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诞辰400周年专题报道方1
汤显祖家族墓重见天日起风云

汤显祖家族墓重见天日起风云作者:暂无来源:《艺术品鉴》 2017年第9期“原来这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400余年来,这些优美隽永的文字,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它们的作者,是我国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汤显祖(1550-1616年)。
他创作的以《牡丹亭》为代表的“临川四梦”,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世界戏剧艺术经典。
他由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百位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在汤显祖的故乡江西省抚州市,每年都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追寻这位文化巨匠的足迹,却只能在抚州城西人民公园内20世纪80年代修葺的汤显祖衣冠冢前拜谒凭吊——根据文献记载,汤显祖逝世后葬在抚州市文昌里灵芝园内。
但由于时代变迁,汤显祖墓园渐渐湮没,一度无迹可考。
8月,江西考古迎大发现。
8月28日10点半,江西省文化厅、抚州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抚州发现明清时期墓葬42座,目前基本确定汤显祖墓。
汤显祖家族墓园的开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这次考古行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突破”了国家文物局此前对本次考古划定的“红线”,也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汤显祖( 1550-1616)江西临川人。
是我国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江西抚州临川人,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出来的百位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创作的以《牡丹亭》为代表“临川四梦”,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集大成之作,成为世界戏剧艺术经典。
根据文献记载,汤显祖逝世后葬在抚州市文昌里灵芝园内。
但由于时代变迁,汤显祖墓园渐渐湮没,无迹可寻。
目前,位于抚州市人民公园内的汤显祖墓只是其衣冠冢。
幸运的是,去年11月,抚州市在推进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修复、建设过程中,拆除上世纪50年代建设的制冰厂时,陆续发现了被覆盖的汤显祖家族墓园。
汤显祖《临川四梦》在当代江西舞台的美丽蝉蜕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自明万历年间诞生至今400多年来,“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了完美的高峰,成为戏剧舞台永远的经典。
汤显祖创作《牡丹亭》时,是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当时昆山腔势力范围逐步扩大,弋阳腔、海盐腔在江浙等地逐渐冷落和淡出,各地缙绅富贾蓄养的家班均为昆腔班底,像江苏太仓王锡爵家班、江苏无锡邹迪光家班、江苏常熟邹岱家班等,历史上都有演唱《牡丹亭》等剧目的史料记载。
魏良辅改造后的昆腔在曲唱形式上已相当完善和成熟,其“尽洗乖声,调用水磨,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行腔风格,塑造出昆曲“转音若丝,流丽幽远”的抒情曲韵。
而婉转温润、缠绵细腻的演唱风格与“四梦”的浪漫缱绻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真可谓撩尽昆曲之悱恻绮丽。
《临川四梦》诞生地江西临川(今称抚州),“襟领江湖,控带闽粤”,是江南形胜之地,也是明清南方戏曲的中心。
永嘉南戏很早就流经此地,并有海盐、昆山、青阳、徽州、乐平诸腔绵延不绝,但影响最大的是弋阳腔。
弋阳腔是南戏在江西的民间表现形式,“向无曲谱,只沿土俗”,且“随心入调,不必合腔”。
汤显祖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弃官归家后,当年即把全家从临川城东的文昌里移居至城内香楠峰下的玉茗堂,并创作完成了《牡丹亭还魂记》。
接着又在万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分别创作了《南柯记》和《邯郸记》。
与江浙缙绅不同的是,汤显祖归家后,“游于伶党之中”,但并没有蓄养家班。
从他的诗文记载诸如“自掐擅痕教小伶”“离歌分付小宜黄”“小园须着小宜伶”“宜伶相伴酒中禅”等得知,有相当数量的一群“宜伶”聚集在他的身边,汤显祖成为当时“宜伶”的精神领袖。
所谓“宜伶”,即来自宜黄县的戏伶。
从他应约撰写的著名文稿《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可以得知,这些“宜伶”演唱的腔调是宜黄籍抗倭将领谭纶从浙江带回的海盐腔。
可见,《临川四梦》完成后是在汤显祖故乡临川首先由宜伶搬上舞台的,而宜伶唱的断不是昆腔。
当戏曲界认定《临川四梦》只能由昆曲演唱才能极尽其艺术魅力时,其“原产地”的戏曲艺术家们正面临严峻的考验。
叶长海:“汤学”的中国文化魅力

叶长海:“汤学”的中国文化魅力作者:来源:《检察风云》2016年第11期他出生于浙江永嘉,这里也是南戏的发祥地,戏剧英才辈出。
他生长在这片土地,得益于地方文化及其戏剧精神的浸润,他终身致力于戏剧戏曲理论方面的研究。
他是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国家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学科带头人叶长海,也是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
他以学者的执著,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汤显祖研究向纵深发展。
目前,适逢汤显祖逝世400周年,掀起了关注汤显祖的文化热潮。
借此契机,笔者采访了叶教授,让我们一起感受“汤学”的魅力。
《检察风云》:2016年为明代文学家汤显祖逝世400周年。
为什么说汤显祖是世界级的文化人物?今年将会有哪些形式的活动来纪念他?叶长海:中国的汤显祖与英国的莎士比亚是同时代人,他们分别是东方、西方戏剧艺术的代表,他们的戏剧代表作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名作,是世界戏剧史上的“双峰”。
至今依然活在世界舞台上,活在世界人民的心中。
在汤显祖的出生地及他当官之地会有重要的纪念活动。
汤显祖的故乡江西抚州市以及他任知县五年的浙江遂昌县会有规模盛大及形式多样的系列纪念活动。
在汤显祖曾任官职的广东徐闻县会有学术研究会。
在北京、上海等地都会有相当规模的纪念性学术活动。
另外,演出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是最为生动的纪念活动。
今年,在海内外都将是戏剧演出的“莎士比亚年”与“汤显祖年”。
《检察风云》: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在他的《中国近世戏曲史》中,曾用“东西曲坛伟人”来形容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并指出:他们出现在同一个历史时期,这是历史奇迹。
可您却说:“汤显祖的地位与成就不必由莎士比亚证明。
”为什么这样说?叶长海:日本的青木正儿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说的这句话,是将汤翁与莎翁并肩提出,并没有高低轩轾之意。
此后亦有一些学者对汤翁和莎翁作比较研究。
由于在世界范围来说,了解莎翁的人不少,而了解汤翁的人不多。
所以,如果对外国人说话,把汤显祖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听着就容易了解汤翁的历史地位了。
“临川之笔”暨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全国散文大赛评选揭晓

今 年 是伟 大戏 剧 家 汤显 祖 逝 世 4 0 0 周年 , 为进 一 步传 承和 弘扬 优 秀传 统 丈化 ,打 造 临 川 丈化 品 牌 ,积 极 繁 荣 和 发 展 散 文创 作 , 由 中共 江 西抚 州 市 委 宣传 部 、抚 州 市 艾联 、 《 散 丈 百 家 》联 袂 主 办 的 “ 临 川之 笔 ” 暨 纪 念 汤显 祖 逝 世 4 0 0 周年 全 国 小 小说 大赛 征 丈 活 动近 日落 幕 .本 次征 丈活 动 历 时4 月 ,共 收 到 征 文 来稿 1 1 …) 余篇 , 经认 真 公 正 的初 评 与 终 评 ,现 公 布
・
、
,
中 共 抚 州 市 委 宣 传 部 抚 州市 文学 艺 术 界联 合 会 散 文 百 家 j编 辑 部
2I ) 1 6 年1 2月6日
评 选 结 果
陈林 春 :H 兜 描风于f j i f何 妨雕 龙 于 后 黄 春 祥 : 遇 什 丽
王 英 : 今 , i i 世的 相逢 汪 云飞 : 心 荐高浩 梦 飘远 张 金凤 : 瓦 罐 李 晓东 : 永远 的汤 家 山
屈 绍龙 浇 洁 吴 安钦 黄新文 溪 汪 黄 红梅 叶 瑞芬 了 落
: 乡 野 秘 密 : 约 定 : 秆 戏不觉 人 生 寒 : 追 汤翁 的 足迹 : 碗 花 生 荆 : 阿 公
・ ・
朝 颜 : 缝 进 时 间 里 的母 爱 邓建中 : 张 小纸 条 的 i E t i  ̄ - 毓 乐祥涛 : 丝 瓜 的骨 络 付义刚 : 瓜果飘 香 的故 乡 李忠元 : 谁 家新 燕 啄 春 泥 何 光梅 : 梦宵 黄 胡 雪峰 : 准怂聆 听 你 的 伤 余 小玲 : 青 棉 花 草 侯开明 : 爬 花 杆 官 炳炎 : 名人 同情 思 彭 文斌 : 霜 如 雪 黄殷 夫 : 消逝 在 家 乡的风 景 方 定成 : 心 深 处 的 祭奠 揭方 晓 : 悌 f f I 的故 事 王 俊 : 父亲 ‘ 孑 树 侯凤 文 : 被 人传 说 的 村 李清波 : 川 心 看 见鲜 花盛 丌 蔡 良基 : 走 进 风 岗 河 湿 地 公 韩敬 文 : 我 家 门前 有 棵 弯盼 树 林 一峰 : 在 张恨 水 故 居 前 的怀 想
纪念汤显祖讲好中国故事

纪念汤显祖讲好中国故事作者:肖毅来源:《艺术评论》 2016年第11期“远色入江湖,烟波古临川。
”这是明代伟大戏剧家、文学家、思想家汤显祖赞美家乡抚州的著名诗句。
今年是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三位世界文化名人逝世400周年。
2015年10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英国访问时,提议中英两国共同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这两位文学巨匠,以此推动两国人民交流、加深相互理解。
这对推进汤显祖研究和宣传,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必将产生积极作用和重大影响。
“汤显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出来的百位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走入世界舞台中央,国家大力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
汤显祖作为中国可以与世界对话、与莎士比亚比肩的中国历史文化符号,已经到了对他进行全面研究和广泛宣传的时候了。
长期以来,对汤显祖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他的艺术创作、艺术成就以及作品中男女情爱情至。
对他的宣传更是无法与莎士比亚同日而语。
他在玉茗堂创作的《临川四梦》尤其是代表作《牡丹亭》,已经成为中华戏剧文化的宝贵财富。
“三百年前一义仍,敢拼肝脑向坚冰;徐闻谪后愁无限,庾岭归来笔有神;柳叶惯随寻曲杖,梅花常伴读书灯;烟波楼阁春如海,明日临川更绝伦。
”(田汉《重访临川,闻将重建玉茗堂,纪念汤若士》)。
我们纪念汤显祖,不仅在于他惊世的戏曲才华、斐然的文学成就,还在于他深邃的思想光芒。
透过他博大精深的作品和坎坷的人生经历,我们不仅为他穿越时空的艺术魅力和勇于突破传统的创新勇气而注目,更为他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有力鞭挞和对生命、对人性的深刻思考而景仰。
他的作品涉及政治、文化、社会、宗教、民俗等方面,无论对艺术创作,还是当时社会研究,以及修齐治平的价值追求,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人为本、关注人生,是汤显祖的思想本质。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朝代,汤显祖却难能可贵地深怀人本思想,无论是执政还是创作,都把人放在第一位。
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 三位文化巨匠400年后“握手”

文史Art and History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三位文化巨匠400年后“握手”四梦传天下,戏坛古今师。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明万历二十七年重阳节(公元1599年),戏曲名篇《牡丹亭》首次在新修葺的南昌滕王阁上演,盛况空前,观者如堵,深夜才渐次散去。
17年后的公元1616年,东方戏剧大师、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思想家汤显祖与西方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同年殒落。
2016年是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也是英国伟大戏剧家莎士比亚和西班牙伟大作家塞万提斯逝世400周年。
3月22日,汤显祖逝世40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在汤翁的百首诗文中,其实也给世人留下了数百年前南昌西山、南浦的旖旎风光。
《临川四梦》——我国古典戏曲创作的高峰合称《临川四梦》的4部传奇剧作《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代表了我国古典戏曲创作的高峰。
“曲度尽传春梦景,不教人恨太惺惺”。
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江南名楼滕王阁新修成。
是年重阳节,浙江海盐班受邀登楼演唱了创作不过一年的《牡丹亭》。
提到《牡丹亭》,就会让人想起汤显祖,这是一位在中国戏剧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据考证,为了让小宜伶们理解《牡丹亭》中的恋爱婚姻悲喜剧,汤显祖作为作者,还亲自为之排演、说戏。
《牡丹亭》首演,宜伶名角王有信演绎得“韵若笙箫气若丝,牡丹魂梦去来时”。
表演场景如梦如幻、惊心动魄,词与曲幽艳绝尘、婉转多姿,一面世便惊世骇俗,令《牡丹亭》的首次公演盛况空前,观者如堵,深夜才渐次散去。
《牡丹亭》带来万人空巷的效果不仅仅限于南昌一隅,其最终成为中国古代爱情戏中继《西厢记》以来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杰作。
几年后,明代文学家沈德符在《顾曲杂言》中作如下记录:“《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记》减价。
”除此以外,汤显祖还为世人留下了2200多首诗文词赋,并在戏曲批评和表演等方面也有重要建树。
这位“文章超海内,品节冠临川”的“东方莎士比亚”已成为中外文学史和戏剧史界重要的研究对象。
2017年高考历史-高中历史选修5-6-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历史高中历史选修5-61.(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C)[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清史稿》是关于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正史著作,有着较重要的史学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912年中华民国肇建,清王朝覆灭,但为前朝编纂正史的做法却还没有放弃。
1914年北洋政府成立清史馆,聘请前清东三省巡阅使赵尔巽为馆长,开始纂修清史。
仿效前代正史的纂修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史料。
经过考虑之后,纂修者们认为既然是最后一部正史,那么沿用历代正史体例是最好的选择,因此决定按照《明史》的体例撰写。
史馆开局不错,但两年后无人过问,经费匮乏。
在这种情况下史馆近乎瘫痪。
1921年,赵尔巽想方设法寻求支持,使得史馆重新运作起来。
1927年,年已八旬的赵尔巽自知去日无多,下决心将“清史”出版,是为《清史稿》。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组织专门委员会对《清史稿》进行审查,最终以《清史稿》对孙中山等人不敬为由加以查禁。
——摘编自李隆国《史学概论》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史稿》得以编成的原因。
(5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清史稿》在史学编撰上的得失。
(5分)2.(浙江省宁波市2017年新高考选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吉萨金字塔群中的三大金字塔俯瞰示意图材料二:1798年,拿破仑率领庞大的舰队进军埃及,除士兵外,随行的还有来自法兰西学院的天文学家、矿物学家、画家等200余人。
进入埃及后,这些科学家、艺术家近乎贪婪地搜集任何可以看到的东西,不断观察、测量、研究。
虽然拿破仑远征埃及在军事上以失败告终,但却打开了人类研究埃及文明的豁口。
自此以后,国际上各个学科考察埃及、揭秘埃及的研究就没有停息。
——摘编自《失落的文明:远古文明发现之旅》(1)写出材料一中数字2对应的金字塔的名称,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三大金字塔的布局特色。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的背景。
两位世界级戏剧大师逝世400周年

2016年正值两位世界级戏剧大师逝世400周年之际张铁城2016、1、1发送历史惊人的巧合,中英剧坛同时出现了两位伟大的作家:汤显祖(1550-1616)、莎士比亚(1564-1616)。
他们的作品没有时间的隔阂,依然震撼着今日的读者和观众。
汤显祖被现代人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有五个相同点:一是生卒年相同【两人分别是十六世纪的50后、60后】,二是同在戏曲界占有最高的地位,三是创作内容都善于取材他人著作,四是不守戏剧创作的清规戒律,五是剧作最能哀怨动人。
请看《牡丹亭》和《哈姆雷特》的两段戏文吧:《牡丹亭》的《标目》标目Prologue (英汉对照)【蝶恋花】忙处抛人闲处住。
Cast aside by contentiousOfficialdom, I live in leisure.百计思量,Thinking of a hundred happier ways,没个为欢处。
To pass the time of day.白日消磨肠断句,Day light spent on heart breaking verse;世间只有情难诉。
For love is the hardest to put to words.玉茗堂前朝复暮(玉茗堂前朝后暮),In the White Camellia Hall, day after night,红烛迎人,By glowing red candle light,俊得江山助。
Where hills and rivers inspire my rhymes.但是相思莫相负,Do not break vows with longing hearts,牡丹亭上三生路。
To meet on the thrice-born path of destiny,Toward the pavilion of peonies.(末白)情不知所起,Where does love arise?一往而深。
古今戏梦四百年——共同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逝世400周年活动纪实

理解‚ ,是贯彯落 要讲 措, 中
理论自信 极的推 挚 西的 活 地域文
的姿微面 社
西班牙塞 剧 鞧花车 特 的
表团,
迎和衷心感谢 中 的, 契机, 的交流融 是世界的
家学者
道开展巡演,汤显祖’临 演员,全方 剧等 统 土
花车等15辆花车2000多
地丰富多彩的非遗文
现场观众都戴有三位名家的面具,寓意尊重与传承
中 必文 域
展
面
展示汤显祖生
艺术
品的纪念必 场馆,包 着 显 和塞 发展 限 母亲画像 生文 签 书籍 馆的开
园林,打 括纪念展示 馆, 推 , 忌裁
抚州汤显祖纪念馆新馆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展区开展。
汤学研 文学
能将更 要展示莎 英 莎
目前, 莎
品 带来的塞 生带来的
等69
展品,西班牙塞 展
纪念馆馆长艾娃女 长张振荣
们 仅用地道的唱腔献 了原 原味的 子 , 用英语演 了莎 剧 仲夏夜之梦 彩演 ,英 頋 大使馆 域 面 孩子们的精 参赞罗克
中心的’爱情广场‚,体味
頋足流连,被 金溪手
文化 Wenhua
等 籍嘉 多 忌领 馆和抚 演 结 了’ 录‚,鼓 莎 生 面的交流 抚 用 文 了抚 了 的 用 路子 秀 ‚ ,抚
来自莎 是全球第 开幕式并讲 汤建人 英 广场中 胡 西班牙 中心
表团来到抚 省领 等相 员参 嘉
桃和中
文 等
部 頋
教育部 使领馆 和中
智
副省长殷美 开幕式
开幕式 热烈的掌声中,马飚
GUJIN XI MENG SIBAI NIAN
Page 16-17
文化 Wenhua
GUJIN XI MENG SIBAI NIAN
东方莎士比亚,一一汤显祖故地寻梦之旅

东方莎士比亚,一一汤显祖故地寻梦之旅来自话题#边旅行边摄影3.4万篇抚州市汤显祖纪念馆是为纪念世界百位文化名人,我国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而建的综合性文化场馆,为江西省十大历史名人纪念馆之一。
汤显祖纪念馆,是一组场面壮观大气的古色古香仿古建筑,围墙沿着抚州市文昌大道延伸到南门路,足足占了三四百米的临街面。
仰见一座重檐歇山式门楼坐西朝东,门额镶嵌着"汤显祖纪念馆"匾额,由著名书法家舒同先生题写。
走进大门,一条花岗岩铺设的通道,尽头是一尊汤显的石雕像。
汤公青表小帽,一副文人的打扮。
雕像背后是一座高大宏伟的仿古建筑,檐下高悬"玉茗堂"匾额。
走进门厅,正面一道月洞门上方也是一块“玉茗堂"匾额。
"玉茗"为白色茶花,汤显祖辞官回到临川,将居所命名为“玉茗堂",寄寓于洁身自好的志趣与情操。
后来,汤显祖被称为"玉茗先生",他的著作大都归入《玉茗堂文集》。
走进汤显祖生平事迹陈列室,墙上挂满了图片和文字资料,以"星耀文昌,才子蹭蹬","沉浮宦海,名臣铿锵","堂开玉茗,临川终老","情铸四梦,传奇辉煌"四个篇幅介绍了汤显祖坎坷一生。
汤显祖,是我国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思想家,其创作的"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广为传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和他同时期入列的有英国文豪莎士比亚,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
汤显祖(1550一1616),江西临川人。
青少年时代的汤显祖,勤读善思,早有才名。
他酷爱诗斌词曲,并受到"非圣"之书的熏陶,培养了极赋感情色彩的浪漫气质。
十五年的宦海沉浮,五十年的人生风雨,给汤显祖留下了深深的创痛,也为其积聚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强烈的创作冲动。
1598年(明朝万世二十六年),他终于愤而弃官归里,建玉茗堂。
此后以笔代剑,将自己对官场的憎恨,对封建的批判,全部融入戏剧创作中来。
《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在此完成,与在南京任上完成的《紫钗讥》被合称"临川四梦",从而成就了一生最伟大的事业。
前生今世四百年,牡丹国色动人间——汤显祖本《牡丹亭》及青春版《牡丹亭》的审美文化解读

究竟何在? 汤本《 牡丹亭》 宋代以来市民阶层的兴起 ,引出 了一种与 士大夫美学趣 味不同的大众美学趣味 , 它集 中体现为小说和戏曲。在小说和 戏曲中 , 都市的市民趣味与广大乡村 的民间趣味合 一, 特别体
… …
706 ) 1o2
艺术 , 也非完 全的高雅艺术 , 而是一种雅 俗交错 、 此兼容 的 彼 混合型艺术 , 两种 审美文化都在对其发 生影 响。 牡丹亭 》 《 以极 具审美价值 的昆曲作为其载体 , 正是它四百年来传唱不衰 、 这 至今仍然能够引起人们强烈审美感受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
、
也倾注 了他对人性 自由的求索与 困惑 。汤显祖 在《 牡丹亭》 中 不仅 以非凡 的勇气 肯定 了人 的 自然情欲、 反叛封建礼教 。更 以 敏锐的洞察力揭示出 了这 种礼教 已深深根植于人们 的主体 意 识之中 , 成为人们 自觉 自愿 遵循的法则 。这样 , 的 自然本性 人 与束缚人们 身心的封建伦理道德 的矛盾冲突 ,就不仅仅是主 体 与客体 的冲突 , 更多 的是人 的主体意识之 内的矛盾冲突 , 表 现在杜丽娘身上就是典型的二重人格。现实中的杜 丽娘“ 名为 国色, 实守家声 , 脸娇羞 , 嫩 老成 持重” 始 终是一个 恪守封建 , 礼教 , 不敢越雷池 半步的大家 闺秀: 而梦中和阴间的杜丽娘却 是 自由自在 、 任情任性 、 括泼欢畅 的精灵 。两个截 然不同的杜 丽娘 , 一个代表 的是 她意识层面理性 的“ , 我” 一个代表的是她 无意识层 面感性的“ ” 我 。两个 “ 同样真实 、 我” 同样强 烈, 并互 为因果 , 性的“ 越是遭 到重 压 , 理 我” 感性的 “ ” 我 便越是 任性放 纵。 正是杜丽娘 自身理性与感性不可调和的激烈冲突, 终于导 致 了她精 神上 的全面崩溃 。杜 丽娘 在理 性主体 与感性主体 的 自 我分裂 中死 去 ,她的复活则意 味着理 性主体 与感性主体 的 暂 时妥协 与调 和。被 唤醒的个体生命意识却又要 面对理性主 体与感性 主体 的冲突与 对抗所 造成的 “ 自我撕裂 ” 状态 , 承受 人类最根本、 最深沉的痛苦。正因触 及到了这一人类 的永恒之 痛 ,杜丽娘身上所体现得 二重 人格及理性与感性不可消灭 的 冲突与对抗所蕴含 的巨大审美价值 ,才能在历经 四百年 的时 间沉淀后依然能够引起欣赏者 的强烈共鸣与深沉思索。 青春版《 牡丹亭》 《 牡丹 亭》 生的 四百 年多后 , 诞 著名 作家 白先 勇与苏州 昆 剧 院携 “ 青春版《 牡丹亭》 走人 了世人 的视 野 , 短时间 内迅 ” 在 速窜红 , 出所 到之处常常一票难 求 , 演 引起 了学界 和大众大规 模的讨论 , 更带动了濒临消失的昆 曲艺术 的复兴 。 一出传统戏 剧的演 出能产 生如此 的影响 , 方 面固然是 由于《 一 牡丹亭 》 本 身所蕴含 的无 穷的艺术魅 力 , 一方 面 , 因为青春版 《 另 也 牡丹 亭》 本身 蕴含 的新 的审美特质 。
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活动在加德满都举行

龙源期刊网
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活动在加德满都举行
作者:
来源:《牡丹》2017年第01期
“跨越时空的对话——纪念文学巨匠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活动22日在尼泊尔中国文化中心举行。
2016年是戏剧大师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各种纪念活动全面
展开,成為阅读大师、重温经典、比较中西文化基因的契机。
活动由展览和纪念演出组成。
展览部分通过文字、图像、多媒体及虚拟现实(VR)等方式,向观众展现汤显祖所处的时代及其艺术成就;纪念演出部分由昆曲、中国武术、川剧变脸、杂技等节目组成,向观众献上一场中国文化盛宴。
昆曲《牡丹亭》的海外传播

当代音乐2017年第17期MODERN MUSIC 昆曲《牡丹亭》的海外传播张一方[摘要]昆曲《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在海外传播较为频繁且比较成功的剧目。
其舞台演出和文学译本两大重要传播方式都具备研究价值。
在近年的海外传播中,昆曲《牡丹亭》秉“人类爱情共性、文本传播先行、多元形式同步”三要素,为其海外传播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关于其在唱词翻译及中西审美方面的偏差,拟从借力现代传媒、探索戏曲跨界等方面进一步探索昆曲《牡丹亭》在海外的高质量传播。
[关键词]昆曲;《牡丹亭》;海外传播[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 (2017) 17-0046-03昆曲《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代表作“临川四梦”之一,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传世之作。
自问世以来,不仅在国内久演不衰,在国际传播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是我国目前在世界舞台上演出较为频繁的戏曲剧种和剧目,在海外传播产生了广泛影响。
―、昆曲《牡丹亭》的海外传播方式《牡丹亭》在海外的传播方式可以按传播载体分为舞台演出传播和文学译本传播两大类。
(一)舞台演出传播1. 北京大学排演的《牡丹亭》《牡丹亭》在海外的首演应是在1936年北京大学去欧洲演出《牡丹亭》。
此次演出用的是德语。
昆曲艺术家韩子和的女儿韩慧悌根据父亲留下的一本日记整理出了当时演出的情况。
日记中提到,在维也纳皇宫剧院演出时,奥地利总统也前来观看,打动欧洲观众。
2.苏州昆剧院张继青版《牡丹亭》1985年6月18日,张继青为副团长的江苏昆剧团参加了第三届西柏林“地平线”世界文化节。
张继青的精彩表演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赞美。
《斯波黎多艺术节专题报告》中称赞:“整个故事,整个表演,整个伴奏,都可以说达到了鬼斧神工的境界丨”[1] 1986年,张继青等又受邀到日本演出。
剧评家户板康二在《每日新闻》和《演剧界》上赞美张继青的表演,认为她“所塑造的杜丽娘、崔氏两个截然不同的艺术形象非常成功。
关于国学大师汤显祖简介

关于国学大师汤显祖简介汤显祖生活的时代,在眩目的虚荣和繁华的后面,危机四伏,到处是冒烟的火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物生平(一)汤显祖诞生在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 年)八月十四日卯时,江西省抚州临川县的一处人家。
汤家不是世家大族,家境却也算富有,从高祖到汤显祖的父亲,四代都是秀才,在当地很有些名气。
在汤显祖出生时,他的祖父懋昭已近七十岁,这位老人在早年多次参加秋试没有中举,做了四次幕客,最后终究是郁郁不得志而归。
四十余岁,汤懋昭到离家15 里外的酉塘庄去隐居了几年,在山林中寻求道术的美好。
除了祖父,汤显祖的祖母、父亲都对仙道绝不陌生,儒家与道家思想在这个家庭共存,使得汤显祖在幼时就已多少了解到超现实的灵魂之事,他的第一本诗集《红泉逸草》,收集十二岁到二十五岁的作品七十五首,其中有十一首流露出仙道思想。
汤显祖生活的时代,在眩目的虚荣和繁华的后面,危机四伏,到处是冒烟的火种。
没有一年没有农民叛乱。
农民起义的燎原大火把延续280 年的旧王朝烧成一片废墟,也不过就在汤显祖身后不到三十年。
他十一岁时,被征募上前线抗御倭寇的两广民兵在福建闽清县夺取仓库起事,进军江西。
抚州邻县失陷,居民逃散,知府闭城而守。
汤显祖全家奔逃在外,到第二年秋天事平才回家。
这是他第一次真正经历乱离之事,那之后,他写了一首五言古诗《乱后》,这是他留下的最早一首诗。
文学思想(二)汤显祖在其诗文创作中反复强调过“情”这一范畴,“言情”是晚明士人的一大人生追求,各个领域中无不显示出“言情”的踪迹,而汤显祖无疑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代表。
汤显祖与阳明心学具有密切的关系,他自幼接受王学熏陶,其师罗汝芳强调赤子之心的体仁学说可以说是汤显祖言情说的思想渊源。
汤显祖认为,人生而有情,世总为情。
提出“情生诗歌”,把“情”作为美的根源、美的本质,把艺术当作情感的表现形式。
他眼中的“情”,是一种宇宙的精神,生生不息,鼓动万物,使人无端而悲,无端而喜,是一种自然的生机,力量巨大,超越生死。
关于汤显祖的作文400

关于汤显祖的作文400汤显祖,人称“大象祖”,是唐代早期重要的文学家和著名诗人。
他出生于唐太宗开元年间,出身于洛阳南阳王氏宗亲之家,后随父亲搬迁至咸阳,并在咸阳和洛阳一带的社会生活过。
汤显祖一生崇尚学术,崇尚高雅,崇尚教育,崇尚文明,致力于传播唐代文化。
他的文字闪耀着锋芒和豪迈,他的诗歌描绘着艺术景观,他的文章抒发着对美好生活的热情,他的成就具有持久的意义。
汤显祖是唐代早期重要的文学家、诗人和教育家,他著作颇多,有《诗稿》、《抒情诗集》、《今古分歧论》、《四六经籍文选》等。
汤显祖的诗歌,展示出新时代的精神,他把中国的精神文化作为自己的本质,把唐代最高的文化价值观体现在他的生活和文学中。
他用自己超前的思想理论及艺术技巧,把唐代的文化精神融入自己的作品,用数千言之诗表达出个人情感,实现了艺术精神与技巧的完美结合。
除了文学创作,汤显祖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创造性地开展了新的教育改革,比如他在教育实践中多次强调“学习习惯”的重要性,用社会礼仪把学生们教育出文明礼貌,并把高尚的价值观带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读书的职责从求知中开始,从而实现汤显祖追求的“崇学精诚”的理想文化教育模式。
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汤显祖的文学创作、教育活动,对唐代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汤显祖的文学创作被认为是当时自由自主的文学思想发展进程中最突出的代表。
他在文学方面树立了新的模范,使新时期的文学思想全面崛起,开辟出中原文学创新的道路,影响了唐代后期的文学发展。
汤显祖的教育改革,对今天的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使今天的中国加快步伐,朝着一个更加文明礼貌的世界,加速走向文明平衡发展的方向,体现了汤显祖文化精神在历史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汤显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诗人,奠定了至今仍然盛行的唐代文化精神,他在当时是唐代早期文学思想发展、文学教育改革的标志性人物,现在中国的文化发展也有着他的影响,他留给后人的文学作品和教育理念也为当今的中国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同时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汤显祖戏剧的世界影响——从屠岸先生的预言谈起

75言之一2016年是中国的汤显祖和英国的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的年头,纪念两位世界级戏剧大师的活动从2015年底便拉开序幕,上海大剧院在大厅里竖立了类似丛林的模型,由几十根写有莎士比亚戏剧台词的长木牌组成,橱窗里摆出许多纪念莎士比亚的海报。
2016年1月5日,上海戏剧学院携手上海文艺出版社召开发布会,宣布筹划数年的新版《汤显祖全集》出版,可以说拉开了国内纪念汤显祖的序幕。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国各地纪念两位戏剧大师的活动也日趋活跃。
比如,上海戏剧学院4月初拉开“上戏有戏——莎士比亚戏剧展演”序幕,将演出十几台莎剧,采用话剧、京剧、昆曲、木偶剧等表演形式。
9月份,上戏将举行“国际小剧场戏剧节——莎士比亚戏剧展演”。
与此相呼应,媒体也开始出现围绕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而展开的话题。
4月28日,《文学报》第2版整版刊登了该报记者傅小平整理的文章,题目特别抢眼,《翻译家屠岸预言引发争议——汤显祖的世界影响会超过莎士比亚?》,引起了我的注意。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上海思南路文学之家举行了“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从翻译看东西方文化交流”座谈会,翻译家屠岸就是在这个会上做出了上述的预言,他的依据是“从伟大性上讲,这两位戏剧家不相上下。
之所以在一个时期内,莎士比亚的世界影响比汤显祖大一些,是因为大英帝国曾经是日不落帝国,殖民地遍布世界,所以莎士比亚,还有英国文化借助大英帝国国力传遍全世界。
但中国国力在很长时期里显然不如英国,现在中国崛起了,汤显祖扩大、甚至赶超莎士比亚的世界影响也就可以预期了。
”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张冲、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陈国华、莎士比亚研究专家吴言和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董上德等,大概因为该报是《文学报》,采访专家都是综合性大学的外语或文学教授,读了上述学者的评论,总觉得意犹未尽,下面就来谈谈我的观点。
二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同一年逝世是偶然的,但是,人们要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则是必然的,因为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都是世界上伟大的戏剧家。
汤显祖与江苏

二○一八年第三期2017年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剧作家汤显祖逝世400周年。
“临川四梦”即《紫钗记》、《牡丹亭》(又名《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是他留给中外戏剧史的不朽之作。
他与莎士比亚同年去世、具有同样高的地位。
习近平主席2016年访英时,提议两国人民共同纪念这两位大师。
2017年,文化部、全国多地乃至海外纷纷举办纪念活动。
江苏也于9月下旬在伦敦和南京呈演了两位巨匠的代表作《牡丹亭》和《威尼斯商人》,穿越400年上演“汤莎会”。
这因为汤显祖与江苏关系密切。
江苏南京是汤显祖的“第二故乡”。
1575年(明万历三年),26岁的汤显祖来到南京国子监游学,是当时最有名望的几位举人之一。
由于他拒绝权臣拉拢,四次春试不第,直至1583年才以“三甲第二百十一名”赐同进士。
35岁时被派至留都南京,先后担任南京太常寺博士(正七品)、南京詹事府主簿、礼部祭祀司主事(正六品)等闲职。
“才情偏爱六朝诗”。
徐朔方先生的《汤显祖评传》中写道:“没有什么地方比南京更使汤显祖喜爱了。
”好友来信愿意通融提拔他去北京吏部做官,但汤显祖回答他不能离开南京,如同鱼儿离不开水。
这里有他的爱恨情仇、亲朋好友和难忘的山水美景。
他把一生中最宝贵的青壮年时期留在了南京。
他踏遍金陵名胜,留下大量诗文。
诸如“金陵花开散江空,可怜六代多离宫”等诗句,饱含了他对南京的眷恋之情。
1591年,他在南京上书《论辅臣科臣疏》,猛烈抨击朝政和权臣,声震朝野,这是他政治生涯的顶点。
但也因此被贬至广东徐闻县任具典史。
汤显祖在南京前后任职7年,除家乡江西临川外,南京是他67岁生命历程中连续居住最长的地方。
从这个意义上说,江苏南京是汤显祖的“第二故乡”。
江苏为汤显祖“临川四梦”提供了丰富滋养。
创立于江苏的泰州学派对汤显祖有着巨大的影响。
他同该学派三传弟子罗汝芳有着终身的师生情谊。
他的“言情说”戏曲观点主要源于罗汝芳的心学,与该学派“率性所行,纯任自然”的思想一脉相承,成为当时戏剧界呼唤人性解放与自由之进步潮流的杰出代表。
缅怀巨匠 文化传承——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

北 方 昆 曲 剧 院 、 张 军 昆 曲 艺 术 中心 、 中 国 昆 曲 博 物 馆 共 襄 盛 举 ,在 湖 南 省 昆剧 团 古 典 剧 场 上 演 昆 曲 专 场 。
美 丽 郴 州 赏 昆 曲 演 出 月 活 动 了 ,曾邀 请 过 北 方 昆 曲 剧 院 、上 海 昆 剧 团 、江 苏 省 演 艺 集 团 、苏 州 昆 剧 院 、
其 文 化 基 因 ,对 我 们 传 承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促 进 中外 文 化 交 流 互 鉴 ,有 着 深 刻 的 启 示 和 积 极 的 借 鉴 作 用 。 刘 奇葆 强调 , 我们 今 天纪 念汤 显祖 , 就要 坚 守文 艺理 想 、 坚 持 文艺 品位 , 秉持 人 民情 怀 、 植 根生 活 沃土 , 使 文 艺 创 作 获 得 旺 盛 的 生 命 力 。 要 在 尊 重 传 统 、 遵 循 艺 术 规 律 的 基 础 上 ,扬 弃 继 承 、 转 化 创 新 , 赋 予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新 的 时 代 内 涵 和 现 代 表 现 形 式 , 实 现 中华 文 化 现 代 化 。 要 积 极 推 动 中华 文 化 走 出去 , 把 最 具
弘扬 起 来 。湖 南 省 昆剧 团老 一 辈 艺 术 家 雷 子 文 、 团长 罗 艳 、梅 花 奖 获 得 者 雷 玲 、优 秀 青 年 演 员 王 福 文 、 优秀 青年 作 曲唐 邵华 赴北 京参会 。 会 上 ,刘 奇 葆 指 出 , 汤 显 祖 是 我 国 文 艺 史 上 的 一 座 丰 碑 , 和 莎 士 比 亚 一 起 被 誉 为 同 时 代 东 西 方 两 大
央 宣 部 部 长 刘 奇 葆 出 席 会 议 并 讲 话 , 强 调 要 礼 敬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 增 强 中 华 文 化 自信 ,传 承 好 先 人 创 造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汤显祖诞辰466周年专题报道方案
一、新闻专题的选题策划
汤显祖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他的著作《临川四梦》堪称我国古代经典的爱情故事,汤显祖和和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两位伟大的作家,“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优美而熟悉的唱词,是千百年来不变的璀璨回忆,这期,是关于汤显祖诞辰400周年的专题报道。
二、专题的角度策划
关于汤显祖诞辰400周年的专题报道,我打算从汤显祖生平的历史及他对后世的影响进行报道,并在一定程度上把汤显祖和莎士比亚进行比较,两个东西方的文学巨匠他们在某种情况下是否有共同之处呢?并通过这次专题报道让更多的人从更全面的角度了解汤显祖,关注他的不仅是他的作品,还有他的人格,他的精神更需要我们去认识。
三、专题的内容策划
我们的专题内容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内容、周边信息、辐射信息。
(1)核心信息是汤显祖诞辰400周年的当天的活动报道,最新消息,我们将汤显祖生平的历史,著作的对后世人的影响,当代人对《临川四梦》的看法等设置栏目报道。
而在地域上,我们将对比其他地区对汤显祖的纪念活动,在其他地域上,汤显祖对他们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并做一个栏目报道,而我们还会特设一个专区,采访当地民众的看法,在他们心里的汤显祖又是怎样的?对这次汤显祖诞辰400周年的纪念活动,他们又是怎样看的,愿意去看到这样一个活动吗?(2)栏目名称:
1、解梦人生——认识汤显祖
2、梦里人生------解析《临川四梦》
3、我心里的临川四梦
4、中西方的交汇——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相遇
四、专题的形式设计
专题的首页版式是以“日”字型形式“解梦人生——认识汤显祖”,栏头的左下方是“最新消息”栏目,最新消息的右边是‘消息细节’“梦里人生------解析《临川四梦》”,‘视频报道’在事件细节的下方,新闻图集是由小幅图集组成的,以通栏的形式放在整个专题的中间,‘类似事件’放在版面的左下方,讨论区“我心里的临川四梦”放在版面的右下角,文化专区“中西方的交汇——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相遇”。
五、专题的实施和运作:
联系本地报社和电视台进行报道,在百姓中间去采访关于本次纪念活动的问题,在中小学中间去做一次特殊的课堂学习——观看《临川四梦》中的“牡丹亭·惊梦”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别和类同,网站工作组要多次讨论和分析,每三天召开一次工作会议,讨论工作进程,同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改进然后写出最终的实施方案,并根据活动消息和新闻事件是变化进行动态修正,做好实时调整,以保证专题报道的实效性。
六、专题的应急措施和预备方案
1、在专题的设计上面,要充分考虑到各种状况发生的可能性,并做好防备工作。
2、必须多做出两套的预备方案,一旦某一个方案有问题,能及时采用下一个方案。
邹宁鑫
20124011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