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湘科版)
湘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湘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2d2a01650e52ea55189888.png)
第一单元溶解第一课它溶解了吗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学生通过实验採亢,知道什么是溶解。
2.科学探究观察溶解实验,能如实描述过程中看到的现象:学生能导求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胭脂红的溶解过程类推盐的溶解过程。
3.科学态度乐于动手,会积极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类比分析的严谨性。
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烧杯,凉开水(矿泉水),3个试吃杯,2根玻璃棒(消毒),3根筷子,盐,沙子,胭脂红,吸管,包装袋,记录单。
相关课件及“吸管取水”微课。
学生准备用具: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读一读:水加糖,就变甜:水加盐,就变咸。
藏在水中看不见,观察比较去发现。
(二)新课学习1.把食盐和沙子放入水中会怎样?(1)出示食盐、沙子和水。
(2)提问:把食盐和沙子放入水中会怎样?(3)实验并观察,记录食盐和沙子刚入水时、搅拌时、静止后的变化情况。
(4)说一说你的发现。
2.食盐“藏”到哪里了(1)讨论:食盐“藏”到水中了吗?你有办法找到它的“踪迹”吗?(2)汇报:毫无疑问,食盐在水里。
看不到,可以用尝的方法找到并辨别。
方法:1.取杯中不同地方的水2.尝一尝从杯子底部、杯子中部、杯子上部取出来的水3.比较水的味道。
(3)思考:怎样用吸管取水?(4)吸管取水指导(观看微课)(5)分组实验、观察、记录(6)小结:充分搅拌后,食盐均匀“藏”在水中了。
同一个杯子中不同部位取的水味道都一样咸。
3.观察胭脂红在水中的变化(1)取少量胭脂红放入水中,观察一会儿,然后搅拌。
(2)把观察到的过程画下来。
(3)食盐也是这样变化的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4)小结:像食盐和胭脂红这样,放入水中后会均匀地分散,最后它们的颗粒看不见了。
这种现象叫作溶解。
第二课生活中的溶解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
2.科学探究能通过实验观察,辨认不同物品能否溶解在水中:依据实验结果,按能溶解、很难溶解把物品(例如厨房的调料品)分类。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a359fd1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7.png)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溶解第一课:它溶解了吗教学目标:1、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程。
2、经历简单的猜测,验证活动过程。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程。
教学准备:水、烧杯、搅拌棒、粗盐、沙子、胭脂红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杯清盐水。
提问:透明的水中能"藏"东西吗?(学生回答)二、请几个学生尝杯中的水。
提问:水中藏没藏东西,"藏"的是什么?三、观察实验:盐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1、教师出示实验的器材:水、烧杯、搅拌棒、粗盐。
2、指导学生认识实验的器材,并教给学生正确的搅拌方法。
3、提出观察实验的要求:1)按照"没有放入水中时"、"刚放入水中时"、"搅拌一会儿"、"搅拌较长时间后"的观察顺序进行细致的观察。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填写观察记录表。
(记录表附板书设计内)3)安全提示:实验的液体不能随便尝,这样很危险。
只有经过老师确定无危险,且得到教师的允许才能尝。
4)、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四、汇报交流。
1、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进行汇报交流。
2、认识盐在水中的变化过程是:由大颗粒→小颗粒→微粒→"化"在五、对比实验。
1、观察沙子和食盐放入水中的情况。
2、理解溶解的科学含义:溶解就是像盐这样,在水中慢慢消失、慢慢溶化的现象。
3、使学生知道:有的物质在水中容易溶解,有的物质在水中不容易溶解。
第二课:生活中的溶解教学目标:1、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程。
2、经历简单的猜测,验证活动过程。
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并将科学探究中得到的发现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程教学准备:水、烧杯、搅拌棒、粗盐、糖块、食用油、红糖、沙子、淀粉、陈醋、味精等。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全册教案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de6034b84ae45c3a358c20.png)
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科学教材分析以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为起点,选用常见动物、物质、科学现象、自然现象、简单工具等为探究对象,以了解其特征变化为主要内院目标,在一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并发展观察、描述、比较、分类、实验等探究技能、渗透体验分析、归纳、抽象、概况等思维方法。
引导学生在进一步关注人、动物、环境的关系的同时,了解科学与技术、科技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学要求1、把握小学生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加强教学组织,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3、明确观察要求,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
4、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
2、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措施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6、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达标情况力争达标周日期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备注次1它溶解了吗?2生活中的溶解3自制泡泡液4观察兔子的反应5观察蜗牛的反应6国庆放假7有趣的动物反应8发光发热的太阳9看太阳认方向10变化的月亮11它在什么方位12它有多远13做尺子14改进尺子15活动16活动17活动18活动2019-2020年度二年级科学(上)整体备课学情分析本册教材从儿童已有经验、生活实际和周围环境要素出发,以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为起点,选用常见动物、物质、科学现象、自然现象、简单工具等为探究对象,以了解其特征变化为主要内院目标,在一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并发展观察、描述、比较、分类、实验等探究技能、渗透体验分析、归纳、抽象、概况等思维方法。
引导学生在进一步关注人、动物、环境的关系的同时,了解科学与技术、科技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探究兴趣。
湘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e6af8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4.png)
湘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科学二年级上册的全部知识点;2. 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兴趣和观察、实验的能力;3. 加深学生对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生活中的科学1. 知识点:身边的自然现象、生活中的物体、动植物的生活性;2. 活动设计: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探究物体的特性,了解动植物的生活性。
第二单元:物体的测量1.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重量的测量、时间的测量;2. 活动设计: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秤量物体的重量,研究使用钟表测量时间。
第三单元:物体与材料1. 知识点:物体的形态、物体的材质;2. 活动设计:观察不同形态的物体,了解物体的材质。
第四单元:物体与能源1. 知识点:电能、光能、热能;2. 活动设计:探究电能的产生和应用,了解光能和热能的特点。
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1. 知识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返运动;2. 活动设计:观察物体的不同运动形式,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
第六单元:物体的变化1. 知识点:物体的变化过程、物体的性质变化;2. 活动设计:观察物体的变化过程,探究物体的性质变化原因。
三、教学方法1. 观察实验法: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或物体,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
2. 实验活动法:通过简单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
3. 讨论交流法: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与思辨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日常观察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价。
2. 实验报告评价:对学生进行实验报告的评价,考察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
3. 期末测试评价:通过期末测试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评价。
五、参考资源1. 《湘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材;2. 教学辅助资料: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
六、教学安排详细的教学安排请参见教案附件。
七、其他事项如有需要进一步了解教案的内容,请与教师联系。
2022年湘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2年湘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7bcc4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4.png)
2022年湘教湘科版二年上册科学教案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溶解第一课它溶解了吗教学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什么是溶解。
能判断溶解和很难溶解的物件。
2.经过察看实验,经历溶解观点的过程,培育学生察看、描述、比较的能力3.培育学生谨慎的科学态度和仔细察看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帮助学生建立溶解观点。
难点:学生经过察看胭脂红的溶解过程类比推理出盐的溶解过程。
教学准备实验资料:烧杯,凉开水,3个试吃杯,两根玻璃棒(消毒),3根筷子,盐,沙子,胭脂红,吸管,包装袋,记录单教师准备资料:有关课件及“吸管取水”视频教学过程备注(一)、教课导入1.将食盐和沙子分别放入水中会产生什么变化?教师演示:静置——察看——搅拌再三察看,把看到的现象记录到手册上。
2.让学生描述用眼睛察看搅拌前后的现象。
教师指引学生梳理食盐与水的变化特色:如食盐水向来无色透明,食盐颗粒经历由大变小,最后看不见的过程。
3.对照发现沙子还在水中,而盐粒不见了,从而引起学生追问:盐“藏”到哪儿去了呢?教师再组织学生依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二)、教课活动活动1 食盐“藏”到哪里去了“吸管取水”拿出不同地点的水要告诉学生分别搁置到不同的杯子中,需要给每个学生备一根洁净的筷子去尝尝能否有咸味。
指明了盐分别“藏”在了这杯水的各个部位。
活动2 察看胭脂红在水中的变化1.介绍胭脂红。
2.制定实验计划(含实验步骤),学生代表沟通分享,师生评论。
3.实验。
4.报告沟通:描述胭脂红进入水中后的现象5.让学生找寻胭脂红与食盐放入水中后的现象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不同点:如颜色、透明程度、颗粒大小变化快慢等;相同点:如颗粒大小均由大变小,最后都看不见颗粒)6.指引学生类比推理:食盐进入水中也是平均分别在水中,要修业生说出推导依照。
如胭脂红进入水中最后平均分别在水中(红色平均散布于水中),食盐进入水中最后颗粒看不见,分别“藏”在水中各个部位(水杯中不同地点均能尝到咸味)等凭证。
新湘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精品版(全册)(完美版)
![新湘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精品版(全册)(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4e17d75acfa1c7aa00ccac.png)
科目科技年级二班级70 时间.9.7 课题新学期的话第1课时总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入学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科学的意义和学习目的,增强学生的学习目标性。
并懂得科学课堂的一些常规和安全注意事项。
2、通过一些趣味小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
3、让学生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中需准备的、要用到的材料工具、及早准备。
4、发放新书,分组,认识学生。
重点发放新书,分组,认识学生难点通过一些趣味小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入学教育1、让学生再次明确学习科学的意义和学习目的。
2、重新交待科学课堂的一些常规和安全注意事项。
3、总结上期考评情况,指出优点和不足。
二、发新书。
三、引导学生了解本学期科学课的学习内容,以及上课时需要用到的,自备的材料用具。
四、进行科学实验小组的分组,选定课代表及组长,并明确其工作职责,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组,一般为4-6人一组。
板书:后记:第一单元溶解科目科技年级二班级70 时间.9. 28课题1、它溶解了吗?第1课时总2课时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认识溶解现象,知道什么是溶解。
能判断能溶解和很难溶解的物品。
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实验,经历溶解概念建构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对比实验、抽象等探究技能。
3.科学态度、STSE培养学生严谨态度和细致观察的习惯,培养将科学知识(溶解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的自主意识。
重点帮助学生建构溶解概念。
难点通过观察胭脂红的溶解过程类比推理出盐的溶解过程。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烧杯,凉开水(矿泉水),3个试吃杯,2根玻璃棒(消毒),3根筷子,盐,沙子,胭脂红,吸管,包装袋,记录单。
教师准备材料:相关课件及“吸管取水”微课。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出示食盐和沙子,提问:把食盐和沙子分别放入水中会产生什么变化?2.学生猜测,说说猜测的理由。
3.动手实验:静置→观察→搅拌→再观察,注意搅拌时不要触碰到杯壁和杯底。
把看到的现象记录到活动手册上。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湘科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湘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e4db3986524de518964b7d60.png)
第一单元溶解第一课它溶解了吗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学生通过实验採亢,知道什么是溶解。
2.科学探究观察溶解实验,能如实描述过程中看到的现象:学生能导求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胭脂红的溶解过程类推盐的溶解过程。
3.科学态度乐于动手,会积极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类比分析的严谨性。
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烧杯,凉开水(矿泉水),3个试吃杯,2根玻璃棒(消毒),3根筷子,盐,沙子,胭脂红,吸管,包装袋,记录单。
相关课件及“吸管取水”微课。
学生准备用具: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读一读:水加糖,就变甜:水加盐,就变咸。
藏在水中看不见,观察比较去发现。
(二)新课学习1.把食盐和沙子放入水中会怎样?(1)出示食盐、沙子和水。
(2)提问:把食盐和沙子放入水中会怎样?(3)实验并观察,记录食盐和沙子刚入水时、搅拌时、静止后的变化情况。
(4)说一说你的发现。
2.食盐“藏”到哪里了(1)讨论:食盐“藏”到水中了吗?你有办法找到它的“踪迹”吗?(2)汇报:毫无疑问,食盐在水里。
看不到,可以用尝的方法找到并辨别。
方法:1.取杯中不同地方的水2.尝一尝从杯子底部、杯子中部、杯子上部取出来的水3.比较水的味道。
(3)思考:怎样用吸管取水?(4)吸管取水指导(观看微课)(5)分组实验、观察、记录(6)小结:充分搅拌后,食盐均匀“藏”在水中了。
同一个杯子中不同部位取的水味道都一样咸。
3.观察胭脂红在水中的变化(1)取少量胭脂红放入水中,观察一会儿,然后搅拌。
(2)把观察到的过程画下来。
(3)食盐也是这样变化的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4)小结:像食盐和胭脂红这样,放入水中后会均匀地分散,最后它们的颗粒看不见了。
这种现象叫作溶解。
第二课生活中的溶解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
2.科学探究能通过实验观察,辨认不同物品能否溶解在水中:依据实验结果,按能溶解、很难溶解把物品(例如厨房的调料品)分类。
湘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配套教案(全册)
![湘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配套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8f977d3558fafab069dc02e1.png)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科版) 科学
二年级上册
教
学
设
计
学校:
年9月1日
第一单元溶解
学校教师个人电子备课用纸
学校教师个人电子备课用纸
学校教师个人电子备课用纸第二单元动物的反应
学校教师个人电子备课用纸
板书:
蜗牛的反应
一、认识蜗牛
二、蜗牛对气味的反应
三、蜗牛与声音
四、蜗牛爬行
学校教师个人电子备课用纸
学校教师个人电子备课用纸第三单元太阳和月亮
学校教师个人电子备课用纸
三、整理,下课。
板书:
变化的方向一、不同的月亮
○
二、观察月亮
第四单元物体的位置
学校教师个人电子备课用纸
学校教师个人电子备课用纸第五单元尺子的科学
学校教师个人电子备课用纸。
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e0b9c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7.png)
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溶解1它溶解了吗教学目标1,科学态度、STSE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细致观察的习惯,培养将科学知识(溶解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的自主意识。
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实验,经历溶解概念建构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对比实验、抽象等探究技能。
3,科学知识认识溶解现象,知道什么是溶解。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验能够建构溶解的概念。
2.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察胭脂红的溶解过程类比推理出盐的溶解过程。
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食盐,沙子,胭脂红,装有水的杯子(每组3个),搅拌棒(每组2个),透明小塑料杯,胶头滴管,PPT,板书贴纸。
3.学生准备:笔袋。
教学过程一、观察食盐与沙子1.观察食盐和沙子【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发现食盐和沙子都是小颗粒,但是它们颜色不同,颗粒大小不一样,以及它们的数量不同。
1.1谈话:①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样物品,一袋是食盐,另一袋是沙子。
②同学们平时肯定都见过它们,但是我猜你们肯定没有仔细研究过它们。
1.2教师出示ppt:食盐与沙子的照片。
谈话:①今天老师给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准备了两个小塑料杯,1号小塑料杯中装有食盐;2号小塑料杯中装有沙子。
②一会请每组同学先仔细观察一下,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注意是看到的)③注意只能用眼睛看,不能用手或身体的其他部位触碰实验器材。
1.3活动开始。
活动停止。
1.5提问:谁能说一说,沙子和食盐看上去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1.6小结:二者的相同点:都是颗粒状(固体)。
二者的不同点:颜色不同,颗粒大小不同,数量不同(观察事物)。
2•猜想食盐和沙子放入水中的现象【设计意图】通过猜测食盐和沙子放入水中会出现的现象,提取学生前概念,同时帮助学生建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也为后面在观察到它们放入水中的现象后形成认知冲突,激发进一步的研究兴趣做好准备。
教师出示PPt提问:①如果我们把沙子和食盐同时分别放入盛有相同水量的烧杯中,此时你们预测会看到什么现象?②把食盐和沙子放入水中后,静置几分钟会看到什么现象呢?有的同学认为食盐放入水中后会…(飘在水面上,沉底等);静置后会…(融化,消失等)。
2018年最新湘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18年最新湘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c4c45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8.png)
2018年最新湘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溶解第一课:它溶解了吗?教学目标:1.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程。
2.经历简单的猜测,验证活动过程。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程。
教学准备:水、烧杯、搅拌棒、粗盐、沙子、胭脂红。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杯清盐水。
提问:透明的水中能否“藏”东西?(学生回答)二、请几个学生尝杯中的水。
提问:水中是否“藏”了东西,藏的是什么?三、观察实验:盐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1.教师出示实验器材:水、烧杯、搅拌棒、粗盐。
2.指导学生认识实验器材,并教给学生正确的搅拌方法。
3.提出观察实验的要求:1) 按照“没有放入水中时”、“刚放入水中时”、“搅拌一会儿”、“搅拌较长时间后”的观察顺序进行细致的观察。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填写观察记录表。
(记录表附板书设计内)3) 安全提示:实验的液体不能随便尝,这样很危险。
只有经过老师确定无危险,且得到教师的允许才能尝。
4.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四、汇报交流。
1.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进行汇报交流。
2.认识盐在水中的变化过程是:由大颗粒→小颗粒→微粒→“化”在水中。
五、对比实验。
1.观察沙子和食盐放入水中的情况。
2.理解溶解的科学含义:溶解就是像盐这样,在水中慢慢消失、慢慢溶化的现象。
3.使学生知道:有的物质在水中容易溶解,有的物质在水中不容易溶解。
第二课:生活中的溶解教学目标:1.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程。
2.经历简单的猜测,验证活动过程。
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并将科学探究中得到的发现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和难点: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程。
教学准备:水、烧杯、搅拌棒、粗盐、糖块、食用油、红糖、沙子、淀粉、陈醋、味精等。
教学过程:一、提出猜想。
1.学生拿出准备的材料:粗盐、糖块、食用油、红糖、沙子、淀粉、陈醋、味精。
(允许学生补充其他的材料)2.学生预测这些材料放入水中后将如何变化,并说出预测的根据。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二年级上科学全册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二年级上科学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6a8e072c0c22590103029d7b.png)
第一单元溶解之阳早格格创做第一课:它溶解了吗教教目标:1、瞅察溶解局里,相识溶解历程.2、经历简朴的预测,考证活动历程.3、培植教死细致瞅察的习惯战做风.教教沉易面:瞅察溶解局里,相识溶解历程.教教准备:火、烧杯、搅拌棒、细盐、沙子、胭脂黑教教历程:一、导进1、西席出示一杯浑盐火.提问:透明的火中能"躲"物品吗?(教死回问)二、请几个教死尝杯中的火.提问:火中躲出躲物品,"躲"的是什么?三、瞅察真验:盐正在火中爆收了什么变更?1、西席出示真验的器材:火、烧杯、搅拌棒、细盐.2、指挥教死认识真验的器材,并教给教死细确的搅拌要收.3、提出瞅察真验的央供:1)依照"不搁进火中时"、"刚刚搁进火中时"、"搅拌一会女"、"搅拌较万古间后"的瞅察程序举止细致的瞅察.2)用自己喜欢的办法挖写瞅察记录表.(记录表附板书籍安排内)3)仄安提示:真验的液体不克不迭随便尝,那样很伤害.惟有通过教授决定无伤害,且得到西席的允许才搞尝.4)、教死动脚真验,西席巡回指挥.四、报告接流.1、教死根据瞅察记录举止报告接流.2、认识盐正在火中的变更历程是:由大颗粒→小颗粒→微粒→"化"正在火中.五、对于比真验.1、瞅察沙子战食盐搁进火中的情况.2、明黑溶解的科教含意:溶解便是像盐那样,正在火中缓缓消得、缓缓凝结的局里.3、使教死相识:有的物量正在火中简单溶解,有的物量正在火中阻挡易溶解.第二课:死计中的溶解教教目标:1、瞅察溶解局里,相识溶解历程.2、经历简朴的预测,考证活动历程.3、体验科教商量的兴趣,并将科教商量中得到的创造用于死计中.教教沉易面:瞅察溶解局里,相识溶解历程教教准备:火、烧杯、搅拌棒、细盐、糖块、食用油、黑糖、沙子、淀粉、陈醋、味细等.教教历程:一、提出预测.1、教死拿出准备的资料细盐、糖块、食用油、黑糖、沙子、淀粉、陈醋、味细.(允许教死补充其余的资料)2、教死预测那些资料搁进火中后将怎么样变更,并道出预测的根据.二、瞅察真验:其余物体正在火中是可溶解?1、西席提出真验央供:1)真验历程中小心瞅察,而且搞佳真验记录.(记录表附板书籍安排内)2)真验完成整治瞅察截止,得出哪些资料简单溶解、哪些资料阻挡易溶解的论断.2、教死动脚真验,西席巡回指挥.三、报告接流.1、道一道,死计中哪些场合另有溶解局里?2、何如使糖块溶解得快?把自己的要收与共教接流,比一比谁的要收更佳.四、拓展蔓延气体正在火中是何如溶解的?师归纳:火除了能溶解一些液体战固体中,还能溶解少量的二氧化碳、氧气等气体.鱼便是靠呼吸溶解正在火中的氧气存正在.第三课:自造泡泡液教教目标:1、大胆测验考查战探索,采用符合的资料调造泡泡火.2、测验考查分歧的工具吹泡泡,感知泡泡的形状、大小战颜色.教教沉易面:大胆测验考查战探索,采用符合的资料调造泡泡火.教教准备:浑火、盆、沐浴乳、洗净细、肥黑、洗收乳、塑料管等资料.教教历程:一、导进1、游戏“抓泡泡”引进.那泡泡是从哪去的吗?是教授搞的那么您们念不念自己也创造出吹泡泡的火呢?2、介绍创造泡泡火的资料.二、调造泡泡液1、创造泡泡火,让教死感知创造时的快乐战探索的兴趣. 1)、师拿出洗收乳、肥黑、洗净细、沐浴乳试试哪种效验会更佳?2)、西席归纳并演示收配的历程.2、死思索:何如使吹出的泡泡更多更大呢?1)、正在活动脚册上记录您的创造2)、另有哪些念要商量的问题?小泡泡简单破仍旧大泡泡简单破?吹出的泡泡为什么是黑色的?泡泡皆是球形的吗?如果正在泡泡液中加进少许黑糖,吹出的泡泡会何如?第二单元动物的反应第一课瞅察兔子的反应一、教教目标1.科教知识相识兔子可通过眼、耳、鼻、舌等感知环境,并爆收相映的反应.2.科教商量收端死少对于比真验的安排本收;普及瞅察比较形貌的本收战依据究竟分解推断的本收.3.科教做风、STSE 对于钻研兔子的反应爆收兴趣;严肃细致的瞅察比较;能如真举止形貌;安排规划与形貌分解中,乐于倾听战接流;删进敬服呵护兔子的情感.二、教教准备分组真验资料:兔子、兔笼;胡萝卜、青菜、搞草、苹果等西席准备资料:挡板,二个黑色布袋,分别拆篮球战青草三、教教时间 1课时四、教教历程(一)教教导进人用百般感官感觉周围的天下,搞出反应.小动物呢?那节课,让咱们所有瞅察钻研一种小动物——兔子.(二)新课教习1.瞅察兔子的感官(1)瞅察前提出央供:宁静,不要惊扰兔子;先真足瞅察,再沉面瞅察它的感官.(2)瞅察兔子比圆:兔子眼睛是黑色的. 兔子有二颗大门牙. 兔子的耳朵上有很多黑色的血管.(3)画一画:把兔子的格式画下去,标出它的眼、耳、鼻等感官.2.瞅察兔子对于分歧食物的反应(1)计划:兔子喜欢吃什么?(2)将兔子依次搁正在胡萝卜、黑菜、草战饼搞附近. (3)瞅察:兔子对于几种食物的反应一般吗?道一道您的创造战设念.第二课瞅察蜗牛的反应一、教教目标1.科教知识相识蜗牛的身体主要由头、背脚战中壳形成,头部有少短分歧的2对于触角,少触角的顶端少有眼.蜗牛对于分歧气味有嗅觉反应.蜗牛对于声音变更无明隐反应.收端相识蜗牛的死计环境,收端相识蜗牛喜欢吃的食物.2.科教商量通过瞅察蜗牛,收端产死提出问题的本收;正在西席的领导下,收端教习利用对于比的思路安排真验的本收;死少瞅察、比较、形貌本收.3.科教做风、STSE 对于瞅察小动物充谦兴趣,严肃细致、乐于记录;乐于将创造的动物反应主动与他人分享;乐于饲养小动物.二、教教准备分组真验资料:蜗牛,棉棒2收,小玻璃瓶2个,分别拆少量黑醋战糖火;透明少尺子、棉线绳、木头铅笔;搁大镜. 教死准备资料:课前觅找并饲养的蜗牛.西席准备资料:蜗牛身体组成部分的PPT;饲养蜗牛塑料盒(内搁干沙子、菜叶、黄瓜,搁养多只蜗牛)三、教教时间 1课时四、教教历程(一)教教导进那节课,咱们将瞅察蜗牛的身体特性战蜗牛的反应,大家正在哪里找到的蜗牛?它们死计正在什么场合?(二)新课教习1.认识蜗牛(1)出示蜗牛.(2)从真足到局部、依照一定程序瞅察蜗牛的形状.(2)组内接流之后再齐班接流.(3)画一画:把蜗牛的格式画下去,并标注出蜗牛的身体形状结构及感官.第三课有趣的动物反应一、教教目标能举例道出2—3种动物利用某种感官(眼、耳、鼻、舌等)对于周围环境举止感知、搞出反应的事例;进一步体验到百般的动物搞出百般的反应.能瞅察、比较环境变更下,动物搞出反应的情况,并举止如真形貌,力供准确;死少利用分歧办法获与动物反应的疑息的本收,通过阅读收集动物反应资料的本收.3.科教做风、STSE细致瞅察,比较,乐于与共陪分享创造;能倾听、欣赏共陪对于动物反应的创造;不竭产死钻研动物反应的兴趣,删进靠近、闭注、敬服动物的情感.二、教教准备教死准备:课前准备佳的表示动物果环境变更搞出反应的报告资料,不妨是图片,不妨是记录,不妨是录造的小视频.西席准备资料:多媒介播搁设备,真物投影.三、教教时间1课时四、教教历程(一)教教导进瞅察身边的动物,道一道它们是何如感知环境战爆收反应的.(二)新课教习1.“动物的反应”接流会(1)接流小动物利用感官对于周围举止感知,搞出反应的事例(2)不妨根据教死的预先准备举止接流,也不妨借帮课本的图片构造接流.比圆:小鸡睹到米时,会汇集啄米.敲鱼缸时,鱼会赶快游动起去.当光芒变强时,小猫的瞳孔变大.当有陌死人靠拢家门时,家里的小狗会大喊并驱赶陌死人.(3)接流饲养小动物的体味(更靠近自然、常态的条件下举止径物感知环境搞出反应的钻研).(4)不妨根据教死的预先准备举止接流,也不妨借帮课本构造接流.比圆:每过一段时间,要给小鱼换火.(5)闭注自己饲养的小动物对于哪些环境感触不适、爆收了什么不良反应,对于哪些环境很符合、爆收了什么趋近、喜爱搞出的止为,合理饲养.(1)依次出示课本P18蛇、鹰、马的图片.(2)念一念:那些动物皆是通过什么感官感觉周围环境?(3)计划:您还相识哪些动物的本收吗?比圆:变色龙能正在分歧环境下改变自己的肤色.黑贼正在逢到伤害时,会吐出朱汁.(4)小结:动物用眼、耳、鼻、舌等感觉周围环境,进而爆收百般反应,其脚段是佳佳存正在下去.第三单元太阳战月明第一课收光收热的太阳一、教教目标1.科教知识相识太阳不妨收光收热,形貌太阳对于动动物战人类死计有着要害做用.2.科教商量用瞅察、比较的要收,获与太阳收光收热的凭证;用归纳、归纳的要收,梳理闭于太阳收光收热的做用的认识.3.科教做风收端培植教死用究竟战凭证谈话的思维习惯.4.STSE 太阳的收光收热对于动动物战咱们皆意思要害.二、教教准备西席准备:百般有闭太阳收光收热的图片、录像、小的冰块教死准备:活动脚册三、教教时间 1课时四、教教历程(一)教教导进太阳给咱们戴去了什么?(二)新课教习 1.觅找太阳戴给咱们光战热的凭证(1)提问:怎么样道明太阳戴给咱们光战热?(2)死计体味的凭证举例:太阳可睹时,空中光芒充脚明明;太阳不可睹时,天空是暗淡乃至是黑暗.用脚去摸阳光下与阳影中的共一个物体,热热是纷歧样的.(3)计划:枚举上述凭证时,需要注意什么?(注意渗透对于比真验的公仄性的问题,即阳光的有无).(4)真验的凭证:拿出2块共样大小的冰块,分别搁正在阳光下战阳影下,瞅察冰块的变更.(5)记录真验情况.创造:阳光下的冰块比阳影下共样的冰块融化得更快.(6)小结:太阳给咱们戴去了光战热.第二课瞅太阳的目标教教目标:1.科教观念目标教会根据太阳的位子辨别目标. 体验一天中,早、午、早天气热热变更.2.科教商量目标:能利用太阳的位子辨别目标及热热变更.3.科教做风目标:开展小组活动,激励教死兴趣,培植团队合做细神. 怯于收止,主动动脚,乐于表黑自己的设念.4.科教、技能、社会与环境目标:将教死置于现真情境中,饱励教死靠近自然、闭注自然、创造自然程序.教教沉易面1.教教沉面:利用太阳位子辨别目标.2.教教易面:利用太阳位子辨别东、北、西、北.教教准备1.小组活动:每组东、北、西、北、太阳、早、午、早8弛图片. 2.西席准备:课件、班级记录单等.教教历程一、复习导进:1.太阳从哪里降起?(引进课题,激励教死思索太阳位子战目标的闭系)2.您相识怎么样根据太阳的位子辨别目标吗?(西席播搁课件中的动画)3.当咱们去到大自然怎么样辨别目标呢?让咱们所有去操场去考证咱们的预测.二、商量利用太阳位子辨别目标1.教授把教死戴到操场,选出一组演示. 教授根据太阳位子决定目标:早朝,里对于太阳,太阳正在东、左为北、后为西、左为北.找4名共教举着图片分别站正在东、北、西、北4个目标.一名共教举“早”站正在东,一名共教举“午”站正在北,一名共教举“早”站正在西圆.第三课变更的月明1.通过倾听故事及瞅瞅月相变更图,收端相识月明的变更程序2.测验考查使用谈话、动做及画画的形式表示自己对于月明变更的明黑3.对于死计中的自然局里感兴趣,能闭注月明的变更活动历程:师:偶尔圆圆像月明,偶尔直直像小船,要问那个是什么,早上抬头背天瞅!(幼女猜谜语)2、倾听故事《月明姐姐搞衣裳》,激励幼女相识月明变更的希视师:为什么月明会有那么多的变更呢即日,教授给您们道一个战月明有闭的故事,您们念相识月明到底爆收了什么事吗?小心严肃听哦!(播搁动画课件《月明女人搞衣裳》) 您念为故事与一个什么名字?(第一次完备倾听故事)3、出示三弛分歧形状的月明图片,分段定格,请孩子们瞅一瞅,比一比月明有什么分歧?(每一弛您们喜欢什么样的衣服?)三:简要阐明月明女人变更的本果,使教死爆收科教探索的兴趣(1)"月明姐姐"为什么变更?请您们大胆天猜一猜,而后报告教授.(2)播搁图片,使幼女收端感知月明女人的变更是果为天球影子的投射师:小伙陪去瞅一瞅教授为您们准备的图片,请您瞅一瞅,月明姐姐正在哪女?天球正在哪?那太阳光映照进去的时间,月明姐姐被谁挡住了啊?本去是月明姐姐战咱们居住的天球念晒太阳,但是月明姐姐的太阳光被天球挡住了,那个怎么办?师:月明姐姐很智慧,她料到一个佳办法,请您们猜猜那是什么办法?(用故事性的谈话,带收幼女相识月明正在盘绕天球转动)噢,本去月明姐姐料到了,只消盘绕天球转动,当它转到天球战月明中间的时间,是不是便能真足晒到太阳啦(3)西席出示动背教具,请教死归纳月明变更程序带收幼女道出随着时间的变更,月明每个月开初的时间形成细细的月牙,到了每月十五便形成了大圆盘,到了月尾的时间又缓缓变回了月牙的形状.第四单元物体的位子第一课它正在什么圆背一、教教目标1.科教知识相识使用上下、前后安排、东北西北等名词汇形貌物体所处的位子战目标.2.科教商量通过瞅察、比较,分解等思维要收,体验到用前后安排形貌物体位子战目标的相对于性.3.科教做风、STSE 收端体验形貌位子的本收正在死计中使用的兴趣.二、教教准备西席准备:参照“小猫正在哪里”活动的场景举止真正在的室内场景安插,大概场景的PPT投影. 教死准备:教死计动脚册三、教教时间 1课时四、教教历程(一)教教导进决定位子很要害,圆背距离是闭键.如果有人问路,您怎么赶快道收会呢?(二)新课教习1.小猫正在哪里(1)创建真正在的场景(2)念一念:何如形貌小猫的位子?(3)带收教死使用前后安排、上下形貌小猫的位子. 比圆:小猫正在小女孩的左边. (4)数一数:小猫正在哪里有几种道法?(5)计划:那些道法有什么分歧,有什么相共?(参照对于象分歧,圆背形貌也便分歧;皆是战小猫的位子闭系.)2.旗杆正在哪里(1)思索:如果变更的不过瞅察者所处的位子,又该怎么样形貌?(2)创建与课本普遍的真正在场景. (3)依据“旗杆正在女童的北边”战“旗杆正在教教楼的北边”,带收教死找到图中东北西北四个目标.第二课它有多近一、教教目标1.科教知识相识使用距离近近不妨正在决定目标后越收准确天形貌物体所处的位子.2.科教商量通过瞅察、比较,分解等思维要收,体验到用近近、移动的格子数、走路的步数等,正在决定目标后不妨越收准确天形貌物体所处的位子. 正在找天雷游戏中,体验有了对于物体位子浑晰准确的形貌怎么样能找到它;并正在活动中体验怎么样能浑晰、准确天形貌物体天圆的位子.3.科教做风、STSE 收端体验形貌位子的本收正在死计战游戏中使用的兴趣;通过游戏激励教习兴趣,体验合做教习的兴趣.二、教教准备分组资料:篮球、钢球战乒乓球,以及能将三个球容纳的戴网格的大纸.如果篮球过大,不妨变更为其余网球、玻璃球等举止替换. 西席准备:篮球、钢球战乒乓球的板揭,网格帖;大概者与之相对于应的PPT投影.三、教教时间 1课时四、教教历程(一)教教导进瞅课本中的图片.图中有什么,他们皆正在搞什么,谁的回问更简直,何如能更准确天形貌物体的位子?”(二)新课教习1.是近仍旧近(1)出示乒乓球、篮球、钢球,并依照课本晃搁. (2)带收教死使用近战近形貌乒乓球、篮球、钢球之间的位子闭系. (3)安排乒乓球、篮球、钢球三者之间的位子.第五单元尺子的科教第一课搞尺子一、教教目标1.科教知识利用提供的资料战工具(如拃、小圆块、小木棍、硬纸条等)通过心述、图示等办法表黑自己的安排与设念(安排、创造丈量工具),并完成任务.2.技能战工程能心述创造尺子的需要脚段;能根据提供的资料战工具心述搞尺子的设念;能模仿大概按图示要收教搞一把尺子. 3.科教做风正在教授的开收下,教会多角度多要收安排、创造自己的尺子,培植革新意识. 4.STSE 体验、教习死计中的尺子的收明史,相识尺子戴去的便当.二、教教准备教死准备:小圆块、小木棍、硬纸条(少短纷歧样若搞)、木条、塑料条、暗号笔等西席准备:课件、记录表.三、教教时间 1课时四、教教历程(一)教教导进读一读:比下矮,测短少,搞尺子,去帮手.(二)新课教习1.丈量桌里的少度(1)教习昔人,用身体的某个部位丈量物体的少度.比圆:用脚丈量课桌,瞅瞅有几拃. (2)计划:大家量的皆一般吗?为什么呢?(3)思索:何如才搞量出一般的截止?(4)带收教死明黑“丈量单位”的含意. (5)出示小圆块战小木棒,各小组可自止采用丈量单位,测一测,量一量. (6)思索:何如搞才便当丈量? 2.创造尺子(1)细确任务:用小圆块大概小木棒创造尺子,十个刻度动做一尺.第二课矫正尺子一、教教目标1.科教知识对于自己战他人的做品(自造丈量工具尺子)提出矫正修议.2.技能战工程能正在本量丈量中矫正尺子3.科教做风正在教授的开收下,教会多角度多要收安排、创造自己的尺子,培植革新意识.4.STSE 通过相识“米”的国际确定战认识死计中百般尺子,相识死计中罕睹的科技产品给人类死计戴去的便当.二、教教准备教死准备:小圆块、硬纸条、木条、硬纸条大概塑料条(做硬尺用)、暗号笔等西席准备:课件,百般尺子真物大概图片三、教教时间 1课时四、教教历程(一)教教导进用小圆块战小木棒的单位少度为尺度,搞出去的尺子纷歧样,该当何如矫正尺子呢?(二)新课教习1.搞统一尺度的尺子(1)带收教死回瞅搞尺子的经历.由真足不统一的脚丈量,到用小圆块大概小木棒丈量,采与共一种丈量单位搞出去的尺子,丈量截止相共.(2)思索:何如让齐班共教的尺子统一呢?(3)带收教死明黑“统一尺度”的含意.(4)思索:何如让齐校共教的尺子统一呢?(5)指挥教死统一用小圆块创造尺子.(6)用齐班统一的尺子丈量物体少度并接流.比圆丈量黑板底边的少,垃圾桶的周少.(7)评一评:咱们的尺子有哪些便宜战缺面?比圆:齐班的丈量截止能互相接流(便宜).尺子有缺面,且不克不迭蜿蜒(缺面).。
(完整)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湘教版教案
![(完整)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湘教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b1f6b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8.png)
2018-2019年度二年级科学(上)教学进度表2018年9月1日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备注18.27—8.31它溶解了吗?29.3—9.7生活中的溶解39.10-9.14自制泡泡液49.17-9.21观察兔子的反应59.25-9.30观察蜗牛的反应9.30上课610.1-10.7国庆放假710.8-10.12有趣的动物反应810.15-10.19发光发热的太阳910.22-10.26看太阳认方向1010.29-11.2变化的月亮1111.5—11.9它在什么方位1211.12—11.16它有多远1311.19-11.23做尺子1411.26-11.30改进尺子1512.3—12.7活动1612.10-12.14活动1712.17-12.21活动1812.24-12.28活动教学计划表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科学教材分析以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为起点,选用常见动物、物质、科学现象、自然现象、简单工具等为探究对象,以了解其特征变化为主要内院目标,在一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并发展观察、描述、比较、分类、实验等探究技能、渗透体验分析、归纳、抽象、概况等思维方法。
引导学生在进一步关注人、动物、环境的关系的同时,了解科学与技术、科技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学要求1、把握小学生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加强教学组织,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3、明确观察要求,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
4、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
2、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措施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6、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达标情况力争达标2018-2019年度二年级科学(上)整体备课2018.9.1学情分析本册教材从儿童已有经验、生活实际和周围环境要素出发,以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为起点,选用常见动物、物质、科学现象、自然现象、简单工具等为探究对象,以了解其特征变化为主要内院目标,在一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并发展观察、描述、比较、分类、实验等探究技能、渗透体验分析、归纳、抽象、概况等思维方法。
湘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配套教案(全册)
![湘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配套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1f543d778bd63186bdebbc46.png)
第1课它溶解了吗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认识溶解现象,知道什么是溶解。
能判断能溶解和很难溶解的物品。
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实验,经历溶解概念建构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对比实验、抽象等探究技能。
3.科学态度、STSE培养学生严谨态度和细致观察的习惯,培养将科学知识(溶解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的自主意识。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建构溶解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胭脂红的溶解过程类比推理出盐的溶解过程。
教学准备学生实验材料:活动1材料,活动2材料教师准备材料:相关课件及“吸管取水”微课。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出示食盐和沙子,提问:把食盐和沙子分别放入水中会产生什么变化?2.学生猜测,说说猜测的理由。
3.动手实验:静置→观察→搅拌→再观察,注意搅拌时不要触碰到杯壁和杯底。
把看到的现象记录到活动手册上。
4.学生描述用眼睛观察搅拌前后的现象。
二、活动一:食盐“藏”到哪里了1.师:大家通过观察发现沙子还在水中,而盐粒不见了,盐“藏”到哪儿去了呢?2.学生依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3.想一想:你们有哪些办法找到盐的“踪迹?”4.小组交流后,谈谈想到的方法。
5.师及时对可行的方法予以肯定和回应。
6.演示:使用“吸管取水”的方法。
7.学生实验,及时记录。
师巡视指导,参与到学生活动中。
8.汇报、交流:从杯中不同地方取的水,尝一尝有咸味的是……师相机将各组的实验结果用红“●”标注在黑板上的烧杯图形中,集中展示盐分散“藏”在了这杯水的各个部位。
9.小结:盐都藏在了这杯水的各个部位。
三、活动2 :观察胭脂红在水中的变化1.师:盐“藏”在了水中,那么盐进入水中后是怎样到达这些位置的?大家刚刚用眼睛应该是没有办法看到的,老师有个办法能让大家亲眼见证!2.观察胭脂红在水中的变化(1)介绍胭脂红。
(2)分组制订实验计划(含实验步骤),学生代表交流分享,师生点评。
(3)分组实验,将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4)汇报交流:描述胭脂红进入水中后的现象。
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fbfa0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2.png)
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基本的科学概念和现象;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科学基础知识:介绍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特征;2. 科学实验:进行简单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3. 科学观察:观察自然界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4. 科学探究: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教学方法1. 演讲讲解: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解,介绍科学基础知识;2. 实验教学:进行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亲自实践,培养实验和观察能力;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科学思维;4. 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生动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四、教学步骤1. 课前导入:通过小组讨论或展示图片,引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2. 新知呈现:讲解科学基础知识,介绍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特征;3. 实验探究: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培养实验和观察能力;4. 问题解决: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培养科学思维;5. 总结归纳:对学生进行知识总结和归纳,强化研究效果;6. 课后作业:布置针对性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评估1. 实验评估:根据学生的实验记录和观察表现,评估他们的实验能力;2. 讨论评估:根据学生的讨论表现,评估他们的科学思维和交流能力;3. 作业评估: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2. 实验器材:简单的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显微镜等;3. 图片资源:获取生动的科学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上是《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安排,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ef1bdf700abb68a882fb14.png)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它溶解了吗【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认识溶解现象,知道什么是溶解。
能判断能溶解和很难溶解的物品。
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实验,经历溶解概念建构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对比实验、抽象等探究技能。
3.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严谨态度和细致观察的习惯,培养将科学知识(溶解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的自主意识。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建构溶解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胭脂红的溶解过程类比推理出盐的溶解过程。
【教学准备】学生实验材料:活动一材料,活动二材料。
教师准备材料:相关课件及“吸管取水”微课。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师出示食盐和沙子,提问:把食盐和沙子分别放入水中会产生什么变化?2.学生猜测,说说猜测的理由。
3.动手实验:静置→观察→搅拌→再观察,注意搅拌时不要触碰到杯壁和杯底。
把看到的现象记录到活动手册上。
4.学生描述用眼睛观察搅拌前后的现象。
二、活动一:食盐“藏”到哪里了?1.师:大家通过观察发现沙子还在水中,而盐粒不见了,盐“藏”到哪儿去了呢?2.学生依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3.想一想:你们有哪些办法找到盐的“踪迹?”4.小组交流后,谈谈想到的方法。
5.师及时对可行的方法予以肯定和回应。
6.演示:使用“吸管取水”的方法。
7.学生实验,及时记录。
师巡视指导,参与到学生活动中。
8.汇报、交流:从杯中不同地方取的水,尝一尝有咸味的是……师将各组的实验结果用红“●”标注在黑板上的烧杯图形中,集中展示盐分散“藏”在了这杯水的各个部位。
9.小结:盐都藏在了这杯水的各个部位。
三、活动二:观察胭脂红在水中的变化。
1.师:盐“藏”在了水中,那么盐进入水中后是怎样到达这些位置的?大家刚刚用眼睛应该是没有办法看到的,老师有个办法能让大家亲眼见证!2.观察胭脂红在水中的变化①介绍胭脂红。
②分组制订实验计划(含实验步骤),学生代表交流分享,师生点评。
③分组实验,将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④汇报交流:描述胭脂红进入水中后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溶解第一课它溶解了吗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学生通过实验採亢,知道什么是溶解。
2.科学探究观察溶解实验,能如实描述过程中看到的现象:学生能导求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胭脂红的溶解过程类推盐的溶解过程。
3.科学态度$乐于动手,会积极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类比分析的严谨性。
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烧杯,凉开水(矿泉水),3个试吃杯,2根玻璃棒(消毒),3根筷子,盐,沙子,胭脂红,吸管,包装袋,记录单。
相关课件及“吸管取水”微课。
学生准备用具: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读一读:水加糖,就变甜:水加盐,就变咸。
藏在水中看不见,观察比较去发现。
(二)新课学习1.把食盐和沙子放入水中会怎样(1)出示食盐、沙子和水。
(2)提问:把食盐和沙子放入水中会怎样(3)实验并观察,记录食盐和沙子刚入水时、搅拌时、静止后的变化情况。
(4)说一说你的发现。
2.食盐“藏”到哪里了?(1)讨论:食盐“藏”到水中了吗你有办法找到它的“踪迹”吗(2)汇报:毫无疑问,食盐在水里。
看不到,可以用尝的方法找到并辨别。
方法:1.取杯中不同地方的水2.尝一尝从杯子底部、杯子中部、杯子上部取出来的水3.比较水的味道。
(3)思考:怎样用吸管取水(4)吸管取水指导(观看微课)(5)分组实验、观察、记录:(6)小结:充分搅拌后,食盐均匀“藏”在水中了。
同一个杯子中不同部位取的水味道都一样咸。
3.观察胭脂红在水中的变化(1)取少量胭脂红放入水中,观察一会儿,然后搅拌。
(3)食盐也是这样变化的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4)小结:像食盐和胭脂红这样,放入水中后会均匀地分散,最后它们的颗粒看不见了。
这种现象叫作溶解。
(三)整理,下课。
第二课生活中的溶解{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
2.科学探究能通过实验观察,辨认不同物品能否溶解在水中:依据实验结果,按能溶解、很难溶解把物品(例如厨房的调料品)分类。
3.科学态度乐于动手,蒈于观察;会积极参与实验,用证据说明问题:了解溶解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白糖、味精、食用油、淀粉、陈醋、汽水、烧杯、玻璃棒等。
教师准备材料: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气体在水中溶解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学生准备用具:.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生活中经常要用到溶解,根据上一课所学,说一说溶解是怎么一回事?(二)新课学习1.观察厨房里的溶解现象(1)出示白糖、味精、食用油、淀粉、陈醋。
(2)预测:它们能溶解在水.里吗?(3)充分搅拌实验后观察,重点观察多静置一些时间后的现象(4)依据实验结果,按照能溶解.、很难溶解把这些物品分类,并填写活动手册。
例如:白糖能溶解在水中:食用油浮在水面上,搅拌、静置后仍然不能溶解,因此食用油很难溶解在水中。
2.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1)学生举例说一说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2)教师随机或补充.出示溶解应用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例如做汤时放益,益溶解在汤水中,成为有咸味的汤:洗碗时,洗沽精溶解在水中,并形成泡泡:葡萄糖以一定比例溶解在水中,成为葡萄糖注射液,可以帮助病人补充能量等(3)说一说溶解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3.气体在水中的溶解(1)看图思考:汽水中的气泡是溶解在汽水里的气体跑出来了吗?(2)教师演示实验(3)出示气体在水中溶解的另几种图片氧气等气体。
鱼就是呼吸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
(三)整理,下课【第三课自制泡泡液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制作泡泡液的简单配方。
2.科学探究通过不断调制和比较,用不同的原材料找出多种泡泡液的制备方法,并通过对比找到最优方法:制作出能吹出很多或很大泡泡的泡泡液。
3.科学态度利用溶解现象自制泡泡液:乐于动手,勇于尝试,普于合作与交流。
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洗发孔、肥皂(切碎)、洗洁精、沐浴孔、吸管、白糖、小杯子、玻璃棒、杯子等教师准备材料:吹泡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等学生准备用具: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吹泡泡很好玩,这节课我们就来亲手调制泡泡液,吹泡泡。
(二)新课学习1.了解吹泡泡所需的工具(1)出示教材小女孩吹泡泡的图片。
(2)提问:吹泡泡需要哪些东西?(3)小结:需要吹泡泡的工具和泡泡液。
2.调制泡泡液(1)出示洗发孔、肥皂、洗洁精、沐浴孔、水、玻璃棒和杯子。
(2)试一试:哪一种物品加入水后,比较容易吹出泡泡来实验后,给它们排排序。
(3)怎样使吹出的泡泡更多或更大呢在水里加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洗涤用品,吹出的泡泡有变化吗请用图画或文字描述,并填写在活动手册上。
(4)在泡泡液中加入少许白糖,吹出的泡泡会怎样?(5)比一比,谁吹出的泡泡最大你的泡泡液是怎么调制的?(6)你还有哪些想要探究的问题?例如:小泡泡容易破还是大泡泡容易破?吹出的泡泡为什么是彩色的?泡泡都是球形的吗?(三)整理,下课。
@第二单元动物的反应第一课观察兔子的反应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兔子可通过眼、耳、鼻、舌等感知环境,并产生相应的反应。
2.科学探究初步发展对比实验的设计能力;提高观察比较描述的能力和依据事实分析判断的能力。
3.科学态度对研究兔子的反应产生兴趣;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能如实进行描述;设计方案与描述分析中,乐于倾听和交流;增进爱护保护兔子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兔子、兔笼;胡萝卜、青菜、干草、苹果等教师准备材料:挡板,两个黑色布袋,分别装篮球和青草&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人用各种感官感觉周围的世界,做出反应。
小动物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观察研究一种小动物——兔子。
(二)新课学习1.观察兔子的感官(1)观察前提出要求:安静,不要惊扰兔子;先整体观察,再重点观察它的感官。
(2)观察兔子例如:兔子眼睛是红色的。
兔子有两颗大门牙。
兔子的耳朵上有很多红色的血管。
(3)画一画:把兔子的样子画下来,标出它的眼、耳、鼻等感官。
2.观察兔子对不同食物的反应(1)讨论:兔子喜欢吃什么(2)将兔子依次放在胡萝卜、白菜、草和饼干附近。
:(3)观察:兔子对几种食物的反应一样吗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想法。
例如:兔子喜欢吃胡萝卜、白菜、草,不爱吃糖果和饼干。
兔子吃之前会先闻一闻,再吃。
(4)思考:兔子鼻子的嗅觉能帮助它找到食物吗(5)实验:用两个不透明的布袋分别装篮球和白菜,把兔子的眼睛蒙上,把兔子依次放在两个布袋附近,观察兔子的反应。
(6)说一说:根据实验现象,你有什么结论(7)小结:兔子能通过鼻子的嗅觉帮助它找到食物。
(8)继续观察小兔子,记录你的新发现。
*(三)整理,下课。
"-第二课观察蜗牛的反应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蜗牛的身体主要由头、腹足和外壳构成,头部有长短不同的2对触角,长触角的顶端长有眼。
蜗牛对不同气味有嗅觉反应。
蜗牛对声音变化无明显反应。
初步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初步了解蜗牛喜欢吃的食物。
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蜗牛,初步形成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师的辅导下,初步学习利用对比的思路设计实验的能力;发展观察、比较、描述能力。
3.科学态度对观察小动物充满兴趣,认真细致、乐于记录;乐于将发现的动物反应主动与他人分享;乐于饲养小动物。
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蜗牛,棉棒2支,小玻璃瓶2个,分别装少量白醋和糖水;透明长尺子、棉线绳、木头铅笔;放大镜。
学生准备材料:课前寻找并饲养的蜗牛。
教师准备材料:蜗牛身体组成部分的PPT;饲养蜗牛塑料盒(内放湿沙子、菜叶、黄瓜,放养多只蜗牛)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这节课,我们将观察蜗牛的身体特征和蜗牛的反应,大家在哪里找到的蜗牛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二)新课学习#1.认识蜗牛(1)出示蜗牛。
(2)从整体到局部、按照一定顺序观察蜗牛的外形。
(3)组内交流之后再全班交流。
(4)画一画:把蜗牛的样子画下来,并标注出蜗牛的身体外形结构及感官。
2.探究蜗牛对气味的反应(1)明确问题:蜗牛到底有没有鼻子,会不会闻味道(2)讨论:面对不同气味的食物,怎样让蜗牛在看不见的前提下观察它的行为!(引导学生可迁移上一课的方法:将不同气味的食物放在黑色袋子中,观察蜗牛的反应。
)(3)完善实验方案。
例如将同一只蜗牛放在桌子上,用分别蘸取了糖水和醋的两根白色棉棒吸引蜗牛,观察蜗牛的反应。
(蜗牛会爬向蘸取了糖水的棉棒;遇到蘸取了醋的棉棒,蜗牛将身子缩回到硬壳内。
)(4)学生实验,实验之后汇报交流。
3.探究蜗牛对声音的反应(可与上一活动分组并行开展)(1)讨论:蜗牛对声音有什么反应(2)将同一只蜗牛放在桌子上,并依次对它大声喊和鼓掌。
(3)观察到什么现象说一说我们的发现和想法。
4.观察蜗牛的爬行|(1)想一想:蜗牛靠什么行走,怎样行走呢(2)将蜗牛放在有色透明塑料板上,观察蜗牛行走的方式和轨迹。
(3)提问:蜗牛遇到不同的“路况”,会怎么行进(4)将蜗牛分别放在细线、木棍和直尺上,观察蜗牛是怎样行进的。
(5)继续观察蜗牛,记录你的新发现。
(三)整理,下课。
*…第三课有趣的动物反应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能举例说出2—3种动物利用某种感官(眼、耳、鼻、舌等)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做出反应的事例;进一步感受到多样的动物做出多样的反应。
2.科学探究能观察、比较环境变化下,动物做出反应的情况,并进行如实描述,力求准确;发展利用不同方式获取动物反应的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搜集动物反应资料的能力。
3.科学态度、STSE形成研究动物反应的兴趣,增进亲近、关注、爱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准备好的表现动物因环境变化做出反应的汇报资料,可以是图片,可以是记录,可以是录制的小视频。
教师准备材料:多媒体播放设备,实物投影。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观察身边的动物,说一说它们是怎样感知环境和产生反应的。
(二)新课学习1.“动物的反应”交流会(1)交流小动物利用感官对周围进行感知,做出反应的事例(2)可以根据学生的预先准备进行交流,也可以借助教材的图片组织交流。
—例如:小鸡见到米时,会聚集啄米。
敲鱼缸时,鱼会快速游动起来。
当光线变弱时,小猫的瞳孔变大。
当有陌生人靠近家门时,家里的小狗会大叫并驱赶陌生人。
(3)交流饲养小动物的经验(更接近自然、常态的条件下进行动物感知环境做出反应的研究)。
(4)可以根据学生的预先准备进行交流,也可以借助教材组织交流。
例如:每过一段时间,要给小鱼换水。
(5)关注自己饲养的小动物对哪些环境感到不适、发生了什么不良反应,对哪些环境很适应、产生了什么趋近、喜爱做出的行为,合理饲养。
)2.了解动物的本领(1)依次出示教材P18蛇、鹰、马的图片。
(2)想一想:这些动物都是通过什么感官感觉周围环境(3)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本领吗例如:变色龙能在不同环境下改变自己的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