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有多种培养方法
污水处理厂及实验室活性污泥培养方法
污水处理厂及实验室活性污泥培养方法一、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培养方法污水处理厂建成以后,要进行单机试车和清水联动试车,如无问题,就应进行活性污泥培养,使处理厂尽早发挥污水处理功能。
另外,曝气池泄空检修完毕之后,也有一个活性污泥培养问题。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培养问题一般较简单,但当工业废水含量非常高时,会有一些困难,应视具体情况进行专门的污泥驯化。
这里仅介绍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培养的一般方法及程序。
1.培养方法及种类活性污泥从无到有,从不正常到正常的培养过程,有很多途径可以实现,因而也就有很多培养方法。
对于一般城市污水来说,采用任一方法都可将活性污泥培养正常,但不同的方法所要求的培养时间不同,操作量及培养费用也不同。
实践中,应根据处理广的具体情况,选择一种方法培养或几种方法并用。
1)间歇培养。
将曝气池注满水,然后停止进水,开始曝气。
只曝气而不进水称为“闷曝”。
闷曝2~3d后,停止曝气,静沉1h,然后进入部分新鲜污水,这部分污水约占池容的1/5即可。
以后循环进行闷曝、静沉和进水三个过程,但每次进水量应比上次有所增加,每次闷曝时间应比上次缩短,即进水次数增加。
当污水的温度为15~20℃时,采用该种方法,经过15d左右即可使曝气池中的MLSS超过l 000mg/L。
此时可停止闷曝,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并开始污泥回流。
最初的回流比不要太大,可取25%,随着MLSS的升高,逐渐将回流比增至设计值。
2)低负荷连续培养。
将曝气池注满污水,停止进水,闷曝1d。
然后连续进水连续曝气,进水量控制在设计水量的1/2或更低。
待污泥絮体出现时,开始回流,取回流比25%。
至MLSS超过1 000mg/L 时,开始按设计流量进水,MLSS至设计值时,开始以设计回流比回流,并开始排放剩余污泥。
3)满负荷连续培养。
将曝气池注满污水,停止进水,闷曝一天。
然后按设计流量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待污泥絮体形成后,开始回流,MLSS至设计值时,开始排放剩余污泥。
活性污泥培养
活性污泥培养
1、污泥静态培养
(1)为了防止新生微生物随水流走,尽可能的提供微生物与活性污泥的接触时间。
投泥后,首先将低浓废水用泵打入生化池内,贮满池子,开启曝气使泥水混和,静置20h不曝气,使固着态微生物接种到填料上,然后曝气(注意控制气量不能过大)24h,停气静置1~2h,进水顶出反应池中上清液(会含有悬浮状态的微生物)。
(2)再次开启曝气使泥水混和,静置20h不曝气,然后再曝气(注意控制气量不能过大)24h,停气静置1~2h,再进水顶出反应池中上清液;如此重复操作3次,共用6天,此时,填料表面已全部挂上生物膜,第7天开始连续小水量进水(仍为低浓废水)。
2、污泥动态培养
(1)经过7天的闷曝培养(间歇进水),填料表面已经生长了薄薄一层黄褐色生物膜,可改为连续进水,进行动态培养,调整进水量,使污水在生化池内的停留时间达到24小时即可,控制溶解氧在2~4mg/L之间(用溶氧仪测定溶解氧)。
(2)连续进水7天之后,填料上有一些变形虫、漫游虫(用生物显微镜观察),手摸填料有粘性、滑腻感。
(3)再增加水量,达到设计水量,此阶段也需7天左右,此时,出现鞭毛虫、钟虫、草履虫游离菌等原生动物。
(4)三阶段共需20d左右。
检测出水水质稳定达到要求时,表明挂膜成功。
污泥培养方法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污泥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了解不同污泥培养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3. 分析污泥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为实际污水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
2. 污泥:好氧污泥、厌氧污泥等。
3. 培养设备: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装置等。
4. 试剂:营养盐、消毒剂、pH调节剂等。
三、实验方法1. 自然培养法(1)将原水引入曝气池,开始闷曝(只曝气不进水),闷曝2-3天后,停止曝气,静置1-1.5小时。
(2)进入部分新鲜污水(水量约占池容的1/5),然后循环进行闷曝、静置和进水三个过程。
(3)当污水温度为15-20℃时,经过15天左右,可使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超过1g/L,混合液的污泥沉降比达到15%~20%。
(4)停止闷曝,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并开始污泥回流。
2. 接种培养法(1)采用附近污水处理厂的浓缩污泥或干污泥作为菌种。
(2)将菌种投入曝气池,开始闷曝,闷曝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3)闷曝结束后,进入正常培养菌种阶段,控制好氧池溶解氧在2-4之间。
(4)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营养盐、消毒剂和pH调节剂的投加量。
3. 连续培养法(1)污水直接通过活性污泥系统的曝气池和二沉池,连续进水和出水。
(2)二沉池不排放剩余污泥,全部回流曝气池,直到混合液的污泥浓度达到设计值。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自然培养法经过15天左右的培养,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达到1g/L以上,混合液的污泥沉降比达到15%~20%。
污泥呈黄褐色,镜检有大量新型菌胶团,较为密实,可以观察到许多活跃的钟虫。
污泥活性较强。
2. 接种培养法接种培养法在短时间内即可达到较高的污泥浓度,污泥沉降性能良好。
污泥呈黄褐色,镜检有大量新型菌胶团,较为密实,可以观察到许多活跃的钟虫。
污泥活性较强。
3. 连续培养法连续培养法使污泥浓度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设计值,污泥沉降性能良好。
污泥呈黄褐色,镜检有大量新型菌胶团,较为密实,可以观察到许多活跃的钟虫。
培养活性污泥的方法汇总
培养活性污泥的方法汇总快速培养活性污泥的常用方法:一、好氧段活性污泥培养1.自然培养:(1)间歇培养:间歇培养是让污泥在曝气池中经历一个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过程。
在开始阶段,由于污泥较少,所以曝气量相对较低,随着污泥量的增加,曝气量也逐渐增大。
到了培养后期,随着剩余污泥排放的减少,曝气量也减少。
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池容和曝气设备条件下,获得较高的污泥浓度。
(2)连续培养:连续培养是指污水进入曝气池后,不间断地曝气,让污泥在曝气池中保持一定的浓度。
由于连续培养中污泥的浓度较高,所以可以减少剩余污泥排放量。
但同时,由于需要保持持续的曝气,所以对曝气设备的要求较高。
接种培养:接种培养是指向曝气池中添加其他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或经过浓缩的生物量。
这种方式可以加快污泥的培养速度,但需要注意选择适合的菌种和合适的接种量。
2.注意事项:(1)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污泥的性质变化,如SV、MLSS 等指标。
(2)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曝气量,避免过度曝气导致污泥老化或沉淀。
(3)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排放剩余污泥,以保持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
二、厌氧段活性污泥培养1.接种培养:与好氧段的接种培养类似,厌氧段的接种培养也是向消化池中添加其他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消化污泥或经过浓缩的生物量。
2.逐步培养:逐步培养是指通过控制进水水质、流量和反应条件等因素,逐步增加厌氧消化反应器的负荷,使厌氧消化反应器逐步适应不同的有机物组成和浓度。
通过逐步培养,可以逐渐提高厌氧消化反应器的处理能力和效率。
3.注意事项:(1)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控制好进水的有机物浓度和种类,避免过多的有机物进入消化池导致酸化现象的发生。
(2)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消化池的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以保证厌氧消化反应的正常进行。
(3)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排放剩余污泥,以保持消化池中的污泥浓度和处理效率。
活性污泥菌种培养
活性污泥有多种培养方法,但不同的方法所要求的培养时间和人力物力均不同。
应根据废水水质、气候、实际许可的条件等情况来选择培养方法。
1。
培养前的准备工作(1)各构筑物建成,并经清池清除建筑垃圾,静压试验证明无渗漏,无下沉位移,最后按有关规程验收合格。
(2)电器、机械、管路等全部设备建成并经单机试车、联动试车正常。
最后按有关规程(说明书)验收合格。
(3)根据日后运行管理需要,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站)需进行最基本的常规化验测试,如pH、水温、COD、DO、生物相等,用以指导活性污泥的培养过程和日常运行。
(4)基础数据的调查摸底,包括污水流量昼夜变化情况,水质(pH、水温、COD、BOD5/CODCr、含氮、含磷、有毒物质等)及其变化情况,各种设施和设备的技术参数。
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对受纳水体(如接纳排污的河流等)本底水质调查备案,以便考察若干年后对受纳水体的影响提供依据。
(5)根据处理水质状况备足必需的营养物(碳源、氮源、磷源),以备缺什么补什么。
采用接种培菌法还需备足污水性质相似其他污水处理厂(站)的干(或浓缩)污泥作为活性污泥微生物培养用的菌种。
(6)操作人员应熟悉整个系统的管道布置和公用工程方面的情况,了解污泥培养的基本过程和控制要求。
(7)人员到位,自培养和驯化后一般应使系统连续运行,不能脱人。
(8)编制必要的化验和运转的原始记录报表以及初步的建章立制.从培菌伊始,逐步建立较规范的组织和管理模式,确保启动与正式运行的有序进行。
自然培菌自然培菌,也称直接培菌法.它是利用废水中原有的少量微生物,逐步繁殖的培养过程.城市污水和一些营养成份较全、毒性小的工业废水,如食品厂、肉类加工厂废水,可以考虑这种培养方法,但培养时间相对较长.自然培菌又可分为间歇培菌和连续培菌二种。
(1) 间歇培菌.将曝气池注满废水,进行闷曝(即只曝气而不进废水),数天后停止曝气,静置沉淀1 h,然后排出池内约1/5的上层废水,并注入相同量的新鲜污水。
如何培养和驯化活性污泥
如何培养和驯化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的培养是增加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数量,使其达到一定的污泥浓度。
驯化则是对微生物进行诱导和淘汰,使适应污水特性的微生物得到增殖和发育,而使不适应环境条件和所处理污水特性的微生物受到淘汰或抑制。
培养活性污泥需要菌种和菌种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对于含有粪便水的生活污水,其中的菌种和营养物质都已基本具备,可直接用来进行活性污泥的培养。
将生活污水引入曝气池后,控制BOD5浓度在
500mg/L左右,进行静态“闷曝”培养,经1~2天的曝气后,曝气池内就会出现大量的絮状物,活性污泥开始形成。
为补充营养和排除对微生物生长有害的代谢产物,曝气池中的混合液经沉淀后,应将相当于曝气池容积50%~70%的上清液排掉,再将污水引入曝气池。
然后继续曝气,经过数次“闷曝”和换水后,活性污泥便逐渐培养成熟,直到混合液中活性污泥的沉降比达到15%~20%时为止。
对于工业废水,在培养的初期除用一般的菌种和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培养足够量的活性污泥外,还应对所培养的活性污泥进行驯化,使活性污泥微生物逐渐形成能够代谢工业废水的酶系统,并具有某种专性。
驯化生物过程是在进水中适当增加工业废水的比例,使微生物逐渐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开始时,工业废水的加入量控制在设计流量的10%~20%,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后,再继续增加比例,直至满负
荷时为止。
通过驯化,使工业废水中的特种微生物得到增殖和发育,从而使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具有处理该种工业废水的能力。
活性污泥培养方法
什么是活性污泥的间歇培养法
间歇培养法是将污水注满曝气池,然后停止进水,开始闷曝(只曝气而不进水)。闷曝2~3天后,停止曝气,静沉l~1.5小时,然后再进入部分新鲜污水,水量约为曝气池容积的1/5即.可。以后循环进行闷曝、静沉、进水三个过程,但每次进水量应比上次有所增加,而每次闷曝的时间应比上次有所减少,即增加进水的次数。
对于生化性较好、有毒成分较少、营养也比较全面的工业废水,可以使用同步驯化法同时进行污泥的培养和驯化。否则,必须使用异步驯化法将培养和驯化完全分开。
活性污泥所需营养物质的比例是多少
从分析微生物菌体中元素比例得知,合成菌体时,在需要25份C的同时还需要5份N或1份P。因此,好氧法处理有机废水时,所需营养比例大都按C:N:P=100:5:1来衡量。在实际的生物处理系统中,微生物对废水中C、N、P的需求并不是固定的,它与污泥的种类和污泥产率有关,而这又与工业废水的性质和处理系统的运行方式有关。有关研究证明,对于好氧生物处理工业废水营养物质的比例可以为C:N:P=(100~200):5:(0.8~0.1),对于厌氧生物处理,工业废水营养物质的比例可以为C:N:P=(500~800):5:(0.8~0.1)。
驯化的方法可分为异步法和同步法两种,两种驯化法的结果都是全部接纳工业废水。①异步驯化法是用生活污水或粪便水将活性污泥培养成熟后,再逐步增加工业废水在混合液中的比例。每变化一次配比,污泥浓度和处理效果的下降不应超过10%,并且经过7~10天运行后,能恢复到最佳值。②同步驯化法是用生活污水或粪便水培养活性污泥的同时,就开始投加少量的工业废水,随后逐渐提高1:业废水在混合液中的比例。
快速培养活性污泥的常用方法
快速培养活性污泥的常用方法一、引言活性污泥法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一种生物处理方法,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转化为稳定的有益物质。
在活性污泥法的运行过程中,快速培养活性污泥是关键的一步,有助于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快速培养活性污泥的方法,帮助运营管理人员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二、常用方法接种培养法接种培养法是一种常用的快速培养活性污泥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已经培养好的活性污泥接种到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从而加快活性污泥的培养速度。
此方法适用于在原有污水处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活性污泥的扩培或新建污水处理系统的启动。
延时曝气法延时曝气法是通过延长曝气时间来促进活性污泥的生长和繁殖。
在延时曝气过程中,微生物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降解有机物的能力,从而加快活性污泥的培养速度。
此方法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或难降解废水。
高浓度污泥法高浓度污泥法是通过提高污泥浓度来增加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从而加快活性污泥的培养速度。
此方法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或常规废水。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通过在污水接触的固体表面上生长生物膜来提高生物降解和净化效果。
生物膜具有较高的降解有机物的能力,能够加速活性污泥的培养速度。
此方法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或常规废水。
化学物质添加法化学物质添加法是通过向污水中添加适量的化学物质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常用的化学物质包括营养物质、生长因子等,能够提高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和适应性,从而加快活性污泥的培养速度。
此方法适用于处理难降解废水或高浓度有机废水。
三、技术要点1.合理控制曝气量:曝气量是影响活性污泥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当的曝气量能够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降解有机物的能力。
同时,过量的曝气也会导致能源浪费和污泥老化。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曝气量,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2.适时排放剩余污泥:剩余污泥是活性污泥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剩余污泥过多时,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导致活性污泥培养速度减缓。
快速培养活性污泥方法全套
快速培养活性污泥方法全套一、好氧段活性污泥培养常规好氧段活性污泥的培养方法,主要有接种培养法和自然培养法。
1、自然培养利用污水现有的少量微生物,逐渐繁殖的过程。
这种方法适合于污水浓度较高、有机物浓度较高、气候比较温和的条件下。
必要时,可在培养初期投入少量的河道或化粪池底泥。
自然培养又可以有以下几种具体方法:(1)间歇培养将污水引入曝气池后暂停进水,开始闷曝(只曝气不进水的)。
闷曝2-3天后,停止曝气,静沉1-1.5小时。
然后再进入部分新鲜污水(水量约占池容的1/5)。
以后循环进行闷曝、静沉和进水三个过程,但每次进水量比上次有所增加,每次闷曝时间比上次缩短。
当污水温度为15-20。
C时,经过15天左右,就可使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超过lg/L,混合液的污泥沉降比达到15%~20%β此时可停止闷曝,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并开始污泥回流。
最初的回流比应当小些,可以控制在25%,随着污泥浓度的升高,逐渐将回流比提高到设计值。
(2)连续培养污水直接通过活性污泥系统的曝气池和二沉池,连续进水和出水。
二沉池不排放剩余污泥,全部回流曝气池,直到混合液的污泥浓度达到设计值为止。
具体做法有以下两种:低负荷连续培养:将曝气池注满污水后,停止进水,闷曝2天。
然后连续进水连续曝气(进水量控制在设计水量的1/2或更低),不排泥也不回流。
等曝气池形成絮体,二沉池有污泥沉淀时,开始以低回流比(25%左右)回流污泥。
当混合液污泥浓度超过lg/L后,开始以设计回流比回流污泥。
当混合液污泥浓度接近设计值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量排放剩余污泥。
高负荷连续培养:将曝气池注满污水后,停止进水,闷曝2天。
然后按设计流量连续进水连续曝气,等曝气池形成污泥絮体,二沉池中有污泥沉淀时,开始以低回流比(25%左右)回流污泥。
当混合液污泥浓度接近设计值时,再可根据具体情况适量排放剩余污泥。
2、接种培养将曝气池注满污水,然后大量投入接种污泥(最好是附近污水厂未经消化的新鲜脱水剩余污泥,也可是化粪池底泥、河道底泥),按高负荷连续培养法培养,这样能大大缩短培养时间。
活性污泥培养方案
活性污泥培养方案1. 引言活性污泥(Activated Sludge)是一种用于生物处理污水的常见技术。
通过将含有有机物的废水与活性污泥混合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本文将介绍一种活性污泥培养的方案,包括培养条件、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培养条件2.1 温度活性污泥培养的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活性污泥的生长和代谢产生不利影响。
一般来说,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C至30°C。
2.2 pH值pH值是活性污泥培养中另一个重要的因素。
一般来说,活性污泥的最适pH 范围为6.5至7.5。
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对活性污泥的酶活性和微生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2.3 溶解氧在活性污泥培养中,溶解氧是必需的。
适当的溶解氧水平可以促进微生物代谢和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
一般来说,溶解氧应维持在4 mg/L至6 mg/L之间。
2.4 混合条件为了保证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均匀分布和有效的氧气传递,适当的混合条件至关重要。
通常使用机械搅拌或曝气方法来提供混合。
3. 操作步骤3.1 活性污泥接种将预培养的活性污泥接种到培养容器中。
要确保接种量合适,一般接种量为废水量的2%至5%。
3.2 添加废水向培养容器中加入待处理的废水。
废水的负荷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常在1000 mgCOD/L.d至3000 mgCOD/L.d之间。
3.3 控制培养条件根据前面所述的培养条件,调整温度、pH值、溶解氧和混合条件。
监测并维持这些条件在适宜的范围内。
3.4 进行培养将培养容器放在恒温振荡培养箱或恒温摇床中进行培养。
培养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废水的处理需求,通常为24小时至48小时。
3.5 监测活性污泥的性能在培养过程中,定期监测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如COD去除率、污泥容积指数等。
根据监测结果对培养条件进行调整,以优化活性污泥的处理效果。
4. 注意事项4.1 避免过长的培养时间过长的培养时间可能导致活性污泥老化和变异,从而影响处理效果。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活性污泥的造就与驯化在活性污泥中,除了微生物外,还含有一些无机物和分化中的有机物.微生物和有机物组成活性污泥的挥发性部分(即挥发性活性污泥),它约占全体活性污泥的70%—80%.活性污泥的含水率一般在98%—99%.它具有很强的吸赞同氧化分化有机物的才能.活性污泥是经由过程必定的办法造就和驯化出来的.造就的目标是使微生物增值,达到必定的污泥浓度;驯化则是对混杂微生物群进行选择和引诱,使具有降解污水中污染物活性的微生物成为优势.一.驯化前提一般来讲,微生物发展前提不克不及产生骤然的凸起变更,通例讲要有一个顺应进程,且要有情形顺应的菌种,驯化进程应该与原发展前提尽量一致,当前提不具备时,一般用通例生涯污水作为造就水源,驯化时温度不低于20℃,驯化采纳持续闷曝3-7天,并在显微镜下检讨微生物发展状况,或者根据长期实践经验,按照不合的工艺办法(活性污泥.生物膜等),不雅察微生物发展状况,也可用检讨进出水COD大小来断定生化感化的后果.二.驯化方法(一)接种菌种1.接种菌种是指应用微生物生物消化功效的工艺单元,如重要有水解.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单元,接种是对上述单元而言的.2.根据微生物种类的不合,应分离接种不合的菌种.3.接种量的大小:厌氧污泥接种量一般不该少于水量的8-10%,不然,将影响启动速度;好氧污泥接种量一般应许多于水量的5%.只要按照规范施工,厌氧.好氧菌可在划定规模正常启动.4.启动时光:应特殊解释,菌种.水温及水质前提,是影响启动周期长短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讲,在低于20℃的前提下,接种和启动均有必定的艰苦,特殊是冬季运行时更是如斯.是以,建议冬季运行时污泥分两次投加,水解酸化池中活性污泥投加比例8%(浓缩污泥),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投加比例为10﹪(浓缩污泥,干污泥为8%),在不合的温度前提下,投加的比例不合.投加后按正常水位前提,持续闷曝(曝气时代不进水)7天后,检讨处理后果,在肯定微生物生化前提正常时,方可小水量持续进水25天,待生化后果显著或气温显著回升时,再次向两池分离投加10﹪活性污泥,生化工艺才干正常启动.5.菌种起源:厌氧污泥重要起源于已有的厌氧工程,如啤酒厌氧发酵工程.农村沼气池.鱼塘.泥塘.护城河清淤污泥;好氧污泥重要来自城市污水处理厂,应拉取当日脱水的活性污泥作为好氧菌种,接种污泥且按此次序肯定优先级.①同类污水厂的残剩污泥或脱水污泥;②城市污水厂的残剩污泥或脱水污泥;③其它不合类污水站的残剩污泥或脱水污泥;④河道或湖泊底部污泥;⑤粪便污泥上清液.(二)体系造就1.接种菌种完成后,在持续运行已见到后果的情形下,采取递增污水进水量的方法,使微生物慢慢顺应新的生涯前提,递增幅度的大小按厌氧.好氧工艺及现场前提有所不合.好氧正常启动可在10-20天内完成,递增比例为5-10%;而厌氧进水递增比例则要小的许多,一般应掌握挥发酸(VFA)浓度不大于1000mg/L,且厌氧池中PH值应保持在6.5-7.5规模内,不要产生太大的摇动,在这种情形下水量才可慢慢递增.一般来讲,厌氧从启动到转入正常运行(满负荷量进水)须要2-4个月才干完成.2.厌氧.好氧.水解等生化工艺是个庞杂的进程,每个进程都邑有本身的特色,须要根据现场前提加以调剂.3.编制须要的化验和运转的原始记载报表以及初步的建章立制.从培菌伊始,慢慢树立较规范的组织和治理模式,确保启动与正式运行的有序进行.三.调试时代的监测和掌握1.温度温度是影响全部工艺处理的重要情形身分,各类微生物都在特定规模的温度内发展.生化处理的温度规模在10~40℃,最佳温度在20~30℃.任何微生物只能在必定温度规模内生计,在合适的温度规模内可大量发展滋生.在污泥造就时,要将它们置于最合适温度前提下,使微生物以最快的发展速度发展,过低或过高的温度会使代谢速度迟缓.发展速度也迟缓,过高的温度对微生物有致逝世感化.2.pH值微生物的性命运动.物资代谢与pH值亲密相干.大多半细菌.原活泼物的最适pH值为6.5~7.5,在此情形中发展滋生最好,它们对pH值的顺应规模在4~10.而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曝气体系中,作为活性污泥的主体,菌胶团细菌在6.5~8.5的pH值前提下可产生较多粘性物资,形成优越的絮状物.3.养分物资废水中的微生物要不竭地摄取养分物资,经由火化代谢(异化感化)使庞杂的高分子物资或高能化合物降解为简略的低分子物资或低能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经由过程合成代谢(同化感化)应用分化代谢所供给的能量和物资,转化成自身的细胞物资;同时将产生的代谢废料渗出到体外.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发展身分为微生物发展的前提.废水中应按BOD5∶N∶P=100∶5∶1的比例填补氮源.含磷无机盐,为活性污泥的造就创造优越的养分前提.4.悬浮物资SS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经由过程预处理悬浮物已大部分去除,但也有部分不克不及降解,曝气时会形成浮渣层,但不影响体系对污水的处理.5.消融氧量DO好养的生化细菌属于好氧性的.氧对好氧微生物有两个感化:①在呼吸感化中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②在醇类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中须要氧.且只有溶于水的氧(称消融氧)微生物才干应用.在活性污泥的造就中,DO的供给量要根据活性污泥的构造状况.浓度及废水的浓度分解斟酌.具体说来,也就是经由过程不雅察显微镜下活性污环保泥的构造即成熟程度,测量曝气池混杂液的浓度.监测曝气池上清液中CODCr的变更来肯定.根据经验,在造就初期DO掌握在1~2mg/l,这是因为菌胶团此时尚未形成絮状构造,氧供给过多,使微生物代谢运动加强,养分供给不上而使污泥自身产生氧化,促使污泥老化.在污泥造就成熟期,要将DO进步到3~4mg/l 阁下,如许可使污泥絮体内部微生物也能得到充足的DO,具有优越的沉降机能.在全部造就进程中要根据污泥造就情形慢慢进步DO.特殊留意DO不克不及过低,DO缺少,好氧微生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正常的发展纪律将受到影响,新陈代谢才能下降,而同时对DO请求较低的微生物将应运而生,如许正常的生化细菌造就进程将被损坏.6.混杂液MLSS浓度微生物是生物污泥中有活性的部分,也是有机物代谢的主体,在生物处理工艺中起重要感化,而混杂液污泥MLSS的数值即精确能暗示活性部分的若干.对高浓度有机污水的生物处理一般均需保持较高的污泥浓度.在造就同时根据污泥性状.有机污泥负荷等掌握好残剩污泥排放量.⑧污泥的生物相镜检活性污泥处于不合的发展阶段,各类微生物也呈现出不合的比例.细菌承担着分化有机物的根本和基本的代谢感化,而原活泼物〈也包含后活泼物〉则吞食游离细菌.污水调试运行时代消失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有细菌.绿藻等藻类.原活泼物和后活泼物,原活泼物有太阳虫.盖纤虫.累校虫等,后活泼物消失了线虫.调试运行后期混杂液中固着型纤毛虫,如累校虫的大量消失,解释处理体系有优越的出水水质.⑨污泥指数SVI,正常运行时污泥指数在801/mg阁下.总的来说,活性污泥培菌进程中,应经常测定进水的pH.COD.氨氮和曝气池消融氧.污泥沉降机能等指标.活性污泥初步形成后,就要进行生物相不雅察,根据不雅察成果对污泥造就状况进行评估,并动态调控培菌进程,同时掌握好残剩污泥的排放.。
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1.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活性污泥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培养与驯化出来的。
培养的目的是使微生物增殖,达到一定的污泥浓度;驯化则是对混合微生物群进行淘汰和诱导,使具有降解废水活性的微生物成为优势。
1.1 菌种和培养液除了采用纯菌种外,活性污泥菌种大多取自粪便污水、生活污水或性质相近的工业废水处理站二沉池剩余污泥。
培养液一般由上述菌液和诱导比例的营养物如淘米水、尿素或磷酸盐等组成。
1.2 培养与驯化方法1.2.1 有异步法和同步法。
异步法主要适用于工业废水,程序是:将经过粗滤的浓粪便水投入曝气池,用生活污水(或河水)稀释成BOD5~300-500mg/L,加培养液,连续曝气1~2d,池内出现絮状物后,停止曝气,静置沉淀1~1.5h,排除上清液(约池容的50%~70%);再加粪便水和稀释水,重新曝气,待污泥数量增加一定浓度后(约1~2周),开始进工业废水(10%~20%),当处理效果稳定(BOD去除率80%~90%)和污泥性能良好时,再增加工业废水的比例,每次宜增加10%~20%,直至满负荷。
处理城市污水时可采用同步法,即曝气池全部进废水,连续曝气,二沉池不排泥,全部回流。
1.2.2 在培养和驯化期间,应保证良好的微生物生长条件,如温度15~35℃,DO0.5~3mg/L,PH6.5~7.5,营养比等。
2.正常运行工艺控制2.1 曝气系统控制2.1.1 一般,负荷较小时,MLVSS较高,DO也应相应提高;当DO不变时,空气量Qa主要取决于入流BOD5。
2.1.2 实际曝气量估算公式 Qa=f0(S0-S e)Q/300Ea式中f0为耗氧系数,指去除单位BOD所消耗的氧量,与F/M有关。
当F/M0.2~0.5KgBOD/(KgMLSS·d)时,可取1;当F/M<0.15KgBOD/(KgMLSS·d)时,可取1.1~1.2。
Ea为曝气效率,与扩散器的种类等有关,一般在7%~15%之间。
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知识点
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知识点一、活性污泥概述1.定义:活性污泥是污水中存在的各种微生物的聚合体,是指微生物在贮存器潜育生存的体形和状态。
2.组成:活性污泥主要由泛类细菌、短杆菌、放线菌和其他微生物组成。
3.特征:活性污泥具有吸附性、降解性、沉降性及厌氧性等特征。
二、活性污泥培养1.活性污泥培养的目的:培养活性污泥微生物,使其具有良好的污水降解能力。
2.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活性污泥常用的培养基有17#苹果基、一个液体培养基等。
3.培养条件的控制:培养活性污泥需要控制好温度、pH值、DO值等条件。
4.培养方法:常见的培养方法有悬浮培养法、固定化培养法、连续培养法等。
三、活性污泥驯化1.活性污泥驯化的目的:通过驯化活性污泥微生物,使其能更好地适应污水的处理要求。
2.驯化方式:常见的驯化方式有物理驯化、化学驯化和生物驯化等。
3.驯化条件的控制:驯化活性污泥需要控制好温度、曝气量、营养物质浓度等条件。
4.驯化指标:驯化活性污泥的指标主要有COD去除率、NH3-N去除率、生物毒性等。
四、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的应用1.污水处理: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质。
2.生物能源:活性污泥微生物可以产生甲烷等生物能源,利用活性污泥进行沼气发酵有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3.土壤修复: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促进土壤中的污染物降解,对于土壤修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总结: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通过培养和驯化活性污泥微生物,可以有效地降解有机物、去除氮磷等污染物质,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控制好培养条件,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驯化方式,以提高活性污泥的污水降解能力和适应性。
此外,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生物能源和土壤修复等领域,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活性污泥的培养
市政污水的活性污泥很好培养的,市政污水的营养充足,培养期间不需要投加营养,只要充氧适当就问题,水温合适的情况下20左右就培养成功。
1、如果工程大可以分池分批培养,让培养成功那部分用来做为下批的菌种;2、最好能到其它污水厂搞点干污泥做为接种污泥;3、先闷曝1-2天,曝气量要比正常的小得多,差不多一半左右,最好采用间隙曝气;4、进水前停止曝气30-60分钟,目的让污泥沉淀下来,防止进水将污泥带出;5、当SV有10%左右可以边曝气边进水,开始污泥回流。
6、操作过程中最好每班测进出水水质,用微显镜观察微生物生长情况。
7、控制好曝气量,防止污泥流失和膨涨。
[/quote] 活性污泥的好氧微生物是凝聚、吸附、氧化分解废水中有机物的生力军,其原理是生物降解。
二、活性污泥的形、色、嗅活性污泥外观似棉絮状,亦称絮粒或绒粒,有良好的沉降性能。
正常活性污泥呈黄褐色。
供氧曝气不足,可能有厌氧菌产生,污泥发黑发臭。
溶解氧过高或进水过淡,负荷过低色泽转淡。
良好活性污泥带泥土味。
三、培菌前的准备工作:1、认真消化施工设计图纸资料及管理运行手册;2、检查熟悉系统装备及管线阀门,指示记录仪表;3、清理施工时遗留在池内杂物;4、加注清水或泵抽河水作池渗漏试验,单台调试后联动试车,调好出水堰板至污水处理可正常工作。
四、培菌方法:1、所谓活性污泥培养,就是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繁殖条件,即营养物,溶解氧,适宜温度和酸碱度。
(1)营养物:即水中碳、氮、磷之比应保持100∶5∶1。
(2)溶解氧:就好氧微生物而言,环境溶解氧大于0.3mg/l,正常代谢活动已经足够。
但因污泥以絮体形式存在于曝气池中,以直径500µm活性污泥絮粒而言,周围溶解氧浓度2mg/l时,絮粒中心已低于0.1mg/l,抑制了好氧菌生长,所以曝气池溶解氧浓度常需高于3-5mg/l,常按5-10mg/l控制。
调试一般认为,曝气池出口处溶解氧控制在2mg/l较为适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污泥有多种培养方法,但不同的方法所要求的培养时间和人力物力均不同。
应根据废水水质、气候、实际许可的条件等情况来选择培养方法。
1.培养前的准备工作(1)各构筑物建成,并经清池清除建筑垃圾,静压试验证明无渗漏,无下沉位移,最后按有关规程验收合格。
(2)电器、机械、管路等全部设备建成并经单机试车、联动试车正常。
最后按有关规程(说明书)验收合格。
(3)根据日后运行管理需要,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站)需进行最基本的常规化验测试,如pH、水温、COD、DO、生物相等,用以指导活性污泥的培养过程和日常运行。
(4)基础数据的调查摸底,包括污水流量昼夜变化情况,水质(pH、水温、COD、BOD5/CODCr、含氮、含磷、有毒物质等)及其变化情况,各种设施和设备的技术参数。
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对受纳水体(如接纳排污的河流等)本底水质调查备案,以便考察若干年后对受纳水体的影响提供依据。
(5)根据处理水质状况备足必需的营养物(碳源、氮源、磷源),以备缺什么补什么。
采用接种培菌法还需备足污水性质相似其他污水处理厂(站)的干(或浓缩)污泥作为活性污泥微生物培养用的菌种。
(6)操作人员应熟悉整个系统的管道布置和公用工程方面的情况,了解污泥培养的基本过程和控制要求。
(7)人员到位,自培养和驯化后一般应使系统连续运行,不能脱人。
(8)编制必要的化验和运转的原始记录报表以及初步的建章立制。
从培菌伊始,逐步建立较规范的组织和管理模式,确保启动与正式运行的有序进行。
2.自然培菌自然培菌,也称直接培菌法。
它是利用废水中原有的少量微生物,逐步繁殖的培养过程。
城市污水和一些营养成份较全、毒性小的工业废水,如食品厂、肉类加工厂废水,可以考虑这种培养方法,但培养时间相对较长。
自然培菌又可分为间歇培菌和连续培菌二种。
(1)间歇培菌。
将曝气池注满废水,进行闷曝(即只曝气而不进废水),数天后停止曝气,静置沉淀 1 h ,然后排出池内约1/5的上层废水,并注入相同量的新鲜污水。
如此反复进行闷曝、静沉和进水三个过程,但每次的进水量要比上次有所增加,而闷曝时间要比上次缩短。
在春秋季节,约二、三周就可初步培养出污泥。
当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达到1克/升左右时,就可连续进水和曝气。
由于培养初期污泥浓度较低,沉淀池内积累的污泥也较少,回流量也要少一些,此后随着污泥量的增多,回流污泥量也要相应增加。
当污泥浓度达到工艺所需的浓度后,即可开始正常运行,按工艺要求进行控制。
(2)连续培菌。
先将曝气池进满废水,然后停止进水,闷曝半天至一天后可连续进水。
连续曝气,进水量从小到大逐渐增加,连续运行一段时间(与间歇法差不多),就会有活性污泥出现并逐渐增多。
曝气池污泥量达到工艺所需的浓度时,按工艺要求进行控制。
由于自然培菌法是用废水直接培养活性污泥,其培菌过程也是微生物逐步适应废水性质并获得驯化的过程。
3.接种培菌接种培菌法的培养时间较短,是常用的活性污泥培菌方法,适用于大部分工业废水处理厂。
城市污水厂如附近有种泥,也可采用此法,以缩短培养时间。
接种培养法常用的有如下二种:(1) 浓缩污泥接种培菌。
采用附近污水处理厂的浓缩污泥作菌种(种泥或种污泥)来培养。
城市污水和营养齐全、毒性低的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培养,可直接在所要处理的废水中加入种泥进行曝气,直至污泥转棕黄色时就可连续进污水(进水量应逐渐增加),此时沉淀池也投入运行,让污泥在系统内循环。
为了加快培养进程,可在培养过程中投加未发酵过的大粪水或其它营养物。
活性污泥浓度达到工艺要求值即完成了培菌过程。
从经济上讲,种泥的量应尽可能少,一般情况下控制在稀释后使混合液污泥浓度在0.5g/L以上。
对有毒工业废水进行培菌时,可先向曝气池引入河水,也可用自来水(需先曝气一段时间以脱去其中的余氯),然后投入种污泥和未经发酵的大粪水进行曝气,直至污泥呈棕黄色后停止曝气,让污泥沉降并排掉一部分上清液,再次补充一定量的大粪水继续曝气,待污泥量明显增加后,逐步提高废水流量。
在培菌的后期,污泥中微生物已能较好地适应工业废水水质。
(2)干污泥接种培菌。
“干污泥”通常是指经过脱水机脱水后的泥饼,其含水率约为70~80%。
本法适用于边远地区和取种污泥运输距离较远的情况。
干污泥接种培菌的过程与浓缩污泥培菌法基本相同。
接种污泥要先用刚脱水不久的新鲜泥饼,投加至曝气池前需加少量水并捣成泥浆。
干污泥的投加量一般为池容积的2~5%。
干污泥中可能含有一定浓度的化学药剂(用于污泥调理),如药剂含量过高、毒性较大,则不宜用作为培菌的种泥。
鉴定污泥能否作接种用,可将少量泥块捣碎后放入小容器(如烧杯或塑料桶)内加水曝气,经过一段时间后如果泥色能转黄,就可用于接种。
污泥培菌的注意事项:(1)活性污泥培菌过程中,应经常测定进水的pH、COD、氨氮和曝气池溶解氧、污泥沉降性能等指标。
活性污泥初步形成后,就要进行生物相观察,根据观察结果对污泥培养状态进行评估,并动态调控培菌过程。
(2)活性污泥的培菌应尽可能在温度适宜的季节进行。
因为温度适宜,微生物生长快,培菌时间短。
如只能在冬季培菌,则应该采用接种培菌法,所需的种污泥要比春秋季多。
(3)培菌过程中,特别是污泥初步形成以后,要注意防止污泥过度自身氧化,特别是在夏季。
有不少厂都发生过此类情况。
这不仅增加了培菌时间和费用,甚至会导致污水处理系统无法按期投入运行。
要避免污泥自身氧化,控制曝气量和曝气时间是关键,要经常测定池内的溶解氧含量,要及时进水以满足微生物对营养的需求。
若进水浓度太低,则要投加大粪等以补充营养,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间歇曝气。
(4)活性污泥培菌后期,适当排出一些老化污泥有利于微生物进一步生长繁殖。
(5)工业废水处理厂在生产装置投产前往往没有废水进入,而一旦生产装置投产后,排放的废水就需及时处理。
此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培菌时间,并提前准备种污泥及养料等。
(6)如曝气池中污泥已培养成熟,但仍没有废水进入时,应停止曝气使污泥处于休眠状态,或间歇曝气(延长曝气间隔时间、减少曝气量),以尽可能降低污泥自身氧化的速度。
有条件时,应投加大粪、无毒性的有机下脚料(如食堂泔脚)等营养物。
(7)大部分的废水处理厂都有二个(格)以上的曝气池。
这种情况下可先利用一只曝气池培养活性污泥,然后再输送到相邻其它曝气池进行多级扩大培养。
本法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废水处理厂。
摘要:生物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厂启动运行,首先需要培养驯化。
对于传统工艺和小型污水处理工艺,由于工艺过程分段明显,可较容易实现各单体设施独立运转或重点运转,便于人工控制和重点工艺运行参数的调整,为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创造理想环境条件,达到快速培养驯化的目的。
近年来SBR工艺在我国迅速兴起,特别已经开始在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应用。
由于生物处理过程全部在一个池中进行,并在调整工艺参数时受自控水平较高的限制,个别参数的调整会影响整个自控系统的稳定,按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培养驯化可能会遇到困难,国内没有成熟的经验。
本文仅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SBRDATLAT工艺启动活性污泥培养驯化的工作体会以及工艺特点总结如下。
关键词:SBR 活性污泥生物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厂启动运行,首先需要培养驯化。
对于传统工艺和小型污水处理工艺,由于工艺过程分段明显,可较容易实现各单体设施独立运转或重点运转,便于人工控制和重点工艺运行参数的调整,为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创造理想环境条件,达到快速培养驯化的目的。
近年来SBR工艺在我国迅速兴起,特别已经开始在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应用。
由于生物处理过程全部在一个池中进行,并在调整工艺参数时受自控水平较高的限制,个别参数的调整会影响整个自控系统的稳定,按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培养驯化可能会遇到困难,国内没有成熟的经验。
本文仅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SBRDATLAT工艺启动活性污泥培养驯化的工作体会以及工艺特点总结如下。
一设计规范问题天津TEDA污水处理厂处理开发区全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服务面积 2.2万平方公里。
服务人口20万,服务工厂3800多个。
污水处理厂占地 6.7公顷。
(一)主要设计参数:设计平均日流量10万吨高峰回流量10万吨进水CODcr 400mg/lBOD5150mg/lSS200mg/l出水CODcr120mg/lBOD530mg/lSS30mg/l污水生物处理法采用SBR法DAT-IAT工艺。
经过处理的出水,经北排明渠排入渤海。
(二)工艺流程主要工艺构筑物与设备1.粗格栅两台(一用一备),栅间距15mm。
2.进水泵六台(四用两备),淹没式潜水泵,水泵名牌额定流量0.29m3/S。
3.细格栅两台(一用一备),阶梯格栅。
4.钟式(Jones)沉砂池两座(一用一备),池直径 6.5m。
5.巴氏计量槽一座,槽宽 1.25m。
经超声波流量计计量流量后,由配水井将进水均匀分配进入SBR反应池。
6.SBR反应池。
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核心工艺,共6组SBR反应池,每组有效尺寸长×宽×深=80.0×32.0×4.3m3。
每组地由DAT(需氧地)和IAT(间歇曝气池)串连组成。
进水→粗格栅→进水泵→细格栅→旋流除砂池→巴氏计量槽→DAT/IAT↓加氯↓SBR反应池→出水泵→排放出水→贮泥池→污泥脱水机→泥饼外运每组SBR池中安装的主要设备有:①回流污泥泵两台,流量Q=0.55—0.60m3/时,回流率400%。
②剩余活性污泥泵1台,流量Q=100m3/时。
③膜片式可变孔微孔曝气器3300个。
④虹吸式滗水器3台。
7.高速享心鼓风机。
共四台(三用一备)。
出风导向叶片调整供气量。
供风量8000—18000m3/时。
8.加氯机两台。
加氯量 5.6g/s,设计按夏季高温季节三个月加氯,一般季节不加氯。
9.出水泵六台(四用两备),淹没式潜水泵,出水排入蓟运河入海口。
10.剩余污泥贮泥池两座。
交替使用,每池长×宽×高=50.0×50.0×4.3m3,每个池设滗水器一台。
11.污泥脱水机三台。
转鼓预脱水带式压滤一体化脱水机。
二活性污泥培养驯化期间进水水质天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自3月1日启动活性污泥培养驯化工作,最初两个月进水水质汇总如下:BOD5平均77.4mg/L(41.8—114mg/L)CODcr平均220mg/L(107—298mg/L)BOD与COD比值0.340(0.0170—0.486)SS平均68.6mg/L(27.0—194mg/L)总氮平均15.0mg/L(11.6—31.1mg/L)磷酸盐平均 1.27mg/L(0.78—2.06mg/L)氯化物平均1825mg/L(876—2975mg/L)全盐量3000—4000mg/L从进水水质化验分析数据,我们得出以下初步结论:1.BOD/COD比值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