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与抗日战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麓山与抗日战争——剪不断的历史情缘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系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除了有丰富的自然风景资源外,文化沉淀十分深厚,也是一个地点集中、规模大、保存好的抗日战争纪念地。岳麓山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山中的一草一木目睹过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一幕。

一三次长沙会战

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湖南长沙地区进行了三次会战。在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指挥下,中国军队积极组织防御,使日军攻击受挫,伤亡严重,尤其是第三次长沙会战,在中国军队前堵、侧击和追击下,日军惨败,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中国在三次长沙会战中获得大胜,是珍珠港事变以来,盟国在亚洲战区中唯一的胜利,这个时候,日本的南方军,在百日之内,就横扫盟国在亚洲所有据点和要塞,1941年12月25日英军在香港投降,1942年2月15日,英国马来亚最高司令珀西瓦尔率领十万部队,在新加坡向日军投降;3月5日,荷兰英军向日军投降;5月7日,美军在菲律宾向日军投降;整个亚洲战场,只有在中国长沙痛击日军,造成日军成军以来,一次大规模会战的惨败记录。通过长沙会战,打破了日军歼灭第九战区主力,使国民政府屈服投降的幻想,牵制了日军的南方作战;保住了湘赣,并给日军以一定的打击;动摇了“日军部分官兵必胜的信念”,提高了中国军队广大官兵的士气,增强了其抗战必胜的信心。特别是第三次会战,影响范围很广,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华民族自卫强国的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立即跻身成

为对抗法西斯轴心的主要盟国。长沙会战也为以后的抗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社论说:“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的胜利系华军的长沙大捷”。蒋介石评介:“此次长沙胜利,实为七七以来最确实而得意之作”。

二岳麓山在抗日战争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长沙的地形,对守者来说,岳麓山是很重要的,与长沙城区隔江相望,对长沙城区有瞰制之利,优势炮兵占领岳麓山,观测条件好,利于发扬火力。长沙会战中,岳麓山布置有重炮旅,配以180mm榴弹炮,加上平时炮兵早把长沙市内的地形、距离准确地测量,所以弹无虚发,给日军以毁灭性打击,长沙会战之所以取得重大胜利,与岳麓山上重炮所发挥的威力是密不可分的。通过第四次长沙会战(1944年5月—6月)的结果可得知,岳麓山在防御日军进攻时的重要地位。

第四次长沙会战,是长衡会战的第一阶段,长衡会战是日军为援助南洋日军而进行的,是打通大陆交通线作战的重要部分。5日,战火烧到湖南,27日日军向湘北方向进攻,二线兵团同时南下作战。各路日军避开我军的侧翼迂回,分途向长沙外围进攻,并占据外围据点。6月16日开始向长沙城和岳麓山主阵地发起猛攻。因历次会战遭受岳麓山炮火的毁灭性打击,所以将岳麓山列为重点攻击目标。岳麓山炮兵阵地受日军重炮和空军压制而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至18日,日军以优势兵力,自背后攻破岳麓山阵地,城内守军被迫突围。岳麓山失守则长沙沦陷。

三岳麓山现存抗日战争遗迹概述:

本世纪三十年代始,岳麓山相继建成了岳王亭、忠烈祠、陆军第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纪忠亭、归宿亭、长沙会战碑、阵亡将士名录石栏等。山中仍留有当时的战壕、弹坑和炮台,以及薛岳指挥部、战时指挥所等处遗址,并出土有枪支、子弹、钢笔、印章、电话筒等抗战遗物。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麓山景区管理处已完成了抗战史迹的全面修缮,以慰英灵。

(一)长沙会战碑长沙会战碑位于响鼓岭石亭北侧,高2.35米,宽1米,正面篆刻“长沙会战碑”五字,是抗日战争期间留下的抗日纪念石碑。记述了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九月,日寇以十八万之众,兵分六路会攻长沙,当时国民党第九战区全体将士奋起抗日,忠勇用命,人民协同,合围设伏,取得歼敌三万的胜利而立此碑。碑阴刻有记事诗10首。该碑原置放于云麓宫前坪侧,有亭护碑,后移至响鼓岭。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景区已将碑体正反面复原移正,移至响鼓岭亭内保护。

(二)战壕、炮台。岳麓山上留有大量的抗战遗迹,像炮台及无数的战壕,遗存战壕长达10余公里,曾发掘出大量的弹药、枪支等遗物。在第三次会战中,薛岳根据岳麓山对长沙的瞰制作用,将战区直属独立炮兵旅配置到岳麓山,以支援长沙守军的作战,令李玉堂以一个营的兵力在湘江西岸和岳麓山占领阵地,掩护炮兵,还令第10军的两个炮兵团,先以一部放在第一线阵地后方,支援警戒部队和第一线守备部队作战,而后视情况全部撤到岳麓山,加强岳麓山的炮兵火力,以形成对天心阁方面和长沙东南地区日军的毁灭性火力打击。

后73军前来增守岳麓山。据日方记载,在第三次会战中,当天(1942年1月3日),日第3师团的战斗情况是“横田大队的左侧面已暴露在岳麓山的重炮阵地之下,从正面又受到优势兵力的反攻,终日在反复地死斗中。正在第一线联络的联队副官神野一郎大尉战亡,第5中队全体干部负伤,此时,弹药已经全部用尽。”第6师团的战斗情况是:“……重庆军从湘江对岸的岳麓山,以重炮(15榴)应战,猛死轰击,下午各部队虽继续在城墙外围,竭力反击,但战斗陷入胶着,由于重炮(15榴)的集中轰击,我方不断伤亡。”目前山上的战壕由于年深日久,周边落下的土将战壕垫高了,最深的地方不到1米,在两侧的内壁或者长满了野草,或者露出光秃秃的黄土。炮兵阵地也无明显标示,景区现筑以标志碑、说明碑加以标识,并选择几段战壕围以栏杆加强保护,以存史迹。

(三)薛岳指挥部、战时指挥所。前者在清风峡爱晚亭旁,1941年12月30日,薛岳为就近指挥督战将指挥部从长沙的二里牌搬迁到岳麓山上。后者系现在的湖南省会警察纪念堂,民国24年8月建。景区已对此两处遗址进行修缮。并将省会警察纪念堂建成长沙抗战纪念馆。

(四)陆军第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它位于岳王亭后山坡上,系岳麓山麓山大型墓葬之一。始建于1946年。前有百数十级宽阔的石级导入,左右各有墓门,墓区十分宽敞。公墓底座呈四方形,底座上矗立着长方形墓碑。墓塔高约6米,正面刻有王东原所题写的“陆军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的墓名,左右侧刻有“精神不死”、

“风云长护”的赞语。塔座四面皆有文字,正面文字为原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隶书题写的一副挽联:“誓死卫国家,以昭来者;壮气塞天地,是曰浩然。”其余三面分别为“名山忠骨,万古长青”、“碧血丹心,光耀天地”、“凛冽万古”。墓塔之后,为存放阵亡将士骨灰的洞穴,题额:“忠义观”,两侧有对联:忠昭大麓;义塞苍冥。进入观内有长约5、6米的甬道,正对甬道后居中一室上书:“军司令部直属部队”字样。这里存放的是七十三军司令部直属部队阵亡将士的遗骨,左右各有两室,每室两进,每室四壁均有多层隔板用作存放骨灰罈,从左至右分别存放着“暂编第五师”、“第十五师”、“第七十七师”、“第一九三师”阵亡将士的遗骨。由于“文革”的破坏,所遗骨灰全部被毁,题款人的姓名全部被凿去。墓塔南北两侧有甬道,题额为“蹈仁”、“履义”,甬道外有分层排列的七十三军官兵坟墓。其墓区内还有纪功柱、长明灯、王东原公馆、七十三军七十七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田广真墓、归宿亭(柱有联云:“鹤唳猿啼袖藏幽宅,龙蹯虎踞秀毓名山”,为王东原所题)、纪忠亭(柱有联云:“赫石嵯峨严正气,麓云平远荡腥风”)等。七十三军在抗日战争中,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支主力部队,原隶属第六战区,驻守澧县、石门一带。在1939年十二月开始至1942年1月结束的三次“长沙会战”中,奉命参加第九战区的长沙保卫战,与日本侵略军在长沙一带展开了“一寸土地一寸血”的殊死战斗。后又在1943年底保卫常德的血战和1944年夏天的“长衡会战”中,再次英勇顽强地抗击日军,为保卫湖南这片热土浴血奋战,写下了不少可歌可泣的壮烈篇章。会战中,73军广大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