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师园空间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网师园空间对比

摘要:苏州网师园的景观视觉效果以及其空间对比关系被形容为“开阖有度,动静适宜”,本文运用绘图说明手法,结合自身的认识和理解,从建筑,路径等方面入手,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网师园;空间;视线;对比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5312(2012)23-0029-02

苏州园林,蕴含着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虽有人作但却宛自天开”。网师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是苏州园林中极具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的代表作品。

一、网师园概况

网师园位于苏州城东南阔家头巷,始建于南宋,为表主人归隐之意,初名为“渔隐”,后改为网师园。

网师园占地包括建筑在内共0.47公顷,其虽地块小,但构景经典,尺寸得益,是小园中的精品之作,陈从周先生形容其为“以水为主,主体突出,布局紧凑,沿池布置简洁自然,空间尺度斟酌恰当。”

整个园子分为三个部分(图1),东侧为主人住宅,住宅形式是典型的清代官僚邸宅建筑,拥有较高大的山墙;中部为主景区,主景区以水面为主,各个景点皆围绕水面布置,通过池水倒映湖光山色形成虚实结合的美景,无形中增添了景观;西部为内园区,建有

小型园中园。

二、空间分析

(一)入口空间对比(图2)

网师园入口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将幽暗的、狭窄的、曲折的空间置于入口处,让游人从沉闷到豁然开朗。同时,让游人进入园子的第一视觉感官看到的是园子最长最远的方向,使人获得庭院空间上的扩大感。网师园有主入口位于南边,次入口位于北边,通过在东部住宅区和主景区之间插入封闭小空间进入园区。

从主入口进入,住宅分为三进,自大门入轿厅,可有两个选择,往左看仍然是幽深廊道,直面可看见轿厅漏窗后的明亮景致。首先是沿a路线从轿厅直穿,轿厅后万卷堂、撷秀楼依次展开,直接可到达射鸭廊,走出之后视线直达彩霞池对岸的月到风来亭。月到风来亭处于网师园最正中心的位置,亭子陪衬着山石,水景,近处又有绿树掩映,远处蓝天映衬,在进入豁然开朗的同时呈现一副绝佳的景色画面。

b路线是在轿厅时选择向左边的折廊前进,在小山从桂轩处出口,出口处是云岗假山,云岗假山是全园的一个至高点,是全园的最佳观景处,可直接上前一览全园。同时,如前文所述,此出口正对水面最长的方向,在山石的障景作用下,视线无法全部穿透,显得空间更加地深不可测。

c路线为北部的后门,从梯云室穿过,同样经过狭长廊道,到达

竹外一枝轩,直面云岗假山和灈缨水阁。

通过三个路线不难发现,入口处都是通过先将廊道的曲折狭窄和之后的宽阔与美景对比来使人扩大空间感。

(二)建筑体量对比(图3、图4)

网师园的一个特点便是其建筑数量较多,并且住宅建筑体量较大,与此对比的是水面较小。若是不加处理会使本来就小的园子更加地小。

建筑在布局上遵循“大建筑远离水面,小建筑临近水面”的总体思想。将体量最小的月到风来亭、竹外一枝轩、灈缨水阁和射鸭廊布置临近水面,对比出水面的大,而将东边住宅高大的山墙用黄石假山和绿色植被遮挡,通过植被和山石的过渡来掩饰山墙的高大;同时,在北部的集虚斋虽大,但是它前面的竹外一枝轩大大地过渡了它和水面的对比。最后,在山墙上做出漏窗,用绿植的掩映弱化山墙的硬质感。

总的来说,网师园建筑虽多,但是通过弱化和过渡,最终形成尺寸得益的的空间对比效果

(三)空间层次对比

网师园空间层次极为丰富,通过各种形式表现。

首先是上文所述的建筑山墙营造的高低层次感,以东边住宅山墙为例,墙最高,射鸭廊和小山丛桂轩联合乔木形成第二层次,水边山石和花灌木又形成第三层次。白色山墙掩映低矮连廊,配合堆

石叠水,三者既相互和谐相处又起伏变化,从而形成多层次的韵律节奏感。

之后,是网师园中的内园,以北边梯云室为例,建筑外墙与院子围墙之间拉开距离,在这段距离里面堆山叠石,栽植植被,通过建筑的槅扇看出去形成完美的“画中游”景象,随着四季变化,植被的季相变化也是使得空间层次改变的一大要点。

三、小结

纵观整个网师园,其以水景为特色,通过对比手法来营造空间感,使得并不大的园子变得丰富自然,用有限的空间创造了深远的景观,其中的手法和技巧是后世的园林设计者需要去学习和研究的。

参考文献:

[1]陈望.开阖有度动静适宜——谈苏州网师园空间艺术[j].设计赏析,2006,(16):16.

[2]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苏州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2010:142.

[3]陈从周.说园[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4:52.

[4]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9,43,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