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化学课——兴趣教学
兴趣学科初中化学教案

兴趣学科初中化学教案
主题:化学的基本概念
年级:初中
课时:1课时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应用这些概念解决简单化学问题。
教学内容:化学的定义,物质的分类,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老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并引导学生讨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解(15分钟)
1. 老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化学的定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老师介绍不同种类的物质,例如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并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不同物质的性质。
三、活动(20分钟)
1. 学生分组讨论并归纳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2. 学生完成一份练习题目,测试他们是否理解了本节课所学内容。
四、总结(10分钟)
1. 老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化学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小结,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及存在的问题。
五、作业(5分钟)
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完成一份练习题目。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可评估学生是否理解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决简单问题。
新课程 新理念——让学生积极参与化学教学

、
’
与他们进行 娘 的交流。 师如 果有对 教 育事业 的热爱 , 对象是活生生 的人 ,那么教育 的过程决不仅仅 他们的难处, 他 当然 , 对学生 的爱并不 是盲 目的。 在真诚地 是一种技巧的施展 , 而应该是充满教师爱学生 , 将成为一位好教师 ;如果教 师像
霞 父母亲爱 自己的孩子一样来 爱学 学生尊重教师心灵交融 。教育的每一个 环节都 对待每一个学生 ,在关心他们 ,爱护他们的同 时,要按照有关的各项纪律和标准严格要求他 生 ,那他将会 比一个遍所有 的书 应体 现对人的理解 和尊重。 们。 因为爱而不严就不是真正的爱。 师爱有别于 二、 耐心 祝 但不热爱学生 的教师好 ;但 是如
亲 果教师既热爱事业又热爱学生,
教师。” 教育事业的崇高和神圣使
它突破了溺爱 的圈子 , 把关心爱护和严格 在我教学十几年中,我经常碰到了三天两天 母爱 , 但我始终保持一种 态一 耐 。 要求有机地相结合。 那他将会成为一位 十全 十美 的好 逃学的学生 , “ 冰冻 三尺 , 非一 日之寒 ”解 冻之术 再 高 ,
一
实践证明: 理解、 尊重和热爱学生是开启学生
作为教师 , 我们都应该真减地去爱每 也需要一定时间。只有教师真诚 、 持久 心扉 的钥匙 。 我选择 了她作为我一生追求和奋 斗的 目 。但 明 , 标 我相信, 在爱的环境下熏陶出来的学生 才能溶化学生心中的“ 坚冰” 激发他积极 个学生 , , 是我也深知 ,教育本来就是一个需要奉献的行 热爱 , 让我们大家都用 自 进取的 自信之火。 千万不能因为行为上的反复 。 定对他 ^ 对社会有所作为, 业。教师不但要按质按量地完成 自己的教学任
在我读书的时候 曾经 用 爱 善 倍 流行过 生 。教育工作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唤醒 每 样只会前功尽弃。 学 高的情感 三、 心 诚 这么一 茸歌 : 只要人人都献 出一 颗善 良的童心 ,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合格小 “
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元素、分子、化合物、反应等等。
在这门学科中,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能,这让许多学生感到枯燥、无聊而不感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呢?下面就是一些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1. 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营造一个愉悦、友好、轻松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讲笑话、引用有趣的故事、播放音乐等方式来调整课堂氛围。
贴上一些有趣的图片和配上一些幽默的文字,也能给学生带来轻松的氛围,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化学原理。
2. 创造互动的学习环境化学课程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密切互动和沟通。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课堂互动工具,如激光指示器、白板、标签等工具,让学生自由表达对某一个特定部分的感想。
例如,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促进学生思考,亦可安排作业让学生在课堂讲解自己的作品等。
这样一来,学生们便能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3. 设计实验课程化学实验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原理,同时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容易操作的实验课程,并鼓励学生们去完成他们的化学实验任务。
万一实验结果不理想,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实验中的问题,并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原理。
而在实验结束时,教师也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和表现回答很多关键信息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对化学的了解和兴趣。
4.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了解化学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很多时候不能只靠课堂学习或实验研究就能很好地掌握。
同时,化学还涉及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课题,这些东西需要通过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它们。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查阅相关文献、海报或网络信息,还可以尝试参加和组织一些有关化学学科的活动。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教师需要不断地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精心设计,具体实践也需要更加平衡,综合考虑。
教师应该注重调整课堂氛围,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的实验技能,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了解化学知识,让学生更加热爱化学学科,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提升化学素质和学习兴趣的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提升化学素质和学习兴趣的方法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强、应用性广、实验性强的学科,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化学素质和学习兴趣成为了每位化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在化学教学中提升化学素质和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生动的讲解教师在课堂上要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通过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和实例使化学知识不再枯燥,而变得充满趣味。
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验的兴趣和爱好,多组织一些生活实际中的有趣的化学实验,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对化学原理的认识。
2、注重趣味性在教学中可以运用一些轻松幽默的语言,增加教学节奏的变化,适当地穿插一些化学科普知识,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要多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多给予学生一些赞许,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热情。
3、鼓励学生参与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参与互动环节,例如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探究学习,或者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二、提高课程质量1、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化学学科中有相对固定的基础知识,通过系统学习、模块教学等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化学知识的整体理解。
教师要将化学知识体系进行清晰的展示,让学生对化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2、进行课内外拓展课外实践和参观也是提高化学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课外实验、科学展览、科技活动等途径,将课堂内的知识延伸到课外,并进行实践操作,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3、提供优质教材资源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该使用优质的教材资源,例如一些生动有趣的化学学习动画、互动课件等,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
4、增加实验环节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进行多种多样的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提高化学教师的专业水平1、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作为化学教师,只有自己具备较高的化学素质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化学开学第一课程班会教案范文,让学生体验科学乐趣

化学开学第一课程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2、提高学生对化学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增加他们对化学的背景知识。
3、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加强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实验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并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2、通过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化学相关知识,增加他们对化学的背景知识。
3、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加强沟通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步骤:1、开场白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化学的基本知识。
2、实验实验内容为“气体的性质和气体的相互作用”,实验材料包括试管、试剂,实验步骤如下:1.打开实验盒子,取出试管;2.选取实验试剂;3.滴入实验试剂到试管中;4.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使学生对化学的实际操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3、课堂讲解由老师讲解实验背后的原理和化学相关知识,在加强化学基础和提高对化学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4、思考性题目让学生对实验所涉及到的问题进行思考。
例如:为什么实验中材料是对的,执行实验步骤的时候需要如何注意?5、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让他们阐述自己的看法,主持讨论的同学需要做一个小结。
6、总结通过讨论、实验,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体验到化学实验的乐趣。
四、评价方式根据学生表现,评价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和合作能力等。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有效的让学生体验到科学乐趣。
同时,化学课堂的教育方式也在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和实验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同时还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希望我们的教学方式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
让学生爱上化学课

让学生爱上化学课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强调启蒙性和基础性,一方面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社会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
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应该根据学生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 提高教师魅力好的语言能像和煦的春风吹散学生心中的阴云,打开学生的心扉。
老师的教学语言应做到抑扬顿挫,生动、幽默,有感染力,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语言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收知识。
倘若像老和尚念经似的,一个调唱到底,叫学生怎不梦周公呢?教学中运用语言艺术,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并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到生动、直观,引发深沉的思考或者激发生活的热情。
另外,教师不能轻易放过任何一个表扬学生的机会,即使只有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再看看”、“再想想”、“再试试”、“最近有进步”、“不错”、“很棒呀”之类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教师的教态美是教师形象的集中体现。
课堂上,巧妙运用眼神、适当借助手势、板书优美娴熟等方面加强自己的审美素养。
站姿和手势,一定要稳,不要给学生以晃动不安,上下翻飞的感觉。
步态也要稳,不可快步走,要慢而优雅,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不要向学生传递急燥的情绪。
尤其是化学演示实验要动作准确、平稳,尽量不出差错。
2 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教育需要“途径和方法”,需要找到切实可行的、能改变现状的灵丹妙药。
时下,许多教育人士不约而同地学习杜郎口、昌乐二中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极尽词汇赞美,什么“神话”、“奇迹”、“颠覆”,一时之间,这些学校成为课改的代名词,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麦加”圣地。
初中化学论文:让学生爱上化学课堂

让学生爱上化学课堂【摘要】:曾有学者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化学只要学习化学知识,如化学概念。
基本原理、化学符号、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化学的学习方法就是勾勾画画加记忆。
如背诵一些重要的化学史实、化学用语、实验现象、物质用途等;学习无趣而且困难。
化学学习内容似乎与生产生活没多大的联系,这样一些内容若一段时间内不与之接触会被迅速遗忘,同时要学好这门学科看起来也极为不易,因为要求高,极为繁琐的大量基本实验操作。
所以学生就不喜欢甚至恐惧化学课堂,连化学老师也不想见到。
但令我惊喜的是我们高一级的三个化学老师被学生评为最喜爱的老师,我为之惊喜,也总结了让学生喜欢化学课堂,喜欢我们的原因:我们三个老师能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化学课堂活跃起来。
【关键词】:生活与化学创设情境活跃课堂生活离不开化学,生活为化学课堂能提供很多很好的素材,若离开生活生产讲化学的学习是一种枯燥无味的学习,要想化学课堂活起来,最好的方法是联系学生日常的生活,他们所见所闻,让化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爱上化学课堂。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生活即教育、学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
他的意思是,教学即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会学生生活,教会学生做人。
生活是教育的核心,因而课堂教学不能离开生活。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知识和经验,收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信息,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化学情境,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提出化学问题,再把这些化学问题移进课堂,真正让化学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
下面是本人在化学教学中的做法: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合作与交流。
这一环节基本与生活有关,如必修一第5页:你知道沙里淘金吗?淘金者是利用什么性质和方法将金子从沙里分离出来的?如果有铁屑和沙的混合物。
你能用哪些方法将铁屑分离出来?还有一些实践活动等,无不体现出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如果利用好教材给出的素材也是教师教研的一个重点对象。
教师工作计划——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师工作计划——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实践能力和促进综合素质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我深知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也认识到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师工作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一、优化教学内容,让化学更贴近学生生活化学知识并非孤立存在,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我将积极寻找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例如,在讲解酸碱反应时,通过实验演示白醋与小苏打的反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酸碱中和的现象,并引导他们思考这一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建立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提高他们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互动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特别是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
因此,我将采用更加多样化和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问题探究等,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进行物质分类的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自行收集身边的物质,进行分类并解释分类依据。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三、注重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将充分利用学校实验资源,设计丰富多样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亲手操作中感受化学的魅力。
同时,我还将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验教学的开展,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四、建立积极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初一化学趣味讲座课教案

初一化学趣味讲座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次课程的主题是“化学的趣味世界”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使学生对化学的认识更加深刻,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引导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发掘乐趣。
本次课程共有三个环节:实验展示、知识讲解和互动发现。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2.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3.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丰富化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
1.实验展示环节
(1)实验内容:制作可食用糖果
原料: 玉米淀粉、食用明胶、水、食用色素、食用香精、砂糖
步骤:
(2)实验内容:化学反应演示实验
原料:氧化锌、石灰水、硫酸钠
步骤:
2.知识讲解环节
(1)化学定义及实验室安全知识
(2)元素周期表
(3)化学反应及化学公式
3.互动发现环节
(1)猜谜游戏:由老师出一种元素,让学生根据元素的特性和位置猜测它的名称。
(2)分组演讲:让学生分组,自选元素进行讲解,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和补充知识。
四、教学评价
本次课程采取了多种教学方式,通过实验展示、知识讲解、互动发现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学生表现积极,参与度高,有关教师在讲解中注重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索发现,快乐学习化学。
五、教学体会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应该在课堂中注重实验展示和学生互动讨论,让学生探究化学的奥秘。
通过本次课程,我认识到化学实验教学需要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全面掌握实验操作技巧,且要善于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全方位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浅谈如何让学生对化学一见钟情爱上化学

浅谈如何让学生对化学一见钟情爱上化学化学作为中学的一门起始学科,肩负着启蒙和激趣的重大使命。
初三化学学习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力。
让学生对化学一见钟情,让学生爱上化学,爱不释手,需要教师做一个好的领航人,牵线人。
下面笔者就如何让学生爱上化学给出了一些见解:一、通过实验的趣味性让学生爱上化学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想激发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最合适的方法莫过于化学实验了。
化学课本就是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就是支柱,没有了实验,课程内容的学习就难以实现,变得枯燥无味,毫无生气。
所以利用化学实验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尤为重要。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课前的家庭实验;课上的演示实验;分组探究实验。
课前的家庭实验,这一块学生活动放在上新课之前,学生当天会被告知完成哪些实验的探究,然后回家就地取材地完成一些基础性的探究实验,从而得到一些启发,同时产生一些疑问。
带着这些疑问去听课,效率肯定会提高。
记得在讲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和哪些因素有关时,老师提前一天就会告诉学生回去准备一些东西,如:食盐、蔗糖、水、油等等,自己通过“提出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操作——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这样一个过程探究出固体物质的溶解性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
第二天课上,老师会花上大约十五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相互交流自己探究出来的结果:有的学生将等量的食盐分别放入水和油中,发现水溶解得更多一些,从而得出“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和溶剂的种类有关”;有的学生将不能再溶解蔗糖的水溶液加热,发现能够溶解更多的蔗糖了,从而得出了“固体物质的溶解性还和温度有关”等等。
有些学生甚至发现,不能够溶解食盐的溶液居然还能够溶解蔗糖……经过大约半堂课的讨论,孩子们的结论已经初见雏形,而这正是我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教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完成学生们在家无法操作的一些演示实验,如将等量的碘单质分别放入等量的水和酒精中以证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初中化学兴趣活动教案

初中化学兴趣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通过丰富有趣的化学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对
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活动对象】初中生
【活动时间】1小时
【活动流程】
1. 开场介绍(5分钟)
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 实验一:色彩变化(15分钟)
教师向学生演示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如铁和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漂白粉和漠油的相互作
用等,让学生亲眼见到化学反应的奇妙过程。
3. 实验二:溶解性的实验(15分钟)
学生们分组进行溶解性实验,如研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观察溶解速度等现象,了
解溶解性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4. 实验三:制作彩色火焰(15分钟)
学生们用不同的金属盐溶液进行燃烧实验,观察不同金属盐燃烧后产生的火焰颜色,体会
化学反应中的色彩变化。
5. 实验四:实战操作(10分钟)
学生们小组合作,自行设计一项化学实验,制定实验流程和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际操作,
体验化学实验设计的乐趣。
6. 总结讨论(10分钟)
学生们汇总实验结果,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发现的现象,总结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和意义,展示自己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活动效果】通过这一系列丰富有趣的化学实验活动,学生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化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未来的
学习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化学教案:如何让学生爱上化学实验?

化学教案:如何让学生爱上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概念和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但是,有些学生对化学实验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觉得它枯燥无味或者很难操作,甚至有些学生可能会对化学实验产生恐惧感。
如何让学生爱上化学实验就成为了每位化学教师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爱好选取合适的实验项目在进行化学实验时,选取适合学生年龄层次和兴趣爱好的实验,会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比如,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选择一些色彩鲜艳、形式简单的实物实验,如红、黄、蓝相互融合的“彩虹水”实验、酸碱指示剂实验等。
对于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些选应用性强的实验,如酵母发酵的实验、制作肥皂的实验等。
这些实验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做好实验前的预备知识和安全知识讲解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实验内容,还需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方法、相关知识、安全操作规范等。
在实验前,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相关预习和讲解,帮助学生预先了解实验内容和要点,引导学生关注实验中的细节和注意事项,同时还要向学生强调实验中的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确保学生安全参与实验活动。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化学实验是一个观察、实践、探究和发现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设置课外实验任务和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比如,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制作一份志愿者实验报告,将实验要点和自己的思考整理成文献或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中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让他们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提高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注重实验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与老师面对面交流和实验互动,都会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活动。
我们可以通过更加丰富、有趣的教学手段和形式,让实验更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
初中化学教案:实验探究,激发兴趣

初中化学教案:实验探究,激发兴趣初中化学教学,注重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体验与探究,通过开展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科学原理与实验现象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与探究热情,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本文将详细探讨初中化学教案实验探究的具体内容与教学方法,以期能为广大教师与学生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实验设计与实施1.1实验设计化学实验设计需要注重实际应用与教学实效,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验条件与实验目的综合考虑实验内容、实验器材与实验步骤。
一个实验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目的与意义,引导学生探究实验中的科学原理、发现实验中的规律性与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列举实验器材名称、数量与用途,介绍如何正确选择与使用实验器材,注意安全操作和实验环保。
实验方法:总结实验步骤,并揭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技巧。
实验内容:阐述实验的主要内容与过程,引导学生探究实验中的科学原理、发现实验中的规律性与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结果与成果,分析实验数据,说明实验结论。
1.2实验实施化学实验实施需要根据实验内容与实验器材进行详细的安排与操作。
在实验前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如做好实验器材和药品的检查、准备相应的实验记录本、安全用具、PPS等。
具体实验操作流程如下:实验前准备:做好实验器材和药品的检查、准备相应的实验记录本、安全用具、PPS等。
实验器材确定:根据实验内容确定实验器材和药品,并按照操作要求准备好实验器材和药品。
实验步骤:按照实验设计的步骤逐步完成实验。
实验数据收集: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实验的各个环节,例如测量数据、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并及时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进行结论的总结。
实验后处理:将实验器材和药品的残余物做好存储、清洁和分类处理的工作。
二、实验探究教学方法2.1引导学生探究实验现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化学实验与实验现象相结合,从实验现象中引导学生探索背后隐藏的科学原理。
初中化学有趣课程教案

初中化学有趣课程教案
适用年级:初中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
1. 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和现象;
3. 培养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
1. 化学的基本概念介绍
2. 有趣的化学实验和现象展示
教学重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有趣的实验展示
教学难点: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具准备:
1. 化学实验器材和药品
2. 化学实验教学视频
3. 课件和板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用有趣的化学现象或实验引入本节课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讲解化学的基本概念(10分钟)
老师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三、展示化学实验和现象(30分钟)
老师展示几个有趣的化学实验或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的神奇之处,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化学原理。
四、讨论和总结(10分钟)
学生讨论所展示的化学实验或现象,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五、作业布置
老师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或实验任务,拓展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对化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让学生爱上高中化学课论文

让学生爱上高中化学课论文摘要:要想让学生爱上化学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需要我们教师的不懈努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爱上高中化学课。
高中化学由于知识面较广,内容多,好多学生觉得难学,加之我们的传统教学讲究“师道尊严”,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束缚和压抑,因此,他们对学习化学没有兴趣。
那么,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怎样让学生真心实意地爱上化学课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下面是我对这一问题的几点看法,仅与大家共勉: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化学教学中,只有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学生才会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才会由“会学”转变为“乐学”,才会真正喜欢上化学课。
那么,怎样在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时,我常常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我们的化学发展史中蕴藏着很多化学故事,这些故事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学习元素周期表时,我就给学生讲述了18世纪初科学家开始探究元素内在规律的故事,这样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良好师生关系是建立于师生互相交流的基础上,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如果师生之间没有积极的情感联系,师生之间的情谊就会黯然失色,也会让我们的教育失去动力源泉,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爱上化学课的关键,所以,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时,我总是对学生真情付出,真正关爱他们,公平对待他们,特别是那些学困生,成绩不算理想的,他们本来就感觉自身压力大,有心理负担。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是积极鼓励他们,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只有真正处理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才愿意和老师亲近,才会喜欢上你的课。
例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课时,我积极走入学生中间,与学生真诚交流,与学生共同合作交流。
高中化学实验趣味教学教案

高中化学实验趣味教学教案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2. 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4. 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化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内容:1.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讲解和演示;2. 进行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如颜色变化实验、气体生成实验等。
教学重点:1. 学生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2. 学生对化学实验有浓厚的兴趣。
教学难点:1. 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实验中;2. 如何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和药品;2. 实验步骤和实验记录表;3. 讲台、投影仪等教学辅助设备。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引入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有趣之处,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基本操作技能介绍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材和操作步骤,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第三步: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有趣的化学实验,引导他们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论。
第四步:讨论和总结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总结实验结果,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第五步: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实验趣味教学课程,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化学实验中,对化学实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不仅掌握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也培养了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这种趣味教学法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浅探激发和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浅探激发和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化学教师应该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化学教学中的适切运用。
我国古代著作《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它很好地诠释了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是做好化学教学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本文就这方面的话题略述己见。
关键词:激发兴趣化学教学课外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
因此,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
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
如何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通过长期的教学观察,我发现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利用形象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初三学生的求知欲非常强,对未知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他们喜欢通过自己动手和思考来探索世界。
化学实验千变万化,对他们很有吸引力。
在日常教学中,如果能把演示实验做得干净利索、现象明显、趣味十足,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凡是课本上规定做的实验都要努力做好,同时还要设法增做一些趣味实验,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对于第一堂课,我没有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一开始就进入化学的学习,而是做了一些小实验,如“玻璃棒巧点酒精灯”、“溶液变色”、“清水写字”、“点铁成金”、“黄铜变白银”、“烧不坏的手帕”等等。
学生们在观看这些有趣的化学实验时,眼睛里流露出一种惊奇、疑惑的神色,好象在问“这是为什么呀”。
这时他们情绪激昂,内心兴奋,注意力非常集中,他们被这些奇妙的化学现象所吸引,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对化学实验有了强烈的兴趣,很想知道为什么,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高二化学兴趣培养教案

高二化学兴趣培养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包括化学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化学元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
2.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的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学生对化学反应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现象,如铁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探索欲望。
2. 知识讲解。
教师向学生介绍化学元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惰性气体等;并讲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3. 实验操作。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反应实验,如铁与氧气的反应、酸与碱的中和反应等。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化学反应过程,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反应产物的性质和变化。
4. 实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学生就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产物进行解释和推理,探讨化学反应的规律和特点。
5. 拓展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对化学反应进行拓展延伸,如探讨化学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酸碱中和反应在中药煎煮过程中的应用等,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6. 总结归纳。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化学元素和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鼓励学生多进行实验探究,加深对化学学科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2.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
3. 讨论交流法,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工作计划——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师工作计划——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我们的化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作为教师,我深知学生对于化学这门学科的认知程度,以及对于学习化学的兴趣程度,都将直接影响他们在化学学科上的表现。
因此,我在此制定了新的教师工作计划,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一、增强实验教学,培养观察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教学的灵魂。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因此,我计划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实验教学的比重,让学生亲手操作,观察化学反应的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同时,我会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他们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联系生活实际,让化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许多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我会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化学原理。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计划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动画等,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形象化、生动化。
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四、开展课外活动,拓展学生视野除了课堂教学外,我还计划开展一系列的课外活动,如化学讲座、化学竞赛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拓展视野,增强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此外,我还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化学竞赛和活动,让他们在竞争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五、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学习上存在着差异。
因此,我计划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高中化学兴趣课教案

高中化学兴趣课教案
目标:通过实验探索,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时间:2 节课
一、实验一:化学反应实验
材料:烧杯、试管、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盐酸
步骤:
1. 将氢氧化铜与盐酸混合在试管中,观察有无气体生成;
2. 将氢氧化钠与盐酸混合在试管中,观察有无气体生成;
3. 在实验报告中记录反应方程式和观察结果。
二、实验二:酸碱中和实验
材料:酚酞指示剂、盐酸、氢氧化钠
步骤:
1. 将盐酸和氢氧化钠混合在烧杯中,使用酚酞指示剂进行观察中和反应;
2. 记录中和点的颜色变化;
3. 在实验报告中写出反应方程式和观察结果。
总结与讨论:
1. 总结化学反应的特征和规律;
2. 探讨酸碱反应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3. 讨论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拓展活动:
1. 带领学生设计新的化学实验,尝试与同学分享并进行实施;
2. 鼓励学生深入学习化学知识,提出自己的问题并积极寻找答案。
评估方式:
1.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2. 实验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参与讨论和提出建议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爱上化学课——兴趣教学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强调启蒙性和基础性,一方面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社会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
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应该根据学生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 提高教师魅力
好的语言能像和煦的春风吹散学生心中的阴云,打开学生的心扉。
老师的教学语言应做到抑扬顿挫,生动、幽默,有感染力,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语言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收知识。
倘若像老和尚念经似的,一个调唱到底,叫学生怎不梦周公呢?教学中运用语言艺术,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并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到生动、直观,引发深沉的思考或者激发生活的热情。
另外,教师不能轻易放过任何一个表扬学生的机会,即使只有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再看看”、“再想想”、“再试试”、“最近有进步”、“不错”、“很棒呀”之类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教师的教态美是教师形象的集中体现。
课堂上,巧妙运用眼神、适当借助手势、板书优美娴熟等方面加强自己的审美素养。
站姿和手势,一定要稳,不要给学生以晃动不安,上下翻飞的感觉。
步态也要稳,不可快步走,要慢而优雅,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不要向学生传递急燥的情绪。
尤其是化学演示实验要动作准确、平稳,尽量不出差错。
2 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育需要“途径和方法”,需要找到切实可行的、能改变现状的灵丹妙药。
时下,许多教育人士不约而同地学习杜郎口、昌乐二中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极尽词汇赞美,什么“神话”、“奇迹”、“颠覆”,一时之间,这些学校成为课改的代名词,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麦加”圣地。
它像一股势不可挡的旋风,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吹荡着相对活跃的当下课堂改革。
坦白的说,我并不信奉固定的“模式”,但我坚信我从两所学校会找到打开课堂教学之门的“金钥匙”。
2.1 一节课40分钟,教师除了在激情和课堂引入下功夫外,教学设计中更要注意控制学生的情绪,要尽量使课堂起伏有度、学生情绪张驰协调,一味的追求活跃或放手不管,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化学键》的离子键教学中,教师演示实验时要一步一步提醒学生注意,让学生在角色上发生改变,(由单纯的看实验,到评判实验,使学生的责任感增强,主体意识增强。
)①教师的实验是否规范;②这样的实验装置与课本有何不同;③实验改进有何好处;④实验是
否成功;⑤现象是否明显。
由于学生相当于在对老师的实验进行评定,这样做的目的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了学生的地位和主体意识。
实验后,要求学生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指出实验现象。
(若实验不成功,分析可能原因。
)接着请学生写出钠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由宏观物质反应的实验现象、化学反应方程式到微观结构讨论、分析——金属钠与Cl2能够发生剧烈反应生成NaCl的原因。
引出离子键的概念。
2.2 复习课和讲评课要作到起伏有度、张驰协调好像比较困难,其实,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学生着想时,总能够找到钥匙打开这把“锁”。
需要指出的是,复习课也好、讲评课也好,首先是必须是符合学生实际、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知识,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一味追求全、偏、难,教师不加选择的生搬硬套,学生只能是死水一潭。
练习讲评中,首先要分析学生的现状,找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讲评时先请学生讲作题时对该题的理解,了解问题出现的偏差,然后和学生一起展开讨论、分析,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使学生掌握解题的思路、方法。
再进行针对性练习强化。
同时,也可以在讲评课中给学生介绍一些与该知识有关的新科技、新应用等,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强度、激发学生记忆信号和学习情绪。
我先让学生思考蚕丝(真丝)主要成分是什么?使学生明白不管蚕丝(真丝)还是羊毛,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回忆有关蛋白质的性质,再亲自实验,观察浓硝酸使蛋白质变色的颜色反应现象和棉线、羊毛线(或真丝)、人造丝灼烧时的气味,并且用手感受灼烧后残留固体,比较它们性质的差异、手感差异。
使学生既巩固、强化了化学知识,又获得了一些判断真假羊毛、真假真丝的方法技巧。
3 设计具有阶梯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是学习的动因,贯穿于学习的始终。
合作学习总是围绕某些问题来进行的,因而要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使学生的合作学习具有方向感、责任感。
问题的设计要具有阶梯性,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小组学习活动的激情,发挥学习共同体的创造性。
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但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会更切合合作探究的需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合作学习讨论解决这些问题,这才是有效的合作学习。
总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我们以学生为出发点,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不断的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