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内涵和地域文化_对四川博物馆建筑文化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建协第!"届世界建筑师大会通过了《北京宪章》,重新审视百年以来我们走过的足印,分析现在所处的境地,并展望!%世纪建筑学发展的方向。已跨入新世纪的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项目大量引进,城市建设不断改造和增容,给城市以巨大的活力和推动。但对于城市,对于建筑,我们听到的多是闹轰轰浮华的词眼,见到的也多是绚丽且时尚化的外衣,真正成熟的,能代表地域文化,并创造性延续传统的设计少之又少。有幸参与四川博物馆的设计创作,对我们而言,既怀着建筑师的责任感,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们得以执着冷静地直面传统、地域及文化,既审视当前,也追溯历史,更放眼未来,对中国建筑文化的方向积极探索新路。
一、四川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色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以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和长江流域的南方文化为代表,《四川古代史稿》认为“东与鄂西长江干流沿江岸夏商时期的考古文化,西与成都平原早期的蜀文化,是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四川古称梁州,早在&"""年前,古巴蜀就和中原等地区有着频繁的交往,商、周时期,蜀人就已在成都平原创建了一个强大的古蜀国。结合近年来成都平原和三峡库区发掘中发现距今’!""年至("""年之间,包括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老官庙文化、哨棚嘴文化、大溪文化以及屈家岭文化等可以看出:巴蜀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或朴实稳重、或神秘瑰丽,均与大中华文明有着血脉不可分割的联系。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思想宏大深邃,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说,都有着丰富的内涵:从审美意识来看,有汉魏的古朴,唐、辽的遒劲,宋、清的秀丽;从设计理念来看,有孔、孟的儒家思想,老、庄的道家思想和佛教的禅宗思想;从建造风格来看,有反映地域文化差异的北京四合院、四川的吊脚楼、云南的“一颗印”等。而四川多山、多雨、少阳光,自古就是多民族杂居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古文化。其建筑文化也是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以砖木结构为主,由木穿斗与檩条组成木结构体系,形成屋脊、坡屋面和穿斗暴露的建筑造型,主性格特征朴实典雅、轻巧明快。!、山丘、河沿地区,吊脚楼建筑甚多。’、山石易得,汉阙岩墓、摩崖石窟遍布。&、连续性的院落空间布局(成都民居)。(、山水型的造园艺术,用叠山、水体、花草树木和建筑有机结合,自由布局,如杜甫草堂、新都桂湖。)、用传统的灯具、家具、工艺陈设与诗、书、画作为装饰,用匾额、对联描述建筑意境或性质。*、场镇、市集、庙会是从事商业活动、观看戏剧表演的场所,洋溢着浓郁的乡土人情味。
二、四川博物馆的地域、环境有文化氛围
博物馆选址在四川省成都市,“西南黑水青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其城方三百里……百谷自生,冬夏播种,鸾鸟自歌……”成都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位于四川盆地和成都平原中央,中心城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口$)"多万,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少霜雪。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四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基地位于成都市青华路和浣花南路丁字路口西南侧,属浣花历史文化风景保护区,场地形状为规整的矩形,东西方向长%$".,南北长!)".,占地面积约+"亩。该地段是成都中心城最精华又最具传统文化特色的区域,区内有杜甫草堂、青羊宫、文化公园、隋唐窑址、浣花溪——
—百花潭古河渠、十二桥商周古建筑群遗址等古迹名胜。博物馆即处于青羊宫、文化公园到杜甫草堂之间,浣花溪紧临基地北面蜿蜒流过。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处黄鹂呜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绿水缭绕的杜甫草堂、明净绚丽的浣花溪、生机盎然的白鹭洲,极富诗情画意。历代名人雅士对这里的自然人文环境流连忘返,可以说四川博物馆选址在成都“雅”文化底蕴最丰厚的浣花历史文化风景区,再贴切不过了(图%)。
三、四川博物馆设计创作的理念及特征
“四川博物馆是集文物收藏、学术研究、陈列展览、文物修复、宣传教育、培训服务、餐饮娱乐及行政管理等于一体的公共建筑”。今天我们已跨入!%世纪,社会文明的进步更加日新月异,追求高层次的精神文明已成为公众的普遍渴望”。四川博物馆“项目的提出对于巴蜀大地及子民具有非凡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四川博物馆将成为今后我们审视巴蜀历史,传统及文化,感知和把握未来世界的文化中心。
四川博物馆所处的地域特征、文化底蕴及基地的既存环境,既是一种设计上的制约,同时也是发挥设计创意构思的激发点。设计不仅应具备现代博物馆的一切特征,更应注重周边的环境和气氛,以群体的观念、城市文化的观念入手,随时追求建筑环境的相对整体性及其与自然人文的结合,力求体现历史性、文化性和地域性
传统内涵和地域文化
——
—对四川博物馆建筑文化的探讨
郑国英王兴国建筑创作/01234514605105/4378
特色,在实现整体均衡和协调的同时,用建筑
空间语言书写成都乃至整个巴蜀的地域环境及
人文特征。
我们希望川博新馆具有纪念性——
—大气、
庄重,因为对于公共建筑,特别是博物馆,这
是一个传统。但是现代博物馆又应该是开发的
和亲切的,应易于被人们所接受并具备复杂的
社会功能,而非仅仅是一个展藏品和艺术品的
陈列场所,因此我们也希望它是开放性的非正
式的和具有大众化的。
我们对于周围的城市环境、历史的态度
是:渗透和保留。设计中力求形成的不是具
象的形式,也不是新老建筑外观或者现代与古
典建筑风格的简单统一,我们追求的是与城市
历史发展所形成的历史环境,人文观念的和谐
与认同——
—一个更高,更深层次的统一和谐。
我们认为任何本种文化都是在原有基础上
再创造而发展,但也回避拿来主义式的“复
制”、“拼贴”或任意嫁接符号、构件,力求
找到一条更为有创见的途径,一条能够循其发
展的具有独特性与适宜性的途径——
—它结合了
传统的和新的元素,以一个现代的途径运用传
统元素对建筑空间、形式、材料及构造进行创
造性表达(图!%&)。
四、四川博物馆建筑创作的途径和措施
’、延续传统的总体布局
传统原则与现代手法的创造性结合运用
主体建筑处于总平面中部的“十”字轴
线,其前部是连续递进,逐步升高的广场空
间,烘托出博物馆的纪念性氛围;其后部为自’四川省博物馆新馆总平面
!正面鸟瞰(后面鸟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