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论文
在化学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在化学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优秀获奖科研论文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推动学生探究真知与获得能力的动力源泉.持久的兴趣是维持学生有意注意的重要保证.对于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化学来说,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设悬念诱兴趣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焦虑心理,它是学生对新知识企盼的兴趣来源.在教学中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教“绪言”时,我向学生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并将事先填充的氢气球放飞到教室上空.氢气球下系一红色绸带,上书:欢迎同学们学习化学,祝大家成功.此时,学生精神抖擞,课堂上充满欢乐愉快的气氛.接着提问:“什么是化学?”学生面面相觑,不能回答.再问:“氢气球为什么能飞?”“如果改用口吹的气球,它能不能飞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用口吹的气球不能飞.”而对于“为什么”,却面带难色.我不作答,而是说,我给大家再变个魔术.学生忽转欢喜,精神放松,课堂气氛又被“魔术”两字调动得活跃起来.只见我手持一杯澄清的石灰水,故意告知学生是一杯“清水”,然后用玻璃管向杯中吹气,不一会儿,杯中的水变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学生欢欣不已,继而表示惊讶,提出疑问:“是真的牛奶吗?”我摇头.紧接着又做一个茶水变墨水的“魔术”,进而把学生的情绪推到高潮.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向往学习化学,增强了学习化学学科的兴趣.二、诱导探究激兴趣诱导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学习方法、能力及创新精神,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最终目的.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实验、操作、观察、设计、讨论等)寻找问题的答案,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整个环节应该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思维为主线,视听并举,深思结合,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激发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例如,在讲“铁”时,为了揭示铁生锈的原因,教师可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思考铁生锈的各种情况.如在通常情况下,铁制品放在空气中就会生锈,涂了油漆则不会生锈,而干燥的铁制品则不会生锈等.经过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以下几种假设:(1)铁制品生锈是因为在与空气接触时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2)铁制品生锈是因为水分子的存在,铁与水发生化学反应.(3)铁制品生锈是水和空气对铁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推论,再根据不同推论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推论是否正确,最后由实验得出结论:铁生锈是铁和氧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这样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探究问题的方法.三、新颖教学稳兴趣虽然化学实验生动有趣,但化学原理和计算却显得枯燥乏味.为了巩固化学实验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采用新颖有趣的教法,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快感,而且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知识.1.分组竞赛法.例如,每学完一章,教师可事先拟订好题目写在投影片上,布置学生课下准备,课上或组与组之间或男生与女生之间进行对抗赛,教师打出投影片之后,看谁答得又快又准确,在小黑板上记下各组的得分.参与激烈的竞赛和角逐,学生的那股兴奋劲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反复做题、讲题所无法达到的.另外,这种方法还适用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化学计算的教学,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化学游戏法.例如,在开始学习化学式的书写时,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如果教师采用游戏的方式,而不是采用让学生反复书写的方式,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而且效果很好.游戏方法有很多,如采取击鼓传纸片拼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随着时快、时慢咚咚的鼓声,学生手中的纸片依次相传,鼓声骤停,接到纸片的学生打开纸片迅速阅读有关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和化合价,在两分钟之内把所有的能拼写的化学式及其名称书写在黑板上全对为胜;写错了,表演一个小节目.学生对比赛游戏很感兴趣,课下积极准备,同学间互相提问,通过游戏,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总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兴趣的持久性和广泛性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的,只要巧妙地运用,就能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
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教学效果教育论文

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教学效果教育论文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为主体、以教为主导的特殊认识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归宿。
一、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1.通过绪言课教学,激发学生的暂时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绪言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开端,应当下力气上好绪言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绪言满足学生好奇心有两条途径:一是教师生动且有说服力的讲述与录像介绍一些耳边的化学、生活中的化学、化工生产、世界与中国的科技成就等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意识到要想立足于当今社会成为跨世纪的人才就必须学习化学。
二是用镁带燃烧时耀眼的白光和铜绿受热后颜色由绿变黑这两个实验的特殊现象和事实,激起学生的暂时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好第一次实验,指导好第一次练习作业等,使学生在心目中切实感受到化学这门学科不仅有用,还有趣。
2.巧妙设疑,启迪学生的思维兴趣激发思维,思维又从疑问开始。
教学中要围绕传授的知识,巧妙设疑,让学生带有一种高涨的情绪去学习和思考,会从另一个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碳酸和碳酸盐”内容时,讲台上放着四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让四个学生分别向试管中吹气,一会儿石灰水变浑浊,继续吹气,浑浊的石灰水变澄清了,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神秘的现象呢?这些奇特的现象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急于知道其中的奥秘。
在学生兴趣盎然时讲授:Ca(OH)2+CO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学生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
二、加强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1.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素材许多化学实验神奇有趣,不但可以给学生以直观感,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不断钻研业务,认真做好实验,并且要不断改进一些实验,使实验现象更直观,便于观察,易于理解。
若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并让学生参与操作,学生的兴趣则会更浓。
例如,在讲授“CO的还原性”时,教师拿着一个集满CO锥形瓶(瓶内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无变化[说明CO不与Ca(OH)2反应],然后让一学生加热事先准备好的钢丝螺旋状一端(钢丝另一端固定在橡皮塞上),加热后看到钢丝表面由光亮的红色变为黑色,过一会儿,将凉的钢丝插入锥形瓶中,钢丝表面无变化,石灰水仍然澄清;这时教师提问:是CuO与CO不反应吗?接着再让学生加热另一钢丝,变黑后迅速插入锥形瓶中,这时钢丝表面恢复了光亮的红色,振荡锥形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只有在加热条件下CuO与CO才反应)。
化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论文]
![化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9849cd75022aaea998f0f3a.png)
化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建立在需要基础上,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认知和活动倾向。
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没有兴趣学生就没有认知的倾向,失去了求知的原动力。
初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
如何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对于我们教学工作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以下是本人几年来在化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感受。
一、上好第一节课“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
上好第一节化学课,对培养今后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尤为重要。
初中学生第一次上化学课,总是存在好奇心。
所以,我们想要上好第一节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要设置许多问题“催化”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加速”他们主动地学习。
例如,绪言课一开始就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化学?”学生面面相觑,不能回答。
老师再问:“氢气球为什么能飞?”“如果改用口吹的气球,它能不能飞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用口吹的气球不能飞。
”对于这些疑问,老师可不作答,既而还可以再提出一连串的问题:“热天时食物为什么会腐烂?”“铁为什么会生锈?”“煤气为什么会致人死亡?”“人胃里的胃酸过多可以用什么药治疗?”等等。
恰当设置“问题”,在学生面前不断地提出他们暂时还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学生在无尽的问题中产生求知的浓厚兴趣,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永不满足。
二、引导学生乐学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
但当学到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兴趣消失。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论文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论文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论文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要有了兴趣,什么事情都会取得成功。
初中化学对于刚刚进入中学的学生是一门比较抽象而且生疏的学科。
他们学习起来会有难度,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
那么,如何能够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个问题的一些做法和尝试,以供大家参考。
一、以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化学科的最突出特点是以实验来提高学生的理解性。
实验更能使学生增强直观性,提高理解能力,更能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因此,化学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手段。
比如,我执教碱金属钠的性质演示实验,如果老师除去外皮让学生看银白色,只有前面的学生能看到,后面的是不能看明白的。
因此,我就把这个演示实验同钠受热、钠与水反应等三个演示实验放到一起,让前后桌4人一组进行学生实验。
通过这样做,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促进了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
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轻松地学化学。
二、让化学走进生活化学比较抽象,但它与生活则是十分密切的,我们时时处处都和化学发生着联系。
所以,我要率领学生走进生活,让他们知道化学是我们生活的依托就喜欢学习了。
如,我教学“氧气”一节时,他们只知道氧气与我们人类密不可分,但是对怎样制作氧气,生活中一些东西和氧气反应都很陌生。
我就列举了食物变馊的问题,就是氧气和食物的化学反应。
接着又举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学生就自然高兴起来,感到非常有意思。
我们要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进行启发,和生活相结合的课堂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增加兴趣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给学生带来无穷的.快乐,更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并能使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比如,办黑板报或办专栏的形式,结合与化学有关联的突发热点新闻,来宣传、研讨、答疑、解惑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论文

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中的兴趣如同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当学生对某一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愉快地去学习它,研究它。
在兴趣的支配下,往往会产生一些特有的灵感,一学就会。
对于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谈一些自己的做法。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兴趣兴趣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认识倾向,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开端。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能听到学生对教师的一些评价:“某某老师上课语言生硬,动不动就训斥人,我特别讨厌上他的课。
”或者“某某老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我特别喜欢上他的课。
”不同的评价,鲜明的对比,可见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大的影响,难怪有人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动力”。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要深入到学生中去,经常与学生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做他们的良师益友,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他们。
教师的一个眼神,一次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一次与学生的课间游戏,都会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可亲和人格魅力,这样,学生就会把这种感情迁移到学习中去。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二、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不仅是探究知识的工具,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教师在第一次上化学课时做几个有趣的化学实验,如“空杯生烟”“魔棒点灯”“水变牛奶”等等,使学生亲眼感受化学的奥妙,学生不自觉地想去刨根问底儿,从而产生了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要认真设计实验,准备实验,确保实验的可行性、科学性和成功率。
也可以将一些便于操作,安全性高的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亲身感受化学的魅力。
教师还要善于改进化学实验,如笔者在做探究“燃烧的条件”的实验时,把白磷放入80度的水中,然后通入氧气,会看到白磷在水中燃烧的奇妙现象,这样既能让学生愉快地探究燃烧的条件,又可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奇妙,起到了不同凡响的激发兴趣的效果。
高中化学教育学习兴趣培养论文.doc

高中化学教育学习兴趣培养论文高中化学是高中理科学习的重要课程,也是学生阶段性考核的重要科目。
高中化学知识点多、知识点框架零散、思维能力要求高、实践操作性强等教学要求,导致局部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学习惰性。
对此,教师应该充分结合高中化学知识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实际中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才能真正实现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全面优化。
高中化学;学习兴趣;多样化;教学方式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自我约束与扩展的重要心理状态,也是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质量的关键性根底。
因此,教师在组织高中化学教学时,一方面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与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融入化学教学课堂中,增强学生对教学知识点以及教学逻辑的掌握,进而全面提高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性、主导性、积极性、实践性,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思维能力与扩展化学思维范式,优化学生的整体化学综合素质。
1.将化学知识点进展专题性梳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化学知识点认知能力高中化学知识点多,知识点间联系性差。
因此,教师应该做好对化学知识点专题性梳理工作,尤其是应该立足于课本与考试考核要求的根底上,将化学知识点进展有选择、有目的、有侧重的梳理与分析,让学生可以对化学知识点以及考核要求有一个全面细致的认知与理解。
2.掌握化学知识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将化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实际生活中对化学知识的运用与实践对学生来说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与认知价值。
因此,教师应该全面掌握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将化学教学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通过生活现象、化工运用、生活经历等进展课堂教学的情境设计,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学习兴趣与深度理解。
1.利用化学课堂教学实验,提高学生对化学现象、化学理论、化学实验操作等方面的掌握由于小型的化学实验在平安性与可操作性上都具有很强的教学实践性,同时对提升学生的课堂兴趣与专注度、标准化学实验操作、视觉化化学实验现象等都具有教学促进作用。
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论文]
![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3351af2aef8941ea76e053a.png)
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风趣导入、通过讲故事、幽默的语言等方法都可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动学生的智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建出化学高效课堂十分重要。
关键词:化学教学;兴趣化学教学应面向高效课堂,这已是当今化学教师的共识。
要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就必须先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能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现。
如何增强化学课堂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实现化学教学的实效性。
这就需要教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好奇,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情不自禁地猜想,并有感悟,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风趣导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风趣的开场白,生动的故事,一个小小的实验都会使一节课成功。
因此,教师在上课的开始必须讲究艺术,不断地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节课的导语。
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例如,在学习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氧气》一节时,在上课前先制备好几瓶氧气,上课时,开始先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入氧气的集气瓶中,这时带火星的木条又重新燃烧,接着再拿来一根已经处理好的细铁丝,一端系一根燃着的木条,再伸入另一瓶氧气的集气瓶中,学生发现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
这两个实验平时生活没有见过,学生会带着问题学习,学生为了弄明白这些问题,会集中注意力学完本节知识。
由此导入新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讲故事来提高学生兴趣比如,在讲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可以引入一个小故事:意大利那布勒斯深山峡谷中,有一个著名的屠狗洞,外观与我们看到的其他普通的山洞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话说,洞里有一个屠狗妖,当人牵着狗进入山洞时,人安然无恙,狗却昏倒,甚至死亡,科学家波曼尔决定弄个究竟,这时他感觉到呼吸困难,并看到手中的火把的火焰飘忽不定……当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转换到有意注意上来时,马上进入正题,启发引导学生这个屠狗妖是什么,学生会联系到本节知识二氧化碳的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不能供应呼。
提高初中化学学生兴趣论文(3篇)

提高初中化学学生兴趣论文(3篇)第一篇:提升初中生化学学习兴趣分析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学生来说,因为内容比较枯燥、繁多易引起抵触情绪,失去学习兴趣。
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就能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经久不衰的求知欲,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就一定会学好化学这门功课。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兴趣;情境古今中外,卓有成就的人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强烈浓厚的兴趣。
早在两千多年前,著名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化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会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去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化学学习中去,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如果没有兴趣,那就会视化学学习为一种苦差事,也就不可能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效果较差,成绩下降。
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和培养,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得到愉悦的体验,并以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为化学学习过程的催化剂,来保证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如果能把第一堂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的兴趣就会被点燃。
因此,我们对第一节课应该精心设计和实施,让化学的“第一乐章”精彩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争取让学生感到自己正在走进一个“有趣而奇妙的世界”。
第一节课应该是妙趣横生的,应该是别开生面的,这样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造成渴望、追求学习新知识的最佳心理状态,才能使学生在情绪高昂的思维过程中获取知识,这是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的关键一步。
例如,教师可以用一些有趣的化学小实验来引起学生兴趣,这比一上课就给学生讲化学如何重要,应如何去学好它,效果要好得多。
二、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一切理论知识都源于实验。
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论文

浅谈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好本学科的前提,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心里特征及认知规律,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使他们一开始接触化学就向往学习化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如果能够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意境,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
例如,在讲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可以设计几个非常有趣的试验:(1)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热水中,水会沸腾起来,为什么?(2)向盛氢氧化钠的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和无色的酚酞试液,会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3)近年来空气污染备受世界各国的重视,燃烧煤的尾气为什么要用氢氧化钠来处理?同学们带着一些问题去分析、概括评价一下,这样一定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
这一阶段,从教育教学目标上,否定了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注入式教学,变教师讲授知识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把教学基点定位在发展思维和培养能力方面。
从教学内容上讲,教师创设的情景和内容,必须和教学的重点内容相关联,最好不是结论性的答案,而是在基本结论的一定范围内,留有余地,以便充分发展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从教学结构上讲,这一阶段以学生观察、联想活动为主,教师通过媒体显示或试验显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例如,在学习化学第一课《社会生活与化学》这节时,由于本章是化学启蒙教育的第一章,介绍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化学品,让学生认识化学课的学习内容、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这一基本哲学观点。
这一节介绍了化学对社会的贡献和化学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化学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的一切方便,展示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介绍化学与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的重大关系,使学生体会到“处处有化学”的真情实感,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决心和动力。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论文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 ,在新课标指导下初中化学教学,应舍弃传统的化学教学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必须把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
因此,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尤为重要。
下面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点滴体会。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
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
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
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
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
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初三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
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大体上包括“化学游戏晚会”、“化学知识讲座”、“化学知识竞赛”、“化学园地”、“化学展览会”等等,可以每学期或每学年举行一两次。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秀获奖科研论文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阶段,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明确.但此时的学生好奇心强,富于幻想,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此时是最容易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时候,而学生最兴奋的是能够亲眼看到化学变化和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这时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把兴趣转化成乐趣.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教学尝试和体会.一、师生关系和谐,师生合作学习俗话说,爱屋及乌.如果爱上一样事物,就会爱上与它相关的事物.教育也是这样,如果一学生和一个老师关系融洽,就会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从而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教学活动中,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相互感化、相互教育,使教学内容得到丰富,从而实现师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教师要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接受平等的教育,最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例如,在讲“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时,教师将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里进行化学反应,反应之后质量没有改变.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让学生对本单元内容进行预习,如果师生关系非常融洽的话,学生就会主动地对课文内容进行预习,甚至有的学生还会自觉地将实验过程进行一番预演.这样,教师和学生就会配合默契,轻松地进行课堂教学,师生合作,教学效果非常好.二、语言幽默生动,提高课堂效率幽默是拉近人与人关系的催化剂,幽默生动的语言可以让相关的听众对自己产生亲近感,而幽默的语言也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武器.教师幽默生动的教学语言,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能大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这种幽默必须要是对课堂教育有促进作用的,可以造成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出色效果.当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遇到困难而紧张不安的时候,教师一句生动的语言就会让学生的情绪雨过天晴,提高学习化学的信心和效率.例如,在讲“酒精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带一瓶酒、一瓶工业酒精和一瓶醋到班级里面来,分别进行酒精燃烧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三种液体的成分.当学生不明白甲醇和乙醇的区别的时候,我告诉他们:“爸爸在家里面喝的是乙醇,可不能让爸爸喝甲醇哦.”学生听了都会心一笑,课堂效果也很好.九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知识储备有限,在化学教学中利用生动恰当的语言,可以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有趣、学生易接受的知识.三、增强学生自信,鼓励学生进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特别关注给学生自信心,因为学生取得的成就越高,学生的信心就越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越大.当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取得了一点点的成就,哪怕他们仅仅学学了一个化学方程式,会做一个配平,他们也会像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而感到高兴,继而对化学产生亲切之感,这种亲切感会驱使学生不断探究、不断钻研,不断取得更大的成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信心的培养.例如,在学生刚学习化学的一周之后,我给学生进行了一次小测验,知识要求不多,内容也很简单,结果学生都考出了比较高的分数.大部分学生都是90分以上,只有一部分学生考到了90分以下.当学生拿到试卷的时候,90分以上同学都很兴奋,而90分以下的同学则显得有点落寞.此时我说:“化学是一门很难的学科,可是同学们都能考到80分以上,真是了不起.”顿时,那些没考到90分的同学都抬起了头,自信心有了很大的提高.四、借助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强调,直观形象的实践操作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某种知识的兴趣.化学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合理利用化学实验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实验中的奇妙现象常常会让学生激动不已,化学世界的奇妙在化学实验中展露无遗.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自己实验,也可以让学生实验,还可以师生配合共同实验,这样的实验过程往往会让学生乐在其中、美不胜收.例如,在做“倾倒二氧化碳”实验时,教师让学生带一个饮料瓶到实验室,然后让学生慢慢将二氧化碳倾倒进饮料瓶中,观察二氧化碳的变化.教师告诉学生:饮料瓶来代替集气瓶收集二氧化碳并倾倒,原因有二:(1)饮料瓶各种容量规格的都好找到,一般都较大,能收集足够多的二氧化碳;(2)饮料瓶的瓶口比集气瓶的要小很多,便于集中倾倒,能有效防止二氧化碳四处扩散.因为二氧化碳是比较容易挥发的气体,所以倾倒一定要慢.而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a.CO2密度比空气大;b.CO2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总之,初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阶段,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明确.但此时的学生好奇心强,富于幻想,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此时是最容易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时候,而学生最兴奋的是能够亲眼看到化学变化和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这时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把兴趣转化成乐趣.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教学尝试和体会.一、师生关系和谐,师生合作学习俗话说,爱屋及乌.如果爱上一样事物,就会爱上与它相关的事物.教育也是这样,如果一学生和一个老师关系融洽,就会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从而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教学活动中,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相互感化、相互教育,使教学内容得到丰富,从而实现师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教师要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接受平等的教育,最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例如,在讲“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时,教师将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里进行化学反应,反应之后质量没有改变.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让学生对本单元内容进行预习,如果师生关系非常融洽的话,学生就会主动地对课文内容进行预习,甚至有的学生还会自觉地将实验过程进行一番预演.这样,教师和学生就会配合默契,轻松地进行课堂教学,师生合作,教学效果非常好.二、语言幽默生动,提高课堂效率幽默是拉近人与人关系的催化剂,幽默生动的语言可以让相关的听众对自己产生亲近感,而幽默的语言也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武器.教师幽默生动的教学语言,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能大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这种幽默必须要是对课堂教育有促进作用的,可以造成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出色效果.当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遇到困难而紧张不安的时候,教师一句生动的语言就会让学生的情绪雨过天晴,提高学习化学的信心和效率.例如,在讲“酒精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带一瓶酒、一瓶工业酒精和一瓶醋到班级里面来,分别进行酒精燃烧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三种液体的成分.当学生不明白甲醇和乙醇的区别的时候,我告诉他们:“爸爸在家里面喝的是乙醇,可不能让爸爸喝甲醇哦.”学生听了都会心一笑,课堂效果也很好.九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知识储备有限,在化学教学中利用生动恰当的语言,可以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有趣、学生易接受的知识.三、增强学生自信,鼓励学生进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特别关注给学生自信心,因为学生取得的成就越高,学生的信心就越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越大.当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取得了一点点的成就,哪怕他们仅仅学学了一个化学方程式,会做一个配平,他们也会像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而感到高兴,继而对化学产生亲切之感,这种亲切感会驱使学生不断探究、不断钻研,不断取得更大的成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信心的培养.例如,在学生刚学习化学的一周之后,我给学生进行了一次小测验,知识要求不多,内容也很简单,结果学生都考出了比较高的分数.大部分学生都是90分以上,只有一部分学生考到了90分以下.当学生拿到试卷的时候,90分以上同学都很兴奋,而90分以下的同学则显得有点落寞.此时我说:“化学是一门很难的学科,可是同学们都能考到80分以上,真是了不起.”顿时,那些没考到90分的同学都抬起了头,自信心有了很大的提高.四、借助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强调,直观形象的实践操作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某种知识的兴趣.化学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合理利用化学实验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实验中的奇妙现象常常会让学生激动不已,化学世界的奇妙在化学实验中展露无遗.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自己实验,也可以让学生实验,还可以师生配合共同实验,这样的实验过程往往会让学生乐在其中、美不胜收.例如,在做“倾倒二氧化碳”实验时,教师让学生带一个饮料瓶到实验室,然后让学生慢慢将二氧化碳倾倒进饮料瓶中,观察二氧化碳的变化.教师告诉学生:饮料瓶来代替集气瓶收集二氧化碳并倾倒,原因有二:(1)饮料瓶各种容量规格的都好找到,一般都较大,能收集足够多的二氧化碳;(2)饮料瓶的瓶口比集气瓶的要小很多,便于集中倾倒,能有效防止二氧化碳四处扩散.因为二氧化碳是比较容易挥发的气体,所以倾倒一定要慢.而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a.CO2密度比空气大;b.CO2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总之,初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阶段,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明确.但此时的学生好奇心强,富于幻想,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此时是最容易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时候,而学生最兴奋的是能够亲眼看到化学变化和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这时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把兴趣转化成乐趣.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教学尝试和体会.一、师生关系和谐,师生合作学习俗话说,爱屋及乌.如果爱上一样事物,就会爱上与它相关的事物.教育也是这样,如果一学生和一个老师关系融洽,就会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从而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教学活动中,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相互感化、相互教育,使教学内容得到丰富,从而实现师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教师要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接受平等的教育,最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例如,在讲“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时,教师将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里进行化学反应,反应之后质量没有改变.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让学生对本单元内容进行预习,如果师生关系非常融洽的话,学生就会主动地对课文内容进行预习,甚至有的学生还会自觉地将实验过程进行一番预演.这样,教师和学生就会配合默契,轻松地进行课堂教学,师生合作,教学效果非常好.二、语言幽默生动,提高课堂效率幽默是拉近人与人关系的催化剂,幽默生动的语言可以让相关的听众对自己产生亲近感,而幽默的语言也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武器.教师幽默生动的教学语言,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能大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这种幽默必须要是对课堂教育有促进作用的,可以造成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出色效果.当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遇到困难而紧张不安的时候,教师一句生动的语言就会让学生的情绪雨过天晴,提高学习化学的信心和效率.例如,在讲“酒精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带一瓶酒、一瓶工业酒精和一瓶醋到班级里面来,分别进行酒精燃烧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三种液体的成分.当学生不明白甲醇和乙醇的区别的时候,我告诉他们:“爸爸在家里面喝的是乙醇,可不能让爸爸喝甲醇哦.”学生听了都会心一笑,课堂效果也很好.九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知识储备有限,在化学教学中利用生动恰当的语言,可以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有趣、学生易接受的知识.三、增强学生自信,鼓励学生进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特别关注给学生自信心,因为学生取得的成就越高,学生的信心就越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越大.当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取得了一点点的成就,哪怕他们仅仅学学了一个化学方程式,会做一个配平,他们也会像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而感到高兴,继而对化学产生亲切之感,这种亲切感会驱使学生不断探究、不断钻研,不断取得更大的成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信心的培养.例如,在学生刚学习化学的一周之后,我给学生进行了一次小测验,知识要求不多,内容也很简单,结果学生都考出了比较高的分数.大部分学生都是90分以上,只有一部分学生考到了90分以下.当学生拿到试卷的时候,90分以上同学都很兴奋,而90分以下的同学则显得有点落寞.此时我说:“化学是一门很难的学科,可是同学们都能考到80分以上,真是了不起.”顿时,那些没考到90分的同学都抬起了头,自信心有了很大的提高.四、借助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强调,直观形象的实践操作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某种知识的兴趣.化学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合理利用化学实验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实验中的奇妙现象常常会让学生激动不已,化学世界的奇妙在化学实验中展露无遗.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自己实验,也可以让学生实验,还可以师生配合共同实验,这样的实验过程往往会让学生乐在其中、美不胜收.例如,在做“倾倒二氧化碳”实验时,教师让学生带一个饮料瓶到实验室,然后让学生慢慢将二氧化碳倾倒进饮料瓶中,观察二氧化碳的变化.教师告诉学生:饮料瓶来代替集气瓶收集二氧化碳并倾倒,原因有二:(1)饮料瓶各种容量规格的都好找到,一般都较大,能收集足够多的二氧化碳;(2)饮料瓶的瓶口比集气瓶的要小很多,便于集中倾倒,能有效防止二氧化碳四处扩散.因为二氧化碳是比较容易挥发的气体,所以倾倒一定要慢.而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a.CO2密度比空气大;b.CO2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总之,初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怎样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怎样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优秀获奖科研论文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所持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泼的心理成分,是学习动力最重要的源泉。
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
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是推动他们愉快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学习兴趣组织教学。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让学生在第一节化学课上就开始爱上这门课学生学习必趣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受“第一印象”的影响。
初中学生上第一次化学课总是存在好奇心理。
教师要在第一次化学课上把学生引进一个奇妙的化学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让学生看到许多有趣的化学现象。
例如,在上第一堂化学课《绪言》课的时候,我设计了兴趣实验:(1)烧不坏的手绢:(2)燃烧的蜡烛为何熄灭?(3)红色的水怎么褪色了?(4)死灰复燃;(5)牵牛花为何变色?一下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高涨,同时设置许多问题迫使他们思考、探求。
例如,铁是什么物质?为什么铁会生锈?木柴为什么会燃烧?煤气为什么会致人死亡?等等。
在学生面前不断地提出他们暂时还解决不了的问题,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永不满足,并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使学生体验“处处有化学”的真情实感,与此同时巧妙地配合演示实验设置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时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向往学习化学,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另外,在每节课的导入时,也可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与知识有关,并且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验现象的问题或者实验,作为悬念,让学生思考、分析,去找“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
化学实验对初中学生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
他们往往会被五彩缤纷的化学现象所陶醉,很容易在未知心理激起求知的浪花。
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培养论文(全文)

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培养论文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兴趣产生的心理基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情感教学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和沟通,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类最微妙的能力就是爱的能力。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深爱自己的学生,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关怀和帮助他们,并且听取他们对该课程的反映,要和他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并和他们交朋友,而且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这样学生会由对教师的热爱,逐渐转变为对教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
二、优化组合教学内容是兴趣产生的物质基础很多有关化学方面的知识,如高能燃料、温室效应、纳米材料、光导纤维等在国防、科技和RM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这种强烈的求知欲便是学生产生兴趣的直接基础。
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中,有很多有趣的实验和耐人寻味的典型事例,集科学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寓兴趣于科学信息之中,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如“白磷的燃烧”实验,同样都是通过磷,而在水下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均不燃烧,只有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的有趣现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产生对化学的兴趣。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即创设一个使学生学习愉快而不过分紧张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把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
这就要求从以下三方面做起:1.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和其它直观教具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搞好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
化学实验能给学生展现诸如颜色变化、放出气体、产生沉淀等生动、新奇、鲜亮的化学现象。
教学中要借助化学实验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要结合实验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增强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制造条件做好演示实验。
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模型、流程图、标本、投影、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化学教学内容形象化,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般的学习,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秀获奖科研论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 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九年级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 教师如果注意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并因势利导, 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 进而转化成志趣, 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求知欲.一、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习兴趣化学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本身就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上第一节化学课时,如果教师避开书本,讲一些生活中喜闻乐见又与化学有关的现象,如“鬼火”现象、假酒案件、绿色食品等,并用化学知识予以解释,就能让学生觉得学习化学非常有用,诱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做几个化学小实验,如“烧不坏的手帕”、“空杯生奶”、“魔棒点灯”等,让学生觉得化学太“好玩了”,天天盼望上化学课,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感受来自化学世界的美,可以使学生体验化学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体验化学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教师可讲一个故事:在意大利的阿尔卑斯山脚下,有一个山洞,当地人把它叫做“屠狗洞”.因为一旦有狗进入洞的深处时,狗便躺下死掉,而人进入却安然无恙.当地有些年龄大的人说,洞里有“屠狗妖”,所以狗进入会死掉.问:谁能解释一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此时学生的兴趣很浓,都想找到问题的答案,在独立思考的同时,允许他们相互研究和看书,结果大部分学生能圆满回答这个问题:那里不存在“屠狗妖”.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在空气的最下层,并且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狗比人矮,所以狗会因缺氧而窒息死亡,而人则平安无事.又问:如果必须进入这样的场合,你将怎么办呢?学生会很自然地回答:做灯火实验.最后让一个学生根据以上现象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这样,学生的兴趣倍增,所学知识也能牢固掌握.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破除迷信的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三、发挥实验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践证明,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在上新课前,教师可设计一两个富有启发性的实验,利用实验中出现的奇妙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产生激奋、高昂的学习情趣.例如,在上绪言课时,教师可将一张事前用碱溶液写有“化学”字样的白纸贴在小黑板上,然后用棉花蘸取无色的酚酞试液往纸上一擦,白纸上立刻奇迹般地出现了两个红色大字“化学”.这时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利用这个机会,提出问题: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什么的?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化学?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讲“氧气的性质”时,拿一瓶事先收集好的气体,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内,发现带火星的木条剧烈燃烧了,此时学生的脑海里产生了许多疑问:瓶内盛的是什么气体?它怎么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呢?针对这样的提问指出,这瓶气体就是供给动物呼吸的氧气,学生马上联想到氧气最显著的化学性质就是支持燃烧.再如,在讲“实验室制取氢气”时,解释用锌而不用镁或铁的原因时,教师可增加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再由学生得出为何不用镁、铁而用锌的原因,这也为以后学习金属活动顺序表打下了基础.在重视演示实验的同时,教师更要重视学生实验.学生一到实验室就觉得眼睛不够用,不断提出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做实验,实验会做得又快又好.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可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使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精神,从而激发他们更广泛的学习兴趣.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及家庭小实验,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例如,“空杯生牛奶”、“小纸花变色”、“摩棒点灯”等实验,使学生睁大了好奇的双眼,这时引出新课内容,就能扣住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讲解好得多.又如,在讲了酸性、碱性以后,指导学生去测定本地的土壤、水样的酸碱性,了解本地区的空气污染情况.实验的魅力深深地诱惑着学生,促进了智力的发展,使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总之,兴趣是学习的一种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论文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必须从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中摆脱出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与生成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就有必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构建灵活而规范的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
为此,我在实验教学中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教师首先向学生呈现“nh3能否除去cu中混有的cuo”这一问题,引起学生困惑,产生探究欲望,同时提供给学生已前学习过的h2和co还原cuo的实验所需仪器等,以及制备nh3的药品等其他无机药品。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该问题分析,从nh3中氮元素化合价、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以及h2(或co)还原cuo的实验三方面引导。
二、组织探究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在教师组织下,分成若干小组,学生开始讨论和探索,学生根据氧化还原原理和nh3中氨元素化合价为负三价,并通过对h2(或co)还原cuo实验的类比和想象,能够初步假设氨气具有还原性,并明确该实验问题是用nh3将cuo还原为cu单质而除杂。
在此假设基础上,学生开始收集资料,并借助已有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拟定实验方案,此时各组围绕着实验装置展开争论:①有小组认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主张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②另外的小组则认为氨气是具有刺激性气体,为了防止氨气被排放到空气中,主张采用一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但尾气用稀硫酸去吸收。
最后,教师总结各小组的实验方案,主要是以下两种。
方案一:①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制取一定量的氨气;②将少量的氧化铜装入硬质大试管中(实验装置同氢气还原氧化铜);③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的混合物将氨气通入大试管中,排尽试管中空气;④继续通入氨气,同时加热大试管,使反应进行;⑤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至大试管冷却,观察实验现象;方案二:①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加热制取一定量的氨气;②将少量的氧化铜装入玻璃管中(两端放一小段细铜丝,防止爆炸)。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兴趣论文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
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
以下是我多年来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一、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
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
我们教师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因为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
如讲催化剂概念、氧气、氢气、酸碱盐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
二、优化知识教学现行的化学教材是面向全国的,它只是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
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传授,是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的。
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
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
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学习做好铺垫。
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概念要使学生透彻理解,重点的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要形成一个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前后有序、张弛适宜的知识结构。
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课堂是学生在校学习知识的主战场,课堂教学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键所在。
托尔斯泰曾经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学习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初中化学是学生新接触的一门课程,因为化学贴近生活,使得学生身边处处有化学。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论文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摘要: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化学教师应注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意渗透化学史教育,强化实验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从而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进而更加热爱化学,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真正培养其能力。
关键词:兴趣;化学史;探索实验;化学与生活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2-122-0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才能激发创新潜能,产生创新欲望,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进而真正培养其能力。
一、穿插化学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史是从历史的角度,对化学科学的孕育、产生和发展过程的动态描述,是纵向考察化学发生发展过程及规律的,是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画卷”。
戴安邦教授曾指出:“全面的化学教育不仅传授化学知识、技能,更要训练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结合化学知识进行形象生动的化学史教育,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伟大化学家的人格魅力,从中得到思想和方法的启迪,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能够渗透化学史教育的地方可谓比比皆是:学元素周期律不能不讲门捷列夫;碱金属不能不提戴维;讲有机合成不能不提伍德沃德;讲化学键不能不提鲍林;氧气的发现不能不提舍勒;此外,道尔顿与原子论、分子学说与阿伏加德罗等等。
化学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伟大科学家的奋斗史,加强化学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化学发展的概况,更重要的是通过讲述伟大化学家的故事,给学生树立榜样,使其立志成才,增强学生强烈的爱国热忱、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其充分感受伟大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对其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二、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1、利用实验产生的新奇现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实验中的奇异现象,容易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泼的心理成分,是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论文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论文摘要:学完每一课都有课后练习,学生会做题,才能让他们尝到甜头,才有信心学下去。
一般情况下我会先出几个简单题给学生做,让他们觉得化学简单,进而再让他们做练习,这时他们是带着自信在做题,能把他们的潜力挖掘出来。
兴趣,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因此,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我们化学老师的责任。
那如何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呢?在我教学的四年中,我总结了一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开好第一课初中化学是初中的最后一门新加的课程,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他们都充满了期望,他们对第一节化学课寄予很大的希望,他们怀着一颗激动好奇的心,睁大眼睛“看”化学。
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要利用他们的好奇心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所以在讲第一节课,也就是《绪言》一节课时,我没有按照教材一步步来,而是先做了几个简单有趣的小实验。
(1)清水变牛奶;(2)铁树开花;(3)色酒变水,水变色酒;(4)自做果冻。
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并瞪大疑问的眼睛,然后告诉他们在化学里可以找到答案。
接着介绍什么是化学、为什么学化学、化学与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的重大关系等。
从一开始,学生就向往化学,对化学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正如俗话所说,“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
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堂化学课是尤为重要的。
因此,把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
(二)做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
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
化学实验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而且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
如果说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生动有趣,那么,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摘要】学生的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元素,如果在化学教学中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一定能改变学生学习化学的态度和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调动兴趣化学教学
柏拉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说得好:“对一切来说,只有喜爱才是最好的教师”。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
因此,在教学中,应设法激趣,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处处从教学需要出发,深掘教材知识精髓,探索学习兴趣爆发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但能打破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而且能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积极性和自觉性。
一、从学生出发
尤其是高一学生,高一化学是继初三化学学习后的高一层次的学习。
高一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学生学的好坏。
直接影响他们是否能继续深造。
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受到初中教师的教法,自身的学法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往往不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如果在学习策略和学习兴趣上不能较快改善,成绩会出现较大分化。
二、从教材出发
在进行新课程改革,所用的教材都是新的,与以往的教材不同,新教材中设置了“交流与讨论”,“拓展视野”、“化学史话”等不同的教学栏目,能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兴趣、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教书不是耍贫嘴,说笑话,也不是抖包袱、吊书袋。
一切脱离教材,不切实际的调侃,都会有哗众取宠之嫌。
与此相反,只有博览群书,深挖教材,不断研究新课标与考试说明,具备一桶水、一井水的知识功底,带着深厚的爱生激情,披文入情,把握知识要点,体会感情空间,才能理清教材思路,融会贯通,选准知识兴趣爆发点,灌满“一杯水”。
三、兴趣的激发
1.教师要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天然具有一种美的冲动,即对美的样式具有敏感性和选择性。
当他们面对具有很强魅力的学习对象时,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孜孜不倦地去渴求去欣赏去品味。
纵观古今中外,多少有成就的名人都是把他们感兴趣的事当作生命的需要,而执著追求。
所以要让学生学好化学,必须要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那么怎样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呢?
首先,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在中学阶段,各科绝大部分都搞题海战术,而忽视学生的动手能力。
因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观察得出正确结论,领悟知识。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其次,要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有成功的机会,但是多数人都不会成功。
因为他们虽然有能力,但不愿更多的付出,主要是缺乏成功的重要因素——兴趣。
如果具备了这一品质,无论做任何事情就会游刃有余,最终成为一个胜利者。
2.做好导课,激发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索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
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说“成为一个杰出科学家最重要的,第一是要对科学有兴趣”,对一个学生来说,考试“第一名并不代表什么,最重要的是要有兴趣”。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是培养学生素质的前提。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
教师对每堂课的开场白应该认真仔细推敲,要使开场白起到激起学生兴趣,从而为传授新知识扫清心理障碍,就必须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言。
所以,我们想要上好第一节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要设置许多问题“催化”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加速”他们主动地学习。
3.充分运用化学实验
从许多化学家成长的历程来看,他们都非常热爱化学实验,而且无不是通过实验取得化学成就的。
许多化学老前辈和卓越的化学教师都一致认为,只有化学实验才能反映化学学科的特点,才能引
起学生的兴趣。
中学生对化学实验是特别感兴趣的,因此,必须重视化学实验,并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为把实验中激发的暂时兴趣转为稳定兴趣,要注意将验证实验改为发现式实验,引导学生从“看热闹”到“看门道”。
教师要认真做好一个演示实验,上好每一次学生实验课,使学生一开始注意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且经常组织学生做一些分组实验,同时在课堂上还要把一些危险性小、难度不大的演示实验让给学生做,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不急于回答,经过讨论研究后再把正确答案以及实验原理告诉学生,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兴趣的持久
爱因斯坦也说过:“热爱是最好的教师。
”这些话都点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高度认识和重视兴趣在学生学化学中的动力作用,千方百计地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使学生能自觉、持久、主动地学习化学。
例如,教师在演示“氯化氢气体的喷泉实验”后可提出如下问题以引发讨论:1.喷泉形成的原理是什么?2.什么条件下可以形成喷泉?3.只有易溶于水的气体才能形成喷泉吗?4.除了氯化氢还
有哪些气体可以做喷泉实验?5.只有水才能作为喷泉的液体吗?6.若将喷泉实验中的液体改为其他的液体,情况会有什么变化?7.若烧瓶中无气体,只增大烧杯内液面上的压强,能否形成喷泉?8.为
什么有时候烧瓶中不能喷满液体?9.火山喷发的原因以及常见的音乐喷泉原理与课本中的实验原理是否相同?10.喷泉实验那些注意事项?
总之,在教学中要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练习,充分利用实验电教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
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