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材推进整本书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教材推进整本书阅读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小学覃雪艳

摘要:课外阅读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读整本书”明确出现在语文课标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可供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浩如烟海,如何指导学生有序地阅读呢? 笔者经过观察、实践,发现教材是一把打开课外阅读之门的金钥匙,应该好好利用。借助教材,推进整本书阅读,把孩子们引进书的宝库,是一种最直接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教材;整本书;阅读

一、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同时规定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仅靠一学期一本课本及一些篇章的零星阅读是很难完成145万字这个保底阅读量的。整本书同短篇文章相比,知识容量更大,思维更复杂。叶圣陶先生指出:“读整本书不仅可以练习精读、速读,有利于养成好的读书习惯,还可以进行各种文学知识与文体阅读的训练;学生阅读的心理会更加专一,阅读效果也会更好。它可以收‘一石多鸟’之效。”由此可见,引导学生整本书阅读,有利于学生阅读量的突破,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

整本书负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推进整本书阅读,汇集四面八方的涓涓细流,可滋养着学生的精神,使人明理,为人导航,是帮助一个人成才的最低成本的方式。

二、教材与整本书阅读紧密相联

面对浩如烟海的儿童读物,很多老师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都是“拿来主义”,与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相脱节,学生的阅读呈现零散、无序的状态。其实,教材就是一把开启整本书阅读的钥匙,却往往被老师们忽视。教材与整本书阅读紧密相联,人教课标版教材,在编排上意图很明显:让我们引领学生有主题地读书,读整本的书!

(一)设立专门的栏目──“课外书屋”

人教课标版教材从五年级上册开始在“回顾.拓展”中编排了“课外书屋”栏目,每册安排两次。“课外书屋”编排形式多样,有推荐一本书的阅读,例如:五年级上册在“父母之爱”单元,推荐脍炙人口的世界著名漫画集《父与子》;有推荐同一主题不同作品的阅读,如六年级上册在歌颂美好心灵单元,推荐加拿大作家蒙格玛丽的

1

《绿山墙的安妮》,中国作家曹文轩的《根鸟》,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瑞士作家斯比丽的《小海蒂》。“课外书屋”将学生的视野由课本向课外延伸。

(二)以“课文带名著”的编排──“资料袋”

教材在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资料袋”,介绍相关名著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作者及塑造的典型人物,采取了以“课文带名著”的编排方式。如,《巨人的花园》的“资料袋”详细介绍了《格林童话》;《草船借箭》的“资料袋”介绍了《三国演义》;《蟋蟀的住宅》的“资料袋”介绍了《昆虫记》……这样编排不仅提供了课文的背景知识,而且使学生在学习课文基础上了解到一本本名著,打开了阅读名著的窗口。

(三)创新课文的形式──“作品梗概+精彩片段”

六年级下册有个“外国名篇名著之窗”单元,采取的是“作品梗概+精彩片段”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外国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鲁滨逊漂流记》。课文先编排一篇介绍整部作品的梗概,以便了解原著的主要内容,再节选名著的精彩片段,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

三、用教材推进整本书阅读的策略

(一)利用教材读原著

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是古今中外名篇的节选,背后是一本本经典名著,是一笔宝贵的阅读资源。如《草船借箭》选自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窃读记》选自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慈母情深》选自梁晓声的《母亲》;《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金钱的魔力》选自美国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

这些课文学生只窥一斑,未见全豹。可借助上课设置悬念,及时利用学生的热情与兴趣,介绍阅读整本原著。如在教《草船借箭》这一课,学生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佩服不已,我趁机给学生讲《空城计》、《七擒孟获》等故事,每到精彩处那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真让学生“恨之入骨”,由此吸引大批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对诸葛亮这个人有了更立体全面的了解。以课文为阶梯,化难为易,很容易在班级中形成阅读高潮,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教材,读作者的其他作品

历代名家的文章风格各异,自成一派,而选入课文的均是他们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在教学这些作品的同时,我们可以因势利导介绍作者背景、文章风格、其他作品的特点,引导他们读这些名家的其他著作。如学《最后一头战象》可引导学生读沈石溪的《狼王梦》等系列动物小说;学《猫》可引导学生读老舍的《老舍散文集》;学《少

2

年闰土》可引导学生读读鲁迅的《朝花夕拾》;《刷子李》可引导学生读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等等。

如在学习《最后一头战象》时,我组织学生开展“沈石溪动物小说读书月”活动,推荐学生阅读《狼王梦》、《再被狐狸骗一次》、《第七条猎狗》等作品,当学生掀起阅读热潮时,我又开展班级读书会,讨论沈石溪小说中的动物形象、情感世界,通过综合、比较、分析,体会沈石溪小说的特点。

(三)利用教材,读同主题作品

教材的单元导读明确了每一个单元的主题,以单元主题为原点推进整本书阅读,让学生在丰富的阅读资源中全方位地解读单元主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不同作者看待同问题的不同角度,有助于发展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如学习了四年级上册以“成长故事”为主题的课文,推荐学生阅读《草房子》《青铜葵花》系列书籍,学生从同龄人的成长故事中汲取力量。其他的单元主题也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整本的书,如:关于“友谊”可推荐《夏洛的网》、关于“幸福”的可推荐《青鸟》、关于“感恩”的可推荐《一百条裙子》等。

(四)巧用教材,读同体裁的作品

在教学某种文体的课文时,可以在教会学生独立阅读方法后,向学生推荐同类体裁的读物,指导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比如我在教学《女娲补天》这篇课文之后,让学生读一读《中国神话故事》和《古希腊神话故事》,探讨神话的特点;在学了《寓言二则》后,指导学生阅读《伊索寓言》,学以致用,以达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的效果。

推进整本书的阅读不必舍近求远,巧用我们的教材,一样能够打开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门。

【参考文献】

[1]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8.10.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沈佐明.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学周刊,2013.6.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