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性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与教育观的关系
中国古代人性论与教育观的关系古代“人性论”与教育的关系教育,不管是其理论建构还是实践活动,都建立在一定的人性论基础之上,同时,教育促进人性发展的完整性与丰富性,在整体上使中国古代人性论不断走向丰富和完善。
1."人性论"是教育得以开展的理论依据。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性论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很早就自觉地将人性与教育联系在一起,以“人性论”为基础来确定教育的开展。
通过“人性论"来确定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
孟轲以“性善论”为基础得出教育一方面是保存和扩充人先天具有的善性,另一方面是使失掉的善性得到复归。
荀子*虽然认为"人性恶”,但一个人只要努力向善,“涂之人也可以为禹”,教育在使人由恶转善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法家的“绝对性恶论”要求实施法制教育,主张以法为教。
墨翟认为人性如素丝,染成什么样的颜色就要看有什么样的教育和环境,理想的社会应是人人受教育的。
“人性二元论”的傅玄认为教育对人性的作用表现在因善与攻恶两方面,教育就是扬善抑恶的日长日消的过程.“性三品说”的代表认为绝大多数人是具有中民之性的中民,教育对象也主要是针对他们,孔子还由此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论断。
2.教育对人性具有保存、改造、塑造等重要作用,性善论认为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其固有的善端。
性恶论认为通过学习和教育可以改造人性,人性无善恶说认为教育具有塑造人性的作用,总体来讲教育是对人性生成与完善的过程.3.教育促进“人性论”的不断完善,从“性善恶论”到“性三品说"再到“人性有善有恶论”的反复继承与发展过程中,人性论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而且由先验越来越走向了具体客观,其中教育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时代在发展,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也促成了人的意识的深化与发展。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的比较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的比较孟子和荀子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的人性论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他们的人性论的比较。
一、孟子的人性论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性论思想以“性善论”为核心。
他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天生的善良本性,这是人的本质属性。
但是,这种善良本性并不是完美的,需要经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才能得以发扬光大。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具有四种基本美德,分别是仁、义、礼、智。
其中,仁是指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义是指对真理的追求和坚持,礼是指对社会的规范和约束,智是指对知识的探索和理解。
这些美德是每个人都天生具备的,但是需要通过后天的不断修养和实践才能得以发扬光大。
然而,孟子也意识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欲望和私心,这些欲望和私心会导致人们做出不道德的行为。
因此,他强调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克制和超越自己的欲望和私心,发扬自己的善良本性。
二、荀子的人性论荀子是先秦时期另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人性论思想以“性恶论”为核心。
他认为,人性本恶,每个人都有天生的欲望和私心,这是人的本质属性。
这些欲望和私心会导致人们做出不道德的行为,因此,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法度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中没有善良和美德,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才能使人变得有道德。
他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道德价值,培养高尚的品德。
此外,荀子还强调了制度和社会规范的作用,认为这些规范可以引导人们向善,使人变得更加有道德。
不同于孟子将道德修养视为内在驱动的行为,荀子更强调外在的强制和引导。
他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制度和规范才能使人不得不遵守道德,进而逐渐培养出内在的道德情感。
三、比较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思想存在明显的差异。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注重内在的道德修养和驱动,而荀子则强调人性本恶,注重外在的制度和规范的作用。
中国古代主要教育思想家的人性论观点简述终稿
中国古代教育家的人性论观点及其现实启迪意义摘要:研究教育问题的出发点是人,因此人性即成为教育家进行教育研究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人性论观点,现对各个时期的主要教育家人性论观点加以梳理,以清晰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传承和发展脉络,并揭示其对我国现阶段人性论研究的现实启迪意义。
关键词:古代教育家;人性论观点;启迪意义人性论是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
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在研究教育现象的时候所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人性论的问题,也就是人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样的人到底该如何去教育或者说教化?中国古代教育家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思想碰撞讨论之中,形成的关于人性论的观点庞杂而各异。
而在我国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深入挖掘其合理因素具有很强的现实启迪意义。
一、中国古代教育家人性论观点的述评本文在将中国古代主要教育家对人性论的探讨分为三个阶段:先秦时期,汉唐时期和宋明时期。
每一时期都有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并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
(一)先秦时期的人性论观点百家争鸣的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大碰撞、大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多位很有影响力的教育家。
人性的善恶在这一时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提出了多种人性论的观点。
1.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也”作为儒家开派立宗的教育家,孔子并没有对人性论作以具体的论述,但其弟子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这在等级制度森严的春秋时代,奴隶主提倡他们天生比奴隶们要优越,针对这种情况,孔子为实现其“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而提出来人性平等,为每一个人争取了受教育的机会。
同时,孔子也开创了教育家们对人性论探讨的先河,并对后世的人性论观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墨翟的素丝说先秦时期与儒家并为“显学”的墨家,也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
其创始人墨子对于人性的论述则可以概括为“素丝说”,他以素丝和染丝为喻,来说明人性和教育的关系。
孟 子中性善的人性论
孟子中性善的人性论人性,自古以来就是哲学探讨的核心议题之一。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孟子的性善论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那是一个社会动荡、礼崩乐坏的时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孟子提出性善论,旨在为社会的道德重建和秩序恢复提供理论基础。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善的根源就在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他以“孺子入井”为例来说明这一点。
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即将掉入井中时,会不假思索地产生惊惧和同情之心,想要去救他。
这种本能的反应并非出于想要得到孩子父母的感谢,也不是为了在乡邻中博得好名声,而是出于内心深处自然而然的善良本性。
这种“不忍人之心”就是仁、义、礼、智的开端。
仁,是孟子性善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孟子认为,仁是一种爱人之心,是对他人的关心、尊重和爱护。
这种仁爱并非有条件的,而是发自内心的、无条件的。
当我们看到他人遭受苦难时,心中涌起的同情和帮助的愿望,就是仁的体现。
义,是指人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孟子认为,义是内在的,是人内心的道德判断力。
在面对各种选择时,我们能够凭借内心的义来判断是非善恶,做出正确的选择。
礼,在孟子看来,不仅仅是外在的礼仪形式,更是内心对他人的尊重和敬畏。
礼的本质在于以善的心态对待他人,以和谐的方式与他人相处。
智,则是指人的智慧和判断力,能够明辨是非善恶,从而做出符合道德的选择。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一生下来就是完美的善人。
在后天的环境中,人们可能会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善良的本性受到遮蔽或扭曲。
因此,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保持和发扬人性中的善。
教育在孟子的性善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他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启发人们内心的善良本性,使人们明白道德的真谛,从而自觉地遵循道德规范。
教育的方法包括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等。
修养也是孟子所重视的。
他提出“存心养性”的观点,主张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善良念头,不断地培养和扩充自己的善性。
通过反省内求,去除心中的私欲和杂念,让善良的本性得以彰显。
性恶论和性善论
西方性恶论的发展简介
在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的“原罪性恶论”得 到大多数人文主义者的否定。 宗教改革时期马丁· 路德和加尔文对性恶论进 行恢复和发展,以适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
近现代西方出现了新的性恶论观点,近代英 国哲学家霍布斯抛开“原罪”,提出自己的 性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自我保存,人与 人是平等的,平等的人为了自我保存就会彼 此侵犯。 现代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也坚持性 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被压抑在内心深 层的无意识本能欲望,尤其是性本能欲望。
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性恶的观点,是中 国思想史中,最早出现 的人性论。其观 点主 要出现于其《性恶篇》、 《正名篇》。荀子对善 恶的定义是以后果界定 善恶(治或乱),而非 以人的动机界定,即他 的性恶论是后果论,由实际经验观察到的结 果决定是性恶还是性善。
在《性恶篇》中,荀子认为 “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 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 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 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 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 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 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 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 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可见,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 义、礼、智。同时他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 即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 有序,朋友有信。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 是——性善论。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 本善 。
性恶论和性善论之关系
人性论的核心是问题是:人的本性是什么? 而性善论和性恶论分别给出了善和恶这两个 截然不同、相互对立的答案。 “性善论”者认为人的本性善良,应在人生 中加以完善,并以人性向善来注重道德修养 的自觉性;而“性恶论”者则认为人性有恶, 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二者既相对立,又 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发蒙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发蒙人的本性究竟何谓?人性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大论题,人性问题是传统思想文化的神阙命门。
《三字经》以“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开篇。
儒家学派,述圣孔孟。
后世奉孔子为“圣人”、尊孟子为“亚圣”,然孟子对人性问题的阐发甚高远于孔子。
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论语?阳货》)孟子人性论见《孟子?告子上》篇最为著名,孟告辩论的主题依次是:杞柳之辩、性犹水之辩、生之谓性之辩、仁义内外之辩。
新儒家代表牟宗三先生以“性”生发于“生”(参见《心体与性体》),生之谓性可作为分析孟告歧异的逻辑起点。
告子“生之谓性。
”孟子以犬牛之性与人之性有别反诘之,实是以性命义理辩驳名物章句训诂的思想理路,故孟告之争并非在统一标准下展开的辩难。
由此可管窥汉学与宋学的滥觞。
孟子性善论流变融远,历久弥新。
孟告之辩在今天看来显然失之粗疏,却启蔽了中国古代深究人性的砥砺,后进学人发展为隐晦的主流意识形态。
荀子表面“化性起伪”非议性善,实质“隆礼重法”,仁义礼法使“涂之人可以为禹。
”(《荀子?性恶》)“涂之人可以为禹。
”与“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 (《孟子?滕文公上》)殊途同归,荀子性恶论反面论证了孟子性善论。
后儒无不以“性善”为其学说的内在指向,宋以后,学术旨趣渐趋归化,即便唐以前,人性的争论繁芜丛杂,概莫能外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最可能出自子思,是追究人性问题的重要文献。
上曰:“性自命出,命自天降。
道始于情,情生于性。
”天为最高,自天以降,依次为:命、性、情、道。
性出自天之所命,天与命是性的根源。
“子思之儒”传承孔子道统,公认正统。
据传统之说,《中庸》为“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序》)《中庸》开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亦将性的根据上溯于天与命,把性与道相联络,将性的实现途径下贯到教。
此一思想理路为后儒所发扬。
亦有《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为宋儒立德言行功之标尺。
中国古代教育家人性观点大集合
中国古代教育家人性观点大集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中国古代教育家人性观点大集合中国古代教育家论述教育作用时都离不开谈人性,每个学者对于“人性”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这些观点在教师招聘的考试中是一个难点,尤其是对于一些相似观点的区分,往往以单选或判断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将观点和人物进行对应。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先秦时期的儒道两家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两大流派,儒家倡导仁爱之道,主张以人为本,强调人类的天赋和人性的善良;道家则主张道法自然,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内在宁静。
双方人性论思想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也存在一些共通点。
儒家人性论强调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弘扬以仁爱为核心的人伦道德,认为教化可以使人的善性得以充分发挥。
在《论语》中,孔子曾提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即人的天性本来是善良的,但因受外界影响习得了不良习惯而失去了自然本性。
他还提出了“君子养贤,而后成其才”、“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等思想,充分体现了在教化的过程中,应积极引导人们去发挥自身的善性。
从理论上讲,儒家人性论强调的是对人性的培养与发扬。
相比之下,道家人性论则更多地强调了人的心性,并认为人要追求心灵自由和内在宁静。
在《庄子》中,庄子提出了“遂心者天矣”、“不得已而为之者”等思想,认为人要追求自我内心的舒畅,避免受到外界的约束和干扰,从中寻找到心灵的自由和内在的宁静。
此外,道家人性论中还强调人的与道的关系。
道家认为,人与道本来就是一体的,人要通过内心的修养才能让自己与道合一,从而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在儒道两家人性论之间,还存在一些共通点。
首先,两者都认为人的内在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儒家人性论认为人的天性本来就是善良的,而道家认为人的内心要追求自我内心的舒畅和自由。
其次,儒道两家都认为人应该通过内在的修养和教化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秀品质。
最后,两者都追求人的内在宁静和自由,只是在实现的方式上存在一些不同,儒家强调的是与他人的和谐共处,而道家则是追求与自然、与道的合一。
总的来说,先秦时期的儒道两家人性论虽然存在一些区别,但都在不同程度上探讨了人性的本质和人内心的修养。
这些思想启示我们,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避免外界的干扰和压力,同时也应当积极引导他人发挥自身的优秀品质,共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争议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争议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争议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深刻的话题。
在中国哲学发展的过程中,关于人性的本质、特点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等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观点和学派。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争议展开探讨,分析其中的主要观点和争议焦点,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考。
### 儒家人性观儒家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重要的学派之一,其对人性的看法影响深远。
在儒家看来,人性本善是其核心理念之一。
孔子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人天生具有良善的品质和道德感。
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修养自己,达到道德完善的境界。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性善论”,提出了“性即善”的观点,认为人性的本质就是善良的,只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在儒家看来,人性的善良是可以被培养和发展的,通过教育、修养和道德规范,可以使人的善良品质得以展现和提升。
儒家注重家庭伦理、社会秩序和政治治理,认为通过教化和规范可以使人们遵循道德准则,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 道家人性观相对于儒家的“性善论”,道家对人性的看法则更为超越和宏大。
道家强调追求自然、追求道,认为人性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应当顺应自然、顺应道的规律。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顺其自然,不要刻意追求功利和名利,要顺势而为,顺势而生。
道家的人性观强调个体与宇宙的关系,认为人应当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超越尘世的琐碎和纷扰,达到心无挂碍、自由自在的境界。
道家注重修身养性,强调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追求心灵的解脱和超越。
### 墨家人性观墨家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另一重要学派,其对人性的看法也有其独特之处。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节用三纲,强调爱与和平,反对战争和浪费。
在墨家看来,人性本身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应当受到平等的对待和尊重,不应当因为地位、财富或权力的不同而产生歧视和冲突。
墨家的人性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合作,主张以爱和和平来构建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
论中国古代的人性思想
论中国古代的人性思想摘要:对人性的探讨一直是我国古代思想家亘古不变的话题,对于人性精彩纷呈的展现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孟子道性善,荀子言性恶,董仲舒持性无善无恶,世硕、漆雕开等人讲性有善有恶,都体现了古代思想家们关于人性问题的深刻理解与探究。
关键词:人性;性善;性恶;性三品Abstract: to explore the human nature has been our constant ancient thinkers of the topic, for human nature’s spectacular show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Mencius way goodness, xunzi sex evil words, no good without a sex dong evil, the collection of the QiDiao, such as open people speak a good sex, evil, reflect the ancient thinkers about human nature and explore th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Keywords: human nature; Goodness; Sex evil我国古代先秦百家对于人性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从荀子“人之生也固君子,人之生也固小人”的性恶观到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 《孟子•公孙丑上》],以及西汉董仲舒的“人副天数”的“性三品论”。
其中以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最为代表性。
精彩纷呈、各持一端的人性思想对于后世君主治国安邦有着重要的借鉴,不同的思想也是对于所处时代的适应。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人性论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探讨的是人类本质和人类行为背后的原因。
中西方哲学传统中,人性论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和取向,本文将就此对中西方人性论进行比较分析。
1. 中西方人性论的概述1.1 中方人性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主要集中在儒家经典中,如《论语》、《孟子》等。
儒家有说“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认为人性有本善之说。
儒家强调的是不断学习和实践,而不是内在本质的发掘,人的性格、素养是需要不断培育的。
1.2 西方人性论西方人性论的发展则始于古希腊哲学。
柏拉图认为人类是由于原型类似的灵魂降临而成,是伟大而高尚的。
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性有理性、欲望和感性三个部分。
基督教修行的人性论则认为人性本来就是罪恶的,需要通过信仰、教育和行为实践来改变。
2. 中西方人性论的比较2.1 对于人性本质的看法中西方人性论存在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对于人性本质的看法。
中国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天生自然,让每个人的性格得到完美的发展。
而西方人性论则认为人性本来是有问题的,需要改变和修正。
它一直认为人性应该被塑造和完善。
2.2 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中西方人性论之间的比较中,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儒家哲学中,教育是提高人品和行为的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中,教育被视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素质的提高。
而在古希腊哲学中,教育是对理智和天赋才华的发掘,强调人才选拔和培养。
2.3 对于个体和社会关系的理解当谈到个体和社会关系时,中西方人性论之间的区别也是非常显著的。
在中国儒家哲学中,个人不仅是社会的一分子,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西方哲学中,个人的利益常常被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利益之间的交易关系。
3.本文比较了中西方哲学传统中人性论的发展历程和取向。
中西方人性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包括人性本质、教育、个体和社会关系等,这些观点都对于诠释人类行为和心理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理解中西方人性论的差异,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人类行为和社会体系的发展。
古代人性论
中国古代的人性论人性论是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通常指撇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去解释人的共同本质的观点或学说..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我们便有了一个会的发达的大脑;于是就喜欢对感知的事物刨根究底;从而做出一个结论性的解释..一些先哲把研究的视角对准了自己和同类;于是提出了“我是什么人是什么”的问题;先哲们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于是纷纷着书立说;用自己的观点解释人和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古典人性观;这些人性观的一些观点至今还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人性的存在是以道德的存在为前提的;善恶这两个范畴是与人的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的;是道德判断、道德评价的结论;善即符合某种道德;恶即违背某种道德..如果没有道德主体的人善恶的分别也没有了意义;离开了道德善恶也就无从界定;所以人性善恶的问题也就是人性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在思想家们的眼里;人性是与生俱来的先天固有的某种规定性;他在逻辑上先于善恶;善恶是其属性;这样;人性的善恶就成为道德主张的逻辑前提..人性论问题之所以重要在于如果没有确定的人性论主张;道德的确立就缺少了根基..人性论是关于人的一般本质的思想观点;先秦是人性论的繁盛时期;探讨人性的理论很多..当时关于人性的学说可谓是各有特色;对人性的剖析可谓是入木三分他们围绕人性的善恶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的局面时常出现;但他们异中有同;形成了中国人性理论的总体特征..其中虽然有很多思想与我们现在的思想不相协调;也不乏值得我们借鉴的有益思想..在中;关于人性论的思想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恶论等学说 ..孟子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他是我国最先主张性善论的思想家;孟子认为讨论人性要推求其所以然;这个所以然是什么呢他并未明言;他举例说;禹治水的成功在于利用了水向低处流的规律;因势利导;于是水就安然无事了..天虽然高;星辰虽然远;但一千年后冬至的日期还是可以推算出来的..同样人性也是有其规律;这就是一心向善;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在孟子看来;人性向善就是人性本善;孟子论性善;一出言便立意甚高..孟子所说的善即人心中本来所固有的先验的道德属性的萌芽;即四个“善端”:“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在孟子看来;这些“善端”是人天生就有的;因而亦在人性之列..孟子引用诗经天生育的众民;每一事物都有其规律;百姓把握了这些规律;就喜好优良的道德;在孟子看来;这个规律对于人本说就是向善;孟子以心善言性善;在他那里性在心中、心性为一..他认为人心中有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属性的萌芽;即善的动机;它们能够发展成仁义礼智等道德属性;在孟子看来;因为人性中固有善的动机;所以人性是善的;显然;他是在动机论的意义上说明人性本善的..中国古代最先主张“性恶论”的是战国中期人荀况;荀子认为;“人之生也固小人”;认为人生来就是出于自身本能的需要会去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发展;荀子·性恶篇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翻译过来就是说;现在人的本性中;生来就贪图名利;有恶的念头;有耳目之欲、喜好声色;如果对于人的本性不去克制;随其所欲;那么就会导致争乱不止;忠信之士死于小人的谗言;个人生活淫靡而礼义廉耻都会被丢掉..完全随心所欲没有约束的结果就是这么一个混乱而不得治理的社会状况;这就证明了人性——是恶的..“性恶论”对于当前官僚主义严重、腐败横生;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下滑的社会现状来说;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治理当前的学术腐败、道德滑坡和政治腐败;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理性而非本性作为人的行动准则;以法治而非德治去规范社会各阶层尤其是执政者的行为..在上;期以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在下;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积极向上的社会道德..以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并最终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而中国古代“无善无恶论”和“有善有恶论”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战国中期人告不害和战国初期人世硕..他说:“性无善与无不善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世硕则主张人生来就具有“善”和“恶”这两种不同的自然属性;这两种属性是先天具有的;与生俱来的..他虽然认为人生来就有善与恶的不同本性;而要保持和发扬这种先天的本性;则在于养..后天养之善性;则是善性不断增长;养之恶性;则是恶性不断增长..后世赞成这个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汉代的、扬雄、;唐代的等..王充在论衡一书中记载:“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通过对人的有限性和创造性的论述;怎样实现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古代思想家关于人性的论述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人性;就是人的共同特性..人的共同特性是什么;关系到我们个人、或者国家社会如何对待人;如何干一切事情;人如果不认识自己;那么做人肯定做不好;不成为其人了..谈论人性是“善”还是“恶”;其实是在“评价”人性;它的前提一是需要有一个评价标准..这个标准是否正确;决定评价是否正确;二是“人性论”首先需要回答的是“人性”到底是什么——界定人的特性——的问题;径直谈论人性的善恶;不是给人“定性”;而是对人性进行“评价”..其实各家或说性善;或说性恶;都强调了问题的某各方面;都能够自圆其说的..。
孔子的人性论观点是什么
人性,顾名思义,指人才具备的特性,是区别于动物、植物而独有的特性。
在中国的思想史上,各流派各思想家对于人性本质特征的探索和争论没有停止过,其焦点在人性的善恶和人性的根源问题上。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那么人的本性是什么呢?在中国古代历代思想家在讨论人性问题时,形成多种派别。
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即有恻隐、善恶、辞让、是非四种“善端”,扩而充之,便可形成仁、义、礼、智的善性。
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伪也。
”人的本性是恶的,善性是后天人为表现伪装出来的。
性无善无恶论,这包括: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孟子·告子上》:“人性之无分於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於东西也。
”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墨家的性“素丝”论,墨子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道家的性“素朴”论,庄子认为人天生本性上是无知无欲的;明代王阳明的心学理论,王阳明的心学认为“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
性有善有恶论,这包括先秦世硕等的有善有恶论,汉杨雄的性善恶混论,董仲舒等的性三品论等;杨雄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明清之际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论,认为人性绝非在“初生之顷”就定型,一成不易,而是随着环境和教养的不同,“性屡移而异”,“未成可成,已成可革”,认为人性是可以培养和不断完善的;北宋的司马光的人性的先天不等论,司马光认为人生来在人性善恶上就先天不平等,无论圣人还是愚人善恶都是兼而有之,只是有些在善性上会占优势,有些人在恶性上会占优势。
在西方古代社会中还未有就人性善恶所进行激烈的争论,不过某些基督教派认为人自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有罪,这种罪是无法消除的,而且是一代传给一代,永无停止,这就是“原罪”。
而原罪的由来是来自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
因为“原罪”,而产生了:贪婪,嫉妒,傲慢,懒惰、愤怒、仇恨等“罪性”。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争议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争议一、引言中国古代哲学对于人性的本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有着深远的探讨和争议。
人性论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儒家、道家和墨家三大学派之间,在封建社会和思想环境的影响下,对于个体与社会关系的理解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和观念。
本文将围绕这一话题进行探讨,重点分析儒家、道家和墨家三派在人性论上的观点与争议,并探讨这些争议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影响。
二、儒家的人性论儒家学说以孔子为代表,强调人性的善良和完善,认为人之初性善。
在儒家看来,个体的发展需要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来实现。
儒家强调个体责任感和自律能力的培养,通过塑造完善的品德来实现社会秩序和和谐。
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上》中提出了“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
他认为人性具有潜在的良善本质,但也需要受到外界环境和良好教育的引导才能发展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儒家强调个体对于社会关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在正确行为准则指导下才能达到真正的人性发展。
然而,儒家关于人性天生善良的论述也遭到了一些学派的质疑和指责。
三、道家与儒家对立观点与儒家相对立的是道家学派,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和天道。
他们认为个体应该放弃欲望,追求天人合一和自我的超越。
道家认为人之初无善恶之分,个体只有回归本真自我的状态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庄子是道家学派中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家之一,他在《庄子·齐物论》中提到了“以道养生”的观点。
庄子认为个体应该顺其自然,追求内心真正意愿与冥想状态下内心真正欲望。
道家与儒家对立观点导致了古代哲学领域中激烈而复杂的辩论。
两者关于人性本质和对社会个体职能角色定位存在着明显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仅限于理论上的相互排斥,同时暴露出了中国古代社会背景及其价值观念变迁。
四、墨家与儒、道诸子分歧墨家,在中国古代学派中也呈现出独特的观点。
墨子作为这一流派创始人,在《墨子·非攻》中主张兼爱非攻,并倡导宽容与普遍实践治理社会秩序。
他们强调公平、博爱、普及教育等价值观念。
中国古代人性论
中国古代人性观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喜龙:10111110225古今中外的哲学史上,在人的本质属性这一问题上的争论,充分显示出人类对自身本质的高度关注。
“人性论”是旧哲学探索人的共同本质属性的一种学说。
在我国古代哲学家中,就有性善说、性恶说、性有善有恶说、性无善无恶说等。
其中以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的“性恶说”最具代表性,这两种学说均对后期儒家哲学的人性论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孟子的“性善说”在战国时期,孟子第一个提出了系统的人性善的理论,性善论是孟子整个学说的理论基础。
在孟子看来,人和禽兽是有本质区别的,这种区别的主要表现是人性和禽兽之性不同,人的生活高于禽兽的生活,因为人有自觉的道德观念。
他指出,人的本性和禽兽本来是不同的,但由于有的人不知道保持自己的本心、本性,而把本心放了,人性丢了,结果变得和禽兽差不多了。
因此,孟子十分强调“立心”、“养心”、“养性”、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善人。
那么心、性是从哪里来的呢?孟子指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是天也。
”也就是说人要不断地膨胀自己的心,才能认识自己的本性,人的本心、本性都是上天赋予的,人能够认识这些东西是上天给予的。
孟子认为,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这是人异于禽兽的本质特征。
孟子是从人见小孩落井产生不忍人之心而推出他的性善论的。
不忍人之心就是不忍看见别人痛苦的心或“恻隐之心”。
一个小孩行将落井,一个人看见必然前去搭救。
这个人去救小孩一不是为了讨好小孩的父母,二不是为了使自己的好名声传扬乡里,也不是厌恶孩子的啼哭声,而是出于不忍人之心。
孟子从这件事上就引出了他的性善论,并进而导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四端)如同四肢一样,是人生而应有的,而不是外力加给每个人的。
既然人的本性是善的,那么为什么人们有善恶的不同呢?孟子认为,仁、义、礼、智这“四端”与生俱来,人人相同。
关于先秦儒家人性论的辩证分析
关于先秦儒家人性论的辩证分析摘要:中国古代人性论形成于战国,孟子道性善,荀子言性恶,告子持性无善无恶,先秦儒家的人性论开启了人性讨论的先河,但是从单一方面强调无善无恶或是性善,性恶,并不能合理解释人性的复杂性。
关键词:先秦儒家,人性论,复杂性中国奴隶社会是靠神来维持的,支配人们思想的是天神,神性主宰一切,天神是人们生活的轴心。
人的一切都要由天神来安排,都要取得天神的允诺。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低下和奴隶主统治者的提倡,天神确乎被说得神乎其神。
在夏商时代,只是讲天神,天神具有绝对权威,未给人留有余地。
到了西周,虽然讲天神,讲天神对人的支配,但是已经注意到了人。
西周统治者为了论证其代替殷商取得政权的合理性,提出了“天命靡常”,“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思想,“皇天上帝,改厥元子”(《书经?诏语》),是因为殷商无“德”,而周存“德”, “德”即是“敬天保民”(《书经?周书》)。
由于周统治者认识到殷商统治者对人民残暴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妥以“以德配天”自诩。
方面他们就不得不比较注意自身的行为,不使其过分无度,以自己的所谓德去配天命。
他们知道只有“保享于民”,才能“享天之命”(《书经?多方》)。
虽然西周的“以德配天”的思想还是一种神权政治,还是神支配人,从总体上看,是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欺骗毕竟是认识史上的一个进步。
它在神的统治中加进了人的作用的因素,它稍许限制了统治者,认识了人的力量、重视人的问题。
到了西周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科学知识的进步,由于奴隶制所引起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尖锐化,使天命论发生动摇,天神的权威受到挑战,神学迷信发生危机。
神学逐渐过渡到人学,人们认识的重心逐渐由天神转到了人。
有些思想家还进一步对天给予唯物主义解释,以自然之天来代替有意志的神秘之天,实际上否定了未神。
由于天神失灵,社会动摇,这就迫使人正视现实,注意人事,从人事入手,研究社会的盛衰。
虽然神学是人学的先驱,但两者又是互为消长的,即人学的诞生是以一定程度的神学没落为前提的。
荀子的人性论与性善论
荀子的人性论与性善论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我的研究中,我对荀子的人性论与性善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荀子的人性论认为,人性本质上是恶的。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贪婪、自私和残忍的,而道德和善良只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习惯和品质。
荀子认为,人类天性中的恶是不可避免的,而人们通过教育和修养来控制和改变自己的本性。
他强调了人的自我完善的重要性,通过修养和教育可以使人的恶性得到改变,最终达到道德完善的境界。
荀子的性善论则与孟子的性善论形成鲜明对比。
他认为,人性本质上是恶的,而不是孟子所主张的人性本善。
他认为,人性的恶是自然而然的,因为人们天生具有满足欲望和追求自身利益的倾向。
然而,荀子并不认为人性的恶是不可改变的,他强调了教育和修养的重要性,通过外在的约束和内在的自律来控制和改变人的本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和修养,人们才能克服自己的恶性,追求道德和善良。
荀子的人性论与性善论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他的人性论与孟子的性善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后世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荀子的人性论强调了人的自我完善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和人伦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的性善论则提出了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然而,荀子的人性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他过于强调了人性的恶,忽视了人性中的善。
人性不仅仅是贪婪和自私的,还包含着同情、善良和正义的因素。
荀子的人性论过于悲观,忽视了人性中的积极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对人性的深入理解。
综上所述,荀子的人性论与性善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人性论强调了人的自我完善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和人伦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的性善论则提出了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然而,荀子的人性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忽视了人性中的善良和正义的因素。