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浅谈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方法论
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方法论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医学领域,医学生要想成为优秀的医生,除了扎实的医学知识外,还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科学方法论。
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医学生的学习和实践中注重培养和引导。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方法论。
一、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指从传统观念中跳脱出来,独立思考并提出新的观点、方法或解决方案的能力。
对于医学生而言,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首先,学校和教师应提供一个积极鼓励创新思维的学习环境。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引导他们思考问题的多个角度,并鼓励他们尝试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其次,开设创新思维的课程和讲座也是培养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科学哲学、逻辑学、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除了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参加科研项目、参与学术交流等方式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将学生置于真实的科研环境中,让他们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二、科学方法论的培养科学方法论是指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一系列方法和规范。
医学生需要掌握和应用科学方法论,才能进行准确、科学的研究和临床实践。
首先,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批判思维是首要任务。
医学生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善于质疑和分析,不轻易接受表面的观点,注重证据的收集和分析。
其次,学校和教师应该加强对科学方法的培训。
医学生需要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包括问题提出、假设建立、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
实践也是培养科学方法论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鼓励医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亲自进行实验和观察,掌握科学研究的实际操作和分析方法。
最后,培养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是培养科学方法论的重要一环。
医学领域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医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才能更好地应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和实践。
结语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方法论的培养是医学教育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学校和教师应通过提供积极鼓励创新思维的学习环境、开设专门的课程和讲座、提供科研项目和实践机会等方式,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方法论,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的优秀医生。
如何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如何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作为医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还需要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对医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开设跨学科课程为了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开设跨学科课程,将医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心理学、管理学、工程学等。
通过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医学生可以拓宽思维边界,培养跨领域思维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医学问题。
二、鼓励参与科研项目参与科研项目是培养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校和医院可以提供科研项目的机会,鼓励医学生主动参与。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医学生可以学习科研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锻炼创新思维。
三、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通过真实的病例,医学生可以学习分析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讨论案例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医学生思考不同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推行团队合作学习医学生的培养应该强调团队合作学习。
医学是一个团队合作的领域,医生往往需要与护士、技术人员、药师等进行紧密合作。
通过团队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团队中,医学生可以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吸收不同观点,从而提高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提供创新实践平台为了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校和医院可以提供创新实践的平台。
例如,可以组织医学生参加创新比赛、科技成果展示等活动。
通过这些实践,医学生不仅可以锻炼创新思维,还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注重实践教学医学生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校和医院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临床实习、实验操作等机会。
通过实践,医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创新。
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对策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医学教育中的重要问题。
尤其是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对于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更是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
传统医学教育主要侧重医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对薄弱。
很多医学生在进行科研工作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缺乏自主性和创造力。
2. 新医科建设要求医学生具备更高的科研创新能力。
新医科建设要求医学生具备跨学科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参与科研项目并取得成果。
3. 实践机会不足。
由于医学教育资源有限,医学生往往无法获得充足的实践机会,缺乏与科研工作相关的经验和机会。
二、对策建议1. 加强科研意识的培养。
学校应该从医学生入学第一天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思考,提高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2. 设立科研导师制度。
学校可以建立科研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科研导师指导,帮助学生规划科研项目、提供实践指导,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工作。
3. 积极开展科研项目。
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供相关的实践机会和经费支持,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和资源支持。
4. 强化综合能力培养。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具备更强的综合实践能力。
5. 加强实践教学。
学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提高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和实践经验。
6. 激励机制建设。
学校可以设置科研奖学金、科研项目资助等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和积极性。
三、结语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尤其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更显得迫切和重要。
只有通过加强学校的科研培养体系建设,提高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医学人才。
浅谈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DOI:10.16661/ki.1672-3791.2018.18.192浅谈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①王守鹏 邢朝云*(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摘 要:为了培养出能解决随社会飞速发展应运而生的各种各样的医学问题且具备创新能力的医学生,通过课堂、实验室、科研项目、传统文化的培养,使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来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促进社会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医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6(c)-0192-02①课题来源:依托传统文化提升医护学生职业素养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7SZJ050)。
通讯作者:邢朝云(1981,7—),女,汉族,山东济南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E-mail:191753609@。
我国医学教育是参照国际高水平医学教育的标准和要求,结合我国医学教育的实际和特点新推行的一种医学教育体制。
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主要基地,要担负起“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如果不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低不仅关系着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培养他们的创新素质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医学院校必须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有所突破。
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和积极性,如何通过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开发达到师生共赢,促进整个学校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科学发展,成为教育工作者急需考虑与落实的问题[1]。
1 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目前,我国医学生培养仍沿用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比较注重理论基础的培养而忽视实践的学习,即使在实践环节也仅仅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少之又少。
现在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新型医学人才,因此医学院校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医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改变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客观需要[2]。
如何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在现代医学领域,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是培养优秀医学生必不可少的素质。
医学生要具备扎实的科学研究基础和创新思维,才能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医疗挑战。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一、创建科研平台为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学校应该积极创建科研平台。
学校可以设立医疗科研团队或实验室,为医学生提供科研机会。
科研平台应该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实验材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
此外,学校还应该鼓励医学生参与学院或科研机构举办的科研项目,拓宽他们的研究视野。
二、指导师生合作在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上,指导老师的作用尤为重要。
学校应该选择专业素质过硬的老师担任医学生的指导老师。
老师应该具备丰富的科研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研究方向。
同时,老师还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开展研究项目。
指导老师可以组织相关研讨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三、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了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学校可以组织科研讲座、座谈会和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解和指导。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加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学术竞赛和科研项目,提供奖励和荣誉,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四、营造创新氛围为了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应该营造创新氛围。
学校可以成立学科交流论坛,定期举办学术报告会和学生汇报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和研究经验。
同时,学校还可以建设在线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创新思维的碰撞。
五、注重实践操作在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上,注重实践操作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加强实验室建设,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器材。
学校可以组织实验课程和实践训练,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科学研究和创新的方法和技巧。
六、加强综合能力培养除了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医学生还需要培养综合能力。
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对策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医科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医学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在新医科建设的背景下,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优秀医学人才、促进医学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有效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问题分析1. 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水平不高。
由于传统医学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医学生在科研创新能力方面表现不佳。
2. 医学科研环境不够完善。
一些医学院校的科研条件和环境比较落后,无法提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科研平台和条件,限制了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3. 医学生科研意识不强。
部分医学生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对科研工作的热情和投入。
二、对策建议1. 创新教育理念。
医学院校应该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研活动,并建立科研创新教育体系。
3. 激发学生科研兴趣。
学校和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培养他们对科研的热情和兴趣,激发学生的科研潜能,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科研工作。
4. 改革医学教育系统。
医学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医学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增加科研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5. 开展科研导师制度。
学校应该设立科研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创新,帮助学生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通过以上对策建议的实施,相信可以有效提升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培养一批优秀的医学人才,促进医学科技创新做出积极的贡献。
新医科建设需要医学生有更高水平的科研创新能力,这不仅能够提高医学教育的质量,也能够推动医药科技的发展,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浅谈对医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对医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摘要: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同时需要个人刻意培养和努力的过程。
本文阐述了创新思维培养的一些方式方法,以及培养创新思维的一些条件。
关键词:医学生;创新思维在现代的世界里,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想要傲立于世界舞台上最有力的武器。
创新产生科研成果,而创新的前提是创新思维。
创新的思维就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得到生动内容,即知觉思维形式上,在此基础上利用联想,想象,逆向思维,逻辑推理等抽象的思维形式,对事物的发生,发展,做出不同寻常的分析判断。
创新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一些天才们与生俱来的,这需要我们学习,并且需要长期的培养才能形成。
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作为未来医学界的主力军,掌握夯实的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培养及养成创新的思维更加重要。
因为只有创新的思维,才能更好的做学问,更强的做学问,才能提高我国的医学水平,才能让我国成为真正的创新大国,才能更好的为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去除病痛。
那么如何培养及养成创新的思维?个人认为,应基于以下几点:1 养成坚定的创新意识。
只有树立了坚定的创新意识,才能有可能培养成创新的思维。
养成坚定的创新意识必须存在于医学生教育的始终。
在基础学习中,必须着重培养创新意识,以及打下坚定的理论基础。
我们医学生怎么样才能通过图书馆及发达的网络了解最新的科学发展情况以及最新的科学研究情况。
现在许多学校的图书馆藏书较少,网上查阅文献时只能看到摘要,不能看到文章的全部内容,这样就造成了学习内容的片面性,单调性,以及思维的狭窄性。
我认为学校应该更多的订阅各种优秀的文献资料,从而让医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更好的学术客观环境。
这样才能使查看文献时更加全面和具体。
更好理解作者的原意。
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创新思维研究做准备。
在科学研究阶段,要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凡是多想想为什么。
带着这些为什么去学习,去研究,这样才能保持自己学术的创新性。
浅谈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年课程学习改为一个学期内完成。
由于现在的本科阶段学习已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是自学能力的提高,一些基本课程也可以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如计算机技术等,而有的课程还可以用讲座的形式取代。
同时,将过去课程学习结束后先进入临床/教学实践阶段(时间约半年)改为先进入课题研究阶段,最后才进入临床/教学实践阶段,使攻读科学学位的硕士研究生尽早进入课题研究阶段,并在完成课题研究后有足够的时间在毕业前将课题研究的成果予以发表,也使得管理部门有足够的时间将学位论文送给省外同行专家进行匿名评审。
312 完善淘汰机制。
将论文双盲评审结果作为是否同意研究生答辩的主要条件,以此督促导师和研究生都认真对待他们的学位论文,将论文完成的时间比过去提前相当的时间,使外省同行专家能及时对毕业论文评审。
313 设立导师负责机制,使全体研究生导师们清楚的意识到,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对本校和外校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审,是研究生导师的职责之一,也是提高研究生导师自身素质和学术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应将其是否作为同行专家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审阅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任务与研究生导师的年度考核挂钩,并作为导师上岗的条件之一。
314 完善“双盲”评审制度。
我校的全日制科学学位研究生至今尚未有因为论文评审和答辩不过关而未能获得学位的,因此应逐步完善我校“双盲”评审制度,取消“公开评审”。
督促研究生按时完成论文写作,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双盲评审,如不能按时完成的则先进行公开评审,答辩结束后再进行双盲评审。
用一两年的时间逐步过渡到全部在答辩前参加双盲评审,取消公开评审,待双盲评审结果反馈后才决定是否允许进行论文答辩。
4 结 语加强学位论文环节管理,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论文评审仅仅是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通过结合我校对2002~2007届的医学科学硕士毕业论文抽检的结果总结我校当前论文评审过程的经验与存在问题目,并提出相关对策。
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1. 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进行科研创新的基础。
医学生应该认真学习医学基础课程,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以及临床课程,如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等。
同时,还应该学习科研方法和统计学等相关知识,为科研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参与科研实践:参与科研实践是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医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方式,积累科研经验,提高科研能力。
在实践中,医学生可以学习科研方法、掌握实验技能、提高数据分析能力等。
3. 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进行科研创新的关键。
医学生应该积极培养创新思维,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阅读科研文献、参加学术讲座、参与学术讨论等方式,开拓视野,启发思维。
4. 加强团队合作:科研创新往往需要团队合作。
医学生应该学会与他人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科研任务。
在团队合作中,医学生可以学习团队协作、沟通协调、领导能力等,提高综合素质。
5. 建立良好的科研习惯:良好的科研习惯是进行科研创新的保障。
医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如定期阅读科研文献、及时记录实验数据、认真撰写科研论文等。
同时,还应该注重科研诚信,遵守学术规范,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总之,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学校可以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资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实践,学生也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
如何提高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提高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医学生,“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学科学赋予的神圣使命,不断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是医学生应有的不懈追求。
学生应具备“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敢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医学生积极参与临床科研工作的关键,也是与时俱进和不断开拓进取的要素。
创新教育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新型教育。
21世纪是知识创新的世纪,当前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最活跃的因素。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
进取、开拓和创新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对社会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唯有具有这样的素质,个人才能适应时代,国家才能加快发展,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目前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科学,医学人才面对的是基本的社会和人群,医学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为医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实践型医学人才。
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注意几方面的问题: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已成为当今这个时代的标志和潮流,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人才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低.21世纪的人才必须有开拓进取精神,必须具有立足于本职工作基础上的创造思维与创造力。
高等医学教育作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其责任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医疗人才,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医学院校教育的全过程,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面对新的医疗发展需求,我们应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模式,培养新世纪医学生的进取性和创新精神以适应新时期社会的发展要求.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论临床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作用的结果。在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时, 首先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宽 松 良好 的外 部 环 境 , 不 仅 是 指 物 质 条 件 , 重 要 的 是 让 学生 心 理 上 感 这 更 受到创新 的必要性 、 创新 的乐趣 , 并且不必要担心承担创新行 为失败带 来的后果 。传统的教育方式 中, 偏重强调对 已有知识的掌握 , 而且 习惯 于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 , 忽视 了开发学生本身 的创造性。 这体 现在教学过程中 , 以讲解 、 演示为主 , 缺少教师与学生的互 动 , 以调动 难
科技信息
博士 ・ 专家论 坛
i 临床 医学 本 科生 创新 链 力的 培 荠 仑
南通 大 学附属 医院骨科 韩庆林
[ 摘 要]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临床 医学本科教育 中的重要环节, 是检验 高等教 育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 。 3前我国的临床 医学本科教 育 - " 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仍然欠缺 。 在我国社会 大发展和深刻变革的时期 , 教育者必须提 高 自身的创新意识 , 创造宽松的创新环境 , 有意识 的培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关键词 ] 创新教育 临床 医学 本科教育
大 学 学 习是 一 个 复 杂 而 紧 张 的过 程 。在 相 对 较 短 的 四 年 或 五 年 的 时间里 , 不仅需要掌握某个 专业 的基本理论知识 , 同时 , 更要培养全 面 综合的素质能力 。 而且 , 由于处在一生中世界观 、 人生观 、 价值观形成的 关键时期,大学时期的学习生 活必将对大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 重大的影响。对于高等医学 的教育来说 , 这一阶段又有一定的特殊性 , 这是和医学这 门学科的特点密切相关的。 医学涵盖了数 十个相关学科 , 包括从 基础科学 、 生命科学到社会科学的广大范围。 高等医学院校的医 学生在学 习掌握知识理论 的同时 , 还需要学会必要的社会 技能 , 习内 学 容庞杂 , 负担相对较重。 高等教育的 目的是在教给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 中, 其 培养 学生的创新能力 , 是大学教育阶段 的 重 要 目标 之 一 。 1培 养 创 新 能 力的 重 要 性 . “ 新 是 一个 民族 的灵 魂 ” 创 。大 到 国家 的政 治 经济 建 设 , 到 日常 的 小 生产生活, 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创新的贡献 。 创新不 只发生在安静 的实 验室里 , 还体现在 国家 、 民族 前进 的每一个脚步 、 社会生产生 活的每一 个角落 。 相对论 、 计算机 、 基因工程技术等 , 这些是科学技术的创新 。 开 发新产 品、 开拓新市场 、 改进经营方法 , 这是企业的创新 。改革 开放 、 一 国两制 、 西部大开发, 更是社会政治领域 的伟大创新 。 创新改变了世界 , 创新改变 了生活 , 创新更改变了人类 自我。创新就是变革 , 创新更是突 破。在现实困境中变革就能找到新的出路 、 打开新的局面; 原有 的基 在 础上突破 , 就意味着新 的进步和新 的高度 。 创新不仅仅意味着改造环境 和世界 , 更是对 自我的深入改造和提高。如果缺乏创新 能力 , 社会发展 便会停步不前 , 科学技术就变成 因循 守旧, 每个人只会照本宣科 、 固步 自封, 最终迷失 自我 , 社会发展就失去前进的动力。 创新 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 而且 已经受到了越 来越多的重视 , 特别是 在教学领域 , 创新能力或是创造性培养 , 已成为教育者和被教 育者耳熟 能详的词汇。 医学 高等教育 中 创新 能力 的培养也 占 据重要的位置。 现代 医学是建立在多种学科上 的综合性学科 , 正在发生着 日 月异 的变化 。 新 如果不具备创新的眼光 ,一名 医学专业的工作者很难 紧跟本专业发展 的步伐 , 甚至很快遭 到时代 的淘汰。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医学教育 中 非 常关 键 的 环 节 。 2在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 的创新素质为 目标的教育 ,应 当贯穿在所 有的受教育阶段。 高等医学教育 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要从培养他们 的创新意识 、 创新精 神、 创新能力三个方面人手I 创新意识指强烈 的好 ” 。 奇一 、 t 求知欲 以 积极 的进取精神。 2 , 及 创新精神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勇于开 拓不断超越的个性特征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 ,包括创敏感 的思 维、 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较强 的实践能。 建立创新 教育模 式的前提是必须认清 当前高等 医学教 育的现状 。 首先 ,长期以来以分数 为唯一评价标准的教育模式 ,即所谓 的应试教 育 , 大 的 限制 了 学 生创 新 能 力 的 发 展 。医学 教 育 也 不例 外 。医 学有 两 极 个重要特征 : 大量的知识来源于过去实践经验的总结 ; 医学 的最终研究 和服务对象是人类 自身 , 这要求医学工作 的首要前提是安全性。这两个 特征客观上要求医学生 首先要 掌握大量 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始终 牢记 不能违反已经建立或公认 的原则和程序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 保守的思维 习惯 。 再加上我 国长久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模式 , 造成广大 医学生和教师习惯于按部就班 、 因循守 旧的学习和施教 , 缺乏创新 意识 和超越精神 。 其次 , 当前很多高校中也缺乏鼓励积极创新 的氛围或是相 关的扶持政策不到位。 比如很 多课程 的设置仍然沿用上世纪五六 十年 代的框架 ; 传统的人际关 系、 落后保守 的人事制度和僵化的人才流动体 制, 无形中增 了创新者的风 险系数和投入成本 。 创新 虽然来源于过往的 成果 , 但过分 的强调尊重传统无疑扼杀了创新思维和实践产生。 根据上述现实情 况 , 我认为培养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创 新能力, 当 应 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加强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加强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顺应大学生自我成长与进步的必然要求。
高等院校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让学生能在相关专业领域去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
对于医学本科生来说,除了要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去胜任临床工作,还需要具备科学研究能力、在工作中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意识及创新意识,因此,对医学本科生进行早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很有必要。
课程组结合本校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特点及实际情况,在专业基础课程《医学生物化學》的课堂教学、课后知识拓展、大创课题申报及实施及开放实验室搭建科研平台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
一、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科研能力是指临床实践能力、医学思维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及学习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总称。
当前大部分医学院校的本科教育仍是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为主,辅以实践教学,偏重临床技能训练,加上科研创新能力不作为常规教学任务,也不列入考核体系,使得教师和学生对其重视不够。
此外,大部分院校学生科研创新实践平台的搭建不够完善,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近年来,国内很多医学院校进行了一些医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如采用八年制、导师制等教育模式,但仍存在如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体系不健全、设施经费不足、针对性系统性不强等问题。
因此,医学院校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探索更为合适的培养方法,做好临床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医学生将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要求。
二、具体实施措施1.课堂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科研能力的早期培养很重要,但是医学本科生特别是低年级的本科生,要独立进行实验设计和研究,仅仅依赖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知识的拓展。
教师在理论教学中要增加基础知识与临床及实际应用的联系,补充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研究动态,将教师自己的科研思维及科研结果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其对科研的兴趣。
如何培养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意识
如何培养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意识在医学领域中,研究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提升学生学术氛围、建立研究机制、推动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以及激发创新思维等方面论述如何培养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意识。
一、提升学生学术氛围学术氛围对于培养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意识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重视学术研究,积极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如学术讲座、学术报告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拓宽医学生的学术视野,还可以让他们了解到前沿的医学研究动态,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此外,学校可以建立学术论坛或者学术俱乐部,为医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和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平台。
通过学术论坛的方式,医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且得到专家和同行的指导与建议,从而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建立研究机制要想培养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意识,学校应该建立一套科学的研究机制。
首先,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研究办公室或者研究院,负责协调和推动医学生的科研工作。
研究办公室或者研究院可以为医学生提供科研经费、实验设备和实验空间等资源支持,同时还可以组织培训课程,提高医学生的科研方法和技能。
另外,学校还可以建立科研导师制度,为医学生分配专门的导师。
导师可以指导医学生的科研工作,帮助他们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并提供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指导。
通过与导师的合作,医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科研的整个过程,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推动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为了培养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意识,学校可以鼓励和推动学生参与各类科研活动。
首先,学校可以设立科研项目,邀请医学生自愿参与。
这些科研项目可以与学校、医院或者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既能提高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
除了参与科研项目,学校还可以积极推动医学生参与学术期刊的发表和学术交流会议的参会。
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可以提高医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声誉,而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则可以让他们与其他优秀的医学生进行学术交流,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如何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医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对于推动医疗发展和提升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一、营造科研氛围首要的是在医学院校或实验室中营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
学校和导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医学生可以参与课题研究、实验室工作或科研讨论,从而培养科学研究和创新的兴趣。
二、注重基础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在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前,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
医学院校应加强医学生的基础理论教育,帮助他们掌握医学基础知识。
同时,还应培养医学生的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文献阅读等科研方法,使他们具备科学研究的基础能力。
三、提供科研导师指导科研导师在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导师可以指导学生从选题到实验的整个过程,并教授科研技能和方法。
此外,导师还能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研究中的问题。
四、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为了提高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学校和实验室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与其他专业人士的接触,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医学院校和实验室应鼓励医学生主动参与科研项目,如开设科研竞赛或设立科研基金等。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学生能够积累实践经验,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奖励制度,激励医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
六、推动学术论文发表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取得成果并将其发表在学术期刊上。
因此,学校和导师应鼓励医学生积极撰写学术论文,并提供相关的指导和资源,帮助他们完善论文,并提高论文发表的机会。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术论文写作和发表的指导讲座,帮助学生提升学术写作的能力。
结语通过以上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地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能力在医学生培养的应用
科技创新能力在医学生培养的应用提纲:一、科技创新对医学生培养的作用分析二、科技创新在医学生培养中的应用现状三、医学生培养中存在的科技创新应用问题与对策四、加强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五、科技创新在医学生培养中的前景与展望一、科技创新对医学生培养的作用分析现代医学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医学生在学习医学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掌握业内最新的科技进展。
科技创新对医学生培养作用巨大,它的主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专业技能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科技也不断更新。
如果医学生没有接触最新的技术,就会陷入传统医学的瓶颈,无法与时俱进。
因此,通过科技创新培训,可以帮助医学生获得最新医疗技术知识和最先进的医疗设备操作技能,提高专业技能。
2、促进临床能力在实践中应用创新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医学生的临床能力。
例如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手术操作模拟、利用远程医疗技术进行病例共享等,都可以帮助医学生在模拟情景下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3、培养科学思维科技创新也可以帮助医学生培养科学思维能力,通过学习和应用最新的科研成果,为临床科研提供理论支持。
这样不仅提高了医学生的科研能力,而且为其未来成为优秀医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科技创新在医学生培养中的应用现状虽然科技创新对医学生培养的作用非常重要,但现实中仍然面临不少挑战。
医学生科技创新应用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更新缓慢医学教育中所使用的医疗设备更新缓慢,不能及时地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
这种情况下,医学生虽然会接受某些与科技相关的培训,但是许多人在实际操作设备时仍然会遇到困难。
2、培训方式单一一些医学院校只采用传统的理论课程,而忽视了科技创新培训。
这样一来,医学生的专业水平就缺少了最新的医疗科技支持,也会影响其未来的医疗实践能力。
因此,需要采用多元化、创新性的培训方式来提高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3、科技创新课程缺失很多医学院校没有专门的科技创新课程,也没有提供相应的课程学习材料。
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2 教师注重 自身创新 能力 的培 养
医 学 生 创新 能 力 的 培 养 首 先 需 要 医 学 教 师首 先 具 备 创 新 意 识 和 精 神 。 培 养 适 要
应 时 代 发 展 的 人 才 , 键 是 教 师 陈 旧观 念 关 的转变 、 创新 意识 的 增 强 。 果 教 师 仅停 留 如
中图分 类号 : 1 G7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6 3 7 2 l ) 8 b一 0 5 0 1 7 —9 9 ( O 0 ( ) O — 1 5 O 2
与 社 会 科 学 知 识 贫 乏 ; 碍 了 医 学 的 进 一 妨 步 发 展 。 养 创 新 能 力 对 于 医 学 生 培 养 要 培 求 是 知 识 面 宽 , 础 扎 实 , 力 强 , 质 高 基 能 素 的 医 学 专 门人 才 。 求 医 务 工 作 者 不 仅 医 要 术 精 湛 , 应 具 有 全 面 的 素 质 , 括 具 有 一 还 包 定 的 人 文 素 质 和 创 新 能 力 。 展 医 学 生 的 拓
知 识 面 , 高 他 们 的 人 文 素 养 。 文 讲 座 是 提 人 人 文 素 质教 育 体 系 中 一个 极 为 重要 的组 成 部 分 , 能够 有 效 地 营 造 浓 厚 的 人文 氛 围 。 它 因为 它 比 课 堂 教 学 更 切 入 社 会 热 点 , 容 内 更 广 泛 、 新 颖 , 课 堂 教 学 的有 益 补充 和 更 是
为 主 体 , 病 人 为 中心 的 教 育 理 念 , 医 学 以 使 生 应 早 期 接 触 临 床 , 强 临 床 锻 炼 , 行 知 加 实 识 、 力 、 质 三 位 一 体 的 培 养 。 重 基 本 能 素 注 知识结 构和实验 教学 ; 立 新的 、 态 的、 建 动 系 统 的 评 价 体 系 ; 临 床 医 学 教 中 加 强 人 在
临床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获奖情况
获得全国一等奖。
竞赛二
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
参赛作品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临床技能训练 系统。
获奖情况
获得全国二等奖。
科技创新项目对临床医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促进医学技术进步
01
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成果能够直接应用于临床实践,推动医学
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02
科技创新项目的应用能够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为患者
践机会等。
A
B
C
D
拓展合作与交流
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临床医学生的 视野和知识面,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
增强导师作用
强化导师在临床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中的指导作用,促进师生交流和合作。
THANKS
感谢观看
科技创新项目实践案例分享
研究方法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医疗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构建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框架 和算法。
研究成果
该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多家医疗机构,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科技创新竞赛成果展示
竞赛一
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 竞赛
参赛作品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便携式尿液分析 系统。
重要性
在医疗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对临床医学尤为重要,它有助于提升诊疗水平,提 高患者满意度,推动医学进步。
临床医学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临床医学的特点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它要求医生具备丰富的医 学知识、技能和经验,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 治疗。
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通过培养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可以提升他们的临床思维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对策在新医科建设的背景下,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以下是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以及相应的对策:问题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当前,一些医学生过于注重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时,由于一些医学院校缺乏对科研创新的重视和有效引导,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为薄弱。
对策一:加强科研创新教育为解决这一问题,医学院校应加强科研创新教育,将其融入日常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此外,学校可以开设科研创新课程,提供专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科研创新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关技能。
问题二:科研实践参与度低尽管一些医学生有创新的想法,但由于缺乏实践机会和指导,这些想法往往无法实现。
科研实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目前许多医学生的参与度较低。
对策二:提供更多的科研实践机会医学院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研实践机会,如设立科研项目、开展科研竞赛等。
此外,学校可以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接触真实的病例,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三: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一些医学院校的评价体系过于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评价。
这导致学生对科研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应的动力和信心。
对策三:完善评价体系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科研创新中,医学院校应完善评价体系,将科研创新能力纳入对学生的考核范围。
同时,对于在科研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应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彰,以激发其他学生的积极性。
问题四:师资力量不足目前一些医学院校的师资力量不足,缺乏具有丰富科研经验的教师。
这导致学生在科研创新方面得不到充分的指导和支持。
对策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了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医学院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有丰富科研经验的教师。
同时,学校可以与医疗机构合作,邀请具有实践经验的医生或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或导师,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综上所述,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浅谈如何培养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作者:贲晶晶张艳来源:《科技资讯》 2011年第28期贲晶晶张艳(南京医科大学南京 210029)摘要:21世纪医学发展日新月异,对于医学研究生的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医学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
文章从分析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入手,进而从医学研究生的研究课题的选题、学习课程的设置、创新环境的创立、导师队伍的建设及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等几个方面入手,详细的阐述了如何更好地加强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卫生人才。
关键词:医学教育创新能力研究生培养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0(a)-0222-0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医学研究生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培养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改变传统的重视知识传授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转向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的新型教育模式。
1 我国医学研究生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及其主要原因1.1 陈旧的教育理念,单一的授课方式,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体系,严重地阻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案的制定目前国内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多沿用传统的以传授知识和经验为主的医学教学模式,基本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程安排、课堂内容及知识传授方式基本是本科教育的延续,在知识结构上注重对现有课本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交叉学科知识和本专业前沿科学的认识。
这已远远不能满足研究生对知识容量、知识结构、知识层次的要求。
这种教育模式影响了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得研究生缺乏独立的个性和独特的个人见解。
1.2 传统导师制的局限性,导师队伍建设相对薄弱有的导师的学历层次整体偏低;有的导师由于扩招带的学生过多,或因为工作量过重,兼职太多,无暇指导;有的导师是刚刚毕业的博士生,缺乏指导经验;有一部分医学研究生的导师未经过研究生阶段的系统训练,虽然实践经验十分丰富,但在如何指导研究生选题、做题方面力不从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医学生,“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学科学赋予的神圣使命,不断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是医学生应有的不懈追求。
作为从事临床工作的老师,我深感做好临床科研工作,不仅能够充实和发展前人创造的知识宝库,而且对于全面提高临床业务水平也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因此,我要求学生应具备“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敢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医学生积极参与临床科研工作的关键,也是与时俱进和不断开拓进取的要素。
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注意几方面的问题。
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以前医学高等学校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能把医学生培养成充满探索精神和改革精神、而且有强大创造能力的人才。
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构建以带教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
在教给医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好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着力培养出会学习、善思维、勤探索、能创造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
发挥学生的特长,因势利导地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创造潜力。
要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自学条件,为学生留出更多独立思考和进行创新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实验课不仅是课堂理论教学的附属和验证,更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平台。
老师应该尽可能组织学有余力,又有兴趣的本科生参与教师或研究生的课题,鼓励他们参与各种科技活动,并结合课程学习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撰写科研论文。
要经常召开学术会和讨论会,让学生有机会进行交流,还要组织学生建立课外科研小组,加强科研能力训练。
课外科研小组的活动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学生在科研小组活动中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临床科研,促进专业知识学习和培养创新意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对于科研能力和经验不足,而又缺乏科研基金支持的医学生而言,迈好科研工作的第一步是极为重要的。
我认为医学生首先要抛弃“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大事做不得,小事不肯做”的浮躁和消极思想,从临床实际出发,从身边司空见惯的小事入手,发掘有价值的科研课题。
例如,地高辛是临床上使用了上百年的纠正心力衰竭的药物。
它鲜明的特点是疗效明确,但是毒副作用复杂多样,并且因人而异。
临床观察地高辛与不同种类药物联合应用对其疗效和毒副作用的影响是极有临床意义的课题。
从临床实践出发,开展科研工作,目的明确,花钱少,可操作性强,容易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果,并且能够为以后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临床科研打下基础。
此外,在开始科研之前,要就某一临床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检索,以了解国内外研究的前沿进展。
在收集资料,大量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势必使我们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并且提高了外语水平。
同时,撰写综述,也培养了学生客观地评价不同学者的研究观点,并且全面的加以归纳,整理,综合的能力。
科研贵在创新。
尽管医学生在临床科研的道路上刚刚起步,但也不能一味地重复前人的工作。
“墨守成规,满足现状”是科学的大敌。
也许有人认为对于普通人而言,“创新”是高不可攀的。
其实不然,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就时时处处闪烁着创新意识的火花。
但是诚如爱因斯坦所言“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只要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训练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才有可能在科研工作中作出一点成绩。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临床上诊治病人,都需要团队的协作,一个病人从进院到痊愈出院,没有医生和护士的密切配合,是很难想像的。
因此,处理好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我们要求学生从进病房开始就要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平时的病例讨论,疑难病例会诊,围手术期的处理,都是协作精神的体现。
所以,在带教过程中,要培育学生的协作精神,避免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养成互相尊、,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习惯。
学术研究是一项艰苦的探索性工作,需要有忘我无私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也需要团队的协作精神。
依靠一个人去完成一个重大的科研项目,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们必须知道,科研工作不是沽名钓誉的手段,也容不得半点虚假。
去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吴文俊教授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我们不能为获奖而工作,而因工作而获奖”。
因此,我认为奉献精神也应该是每一位医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美德。
总之,作为21世纪的医学生,不但有义务继承前人创造的丰富的知识遗产,而且更有责任发展更新和充实人类知识的宝库。
毫无疑问,从自己工作的实际出发,开展临床科研工作是切实可行且易于掌握的方法。
但是在积累了一定的科研经验之后,就要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简单的临床观察,要发奋进取,孜孜追求,百折不挠,努力参加到科研研究中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面对临床科研的漫漫征途,医学生应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为人类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创新教育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新型教育。
21世纪是知识创新的世纪,当前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最活跃的因素。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
进取、开拓和创新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对社会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唯有具有这样的素质,个人才能适应时代,国家才能加快发展,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目前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科学,医学人才面对的是基本的社会和人群,医学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为医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实践型医学人才。
1 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已成为当今这个时代的标志和潮流,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人才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低。
21世纪的人才必须有开拓进取精神,必须具有立足于本职工作基础上的创造思维与创造力。
高等医学教育作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其责任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医疗人才,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医学院校教育的全过程,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面对新的医疗发展需求,我们应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模式,培养新世纪医学生的进取性和创新精神,以适应新时期社会的发展需求。
2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是医科大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大学生素质构成的核心,是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目前我们医学高等教育薄弱环节正是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是认为医学仍然是“死记硬背”的学科,应试教育目前仍在医学高等教育占据主流,把医科大学学生训练成为机械的、被动的答题机器,变成缺乏独立思维能力、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庸才。
虽然我国培养的医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训练较好,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不足,缺乏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很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不能脱颖而生,人才的发展失去其个性特征,使医学高等教育失去了新的活力。
3 加强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是培养新型医学人才的根本保证高层次的全科医务工作者是医学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
医学科技迅猛发展,现有医学知识的半衰期只有四到六年,纵使医学生目前所学的是最新知识,十年后恐怕有些也不适用。
面对如此急剧变化的社会发展,我们除给予医学生基本医疗知识,概念与技术,并尽量减少大讲堂被动式的授课以外,最主要是训练和培养他们良好的创新性学习方法及思考模式,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我们应改变传统僵化的医学教育思想和模式,教导学生学会自我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整合知识的综合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必备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大学生就不能把握所学知识的精髓,得到只是书本上死的知识,而不能灵活地将知识运用到医疗实践中。
目前多数医学院校学生缺乏主动钻研的能力,遇到真正的病人则缺少实践能力。
某些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很好,但一到临床实践时,就体现出不会融会贯通,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
诚然缺乏实践经验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所以医学教学中要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掌握查寻阅读综合分析文献的技能,具有开拓精神的对事业具有满腔热情的医务工作者。
现代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新型医学人才,因此医学院校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医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改变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客观需要。
3.1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医学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意识和精神要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关键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创新意识的增强。
实施创新教育需要教师首先具备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如果教师仅停留在传授所教学科现成知识的层面上,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那么他们只能扮演“传话筒”的角色,只能培养出眼界狭窄、目光短浅、思维迟钝、想像贫乏的学生,而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1]。
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式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
现代合格的医学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本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学会创新教育的科学研究方法。
3.2 推动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建立新的医学教学模式目前医学教育中普遍存在问题是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师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不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考试注重知识的记忆性,而忽视智能的发展等等。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在教学思想上有根本的改变,课堂不仅是传递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在向学生传递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教师更应该在课堂中引发、启发、诱导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
同时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知识横向拓宽,纵向加深,不仅具备完整的医学知识,且具备较为广泛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从日趋合理的知识结构中获得创造能力的培养。
尽可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自主、创新,让学生真正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3.3 推动创新能力培养需激发医学生的创新欲望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目前不少在校大学生仍然十分缺乏创新欲望,学生仅仅满足于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不具备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获得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及其他的教育教学资源,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能力和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