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心房纤颤对比单用胺碘酮治疗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房颤临床疗效观察论文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房颤临床疗效观察论文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房颤临床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036-01【摘要】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缬沙坦对房颤患者的疗效。

方法:将我科收治的60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缬沙坦,对照组给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观察两组左心房内径缩小情况和3、6、12个月时窦性心律维持率。

结果:观察组第6个月和第12个月左心房内径小于对照组(p0.05),但是第12个月时观察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 butafter12 months, sinus-rhythm-maintenance-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开放静脉通道,密切监测心率、血压,记录转复窦性心律时间、心室率及心电图等;所有患者持续吸氧。

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第一周600mg/d,第2周减至400mg/d, 第3周减至200mg/d, 维持治疗;缬沙坦80mg/d,口服;对照组患者胺碘酮使用同观察组,美托洛尔用量为前2周25mg/d; 若血压稳定,第3周加至50mg/d。

患者治疗后每月定期复查,记录服药期间的各种反应,出现心悸、头晕、胸闷等症状者立即与医生联系,来院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血压检查。

患者每3个月查一次肝功能、胸部x线片和心电图,服药第6个月和12个月复查24h 动态心电图,计算左心房内径。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第3、6、12个月时窦性心律的维持率。

1.3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均有所缩小,窦性心律半年内维持率均超过了50%。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观察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观察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口服胺碘酮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复率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

方法 58 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 例,治疗组为胺碘酮联合缬沙坦口服,对照组为单纯胺碘酮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3,6,12 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及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的变化。

结果实验终点时治疗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63.27%,对照组为45.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12 个月后治疗组的左心房内径小于对照组(P <0.05),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数两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时可有效维持窦性心律,抑制心房重构,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胺碘酮缬沙坦阵发性房颤【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6-0110-02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心肌梗死、慢性心衰生存率的改善,房颤正逐渐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主要问题,阵发性房颤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也可见于一些器质性心脏病者,总的发病率为0.4%-0.9%。

尽管目前有多种介入治疗方法的出现,但药物治疗仍是主要的方法。

胺碘酮是目前最常用的复律药物,在维持窦性心律方面优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然而,据相关报道称,心房重构的发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亦密切相关,临床上通过采用胺碘酮联合A R B 类药物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更为显著[1]。

现针对我院2011 年5 月至2012 年5 月期间收治的58 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1 年5 月至2012 年5 月在我院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58 例,其中男31 例,女27 例,平均年龄(56.3±4.7)岁,所有患者均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 线、生化(包括肝功能)检查并符合下列标准:①有阵发性房颤发作(但房颤发作次数﹤ 5 次的患者不入选),并至少有2 次为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者入选。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29例疗效分析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29例疗效分析
结 果
和总转复率 , 明 优 于 纯 应 用 胺 碘 酮 治 疗 的 对 照 组 , 两 组 差 异 性 显 著 , 果 表 且 结 明胺 碘 酮 联 合 缬 沙 坦 联 合 用 约 治 疗 比
纯 应 用 胺 碘 酮 效 果 满 意 。缬 沙 坦 药 物 属 于 一 种 管 紧 张 素 受 体 Ⅱ拈 抗 药 √ 小
疗 , 照 组应 用 胺 碘 酮 治 疗 。在 1 对 1个 月
的 治 疗 过 程 中 , 察 两组 转 化 为 永 久 性 房 观 颤 或持 续 性 房 颤 的 发 生 率 及 阵 发 性 房 颤 的 再 发 率 结 果 : 比较 两组 永 久 性 房 颤 率 及 总转 复 率 , 察 组 明显 低 于对 照 组 且 两 观
前治 疗 阵 发性 心房 颤动 , 采 用 的 是 抗 心 多 律失常药物 , 以降 低 或 预 防 房 颤 发 生 及 转 变 为 持续 性 房 颤 。 阵 发 性 房 颤 是 临 床 常 见 的 … 种 心 律 失 常 , 且 随 着 时 间 的 推 并 移 , 有 可 能 发 展 为 慢 性 房 颤 。心 律 失 常 极
塞 发 病 率 上 升 的高 危 因 素 之 一 。 阵 发 性 房 颤 是 临 床 常 见的 一 种 心 律 失 常 , 且 随 并 着 时 间 的 推 移 , 有 可 能 发 展 为 慢 性 房 极 颤 … 。 日前 临 床 治 疗 房 颤 主 要 从 改 变 心
应用胺碘酮联合 缬沙坦治疗 , 开始 3天每
天 服 用 4 m , 无 合 并 低 血 压 者 第 4天 0 g若 服用 量 可增 加 至 8r , 至 试 验 结束 。 0 g直 a
服 药 治 疗 过 程 中务 必 监 测 『压 。如 果 患 I f 【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61例疗效观察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61例疗效观察

主要病 因, 中又以风湿 性心脏瓣 膜病为 首… 。多环路折 返 其 在概念上一直是房颤的主导模型 , 然而 , 非所有 的房颤都 由 并
多 环路 折 返 造 成 。 近 年来 肺 静 脉 起 源 的房 颤 支 持 了异 位 冲 动 学 说 。 电重 构 机 制也 进 一 步 丰 富 了 多 环 路 折 返 理 论 。 电重 构
说 , 湿 性 心 脏 瓣膜 病 、 血 压 、 心 病 、 肌 病 是 导 致 房 颤 的 风 高 冠 心
高血脂 1 , 9例 糖尿病 2 5例 ; 心房 内径 ( 7 1±52 m 对 左 3. . ) m;
照组 6 0例 , 3 男 4例 , 2 女 6例 ; 龄 为 ( 75±1 . ) ; 程 年 5. 26 岁 病 (. 25±16 年 ; 中合 并 高 血 压 2 .) 其 7例 , 血 脂 1 高 7例 , 尿 病 糖 2 3例 ; 心 房 内径 ( 6 8± . ) m。 两 组 患 者 在 性 别 、 龄 、 左 3. 46 m 年
心房 颤 动 ( 简称 房 颤 ) 临 床 最 常 见 的 一 种 心 律 失 常 , 是 关 于房 颤 的发 生 机 制 , 目前 尚不 清 楚 。但 已经 知 道 , 经 、 分 神 内 泌 、 慢 性 血 流 动 力 学 、 谓 等 多 种 因素 都 能 导 致 心 房 重 构 , 急 代 } 从 而 促 使 房 颤 的发 生 、 展 、 发 延续 。 目前 房 颤 治 疗 主 要 围绕 消
病 程、 合并疾病 、 左房 内径 等方面 比较 , 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P
> .5 , 有 可 比性 。 00 )具 12 治 疗方 法 : 照 组 给 予 胺 碘 酮 , 开 始 用 药 的第 1周 内 . 对 在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分析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分析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

方法5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缬沙坦治疗,疗程18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复发情况、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的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复发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12个月和治疗18个月后,治疗组左心房内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胺碘酮和缬沙坦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优于单一用药,且复发次数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标签:阵发性房颤;胺碘酮;联合;缬沙坦阵发性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药物治疗仍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

盐酸胺碘酮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目前多用于急诊控制房颤、房扑的心室率和利多卡因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1]。

2008年1月~2010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应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29例,现对其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入选对象共58例,均为首次发病,经临床和心电图检查证实。

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其中治疗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51~81岁,平均(58.4±12.7)岁,其中高血压心脏病12例,冠心病7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特发性房颤2例。

对照组男12例,女17例,年龄53~79岁,平均(57.5±11.3)岁,其中高血压心脏病11例,冠心病8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特发性房颤2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胺碘酮,在开始用药的第1周内每天600 mg,第2周每天400 mg,第3周每天200 mg,用此剂量维持到试验结束。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缬沙坦,在用药的前3 d每天40 mg,如果没有低血压第4天可增加到80 mg,应用此剂量到试验结束。

小剂量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

小剂量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

小剂量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小剂量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心功能在Ⅲ级以下(除Ⅲ级)的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长期疗效。

方法:将9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Ⅰ组,n=45)和胺碘酮加缬沙坦组(Ⅱ组,n=45),治疗随访时间为1.5年,研究的一级终点为房颤复发。

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及治疗前与治疗后6、12、18个月的左心房内径。

结果:治疗12个月后Ⅰ组左心房内径大于Ⅱ组(P<0.05)。

试验终点时,Ⅰ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57.14%,Ⅱ组为80.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剂量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优于单用胺碘酮,并且能够抑制左房扩大。

标签:房颤;胺碘酮;缬沙坦阵发性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有演变为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的倾向,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使死亡率上升。

尽管目前有多种介入治疗的方法出现,但药物治疗仍是主要的方法。

胺碘酮是目前最常用的复律药物,有效率达50%~70%。

研究表明,心房颤动存在明显的心房肌重构[1],包括电重构、组织重构和神经重构,这种重构可导致房颤不易被逆转。

房颤的电和组织重构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有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受体拮抗剂(ARB)可抑制和拮抗Ang Ⅱ。

研究表明,胺碘酮联合ARB或ACEI可提高窦性心律维持率[2-3]。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04年8月~2007年8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9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射线、生化(包括肝肾功能)检查。

入选标准:①有反复发作房颤,每年发作次数>5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48 h,至少有一次常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证实者,病程在6个月以上。

②心功能NYHAⅠ~Ⅱ级。

③6个月内的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风湿性心瓣膜病、甲状腺疾病、2级以上高血压、心功能在NYHAⅢ级以上(包括Ⅲ級)、严重肝肾疾病者除外,左房内径≥45 mm者除外,电介质紊乱者除外。

胺碘酮联用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临床观察

胺碘酮联用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临床观察

s l a o ao e ru cnrl ru 3 ae ) a o ao e asr ngo p( t ygo p, 4 i e mid rn o p( o t o p, 4c ss , mid rn +vl t ru s d ru 3 mp g og aa y c ss ,te eet ae o 2 mo ts o o ig—u r mo ts ae ) h yw r etdf 1 nh ,fl w n r r l pf 2 nh .Reut T tl 6 c ss o 1 s l oal 6 ae s y
4 5 0, Ch n 5 00 ia
【 btat O jci T vsgt teei c f mo a n o bndwt ag t s A s c】 bet e o net a fc yo a i r ecm i i ni e i r v i i e h fa do e h o nn
c nl hg e a h s nsmpea o ao ego p (P < 0 0 .C n ls n A o ao e a t ih r h n toe i i l mi rn ru y t d . 5) o cu i s o mid rn
c mb n d wih v la t n c n r v r e e p nso fl f a rum ,a d i r fe tv rta f ra d o i e t a s ra a e e s x a i n o e ti t n s mo e ef c ie f r nse n o ma n a n s n h t i t i i usr y hm o a e t i l m ida o e te t n n pa i n swih pa o y m a ti c mp r d wih smp e a o r n r a me ti te t t r x s la r— a b il to lf rla i n. i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辛伐他汀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的疗效观察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辛伐他汀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的疗效观察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辛伐他汀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缬沙坦、辛伐他汀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阵发性房颤患者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胺碘酮、缬沙坦和辛伐他汀,对照组仅服胺碘酮,分别观察12个月后对窦性心律维持的效果、左房内经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

结果治疗组房颤复发率明显下降,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左房内经显著小于对照组、血清CRP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复律后采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辛伐他汀治疗,可以有效的预防房颤复发,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减少炎症反应。

【关键词】心房纤颤;胺碘酮;缬沙坦;辛伐他汀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阵发性房颤患者84例,男45例,女39例,年龄(642±84)岁,病程>1a。

48 h内自行转复窦性心律者29例,余经常规口服胺碘酮转为窦律,所有患者均符合阵发性房颤的诊断标准,同时排除左房内经≥55 mm、甲状腺功能亢进、瓣膜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复律后为维持窦性心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口服胺碘酮联合缬沙坦、辛伐他汀,对照组单用胺碘酮,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予房颤复律后24 h内开始口服胺碘酮,第1周02/次,3次/d,第2周02/次,2次/d,其后改为02/次,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缬沙坦80 mg/次,1次/d, 辛伐他汀20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服药1a,期间如出现下列情况时退出本研究:心率<50次/分,血压<85/55 mm Hg;Q T间期>05s;出现尖端扭转性室速;甲状腺功能紊乱;肝脏转氨酶升高>正常值2倍。

13 观察项目①自测:患者根据以往房颤发作情况,自己检测是否有房颤的再次发作,②定期每月门诊随访1次,查心电图和血压,③每3个月查胸部X 线、肝肾功能及甲状腺功能,④所有患者在房颤转复前及复律后12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查左房内经及血清CRP检查。

阵发性房颤患者经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的效果观察

阵发性房颤患者经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的效果观察

对 照 组 患者 ,差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O.05)。两组 患者 的 不 良反 应 发 生 率 比较 ,差异 不 显 著 (尸>O.05)。结 论 采 用胺 碘 酮 联 合
缬 沙坦 治 疗 阵 发性 房颤 能够 有 效 维持 窦性 心律 ,且 不 会 增加 不 良反 应 ,安 全 可靠 ,值 得 推 广使 用。
选 取 2012年 1月 至 2014年 12月在 我 院接 受 治 疗 的 175例 已确 诊 的阵 发性 房颤 患 者 为研 究对 象 ,采用 随机 数 字 表 法分 为观 察 组和对 照 组 。观察 组 88例 患 者 中,男 47例 ,女 41例 ;年 龄 分布 在 45~78岁 ,平 均 年 龄 为 (62.94+ _3.57)岁 ;病 程 在 O.8~4.2年 ,平 均病 程 为 (3.24+ _1.37)年 。对 照 组 87例 患 者 中 ,男 45例 ,女 42例 ;年 龄 分 布 在 45~76岁 ,平 均 年 龄 为 (63.01+3.24)岁 ;病 程 为 0.7~4.3年 ,平 均 病 程 为 (3.52_+1.09) 年 。两 组 患 者 的性别 、年 龄 、病 程等 一 般 资料 比较 ,差 异 不具 有统 计学 意义 (户>0.05),具有 可 比性 。
signif icant fP<0.05).There was no signif icant difference on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fP>0.05).Conclusion Amiodarone combined with valsar tan in the treatment of paroxysmal atrial f ibrillation can effectively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分析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分析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分析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本院2010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8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及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及18个月时,观察组患者左心房内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效果显著,复发率较低,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标签:胺碘酮;缬沙坦;阵发性房颤;疗效分析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房颤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

阵发性房颤不属器质性心脏病,发病72 h后基本可消失,然而疾病发展、反复发作可引起永久性房颤,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1]。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高血压、肺源性心脏病等均会导致阵发性房颤,疾病发作较急,患者出现气促、心悸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晕厥、休克、心力衰竭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安全及健康[2]。

本研究主要对本院2010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8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5例,女性41例;年龄48~72岁,平均65.3岁;病程8个月~5年,平均3.2年;其中,冠心病25例,高血压心脏病29例,风湿性心脏病19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特发性房颤8例。

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确诊为阵发性房颤,患者均伴随着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症状,发病频率:1次/月,每次发作时间均在2 h以上。

参与研究的患者均无电解质紊乱、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等症状,可参与研究。

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

缬沙坦\胺碘酮联合预防阵发性房颤63例临床疗效观察

缬沙坦\胺碘酮联合预防阵发性房颤63例临床疗效观察

缬沙坦\胺碘酮联合预防阵发性房颤63例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胺碘酮预防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性及对左房内径的影响。

方法:选取阵发性房颤患者13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沙坦加胺碘酮合用),对照组65例(胺碘酮单用),随访12个月,观察记录两组治疗随访期间阵发性房颤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及左心房内径变化。

结果:12个月内治疗组有2例退出,完成63例;对照组退出1例,完成64例。

治疗组房颤总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左房内径在治疗后6个月内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12个月后左房内径治疗组的(35.35±1.6)mm 明显小于对照组的(37.09±1.5)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缬沙坦联合胺碘酮能有效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维持窦性心律;并有延缓左心房扩大的作用。

标签:缬沙坦;胺碘酮;阵发性心房颤动;左房内径阵发性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经药物或电转律后仍有很高的复发率。

近年来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心房颤动的发生和预防有显著的相关性[1]。

本研究旨在探讨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转复率、心房内径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2006~2009年本院住院或门诊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30例,男78例,女52例,年龄(58.15±6.56)岁,病程≤12个月。

均符合下列条件:阵发性心房颤动均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近1个月内房颤发作次数>2次,持续时间少于72 h;排除风湿性心脏病、重度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异常、严重肝肾功能不全、QT间期>0.45。

将上述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治疗组男40例,女25例,平均年龄(58.05±6.65)岁;合并高血压33例,冠心病21例,糖尿病8例。

缬沙坦与胺碘酮联合对煤矿工人风湿性心脏病持续性心房纤颤转复的

缬沙坦与胺碘酮联合对煤矿工人风湿性心脏病持续性心房纤颤转复的

缬沙坦与胺碘酮联合对煤矿工人风湿性心脏病持续性心房纤颤转复的临床观察目的研究煤矿工人风湿性心脏病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应用缬沙坦联合胺碘酮转复窦性心律的维持作用。

方法选择住院的准备房颤复律且符合入选标准的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瓣膜置换术后持续性房颤煤矿工人51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试验组(25例)。

对照组给予胺碘酮,试验组给予缬沙坦加胺碘酮。

试验起始时间是入选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后,试验终点是转复后12个月。

终点事件:症状或无症状性房颤复发。

结果试验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0%与42.3%)。

治疗12个月后,试验组左心房内经(LAD)显著小于对照组[(49.3±4.8)mm与(52.3±4.5)mm,P<0.05]。

结论LAD是风心病持续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

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在煤矿工人风心病持续性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延缓左心房扩大,防止房颤复发。

标签:心房颤动;缬沙坦;胺碘酮;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房颤)是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在瓣膜置换术后房颤发生率依然很高,能够自然转复为窦性心律的很少,仅占 6.1%,其中二尖瓣置换术后持续性房颤患者占绝大多数93.9%[1]。

Framingham 研究显示,风心病瓣膜置换术后房颤仍然是心源性死亡的重要因素,栓塞性脑卒中发生率较对照组高17倍。

风心病瓣膜置换术后房颤可导致很多不利情况的出现,如生活质量的下降、栓塞和猝死,因此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就很重要。

可是很大部分持续性房颤在成功复律后都复发。

而多项研究一致认为瓣膜性心脏病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复律后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复发就非常重要,APAF研究显示:目前的抗心律失常药预防房颤复发疗效一般,且副作用大、不能降低总病死率。

近年来有证据显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这类药物具有预防房颤发生和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

本院地处煤矿产区,很大一部分患者来自煤矿工人。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

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25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65例和治疗组60例。

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美托洛尔以及硝酸酯类药物进行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胺碘酮与缬沙坦进行治疗。

结果:治疗后3个月时,两组左心房内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6个月时,两组左心房内径均比治疗前有明显缩小(P <0.05),同时,治疗组的缩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6个月时,治疗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可有效地改善左心房内径,维持窦性心律,减少房颤的复发,疗效显著,值得引用推广。

标签:胺碘酮;缬沙坦;阵发性房颤;疗效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发展,房颤的发病率也明显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且患者因房颤致残、致死的人数也一直居高不下。

房颤可致使心脏功能不断恶化,甚至出现心力衰竭或休克现象,不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也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1]。

本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和缬沙坦进行联合治疗全额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25例,男70例,女55例,平均年龄(45±15)岁,左心房内径(34.4±1.83)mm。

所有入选患者经体检、心电图检查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

其中包括31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33例扩张型心肌病,29例高血压,14例冠心病,18例孤立性房颤。

同时排除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者,严重肝、肾、肺疾病者,低血压患者,高血钾者以及不能耐受治疗者。

阵发性心房颤动应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的效果初评

阵发性心房颤动应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的效果初评

阵发性心房颤动应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的效果初评目的:对采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临床效果开展分析和评价。

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诊治的140例阵发性AF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均实施专科对症治疗,同时对照组应用胺碘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左房内径、房颤发作频次及窦性心律维持率。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左房内径、房颤发作频次均有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于阵发性AF患者采取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房颤发生频次,临床价值重大。

标签:阵发性心房颤动;胺碘酮;缬沙坦阵发性AF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具有较高发病率,主要表现为心功能损伤、心律紊乱、心房壁血栓等症状,如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能发作成慢性、永久性房颤,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很大威胁。

当前,对于阵发性AF主要从改变心房异常基质、消除诱发房颤因素进行治疗,胺碘酮是常用的一个复律药物,但临床效果不一。

本文主要对我院近年收治的140例阵发性AF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的临床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心内科诊治的140例阵发性AF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均通过24h心电图、心脏彩超、临床症状等检查确诊,符合阵发性心房颤动诊断标准。

主要表现为反复房颤发作,伴有胸闷、心悸、胸痛等症状,排除心衰、肝肾功能不全、急性心梗、恶性肿瘤等患者,对此项研究知情并同意,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根据就诊单双号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

其中,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为37:33;年龄45~71岁,平均(57.5±3.2)岁;病程1~5年,平均(2.3±0.5)年;合并高血壓16例,合并糖尿病10例。

阵发性房颤应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方案治疗的有效性评析

阵发性房颤应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方案治疗的有效性评析

阵发性房颤应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方案治疗的有效性评析目的对阵发性房颤应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方案治疗的有效性进行评析。

方法抽选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50例,简单随机分组为两组,胺碘酮治疗为对照组,在其基础上联合缬沙坦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心房内径明显较治疗前降低,且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疾病复发次数较对照组少,临床总好转概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

结论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方案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显著。

标签:阵发性房颤;胺碘酮;缬沙坦;疗效阵发性房颤即为临床中常见的心率失常,该疾病可诱发慢性心力衰竭及血管栓塞,将患者死亡的风险提升[1]。

部分患者可伴随时间的推移出现心房重构情况,使得疾病进展为持续性房颤,对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存在严重威胁。

本文主要分析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详细研究内容见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选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50例,男与女分别为30例与20例;平均年龄为(57.62±2.09)岁。

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均为25例。

两组患者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胺碘酮进行治疗,用药方式为口服,用药第一周的剂量为600 mg/d,用药第二周为400 mg/d,用药第三周为200 mg/d,随后对该剂量进行维持治疗,直至结束实验。

观察组患者接受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其中胺碘酮的用药方式及剂量等均与对照组一致,缬沙坦前三天的使用剂量为40 mg/d,对该期间内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监测,若未有低血压情况出现,于第四天开始即可将药物剂量调整为80 mg/d,随后对该剂量进行维持,直至结束治疗。

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18个月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对以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房内径及治疗期间疾病复发次数进行观察与统计,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

胺碘酮及其联合缬沙坦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效果的临床比较

胺碘酮及其联合缬沙坦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效果的临床比较

胺碘酮及其联合缬沙坦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效果的临床比较按持续时间可将心房颤动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

持续性心房颤动指持续7d以上,需要药物或电击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者,易发生心力衰竭。

房颤时心房无收缩力,血流动力学紊乱,易发生附壁血栓,导致体循环和肺循环栓塞,其中以脑栓塞和肢体动脉栓塞为多见。

本院采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并与单用胺碘酮治疗作对照,结果表明联合用药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我院应用胺碘酮及其联合缬沙坦治疗的、具有可比性的102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等确诊,但排除低血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激综合征、Ⅱ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电解质紊乱、心功能Ⅲ级以上、严重肝肾衰竭。

对照组41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0例;年龄介于37~76岁之间,中位年龄58岁;联合用药组61例患者中,男性45例,女16例;年龄介于35~79岁之间,中位57岁;患者病程均在6个月以上,无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

两组患者的性别组成、平均年龄和病程、原发疾病构成以及病情等因素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和原发疾病患者均出现心悸、胸闷与惊慌以及程度不同的头晕、乏力、心率增快等临床表现。

对照组41患者的原发疾病包括冠心病17例,高心病9例,风心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特发性心肌病2例,甲亢性心脏病1例。

联合用药组61患者的原发疾病包括冠心病25例,高心病14例,风心病10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特发性心肌病和甲亢性心脏病各3例。

1.3 治疗方法患者原发疾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

对照组患者口服胺碘酮200mg/次,3次/d,治疗1周;第2周减至2次/d;第3周减至1次/d,维持治疗。

联合用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缬沙坦80mg/次,1次/d。

使患者静息时心室率控制在60~90次/min,活动后心室率控制在120次/min以下。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胺碘酮预防阵发性房颤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将4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为胺碘酮联合缬沙坦(22例),对照组为碘酮组(23例),治疗随访时间为12个月,比效两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

结果窦性心律维持率的比较,治疗后第3个月,对照组与治疗组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69.56%、8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终点时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52.17%、80.49%,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例数对照组和治疗组相近,两组差异显著无统计学意义(>0.05)。

结论与单用胺碘酮胺相比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胺碘酮缬沙坦阵发性房颤阵发性心房颤动是由于多重折返小波引起间歇性快速而不规则的心房节律是起搏点在心房的异位性心动过速。

发作时心房发生350~600次/min不规则的冲动,引起不协调的心房乱颤。

房室传导系统仅能接受部分心房兴奋的传导。

阵发性[微软用户4]房颤时心室搏动快而不规则,在120~180次/min之间。

阵发性房颤是成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远较房扑多见,两者发病率之比为10~20∶1。

阵发性的经过反复发作可转变为持久性的。

阵发性房颤多会因为心室率过快而导致血压下降引起晕厥或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复律后对其复发的预防也至关重要。

循证医学表明,胺碘酮可以用于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在维持窦性心律方面优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的1年有效率在67.5%~70.8%。

已有文献报道,胺碘酮与ARB合用可提高窦性心律的维持率。

本研究探讨了在应用胺碘酮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缬沙坦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报道如下。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
杨彬;刘金群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1(005)020
【摘要】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 6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阵发性房颤发作终止后联用胺碘酮和缬沙坦,对照组单用胺碘酮,观察两组患者维持窦性心律的情况及左心房内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对照组,左心房内径较对照组明显缩小.结论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能改善心房重构,有利于维持窦性心律,安全有效.
【总页数】2页(P61-62)
【作者】杨彬;刘金群
【作者单位】512500 广东省始兴县人民医院;512500 广东省始兴县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30例疗效观察 [J], 亢顺阳;田大利
2.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52例疗效观察 [J], 门晓燕
3.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54例疗效观察 [J], 朱晓东;董金虎;郭施勉;杜曼
4.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30例疗效观察 [J], 亢顺阳;田大利
5.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合并阵发性房颤的老年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 赵玉清;刘恒;杨亚楠;王莉;乔丽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 致 心 力 衰 竭 , 发 严 重 的 心 血 管 事 件 引
尽 管 目前 临 床 上
切观察 心律 、 心率 、 血压及 不 良反应发 生情况 , 每周查 1次心 电图 , 每月查 1 次动态心电图。服药前 后查血 、 常规 , 、 尿 肝 肾
功 能及 胸 片 。服 药 1 月 查 胸 片 及 甲状 腺 功能 。 个
( 0 0 )两 组 患 者 治 疗 后 6个 月 及 治 疗 后 1 月 的左 心 P> .5 ; 2个 房 内径 比较 , 异 有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 差 P< .5 。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的比较分析( s m ± , m)
组别 例数 治 疗 前
1 l2 方 法 : 组 患 者 均 给 予 常 规 治 疗 干 针 对 原 发痫 治 疗 , . 两 ¨ 高 血 压 病 者 均 予 正 规 降 压 治 疗 , 之 到达 日标 血 压 , 心 病 者 予 使 冠
维持率 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0 0 )详 见表 1 P< .5 , 。
表 1 两 组 患 者治 疗 后 窦性 心 律 维 持 率 比较 ( ) %
抗 心 律失 常药 物 2周 。根 据 治 疗 方 法 不 同 ,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将 两组 , 疗 组 9 治 5例 , 中 男 5 其 7例 . 3 女 8洲 , 龄 4 7 年 7~ 8岁 , 平

54 ・ 78
吉林医学 21 0 0年 l 月 第 3 1 1卷 第 3 2期

药 物 与 临 床 ・
缬 沙 坦 与 胺 碘 酮 联 合 治 疗 心 房 纤 颤 对 比 单 用 胺 碘 酮 治 疗 疗 效 观 察
莫敬 萍 ( 吉林 省 长春 市人 民 医 院 , 林 吉 长 奋 102 ) 30 I
涌 现 出 多 种针 对心 房 纤 颤 的 介 人 治 疗 方 法 , 药 物 治 疗 仍 是 但 主 要 的 治 疗 方 法 。 为 了进 一步 探 讨 缬 沙坦 与 胺 碘 酮 联 合 治 疗 心 房 纤 颤 与 单 用胺 碘 酮 治 疗 的 疗 效 差 异 , 将 我 院 近 年 来 收 现 治 的 10例心 房纤 颤 患 者 的 临 床 资 料 分 析 总结 如 下 8
龄4 7 9~ 6岁 , 平均 6 . 。原发病 : 5 2岁 冠心病 2 9例 , 血压 3 高l 7
例 , 湿性心脏瓣 膜病 ( 心 痫 ) 风 风 6例 , 发 性 心 房 颤 动 5例 , 特 原 发 性 心 肌 病 8例 。 病 程 1~ 5年 按 N 1 标 准 诊 断 心 功 YI A 能I 3 级 1例 , Ⅱ级 4 3例 , Ⅲ级 l 例 。 _组 患 者 的性 别 、 龄 、 I 两 年
颤 发 作 , 至 少 有 2次 为 心 电 图或 动 态 心 电 图证 实 , 功 能 ≤ 并 心
Ⅲ级 ( Y ) 所 有 病 例 均排 除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 性 心 肌 炎 、 N HA 。 急 急性 心 包 积 液 和 甲状 腺 机 能 亢 进 所 致 的 心 房 纤 颤 昔 , 停 用 且
病 程 、 功 能分 级 等 一 般 资料 经 统 计 学 分 析 ,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心 差 义 ( 0 0 ) 具 有 可 比性 。 P> .5 ,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房 内径的 比较分 析 : . 两组患者 治 疗前及治疗后 3个 月的左心 房内径 比较 , 异无 统计学 意义 差
均 6. 4 3岁 。原 发 病 : 心病 3 冠 5例 , 血 3 高 6例 , 湿性 心 脏 风
瓣膜病( 心病 ) 风 9例 , 发 性 心 房 颤 动 8洲 , 发 性 心 肌 病 7 特 原
例 。 病 程 1 4年 。按 N A 标 准 诊断 . 功 能 I 3 ~ YH 心 级 8例 , Ⅱ 级4 7例 , Ⅲ级 1 0例 。对 照 组 8 5例 , 中男 4 其 9例 , 3 女 6例 , 年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后窦性心律维持率 比较分析 : . 两组 患者 治 疗后 3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 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 P>
00 ) 两 组 患者 治 疗 后 6个 月 及 治 疗 后 1 月 的窦 性 心 律 .5 ; 2个
声心动 图检查 , 符合心 房纤颤 的诊断标准 。即 : 有阵发性房
1 资 料 与 方 法
13 统计学 处理 : 有数据均 采用 S S 0 0统计 软件进行 . 所 PS 1. 统计分析 , 其中计量资料 以均数 ±标 准差 ( ±s 表示 , ) 采用 t 检验 , 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 , 00 P<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1 1 一般 资 料 :06年 1月 ~ 0 8年 1 我 院 共 收 治 10 . 20 20 0月 8 例 心 房 纤 颤 患 者 , 体 格 检 查 及 常 规 心 电 图 , 态 心 电 图及 超 经 动
[ 摘
要] 目的 : 探讨缬沙坦与胺碘酬联合治疗心房纤颤与单用胺碘 酮治疗的疗效差 异。方法 : 回顾 性分析 10例心房纤 8
颤患者 的临床资料 , 患者随机分 为两组 , 将 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 两组患者治疗后 6 个月及治疗后 1 2个月的窦性心律 维持率 及左 心房内径 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 意 义( 0 0 ) P< .5 。两组患者 的不 良反应发生情 况及 缺血相关事件发生情况 , 经 检验 , 差异 有 统计学意义( P<00 ) . 1 。结论 : 缬沙坦与胺 碘酮联合治疗心房纤颤 比单用胺碘酮疗 效更为确切 , 且不 良反 应小 , 缺血相关事件 发
生 率低 , 得 临 床 推 广 使 用 值
[ 键 词 ] 缬 沙 坦 ; 碘 酮 ; 房纤 颤 关 胺 心
心 房 纤颤 是 临 床 上 最 常 n 的 持 续 性 快 速 心 律 失 常 , 易 尢 极
黄类 药 、 化 酶 抑 制 剂 及 I 抗 心 律 失 常 药 。 用 药 期 间均 密 转 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