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起源于美国,1969年美国国会 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案》,首次确立了环境 影响评价制度。
1979年,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法》,标志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 。
随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和推广,成为全球性的环境保护制度。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3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对具体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对其环 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估。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内容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 估
了解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 包括空气、水质、土壤、生态等 方面,并进行综合评估。
环境影响预测
环境影响评价
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进行预测和分析,包括对环境影 响的类型、范围、程度等进行评 估。
国际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和规范 特定区域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和规范
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重要性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公众参与有助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和参与度,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 展。
促进信息公开
公众参与可以促进环境信息公开, 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强公众对环境 保护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保障公共利益
公众参与可以保障公共利益,避免 项目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不良影响可以使环境影响评价更加 科学、客观、公正,提高评价结果 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04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案例
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实践中的应用
环评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通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 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 策和措施,从而保护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中国得到 了不断完善和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法 律制度。
环境治理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选择部分城市开展了包括环保等部门在内的涉企收费试点检查。
检查发现对环境治理收费的征收和使用比较混乱,环境监督和设施使用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环境治理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一)违规收费与收费不到位并存试点检查的城市环境治理收费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环保部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对按规定缴纳污水处理费的企业重复收取排污费或污水超标排污费,涉及金额1.22亿元。
有的地方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站未经批准,擅自按每台小汽车25元,每台货车30元的标准收取“机动车辆机械噪声检测费”计120.27万元。
有的地方政府部门违反国家有关“环保等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宜再对机动车尾气排污进行重复检验并收取费用”的规定,越权出台收费文件,对机动车尾气检测合格的车辆按每证10元的标准收取合格证工本费,环保局依据此文件,收取166.67万元。
收费不到位的情况也同时存在。
一些地方随意减免和扩大减免范围,企业欠缴费用现象严重。
如某市水务集团2005年的污水处理费有应收账款挂账201.23万元,2006年1 ̄8月又有挂账555.84万元。
有的地方2005年计划收缴污水处理费1.9亿元,实收仅1.04亿元。
(二)治理经费不足与资金违规使用并存为加大污水处理的投入力度,近年来被检查的六城市相继提高了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标准,有的地方在2004年调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时,特业用水征收标准从0.20元/!调整到100元!。
但收取的污水处理费对建设污水处理厂来说仍是杯水车薪,连维持污水处理厂的日常运行都难以为继。
如某市2005年实际可用于污水处理的经费为6237万元,而当年的污水厂运行费为10269万元。
环境专项治理资金的违规使用,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短缺。
有些地方财政部门将环保专项治理资金挪作他用:有的地方对收取的排污费按一定比例提取“调控资金”,用于平衡本级财政预算,加上按规定上解中央和省的费用,地方收取的排污费实际能用于环境治理的只有60%左右;有的地方从污水处理费安排资金用于特困补助等其他开支;有的征收单位从环保资金中提取手续费,如有的地方城管局下设的排水设施收费总所受财政委托对非居民的自来水用户收取污水处理费,2005年财政部门按2%的比例对其返还手续费95万元;有的征收单位未按规定将环保专项资金用于环境治理,有的地方共有大小火力发电企业212家,其中仅有2家电厂将脱硫加价每千瓦时1.5分的收入,按规定用于安装脱硫装置,目前只有1家电厂的装置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并投入运行,其余电厂的排放物全部未经脱硫处理。
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
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3.09.19•【文号】环环评〔2023〕52号•【施行日期】2023.09.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3〕5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要素保障,持续释放改革效能,以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环评制度衔接联动、优化环评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及时推广,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环评、排污许可、执法监督闭环环境管理体系,发挥制度合力,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二)工作原则加强联动、提升效能。
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环评、排污许可制度高效联动,发挥制度合力,拓展改革空间,优化环评管理,提升源头预防效能。
完善流程、保障发展。
统筹从宏观到微观、从源头到过程各项管理要求,优化管理流程,强化环评保障,提升环评效率和质量,服务高质量发展。
绿色引领、守牢底线。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理念,加强宏观管控,严格生态环境准入,引领、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守牢生态环保底线。
严格监管、注重实效。
加强与生态环境执法监督联动,严格监督管理,推动责任落实,确保制度执行到位、生态环保要求落实到位。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各项改革试点任务总体完成,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环评、排污许可、执法监督等制度衔接更加顺畅,基层审批、评估能力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支撑水平显著增强,事中事后监管水平和企业落实环评责任意识持续提升,环评工作进一步优化。
探析项目环评审批制度的深化改革
探析项目环评审批制度的深化改革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项目环评审批制度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环评审批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方向等方面进行探析,为深化项目环评审批制度的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项目环评审批制度的现状项目环评审批制度是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对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的制度。
目前,我国的项目环评审批制度已经初步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也比较完善。
在实践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审批流程繁琐。
当前的项目环评审批流程较为复杂,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批,审批周期较长,导致项目建设周期延长,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压力,也不利于项目的顺利落地。
审批标准不够明确。
有些地方在项目环评审批中存在着审批标准不明确的情况,导致审批结果的不确定性,影响了项目的投资意愿,也不利于项目的开展。
监管不到位。
一些地方在项目环评审批后的监管工作不够到位,存在着环评批后管理空白,导致部分项目在运行时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造成环境污染。
二、项目环评审批制度存在的问题从现状来看,项目环评审批制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审批流程过长,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压力;2.审批标准不够明确,导致审批结果的不确定性;3.审批后的监管工作不够到位,环评批后管理空白。
三、深化改革的方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深化项目环评审批制度的改革需要在以下几个方向上进行:1.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流程。
简化项目环评审批流程,合理设置审批环节,避免重复审批。
2.明确审批标准,提高透明度。
明确项目环评的审批标准,确保审批结果的公正、公平、透明,增加企业的投资信心。
3.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环评批后管理。
加强对项目环评批后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确保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
五、总结项目环评审批制度的深化改革对于推动环境保护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探讨企业中环境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探讨企业中环境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管理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管理人员也需要不断研究如何在企业运营中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是推进企业和社会和谐的桥梁。
企业建立管理体系,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进而也会面临一些问题。
本文就对企业中环境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企业;环境管理;问题;对策环境管理体系的作用在于实现设定的环境管理标准,目的在于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在企业中可以规范管理行为,通过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有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管理体系是吸收了发达国家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思想而形成的,并成为世界范围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工具。
1、理清体制问题对于环境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1.1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在环境管理工作当中,理清体制问题,首先第一个意义就是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与此同时还能够减少环境管理部门运行的成本,将更多的有效资源应用在环境管理本身的工作当中去,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福祉,这也有利于我国当前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合法有效解决。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对体制问题的正确认识和看待,针对不同情况下体制问题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和现状,按照我国当前政策环境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环境管理工作,对于环境管理工作的有关体制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和改变,是当前开展工作的中心和重点。
1.2有利于监督问责理清体制问题,有利于监督和问责。
本质上来看,解决环境问题实际上解决的是经济社会在发展进程中的发展问题。
也就是说,环境问题的发生和解决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既然存在环境问题,就需要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而随着社会历史实践的不断深入进行,环境问题的出现和解决这样一个逻辑上的闭环是不断出现的。
也就是说,我们无法规避在社会发展进程当中环境问题的出现,因此,从体制角度入手,厘清体制问题,在环境管理工作当中正视环境管理体制,有利于监督和问责,也有利于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产生背景与定义
产生背景
•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最早是1964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环境质量 评价学术会议上首次提出来的。当时人类还把自然界当作物质资源的无 尽的供应者,为人类欲望所利用,按人类要求而开发。各种开发项目,单纯按 照会计科目来评估,没有考虑非现金收益的经济价值,更没有考虑对环境的 影响。1966年10月,在美国众议员所属科学研究开发小组委员会进行的进 展报告中,首次正式采用了“环境评价”这一术语。在世界范围内,美国首 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先河,于1969年制定了《国家环境政策法》,首次以法 律形式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由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对防止 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侵害具有科学的预见性,这项制度很快就在世界范围 广泛传播,为许多国家环境立法所确立。我国是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 中首次适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002年10月,九届全国人大党委会第三十次 会议通过了《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3日起实施。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所遵循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
• 国外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立法状况美国1970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环境政策法》被作为“保护环境的国家基本章程”,并把环境影响评价作
为联邦政府在环境管理中必须遵循的一项制度。1970年4月3日美国开始执行的《改善环境质量法》是《国 家环境政策法》的很好补充。该法授权国家环境质量局为环境质量委员会提供专业管理人员。1977年,纽约 州还制定了专门的《环境质量评价法》年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颁布了《国家环境政策法实施条例》为其提 供了可操作的规范性标准和程序.
•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目的、内容、原则和意义
• 制度目的
在于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使行政机关对环境价值的考虑科学化、民主化、 制度化、职能化。(是我国环境立法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环境管理有关“环境影响评价” 制度的产物是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有效武器。)
环境影响评价论文1
贯彻落实新环保法——关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实问题的几点思考学员:田怀珍摘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已经实行20多年,对减缓和防治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改善区域环境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环境影响评价实际工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实践,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市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新环保法的实施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新环保法内容:环境影响评价是环保部门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保障环境安全的根本措施。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已经实行20多年,201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经修订实施后,进一步加强了此项工作,并进一步制定了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信息公开等规定加大了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惩处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保障环境质量和安全的第一道关口,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新环保法对于未批先建的项目,明确提出了“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对于以往建设单位作为捷径而采取的“限期补办环评手续”将成为历史。
同时,对“被责令停止建设而拒不执行的”,还要拘留责任人;明确了“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将环评列为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与立项建设的必备条件。
还单独增加一条,要求“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也就是政策环评雏形初现。
有专家点评,新环保法中关于环评的规定,是环保法治建设的里程碑。
一、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实施可能对环境有影响的战略、规划和开发项目,在其实施、兴建之前,对其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调查、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它是预防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重要支撑之一,是环境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保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精髓和根本功能就是“预防为主,源头控制”,这是环境影响评价领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在环保体制改革和环境管理战略转型中,环境影响评价必须走在前面。
环境影响评价与水电环境评价若干关键问题
当代化工研究-丄d Modem Chentiail盘的e<w*cA环境工程2021•09环境影响评价与水电环境评价若干关键问题*汪冬冬(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335)摘耍: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可能或者已经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进行评价,是一种对环境保护的有效预备措施.本文通过介绍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水电环境影响评价面临餉关键问题,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要点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水电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和建议.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时开展,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做出贡献.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改革建议中国分类•号:X文献标识码:ASome Key Problems i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nd HydropowerEnvironmental AssessmentWang Dongdong(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Research Institute Co.,Ltd.,Shanghai,200335) Abstract z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s to evaluate the f actors that may of have caused environmental p ollution,and it is an effective preparatory measure f or environmental p rotection.In this paper,through introducing the impacts of h ydropower p rojects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t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from the key problems and key points of hydropowe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Finally,it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and suggestions of h ydropowe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so as to f 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 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China and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environmental p rotection in China.Key words: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nvironmental p rotection^reform suggestions水电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现状分析及展望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现状分析及展望摘要: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面对全新的发展形式,构建科学、合理的环境影响品质评价机制至关重要。
一方面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的建立可以更加科学有效地针对环境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然后制定对应的防范政策,另一方面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的构建也对城市发展以及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有着突出的作用。
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当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突出存在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阐述对应的优化对策,期望对推动城市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引言改革开放带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粗放的发展模式也给我国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环境安全是人与环境和谐程度的另一种量度。
一直以来,学者们致力于各种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用于表征环境质量的好坏程度。
例如,有研究以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噪声、土壤等环境介质中监测数据进行质量评价;也有研究重点集中在综合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对象不同或研究视角不同,前者研究仅就环境质量本身进行研究,侧重于微观视角,而后者研究则引入环境、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侧重于宏观视角,但后者对于环境质量参数重视程度不够。
一套综合全面、科学可行的质量评价方法对于政府进行环境绩效考核极其重要。
1积极完善绿色发展政策机制1.1构建绿色发展组织领导机制并加以完善(1)对组织领导工作进一步加强,对生态文明工作深入研究并科学部署,积极落实环境保护工作,各项工作都要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作为依据,操作上符合相关规定。
(2)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职责,并将清单列出来。
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重大责任要严格落实,对于自然资源产权予以完善,合理使用管理制度,健全生态环境管理体制。
(3)对于绿色发展工作所获得的成效要做好评估,积极组织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目标要明确,对于节能减排碳减排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责任评估,以此作为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
1.2对环境经济政策积极推进并创新运用(1)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对于生态环境质量绩效工作进一步完善,运行分配机制。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指对项目拟建设或拟进行的环墨影响的预测和评价,并对其环境影响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
该过程是为了保护环境、保障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管理行为。
在实际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准确或者不完善。
本文将针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存在的问题1. 缺乏独立性在一些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评价机构可能受到项目建设方的影响,导致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受到质疑。
一些评价机构可能会为了争取项目的合作机会而放弃独立性,使得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受到质疑。
2. 缺乏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往往缺乏对公众的有效参与。
公众对于项目的环境影响可能有独特的看法和意见,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听取和重视,就会损害公众的利益,导致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不够全面和准确。
3. 缺乏科学性有些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不重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应用,导致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受到质疑。
评价工作应该依据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进行,但现实中有些评价工作缺乏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准确和可靠。
4. 缺乏时效性在一些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评价周期可能过长,导致评价结果不能及时得到反馈。
在项目实施前要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但如果评价周期过长,就不能及时发现项目的环境风险和问题,造成环境损害。
5. 缺乏专业人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在现实中存在着缺乏相关专业人才的情况。
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可能导致评价工作的质量不高,评价结果不准确,从而影响项目的环境效益。
二、解决方法1. 加强监管和执法重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评价机构和人员进行制度性的监督,确保评价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要建立健全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度,加强对评价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准入制度,并建立失信评价机构黑名单制度,提高违规成本。
试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作用及问题分析
试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作用及问题分析摘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一项重要制度,该项制度主要是要求对建设项目以及区域规划等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并根据项目的开发建设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这是实施“预防为主”的环保方针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有效武器。
该项目制度的实施,对防止新的污染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论述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作用并就实际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对策引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预防为主”原则的体现,是对传统发展模式和决策方式的改革,是保证社会持续发展、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建设项目管理、防止新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的有效措施,是现代环境法的主要内容,对于预防新的污染源出现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环境影响评价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止对策和措施。
影响评价的对象包括大中型工厂,大中型水利工程,矿山、港口及交通运输建设工程,大面积开垦荒地、围湖围海的建设项目,对珍稀物种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影响或对各种自然保护区和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产生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区域的开发计划以及国家的长远政策等。
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推行的重要作用2.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是我国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控制新污染的两项主要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特别在保证建设项目选址的合理性上起了突出作用。
因为,评价结果证明虽然投资效果好,但由于布局不合理,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而影响长远发展的项目,就不能同意建设,必须另选地址。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还可以对开发建设项目提出防治污染的措施,控制新污染。
简述环境工程中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简述环境工程中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摘要:随着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工程的建设也十分重要。
而在进行环境工程建设时,必须要注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能够更加有效地做好当地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
本文主要探究了环境工程中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加强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重要性引言:环境影响评价对于环境工程来说是尤为重要,但在具体的工程建设中,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还不够完善,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整改与解决,从而保障环境工程建设稳定发展。
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不容忽视,增强环境工程建设是目前保护环境不可缺少的方法。
一、环境工程中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所谓环境工程,主要对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进行研究,并借助科学手段对环境问题进行解决、对环境质量进行改善,并促进环境的保护以及社会可持续性的发展,其是研究环境污染防治和提升环境质量重要的技术。
而环境影响的评价则是开展环境工程重要的基础,其主要是环境工程在日常施工和建设中,对施工工程的项目实施环境污染和破坏等内容的预评估和预评价处理。
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工程的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若工程施工中没有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充分重视,则工程建设阶段就可能会存在材料使用不当、处理不满足要求、现场环境的污染等问题。
而通过环境影响的评价就能够促进相关人员对工程周围环境的构造进行了解,并按照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结合来制定环保施工的制度和环保处理措施,从而实现对环境工程有效落实。
同时在工程建设中,往往会存在很多环境污染情况,因为工程建设周期较长,投入成本也比较大,一些单位就会对施工中环保设计工作存在准备不足的情况,在施工中也没有做好环保措施,而通过环境影响的评价,就能够避免环境污染对工程效益造成影响。
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第43卷㊀第3期2021年5月环㊀境㊀影㊀响㊀评㊀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Vol.43,No.3May,2021收稿日期:2020-04-26基金项目:生态环境部财政专项 转变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机制与制度研究 (202001)作者简介:徐敏云(1977 ),男,山东兰陵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与执法研究,E -mail:xuminyun@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徐敏云,杨雾晨,竹怀林,谢琼立,王文娟,隆重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北京㊀100012摘要:通过梳理分析2019年度2500余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评审案卷,以及进一步对重庆㊁山东㊁江苏㊁湖南㊁广东㊁内蒙古等省(区㊁市)进行实地调研,组织座谈,并开展问卷调查,归纳总结各地集中反映的问题,发现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存在执法体制机制不健全㊁执法过程不规范㊁执法力量薄弱等问题㊂为此提出如下建议:推动各地制定自由裁量规范,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推动完善执法信息公开制度,不断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协调推进基层生态环保机构建设,落实乡镇政府生态环保职责,增强执法力量,不断提高执法效能㊂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执法力量;执法机制;执法效能DOI :10.14068∕j.ceia.2021.03.007中图分类号:X328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2095-6444(2021)03-0031-04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Comprehensive AdministrativeLaw Enforc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XU Minyun,YANG Wuchen,ZHU Huailin,XIE Qiongli,WANG Wenjuan ,LONG ZhongApprais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 and Engineering,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Beijing 100012,ChinaAbstract :Through sorting out and analyzing more than 2500evaluation files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enforcementtraining in 2019,and further conducting field research in Chongqing,Shandong,Jiangsu,Hunan,Guangdong,Inner Mongolia and other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organizing seminars and carrying out questionnaires,the problems concentrated in eachregion were summarized.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imperfect law enforcement mechanism,irregular law enforcementprocess and weak law enforcement in comprehensive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Based on this,putting forward 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Firstly,promoting the formulation of discretion norms and establishing multi -sectoral cooperation mechanism.Secondly,promoting the law enforce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and constantly improving law enforcement standardization level.Thirdly,coordinating the building of community -leve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ies,implementing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uties of township governments,and strengthening law enforcement and improving law enforcement efficiency continuously.Key words :the comprehensive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law enforcement power;lawenforcement mechanism;law enforcement efficiency㊀㊀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和省级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将生态环境执法机构列入政府行政执法部门序列,推进环境执法力量下沉,有效优化了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㊂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存在生态环境执法机构设置和体制保障不够健全㊁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㊁职责交叉和权责脱节㊁基层执法队伍职责与能力不匹配等突出问题[1]㊂为此,总结分析这些问题,探寻问题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健全生态㊀㊀㊀环㊀境㊀影㊀响㊀评㊀价第43卷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规范㊁提高综合执法效能具有重要意义㊂1㊀研究方法从2016年开始,生态环境部连续3年组织开展了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以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推进各地加快建立和完善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㊁考核奖惩制度㊁责任追究制度以及立功表彰机制㊁纠错问责机制㊁信息共享和大数据执法监管机制等,努力实现机构规范化㊁装备现代化㊁队伍专业化和管理制度化,有力推动了各地执法水平的提升㊂研究团队参与了2019年度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案卷评审活动,通过梳理31个省(区㊁市)的省级生态环境执法机构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执法机构的2500余份参与评审案卷,发现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还存在执法自由裁量依据不充分㊁执法公示不到位㊁执法文书不完善等问题㊂为了进一步探究原因,研究团队组织了对重庆㊁山东㊁江苏㊁湖南㊁广东㊁内蒙古等省(区㊁市)的实地调研,就执法过程不规范及其体制机制原因组织座谈,并开展问卷调查㊂根据对2019年度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案卷的分析以及对各地集中反映问题的归纳总结,形成研究框架,并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㊂2㊀突出问题2.1㊀执法体制机制待健全县级生态环境部门执法主体资格不足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关于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在省级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体制改革以后,县级生态环境部门作为市级生态环境部门派出机构,不是独立行政机关,不能实施行政强制处罚[2]㊂在实际工作中,县级生态环境部门承担着环境执法任务,在没有法律㊁法规授权的情况下,县级生态环境部门以本单位名义对环境违法案件实施查封㊁扣押的行政强制处罚措施存在法律瑕疵㊂自由裁量依据不充分㊂生态环境部2019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适用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指导意见“(环执法 2019 42号),指导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适用和监督,但一些地方细化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是基于原环境保护部以前出台的文件,尚未及时更新,与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规定存在冲突,造成环境执法处罚屡次出现从重㊁从轻㊁减轻处罚或自由裁量缺乏依据的情形㊂例如,从2019年全国‘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2类文书中抽样2000余份,初步分析结果显示,缺乏从重㊁从轻㊁减轻理由和依据的处罚占近一半,证据不够充足的处罚占近4成㊂综合执法合力不足㊂一是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不健全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后,与市场监管㊁文化市场㊁交通运输㊁农业农村㊁城市管理等综合执法队伍之间的执法协同尚需加强,与公安㊁检察之间的衔接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㊂二是环境执法监测工作机制不健全㊂省级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后,一方面执法监测重心下移,由设区市级生态环境部门统筹本区域执法监测力量,服务于环境执法;另一方面上收市㊁县生态环境部门监测职能,市级监测机构改由省级直接管理,重点负责环境质量监测,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监测技术力量随着监测权上收而上移,基层监测技术力量弱化,监测支撑执法能力受到掣肘,执法部门调查取证时,监测工作有时无法同步开展,不能及时固定证据,影响执法效能㊂2.2㊀执法过程规范性待提高执法公示不到位㊂如对2019年全国2000余份执法案卷抽样分析显示,四成左右的现场勘察笔录㊁调查询问笔录等文书中未记录执法身份公示,四成左右的案卷缺少对行政执法人身份的确认;实施查封扣押㊁停产限产时告知义务执行也较差㊂存在执法 一刀切 ㊂如生态环境部2018年8月31日印发‘关于陕西省彬州市以治污降霾名义设立车辆冲洗站乱收费问题督察情况的通报“(环办督察函 2018 951号),批评陕西省彬州市打着大气污染治理的旗号,违规设立3处进出城区重型车辆冲洗站的做法是在搞 一刀切 [3]㊂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因搞餐馆大面积关门㊁企业集中停产㊁货运场悉数停业环境保护 一刀切 ,被生态环境部点名曝光[4]㊂23第3期徐敏云等: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㊀㊀㊀执法文书不完善㊂对2000多份‘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文书分析表明,近六成的查封扣押案卷和五成的停产限产案卷缺失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或行政处罚的理由㊁法律依据以及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和救济途径等内容㊂2.3㊀执法力量需加强执法在岗人员分布呈 倒金字塔 现象㊂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8年12月下旬,全国各地环境执法在岗人员按机构平均在岗人员统计,省级机构平均在岗人数为46人,设区的市级机构平均为31人,而县级机构平均为20人,仅为省级机构平均人数的1∕2,这种执法人员岗位人数分布情况与越往基层执法任务越重的执法工作量难以匹配,基层执法人员数量不足与执法工作量逐年上升的矛盾日益突出㊂乡镇环境执法不足尤为突出㊂相比于工业㊁城市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起步晚㊁投入少㊁历史欠账多,面临着既要还旧账㊁又不能欠新账的双重压力㊂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机构还不健全,绝大部分乡镇还没有建立专门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欠缺,专业支撑保障能力薄弱㊂执法队伍结构层次不合理加剧基层环境执法力量短缺㊂据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国各地环境执法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数量占比不足50%㊂在省级㊁设区的市级和县级各层级中,环保相关专业人员占比分别为42.02%㊁32.44%和24.76%,法律相关专业人员占比依次为16.58%㊁15.79%和15.53%,越往基层,环保和法律相关专业人员占比越低,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剧了基层缺乏环境执法力量的矛盾㊂3㊀对策建议3.1㊀健全环境执法体制机制推动落实县级生态环境部门的执法资格㊂可通过修订法律或由最高法出具司法解释两种途径,推动对县级生态环境分局行政主体资格予以全面授权或部分授权,但需要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缜密的论证,以符合‘关于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减少执法层级,推动执法力量下沉,提高监管执法效能 的目标[5]㊂推动各地制定自由裁量规范㊂确保各地及时更新规范,同时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如浙江㊁甘肃㊁江苏等省,在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和建立辅助决策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创新㊂甘肃省在全省范围内推行统一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实现对同一违法行为适用统一的裁量基准㊂浙江省联合江苏省㊁上海市及安徽省部分区域,正在积极研究制定长三角区域统一实施的自由裁量基准制度,统一区域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和尺度㊂甘肃省㊁江苏省南京市㊁河北省衡水市等地区开发了环境保护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辅助决策系统,用系统裁量代替人工裁量㊂此外,各地依据‘环境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指南“,完善稽查制度,建立常态化的执法案卷审查制度和反馈机制㊂加强部门间协作㊂一方面,加强发展和改革㊁工业和信息化㊁住房和城乡建设㊁农业农村等负有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的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协调,产业协调部门在企业生产时就需对其在原材料选择㊁能耗工艺㊁排放设备等方面严加把关,将控制污染的端口前移㊂另一方面,充分整合生态环境㊁自然资源㊁经济和信息化㊁城管执法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㊁市场监督管理㊁农业农村等部门的执法力量,开展联合执法㊁联动推进,更加精准地识别无环保相关手续㊁无污染防治设施或设施不正常运行㊁污染物超标排放的 散乱污 企业,减少对合规企业的打扰,避免突破法律规范的执法情形㊂此外,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和公安机关要建立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各地应学习自2006年以来,河北㊁山东㊁浙江㊁安徽㊁江苏㊁云南㊁北京等省(市)在部分城市成立专职环保警察队伍的做法,推进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下快速启动联合调查机制㊂3.2㊀提升环境执法规范化水平推动完善执法信息公开制度㊂各地应完善信息公示的配套措施,明确细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公示的内容㊁范围和程序等,保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公示的规范性㊁科学性㊂此外,加强对问题多发环节的检查和对问题突出的环境执法行为和执法环节的考核,将应当纳入信息公开考核而未纳入考核范围的执法行为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并加大考核力度㊂33㊀㊀㊀环㊀境㊀影㊀响㊀评㊀价第43卷发挥典型执法文书的指导作用㊂针对执法文书信息不完善的问题,可以结合行政执法公示要求,按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行为分类编制有关指南,指导地方规范执法文书㊂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精准施策,避免 一刀切 ㊂对于政府和执法部门而言,重点是引导有关部门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改变一些政府部门 GDP至上 的政绩观和发展理念㊂此外,督促地方政府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领域 放管服 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禁止环保一刀切 工作意见“等政策㊂在企业层面,重点是加强对企业的帮扶指导,对于高耗能㊁重污染㊁无环评手续的污染大户,责令企业出台整改方案,限期改正㊂无法进行整改的,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责令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㊁设备和产品,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责令关停㊂对重点行业或领域,特别是涉及民生的领域,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㊁分类施策,帮助其制定 一厂一策 ,严格禁止 一刀切 ㊂3.3㊀推动增加执法力量协调推进基层生态环境保护机构建设,落实乡镇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职责㊂2015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经明确了县乡两级政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责任[2],在生态环境部及有关省(区㊁市)的大力推动下,河北省㊁重庆市及四川省成都市㊁内江市和浙江省绍兴市等地区已经开始推行在乡(镇)㊁街道设立基层生态环保机构,在强化执法力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㊂其他地区可以充分借鉴已有的经验,进一步调动基层政府力量,增强环境执法能力㊂此外,推动建立多元农村环境监管主体机制,明确村委会在环境监管中的职责,推动农民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㊂协调扩大行政执法持证人员范围,弥补执法力量不足㊂建议将行政执法证持证范围扩大至生态环境系统内符合条件的人员,在重大任务㊁重点工作推进过程中,在执法机构人员调配困难时,充实现场一线执法力量㊂健全招聘和培训制度㊂严把新录人员 进口关 ,严格选拔程序,选拔环境和法律专业高学历㊁高素质人才进入环境执法队伍,尽快实现环境执法队伍的专业化㊂同时,针对当前环境执法从业人员专业不对口人数比例较大的情况,推进在一定周期内的全员轮训,充分发挥高校和专业院所的资源,重点强调对生态文明意识㊁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基础业务技能的培训,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㊂4㊀结语基于生态环境执法体制机制建设㊁执法规范性㊁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执法机制上,应理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与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的权责关系,明确相关部门在源头和过程中承担的日常监管责任,推动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㊂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与其他综合执法队伍之间的执法协同㊂在执法规范性上,推动完善执法信息公开,指导地方规范执法文书,避免执法 一刀切 ㊂在队伍建设上,应强化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推动调整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适应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职责大幅增加的需要㊂下一步,应按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和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要求,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体系不断完善,达到精准治污㊁科学治污和依法治污能力不断增强[6]㊂参考文献(References):[1]㊀李干杰.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驾护航[N].人民日报,2019-03-20(14). [2]㊀鞠昌华.新环保法为农村环保带来哪些契机?[N].中国环境报,2014-05-14(02).[3]㊀生态环境部通报陕西省彬州市以治污降霾名义设立车辆冲洗站乱收费问题督察情况[EB∕OL].(2018-09-07).http:∕∕www.∕xxgk2018∕xxgk∕xxgk15∕201809∕t20180907_630517.html?keywords=.[4]㊀生态环境部通报临沂市兰山区及部分街镇急功近利搞环保 一刀切 问题[EB∕OL].(2019-09-04).http:∕∕∕xxgk2018∕xxgk∕xxgk15∕201909∕t20190904_732458.html. [5]㊀贺震.环保垂改后,分局有权以自己名义处罚?[N].中国环境报,2019-09-13(06).[6]㊀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谈 十四五 环境保护发力点[J].环境影响评价,2021,43(1)ʒ2,103.43。
研究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研究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在当前的经济体制下,城市生态环境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更为清晰,从实际的管理层面,加强环保宣传,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建立协调机制,积极利用先进科技手段,为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成效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够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问题对策1、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意义生态城市,就是将生态系统与城市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市民的生活品质得到提高,自然也能得到与城市同步发展的有利条件。
其运用环境工程进行协调,以提高城市发展成效,并实施环保工作。
同时,生态城市还能使资源得到多方面的利用,提高资源的二次使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滥用,提高资源的使用价值。
环境工程,可以说是利用现代技术,对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治理,实现对现有的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治理,从而提高环境的质量。
另外,环保工程是以预防目前的环境污染为主要手段,并结合其它生态环境,实施评价和监测,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环境工程的相关内容。
它的应用技术对于未来的生态城市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需要政府部门、相关企业、高等院校等组织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卫生是否干净,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
因此,加强对城市环境的管理,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挑战,同时也得到了很大的支持。
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环境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但是,广大人民群众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对环境卫生的积极参与,为这项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对目前我国城市环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改进与优化的对策,对于释放城市环卫管理的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2.1条例的落实问题从目前的城市环境卫生状况看,各个城市都出台了各种法规,以推进城市环境卫生的实施。
新《环评名录》和《重大变动清单》带来的问题与建议
新《环评名录》和《重⼤变动清单》带来的问题与建议ugtlhr参考依据:●《建设项⽬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版),以下简称《环评名录》●《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版),以下简称《许可证名录》●《污染影响类建设项⽬重⼤变动清单》(环办环评函【2020】688号),以下简称《重⼤变动清单》●《中华⼈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1⽇起施⾏),以下简称《环评法》●《中华⼈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2018年1⽉1⽇起施⾏),以下简称《环办税法》●《国民经济⾏业分类》(GB/T 4754-2017)●《上海市⽣态环境局关于规范本市建设项⽬环境影响评价调整变更⼯作的通知》(沪环规〔2020〕随着《建设项⽬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版)和《污染影响类建设项⽬重⼤变动清单》(环办环评函【2020】688号)的发布与实施,环评制度与许可制度在衔接上的⽭盾越来越⼤,问题越来越多。
《环评名录》基于“建设项⽬”,⽽《许可证名录》基于“排污单位”,两者的“基准”与⽣俱来便不⼀致,内在⽭盾难以调和。
本⽂试图通过案例来探讨和剖析环评、验收和排污许可三种环保制度在衔接⽅⾯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案。
⼀、存在的问题为了便于剖析制度衔接⽅⾯的问题,特采⽤如下事例说明:背景知识:《环评名录》: “⾦属表⾯处理及热处理加⼯”⾏业,且“年⽤⾮溶剂型低VOCs含量涂料10吨以下的”扩建项⽬,根据该名录第五条:本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不纳⼊建设项⽬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企业计划实施扩建项⽬,建设内容为“年产10万件⾦属表⾯处理项⽬”(年⽤9吨⾮溶剂型低VOCs含量涂料,如下简称“年⽤9t⽔性涂料项⽬”),按照《环评名录》,该项⽬不纳⼊建设项⽬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不需要办理环评⼿续。
Q&A1. 企业是否可以多次开展如上的扩建活动⽽不需要环评?2. 如上的扩建活动是否需要纳⼊排污许可证,如果需要,怎么才能纳⼊?3. 假设企业已批⼀个“年产20万件的建设项⽬”(年⽤18吨⾮溶剂型低VOCs含量涂料),在开展竣⼯环保验收之前,企业⼜实施了“年⽤9t⽔性涂料”的建设内容,请问:●如上的建设内容是⼀个项⽬还是两个项⽬,如何界定“建设项⽬”?●如上的变动是否构成“重⼤变动”,是否要重新环评?●如上的变动如果视为两个项⽬⽽不必重新环评,那么第⼀个18吨涂料的项⽬是否可以拆分为2个不需要环评的项⽬?●如上“年⽤9t⽔性涂料项⽬”不需要环评的建设内容,如何纳⼊排污许可证?4. “建设项⽬”是否都需要获得发改委或经信委等主管机构的备案,没有备案的项⽬是否算建设项⽬?如上的问题⽤抽象但共性的语⾔可表述为:●未纳⼊《环评名录》的“建设项⽬”或“变动⾏为”如果不⽤环评,是否可以反复建设,⽽不⽤审批?●未纳⼊《环评名录》的“建设项⽬”或“变动⾏为”⽆需环评和验收,其许可证需要变更吗,如何变更?●验收时未纳⼊《环评名录》、豁免环保⼿续的“变动⾏为”是否可纳⼊验收范围,是否会构成“重⼤变动”或“⾮重⼤变动”,⽽影响验收?● “建设项⽬”与“排污单位”之间的⽭盾是否可以有效统⼀?这些问题是孤例吗?显然不是。
环境影响评价规划时的常见问题和解决对策
环境影响评价规划时的常见问题和解决对策汪架电摘㊀要: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道路上我国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㊂此种情况下,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维护是非常必要的,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工作的有效实施也就非常重要,能够提出针对性环境防治措施,为改善国内生态环境创造条件㊂基于此,文章将着重分析现阶段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㊂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规划问题;解决对策一㊁引言现阶段,环境影响评价规划时存在诸多问题,如若不能及时且有效地解决,势必会大大降低规划环评的应用价值,相应的环境防治工作无法高质高效地展开㊂所以,积极探寻环境影响评价规划问题的解决对策是非常必要的㊂二㊁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发展现状环境影响评价规划主要是通过一定手段分析某一规划实施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防治措施㊂在我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的今天,环境法颁布与实施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评价规划比较重视,不断完善其技术规范㊁导则,以便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工作能够更加规范化㊁合理化及有效化的实施,提出可行性的预防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意见,逐渐改变我国生态环境,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㊂三㊁环境影响评价规划时常见问题分析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角度来讲,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工作的有效实施都是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㊂但深入到该项工作之中,对环境影响评价规划情况予以分析,发现该项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其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㊂(一)环境影响评价规划机制不健全健全的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规划机制是保证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工作规范化㊁合理化㊁有效化实施的前提条件㊂所以环评机构人员应当高度重视这一点,根据环保法㊁国内生态环境及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工作实际情况,科学㊁合理地构建工作机制㊂但事实上现阶段环评机构所制订并且实施的工作机制比较简单,缺乏约束力,这就使得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工作容易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公平公正的实施,大大降低评价结果的参考性㊂(二)环境影响评价规划质量有待提高客观来说,当前第三方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工作质量不佳,这极大程度上影响了规划环评的应用价值㊂而造成此种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环评机构并没有正确认识到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的重要性,构建专业的团队㊂当前机构内工作人员或专业知识技能不足㊁或职业素质偏低㊁或思维意识比较落后㊁或战略眼光短浅等,导致其不能准确地㊁客观地衡量生态环境,导致规划环评过于片面㊂(三)环境影响评价规划技术水平落后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工作的执行需要技术支持,正因如此该项工作才具有非线性㊁模糊性等特点,需要工作人员持续跟进,呈现动态化的规划结果㊂但是,规划环评的准确性较低㊂经过进一步分析,了解到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环评机构并没有根据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工作需求而积极地进行技术升级,常用的规划环评技术比较落后,相应的相关数据统计不全面㊁定量分析不到位等问题时常发生㊂四㊁环境影响评价规划问题的解决对策(一)建立健全的规划环评体制为了真正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规划水平,就需要有健全的㊁完善的规划环评体制㊂基于此,环评机构应当认真对待规划环评体制构建工作,即制订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的管控,以避免该项工作实施过程中受不良因素影响而出现质量问题;制订完善的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将具体的工作责任落实到工作人员的头上,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以便他们能够认真对待该项工作㊂通过奖惩制度的实施来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之端正态度,认真执行该项工作㊂(二)积极更新环境影响评价规划技术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之中,并且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各个领域良好且快速发展㊂基于此,改进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现状,还要注意创新技术㊂也就是环评机构工作人员应当认真研究相关方针政策,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及先进产业,升级改造相应技术,以便更加精准地获取统计数据㊁合理地展开定量分析等,为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的有效性㊁可行性创造条件㊂(三)将宏观政策纳入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为了真正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工作的有效性,更好地治理环境问题,还需要将宏观政策纳入其中㊂也就是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工作实施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积极了解党中央颁布实施的宏观政策,以便合理地调整该项工作,促使该项工作紧跟国家国情,有针对性㊁有效性的实施,从而提出可行性的环境防治意见,为有效解决环境问题提供帮助,促进国内环境可持续发展㊂五㊁结语在当前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颁布实施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的情况下,环评机构应当正确认识到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工作的重要性,立足于国情,了解国内生态环境维护实际情况,进而认识到该项工作存在的问题,制订针对性㊁有效性的解决对策,比如,建立健全的规划环评体制㊁积极更新环境影响评价规划技术㊁将宏观政策纳入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等,提高该项工作的有效性㊂参考文献:[1]田秀丽,张德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科技风,2019(19):123.[2]林晶晶.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8(20):195.作者简介:汪架电,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公司㊂04。
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日期:2012年05月25日谢海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十分严重。
创新体制机制,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一、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一)环境产权制度不明晰,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不完善1.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刚起步。
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完善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碳排放权交易刚开始起步,在实践中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相关法律制度尚未确立,使得交易的合法性成为问题,即交易后合法的排污量难以界定。
二是总量控制指标难以确定。
三是指标的原始分配难以做到公平。
四是排污权交易信息平台和交易市场不完善,排污权交易市场需要有成熟的买卖双方和中介机构。
2.尚未开征专门的环境税。
虽然我国税收中已经包含了与环境资源相关的税种,涉及交通燃油、供暖及加工燃料、机动车辆、自然资源、废弃物管理和污染排放等领域,但由于这些税种在制定之初并不是以环境保护为目的,各种税收之间缺乏协调性,因而并未充分发挥促进污染减排的作用。
3.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
由于环境产权界定不清,利益主体不明,再加上支持资金严重不足、补偿标准低且缺乏可持续性,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完善。
一是生态补偿的融资渠道和主体单一,主要依靠政府的转移支付和专项基金两种方式。
转移支付中以纵向为主,即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跨行政区域的横向转移支付尚未建立起来。
二是以部门为主导的生态补偿,责任主体不明确,缺乏明确的分工,管理职责交叉,在整治项目与资金投入上难以形成合力。
三是生态补偿领域过窄、标准偏低。
四是以“项目工程”为主的补偿方式缺乏稳定性。
4.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价格体系尚未形成。
首先是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顺,主要包括:从资源无偿划拨到有偿使用的改革不到位,资源产权市场化程度低,运营不规范;资源行业行政性垄断与自然性垄断并存,对垄断行业的成本监管缺乏科学手段和制度性规定;资源税费和环保税费整体偏低,资源性产品价格没有体现资源的全部价值。
环境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环境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已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在下一步的发展中要重视环境问题,在发展中决不放弃环境。
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人民的强烈要求。
本文从我国环境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为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环境工程管理提供帮助。
关键词:环境工程;管理问题;计算出1 环境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环境工程初步评价不足环境工程前期主要环境因素评价是任何环境工程开工前必须完成的一个步骤。
然而,据不完全统计,60%以上的环境项目初评不充分。
目前,评价体系中主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指标并不全面,体系不完善的缺陷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在环境因素目标和指标的制定上存在很大的困难和不足。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指标不够“坚定”,导致在资金、方法、职责、机构、监测手段及相关程序性文件等方面无法与实施细则相配合。
相应的配套措施无法实施。
环境项目审批评价不足的最重要原因是缺乏具体的制度建设。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全社会的认可,立法态度也一直坚持粗而不精、经济发展优先的原则。
因此,环境保护在现实中没有得到重视,对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到位,直接导致环境工程缺乏具体的制度建设。
时至今日,07555 -79000已经进行了实质性修改,加大了环保力度,对环境污染实行零容忍。
然而,面对经济效益,环保意识仍需大力推广和普及。
1.2环境工程管理不规范环境工程的根本目的是控制已存在的环境污染和预防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
但在现实中,环境工程建设往往缺乏科学、严格的管理规范,造成环境工程对环境的污染。
现实中,50%以上的环境工程由于管理不规范,存在二次污染的可能性。
环境工程管理的不规范容易导致环境工程出现一系列问题。
环境工程建设质量控制不严格、项目超预算、项目采购中的设备不符合标准等,都会因为环境工程管理不规范而出现。
当代中国环境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齐喆
当代中国环境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齐喆当代中国环境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齐喆【摘要】:从行政管理的内容,审视当代中国环境行政管理的现状,总结我国环境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环境行政管理成功的经验,根据当今中国的具体情况,借鉴美国环境行政管理的有效措施;另一方面,依据当代中国环境管理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环境;行政管理;问题;对策一、引言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面临转型时期,可谓是机遇与风险并存。
在这种关键时期,我国行政管理部门势必要发挥其最大职能,尤其是在政治与法治领域,保证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运行良好,井然有序。
同时,“依法治国”概念的提出,以及朱镕基总理曾强调“认真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切实全面推行依法行政。
”都体现了法治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依法行政,实现国家行政管理法制化,对我国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市政建设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依法行政,是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
中国几千年来经历了从人治到法治的制度及管理思想的变迁,正是体现了依法行政是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需要的要求。
但是现阶段我国行政管理中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才能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效率才会更好的发挥。
二、我国行政管理的现状分析(一)行政管理理论国家自从有了生产活动开始,就已经存在行政管理活动,但是直到19 世纪末行政管理才开始成为一门学科。
它经历了传统管理时期,科学管理时期和系统管理时期三个时期。
我国的行政管理理论发展同样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三、当代中国环境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我国现有的环境法律体系不完善中国经历三十年的摸索与发展,建立了基本的环境法规体系,然而现存的体系并不完善,仍旧存在着许多与市场运行机制不协调的地方。
比如一些环保法律法规内容不具体,不明确,相互之间甚至存在矛盾与冲突;再如有些法律条文过于原则化、抽象化,对法律责任的规定不够细,导致环境行政执法的实际操作难以落实;其他再如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过轻,法律赋予环境行政执法的权限不足等等。
浅谈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环评影响评价是我国关于建设项目在环境管理上的一项重要制度。
自1973年首先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以来,它在贯彻“以防为主”的环保方针,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合理企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协调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调查,笔者提出一些自己看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建议科技水平的持续进步以及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社会经济取得巨大的收获,但同时却也造成了各种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
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环保形势严峻的状况仍然没能得到根本改变,仍有不少地区环境空气质量差、地表水污染严重,地下水、土壤污染也逐渐体现出来,生态系统功能出现退化,且逐步呈现出区域性和流域性的特点。
笔者提出有关的建议,希望可以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提供参加意见,让其更加适应当前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
1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1.1环评的编制时间的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建设项目应该在建设前办理各种手续,环评是其中之一。
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2号)第9条“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开工建设前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很多建设项目的环评报告是在开工建设后才通过当地环评主管部门的审批。
1.2环保行政部门对于环评的不作为最近几年环评行业一直在改革,环保行政部门对拟编制的环评报告要求建设单位作出实施环评文件中所提措施的承诺等,但缺乏法律依据。
此外,部分地区环评报告的审批权限已由生态环境局移交到行政审批局,由于主管部门自己的知识水平不足以支撑环评报告的审批工作,审批环评文件时会组织专家评审,由于专家大多对项目本身及环评工作并不熟悉,审阅环评报告时间过短,无法对报告中的很多数据进行核对,对环评文件的编制内容把关不严,评审意见大多无价值也不具操作性,部分环评文件技术评审专家未真正发挥技术把关作用,为认真履行专家职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龄期。e
【参考文献】
[1】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2.
[6]赵炎龙.山西建筑原作者:江绍恒.2001. [责任编辑:王静】
(上接第3弱页I设单位、环评单位、审批单位及有关人员的相关法德
责任,在法律中明确规定:环评单位和个人要为其出具环评的真实性 负责,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质量进行日常考评.防止环评工作因建设 单位领导决策失误。环评人员向决策者提供的观点、论据、论证的失真 和不科学而造成偏差。 3.2建立环评双向论证制度。由于现行的环评体制存在一定弊端,环 评单位环评时往往考虑有利的方面多。分析不利的因素少,造成环评 时认为可行的建设项目.上马后却因环境质量问题而变得不可行。因 此,在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不仅要重视环评可行性论证,对 建设项目环评的不可行性也要进行充分论证,从正反两方面对项目的 环评影响进行综合化比较分析。 3.3增加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和深度。目前,环境保护部已经公布了 环评信息公开目录。其中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受理情况、 受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结果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结果作为主 动公开的信息。根据环评应当积极促进公众参与的立法精神,建议对 主动公开的信息进一步增加内容和深度。包括:审批后的环境影响报 告书确定的项目选址和建设方式、审批意见全文、审批时间等,并将公 开的内容通过《环评法’的修改加以确定。 3.4加强环评的公众参与。发动和吸引更多的社会和团体广泛深入 参与到环评的管理过程中来。切实发挥环评法律制度的内在优势,保 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涉及重大公众权益的项目 召开公众听证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公众在环境影响评价 中的积极作用。
1.4.3生态目标与经济目标的协调统一 由于人类开发利用自然和影响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在此过程 中.造成了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因此,产生了经济效益和生态 损失之间的相互矛盾和相互对立。其主要是由于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 中。只重视经济目标。而忽视生态目标造成的。 在土地生态经济规划过程中,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之间不仅会出 现矛盾和对立,而且也会出现矛盾的统一和相互转化。这是因为:首 先,实现生态目标是实现经济目标的基础;其次,经济目标是实现生态 目标的保证;第三,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可以相互转化和相互促进。如 果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和谐相统一,就能使两者相得益彰.从而达 到提高总体生态经济效益的目的。
2我国环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环评法》本身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部分企业的违法行为缺乏处罚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中 缺乏对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和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且已 建成投产项目的处罚依据,对企业违法行为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的既成事实无法处置,基层环保部门和人民群众意见较大。特别是《环 评法》第三十一条关于“限期补办手续”的规定,减轻了企业违法的风 险,客观上“鼓励”企业未批先建,造成“先上车,后补票”的现象严重。 同时。对违反环评的事件处罚额度太低,企业违法成本过低。二是缺乏 “三同时”方面的规定。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仅提出“对规划和建 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 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未就“对策和措施”的执行 和检验(即“三同时”和环保验收)做出规定,将这一完整的环境管理体 系割裂开来。这一制度的缺陷使环评有效性大打折扣。三是分级审批 规定没有突出环境管理的特点。《环评法)关于分级审批的规定过于强 调与有关部委审批项目程序的一致性.没有考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性 质。这对于污染轻的项目下放审批、污染重的项目上收审批存在法律 障碍。四是没有将部分重要规划纳入法定的评价范围。<环评法》除了 对“一地、三域、十专项”进行了规定外,没有规定具体的审查要求,也
自《环评法》实施以来,我国的环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无论 是在基础建设项目还是技术改造项目中,都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 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从各层次的要求来看,我国现行的环评制度还 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需 要。当前我国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 提高环评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环评法》的修改 和完善、增强环评工作的操作性和实效性,是当前我国开展环评工作 面临的重点问题。
2010年第29明
。环保论坛。科技信息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姜可李洪艳 (聊城市环境科学工程设计院 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现行的环评制度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建议,认为应建立健全环评责任制和环评双向论 证制度,增加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客和深度,加强环评的公众参与,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同时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专业技术性。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对策
1
1.1
没有编制内容的要求.难于保证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的编制质量, 容易使很多工作流于形式。不能达到“预防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不良 环境影响的目的”。 2.2我国开展环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规划环评的审批主体存在争议。规划环评召集审查的主体多 样.部分行业主管部门不仅负责规划的审批,还自行组织规划环评的 审查.使得环保部门难于在保护环境上起到把关作用,这种管理“封闭 运作”常常使规划环评流于形式。二是部分领域的建设项目环评管理 多头、界定不清。对海洋工程与海岸工程的界定,海洋部门和环保部门 的理解不一致.对企业而言。哪个规定都要遵守,只好同一个项目按照 两部门的要求做两份环评文件,企业苦不堪言。三是都分环评项目存 在“无的放矢”现象。有的环评项目脱离法规要求,胡乱套用通用标准, 单纯强调严格控制污染,项目缺乏科学合理的论证。四是环评审查“本 末倒置”情况严重。环评最重要的是评价建设项目幅染无排放浓度、排 放量,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保措施要达到的效果,而不是工艺流程的 确定或设备选型。我国现行的大部分规定内容较细,反而束缚了企业 的技术创新和有效的污染控制。五是“三同时”管理不落实。长期以来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重审批、轻验收”现象突出.环保验收管理十分薄 弱.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建设项目不落实环评要求、未经环保验收擅 自投运等违法行为泛滥,环评有效性得不到保障,大量建设项目未经 环保验收就成为“老污染源”。给后续环境管理带来巨大困难。 2.3我国《环评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规划未经环评就通过审批的违法现象突出。这种不知法、不 守法的问题不是个别现象,在国家有关部门和省级政府也屡见不鲜。 这样的行为在实施中往往存在重大的环境风险,可能会对生态系统和 资源产生不可逆的负面影响。二是建设项目违法开工处理不到位,处 罚力度较轻。按照《环评法》要求,项目未经审批擅自开工建设,环保部 门应首先责令停止建设。方可限期补办手续。但是由于人力、物力及地 方干预等原因,这一点很难做到。同时,对建设项目违法开工的处罚, 往往注重的不是责令项目停止建设。丽是几万元或几十万元的罚款, 罚款一交,审批补办。违背了真正执行法律的本意。三是跟踪评价的职 责不明确、责任难落实。《环评法>对于何时组织、如何组织跟踪评价缺 乏明确要求;规划编制机关、审批机关、环保部门的职责不明确,跟踪 评价的责任也难以落实。因此,《环评法》实施5年来,开展环境影响跟 踪评价的规划非常少,规划环境影响文件中提到的对策措施也难以得 到落实,造成了规划编制、规划审批与规划实施过程的脱节,不利于环 境保护部门的监督管理。四是公众参与效率不高。几年来,虽然公众参 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但实事求是地说,公众参与在一 定程度上仍流于形式.走过场。在实际工作中公众参与的对象仍具有 随机性,在选择参与对象时,对公众的环境意识、思想文化素质、法制 观念等背景欠考虑。建设项目环评的公众参与基本足建设单位委托环 评单位进行。与《环评法》的制定初衷不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很费 人力、物力、财力。五是环评信息共享及跟踪监测制度不落实。受机构、 人员和资金的限制,目前还有部分法律赋予我们的职责及法定职能没 有得到很好的履行。如《环评法》中规定的环评基础数据库建设、重大 规划的跟踪评价、建设项目后评价和跟踪检查、水土保持的审查以及 海洋工程环评审批的备案管理等职能在实际工作中并没得到很好的 贯彻落实。
三维符合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l窭 ’,
【参考文献】
[1]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出版杜.2001. [2]冯凌,成升魁.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争论与研究展望.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的. [3]傅伯杰.土地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4】中国土地学会.2l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大地出版杜。 2∞3. [5]周宝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rDl.西南农业大学,2001. 作者简介:陈泽军、束巍、耿丽艳,山东济南人,中国重型汽车集目房地产开 发公司.致力于土地利用可特续发展评价方向的研究。
3加强我国环评工作的对策建议
3.1建立健全环评责任制。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建I下转第生态经济系统的规模阙,是指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 生态经济要素数量聚集程度上的界限。如土地资源总量、可再生的生 物资源的自我更新能力、矿产资源的适宜开发量等都成为土地资源可 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 (2)土地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配比阂。在土地资源生态经济系统 中,各个生态和经济要素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界限 就是其生态经济系统的配比阈,主要包括:具有生态功能的植物资源 和具有经济功能的植物资源之间的合理配比的数量界限;植物和动物 资源之间的配比关系;土地资源开发和区域基础建设之间的配比闽 等。 土地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规模阅和配比阈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 内在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必然产物,只有遵循 同生态经济系统的闶值相协调的原则,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
正确处理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的关系,是生态 经济规划的核心问题。通过生态目标的实现,为实现经济目标创造自 然条件;通过经济目标的实现,为生态目标的实现奠定物质基础。 2结论 我国经济建设一直以高投人、高消耗、低产出的方式进行着。自然 资源消耗过度、生态承受能力大大下降、环境污染加剧。这一切加重和 强化了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并且对土地资源存在严重过度的浪费和不 合理利用。我们的目的是以最小的消耗创造尽可能多的价值。最终实 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一社会一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