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轮训练试卷: 专题限时集训2 论述类文本阅读2 含解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而传统节日蕴藏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描绘着一种文化的共同底色,也是以文化创新形塑文化自信的最好抓手。这种文化自信,堪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弘扬重阳文化,就是在塑造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是在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因为类似联想的结果,物固然可以变成人,人也可以变成物,物变成人通常叫作“拟人”。《长信怨》的“寒鸦”是实例,“鸦”是否能寒,我们不能直接感觉到,我们觉得它寒,便是设身处地地想。不但如此,“寒鸦”在这里是班婕妤所羡慕而妒忌的受恩承宠,它也许是隐喻赵飞燕。人变成物通常叫作“拟物”,班婕妤自比“团扇”,就是托物的实例。“托物”者大半不愿直言心事,故婉转以隐喻出之。
时光易逝,传统不老。在历史长河中,一个个民族节日以富有生命意蕴的节庆活动流传下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如今在重阳佳节这一天,很多地方的人们也都会通过朗诵、武术、乐器、歌唱、舞蹈、戏剧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炎黄儿女领悟华夏传统节日的丰富人文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朽魅力。
C.杜甫没有将自己的渺小与飘零之感直接表露,而以“沙鸥”自比,托物以言其志,这也是一种创造的想象。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废池乔木,犹厌言兵”“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运用了本文所说的“拟人”手法。
B[因果关系错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导学号:74364004】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节”,形成于战国时期,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成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人们都会通过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来庆祝重阳。这一传统中国节,既有助于激活历史传统、唤起文化记忆,也能够涵养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自信。
2.下列关于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运用比喻,形象引出了艺术创作是借助“想象”达到“慰情遣兴”的论题。
B.二、三段以王昌龄《长信怨》为例,重点从再现的想象与创造的想象两方面展开论述。
C.选文后半部分从“分想”与“联想”两种心理作用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创造的想象”。
D.作者拿班婕妤的《怨歌行》与王昌龄的《长信怨》对比,证明艺术创作不同于哲学抽象。
(选自杨飞《以传统节日涵养民族文化自信》,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年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是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形成于战国时期,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一直沿袭至今。
B.在历史长河中,重阳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因为激活了历史传统,唤起了人们的文化记忆,所以能增强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自信。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语文二轮训练试卷: 专题限时集训2 论述类文本阅读2 含解析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对应学生用书第115页)
(限时:4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导学号:74364003】
艺术是意造空中楼阁来慰情遣兴。诗人在做诗时的心理活动到底像什么样,我们最好拿一个艺术作品做实例。比如王昌龄的《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不曾留下记载,告诉我们他做诗时的心理历程。但是我们用心理学做帮助来从文字上分析,也可以想象出大概。他做这首诗时必定使用了想象。
(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也就是用以往的经验来印证新经验,从而创造出艺术作品。
B.创造的想象是用已有的意象重新配合来创造艺术,再现的想象则是通过再现以往的意象来独立创造艺术。
C.只有再现的想象绝不能创造艺术,这是因为它并非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片沃土。
C.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借助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来推广,内容依托形式,活动形式有继承,也要有创新。
D.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历久不衰,在于我们始终不抛弃传统,不割断文化精神命脉,这一点在今天尤其重要。
D.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历数了重阳节从古到今的发展变化,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不朽魅力。
B[无中生有,“自古未有的新内涵”错,原文说“文明成果以一种更富参与性和共创性的方式得到了传承”,“尊老敬老”的美德得以传承。]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的传统节日所包含的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将传统节日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更有利于文化教养。
D.创造的想象心理作用分为分想与联想,有分想作用而后有选择,选择就是创造,诗有时只要有分想作用就可以作成。
C[A项,依据“想象有再现的,有创造的。一般的想象大半是再现的”可判断“也就是”不正确。B项,是“独立创造艺术”之“独立”缺乏依据。D项,“选择就是创造”错误,原文是“只是选择有时就已经是创造”。]
D[“证明艺术创作不同于哲学抽象”错误。证明同一意象不同作者使用可有不同的类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愁”虽抽象,李清照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却能画出一个如在目前的“愁”的情境,从而完成了一次艺术创作。
B.由于创造大半是旧意象的新综合,而综合大半要借“联想作用”,所以艺术创作不能离开联想,因为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
5.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前两段采用引证法,引用了古诗文名句,既体现了古人庆祝重阳节的形式多样,也唤起人们的文化记忆。
B.作者在论证中指出,国家将重阳节定为“敬老节”“老年节”,提倡尊老敬老,赋予了传统节日自古未有的新内涵。
C.文章提出,塑造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与弘扬传统节日密不可分。
C.要想引导和培养公众涵养传统美德,在人们的心中植入孝思、爱意等思想与情感,就需记住我们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D.在“互联网+”时代,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贴合互联网的传播特点,为中国传统节日注入互联网元素。
D[A项,“每年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不准确,应为“农历九月九日”。B项,强加因果。原文“既有助于激活历史传统、唤起文化记忆,也能够涵养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自信”是并列关系,不是因果关系。C项,说法绝对,原文第三段说“利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不是专指重阳节。]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气神。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历经5000多年而不衰,在于我们没有抛弃传统,没有割断精神命脉。不忘本源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互联网+”时代,贴合互联网的传播特点,为传统中国节日注入互联网元素,更能够聚合网络力量,涵养文化自信,不断夯实中华文明的时代意识和振兴中华文明的使命意识,扮靓筑梦中国的伟大征程。
C[“必须借助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来推广”,说法绝对,节庆活动要视情形而定,不可一刀切。]
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想象有再现的,有创造的。一般的想象大半是再现的。艺术作品不能不用再现的想象。比如这首诗里“奉帚”“金殿”“玉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寒鸦”“日影”“团扇”等等,在独立时都只是再现的想象。诗做出来总须旁人能读懂,“懂得”这是能够唤起以往的经验来印证,用以往的经验来印证新经验大半凭借再现的想象。
但是只有再现的想象绝不能创造艺术。艺术既是创造的,就要用创造的想象。创造的想象也并非无中生有,它仍用已有意象,不过把它们加以新配合。王昌龄的《长信怨》精彩全在后两句,这后两句就是用创造的想象做成的。每个人都见过“寒鸦”和“日影”,却从来没有人觉得它实在是至情至理。从这个实例看,创造的定义就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王昌龄的题目是《长信怨》,“怨”字是一个抽象的字,他的诗却画出一个如在目前的具体情境,不言怨而怨自见。艺术不同于哲学,它最忌讳抽象。从理智方面看,创造的想象可以分析为两种心理作用:一是分想作用,一是联想作用。“分想作用”就是把一个意象和与它相关的许多意象分开而单提出它来,诗的分想作用是选择的基础。有分想作用而后有选择,只是选择有时就已经是创造。不过创造大半是旧意象的新综合,综合大半借“联想作用”。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我们曾经把联想分为“接近”和“类似”两类。比如这首诗里所用的“团扇”这个意象,在班婕妤自己第一次用它时,是起于类似联想,因为她见到自己色衰失宠类似秋天的弃扇;在王昌龄用它时则起于接近联想,因为他读过班婕妤的《怨歌行》,提起班婕妤就因经验接近而想到团扇的典故。不过他自然也可以想到她和团扇的类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利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引导和培育公众涵养传统美德,能够让其蕴含的孝思、爱意等思想和情感深入人心,不断滋润我们的道德精神之根,进而让传统美德涵养我们的精神家园。
重阳节包含着和谐、友好、幸福等内涵,已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现实载体。尊老敬老是中国自古就有的美德,是永恒不变的优良传统,是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国家将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老年节”,在这一天,各地敬老院迎来众多志愿者,很多儿女也想方设法回家看望父母。文明成果以一种更富参与性和共创性的方式得到了传承。
因为类似联想的结果,物固然可以变成人,人也可以变成物,物变成人通常叫作“拟人”。《长信怨》的“寒鸦”是实例,“鸦”是否能寒,我们不能直接感觉到,我们觉得它寒,便是设身处地地想。不但如此,“寒鸦”在这里是班婕妤所羡慕而妒忌的受恩承宠,它也许是隐喻赵飞燕。人变成物通常叫作“拟物”,班婕妤自比“团扇”,就是托物的实例。“托物”者大半不愿直言心事,故婉转以隐喻出之。
时光易逝,传统不老。在历史长河中,一个个民族节日以富有生命意蕴的节庆活动流传下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如今在重阳佳节这一天,很多地方的人们也都会通过朗诵、武术、乐器、歌唱、舞蹈、戏剧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炎黄儿女领悟华夏传统节日的丰富人文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朽魅力。
C.杜甫没有将自己的渺小与飘零之感直接表露,而以“沙鸥”自比,托物以言其志,这也是一种创造的想象。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废池乔木,犹厌言兵”“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运用了本文所说的“拟人”手法。
B[因果关系错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导学号:74364004】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节”,形成于战国时期,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成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人们都会通过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来庆祝重阳。这一传统中国节,既有助于激活历史传统、唤起文化记忆,也能够涵养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自信。
2.下列关于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运用比喻,形象引出了艺术创作是借助“想象”达到“慰情遣兴”的论题。
B.二、三段以王昌龄《长信怨》为例,重点从再现的想象与创造的想象两方面展开论述。
C.选文后半部分从“分想”与“联想”两种心理作用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创造的想象”。
D.作者拿班婕妤的《怨歌行》与王昌龄的《长信怨》对比,证明艺术创作不同于哲学抽象。
(选自杨飞《以传统节日涵养民族文化自信》,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年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是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形成于战国时期,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一直沿袭至今。
B.在历史长河中,重阳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因为激活了历史传统,唤起了人们的文化记忆,所以能增强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自信。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语文二轮训练试卷: 专题限时集训2 论述类文本阅读2 含解析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对应学生用书第115页)
(限时:4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导学号:74364003】
艺术是意造空中楼阁来慰情遣兴。诗人在做诗时的心理活动到底像什么样,我们最好拿一个艺术作品做实例。比如王昌龄的《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不曾留下记载,告诉我们他做诗时的心理历程。但是我们用心理学做帮助来从文字上分析,也可以想象出大概。他做这首诗时必定使用了想象。
(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也就是用以往的经验来印证新经验,从而创造出艺术作品。
B.创造的想象是用已有的意象重新配合来创造艺术,再现的想象则是通过再现以往的意象来独立创造艺术。
C.只有再现的想象绝不能创造艺术,这是因为它并非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片沃土。
C.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借助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来推广,内容依托形式,活动形式有继承,也要有创新。
D.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历久不衰,在于我们始终不抛弃传统,不割断文化精神命脉,这一点在今天尤其重要。
D.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历数了重阳节从古到今的发展变化,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不朽魅力。
B[无中生有,“自古未有的新内涵”错,原文说“文明成果以一种更富参与性和共创性的方式得到了传承”,“尊老敬老”的美德得以传承。]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的传统节日所包含的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将传统节日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更有利于文化教养。
D.创造的想象心理作用分为分想与联想,有分想作用而后有选择,选择就是创造,诗有时只要有分想作用就可以作成。
C[A项,依据“想象有再现的,有创造的。一般的想象大半是再现的”可判断“也就是”不正确。B项,是“独立创造艺术”之“独立”缺乏依据。D项,“选择就是创造”错误,原文是“只是选择有时就已经是创造”。]
D[“证明艺术创作不同于哲学抽象”错误。证明同一意象不同作者使用可有不同的类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愁”虽抽象,李清照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却能画出一个如在目前的“愁”的情境,从而完成了一次艺术创作。
B.由于创造大半是旧意象的新综合,而综合大半要借“联想作用”,所以艺术创作不能离开联想,因为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
5.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前两段采用引证法,引用了古诗文名句,既体现了古人庆祝重阳节的形式多样,也唤起人们的文化记忆。
B.作者在论证中指出,国家将重阳节定为“敬老节”“老年节”,提倡尊老敬老,赋予了传统节日自古未有的新内涵。
C.文章提出,塑造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与弘扬传统节日密不可分。
C.要想引导和培养公众涵养传统美德,在人们的心中植入孝思、爱意等思想与情感,就需记住我们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D.在“互联网+”时代,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贴合互联网的传播特点,为中国传统节日注入互联网元素。
D[A项,“每年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不准确,应为“农历九月九日”。B项,强加因果。原文“既有助于激活历史传统、唤起文化记忆,也能够涵养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自信”是并列关系,不是因果关系。C项,说法绝对,原文第三段说“利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不是专指重阳节。]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气神。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历经5000多年而不衰,在于我们没有抛弃传统,没有割断精神命脉。不忘本源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互联网+”时代,贴合互联网的传播特点,为传统中国节日注入互联网元素,更能够聚合网络力量,涵养文化自信,不断夯实中华文明的时代意识和振兴中华文明的使命意识,扮靓筑梦中国的伟大征程。
C[“必须借助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来推广”,说法绝对,节庆活动要视情形而定,不可一刀切。]
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想象有再现的,有创造的。一般的想象大半是再现的。艺术作品不能不用再现的想象。比如这首诗里“奉帚”“金殿”“玉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寒鸦”“日影”“团扇”等等,在独立时都只是再现的想象。诗做出来总须旁人能读懂,“懂得”这是能够唤起以往的经验来印证,用以往的经验来印证新经验大半凭借再现的想象。
但是只有再现的想象绝不能创造艺术。艺术既是创造的,就要用创造的想象。创造的想象也并非无中生有,它仍用已有意象,不过把它们加以新配合。王昌龄的《长信怨》精彩全在后两句,这后两句就是用创造的想象做成的。每个人都见过“寒鸦”和“日影”,却从来没有人觉得它实在是至情至理。从这个实例看,创造的定义就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王昌龄的题目是《长信怨》,“怨”字是一个抽象的字,他的诗却画出一个如在目前的具体情境,不言怨而怨自见。艺术不同于哲学,它最忌讳抽象。从理智方面看,创造的想象可以分析为两种心理作用:一是分想作用,一是联想作用。“分想作用”就是把一个意象和与它相关的许多意象分开而单提出它来,诗的分想作用是选择的基础。有分想作用而后有选择,只是选择有时就已经是创造。不过创造大半是旧意象的新综合,综合大半借“联想作用”。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我们曾经把联想分为“接近”和“类似”两类。比如这首诗里所用的“团扇”这个意象,在班婕妤自己第一次用它时,是起于类似联想,因为她见到自己色衰失宠类似秋天的弃扇;在王昌龄用它时则起于接近联想,因为他读过班婕妤的《怨歌行》,提起班婕妤就因经验接近而想到团扇的典故。不过他自然也可以想到她和团扇的类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利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引导和培育公众涵养传统美德,能够让其蕴含的孝思、爱意等思想和情感深入人心,不断滋润我们的道德精神之根,进而让传统美德涵养我们的精神家园。
重阳节包含着和谐、友好、幸福等内涵,已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现实载体。尊老敬老是中国自古就有的美德,是永恒不变的优良传统,是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国家将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老年节”,在这一天,各地敬老院迎来众多志愿者,很多儿女也想方设法回家看望父母。文明成果以一种更富参与性和共创性的方式得到了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