成 艺术效果的特殊方式,而是表达意图的风格,传输思想的方 式:通过两个镜头的撞击确立一个思想,一系列思想造成一 种情感状态,尔后,借助这种被激发起来的情感,使观众对导 演打算传输给他们的思想产生共鸣。这样,观众不由自主 地卷入这个过程中,甘心情愿 地去附和这一过程的总的倾 向、总的含义。这就是这位伟大导演的原则。 1928年以 后,爱森斯坦进一步把杂耍蒙太奇推进为"电影辩证形式",以 视觉形象的象征性和内在含义的逻辑性为根本,而忽略了 被表现的内容,以至陷入纯理论的迷津,同时也带来创作的 失误。后人吸取了他的教训,现代电影中杂耍蒙太奇使用 较为慎重。

影视鉴赏课件 第三章 纪录片

影视鉴赏课件 第三章 纪录片

自然 地理类纪录片
社会 人文类纪录片
历史 文献类纪录片
2 自然·地理类记录片 《迁徙的鸟》
自然·地理类纪录片是纪录片的一个重要类型,它展现地 球上的生命现象,展示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岩石土壤等特殊 自然现象和奇异景观,研究自然地理中各种生命与自然环境的 关系,探寻自然规律,说明大自然对各种动植物的关爱和限制, 万物精灵对大自然的选择与适应,提倡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的 现代观念。
记录片的分类
纪录片的创作方法、艺术手段,尤其是技巧、技法,随着科学技术 的进步和艺术观念的更新而不断更新,并继续推动纪录片艺术的发展。 在整个纪录片技艺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同国家、不同组织、不同机构、 不同人物也先后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将纪录片分为不同的类型。
记录片的分类ຫໍສະໝຸດ 01按照历史上的艺术学派将纪录片分为四种类型:画面加解说
鉴赏解读
3.挖掘本质的主观表现 《幼儿园》在用影像对物质现实进行客观复原的过程中,并不是 对生活流程的简单的自然主义纪录,而是通过创作主体的主观创作思 维的适当介入来促成对事物本质性和真实性的最深挖掘。
思考互动
1.社会·人文类纪录片的含义是什么? 2.社会·人文类纪录片中的音乐元素有哪些作用? 3.国内和国外的社会·人文类纪录片各有何特点? 4.讨论当今社会·人文类纪录片的创作方向和发
1.纪录片一般分为哪几个大类? 2.什么是自然·地理类纪录片? 3.自然·地理类纪录片主要有哪些创作风格? 4.讨论当今自然·地理类纪录片的走向。
经典链接
《帝企鹅日记》
(美国/法国,2005)
《白色星球》
(加拿大/法国,2006)
《蓝色星球》
(美国,1990)
经典链接
《鲨鱼海洋》

《影片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影片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影片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影视作品的内涵,通过影片分析解读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质;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影视艺术作品的语言、本性、发展历程等相关知识,并具有相
对直观的理解;
3.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美学的独特传统和中国民族电影发展历程中的诸多特点;
4.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在创作实践中的交融和相互影响,以不同的视角看待世界电影的不同面向;
5.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当下数字电影、网络短视频、微电影、等不同形式影视作品的最新变化和发展。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1
1.建议教材
1.苏牧・荣誉-北京电影学院影片分析课教材.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2.张浩.电影作品分析教程.国防工业出版社,2016。

3.主要参考书
1.维尔纳法尔史提希(德).电影分析基础教程.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

2.张会军.影片分析透视手册.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中外影视作品赏析》(教案)

《中外影视作品赏析》(教案)

三、长镜头与蒙太奇的差异
1、画面长度:蒙太奇镜头一般在15秒以内;长 镜头一般在15秒以上,甚至1分钟、2分钟; 2、拍摄方法:短镜头分解拍摄,长镜头则连续 拍摄。 3、时空特征:蒙太奇时空跳跃,长镜头时空连 续。 4、真实性:蒙太奇有一定的人为痕迹,长镜头 基本上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 5、总体风格:蒙太奇可以体现较强的创作者的 主观色彩,长镜头体现较强的客观记录特征。
第二章 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影视艺术的综合章 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
巴拉兹 电影时间的三个
含义
放映时间
剧情的展示时间
观看时间
第二章 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
二、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结合
影视视听艺术 与其它艺术的比较
与戏剧艺术相比
与文学艺术相比
综合比较
电 影 《 十 面 埋 伏 》
如果说,电影与戏剧是姊妹的话, 那么,电影与电视可以说是双胞胎。 虽然电视稍后于电影,但在历史的长 河中,就像双胞胎一先一后下生落脚 一样那么短暂。当然两者是有区别的。
两者记录形象的手段不同;释放形 象画面的方式方法不同:
一是通过摄影机,一是通过摄像机、录 相机记录形象;
一是在白色银幕上,一是通过电视接收 机的电视屏幕释放形象。
梅里爱对世界电影的贡献主要有这样两个方面:第一方面, 创造了真正的戏剧电影。在梅里爱之前,已经有一些电影工作 者为拍摄“戏剧电影”作了成功的尝试。比如前面提到的爱迪 生拍摄的《奥特打喷嚏》等,就已经蕴含着戏剧的因素。后来, 卢米埃尔公司拍摄的《基督受难》,描写了基督一生的经历, 发现出较为完备的戏剧性格局,这是电影史上首次以250米的 长度和13个片断陈述一个长篇故事的影片。但是,这些影片远 远比不上梅里爱的“戏剧电影”那么完备精美。梅里爱第一次 有系统地将绝大部分戏剧上的方法,如剧本、演员、服装、化 装、布景、机器装置,以及景和幕的划分等等,都远用到电影 中去, 这些手段直到当代电影仍被广泛采用着。

中外影视鉴赏选修课简介

中外影视鉴赏选修课简介

中外影视鉴赏选修课简介中外影视鉴赏选修课是一门学科,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外影视作品,使他们有能力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下面是这门课程具体内容:一、中外影视历史1、中外影视艺术及其发展。

了解中外影视艺术及其发展,探讨艺术发展中的重大动向;2、经典影视作品历史回顾。

系统地回顾中外影视发展历史,特别重视中国优秀影视作品的研究;3、有趣的影视参考资料的介绍。

叙述中外影视作品影视等资料的演变特点;二、中外影视分析1、影视文本解读研究。

探讨无声电影、实验电影、数字电影作品的特点,以及电影文本解读研究;2、影视诗学探究。

探究影视大场面、影视叙事、影视心理学等专业性话题,开拓学生审美视野;3、影视艺术学的应用。

着重理论上学会电影制作过程,懂得操作电影艺术功法;三、中外影视实践1、学习短片拍摄制作。

着重于让学生了解电影的创作方式,掌握电影叙事语言和电影技术;2、视听课堂投影作业。

让学生在投影机上学习影视作品,让他们更好地欣赏艺术性;3、主题剧本创作实践。

让学生用脚踏实地的主题进行创作,同时反思自己的拍摄过程;四、中外评价体系1、科学的影视研究。

了解影视发展趋势,深度挖掘影视审美,如视听艺术、光影学、摄影术等;2、影视反思叙事。

探究如何用艺术手段去叙述,如怎样通过剪辑编剧、影像语义来表现内容;3、影视在现实中的应用。

学习影视对各种文化表现形式的提炼精华,将影视文本融入现实世界,并指出影视表演的角色和作用。

本门课程利用理论教学和实践课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外影视作品,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和独立的评判体系。

同时,这也有助于学生看待中外文化的能力和智慧,对丰富多彩的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经典全面的影视鉴赏教案 第6模块 中外电影鉴赏 第2节 古典时期

经典全面的影视鉴赏教案 第6模块 中外电影鉴赏 第2节 古典时期

第六模块中外电影鉴赏第二节古典时期♦主要内容:♦一、《科学怪人/ 弗兰肯斯坦》♦二、《偷自行车的人》♦三、《晚春》第二节古典时期:《科学怪人/ 弗兰肯斯坦》♦一、《科学怪人/ 弗兰肯斯坦》♦导演:马库斯·尼斯佩尔♦演员:帕克·波西、迈克尔·麦德逊、文森·佩雷兹、亚当·戈德堡、托马斯·克兰特曼恩♦国家:美国♦类型:科幻第二节古典时期:《科学怪人/ 弗兰肯斯坦》♦(一)剧情简介♦夜黑如墨。

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坐在一个插满了各种导线的男人人体前。

这是一具用基因技术合成的举世无双的人体,它的相貌英俊、体格健壮,没有一丝缺陷,是个“完人”。

但是,到现在为止,它还只是一具没有生命的人体,它的创造者弗兰肯斯坦在静静等待着,等待着来自天空的雷电赐予它生命。

♦一道蛇形闪电从天而降,随后是“轰隆隆”惊天动地的雷声和倾盆大雨。

闪电准确无误地击中了人体。

在电光中,弗兰肯斯坦看见人体直身坐了起来,然而他的脸上、身上、四肢的皮肤都龟裂开来,沟壑万千,雷击在赐予人体生命的同时,也把他变成了一个奇丑无比的怪物。

第二节古典时期:《科学怪人/ 弗兰肯斯坦》第二节古典时期:《科学怪人/ 弗兰肯斯坦》♦“爸爸——”怪物向弗兰肯斯坦伸出了双手。

然而,心情复杂的弗兰肯斯坦却把他赶出了门,赶到了暴雨倾盆的荒野上。

弗兰肯斯坦为自己像上帝一样成功地创造了生命而高兴,但怪物的丑陋又激起了他内心的厌恶感,所以他把怪物赶走了!♦怪物从此孤独地在山野间游荡。

他虽然形容丑陋,但心地却非常善良,常常暗中帮人类做好事。

在山间的一座小木屋里,住着一个盲人老头和他的两个女儿。

一天清晨,怪物乘盲人儿女都不在的时候闯进了小木屋里,与盲人聊了起来,并倾诉了自己内心与人交往的渴望。

就在怪物与盲人谈得非常投机的时候,盲人的两个女儿回来了,她们看见怪物吓得晕倒在地,盲人的女婿闻声赶来,用棍子把怪物赶跑。

第二节古典时期:《科学怪人/ 弗兰肯斯坦》♦又一天清晨,有个男孩不小心落水了,怪物听见呼救赶到,将男孩救起。

《纪录片赏析》教学大纲林念生

《纪录片赏析》教学大纲林念生

《纪录片赏析》教学大纲林念生课程编号:01149课程名称:纪录片选析(Documentary film appreciation)新闻学本科专业课《纪录片欣赏与制作》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纪录片选析》课程一方面从纪录片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征和描述,以及形成不同特征成因的探究,归纳出纪录片内在的美学品性;另一方面结合各类作品的解读和创作实践,来启发纪录片创作多环节中的种种思路,并分析其间应注意的种种问题。

我国影视界对纪录片理论的研究滞后,目前适合于高校影视专业纪录片课程的教材并不多见。

本课程在兼顾本校学生专业基础的同时,博采众家之长,建立起本课程的知识体系。

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是:每周4学时,计划教学周数18周,总课时数72。

本课程总学分数:4学分。

二、学时分配表三、教学目的与要求《纪录片赏析》课程在引导学生赏析世界纪录片大师经典作品的同时,还观照大师的创作历程和心路历程。

在此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纪录片的基本理论及主要流派加以阐述,力求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使其树立正确的纪录片创作观念。

本课程各章的教学要求和知识考核点如下:第一章纪录片概述教学目的:通过讲述纪录片的概念、分类及界定,使学生对纪录片本体有基本的认识。

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举例法、图示法教学手段: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赏析作品进行教学重、难点1、纪录片的类型有哪些?2、有人建议应把纪录片放在社会学、人类学的坐标系中加以研究,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第二章纪录片本质属性的研究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辩证的理解纪录片真实性的内涵。

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讨论法教学手段: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赏析作品进行教学重、难点:1、你怎样理解纪录片的真实性?2、你怎样理解纪录片中的“扮演”?第三章纪录片的界定教学目的:通过讲述我国纪录片史上关于纪录片的两次界定,使学生了解纪录片在本质与形态上与其他片种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图示法、举例法教学手段: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赏析作品进行教学重、难点:1、纪录片与新闻片的区别与联系?2、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与联系?第四章罗伯特·弗拉哈迪及其作品分析教学目的:通过讲述世界纪录片之父罗伯特·弗拉哈迪的生平及作品,使学生了解其纪录片创作观念。

《纪录片赏析》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纪录片赏析》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纪录片赏析》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一、课程简介《纪录片赏析》课程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学生开设的选修课程。

纪录片是人们获取信息与知识、反映和寻求社会变革、感悟人性与人生的载体,《纪录片赏析》课程承担着启迪智慧,引发思索,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养美学思维和人文情怀的作用。

通过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探究讨论等形式,观看欣赏以自然人文社会环境等为主题的中外各大经典纪录片,学习纪录片赏析的思路手法,分析纪录片的创作主题和人文思想,激发纪录片拍摄与创作的灵感,拓宽人文知识,提高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二、教学目标(一)本讲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通过使学生欣赏祖国的历史、人文、自然和现代景观,感受祖国的魅力(思政),进而学习纪录片赏析的思路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教学);2.通过使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背景和风俗习惯,弘扬民族文化,传播中国思想(思政),帮助学生分析纪录片的创作主题和人文思想,激发纪录片拍摄与创作的灵感,拓宽人文知识,提高文化素养(教学)。

(二)案例如何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美丽中国》纪录片拍摄了中国56多个国家级野生动植物和风景保护区、86种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和30多个民族生活故事,展现了一个既熟悉又充满新鲜感的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使学生感受祖国的魅力,热爱我们的国家,将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记录下来,激发自然风光类纪录片拍摄与创作的灵感与热情,将纪录片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地付诸于实践。

2.该系列纪录片讲述了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表现了当代中国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万物间的“和谐”相处,展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生存理念和“和谐中国”的时代思想,使学生在欣赏纪录片的同时,积累中国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强化纪录片主题创作的思考与分析能力,将中国态度与思想融入到纪录片拍摄与制作的过程中。

三、课程思政案例内容(一)案例的引出(10分钟)课堂讨论:你去过中国的哪些地方?了解哪些地区的风土人情?(二)案例内容(45分钟)1.案例形式:《美丽中国》系列纪录片简介+欣赏2.视频名称:《美丽中国》3.基本内容A. 画面语言的“和谐”表达画面语言是纪录片的本体语言,是“创作者用以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和方式,体现创作构思的各种手段和技法的总和”。

《影视欣赏》课程标准

《影视欣赏》课程标准

《影视欣赏》课程标准课程代码:教学时数:32学分:2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这是一门综合素质拓展课程,本课程精选若干部中外影视经典名作,简要介绍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就每一部影视名作的产生背景、制作情况、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等各个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品评。

重点进行主题思想解读和艺术手法欣赏,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引导学生正确欣赏影视名作。

本门课程对于改善高职学生知识专一、知识面狭窄,拓宽其知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面向与任务本课程面向全院各专业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电影发展史,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特征,掌握影视艺术的审美鉴赏方法,学会写较简单的影视评论。

从而达到丰富学生的美育知识,提高学生影视艺术作品欣赏能力、审美水平,并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1、随堂提问、课堂讨论;2、课堂讲授、实例分析;3、理论学习、独立评价;4、自主选择、课外观赏。

二、课程目标要求(一)总体目标通过介绍相应影片故事背景、创作情况、主题人物等,欣赏经典台词、评析影片所表现的主题等环节,使学生能掌握作为电影读解的方法:分别从数字媒体的视角、文化的研究、技术特点、叙事分析等角度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

增强我校学生欣赏电影的能力和水平,加深他们对电影的了解,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本门课程以对经典影视作品的赏析为主,通过对这些影视作品的欣赏和评价,使学生学习了解电影的发展过程,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学会对影视艺术的鉴赏与评价;学会对影视作品进行主题思想解读和艺术手法欣赏。

2.能力目标(1)了解什么是影视欣赏;(2)学习从哪些角度欣赏影视作品(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技术层面、美学层面);3.素质目标通过影视作品赏析,提高学生对影视艺术作品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培养学生对电影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并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

经典全面的影视鉴赏教案 第6模块 中外电影鉴赏 第3节 现代电影时期

经典全面的影视鉴赏教案 第6模块 中外电影鉴赏 第3节 现代电影时期

第六模块中外电影鉴赏第三节现代电影时期♦主要内容:♦一、《公民凯恩》♦二、《广岛之恋》♦三、《八又二分之一》♦四、《野草莓》♦五、《罗生门》♦六、《四百下》第三节现代电影时期: 《公民凯恩》♦导演:奥逊·威尔斯♦编剧:海曼·曼凯维支、奥逊·威尔斯♦主演:奥逊·威尔斯,约瑟夫·哥顿,多罗茜·康明格尔♦荣誉:第14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1941年纽约影评人奖最佳电影/国家影评协会奖的最佳电影、最佳表演奖/在美国电影学会(American Film Institute, AFI)1977年评选出的“史上十大电影名单”里,《大国民》名列第一位/美国电影学会(AFI)1998年评选出的“史上最伟大的一百部美国电影”上,《大国民》名列第一位。

/英国电影学会(British Film Institute)通过英国《光与影》杂志(Sight & Sound)从1952年起,每隔10年邀请全球各地的影评家评出“史上全球十部最佳影片”。

《大国民》连续五次,(1962、1972、1982、1992、2002)都获得第一名的殊荣第三节现代电影时期: 《公民凯恩》♦(一)剧情简介♦1940年的一天,在佛罗里达州海滨的仙那度庄园里,76岁的报业巨头查尔斯·福斯特·凯恩病逝了,临死前,他除了喃喃地吐出“玫瑰花蕾”几个字外,没有留下任何遗言。

各种报纸头版都通栏报道了这位被称为“美国忽必烈”的权势人物的死讯,青年记者汤姆逊对凯恩的临终遗言“玫瑰花蕾”很感兴趣,想知道它的真实含义,并想弄清凯恩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于是,他决定访问与凯恩接近的人、爱他的人和恨他的人。

第三节现代电影时期: 《公民凯恩》♦第一个访问对象是凯恩的第二任妻子苏珊,但她断然拒绝接受采访,一声“滚出去”的逐客令将汤姆逊拒之门外。

在费城的图书馆中,汤姆逊查阅了已故银行家撒切尔未经披露的回忆录手稿。

中外影视纪录片赏析课程

中外影视纪录片赏析课程

中外影视纪录片赏析课程代码:JOUR1035课程名称:中外影视纪录片赏析(WorldDocumentaries)学分数:2 学分开设学期:春季课程内容:该课程通过对中外影视纪录片的观摩和赏析,让学生了解纪录片的基础知识,了解世界影视大致流派和风格,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也能得到一些理性的升华,学习专业的观览影视片和从不同角度赏析影片的方法。

参考学习电影大师观照人生、观照社会的视角和方法,努力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拟选用教材:自编钱锡生简历钱锡生,男,1 962年生,1 990年获苏州大学文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苏州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曾在苏州广播电视系统工作十余年,参与创作多部获奖影视作品,如担任总制片组织制作的 6 集电视艺术片《苏园六纪》,获第十四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专题节目一等奖和中宣部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担任策划的电视纪录片《铸钟人》,获第七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三等奖。

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新闻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和影视艺术。

其撰写的《影视艺术概论》(第 2 作者),获“苏州市优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当代影视学》,获第六届苏州新闻理论作品三等奖。

《中外影视纪录片赏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JOUR1035课程类别:授课对象:开课学期:每学年学分:3 学分主讲教师:指定教材:石屹着,《电视纪录片》,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年出版。

教学目的:优秀影视作品是非虚构的影视作品,主要是指电视纪录片。

电视纪录片来源于电影纪录片,原来是电影厂用“电影创作手段”为新闻报道而制作的一种片种,引入电视后就成了电视纪录片,以真实地纪录现实生活为已任。

开设此课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大学本科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使他们加深对电子媒介的理解,从而学会运用电子媒介理解、认识我们生存的世界;同时以从事这一工作为荣,从思想上作好准备,学以致用,支持并投身这一事业。

第一讲:影视纪录片经典作品概论课时:1周,3 课时教学内容什么是优秀影视纪录片影视媒介与印刷媒介工具不同,但同样能自如表达创作者的主观思想,是另一种纪录历史和现实的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影视纪录片赏析课程代码:JOUR1035课程名称:中外影视纪录片赏析(WorldDocumentaries)学分数:2学分开设学期:春季课程内容:该课程通过对中外影视纪录片的观摩和赏析,让学生了解纪录片的基础知识,了解世界影视大致流派和风格,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也能得到一些理性的升华,学习专业的观览影视片和从不同角度赏析影片的方法。

参考学习电影大师观照人生、观照社会的视角和方法,努力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拟选用教材:自编钱锡生简历钱锡生,男,1962年生,1990年获苏州大学文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苏州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曾在苏州广播电视系统工作十余年,参与创作多部获奖影视作品,如担任总制片组织制作的6集电视艺术片《苏园六纪》,获第十四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专题节目一等奖和中宣部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担任策划的电视纪录片《铸钟人》,获第七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三等奖。

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新闻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和影视艺术。

其撰写的《影视艺术概论》(第2作者),获“苏州市优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当代影视学》,获第六届苏州新闻理论作品三等奖。

《中外影视纪录片赏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JOUR1035课程类别:授课对象:开课学期:每学年学分:3学分主讲教师:指定教材:石屹着,《电视纪录片》,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教学目的:优秀影视作品是非虚构的影视作品,主要是指电视纪录片。

电视纪录片来源于电影纪录片,原来是电影厂用“电影创作手段”为新闻报道而制作的一种片种,引入电视后就成了电视纪录片,以真实地纪录现实生活为已任。

开设此课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大学本科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使他们加深对电子媒介的理解,从而学会运用电子媒介理解、认识我们生存的世界;同时以从事这一工作为荣,从思想上作好准备,学以致用,支持并投身这一事业。

第一讲:影视纪录片经典作品概论课时:1周,3课时教学内容什么是优秀影视纪录片影视媒介与印刷媒介工具不同,但同样能自如表达创作者的主观思想,是另一种纪录历史和现实的方式。

优秀影视纪录片主要指非虚构的影视作品。

它的特点:(1)是创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而创作,有一定的思想性,能潜在表达创作者的主观思想;(2)是创作者在观察、发现、思考而不是即兴创作、简单判断的基础上,经过一个时间段的拍摄纪录并剪辑选择后的产物;(3)在拍摄和布局上,各部分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观众能按一定的思路解读、认识、思考和想象,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理解本节要点,重在把握影视纪录片的特点,切实掌握其丰富涵义。

为什么要学习优秀影视纪录片提高自我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加深对电子媒介的理解从思想上作好准备,学以致用,投身这一事业理解本节要点,重在把握学习目的,深切体会影视纪录片的意义。

思考题1、什么是优秀影视纪录片?2、为什么要学习优秀影视纪录片?第二章纪录片的分类课时:2周,6课时教学内容题材人文类纪录片以人为核心,关注人的生活、生存、生命等人生题材。

《生活空间》制片人陈氓说:“我们不是在报道有趣的事情,而是在拍人。

行为是情感的载体、心理的外化。

报道事件本身是浅层次的,重要的是表现人”历史类如果说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空间环境,历史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时间环境。

历史的本质力量在于从一些偶然因素背后发现并把握某种必然,以史为镜,通过对历史人物活动场所的考察、对历史遗物、遗迹的体验,理解历史,理解偶然事件中的必然,提高对历史的鉴别能力、洞察能力、预测能力自然类国外有《探索发现》、《国家地理频道》等专门播放自然科学类纪录片的电视频道,其范围从人体的奥秘到宇宙万物的演变,从人类文明的探索到未来高新技术的展望,包括许多人眼所不及的地方,如海洋深处、宇宙太空、微观世界、动植物生存、生命起源等创作手法纪实类往往是现在进行时,截取生活的一段流程,讲述老百姓的故事。

其表现手法是真实质朴、自然流畅,解说词处于被动地位,是对拍摄内容的补充,一般不用描写手段,不需文采横溢、思想外露写意类就象雕塑一样,要有高度凝炼的概括和刻划,是对客观事物的提炼和选择,是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注重解说词,在解说中融入个人的思想感情、哲学思想,更强调个性。

有人把纪实和写意比喻成缝纫和剌绣,前者是踏踏实实沿着针角走,后者要用针去挑明思想的情绪。

如《雕塑家刘焕章》创造一种“独白式”的解说词风格,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思辩类这类节目的针对性强、宣传味浓,原来被称作专题片,是依照某一时期党的方针政策宣传要求选择题材,宣教色彩较浓,是电视政论文,特别具有中国特色,一般是围绕主题拍摄、采访、收集素材,以阐述某一个问题,画面只是配合。

如《中华之剑》、《中华之门》、《改革开放二十年》、《20年、20人》《共和国外交风云》等文化形态主流类纪录的是重要事件、人物或主题,通过阐述深刻的哲理、展示精神的力量、弘扬品格和情操,给人思想启迪和人生感悟,正面引导公众兴趣,达到宣传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目的。

如《邓小平》、《飞越太平洋》等,这类文字声画倾斜,画面往往沦为文字附庸精英类其题材集中于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民俗学等方面,它所追求的不是娱乐效果或宣传目的,而是力图观照人类生存处境、探索人类精神、艺术和社会发展之路,有思想的深度和美学的高度。

如《最后的山神》、《阴阳》、《三节草》等大众类这是纪录片的常态,把镜头对准社会、对准普通人,朴素地纪录其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刻划当代中国人的群像。

如中央台的《生活空间》跟踪拍摄普通人的生活,采用现在进行时,拍状态,通过影像本身说话,影像比文字灵活多义,也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宽容。

其特点一是强调原汁原味,把现实生活一段一段完整再现,保持原貌,不任意肢解素材。

二是强调唯真不唯美,人物状态真实自然,但光线、构图、稳定性差。

三是强调观赏效果,追求运用影视手段讲故事的能力边缘类这是指一些无法进入公众传播领域,大多只能在海外参加电影节发行的一些片子。

被摄对象往往是体制外的边缘人,如吴文光的《流浪北京》、杨荔娜的《老头》、蒋樾的《彼岸》、睢安奇的《北京的风很大》等。

这类片子对真实性客观性更为器重,离生活原生态更接近,没有避讳和掩饰,尊重被摄人物的人格和性情,注重与人物的对话和交流。

但生存面临困境,有发行的困难、资金的困难思考题1、影视纪录片有哪些分类方式?2、影视纪录片的涵盖范围、文化形态和和手法?第三章中国当代纪录片的发展课时:1周,3课时教学内容80年代的纪录片重视文本。

根据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事先设计完整的“文本”,作为拍摄的基础依赖解说。

借用广播语言,通过播音和解说,将思想直接灌输给观众,达到耳提面命的目的声画分离。

解说为主,画面为辅,声画两张皮,与其说是纪录生活,不如说是揭示思想、宣传观念90年代的纪录片纪录过程。

生活本身体现为一种过程,纪录片一般以时间为顺序去纪录正在行进中的、未知生活结局的过程,在跟踪过程中,会跟出人物,情节、故事,完成客观地再现真实生活的任务。

声画并重。

纪录片纪录“有声有色”的世界,不忽视生活之声的纪录,这声音有同期声,当事人的现身说法,有现场声,是在屏幕上再现生活。

再现原生态。

对真实生活不作太多的雕琢和粉刷,尽量保留原汁原味,记录带毛边的生活。

理解本节要点:掌握90年代影视纪录片的特征思考题1、80年代和90年代的纪录片有何异同?2、纪录片的观念是如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的?纪录片的结构课时:2周,6课时教学内容单线结构有明显的事件线索贯通始终,有头有尾,段落层次分明,强调事件的发展要有明显的因果关系时空发展顺序进行,内容按时间的过程步步推进,环环相扣,直至结束整体布局严谨规整,注意头尾的呼应,高潮的处理,段落之间的过渡,以及内在的逻辑性和因果性,形成独立封闭的自足体系复线结构内容要有可比性,能通过比较升华出一定的思想意义对比的条理要清晰对比要自然合理,不要牵强附会.板块结构一、各段内容要相对完整二、各段虽相对独立,但要有整体的联系,或进展深入的趋向三、各段之间的转换要有明显的分隔形式思考题1、举例说明纪录片的单线结构?2、举例说明纪录片的复线结构?3、举例说明纪录片的板块结构?纪录片文本的创作——解说词课时:1周,3课时教学内容解说词既是画面的解说,又弥补画面的不足段落之间不需要必然联系。

文字的长短应根据画面的长短作调整解说的顺序依据画面场景的变化而变化。

解说词突出画面的重点,使表意具有确切性画面表意的不确定性有赖解说词的帮助,解说词能够点明确切的概念,准确地传情达意解说词对关键信息、精彩细节进行点化、放大和展开解说词拓展画面内涵,使主题深化揭示画面背后的本质,拓展画面的内涵,升华画面的意义应把理念的阐述与具体的、合适的画面细节有机结合画面是现在的事情,但通过解说词使今天和往事产生有机联系思考题1、简述影视纪录片解说词的作用。

2、如何写作影视纪录片的解说词?纪录片文本的创作——同期声课时:1周,3课时教学内容同期声的语言特点语言在具体的行为时空中展开,是事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

既使画面保持了本来的意义,又使语言具有了可靠的真实性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

语言出自某个具体人之口,尽管是编导有意选择出来表达其意图的,但具有明确的对象性。

声音是生命的外在形式,每个人的声音,其语速、语调、语气,都有鲜明个性它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抽象意思。

声音作为独立的表意因素,主要让人去听画面中人物说了些什么,而不是为了让人去看他们做了些什么访谈类同期声可表现的内容表现过去发生过的事情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感受表现人物的观点和看法第三节字幕的作用说明性,对画面作辅助性介绍,如人名、地名、时间及事实梗概,让人最简单明了地了解最基本的新闻要素。

强调性,对画面或语言解说所表达的意义进行强调,使人们加深对节目内容的理解。

信息性,作为独立的表意单元传达某种相对完整的信息,用来补充片中直接内容之外的信息思考题1、说明电视纪录片的同期声作用。

2、电视解说词和电视同期声有何异同?3、举例分析一个有影响的电视纪录片?纪录片的观念课时:3周,9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纪实和真实一、对纪实与真实的再认识二、纪实的属性——纪实性,力求贴近生活,走近百姓,探索生活真实三、纪实的风格——简洁朴实的传情达意风格第二节纪实与写意一、与纪实相比,表现更强调个性二、越是表现类的纪录片,越是要体现解说词的文学性三、越是表现类的纪录片,越要体现艺术的美感第三节主观与客观纪录片是最主观的客观纪录纪录者的主观看法,必须建立在对客观现实的正确理解和深刻认识上主观性和客观性共同支撑起纪录片的内涵思考题1、试述纪录片纪实与真实的关系。

2、举例分析一个写意类的纪录片。

3、谈谈你对纪录片主观与客观关系的认识。

经典影视纪录片选讲课时:8周,24课时教学内容人类学影视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藏北人家真实电影与直接电影带摄影机的人夏日纪事新纪录电影与新纪录运动浩劫八廓南街十六号独立制作华氏911流浪北京思考题1、试析《北方的纳努克》?2、如何分析一部经典纪录片?3、举例说明“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的异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