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中国纺织业反倾销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纺织品出口遭受国外反倾销原因分析

纺织品出口遭受国外反倾销原因分析
纺织品出口遭受国外反倾销原因分析
口文 / 可伦 蒋 邰文峰
提要
0 牛仔服 的发展 , 特别是纺织产业在其 国民经济 中 本文针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反 纺织品有 限公司 占近 10万美元 。
挺括、 穿着舒适 、 风格时 尚 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 倾销 不断上升 的现状, 分析纺织品反倾销 装因具有耐磨、 从维护 自 身经济利
造成 了对全球性 1 国际贸 易保 护主义盛行 .进入 2 益强 有力的挑战者 角色 出现 在国际市场 国家的贸易逆差 的加大 , , 1 常州地 区出口的国际市场相 世纪 以来 ,全球经济发展 总体不平衡, 加 的既有格局 中,出 口产 品竞 争力不 断增 失衡的担忧 。
之经济危机的加深和蔓延, 使得各主要资 强 ,中国威胁论” “ 出现在各个领 域内。我 对狭窄,出口产 品主要集 中在几个市场 , 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了经济“ 滞涨 阶段, 国纺织品在全球地位逐年上升 , 出 口 如澳大 利亚 、 本 、 国及欧美地 区, 每年 日 韩 并且 很多 国 国 内经济 萎靡 不振 ,随之 全球经济 不景 以 2%的速度增长 , 国的贸易顺差拉 与我国宏观 的出口市场基本一致。 0 与各 家坚持认 为贸易逆 差是对其 本 国经 济 的 气, 失业 率居高 不下 , 球有将近 2亿 失 大 , 全 对进 口国的纺织产业形成较大的竞争 业者 ,从而使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压力 , 同时使一些 国际上的竞争对手也感 威胁, 在这种 国家出现 收支不平衡的情况
5 0 49 、2 12 15 14 9) 2 9 2 9 5 1 4 0 、 2 12 9 展开 反倾 仍然可以把我 国作为 “ 非市场经济 国家 ” 品附加值, 向资本和技术 密集 型发展。国 销调查 , 这是继阿根廷完成对中国产牛仔 对待 。 而非市场经济地位是我 国纺织品出 外 对我国纺织 品的反倾销除 了传统 的 以

中国反倾销案例

中国反倾销案例

中国鞋遭遇欧盟反倾销事件回放■2005年6月30日和7月7日,欧盟委员会对我国劳保鞋和部分皮鞋实施反倾销立案调查,其中劳保鞋涉案金额在5255万美元、皮鞋案金额高达7.3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欧盟成员投票通过从4月7日起对所有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皮鞋征收4.8%的关税,到10月增加到19.4%。

■2006年10月5日,我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崇泉发表谈话指出,欧盟在此案中存在多处法律缺陷,中方将保留采取相应措施的权利。

■2006年10月7日,欧盟正式启动对原产于中国的皮鞋产品实施征收为期2年的16.5%的反倾销税。

■2006年10月23日,奥康集团决定向欧盟一审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欧盟理事会征收16.5%反倾销税的法规不符合欧盟的相关法律。

随后,温州泰马、广东南海金履和广东万邦等3家企业跟进。

■2006年12月8日是中国鞋企对欧盟皮鞋反倾销的申诉截止的最后期限。

除了四家外,中国其他千余家皮鞋企业集体放弃了诉讼。

关注欧盟对华鞋类产品反倾销案佚名【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2006-06-28 8:34】鞋是2006年欧盟与中国双边贸易中最热门的一个词汇。

从2005年中到2006年初,欧盟多次刁难中国鞋类产品。

先是对劳保鞋和皮面鞋靴进行反倾销调查,然后是宣称“有毒鞋”,最后发起针对中国多种鞋类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使鞋类产品成为继纺织品之后第二种面临众多贸易救济措施的产品。

在“鞋案”中,欧盟“一年中分阶段征收反倾销税、对所有涉案企业实施统一税率以及拒绝给予市场经济地位”的行为史无前例,这些“不按规矩出牌”的做法引起了国内业界的关注。

本文拟就欧盟对华鞋类产品反倾销的整个过程作一概括和分析。

二、欧方观点(一)欧盟各成员国观点1.瑞典2006年3月7日,瑞典工商部长Ostros表示,坚决反对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和越南的皮鞋征收反倾销关税。

Ostros指出,征收反倾销税将是失败的做法。

Ostros表示,不能理解欧盟贸易代表曼德尔森关于“征收反倾销税不会造成鞋类市场价格上涨”的说法,如果真是这样的结果,加征反倾销税将毫无意义。

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影响分析

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影响分析

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影响分析欧盟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纺织品是中国对欧盟的重要出口商品之一。

在过去几年中,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实施了一系列反倾销措施,这对中国纺织品出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对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措施的影响进行分析。

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欧盟认为中国纺织品出口到欧盟市场的数量和价格构成了对欧盟本地产业的不正当竞争,对欧盟纺织品产业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是欧盟认为中国政府对纺织品产业的扶持政策存在不公平竞争的嫌疑。

基于这些原因,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出台了一系列的贸易救济措施,包括针对中国纺织品产品的反倾销税、反补贴税等。

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实施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实施反倾销措施导致中国纺织品出口到欧盟市场的价格上升,降低了中国纺织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

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实施反倾销措施使得中国纺织品出口到欧盟市场的数量受到限制,进一步挤压了中国纺织品在欧盟市场的份额。

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实施反倾销措施也使得中国纺织品出口到欧盟市场的贸易环境变得不确定,增加了中国纺织品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成本。

面对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实施反倾销措施带来的挑战,中国纺织品产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缓解负面影响。

中国纺织品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以应对欧盟反倾销措施带来的价格上涨和贸易量下降的影响。

中国纺织品企业需要积极扩大对欧盟市场以外的市场,降低对欧盟市场的依赖度,降低因欧盟反倾销措施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国政府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督促欧盟放弃对中国纺织品实施的反倾销措施,提升中国纺织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

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实施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纺织品产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中国纺织品产业需要在面对这一影响时保持充分的应变能力和战略定力,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开拓多元化的出口市场、加大品牌推广等方式,逐步克服这些影响,实现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纺织品反倾销案例

纺织品反倾销案例

欧委会于2005年9月16日发布第1487/2005 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化纤布征收 14.1%-56.2%的最终反倾销税,终裁结 果与终裁披露结果相同。此公告自2005 年9月17日起生效,所有进入欧盟的中国 涉案产品即日开始征收关税。
49家涉案企业申请市场经济地位,其中 有25家企业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平均税 率也降为14.1%,18家企业获得分别裁决, 平均税率37.1%。
应诉企业大都拿到了比初裁更为有利 的税率,其中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企 业税率由初裁时的20%降为14.1%;获得 单独税率企业的终裁税率从26.7%到 46.4%不等,而原先初裁时是26.7%到 74.8%不等的单独税率;初裁时最高税 率为85.3%,现在下调到56.2%。
总结 : 一、 企业争取获得市场经济 地位是应对的关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二、 争取较低的分别税率,只 有应诉才能胜诉 三、 积极参与行业损害抗辩
2005年3月,欧委会公布初裁结果:我 56家应诉企业中,有25家企业获得市 场经济地位,18家企业获得分别税率。 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企业平均税率为 20%,没有应诉的企业税率为85.3%。
同时,欧盟初裁中国化纤布行业对欧 盟同行的损害成立。该税率的实施期 限从欧盟发布此公告之日起,至发布 此案的终裁结果期间。
中国应对欧盟对华 化纤布反倾销案例
2004年6月17日,欧盟委员会决定对我 国出口的第35类纺织品 (主要指化纤布) 发起反倾销调查。调查期为2003 年4月 至2004年3月。 此次调查涉及5个欧盟海关税号的产品 (54075200、54075400、54076130、54076190、 54076990),案值4.87亿美元,共有942家 化纤布出口企业涉案其中江浙企业占大 多数 。

最近三年中国遭遇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例

最近三年中国遭遇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例

最近三年中国遭遇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例09经济学2班 3109010657 韩维伟一、中欧钢铁扣件反倾销案胜诉,击破欧盟贸易保护:以反倾销之名,2009年,欧盟开始对进口中国的钢铁扣件课以重税。

由于实在忍无可忍,2009年7月31日,中国在WTO起诉欧盟。

首先进行的是必经的磋商程序,但磋商无果。

同年10月12日,中国要求成立专家组进行审理。

巴西、加拿大、智利、哥伦比亚、印度、日本、挪威、中国台湾、泰国、土耳其和美国以第三方身份参加诉讼。

2010年12月3日,WTO专家组就中国诉欧盟对中国钢铁扣件反倾销案作出一审裁决,支持了中国的8项诉求;同时,认为中国对11项诉求证明不充分不予支持,并对另外9项诉求不予裁决,或者认为不在管辖范围,或者没有裁决必要。

中国获得支持的8项诉求是双方争议的核心,所以从整体上讲,中国胜诉。

二、中美轮胎特保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于2009年6月29日提出建议,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三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从价特别关税。

根据程序,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决定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实施限制关税为期三年。

2010年12月13日,WTO驳回中国提出的美国对其销美轮胎征收反倾销惩罚性关税的申诉,仲裁小组表示美国在2009年9月对中国销美轮胎采取“过渡性质保护措施”征收惩罚性关税未违反WTO规定。

2011年9月5日,世界贸易组织(WTO)裁定中国败诉。

三、国际对华钢材反倾销案例:2009年,国际方面对中国钢铁反倾销案共计21例,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盟,美国7起,欧盟4起,俄罗斯3起,印度3起。

从品种上看,中国的钢管产品又成为各国主要的反倾销对象,总计有12起之多,未来中国钢管出口环境将受到严峻的威胁和挑战。

1、美国对中国石油钢管征收反补贴税。

12月3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表决认定,美国国内钢铁工业受到从中国进口石油钢管产品的损害,该裁决为美国商务部11月24日的终裁结果扫清了道路。

欧盟对华反倾销及我国的对策

欧盟对华反倾销及我国的对策

欧盟对华反倾销及我国的对策欧盟对华反倾销及我国的对策近2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和出⼝贸易获得了飞速的增长。

但是,随着我国商品出⼝贸易量的增加和在世界出⼝榜上排名的上升,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国家也逐步出现了扩⼤之势,从80年代的美国、加拿⼤、欧盟、⽇本等发达国家逐步扩⼤到墨西哥、印度、埃及、南⾮、秘鲁和⼟⽿其等发展中国家。

⽽在这些国家中,欧盟是对我国进⾏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地区,反倾销问题已成为影响中欧正常经贸关系发展的严重障碍。

分析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特点,研究我国被诉原因及应诉对策,对有效抵制欧盟对华反倾销,消除双边贸易障碍,促进双边贸易关系的健康发展,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具有重⼤的现实意义。

⼀、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基本状况可以说,国外对华反倾销的进程与我国对外改⾰开放的步伐是相⽣相伴的。

从1979年欧盟最早发动对我出⼝糖精钠和机械闹种反倾销指控并获成功以来,我国出⼝商品接⼆连三受到美国、加拿⼤、澳⼤利亚等国的反倾销指控。

据中国外经贸部的统计,从1979到2000年9⽉初,中国出⼝商品已累计遭受来⾃欧、亚、⾮、⼤洋州的三⼗⼏个国家的422件反倾销起诉,涉及我国出⼝商品⼆⼗多个⼤类中的绝⼤部分类别,给我国出⼝造成的直接损失达100多亿美元。

在422起反倾销调查案中,欧盟占第⼀位,为87起,影响我国约10%的出⼝,损失在30亿美元以上。

进⼊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发展,欧盟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规模不仅越来越⼤,且反倾销⽴案调查频繁、裁定率很⾼,是西⽅发达国家中对我国进⾏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地区。

当前,欧盟对我国出⼝商品实施反倾销,主要有以下⼏个特点:(⼀)提起反倾销诉讼的次数频繁进⼊20世纪90年代后,欧盟对我国产品提起的指控有增长之势。

20世纪80年代欧盟对华反倾销年均3起;从1990年⾄2000年9⽉初,欧盟对华反倾销年均7起,特别是在1996—1997上半年欧盟就发动了11起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

欧盟对华反倾销案例

欧盟对华反倾销案例

欧盟对华反倾销案例
欧盟对华反倾销案例是指欧盟针对中国出口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并采取相应措
施的案例。

反倾销是指进口国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对进口商品征收反倾销税或采取其他贸易限制措施的行为。

在国际贸易中,反倾销措施是一种常见的贸易保护手段,也是国际贸易摩擦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欧盟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对中国出口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的案例并
不鲜见。

在这些案例中,欧盟通常会对中国出口的特定商品展开调查,调查的对象包括钢铁、纺织品、化工产品等多个行业。

调查的过程中,欧盟通常会对中国出口商的销售价格、成本结构、市场份额等进行调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倾销行为。

一旦确认存在倾销行为,欧盟将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反倾销税或采取其他限制
措施。

这些措施将对中国出口商造成影响,增加其出口商品的成本,降低竞争力。

同时,这些措施也将对中国相关产业产生影响,可能导致出口减少、市场份额下降等后果。

中国政府通常会对欧盟的反倾销调查做出积极回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中国
出口商的权益。

在一些案例中,中国政府也会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要求对欧盟的反倾销措施进行裁决,以维护中国出口商的合法权益。

总的来说,欧盟对华反倾销案例是中国与欧盟之间贸易摩擦的重要方面,也是
国际贸易中常见的贸易争端之一。

双方在贸易摩擦中需要通过对话协商等方式解决分歧,共同维护国际贸易体系的稳定和发展。

各国纺织品贸易争端综述

各国纺织品贸易争端综述

各国纺织品贸易争端综述各国纺织品贸易争端综述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纺织品贸易也成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一个重要贸易领域。

然而,由于各国在纺织品贸易中的利益分配不均,以及国内产业发展的需要,导致了不少的纺织品贸易争端。

以下将对一些典型的纺织品贸易争端进行综述。

1. 中美贸易争端2018年至今,中美两国的贸易争端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其中纺织品贸易也是争端的焦点之一。

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最大的消费市场,中美贸易争端不仅影响两国之间的贸易,也会对全球纺织品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

中美贸易争端中,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贸易实施了多项限制措施,包括对中国纺织品的征税、对中国纺织品的市场准入限制、技术转移限制等。

这些措施已经影响了中国纺织品企业的生产和出口,同时也导致了美国纺织品市场价格上涨。

中美贸易争端给全球纺织品市场带来了不少的波动和不确定性。

2. 欧盟对中国、印度等国家纺织品的反倾销调查欧盟对中国、印度等国家纺织品的反倾销调查属于一种贸易救济措施。

在欧盟市场上,如果某一国家的纺织品出现了抛售、倾销等不正当行为,会导致欧盟纺织品企业面临竞争压力,这时欧盟就可能会对该国家的纺织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反倾销调查对纺织品企业的影响较大,一方面会增加企业的贸易成本,另一方面也会影响企业的市场信誉。

中国、印度等国家的纺织品出口一度遭受了欧盟的反倾销调查,这对这些国家的纺织品出口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3. 美国对印度纺织品的反倾销调查美国对印度的反倾销调查也是近年来的一个纺织品贸易争端案例。

2019年,美国商务部对印度的聚酯纤维进行反倾销调查,并裁定印度的聚酯纤维存在抛售和倾销行为。

消费者对印度的聚酯纤维产生的关注和欧美市场的需求量逐年增长,导致印度在全球纺织品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这也引起了美国的担忧。

美国的反倾销措施导致了印度的聚酯纤维出口遭受了不小的冲击,同时也加剧了印度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

4. 印度对出口纺织品的风险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争端不同,印度的纺织品企业在出口过程中还面临着政治风险和社会风险的威胁。

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影响分析

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影响分析

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影响分析引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行业迅速发展,并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之一。

这种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中国纺织品和服装行业的产能过剩和倾销现象。

欧盟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进口市场之一,对中国的纺织品倾销问题非常关注,并采取了反倾销措施。

本文将分析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1. 反倾销措施的背景和目的欧盟反倾销措施是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倾销产品的冲击。

在面对中国纺织品的倾销问题时,欧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对中国特定纺织品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或采取配额限制措施等。

这些措施旨在阻止中国纺织品通过倾销手段进入欧盟市场,保护欧盟纺织品产业的利益。

2. 欧盟反倾销措施的影响2.1 减少中国纺织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由于反倾销措施的限制,中国纺织品在欧盟市场的价格相对较高,从而降低了其竞争力。

这导致中国纺织品出口量减少,进而影响中国纺织品产业的发展。

2.2 促使中国纺织品行业结构调整:为了应对欧盟的反倾销措施,中国纺织品行业被迫进行结构调整。

一方面,一些中国纺织品企业转向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如技术含量较高的纺织品和服装等,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率;一些企业也通过转移生产地点或与欧洲企业合作建立本地工厂等方式规避反倾销措施。

2.3 增加中国对其他市场的出口:由于欧盟市场的限制,中国纺织品行业不得不寻找其他市场,如东南亚、南美洲和非洲等地。

通过开拓这些新市场,中国纺织品产业能够减少对欧盟市场的依赖,并且扩大市场份额。

3. 对中国纺织品产业的启示3.1 提高技术含量:中国纺织品产业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通过技术创新,中国纺织品产业能够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减少对欧盟市场的依赖。

3.2 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加强品牌建设,中国纺织品企业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建立知名品牌可以帮助中国纺织品企业获得更好的市场地位,从而降低受到反倾销措施限制的风险。

我国纺织服装业遭受国际反倾销问题分析

我国纺织服装业遭受国际反倾销问题分析
二 、 国 纺 织 服 装 业遭 受反 倾 销 的原 因分 析 我 1 出 口集 中度 过 高 .
我 国纺织服装遭到 反倾销 指控 的一个重 要原 因恰 恰就 是 国际社会对 中国产品价格竞争 力的不理解 。实 际上 , 造成 我国纺织服装 品价格优势的这种局面 , 其原因主要是 : () 1 劳动力成本低 。纺织 服装是劳动 密集 型产 品, 技术 含量相对较低 、 售价较低 、 求量 大。我 国是 一个发展 中 国 需 家 , 有丰富的廉价 且相对 熟练 的劳动力 , 行业在较 长 的 具 该
反倾销的客观必然性 , 并有 针对性地 提出我 国纺织服装业应对反倾 销的对策措施 。 [ 关键词 ] 反倾销 ; 纺织服装业
[ 中图分类号] 78 1 F 6 .
[ 文献标 识码 ] A


我 国 纺 织 服 装 业 遭 受 反 倾销 的现 状
口占到我 国纺织品服装 出 口总量 的 5 % 以上 。出 口市场过 0 于集 中, 加剧 了激烈 竞争 , 易 引发贸易 摩擦。 出口市场 的 极 过于集 中, 不利 于扩大 出口, 而且 一旦在遭遇反倾销 , 被迫退
21 00年第 4期 安徽 电子信 息 职业技术 学 院学报 N . 2 1 o4 0 0 第 9卷 ( 总第 4 9期 ) J RA FNUVCTNLO EE FL TO C&NOM ̄NEHOOY G nrl o4 o. O NL HIOAIA IC E RNS I RAO CNL ee .9V 19 U OA O C X OE C F T G aN
二十世纪后期 , 全球纺织工业经历 了产业 结构和地 区布 局的巨大调整 。纺织业 是后进 国家工 业化过 程 中首先得 到 发展 的产业 。伴随着纺织工业 的迅 速发展 , 国成为 目前世 我 界上最大 的纺织品出 口国 , 已经 占有八分之 一左右 的国际市 场份额 。但是我国的纺织品出 口市 场相对较为集 中 , 多年来 主要集 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 对这些 国家和地 区的出

欧美对华反倾销措施的贸易效应_理论与经验研究

欧美对华反倾销措施的贸易效应_理论与经验研究

欧美对华反倾销措施的贸易效应:理论与经验研究冯宗宪向洪金*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对反倾销措施的贸易破坏效应、贸易转向效应、贸易偏转效应和贸易抑制效应的概念及基本含义进行了说明,并分别构建了两个Ber2 trand寡占竞争模型对前三种贸易效应进行理论分析。

通过理论推导及分析表明,反倾销措施具有负的贸易破坏效应、正的贸易转向效应和贸易偏转效应。

然后利用2002~2007年欧美国家对华纺织品反倾销案例8位和10位税则号涉案产品的月度数据,考察了欧盟和美国对华反倾销过程中不同阶段贸易破坏效应、贸易转向效应和贸易偏转效应的存在和大小。

结果表明,对华反倾销措施不仅导致了指控国从中国的涉案产品进口量减少,以及从韩国、印度等竞争国同类产品的进口量增加,而且促使中国涉案产品向第三方市场出口量增加。

关键词反倾销贸易破坏效应贸易转向效应贸易偏转效应一引言根据G ATT/W TO第6条的定义,倾销(dump i n g)指以低于产品的正常价值在他国市场上销售并且出口量激增,对进口国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造成实质损害的威胁。

¹同时根据WTO5反倾销协议6有关条款的规定,当倾销行为确实存在时,进口国相关的*¹冯宗宪:西安交通大学经济金融学院710049电子信箱:g l obalxsc@126.co m;向洪金: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电子信箱:xh ji n2006@163.co m。

不同国家的反倾销法对/正常价值0的定义不尽相同,例如,美国的反倾销法对进口产品/正常价值0定义为该类产品在出口国国内市场上的价格或其在出口国的生产成本。

企业和政府部门可以根据本国反倾销法规采取相应的反倾销(anti d u mp i n g)措施。

¹近十多年来,在WTO多边贸易谈判以及地区性自由贸易协议谈判的促进下,世界各国平均关税水平大幅下降,关税、进口配额等传统贸易壁垒的作用受到制约,反倾销逐渐由维护公平贸易的工具演变为各国使用范围最广、实施最频繁的一种贸易保护手段。

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及中国的应对措施

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及中国的应对措施

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及中国的应对措施概述反倾销是指一国采取措施限制进口国出口商品的贸易行为,旨在保护本国产业免受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侵害。

近年来,中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调查和案件。

本文将探讨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及中国的应对措施。

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案件情况近五年来,中国面临了一系列反倾销调查和案件。

这些调查和案件主要涉及钢铁、太阳能产业、化工品和纺织品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案例:钢铁行业中国钢铁行业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者和出口国之一。

然而,由于全球钢铁产能过剩和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影响,中国的钢铁行业在近年来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美国、欧盟和其他一些国家对中国钢铁产品进行了大规模的反倾销调查,限制了中国钢铁产品的出口。

太阳能产业太阳能产业是中国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面临严重反倾销调查的领域之一。

美国和欧盟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组件加征高额关税,限制了中国太阳能产品的出口。

这对中国太阳能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化工品中国的化工品行业也面临了一些反倾销案件。

近年来,美国、欧盟和其他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某些化工产品发起了反倾销调查,限制了这些产品的出口。

纺织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之一,但近年来也面临着反倾销调查。

美国和欧盟对中国的纺织品产品发起了反倾销调查,限制了这些产品的出口。

中国的应对措施面对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调查和案件,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并维护贸易利益。

1. 增强国内产业竞争力中国政府鼓励本国产业提高竞争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中国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反倾销挑战。

2. 调整贸易结构中国政府推动结构调整,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加大对内需市场的开拓力度。

通过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中国可以减少对出口市场的依赖,降低遭受反倾销调查的风险。

3. 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改革,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自贸协定,推动多边贸易体系的发展,以保护自身利益和维护国际贸易秩序。

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影响分析

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影响分析

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影响分析
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措施的实施对中国纺织业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欧盟反倾销调查主要是针对中国纺织品的价格倾销行为进行的,这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至欧盟的影响是直接的。

本文将从影响层面、产业结构、竞争力等方面对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措施的影响进行分析。

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措施的实施对中国纺织业的影响体现在出口减少、价格下降、市场份额减少等方面。

欧盟采取反倾销措施会限制中国纺织品的出口数量,使中国纺织品出口面临一定的压力。

由于欧盟对华纺织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关税,使得中国纺织品的价格下降,降低了纺织品生产的利润。

由于欧盟市场对中国纺织品的需求减少,中国纺织品的市场份额也会受到冲击。

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措施的实施对中国纺织业的影响还体现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

由于欧盟对华纺织品的反倾销调查主要针对价格倾销行为,使得中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大。

为了应对这一压力,中国纺织企业可能会采取措施,如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研发投入等,以提高竞争力。

这将促使中国纺织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转向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提高整体竞争力。

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影响分析

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影响分析

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影响分析欧盟是中国纺织品出口的重要市场之一,然而近年来,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实施了一系列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纺织品出口造成了一定影响。

本文将对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措施的具体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可能的对策。

一、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的措施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实施反倾销措施的主要原因包括中国纺织品在欧盟市场的数量大、价格便宜、质量参差不齐等。

欧盟委员会根据欧盟反倾销法规定的程序,对中国纺织品进行了反倾销调查,并对涉嫌倾销的产品征收了相应的反倾销税。

这些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到欧盟市场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和影响。

1. 出口数量减少2. 产品定价受限受到欧盟反倾销税的影响,中国纺织品在欧盟市场的定价受到了限制,导致产品价格上涨。

这使得中国纺织品在欧盟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部分客户可能会转向其他国家的纺织品产品。

3. 质量提升压力加大欧盟对中国纺织品的反倾销措施也促使中国纺织品生产商加大了产品质量提升的压力。

为了应对欧盟对中国纺织品的反倾销措施,中国纺织品生产商不得不加大对产品质量的投入和提升力度,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三、应对策略1. 提高产品质量2. 调整产品结构中国纺织品生产商可以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更符合欧盟市场需求的产品,比如开发环保、高科技含量的纺织品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避免直接与欧盟产业产品的竞争。

3. 多元化市场中国纺织品生产商可以加大对其他市场的开拓力度,比如加大对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开发,降低对欧盟市场的依赖度,以减轻欧盟反倾销措施对出口的影响。

4. 与欧盟合作中国纺织品生产商可以通过与欧盟企业合作,提高对欧盟市场的了解,了解欧盟市场需求,以更好地开发适合欧盟市场的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

结语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实施的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到欧盟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中国纺织品生产商需要通过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多元化市场、与欧盟合作等方式来应对这些反倾销措施的影响,以保持中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欧盟对华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欧盟对华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欧盟对华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欧盟采取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减少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欧盟采取反倾销措施会导致中
国出口商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降低,由此减少对中国商品的需求。

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减缓或减少,并进一步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

2. 增加企业成本: 为了避免反倾销措施对商品的影响,中国企
业需要进行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增加生产成本。

此外,由于反倾
销调查的成本增加,企业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时间来应对这些
措施,这可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负面影响。

对策方面,中国政府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1. 与欧盟开展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在反倾销调查期间,中
国可以与欧盟当局开展对话和协商,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避免贸易争端升级。

2. 提高企业竞争力: 中国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研发创新、提高产品品质、优化整个供应链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等措施,以提高
企业的竞争力。

3. 利用自由贸易协定: 中国可以利用自由贸易协定(FTA)等
贸易协定中包含的规定和条款,以保护和增加对欧盟市场的出口。

同时,中国还可以推动在欧盟和其他地区签署更多的FTA,以减少
或避免欧盟的反倾销措施对经济的影响。

纺织品反倾销案例

纺织品反倾销案例

(三)积极整合资源,建立产品多样化出 口模式
为了保持我国纺织企业的竞争优势,必须重视对产业的资源整合。一 是垂直整合:把利益关联的生产厂家、供应商紧密结合在一起,扩展 产业链。这有利于信息共享、产品开发、风险分散、成本降低以及快 速应对欧盟市场变化的机制;二是水平整合:同行业之间的资源配置, 优势企业通过较好的技术、资金、管理、品牌等要素,整合劣势企业, 这有利于我国纺织品企业的低成本扩张及劣势企业的解困与发展。
(一)逐步建立贸易合作协调机制,促进稳定健康的 贸易关系
我国不欧盟纺织品贸易虽然具有竞争性,但其互补性也很 强,中国幅员辽阔,而且我国还拥有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和劳动 力资源;欧盟则在加工、物流技术、品牌管理及资金募集等方 面具有优势,通过双方互利的合作,欧盟将获得国内市场短缺 类型的纺织品,体现两国资源合理配置和优势互补的特点。正 是在这种条件下,我国不欧盟纺织品贸易关系应该紧密,因为 彼此经济有着强烈的互补性,从双方经贸合作的战略布局出収, 应当建立良好的双边贸易合作协调机制,积极交换市场需求.
近几年,欧盟针对纺织业 产品的反倾销案例有增无 减。特别是2007年法国对 我国熟丝的反倾销,是近 年来欧盟对我国纺织品出 口设置贸易壁垒涉案金额 影响最大、涉及面最广的 一次,涉及出口金额近 2500万美元,加上复检因 素达1.5亿美元。
设置了种种障碍来主导对我国的纺织业反倾销 :
1.技术壁垒:纺织服装是欧盟设置技术壁垒最多的商品之一,
目前针对纺织品贸易的技术壁垒以欧盟的最多且影响最大。 济地位,但却带有苛刻的条件。

2.市场经济地位确定机制:欧盟虽然承认了我国的市场经
3.我国纺织业企业出口份额比例变化:由于欧盟对我国
纺织品的严格限制,部分国内纺织业企业对于如何应对感到 无计可施,有的企业只好暂时放弃了出口,选择了观望 .

反倾销案例[1]

反倾销案例[1]

反倾销案例分析我国出口的产品近年来在海外市场连连受挫,已连续15年成为全球反倾销调查的重点,出口欧盟、美国、日本的产品也屡屡成为召回/通报目标。

案例一:中企临阵脱逃致美对织带征反倾销税2010年2月6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窄幅织带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倾销部分的初裁结果,两家强制应诉企业中,厦门姚明织带饰品有限公司(下称“姚明织带”)倾销幅度为0,另一家由于未应诉,被裁定为231.40%的惩罚性税率。

13家获得平均税率资格的企业被裁定为115.70%的税率,其他未应诉企业的全国统一税率为231.40%。

“去年7月得知被告时,我们完全懵了。

”姚明织带负责跟进此官司的副总经理卢远超在接受采访时谈道,他们是在对“双反”一窍不通的情况一步步去应战的。

到目前为止,姚明织带为这起官司已花费了200多万元,这对一个年销售额仅1亿多的企业来说是不小的开支。

“更令我们头痛的是其中过程非常复杂琐碎。

一些企业放弃应诉,估计与这些都有关系。

”卢远超称。

“在商务部门以及纺织品协会的指导下,我们才弄清楚‘双反’的概念以及相关程序,至于是否能打赢这场官司,心中却是没底的。

高额的费用还是次要的,关键是胜诉的概率。

国内企业自2005年以来接到的类似反倾销官司很多,胜诉的比例只有三成左右。

”卢远超说,“我们走访了福建一些曾参与过反倾销的家具、鞋等企业,取取经。

了解到一点是,假如去应诉,就有机会争取到低税率,而不应诉,将会彻底地丢掉美国市场。

”织带业的关税一旦超过30%,美国客户就基本不可能接受。

裁决一出,意味着除了姚明织带可以继续进入美国市场外,其他企业的织带全都被高额的税率挡在门外。

五个月艰辛奋战2009年7月9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拥有65年历史的比威客·奥弗瑞公司连同其全资子公司狮子绸带公司向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请,要求对中国产窄幅织带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2009年7月23日,美国对此作出立案决定,这是美国对中国纺织品发起的首起“双反”调查,也是后配额时代美国对中国纺织品采取的第一起贸易救济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盟对中国纺织业反倾销案例分析摘要: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这些反倾销诉讼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发起,其中欧盟是历史上最早对中国进行反倾销的国家,到目前为止,欧盟已经对中国发起了100多起反倾销案例调查,随着欧盟东扩,这种趋势也许会越演越烈,这表明欧盟正在更加频繁地使用反倾销作为限制中国出口的工具。

欧盟对华反倾销有明显的示范效应,很多被欧盟率先提起反倾销诉讼的产品同时也被其他国家诉讼,形成了“多米诺”效应,对中国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恶劣的影响,使中国企业的经济受损;本文对欧盟对中国纺织业反倾销案例介绍的同时,进一步阐述了中国纺织商品屡遭欧盟反倾销调查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了我国纺织业应对欧盟反倾销的积极对策。

关键词:欧盟反倾销中国纺织业行业协会目录一、欧盟对我国反倾销案例概述 (1)(一)中国纺织业的反倾销案例 (1)1.技术壁垒 (1)2.市场经济地位确定机制 (1)3.我国纺织业企业出口份额比例变化 (1)(二)中国纺织业的反倾销应诉 (2)二、欧盟对我国纺织业反倾销的原因 (2)(一)欧盟保护其内部市场不被破坏是本质职责 (2)(二)欧盟一些国家对华反倾销带有主观色彩 (3)(三)我国纺织品存在高科技含量低、质量低劣的问题 (3)(四)我国应诉体制不健全,企业不积极应诉给了欧盟可乘之机 (4)三、我国应对欧盟反倾销的策略 (4)(一)逐步建立贸易合作协调机制,促进稳定健康的贸易关系 (4)(二)熟悉世贸组织规则,维护我国纺织品贸易的正常权益 (4)(三)建立产品多样化的生产方向,实施多元化的出口导向 (5)(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组织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 (5)参考文献 (6)欧盟对中国纺织业反倾销案例分析一.欧盟对我国纺织业反倾销案例概述(一)中国纺织业的反倾销案例近几年,欧盟针对纺织业产品的反倾销案例有增无减。

特别是2007年法国对我国熟丝的反倾销,是近年来欧盟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设置贸易壁垒涉案金额影响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次,涉及出口金额近2500万美元,加上复检因素达1.5亿美元。

欧盟不仅仅对华反倾销金额不断加大,而且还设置了种种障碍来主导对我国的纺织业反倾销。

1.技术壁垒:纺织服装是欧盟设置技术壁垒最多的商品之一,目前针对纺织品贸易的技术壁垒以欧盟的最多且影响最大。

欧盟的《关于禁止使用偶氮染料指令》草案已于2003年9月11日正式实施。

另外,欧盟还在《欧盟未来化学品政策战略》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化学品的注册、评估、许可管理办法》。

欧盟“新政策”的出台,一方面将增加轻纺产品出口的检测费用,增加企业的出口支出,其产品很可能因缺乏价格竞争优势被欧盟市场拒之门外;另一方面,我国的出口产品若因检测结果不符合“新政策”,也将不能进人欧盟市场。

此外,欧盟还制定了生态标签认证标准(Eco—label)和环保纺织品标准(Oeko—Tex Standard 100),这些标准已成为鉴定环保纺织品的重要国际标准。

2.市场经济地位确定机制:欧盟虽然承认了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却带有苛刻的条件。

①企业所作出的有关价格、成本和劳动力的成本投入、生产、销售和投资的决定是根据反映了市场的供求关系的市场信息,并且不存在国家的实质性干预,在计算重要的成本投入时是按照市场价格。

②企业必须建立一个而且是唯一的符合国家会计准则的、账目清楚的会计账簿,并且由独立的会计部门进行审计。

③企业生产成本不受以前的非市场经济制度影响而扭曲。

④企业应受到所有权法和破产法的管辖,由此保障企业管理的法律安全和生产的稳定。

⑤货币兑换按照市场汇率。

这些条件在最市场化的国家中也只有少数企业能达到,可见欧盟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条件设置之高。

3.我国纺织业企业出口份额比例变化:由于欧盟对我国纺织品的严格限制,部分国内纺织业企业对于如何应对感到无计可施,有的企业只好暂时放弃了出口,选择了观望,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对欧盟出口的主要纺织品是熟纱、成衣、布料、围巾等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浙江、广东、湖北、宁夏、河北等为主要出口地区,2006年对欧盟出口纺织品占其产品出口总量的比重分别达到25%、34%、41%、37%和28%。

出口受阻将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纺织业增收造成严重不利的影响。

浙江等五省在欧盟对其反倾销后,出口额明显有所减少。

(二)中国纺织业的反倾销应诉欧盟东扩后不久,欧盟纺织品服装组织对我国35类纺织品(化纤布)提起反倾销申诉,但是,申诉方只是一个代表原欧盟15国的行业组织,现在欧盟成员国已增至25个,这样它的代表性就大打折扣―――起诉书中的所有数据显然站不住脚。

在这样的情况下,正是由于欧盟方面存在着这样明显的法律空白,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在充分征求应诉企业的意见后,决定由商会牵头,在应诉企业单独争取基于市场条件的分别税率的同时,打掉欧盟申诉方声称的行业损害或行业损害威胁。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作出上述决定是基于如下考虑的。

首先,在申诉方的起诉书中,很多涉及行业损害的关键要件不符合WTO反倾销协定及欧盟反倾销法的要求,而欧盟委员会对此未加认真评估,就向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发出了征求意见公告。

其中明显的漏洞有:申诉人身份不清,7个生产商的不属商业秘密的基本信息缺失,中国企业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辩护;起诉书中所有的主张都是依据欧盟15国而非东扩后的25国的数据作出的,只要对这些数据稍加分析,就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其次,此案应诉企业共有56家,但龙头企业不多,只有一家的出口额达到了2400万美元,其余大多在500万~1000万美元之间。

最后应诉企业共聘请了12家律师事务所,这一下欧盟方面感到了压力:不仅应诉企业多,还要分别对付这样多的律师,其行政成本之高,实属始料未及。

压力之下,欧盟方面要求我商务部指定一家中介机构,协调所有应诉企业的诉求,这样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就被推向了前台。

在应对反倾销调查中,除了组织、协调单个企业的应诉外,代表整个行业向调查当局做必要的抗辩,也是商会的重要职责。

在对全局形势作了基本判断之后,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最近向欧盟委员会提交了有关本案的“无损害抗辩书”。

基于对一些关键数据的实证分析,抗辩书认为,在欧盟化纤布行业,不存在因中国进口而导致的行业损害和行业损害威胁,并要求欧盟委员会驳回申诉方对中国产品的指控。

二.欧盟对我国纺织业反倾销的原因(一)欧盟保护其内部市场不被破坏是本身职责欧盟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共同体,而且最近一直有东扩的趋势,连土耳其、马其顿这些穆斯林国家也成立了候选国,所以欧盟市场是每个贸易国家不愿意放弃的,但欧盟最后一个共同体,其中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单一性和一致对外,这也是欧盟的成就之一,单一性保证了欧盟内部成员国的贸易利益,但一致对外也对成员国外贸易国设置了障碍,欧盟国家反倾销依据都是统计工具,协会和组织协助和商品目录,对于欧盟大陆法系国家来说,欧盟的对外星缺乏变化,一点程度上制约了成员国自由贸易. 我国纺织业一直市场出口不规范,市场化经济发展不够充分,加上一些企业急功近利,低价盲目跟风,生产目标市场重复的产品,集中地投入欧盟市场,而欧盟规定企业的生产成本是不能被过去的非市场经济制度而扭曲。

欧盟设立的基础框架之一,就是保护其内部市场,稳定发展成员国经济,所以说欧盟的保护内部市场的实质作用决定了对华反倾销是其可行道路。

同时,近年来欧盟右派政党上台后的政策纲领之一就是重阵当地经济,无疑,欧洲的经济衰退已经成为既成事实,而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欧盟也是持有警视的目光,对于中国纺织业的运作模式,欧盟国家还是有所了解,对我国纺织业进行反倾销,使中国纺织品品受滞,欧盟产品收益成了他们屡见不鲜的招数,中国纺织业在一定层面上成了欧盟国家结盟的牺牲品。

由于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中国大量低价纺织品的进口造成了欧盟国家贸易逆差。

众所周知,欧盟一直以来就对人民币汇率存有不满,他们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喊声一直就没有中断过。

随着双边经贸迅速发展,欧盟国家对华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由此导致纺织品贸易摩擦加剧,欧盟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升温。

欧盟实际上将纺织品贸易与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捆绑在一起,从而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二)欧盟一些国家对华反倾销带有主观色彩欧盟一些国家对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存在怀疑,将中国确认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选择替代国来作价格比较。

按照反倾销的基本定义,一种进口产品的价格如果低于其生产地的正常价格,即构成倾销。

这就是说,如果一个企业的同样产品在国外的卖价比国内低,就有可能被认为倾销。

假如倾销产品对进口国同类产品的生产造成了损害,进口国就有权对倾销产品课税,这就是倾销税。

因此,倾销能否成立的关键就是要看价格的比较。

合理的比较其实并不难,只要看看国内、国外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正常价格就行了。

但是,当中国被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中国产品的价格也就被认为是扭曲的,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发起反倾销的国家就可以选取第三国作为替用替代国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来进行比较。

这样导致的结果经常是,被选择国家的生产成本往往远高于中国,对中国企业极为不利。

欧盟在对我国纺织品反倾销案中,经常用新加坡作为中国的替代国,而新加坡企业的生产环境、物价水平、消费水平和人工工资等方面与中国有着巨大区别,把他们的生产成本与中国企业相联系是不合理的。

用替代国来比较的做法尽管看起来十分荒唐,却已经成为欧盟各国对华反倾销的法宝。

欧盟刚刚作出终裁的对华纺织品反倾销案也是这样。

实际上,中国纺织业已经成为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高度市场化的行业。

但恰恰正是这样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行业,却仍然被视为非市场经济。

为什么越是开放,越是市场化的行业,就越是难以获得所谓的市场经济地位呢?这个看似荒唐的问题暴露出了一些欧盟国家的真实用心。

道理很简单,因为越是这样的行业,出口的竞争力就越强,当然也就越容易成为受打击的对象。

(三)我国纺织品存在着高科技含量低、质量低劣的问题我国主要出口纺织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相对偏低。

而欧盟却擅长出口技术设备、机械、运输设备等传统的资本型和高科技型产品,它构成了70%以上的出口产品。

我们所出口的纺织产品恰恰又是欧盟成员国中一些所谓穷国生产的产品,自然致使我国的纺织产品在欧盟市场上受到排挤;我国纺织业产品还存在着科技含量不高,质量低劣的问题。

首先,按照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两国之间存在贸易的原因,是由于商品价格有差异。

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产品生产市场上原料与人力资源的价格同国外相比非常低廉,因此纺织业企业有条件依赖于低价策略来开拓国际市场,增强自己产品的竞争力,扩大出口。

其次,我国大量纺织业企业不注意引进与学习先进的管理与销售观念,导致销售观念落后。

在市场营销中仍广泛采用相对单一的价格策略,而不注重自己产品在性能、服务等硬件方面的改良,这也必然表现在他们的出口销售策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