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台湾对外国影片片名的翻译_郑启五

合集下载

大陆与港台三地电影译名的比较

大陆与港台三地电影译名的比较

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2期・教育研究・大陆与港台三地电影译名的比较杨柳川(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6) 提 要:电影片名的翻译与各地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通过对大陆、香港、台湾两岸三地影片译名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为探讨电影片名翻译的正确方向和途径抛砖引玉。

关键词:电影片名;翻译;文化背景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42(2007)02—120—03 收稿日期:2006-10-24作者简介:杨柳川(19 -),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

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和广泛,大量的英美影片经由港台涌入大陆。

这些影片能否为中国的观众所接受,能否在中国电影市场获得一席之地,影片译名的作用不可小瞧。

精彩的影片译名能和电影一起世代相传,而失败的译名却极有可能埋没一部精彩的电影。

翻译电影片名也是人类文化交际行为之一,而“人类交际受情境的制约,情境又根植于文化习惯”(Nord,1993:1),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跟各地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中国大陆、香港与台湾各不相同的经济、社会体制以及生活方式,使得两岸三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背景。

译名既然是以本地观众为目标,就必须符合本地观众的欣赏与品味水平。

这样一来,在一个地方受欢迎的译名,可能会令其它地方的观众感到很奇怪,甚至排斥。

大陆译名的比较分析中国大陆的翻译家有着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良好译风,这也一脉相承地体现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上,他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影片译名。

尤其是在一些经典片名的翻译方面堪称楷模,如美国经典影片“The Waterloo Bridge”的译名《魂断蓝桥》,就是我国电影片名翻译史上有口皆碑的佳译。

又如经典恐怖影片“The Shining”,译名为《闪灵》,真可谓音意结合的天然之作。

再如曾获第13届奥斯卡金像奖的经典影片“Rebecca”之译名《蝴蝶梦》也被颂为美谈。

《2024年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范文

《2024年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范文

《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外语影片在两岸三地(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传播越来越广泛。

在这个过程中,影片片名的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比较两岸三地在外语影片片名翻译方面的差异与共性,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翻译策略。

二、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翻译的差异1. 翻译风格差异台湾地区的影片片名翻译倾向于采用意译法,更注重片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例如,一部讲述爱情的美国电影,台湾可能会将其翻译为“恋爱故事”或“爱情无界”。

而香港地区的翻译则更加注重直译法,更倾向于保留原片名的语言特点,如将该电影翻译为“浪漫情史”。

而在中国大陆,影片片名的翻译通常以传达影片内容为主要目的,结合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

2. 地区文化差异两岸三地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有所不同,导致在翻译外语影片片名时产生差异。

例如,某些特定的词汇或表达方式在某些地区具有特殊的含义或文化内涵,而在其他地区则可能无法理解或接受。

这要求翻译者充分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习惯用语,以便更好地进行翻译。

三、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翻译的共性1. 准确性无论是台湾、香港还是中国大陆,在翻译外语影片片名时都强调准确性。

要确保翻译的内容与原片名相符,能够准确传达影片的主题和内容。

这是保证影片传播效果的关键。

2. 通俗性为了便于观众理解和接受,两岸三地的影片片名翻译都倾向于采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复杂的词汇,使观众能够轻松理解并产生共鸣。

四、影响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翻译的因素1.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影响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翻译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观众需求和审美观念,这就要求翻译者充分了解市场需求,以便更好地进行翻译。

2. 电影宣传策略电影宣传策略也会对影片片名的翻译产生影响。

不同的宣传策略可能导致翻译风格的差异和侧重点的不同。

因此,翻译者需要与电影宣传团队密切合作,确保翻译符合宣传策略的要求。

五、结论总体来说,两岸三地在外语影片片名翻译方面存在差异与共性。

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

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

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导语: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互联网的普及,外语影片在两岸三地的受众中越来越受欢迎。

然而,片名的翻译往往成为观众与电影之间的第一道沟通障碍。

本文将从两岸三地的角度,比较探讨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策略和效果,以期增进我们对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

一、翻译理念的差异1. 台湾:传神翻译台湾对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注重于表达影片的内涵和主题,追求精确的语义和意境的营造。

例如,《海上钢琴师》这部意大利影片的台湾片名《一九零零的旋律》将具体的乐器“钢琴”改为抽象的名词“旋律”,更准确地道出了影片的音乐与情感主题。

2. 香港:直译为主香港对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更多地保留了原片名的直译性质,简洁明了。

例如,《霸王别姬》这部中国影片在香港的片名仍然保持为《霸王别姬》,直接表达了影片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3. 中国大陆:商业化翻译中国大陆对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则更加商业化,强调市场的流行度和商业号召力。

例如,《怦然心动》这部美国影片的中国大陆片名为《初恋这件小事》,突出了影片的青春和浪漫成分,更易吸引观众。

二、翻译策略的异同1. 音译音译是外语影片片名翻译中常见的策略之一。

在两岸三地均有采用这种策略的案例,如《阿凡达》(Avatar)、《雷神》(Thor)、《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等。

音译的好处是保留了原片名的声音和韵律,但也存在理解上的困惑,因为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发音规则和语音习惯。

2. 意译意译是另一种常见的翻译策略,通过转译片名的意义来呈现影片的主题和内涵。

例如,《放牛班的春天》(Les Choristes)、《美国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等。

意译的好处是可以更准确地传达影片的背后故事和情感,但也需要观众对原片名有一定的背景了解。

3. 换译换译是根据影片的内容或特点进行重新构思片名的翻译策略。

例如,《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中文片名的换译为《天子》;《暮光之城》(Twilight)中文片名的换译为《傍晚的时光》。

《2024年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范文

《2024年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范文

《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篇一一、引言在电影产业的全球化进程中,外语影片的引进与传播已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而影片片名的翻译,作为电影的第一印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两岸三地(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在引进和翻译外语影片时,由于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和审美观念的差异,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翻译结果。

本文将对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进行比较,探讨其差异与影响。

二、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翻译的现状1. 中国大陆的翻译风格中国大陆的影片片名翻译以简洁明了、直白易懂为特点。

翻译过程中注重原片的主题和情感,力求在保证准确性的同时,让观众一目了然。

例如,将“The Avengers”翻译为“复仇者联盟”,既保留了原意,又易于理解。

2. 台湾的翻译风格台湾的影片片名翻译注重文化内涵和艺术性,常常采用意译的方式,使片名更具诗意和深度。

例如,将“Titanic”翻译为“铁达尼号”,虽然略显冗长,但突出了影片的历史背景。

3. 香港的翻译风格香港的影片片名翻译结合了中西文化,既注重原意,又注重语言的韵律感和美感。

例如,将“Jurassic Park”翻译为“侏罗纪公园”,既保留了原意,又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

三、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翻译的比较1. 翻译方法的差异两岸三地在翻译外语影片片名时,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存在差异。

中国大陆多采用直译法,力求准确传达原意;台湾则更倾向于意译法,注重文化内涵和艺术性;香港则结合直译和意译,既保留原意,又注重语言的韵律感和美感。

2. 文化背景的差异由于两岸三地的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因此在翻译外语影片片名时,会受到不同文化观念的影响。

例如,对于同一部影片,“X 战警”在大陆和台湾的译名有所不同,这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审美和语言习惯。

3. 市场需求的影响市场需求也是影响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翻译的重要因素。

为了满足不同地区观众的需求,译名需要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

例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观众,译名需要更具亲和力或更具深度。

目的论视域下的中国电影片名翻译

目的论视域下的中国电影片名翻译

目的论视域下的中国电影片名翻译21世纪以来给经济发展安上了加速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人们日益渴求精神食粮。

因此,我们引进了大批优秀的国外文化产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跨文化交流是双向的、与时俱进的、变化的。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提升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国家间的跨文化交流形式日益丰富。

除了书面口头交流等形式,电影等数字文化产品在促进国与国文化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也适时提出了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以中国文化软实力丰富国际交流内容、助力我国应对全球挑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

随着国内电影产业的崛起和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电影这一涵盖国家形象、故事、价值、理念、风土民情,集中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交流形式凭借其符合海外受众文化背景、观影习惯的翻译走向了海外市场,利用其视听冲击这一独特的优势,在带给海外观众视觉盛宴的同时有助于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

国内电影片名翻译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雷敏、郑启五等探究了海外电影片名汉译的标准、方法等;进入90年代,电影片名翻译研究取得初步发展,主要围绕翻译时应根据片名、内容采用直译还是意译等方法展开研究;而到了新世纪,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电影片名研究得以飞速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

除了以往的翻译方法、标准研究外,还从不同理论视角展开,为片名翻译研究注入新维度和支柱,也为后期发展奠定基础。

而自2010年以来,随着国内电影技术的成熟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贯彻实施,电影片名翻译研究取得长足进展,呈现出方法、原则、视角齐头并进的态势,且中国电影片名英译逐渐占据主体地位。

纵观以往研究,内容、层面、视角较全,但中国电影走出国门的蓬勃发展期始于2013年,2015年以来呈倍速发展态势,而当下电影篇名翻译研究多从某个理论视角研究具体某部电影,较少对2015年以来多部电影译名从译入语文化、读者角度进行分析。

《2024年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范文

《2024年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范文

《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篇一一、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影片的引进与传播已经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而片名的翻译,作为影片的第一印象,对于其传播与接受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两岸三地(大陆、台湾、香港)在引进外语影片时,其片名翻译往往因地域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

本文旨在比较两岸三地在外语影片片名翻译上的差异与共性,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影响。

二、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翻译的差异1. 语意侧重点的不同在翻译外语影片片名时,两岸三地往往会在语意侧重点上有所差异。

例如,对于电影《The Notebook》,香港译作《深情日记本》,台湾则译为《笔记交换之爱》,大陆则更多地使用了原标题中的故事性元素《爱乐之城》等,反映出各地在语意解读和选择上的独特偏好。

2. 文化元素的引入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因此,在片名翻译时,会适当加入当地的文化元素,使得翻译更具有本土特色。

如《Pride and Prejudice》这部电影在两岸三地的译名中都涉及了传统文化中关于家庭和社会的道德价值取向,如“傲慢与偏见”(大陆)的简化说法或港译中结合原著名字加以描绘性的文化成分等。

三、两岸三地翻译方法的比较1. 意译法两岸三地均倾向于通过意译法进行翻译。

如台湾和香港会尽量找到本地熟悉或者有影响力的元素融入其中,《Guardians of the Galaxy》就被台湾译成《星幻传奇守卫战》。

然而大陆有时会更贴近电影实际内容和观众心理预期,如《银河护卫队》的译名。

2. 直译法直译法在某些情况下也被广泛使用。

对于一些易于理解、无歧义的词汇或短语,两岸三地会直接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

如《The Dark Knight》在大陆、台湾和香港都直接译为《黑暗骑士》。

四、共性与影响尽管两岸三地在片名翻译上存在差异,但也有共性之处。

首先,无论是哪个地方,都注重保持原名的故事性或主题性;其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地方的翻译逐渐趋向于更加接近原意;最后,由于电影本身的影响力,一个好的翻译能够增强电影的吸引力。

两岸三地英文电影片名翻译差异对比

两岸三地英文电影片名翻译差异对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紧密,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也愈发频繁。

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传入我国也已经有一百多年了。

随着外国电影的引入,电影翻译自然也就越来越普遍,对其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电影片名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影的内容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电影片名的翻译也会影响观众观看电影的欲望。

由此可看出,电影片名的翻译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目前,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三地对于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基本已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1]三地各自采用的翻译方法也不尽相同。

为此,笔者将对三地主要采用的翻译方法进行对比,对三地翻译的特点及其背后的原因进行总结,主要是从文化环境、语言习惯、经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三地电影片名翻译差异对比本文选取了2009年IMDB 排行榜前50名的电影及其片名翻译,对两岸三地译名进行对比,来分析其中的差异。

全部片名列表及两岸三地的对应片名翻译参见附件一。

三地译名的差异十分明显,由表1提供的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出两岸三地对于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1内地地区内地的电影翻译以直译为主,占比80%。

译名十分平实、直观,可以直接向观众反映的电影主题,同时也保留了外文电影的异国情调。

典型的比如电影“American beauty”内地直接翻译成了《美国丽人》,直接将影片的主题表达了出来。

[2]当然,内地地区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并不是只采用直译这一种方式,意译与创译均有涉及,但是占比不大,分别只有12%与8%。

例如电影“L éon”,其译名便为《这个杀手不太冷》,采用的是意译的方式 ,将电影讲述的内容概括成了译名,对于消除观众对原片名的困惑也有一定的帮助。

由此可以看出,内地地区对于电影片名的翻译主要要求忠实于原文,强调对于原片名中的风味要加以保留,并且要不违背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

虽然翻译方法较为保守、谨慎,有时甚至比较的死板、生硬,但对于电影主题的表达还是做得非常到位的。

《2024年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范文

《2024年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范文

《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篇一一、引言在电影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中,外语影片的翻译至关重要。

尤其是片名的翻译,直接关系到观众的第一印象和电影的市场接受度。

两岸三地(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由于历史文化、语言习惯和翻译风格的不同,对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也存在差异。

本文旨在比较两岸三地在外语影片片名翻译上的异同,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翻译策略。

二、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翻译的差异1. 翻译风格差异大陆的翻译风格倾向于简洁明了,注重传达原片的核心内容和主题。

例如,对于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外语电影,大陆可能会直接翻译为“爱情故事”或“恋爱之旅”。

而台湾的翻译风格则更加注重文艺和浪漫,可能会使用更加优美的词汇和句式来表达原片的情感和氛围。

香港的翻译风格则更为灵活多变,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和创意表达,使片名更具吸引力和独特性。

2. 选词用字差异在选词用字上,两岸三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对于一部讲述冒险故事的外语电影,大陆可能会使用“冒险之旅”或“探险故事”等词汇,而台湾可能会使用“探险历程”或“勇闯天涯”等更具挑战性的词汇。

香港则在选词上更为灵活,可能会根据电影的特色和市场需求,采用更具创意和独特性的词汇。

三、影响两岸三地翻译差异的因素1. 历史文化背景两岸三地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导致对外语影片的接受度和理解存在差异。

例如,对于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外语电影,两岸三地在翻译时会考虑到本地区的文化特点和观众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翻译。

2. 语言习惯与表达方式两岸三地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也存在差异。

例如,在表达爱情主题时,大陆可能更倾向于使用“爱情”这一词汇,而台湾则可能更倾向于使用“恋情”或“情缘”等词汇。

这些差异也会影响到对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翻译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地区在翻译风格、选词用字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背后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内涵和语言习惯。

为了更好地传播电影文化,促进电影市场的交流与合作,建议在外语影片片名翻译时,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采用更为贴近当地观众需求的翻译策略。

电影片名误译浅析及其翻译原则的论文-外语翻译论文

电影片名误译浅析及其翻译原则的论文-外语翻译论文

电影片名误译浅析及其翻译原则的论文外语翻译论文【摘要】电影片名翻译,作为电影翻译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但是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地位和价值未受到足够重视,针对它的理论研究远远不够,造成了很多误译。

本文正是要分析导致误译的原因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电影片名翻译要遵循的三个原则,最后得出结论,即电影片名翻译最有效的方法以及最终目的就是以观众为取向。

abstract:film title translation, as an essential part of film 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important, creative, and also challenging work. but not enough emphasis is laid on the status and value of english-chinese ftt, neither is enough theory research. the above two reasons caused a lot mistranslation of ftt. the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is issue with plentiful examples, and puts forward three basic principles, namely the cultural constructive, the aesthetic and the commercial principles, then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best means and final goal of ftt is “targeted audience-orientation”.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和深入,越来越多的英文电影进入中国市场,成为中国老百姓娱乐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浅析内地与港台对英文电影名的翻译1

浅析内地与港台对英文电影名的翻译1

1.3 以电影发生背景命名旳影片名
1.4 以电影旳故事情节来命名影片
1.5 以影片发展旳线索或体现旳主题来命名
2,内地对片名旳翻译特点
❖ 2.1 根据片名发音及基本含义,音译,直译或在原 片名旳基础上稍加改动挖掘其内涵。
2.2 内地老式旳翻译比较注重片名与译名旳文化内涵
3. 港台电影片名旳翻译特点
❖ "Impossible Mission Force"香港译名"不可能旳任务/职业特 工队",但自第二部起开始使用内地译名"碟中谍".
❖ 如” American Beauty”, 内地将其译为”美国丽人”, 而港 台翻译为”美国蔷薇”.
❖ American Beauty是指美国产旳四季开花旳红蔷薇, 既高雅, 又艳俗, 既欣欣向荣,又悲观颓废, 而这一特征正与电影描写 旳美国中产阶级旳生活相吻合.
浅析内地与港台对英文电影名 旳翻译特点
小构成员
content
1.引子:各类电影片名旳不同角度译法 2.内地对英文片名旳翻译特点 3.港台对英文片名旳翻译特点 4.内地与港台片名翻译新现象 5.小结:取长补短,共进步
❖ 1.引子:多种电影片名旳不同译法
1.1 以角色姓名来命名旳片名
1.2 根据角色身份特点来命名旳片名
内地电影片名翻译 特点
小结
对比
港台电影片名翻译 特点
新现象:双方取长补短,在艺术性与商业 性上寻找新旳平衡点
4.3 港台与大陆旳译名开始出现统一
❖ 值得一提旳还有,卡梅隆执导旳划时代作品 《阿凡达》旳译名也很有故事。实际上,这 部影片在香港、台湾、大陆三地公用一种译 名,开创了统一译名旳一种先例。
❖ 在拟定引进国内时,出品方福斯曾经考虑过 “天神下凡”旳译名。后来,考虑到影片在 香港及台湾已经以“阿凡达”旳译名上映 (大陆上映时间为2023年1月4日,香港与台 湾分别在2023年12月17日、18日上映)。所 以,把大陆片名沿用了“阿凡达”这个译名,

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

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

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
毛发生
【期刊名称】《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2(010)004
【摘要】电影是传播最快最广、具有国际性的艺术形式.外语影片有利于我们了解西方文化,学习电影艺术的美学价值,掌握英语语言风格.电影片名的翻译要尽量考虑到它的商业效果,这就要求片名翻译要做到琅琅上口,简单易记,雅俗共赏.片名翻译的主要方法有直译法、音译法和重新命名法.
【总页数】5页(P19-23)
【作者】毛发生
【作者单位】韶关学院,外语系,广东,韶关,512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同名英文电影片名两岸三地汉语译名比较研究 [J], 宁东兴
2.目的论观照下的两岸三地电影片名翻译比较 [J], 邵艳
3.香港、台湾与大陆的电影片名翻译比较——基于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译名研究 [J], 蔡洪;吴文;
4.两岸三地英文电影片名翻译差异对比 [J], 黄炎培;吴晓静(指导);
5.从目的论角度谈两岸三地英语电影片名翻译 [J], 万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差异?

浅析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差异?

浅析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差异?作者:李沁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28期摘要: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文化开放政策的深入落实,以及和其他国家在文化领域合作的深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电影涌入中国市场。

电影作为娱乐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也越来越受到国内观众的喜爱。

作为一门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现代艺术,电影既承载了语言沟通的功能又承载文化现象。

奥斯卡金像奖,全称为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英文名称:Academy Awards),世界著名电影奖项。

奥斯卡金像奖是美国一项表彰电影业成就的年度奖项,旨在鼓励优秀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囊括了各种电影类型,有20多个不同的奖项,也是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媒体奖项,已成为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奖项。

关键词: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翻译策略1. 引言随着近年来影视业的蓬勃发展,电影已成为当代影响力最为深远的大众媒体之一,以其引人入胜的情节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娱乐休闲方式。

随着经济、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高质量的电影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电影院欣賞国外电影,并通过这些电影了解和感受到异国文化风情,许多经典佳作因其精彩的剧情和优良的制作迅速地在中国流行起来,为中国观众们提供了一场场视觉盛宴,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娱乐生活,这也让影视翻译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片名作为一部电影的品牌和门面,是吸引观众眼球的点睛之笔,好的片名翻译不仅是对剧情的高度概括,让观众了解到电影的大致主题,还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因此片名的翻译对于电影的宣传和广告效应至关重要。

笔者试图从2019年奥斯卡获奖电影片名翻译区别入手,探讨文化差异对两岸三地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二.大陆、香港和台湾电影片名翻译的特点充分理解片名并结合电影剧情是正确翻译片名的前提和基础,片名翻译切忌逐字逐句翻译,很多时候需要译者的“再创作”,高度概括电影的大致情节,从而使观众有较为准确的预判,短短数字也需要体现文字之美,彰显电影的艺术美感。

《2024年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范文

《2024年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范文

《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外语影片在两岸三地(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传播日益广泛。

在这个过程中,影片片名的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比较两岸三地在外语影片片名翻译方面的差异与共性,以期为未来的翻译工作提供参考。

二、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翻译的现状1. 大陆地区的翻译风格大陆地区的影片片名翻译倾向于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

直译能够准确传达原片的含义,意译则更注重文化背景的融入,使片名更符合本地观众的审美和认知习惯。

近年来,大陆翻译界更加强调片名对影片内容的概括和吸引力,以吸引观众。

2. 台湾地区的翻译风格台湾地区的影片片名翻译受日本动漫翻译影响较大,倾向于使用音译和创意翻译。

音译能够保留原片的音韵美感,创意翻译则更注重片名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台湾翻译界注重与原片内容的契合度,同时也考虑了本地观众的接受程度。

3. 香港地区的翻译风格香港地区的影片片名翻译风格多样,既有直译,也有意译和音译。

香港翻译界注重片名的市场效应,追求独特、吸引人的同时,也注重片名与原片内容的关联性。

此外,香港的翻译工作者还善于运用本地文化元素,使片名更具地域特色。

三、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翻译的比较1. 共性无论是大陆、台湾还是香港,都注重片名与原片内容的契合度,追求片名的准确性和吸引力。

此外,三地都注重文化背景的融入,使片名更符合本地观众的审美和认知习惯。

2. 差异(1)翻译方法:大陆地区以直译与意译为主,台湾地区则更倾向于音译和创意翻译,香港地区则多样灵活。

(2)文化元素:在片名翻译中,三地都善于运用文化元素,但具体运用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

例如,大陆地区更注重与本地文化的结合,台湾地区则更注重保留原片的音韵美感,香港地区则善于将本地文化元素与创意翻译相结合。

(3)市场效应:香港地区在追求独特、吸引人的同时,更注重片名的市场效应,而大陆和台湾地区在这方面相对较为保守。

四、结论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到原片内容、文化背景、市场效应等多方面因素。

电影名翻译论文:从功能目的论的视角试比较分析两岸不同电影名称译本

电影名翻译论文:从功能目的论的视角试比较分析两岸不同电影名称译本

电影名翻译论文:从功能目的论的视角试比较分析两岸不同电影名称译本摘要:本文从功能目的论的角度,比较分析了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三个版本的电影译名。

“功能目的论”强调“翻译目的决定实现译文预期功能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就电影名称的翻译而言,交际目的是最重要的。

不同目标受众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电影名翻译应考虑此因素,以达到使特定目标受众最大程度地理解片名的目的。

关键词:电影名翻译;三种译本;功能目的论一、引言电影片名是观众与一部电影的首次接触,因此电影名称翻译的好坏,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这部电影的市场价值。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被引入国内,不同的电影名称译本也应运而生。

本文从功能目的论的视角,比较分析了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三个版本的电影译名。

二、功能目的论(skopos theory)“skopos”为希腊语,意为“意图”、“目的”、“功能”。

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创始人为德国katharina reiss。

她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局限》一书中,提出理想的翻译应该使译文和原文在概念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上实现对等,但在实践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译本的功能特征。

(张必刚2008)弗米尔发展并完善该理论雏形,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

弗米尔还提出了翻译委任的概念,即应该由译者来决定是否、何时、怎样完成翻译任务。

译者应根据不同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策略,而且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或修改。

费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

而决定翻译目的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译文受众,即处于某种文化背景中,拥有特定知识结构,特殊期待和交际需要的译文接受者。

三、从功能目的论的视角比较分析两岸不同电影名称译本由于功能目的论就是以“目的原则”为最高准则,电影名称的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其最终目标是在实现电影名一般价值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其商业价值和市场价值,因此,任何一种能达到此目的的翻译方法都可以被采纳。

浅谈港台地区美国电影片名的翻译

浅谈港台地区美国电影片名的翻译

际化都市 , 由于其历史上长期受到英国的殖民统治 , 加之深植于本地 的粤语文化 的传 承, 使得香港的文
果说电影作 品本身是异 国文化信息蕴涵 丰富的宝
藏, 那么影片的片名就是窥视宝藏 内绚丽 景象 的窗 口。因此 , 对美国电影片名的合理翻译 就显得至关
重要 。
化背景具有中西合璧而且灵活贯通的特点 ; 同时 , 作 为同样重要的国际性商业 中心 , 香港文化中的商业
根植于文化习惯” , 因此 , 对于美 国电影片名的翻 译, 是与其译者所在地 区的文化背景紧密相关的。 我国香港、 台湾地区 的社会制度、 经济制度 、 人 民生活方式及其所形成的文化使其形成了独具特色 的文化背景、 历史积淀和语言习惯 。体现在美国 电
场, 好莱坞电影也成为传播美国文化、 美国意识形态
To t a l No . 3 3 9
浅谈港 台地 区美国电影片名的翻译
王 辰 晖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外语 系, 湖北 十堰 4 4 2 0 0 2 )
摘要 : 美 国好莱坞电影 日益成为美国文化输 出的一 种主要 形式 , 而对于 美国电影片名 的翻译也 显得越 来越 重要 , 成为一 项极具创造性 的工作。我 国的香港、 台湾地 区因经 济、 政 治体 制与 内地 不 同而具备 各 自独特 的文 化背景和语 言 习惯 , 在对 芙
国电影 片名 的翻译上也独具特 色。本文将从 港 台地 区美国 电影译 名的特 色、 使 用的翻译策略 、 其 利弊所在 等 角度进行 分析 ,
以实例加 以说 明, 以期对港 台影视 译者的风格进行借鉴 、 学习和吸收 , 促进 中国影视 翻译界的共 同进步。 关键 词 : 电影 ; 翻译 策略 ; 对等 ; 同化 ; 异化

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

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

一、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翻译 的现状和历史
一、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翻译的现状和历史
自20世纪以来,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翻译逐渐发展壮大。早年的电影片名 翻译多以直译为主,力求准确传达原片名的含义。如《肖申克的救赎》在台湾被 译为《刺激1995》,而在香港则被译为《月黑高飞》。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许多译者开始尝试更加灵活的翻译方式,以适应不同地区观众的审美需求。
内容摘要
总体来看,两岸三地英语来源外来词翻译各具特点,反映出各地的文化、历 史和语言政策背景。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和包容性,规范使 用翻译词汇,将有助于推进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 讨如何在此背景下形成统一的翻译规范,以促进两岸三地英语教育的交流与发展。 此外,也可以研究其他地区或国家的英语来源外来词翻译特点,以便于进行更广 泛的对比研究。
3、文化交流。影片译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地区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融合。 两岸三地的外语影片片名翻译在保留原片名文化元素的同时,也注重贴近当地观 众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背景,对于促进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成为世界上使用 最广泛的国际语言。在这种背景下,两岸三地对于英语来源外来词的翻译存在着 各自的特点和规律。本次演示将对两岸三地英语来源外来词翻译进行对比研究, 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2、文化参照
2、文化参照
在影片片名翻译中,适当地运用文化参照可以增强观众的认同感。例如, 《Gone with the Wind》译为《乱世佳人》,该译名借鉴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 “佳人”形象,为观众塑造了一个理想的、具有东方美的女性形象。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_180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_180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一、大陆对片名的直译倾向大陆在进行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时候,采用直译策略的较多,这样做也是为了忠于原名所要直接表达的含义,同时还可以很好地传达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

比如:The ShawshankRedemption大陆直译为《肖申克的救赎》,既忠实于原文,又很好地传达了影片“自我救赎”的主题。

相比之下,港台的相应译名常常难以让观众一下联想起英语原名,这一点体现了大陆地区在直译片名方面的优势。

如Pulp Fiction 在大陆直译为《低俗小说》,香港译为《危险人物》,台湾译为《黑色追缉令》,BraveHeart在大陆直译为《勇敢的心》,香港译为《惊世未了缘》,台湾译为《梅尔吉勃逊之英雄本色》。

二、港台对片名的意译倾向相比大陆译名偏于慎重、倾向直译,港台的电影译名灵活度极高,意译较多,常常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The EnglishPatient大陆直译为《英国病人》,单看译名,观众会以为是在讲什么病人的故事,然而实际上这是一部爱情片,因此香港译名和台湾译名分别为《别问我是谁》和《英伦情人》,就避免了误导观众。

三、大陆、港台在意译中的不同取向由于语言文化差异,中国人对此类译名接受度较差。

因此,无论大陆港台,在这种情况下都更偏向结合影片内容意译片名,从商业性层面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

例如Leon一片以主角莱昂的名字命名,整部影片围绕莱昂的故事展开,讲述了这名职业杀手和邻家小姑娘的友谊及由此激发的哀怨情仇和正邪之战。

大陆和台湾分别将片名译为《这个杀手不太冷》和《终级追杀令》,贴合动作片、犯罪片的类型及内容,符合中国两岸三地观众的文化习惯和心理预期,因此收获了不错的票房效果。

四、影片类型对意译的影响结合影片类型通过增补字词进行片名的意译,向观众准确的传达影片的类型归属,暗示大致剧情,常常可以激发观众兴趣。

这一类以动作片剧情片居多。

例如:Brick Mansions如果直译为《红砖公寓》,从表面上看完全无法片子的类型,也不能透露看点。

《2024年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范文

《2024年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范文

《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外语影片在两岸三地(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传播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历史、文化、语言等因素的影响,同一外语影片在两岸三地的片名翻译存在差异。

本文将对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及原因,并探讨其影响。

二、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翻译的差异1. 翻译风格差异在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风格存在明显差异。

大陆地区的翻译更注重传达原片的主题和情感,力求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台湾地区的翻译则更注重文化内涵的传达,常常采用较为文艺、诗意的表达方式。

香港地区的翻译则介于两者之间,既注重传达原片的主题,又注重文化内涵的表达。

2. 片名长度差异在片名长度的处理上,两岸三地也存在差异。

大陆地区的片名通常较为简短,便于观众记忆。

而台湾和香港地区的片名可能更为冗长,包含更多的信息。

3. 文化背景差异由于两岸三地的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因此在片名翻译中也会有所体现。

例如,对于一些西方文化中的典故、俚语等,两岸三地的翻译可能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三、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翻译的原因分析1. 历史因素两岸三地历史背景不同,导致在影片引进和翻译过程中存在差异。

例如,台湾地区在殖民时期受到日本文化的影响,因此在影片翻译中可能更倾向于日本文化的表达方式。

2. 语言习惯两岸三地的语言习惯也存在差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片名的翻译。

例如,大陆地区更倾向于使用普通话进行翻译,而香港地区则更注重保留原片的粤语元素。

3. 市场需求不同的市场需求也会影响片名的翻译。

例如,为了吸引观众,一些影片在翻译时可能会采用更具吸引力的词汇或表达方式。

四、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翻译的影响1. 观众接受度不同的片名翻译会影响观众的接受度。

一个好的片名翻译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高影片的票房。

而一个不恰当的片名翻译则可能导致观众对影片产生误解或失去兴趣。

2. 文化传播片名翻译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从目的论角度谈两岸三地英语电影片名翻译

从目的论角度谈两岸三地英语电影片名翻译

从目的论角度谈两岸三地英语电影片名翻译
万蓓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
【年(卷),期】2012(0)5X
【摘要】该文从目的论出发,探讨两岸三地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

通过对内地、香港、台湾地区的电影片名对比分析,笔者发现港台地区的电影片名翻译受经济因素影响较大,而内地翻译电影片名则较为忠实。

而笔者认为,在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从经济、文化、审美三个方面,通过运用音译,直译和意译方法进行电影片名翻译,从而更好地翻译电影片名,促进东西方文化传播。

【总页数】3页(P160-162)
【关键词】目的论;两岸三地;音译;直译;意译
【作者】万蓓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从目的论角度谈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J], 林福庆
2.从目的论角度谈中文电影片名的英语翻译 [J], 陈奕芳;
3.从目的论角度谈中文电影片名的英语翻译 [J], 陈奕芳
4.从翻译目的论角度谈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J], 郭凤华
5.从翻译目的论角度谈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J], 郭凤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差异

论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差异

论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差异摘要:电影片名翻译是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过程,而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由于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对于外来影片的译名往往不尽相同。

本文以实例分析比较两岸三地电影译名的差异,旨在促进各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关键字:电影片名翻译;内地;香港;台湾;比较差异在当今这个发达的信息爆炸时代,中外文化交流不断加强,而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媒,一种介绍异域文化简洁直观的手段,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大量外国电影被引入我国大陆以及港台地区,电影的翻译也随之日益突显其重要地位,其中最重要也最具特色的就是电影片名的翻译。

精彩的译名可为影片锦上添花,促进国际间跨文化艺术交流,还能和电影一起世代流传,而失败的译名却极有可能埋没一部精彩的电影。

如何译好电影片名早已成为翻译界长时间讨论的话题。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想法、经验和知识不同,甚至是地域文化差异,都会导致影片译名有所不同。

由于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地理位置、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历史沉淀以及语言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即使对于电影片名的翻译都有着普遍认可的翻译方法和标准,在同名英文电影引进之后,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出现不同的片名翻译版本,内容形式大相径庭,导致目前两岸三地对于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本文从实例出发,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对于电影片名翻译方法的不同运用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特色,指出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导致差异的原因,从而促进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

一、大陆地区片名翻译1.1翻译方法和特点由于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大陆的译者有着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良好译风,在翻译电影片名时大都采取忠实原文、审慎小心的态度而加以直译。

影片译名较为传统、保守,但又不失严谨、慎重,基本上保持了片名的原汁原味。

如The Perfect World《美好世界》,Million Dollar Baby《百万美元宝贝》,A Beautiful Mind《美丽心灵》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